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投资管理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投资管理理论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1

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通过工程项目投资来实现。但是,在投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引发投资风险问题,不仅无法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想保证企业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性和价值性,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力度,实现理性投资。论文简要介绍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指出了当前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项目管理;投资管理;问题;策略

1引言

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事务中的核心内容,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只有做好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压力和挑战,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2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介绍

2.1工程项目管理的介绍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系统理论和方法为主要依据和标准,以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为根本目的,由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和科学计划,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指挥和调控,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监督工作,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工程项目要求的标准,同时,控制好施工工期,避免出现延误工期现象,并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基本原则,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2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介绍

首先,工程项目投资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从项目规划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结束,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所有环节,并且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衔接关系。其次,工程造价会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不断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工程造价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便会发生同步性变化。最后,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与施工方案是相互影响的,无论在任何管理环节,都需要以施工方案为基础,对工程项目投资管理进行综合考虑,及时、主动掌握投资管理,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力度[1]。

3当前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项目规划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在遇到建设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时,便忽视了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项目设计方案不够科学,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企业在提交工程项目建设方案时,刻意将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预算结果准确性不高,存在资金缺口。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深入分析,报告内容不够全面、细致,与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存在较大出入[2]。

3.2项目准备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准备包括项目设计和招投标,在这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企业对项目设计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投资数据对保证投资精准性的重要作用,施工图纸设计水平和质量不高,不符合实际建设需求,设计图纸的可行性不强,存在较多的设计漏洞,不得不进行频繁变更,只能被动完成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在招投标阶段,招标文件编制不完善,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漏项、错项,工程量计算误差,对招投标阶段的项目投资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3项目实施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工程项目施工并不是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的,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变更和调整,这就加大了投资管理难度,同时还会延误工期,引发工程项目造价赔偿。再加上市场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工程材料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成本与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出现较大出入[3]。

3.4项目完成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竣工阶段是承发包双方争议最多的阶段,容易引发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问题。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工程变更现象,与原工程设计出现出入,工程项目数量可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造成工程成本的提高,在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时,容易引发财务纠纷。并且,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或者违反合同条款规定现象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索赔,这也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提高,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管理[4]。

4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策略

4.1项目规划阶段的管理

项目规划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首要工作,也是项目投资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同类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以及资源供应等多方面情况,确定最为合适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其次,应该从环境因素、地理条件、交通情况、地质构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建设地址。然后,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配置与施工工艺相配套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设备工作性能的良好性。最后,应该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科学预算,将预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的最优化[5]。

4.2项目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项目准备阶段开展资金管理时,应该从项目设计和招投标两方面进行考虑。建设项目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为招标设计方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提高招标设计质量,保证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然后,可以采用限额设计方案对工程量进行逐级分解,将工程项目投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身上,并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对比,选择最优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设计阶段的建立工作,时刻掌握工程设计的动态信息,既能够对施工起到督促作用,也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4.3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项目投资费用大量支出的阶段,投资管理不容忽视。工程实施过程是将建筑纸上产品变成实物产品的过程,因此对建筑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在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首先应该严格控制工程标准,不随意更改建设标准。其次,应该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工程变更洽商。然后,对设备采购、工程分包应实行招投标。最后,优化施工方案,使项目投资费用更合理。此阶段投资管理的重点是把握其动态性,要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加强投资管理工作。

4.4项目完成阶段的管理

在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后,需要进行验收,这一阶段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整合,包括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内容,将这些资料与实际施工进行对比,对各承包单位工程完工情况进行核实,避免出现工程项目遗漏现象。最后应该对工程数量以及工程材料价格进行核对,并进行多次核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计算误差。

5结语

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只有提高对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视力度,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参考标准和严格规范,提升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的精细化和科学性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曹亚男 赵世强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浩亮.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607-2608.

【2】郭鲁.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探讨[J].企业经济,2012(1):52-54.

【3】张斌.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工作界面划分研究[J].建筑经济,2013(5):31-33.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2

一、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项目

投资管理概述经济价值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经济成本,而在市场经济中,这一项成本必然存在,相关工作人员想要做好成本的有效管理,首先就需要了解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质。经济实质的成本主要是指在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为了投资最终的项目而不断消耗的投资资源,其中涉及到的劳动力、投资材料都属于经济成本,也就是企业在整体经营投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总和。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成本以及成本构成的具体比例通过对成本构成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成本优化的可行性,使成本核算更加专业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强化企业对成本的治理活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通过这项活动,不仅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还能有助于增加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来说,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项目投资管理问题

