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例6篇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是科研院所重要的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已经成为了科研院所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院所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获取较高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确保科研院所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充分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1.由于受到“重视购置、忽视管理”的影响,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人员缺少较强的管理观念,科研院所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各项相关制度较为完善,但是购置以后,由于单位内部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约束力不强,而且科研院所在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权责关系比较混乱,固定资产的实物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进而不利于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后续工作的进行。2.现阶段,一些科研机构过于注重科研经费的使用,缺少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较强的管理意识,一些科研机构大都由科技、财务等职能部门构成,主要掌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但是由于科研项目容易受到多种方面的限制,大大超出了职能管理人员的专业范围,相关管理人员很难全面掌握预算管理的细微之处,进而与科研项目预算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甚远。

(二)缺少较为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难以落实

1.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有着诸多繁琐小事,一定程度上很难全面兼顾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等全过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院所的相关科研人员缺少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正确态度,存在着认为预算编制是为了实现立项目标的心理误区,并没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深入分析。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管理和控制预算进行,经常盲目、随意地进行预算的调整,资金用途经常被随意改变。而且相关科研人员缺少与财务部门保持密切的来往、协作,严重造成了预算结果与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的差距,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固定资产使用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监管并不到位

在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报废、处置等环节管理较不规范,比如一些单位资产处置比较盲目,并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来进行,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地沟通。单位在固定资产配置完成以后,也没有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大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浪费。同时,在科研投资项目经费管理工作中,严重缺少对于平时经费的预算、支出的执行力度,进行项目验收时,科研项目的控制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经费预算较为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擅自挪用、行为,与国家科研经费立项目标严重背离。

二、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设置预算专职管理人员

1.要树立科研人员良好的资产效益观念,要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保证全员高度的参与度,积极构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网络,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完整无损,对全单位资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所以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台账工作,了解生产技术设备,要做到全面掌握资产使用情况,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的正常进行。2.针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而言,需要相关技术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保证高度的参与度。科研机构要统一领导预算管理工作,要形成以职能管理为主、科研配合为辅的工作格局,制定分工明确的权责机制。选择专业的预算专职人员,做好技术研发工作的追踪与审查工作,推动科研机构预算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好预算执行

1.在科研经费申报过程中,科研单位必须要保证对项目的立项申报高度重视,细化科研经费预算申报、批准程序,对于项目金额较大的部级、省级等重大投资项目来说,科研项目负责人要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预算方案,相关专家委员会要及时对申报项目预算进行论证。而且财务人员要与投资项目负责人保持密切的配合,不断细化各个项目投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详细计算每一笔支出数据,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满足预算编制精细化的实际需求。2、同时,在科研经费核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单位财务系统特征,将经费预算科目与财务系统的会计科目充分结合在一起,为相关会计报表的直接取数提供相应的便利,还能够使财务人员掌握好预算各个支出科目的具体使用金额,保证后期项目验收与预算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预算专职人员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中扮演着相应的协助角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在预算执行中,预算专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检查职能,掌握好预算支出的变动情况,确保批复预算、财务制度合理合规支出各项费用。

(三)加大科研项目全面的监管力度,完善职称考评制度

1.要想充分实现科研项目经费效益目标,要建立起全面地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经费全过程的管理,要对自身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从财务部门支出,财务部门必须要充分掌握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而有效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要根据科研项目预算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各项开支的报销,合理配置科研资产,避免超标开支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项目经费相互挪用与挤占现象。进一步强化项目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机制,确保经费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2.职称考评制度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联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加强人才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科研人员要积极成立职称考评委员会,做到最客观公正的考评。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要将科研项目立项情况、管理制度建设、后期推广应用等指标纳入到系统考评中,为科研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科研院所的财务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深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一线,熟悉业务,打破界限,掌握项目的管理程序,以便于预算指标批复和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3.除此之外,要将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估相结合。在科研院所项目投资预算管理中,还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考核制度,使预算管理更具规范性、标准性。将预算管理完成与执行情况共同纳入到现代院所评价指标体系中,做到事前有要求、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评。通过加强考核,将预算管理工作加以严格的落实,进而确保院所整体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提升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科研研所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精细化预算模式,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监管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加快投资项目预算管理进程,并且要实施考核评估机制,增强相关人员在预算管理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研院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韩悦 单位:中国航天动力所

参考文献:

[1]澹台永静.试论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2016,(05):48-49+125.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2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2、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参考文献:

[1]王莹.旅游区投资风险规避和决策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5,06-13.

