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例6篇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1

关键词:科学管理 档案管理 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转变方向,拓宽思路,积极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已迫在眉捷。坚持以实用为中心为指导方针,拓宽档案工作的思路,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科学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关系到档案事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积极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管理,成为当今档案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1.更新观念、转变方向,档案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提高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者自身建设是关键。首先需有档案工作者树立起社会意识。档案工作者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工作环境,大家安心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但人们只讲忠于职守、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没有走出去,搞些社会活动,因此与社会的协调能力较逊、往往落后于形势。

档案工作亟待改变的有哪些呢?一是尽快改变封闭的局面,面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协调能力,为档案工作拓宽道路,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二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积极主动工作责任心,改变用人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作用,扩大服务领域,增加适合当前形势的服务项目。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三是强化对档案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教育。提高适应科学档案工作的技能水平,培养一支具有效益和质量的年青的档案生力军,把他们培育成有较高业务素质,又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的专业人员。只有这样有步骤有计划的培养人才、建设队伍、才能更好地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服好务。

2.强化法制建设,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施

档案法制建设实际上是档案立法、执法和法制监督等工作的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它们之间必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对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优化外部环境,给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好的氛围,使行政部门重视,社会上人人关心,更应该做好管理部门对各单位的档案考核工作。考核是档案行政部门依法的有效方法,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在形式上是通过考核检查、指导、命令、处罚、奖励等实现的。为确保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档案考核要形成制度化定期考核,这必须融合行政检查、行政命令、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的内容,将各项行政执法内容汇为一体。档案工作的考核是促进档案部门各项工作科学、健康、开展的有效方法。

3.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科学管理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各种信息的载体随着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墨守陈规的用过去式管理档案工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要。现行的档案工作绝大多数是文书档案,是以纸为载体的,有形可见。大量的文字档案,建设大型的馆所,购大量的书橱,一整套的目录编排,工作繁杂,管理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记录信息的载体是光盘、软件、硬盘等,不再依赖于纸张。因而形成了档案信息是无形的,直观看不见的。由于它还具有载体容量大、体积小、利用方便、迅速、准确,可以通过网上无距离快速传输等优点,所以可以预见,几年后,用这些载体,记录信息的档案将成为档案利用的热点。因此,档案工作不但要具备传统的设施,以保存现有的档案,而且重要的是要具备现代化办公所必须的设施,如:微机、扫描机、光盘、刻录机、传真机、上网设备等配套设施和存放这类档案的专用柜架,确保档案的存放。及时准确的向社会提供有用的资料。

4.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档案工作队伍

计算机系统的现代化设备导入档案领域使档案工作自动化飞速的发展,档案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是学会计算计的操作,更需要提高对数据库网络和文件信息有个清晰的认识。当前,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仅限于检索和标引着录过度时期,过去,档案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各种软、硬件的作用,制约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国家要想充分发挥作用,调动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对现有的在岗人员进行系统的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同时,对其人员进行要立足现在、面对将来、教材选择要具有鲜明档案工作特点的档案信息处理,档案数据库,结构和储存方法,机读档案检索方法,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信息网络及实用档案管理软件操作等方向发展。教育的重点是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生.浅析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山东社会科学.2011,(S1)

[2]罗小利.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2011,(05)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 设计方案 问题 对比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99-1

水利工程是现阶段社会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建设工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其施工难度高、投资巨大、施工周期长,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绝不允许质量问题的出现,否则就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而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需做好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施工效率的关键。在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开始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比如水文条件、地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的勘测勘探 和分析,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做好设计准备工作。在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中需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本文就专门针对这些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期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加深对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认识。

1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所涵盖的内容很广,不仅包括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还包括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进行、工程质量的其他各种方案,比如施工进度、施工操作等。具体而言,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水利导流:与其他工程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江、河道上进行的,因此需要时刻关注河流的变化。在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水流多变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要对水流进行有效的引导或是截流,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持续性。水利导流工程主要包括节流手段、挡水围堰以及导流建筑物三部分。

(2)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各种施工工序在特定的施工环境下形成的。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避免因为施工方案不合理而引起的财力、物力、人力浪费。

(3)施工进度:施工进度也是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施工进度设计对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巨大作用。计划进度表以其直观、易于理解的优点被广泛采用。

(4)施工操作:它是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运行而服务的。为了处理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设备需求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求在具体的操作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规定,合理布置设备设施。这项工作能否落实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资金的利用率。

2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中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中必须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2.1设计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

设计方案必须要贴近实际,凡是脱离实际、照搬照抄、随意选择的设计方案都会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以及安全隐患。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在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地质、水文、气候等)进行全面勘测、分析、研究以后而设计出的。比如施工工艺的确定、建筑物的布置等都需要经过对实地考察以后再行设计。原材料的选型、尺寸、质量等必须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又要兼顾经济性。总而言之,各类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相关的设计都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切忌照搬照抄其他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