1.项目投资管理指导制度较弱,缺乏实际关联性。在制度制定这一层面,某些企业在接到国家局下达的宽泛性指导文件后,企业虽然对文件进行了简单的学习,但并没有评估文件与企业实际状况的相符程度,也没有结合实际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完整的细则,形成严格的管理系统。没有做好上级文件的切实分析,在进行管理时与实践行为的联系较少,并没有按照我国的指导性文件开展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基本属于指导理论大于实践操作的状况,忽略了上级文件与企业经营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结合。而在进行项目的投资管理时缺乏完整的制度建设,这就导致相关的投资目标无法达成,存在制度适用性和指导性不强的多方面问题。

2.系统性较弱,部门沟通需要进行增强。首先来说,在进行投资管理的制度建设时,存在系统性较弱的问题,我国的烟草企业往往发展较大,而在进行制度的制定上需要涵盖的内容也就较多,所以就很容易出现遗漏以及顾此失彼的状况。除此之外,烟草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相关的制度,有可能存在一系列的冲突或遗漏,制度的制定并不符合每个部门的工作需求,这就导致部门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工作协商导致制度的建设受到影响。在制度制定时忽略了对不同部门产生的影响或是某一块要求,在制度制定中并没有记录到位,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导致出台的制度建设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对所有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

3.工作与责任分割不明确。制度建设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好相关人力资源的分配,多数烟草企业在进行项目的管理制度建设时,没有将相关的具体工作以及职能合理地分配给经办人员,这就导致在出现相关工作时无法获得相应的人员支持。在进行职责的分配过程中,项目的规定制定也时常遭到其他人忽略,在出现问题后,如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就有可能导致缺乏责任主体,并且单位内部也没有划定良好的追责依据;为了保障管理效果,在进行项目的管理制度制定时,烟草企业需要更加引起重视。除此之外,我国的各级烟草商业企业都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在企业内部设置了工程以及服务采购管理委员会来负责整个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但不同的部门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缺乏足够的重视度,认为这一系列工作都是由领导说了算,牵头部门只要负责项目的领导就可以,这也会导致不同的部门并没有发挥自身真正的作用,各种需要履行的职责也没有达到效果,所以导致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缺乏来自各个部门的合力。

三、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项目投资管理有效措施

1.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投资意识,提高其专业投资水平。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投资意识进行分析,了解在进行投资时不同建设的外界影响因素,根据投资的具体内容设置相应的投资标准,并且在投资前了解同类型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另外,还需要保障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的职责分配更为全面,可以将公司内部的工作以及任务安排量化到每一名员工,消除工作的模糊地带,严格杜绝各种无责任主体项目的情况,工作人员也需要主动担负起项目的责任,这样才能使专业投资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在进行制度的建设时,也需要明确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投资意识,使管理人员在岗位上能够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自学系统,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并且在烟草企业内部进行定期的业务考试,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等多方面的优化,来使职工的投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进行投资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投资的行为风险及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因素,在接受投资前,能够应用体系对项目的风险作出进一步的评价,以保障投资的整体质量。

2.加强监督,监督项目投资管理过程和成果。投资管理部门可以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与预算计划进行有效对比,如果其中存在一定的超出内容,则需要现场查看并分析超出原因是由于浪费还是由于设计变更所导致的。科学地对采购工作进行控制,能够有助于提升采购质量。尤其是在进行成本控制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工作量、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等多项内容,并且需要对其进行逐一核实并予以确认。而在进行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时,工程分包需要开展投标招标的方式,这样能够促进市场上的公平竞争,避免由于垄断而出现的质量受损或者项目运行不畅的情况,也需要从组织、经济和合同等多方面进行监督。工作人员也需要主动投入并加强投资管理,这样才能使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得到提升。在进行烟草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烟草投资项目的具体特征和运行状况,并针对烟草的投资项目设置相应的监督制度,尤其是在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如果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出现了变化,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设计的具体工作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并逐一进行核实。如果缺乏相应的工作体系或者监督标准,就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错漏的情况,轻则导致返工,重则还有可能直接导致财力和物力资源出现浪费,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3

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凭借其理性原则对市场行为提出了理想假设,通过严密的数学公式,为金融决策提供了逻辑科学的数据参考。然而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异像仍无法彻底的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理论融入到了对于金融投资者的行为分析中,通过分析其心理变化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作用,实现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进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来源相同