[3]翁刚明,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

[4]张小宏.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9,(6).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3

1.制定统一标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涉及业务领域多,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标准不一致或理解不同带来工作反复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形成各类模板,以明确各业务部门需协作配合开展的具体工作。例如,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筑施工、设备采购等合同种类繁多,供应商提供的设计方案、研制总结报告、验收报告等也千差万别,所以通过项目管理规范化、模板化的运作,不仅可使散落的知识经验得到及时积累、整理、共享和应用,而且还可以做到公开透明,进而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建立法律法规库、专家库

结合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和以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专家资源,并根据行业性质和专业类别建立法律法规库、专家库,以便于查询相关规定及解决有关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制度依据和专家建议,以保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合规合法化。

3.搭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使获取的各项知识成果在信息系统中加以表示、处理和共享,并将多个业务部门的投资管理对象集中起来,进而实现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有序管理。

4.建立激励考核制度

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鼓励员工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以促进系统的再生、应用和创新。另外,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头脑风暴会、经验和信息交流会,倡导和塑造一种相互学习、热爱学习的氛围,以持续不断地改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质量,为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长效机制。

二、实施效果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4

ERP系统的PS模块主要涉及以下业务流程:项目预算分配、项目开工、工程物资和服务采购、物资领用、工程进度确认、费用过账、付款、验收结算等。PS模块实现的功能包括:投资规模控制、项目结构管理、项目概预算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外包服务管理、工程物料管理、成本归集与核算、项目资金支付、月末结算与工程竣工转资、报表与分析等。

二、PS模块应用模式

PS模块通过投资管理(IM)子模块实现投资规模控制,通过投资程序结构实现对投资计划预算分配与管理;通过项目定义标识项目的唯一性,项目关联在投资程序结构下,从而实现投资盘子对项目总体预算的控制;通过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实现对项目组织架构管理,进而管理项目分项预算,实现对项目明细结构下各项任务预算控制;通过网络结构实现对项目进程中各项任务管理。

(一)投资管理模块通过ERP系统的投资管理(IM)模块以及权限控制,实现对各分(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实现总部对各分(子)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不同层级的预算控制。所有投资类项目均关联总部写入ERP系统中的投资结构,并实时激活预算可用性控制。

(二)项目定义项目定义是遵循事前制定好的编码规则,将项目的基本属性加以表达,具有唯一性。项目定义是WBS(工程分解结构)的基础。

(三)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WBS是一个项目的层次结构模型,是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将完成一个项目所要执行的任务层层细分所形成的项目结构。它将项目分解为不同层次的更小的更易管理的单元,可以应用对这些单元来进行预算控制、成本核算、计划成本时间和计划成本等。

(四)网络(Network)网络即为项目作业内容的有序组合,用于归集项目建设所需的甲供材、外部服务和其他费用等。通过将网络与WBS关联,可实现施工建设内容、物资和劳务需求、费用入帐的明细化。

三、PS模块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提升

(一)项目建立———项目定义唯一性,避免计划外项目的发生PS实施前,项目一般按前期工作程序报批并列入计划后实施,但存在部分项目名称、内容前后变化;不按投资计划管理要求,先行实施等现象。PS实施后,项目必须按前期工作程序报批并下达计划,没有列入计划的项目在PS系统无法创建和实施,增强了计划的严肃性。

(二)物资采购———物料严格针对项目,服务合同内容线上清晰PS实施前,项目甲供材的需求与项目的对应关系无法直观看出,服务合同不在ERP系统内反映。PS实施后,严格针对PS模块中的项目物料需求,产生的需求能在系统上实时反映到物资供应部门。

(三)施工管理———实时反映项目进度,自动监控项目实际成本,部门信息共享PS实施前,项目进度管理的信息分散在各部门,没有信息的共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形象进度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反映项目实际成本。PS实施后,各相关部门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查看项目进度的信息,及时反映形象进度。

(四)投资计划———项目投资控制,严把成本支出关PS实施前,项目投资不能够完全做到实时控制。PS实施后,投资计划实时控制,项目转资后实时反映在系统中,计划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进行项目关闭,避免了项目计划外成本的发生。

四、PS模块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制度完善是实施ERP的前提ERP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要充分重视,确保组织落实,各单位要有明确、到位的分管ERP领导,要有具体的管理部门,要配备技术支持人员和业务支持人员。必须不断完善配套制度。

(二)科学设计流程是ERP实施与应用的关键虽然ERP代表先进的管理理念,但企业业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怎么把ERP的先进理念与复杂的实际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推行ERP的关键所在。

(三)关键用户、最终用户是ERP实施与应用的技术支撑必须配备有专职的关键用户。ERP是一套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管理软件系统,必须有关键用户全身心投入,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系统的顺利上线。对于PS模块,需要培养跨模块、高素质的关键用户队伍。最终用户的培训质量是ERP运行成功的有力保障。ERP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终用户的使用效果,最终用户的培训质量也决定了系统出错率的高低,因此必须全力做好最终用户的培训工作。