2.2设计必须要综合多种资料进行

在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之前,必须要先收集多种有效的、精确的、贴合实际的资料,设计方案必须要建立在对这些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多方论证,深入理解和分析每种操作工艺,比如在调压井的安装设置中,就需要施工人员必须要理解调压井的具体作用。只有建立在对多种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避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

2.3设计方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深度

水利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极广,要求的工艺也极为复杂,设计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要保证其质量,编制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以往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找到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做好这方面的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深度,才能保证其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

2.4设计方案的对比选择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方案的设计中,都会多设计出几套方案以供选择。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分析,选择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这就是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对比工作。设计方案的对比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最优原则。在评比设计方案时,不能只考虑设计方案的优点或是缺点,而是必须要以实际为基础,从客观的角度对所有参选的设计方案一视同仁,公平对比,选择最优秀的设计方案;(2)标准原则。设计方案的对比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保证所有参选的设计方案必须处于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3)重点原则。在设计方案对比的过程中,要坚持“主次分明、轻重分明”的原则,比较时需参照不同的对比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比,重点把握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以上水利工程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值得设计工作者遵循,不容忽视,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在我参与的某中型水库扩建施工中,副坝原设计需搬迁农户一户,影响二户,由于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难以开展,后经多次调查测量对比,坝轴线左端向库区移动10米左右,坝轴线缩短、工程量减少,节约投资40%左右,还可减少搬迁。由于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难以正常实施,工期延长。类似这样例子还很多。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受重视。而要保证其建设质量,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设计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水利企业首先要明确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所包含的内容,然后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所收集的各种数据资料,设计出多种施工方案,并在遵循最优原则、标准原则、重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种设计方案的质量、效益、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对比,选择出最合适、最科学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3

一、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高度重视社区档案工作

社区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着社区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精神,把社区档案工作摆上了社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多次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端正思想认识,调动了社区干部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指导培训了1名业务熟练、责任性强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完成了档案管理、归档、装订等工作,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形成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社区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确保社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投入5000余元,购置档案柜5个、档案盒200余套、档案影集册、配置了防火、防盗等设施,使社区档案工作做到了5个统一,即:统一铁柜装具,统一档案卷盒,统一整理方法,统一集中保管,统一规定制定,特别是利用微机管理社区党建、计生、卫生、综治、民政、社保、社区服务等专项工作的档案资料,基本达到档案安全保管、查阅方便的要求。

三、抓好培训,提高社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档案业务水平,我们先后4次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对社区开展培训工作,并指派社区档案管理专干到区档案局边学习理论,边整理档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方式使社区干部熟练地掌握了档案整理归档保管技术,为社区建档任务的全面完成和社区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规范管理,强化社区档案规范化整理。

社区居委会干部经过培训后,依据《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和《社区居委会归档文件整理办法》的要求,对本社区成立以来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实物等档案,按照党务工作类、行政事务类、民政工作类、文化卫生工作类、社区服务类、文件科技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类、劳动保障服务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照片类、实物类等进行重新整理,排列有序,编目准确,检索方便,卷盒整齐美观的标准,累计共整理各类档案92盒,档案起止年代从*年至20*年,文书档案24盒,其中(永久7盒173件、长期5盒142件、短期12盒164件)计生档案26卷,文化卫生档案11盒,(永久5盒38件、长期2盒66件、短期4盒61件)民政低保档案卷26盒,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5卷,禁毒档案78盒,各类图书资料125册。目前已累计保存各类照片档案3册119张,收集报刊186期。

五、建立健全制度,为搞好社区档案提供方便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档案的作用,我们根据社区的实际,制定了《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社区档案整理归档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档案保密制度》、《社区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等,突出了为群众服务的主题,建立了民政低保档案、老龄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困难职工档案、残疾人员档案、育龄妇女档案、“两释”人员档案、涉毒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等,全面掌握辖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教育、法律、卫生、就业、社保等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档案在处理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司法调解、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接待查阅档案的群众55人次,并根据辖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的择业推荐档案,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再就业58人,社区居民从帮困服务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看到了档案的作用,社区指定专人坚持每月将社区党建、文明建设、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有关档案信息记录下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4

关键词:社区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如今,网络在城市家庭逐渐得到普及,家庭综合服务系统可以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社会服务,符合现代人们对服务方式的要求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提高各项社会服务的服务效率,减少对社区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减少政府社会服务费的投入。同时,可以发挥社区服务系统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1,2]。

1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1.1 业务需求。(1)业务类型。1)青少年服务;2)老年人服务;3)外来务工者服务;4)家庭服务;5)志愿者服务;(2)业务开展方式及流程。通过合同的方式承接政府购买的各项社会服务,接受街道办事处的管理。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和社会工作研究)[3]。