行为组合理论是由传统资产组合理论演化而来的,是对传统资产自合理论的延伸。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发展而来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非完全脱离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而是对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不足与缺陷的有效补充。例如,对于理性人假设理论,行为金融学认为人存在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而对于市场有效性理论,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金融学理论中套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正。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是有着一致性的。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切入点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均是构筑在对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市场运行状况、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投资者的市场活动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认为人是对市场活动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并以人为中心,对市场中人的风险决策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采用理论模型实现市场风险管理的量化。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均是以一种经济学假设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可靠度均取决于所参照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市场实际相近似。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方向均是从对市场个体的决策行为,到个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再到市场整体,且均是以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以这种方式接受市场的考验。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不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以市场有效性假设与投资者的理性假设作为理论依据。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投资者的理性使其能够在投资市场中,抓住任何一个非理性投资行为所带来的套利机会,进而造成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投资中出现利益损失,最终从竞争市场中淘汰。然而行为金融学则与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其认为非理性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之间,由于存在市场信息披露不均衡的情况,使两者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不相等。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市场有效性假设并不成立,该假设并没有满足成立的条件。市场是非有效性的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市场中所有参与的投资者均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资者以资本资产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作为决策依据,在资本市场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投资时所暴露的情绪与心态即是投资者的价值感受。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存在四类不同的情绪与心态。这四类情绪与心态包括避害大于趋利、减少后悔及推卸责任、追求时尚及从众心理、过于自信。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这四类情绪与心态的支配,进而影响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使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备一定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存在多变性与多元化,且这种行为通常形成于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行为的性质与决策的环境会对投资者的决策方法与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更趋于满意性,而非最优化原则。这些特性导致投资者往往不愿意按照金融学定义上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并不成立,其认为投资者应是基于价值感受的非理性。因此非理性的投资者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以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在此基础之上,对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了借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等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假设投资者是在风险规避、理性预期的前提下,将预期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投资者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则主要是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是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不同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该模型认为投资者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为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不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往往会导致其出现各种认知上的错误与偏差,进而受到各类错误与偏差的影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则是在严格遵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均值进行关注,不会遭受自身投资认知偏差对自身投资的影响,进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定价趋势。当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无效率的状态;而当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有效率的状态。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证券市场的预期收益决定于均值方差有效组合的切线斜率。然而在证券市场受到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时,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市场组合将不相等。

四、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比研究的启示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过程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同时结合现实中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行为金融学已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投资者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自创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投资决策手段,并且通过该手段在市场中的应用,实现了一定的收益。这些投资者通常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在假设市场其他主体不变的前提下,而当市场其他主体应用与其不同或相反的投资手段时,投资者往往会处于十分被动的不利位置。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现象,对投资者未来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大力推广,使广大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理解,使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对心理因素的依赖逐渐降低。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对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金融市场的投资管理、金融资产的创新经营带来正面与积极的影响。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仍会逐渐向市场有效性假设的方向发展。这时,资本市场将慢慢转变成客观存在的有效性市场,这一客观事实将导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金融市场的引导作用慢慢消亡。按照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果,投资者在接受到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后,由于自身的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往往会根据发行者的宣传效应,过高或过低的对市场上发行的金融产品进行估价。而根据资本市场的验证结果,投资者往往会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差。因此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基本假设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心理、自身经验等较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对自身在投资决策中的情绪与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掌握自身情绪与心理对投资决策过程的影响。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将导致自身的利益损失将成为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与利润。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通过坦诚自身非理性的弱点这一事实,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投资者应针对每一次投资决策,充分的做好事前的风险预测与风险控制。在投资决策实施后,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应努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与心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自己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在实际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存在着较高的复杂性。不同的投资者会按照自己过去的投资经验,对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做出自己的初步分析与判断。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投资者的心理决策变化同时也在不间断的发生。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不仅仅会受到自身心理变化的干扰,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包括市场规范、市场其他个体等。因此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也具备着一定的复杂性。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可变因素,不能仅仅参照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其研究结果往往对于市场异像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释。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应从市场环境等外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得风险管理理论不断的被应用于市场实践中。证券市场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使得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框架、理论内容、管理结构等各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应从更全方位的视角,通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使原有理论体系得到完善与发展。

五、结束语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4

关键词:新常态;交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措施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增长、粗放式逐步转变成结构合理优化、增长速度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阶段,实现经济新常态。在这种情形之下,传统交通企业的结构调整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交通企业需要将发展理念的革新和管理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也要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人才培养方面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才可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交通作为人们衣食住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其在提升综合国力以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与交通是否发达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交通投资管理要管好用好预算内投资,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进一步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大在补齐民生短板领域的投资,使投资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创新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在公路投资管理企业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其逐渐引起相关部门高度的重视。其中组织能力在协调组织活动与管理组织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在促进交通企业投资管理发展为一种相对高效行业,并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即对当前我国公路投资管理实际状况与当前投资管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着重讨论与分析;针对交通投资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我国近年来公路投资管理实际状况