(四)处理好与其它模块的关系是PS运行的必要条件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PS模块运行的好坏,不仅与项目管理部门有关,也与其它部门密切相关。如物装部门在线上的及时收发货、财务部门及时准确的结算项目成本等。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企业整体利益着眼,协调好PS模块与其它模块的关系。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创业风险投资项目; 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方法

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的筛选和评价。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如何从大量的、不同领域的项目中挑选出可供投资的项目是这一阶段的关键。第二阶段是经营投资项目。包括对创业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向创业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专业化等;第三阶段是风险资本退出。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资本增值的前提下退出现有投资。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准确、快速地寻找到合适投资的项目就成了创业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前提和保障。在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过程中,通用也是最可行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评估指标法。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首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国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源于20世纪40年代,因此,理论界对于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也较为成熟。Wells(1974)和Poindexte(1976)分别对近百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管理层、产品、市场、期望回报率是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决策的重要因素。Tyebjee&Bruno(1984)通过访问风险投资家和全美风险资本联合会的所有成员,最后得出了影响投资决策的16个主要因素,并将其分为四大类:市场吸引力、产品的差异性、管理能力、抗环境的威胁;MacMillan,Siegel&Subba Narasimba(1985)在Tyebjee&Bruno研究的基础上,确认了27项风险投资评估标准,首次突显了对企业家素质与经验的关注,将企业家自身具有支撑其持续奋斗的天赋、企业家对本企业目标市场非常熟悉两项指标作为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考虑的最重要评估指标。Carter&Auken(1989)提出的指标体系亦证实了企业家素质和经验是创业风险投资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前9项指标中有8项与企业家相关:与企业家人格特征相关的正直诚实、动机与责任感、与企业家经验相关的行业经验分别排前三位。Jim Swartz(1990)作为风险资本家,认为成功的创业风险投资家首先是对人、其次才是对经营计划进行投资,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素质,首先关注管理团队的背景;然后对团队领导者进行评估,包括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正直、开放和奉献精神。Rah&Turpin(1993)分别对新加坡和日本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采用的投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出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经验 被认为是创业风险投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Knight(1986)&MacMillanetal(1987)首次考虑到了投资环境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影响,认为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标准包括企业家、产品、市场、金融四大方面25个因素;Kakati(1999)通过对集群因素分析,认为Knight & MacMillanetal是针对技术性较低的风险投资而提出的,并不适合于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进而提出了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新因素:企业家因素、资源因素、竞争策略、产品特征、市场因素、金融因素等。

国内学者对项目投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多,以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理论扩展为主。刘常勇(1996)调查了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状况,主要从风险企业角度将风险分析因素分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投资报酬五个方面的共22个指标。杨艳萍(2003)对创业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包括环境、创业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三个方面72个因素的评价体系,并对创业风险投资在不同介入阶段风险因素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与分析。熊保平(2003)不仅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系统模型,而且通过对国内近百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问卷调查,使用GA-AHP进行权重计算得出了一级指标的权重。刘道榆、庄永友(2006)对Tyebjee和Bruno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对投资的影响,得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尽管国外学者所得出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些主要因素和指标及重要程度是大家所公认的,如风险项目管理团队、风险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两大因素。而国内研究文献则偏重于风险项目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尚未对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国内研究对技术竞争者尚欠考虑,对市场竞争方面的考虑尚显不足。

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必须体现前瞻性,既要立足于现在,能分析风险投资项目的目前状况,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超前性,能够预测风险投资项目未来的状况,不受时间、范围大小、评价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可持续观察性。

(二)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力求评价指标能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同时指标体系对于建立数学模型、采集数据、评价考核、综合分析等都是可行的,具有可采集性和可衡量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测度和统计。

(三)自适应性与精简性原则

所选择的指标不仅要适应不同的行业、区域,综合的反映项目的总体情况,而且必须目标一致、相互独立,全面、完整而又精简,避免复杂。

(四)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必须以风险投资相关理论为依据,体现风险与收益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使评价结果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三、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第一层指标

根据前人关于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相关研究及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理论,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整合,确定了影响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两个重要因素: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构成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指标。

1.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

风险项目处于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求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具备高超的运营能力和应变措施。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关键管理人员基本素质、项目经营和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

2.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

风险项目的实施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自身在经济视角下的投资可行性,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目的在于优选出具有较高经济可行性的风险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的成长性分析、风险项目的商业化前景预测及项目盈利能力评价三个方面内容。

(二)第二层指标及其细分

1.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指标的细分

人才是风险企业的成功之本,企业家及创业团队评价一直是创业风险投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风险项目管理团队的各种能力也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评估的重中之重。