1.2 功能需求根据对业务需求的分析,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需具有如下功能:(1)网上服务平台:实现机构信息、新闻动态、活动预告、活动成果展示、人才招聘等信息的对外和信息内容的维护;建立社会工作者论坛,促进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经验分享;建立网络会员服务中心;实现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宣传;实现部分服务项目网上办理;实现在线咨询和投诉功能;(2)业务管理平台:包含案主信息管理、专业资料管理、社会服务工作跟踪管理、义工信息管理及统计查询系统;(3)系统及信息安全处理需求:需实行统一身份认证;需对案主姓名及其它隐私信息进行屏蔽处理。

1.3 非功能性需求。本系统主要侧重于可用性、扩展性、界面友好性及安全性。

2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因为需要与系统进行接口的系统很多,所以在总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同时,需要考虑以后业务扩展和变化,系统应能满足需求增加需要,具备良好可扩展性[4]。

2.2 系统总体逻辑体系架构。根据以上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思路,确定系统建设总体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体系架构图

(1)展示层(公共服务层):为各用户的展示界面,不同的用户依据权限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展示界面,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完成相应的信息管理与服务;(2)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主要是指家庭综合服务系统的功能应用系统;(3)应用支撑层:对系统的运行起支撑作用的中间件平台和应用服务支撑,包括系统管理、中间件服务、数据交换服务、安全机制组件、日志服务组件、提醒功能组件、数据服务组件等;(4)公共基础层(含数据与基础设施):数据主要包括案主信息库、社工信息库、义工信息库、专业资料信息库、考核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指网络基础设施及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内部网络、服务器运行环境(机房环境、机房安全等)、数据中心存储设备以及其它硬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提供了信息化综合体系所需的计算、通信、信息服务的硬件环境。基础设施层的基础运行环境由相应硬件的系统软件来提供(如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及设备控制软件等);(5)标准和规范体系:指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本系统标准规范体系也必须符合、兼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相关标准;(6)安全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本系统结合最新的信息安全防御手段,为系统提供各种安全服务和访问控制,建立一个通用的、高性能的安全平台。系统安全体系包括密码服务系统、授权服务系统以及基本安全防护系统等,提供贯穿整个系统的安全服务,包括身份验证、不可否认性、数据保密性、时间戳等安全服务功能[5]。

3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实现

本系统主要由服务中心网站前台子系统、身份认证子系统以及家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组成。以下重点介绍家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

3.1 基本信息管理。对系统及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3.2 案主信息管理。包括案主的基本信息、与案件有关材料、接受社会服务的历史记录信息等,对收集的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档,便于需要时的查找使用。本模块包括案主信息的录入、上传、下载、打印、浏览等功能。

3.3 专业资料存档。本模块主要用于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文类文档进行存档管理,便于中心对社工工作的考核及督导的指导;此外,其他社工专业资料,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社工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资料,也在此模块进行归档管理。系统需实现对各类专业资料的分类管理,并具有对资料的上载、下载、查询、在线浏览、在线打印等功能。

3.4 社会服务案件跟踪。(1)记录所有个案工作的实施跟进人、实施转介情况、各服务流程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服务产出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2)记录所有小组工作的实施跟进人、活动内容、活动阶段、活动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3)记录所有社区工作的实施跟进人、活动内容、活动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

3.5 统计查询平台。(1)依据管理层对社会服务的管理要求,依据管理指标体系进行统计报表内容与格式的设计,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功能,将人工或自动查询出来的数据,以所需要的形式(包括进行各种计算、比较,生成各种展现格式及图表等)展现给用户,甚至让用户可以进一步逐层深入挖掘这些数据,乃至灵活地按照各种需求进行新的分析并查看其结果,满足业务管理需要;(2)统计每月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月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3)统计每季度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季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4)统计每年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年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5)统计查询社工的月度、季度、年度个案服务数据。

3.6 考核评价管理。(1)行政考评管理:机构行政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考评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统计等;(2)督导考评管理:督导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的考评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统计等。

3.7 义工信息管理。通过系统实现对参与社会服务的义务工作者的相关信息的管理。包括对义工基本信息及义工所服务的家庭综合服务社地点、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进行记录、修改、删除、查询及统计。