企业管理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运营风险的大小。而高素质的企业家与管理团队及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是管理好企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应该包括企业家的基本素质的高低、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组织结构与制度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包括企业家专业知识水平、领导能力、成长背景、诚信及战略管理能力五个方面;企业团队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团队经营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组织结构与制度主要分为团队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内部组织机构的协调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及机制的健全性等。

2.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细分

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主要侧重于项目的成长性、项目的市场前景及盈利能力评价三个方面(如表2所示)。项目的成长性评价包括项目的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持续可能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等方面;项目的市场前景评价包括市场需求程度、新产品替代率、产品市场定价能力、市场规模、市场增长能力五个方面;项目盈利能力评价主要体现为超额动态投资效率、项目产品毛利率、项目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等。

(三)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综合第一层指标、第二层指标及其细分指标,可以得到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由于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我们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财政科技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高新区企业负责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负责人等,并结合调查结构采用AHP分析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权重,进而经过综合计算,得出各指标相对于第一层(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风险投资相关理论,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等原则,将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一级分指标6个二级分指标28个三级分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结合适当的数学方法,既可以分别评估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管理团队的能力与风险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也可以对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整体情况做出评估;不仅有利于不同风险投资项目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在纵向的时间序列上还可以反映同一项目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险变化情况,从而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评估投资项目及了解其运行情况提供了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 Poindexter,E.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ventuer capital case[D].Un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NewYork University,New York,1976.

[2] Hambrick,D.C.and P.A.Mason.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3] Bantel,K.A and S.E. Jackson. 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J].Strate-

gic Management,1989.

[4] 徐绪松,郑海滨,熊保平.投资项目的评审[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5] 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6] 唐炎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系统评估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0.

[7] 熊保平.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3.

[8] 杨艳萍.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9] 尹航.基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6

电力建设投资后评价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为进一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要求,市场经济对电力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投资行为的约束日益强化,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以及建立与完善后评估机制已经成为急迫而又崭新的课题。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周期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保证其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后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后评价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影响和运营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管理的反馈控制过程是:投资决策者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需要,通过决策评价的可行性论证,依据分析结果,在项目决策阶段中及时纠正偏差,改进完善目标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施。当项目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项目后评价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决策阶段的目标相比较,对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反馈给投资决策者,从而对今后的项目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提高投资效益。

2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1开展后评价是当今市场的内在需求。后评价是改进投资效益、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工具与方法。实现国家制度的宏伟战略目标,经济建设、城市基础设旋建设还要进行大量投资,客观上形成了对后评价的潜在要求;目前有许多投资项目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并作出再评价,是对后评价的现实需求。

2.2后评价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通过项目后评价,研究、分析项目效益与预期目标出现不符的原因,从而分析确定产生问题的因素,是由项目决策、或项目实施中管理不善,还是由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造成的,并提出适当的纠正措施。同时,通过后评价,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部门,为改进和改善项目投资提供依据。

2.3开展后评价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地、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

做好后评价工作,不仅能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资料来检验分析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项目各阶段变化的内在联系和促成因果,形成科学的评价结论。运用评价的结论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指导新的项目建设,从而能达到不断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项目后评价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延伸,是项目管理周期一个重要阶段,应受到充分重视。

2.4后评价有助于保证可行性研究和前评估客观、公正性。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价方法和制度,对前评估进行较全面、客观的检测和衡量,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促使项目的前评估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在进行前评估中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确保项目前评估的客观、公正。

3电力项目建设后评价发展现状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可以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改进投资决策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服务的水平;也为今后电网建设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达到在新一轮电网建设高潮中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因此,电力行业相继出台文件,重视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出台“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对送变电工程项目,在按照国家批准的本期建设规模建成投产并经过2年左右的运营期后,均应进行后评价工作。重视电力建设后评价,可以总结经验,节约建设成本,把握投资方向,规避投资风险。基于上述认识,对电力项目后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4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4.1.电力建设项目过程评价: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分析和评价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4.2电力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和后评价时国家颁布的参数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并与前期工作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评价相比较,分析其差别和成因。

4.3电力建设项目的性能评价:根据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参数,对电力项目建成前后的供电能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损耗等方面的各种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分析项目建成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作用,分析它对于以后改扩建产生的影响,并总结经验教训。

4.4电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电力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资源节约与利用、生态平衡及环境管理的影响等。

4.5电力建设项目持续性评价:主要对项目是否能持续发挥投资效益、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挖潜改造的前景等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判断,提出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必须具备的内部、外部条件和需要采取的措旌。持续性评价应分析的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的,如项目管理、财务、技术等因素;项目外部的,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地方参与程度等因素。

4.6综合评价:在以上各分部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成功度法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总结项目的成功度,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今后建设同类项目提供经验,为决策和新项目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