3.8 系统管理。作为统一的系统管理支撑模块,实现对系统的统一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用户管理:对用户、用户组、用户所属组织机构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删除用户、用户组信息、用户所属组织机构信息;(2)权限管理:用户权限通过角色实现。角色管理提供增加、修改、删除角色定义的功能,并对角色进行授权。人员管理是对使用或涉及质监局保健食品综合监管系统的相关人员信息及其权限授权的管理。系统中人员将被指定为某类角色,并通过角色获取系统的操作权限;(3)操作日志管理:对所有应用模块的使用进行日志记录,并可查询、统计、打印所有或单个操作日志内容;提供操作员的各种操作统计报表,以考核操作员的工作情况和提供领导决策数据;操作员可自行检查有关操作日志,并由操作员班长或系统管理员进行核查;(4)系统配置管理:提供通过系统统一的配置界面,保证进行系统配置数据操作的功能,系统配置的操作严格遵守权限设置规定。系统参数配置管理包括对系统参数的数据格式、系统环境变量进行配置;(5)数据字典维护:对系统代码管理、客户资料等内容进行维护管理;(6)版本管理:对系统版面升级进行管理,包括升级的版本号、升级的模块、增加的功能等信息进行维护,并提供查询。

3.9 接口设计。考虑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数据交换,设计与服务中心网站前台子系统、身份认证子系统的接口,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考虑系统后续建设需要,预留与移动APP端系统对接的接口,保证系统后续建设的可扩展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应用技术的一个实例,它为信息化应用对社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可启发业界对社区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胜,纪亚洲,李巍.社区GIS管理系统实践及其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04):46-48.

[2]刘晓静.河北省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信息化的路径思考[J].理论观察,2011(04):88-90.

[3]曾瑞,贾少华,董海宁.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科技信息,2014(02):55-56.

[4]高博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社区管理信息化平台[J].有线电视技术,2013(01):153.

[5]王晓东.上海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作者简介:刘力铭(1977-),男,湖南湘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开发。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5

关键词 数字化 图书档案 思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数字化图书档案必将成为今后档案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图书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等数字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图像或文本的过程。其基本的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并能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图书档案数字化是获取档案信息最为有效的途径

图书档案数字化的产生是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在21世纪信息数字化的产物,他的成长的过程是以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更是为适应数字时代获取图书档案信息最为有效的途径。

1.1 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是图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一次实质性突破。是图书档案工作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通过逐步提高开发利用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档案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从封闭的、以图书档案实体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向开放的、以信息管理数字化模式转变。,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社会更紧密的结合。

1.2 图书档案事业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将伴随着国家、社会、时代的信息建设发展而不断进步与创新。由于图书档案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图书档案信息必然成为国家信息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在是会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利用需求方面,与国家其他的信息化、数字化领域相比较更要在管理规范、制定标准、技术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1.3 图书档案的信息数字化是一项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工程。数字化的图书档案信息打破了档案利用上的时间概念,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使得社会资源通过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了共享,因而凸现出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具有高科技知识含量的大文化工程。为此,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和实现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关注,理应得到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与保障。

1.4 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要有严格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使之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及时共享,其目标实现的基础必须首先完成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技术指标标准化、规范化,借鉴数字图书馆信息数字化的实践经验和规律,制订出符合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方法、数字化信息利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最终保证图书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资源能够有效、充分发挥其作用。

2.社会的信息化是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的基础

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关系档案事业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决策,在档案期建设中作用日益凸显。

档案作为记录历史发展的真实凭证,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档案载体已几经变迁,由石刻、青铜铭文、铁卷、丝绸、布、竹筒、木牍、纸、直至演变为现在的数字形式,档案载体的每一次变更不仅成为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示,也是档案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推动力量。进入信息化社会后,计算机使用率日益普及,电子数据存储、网络通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依托计算机技术管理、存储、各类数字信息资源已成为前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应运而生,各级档案部门围绕档案数字化建设正在酝酿和进行着一场关系档案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变革。

当前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项工作中,数字化的图书档案信息以其便于管理,查找便捷的用电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乐于的一种方式,其生命力和发展的后劲将是传统档案所无法比拟的,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只有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变化,把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一步发扬光大,整个档案事业才更具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把档案数字化建设作为推动各项档案基础工作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事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做好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项准备工作

3.1 做好思想转变准备工作,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要破除“重设备购置、轻服务研究”等做法,树立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使档案工作从传统的馆藏模式向档案信息中心模式过渡。使档案工作有利于图书信息的利用,服务于社会建设和发展,变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多方联系”的主动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改善服务功能,积极主动地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超越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

3.2 做好技术标准准备工作,确保图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随着新型载体档案的广泛出现,建立完善图书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已经刻不容缓,如统计标准、著录标准、标引规则标准、计算机数据库设置标准、新型档案信息载体格式与转换标准、计算机硬件设备标准等。

3.3 做好数据库建设准备工作,夯实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基础。在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构建中,数据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4 做好信息资源开发准备工作,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按照安全、科学和适用的原则,分步骤建立完善的内部局域网,积极参与政府上网工程,积极稳妥地建立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接的档案信息网站,通过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网络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密切档案部门之间以及档案部门与社会的联系,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 和谐社会建设; 服务工作机制

1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内容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 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 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株洲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株洲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