2015年以来,在落实稳增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各省加快推进完成“十三五”目标的带动下,公路行业投资额增速呈较为明显的回升态势,投资规模保持高位,2015、2016年增速分别达到7.69%和12.92%,但在公路建设成本增长较快影响下,公路通车里程增速放缓,2015、2016两年公路总里程增速分别为2.80%和2.47%,截至201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69.63万公里[1]。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行业建设投资区域分化。我国公路发展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近年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东部地区,但路网密度依然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截至2016年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公路里程分别为126.19万公里和193.38万公里,路网密度分别为93.86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9.08公里/百平方公里,而东部地区的公路总里程为148.82万公里,但路网密度已达136.7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分布呈现出东部密集,而中西部稀疏的态势。从公路里程增长情况来看,虽然国家整体公路总里程的增长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但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增速,且远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显示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国家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综上所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以及经济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次是人才的原因。近年来西部的人才不断地往东部地区转移,因为对于投资管理人力资源方面不得不重视;其次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规划的“71118网”,到2030年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总规模将达11.80万公里,另规划1.80万公里的远期展望线。预期未来我国高速公路整体投资增速仍将处于低速增长水平,因此在此背景下,交通投资管理对于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尤为重要。

二、经济新常态下公路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问题

1.公路投资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企业中内部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类型员工。在我国交通投资管理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主要缺乏高层次人才,这使得企业难以进行合理的管理;中层人员的缺乏导致下属未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合理的工作期望、企业内部的结构都未能达到;一般类型的员工在实际执行阶段的工作不能准确完成。由于企业人员自身的能力和管理安排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益,还有交通投资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企业内部人员不合理

企业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公路投资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年龄结构、自身能力和员工素质等因素造成的。同时,公路投资管理由于员工的学历或能力问题而出现,也会严重拖累工作或导致工作完成效率低[2]。

三、解决公路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相应措施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资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而是要通过各个部门,从而贯穿于企业的整体管理之中。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是一个非常漫长和缓慢的过程,投资的周期很长,所以有必要做长期的规划,来通过后续的持续更新来开发和改进培训。企业战略的实施应得到人力资源战略的支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企业集成系统的角度进行,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

解决公路投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最首要的就是要树立人力资源投资管理的理念,是企业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应该是企业管理中心,有必要融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方案和部署决策之中去。在如今企业发展形势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它只是公司或者领导命令的被动执行,也是公司业务目标的方向。深入研究和研究公司的管理问题,可以从人力资源方面提出建议和策略,以促进公司的发展。每个部门或员工的精力和及时性都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了解关键的管理原则,尽可能集中在研究、预测、分析、建设和计划,以及日常招聘上。培训和薪资发展可以由专业公司完成。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成为公司的计划和实现者的政策通过上述目标和努力,不仅是行政支持的角色,但也积极了解和学习公司的业务目标和产品需求,市场状况,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和需要被密切相关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增值服务,为员工设计基本技能和知识要求,学习、研究、组织培训、策划和执行。为公司的商业目标做出贡献。其次,人力资源与其他公司的商业惯例是一样的。人力资源经理需要投资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要想成功,其基础就是要对相关人力资源项目的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和规划。在高层管理人才普遍短缺的情况下,要认真规划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薪酬,才能获得更多的人才[3]。

2.塑造企业文化

管理和技术如果说是公路投资管理企业的轮子,那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翅膀,每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里强调管理和技术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使公司的工作处于一种高涨的状态,这也对提高公司绩效、留住优秀员工、吸引优秀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3.设计合适的薪酬体系和科学的绩效体系

良好的企业要建立奖惩分明的奖惩制度,薪酬制度是员工物质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一个好的薪酬管理模式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公路投资管理企业薪酬制度必须有动力;薪酬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工作设计和工作评估为基础;员工的薪酬必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工作绩效和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人员结构,毕竟不同员工的薪资需求不一样,所以薪酬制度必须考虑周全。而且需要知道,公司能否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酬,最重要的是这个公司的经济实力如何。

4.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

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投资管理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和开发工作的程度,决定了其未来竞争的潜力。必须进行系统的综合培训,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成为交通投资管理综合性人才。结束语在目前新经济常态下,公路投资管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有更多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如果想在交通行业中持续发展下去,开拓更大的市场,还需要加大力度来提高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毕竟企业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持续提高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投入力量,制定合理科学的制度,同时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也将对企业投融资和路产建设进度产生较大影响,促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孟登奎.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交通企业员工[J].青海交通科技.2017(04)

[2]薄建平,薄建新.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5(9).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5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投入财力,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行为。由此可知,投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论述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再指出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收益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投资是企业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投资管理也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投资再也不是稳赚不赔,更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科学的投资管理理论,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做出合理的规划与布局,降低投资风险,为本企业获取更多的收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概述

(一)投资的概念

企业的投资,是企业为获取未来长期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如购建固定资产、购买股票债券等,也可进一步理解为企业的一种资本配置行为,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和组合,以获得经济效益。企业的投资按生产经营关系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投资方向和范围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按投资回收期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按购成企业的资产性质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各行业的投资都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投资具有工程投资数额巨大、工程投资差异明显、工程投资确定依据复杂等特点。

(二)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的重要性

1.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承接工程项目的收益情况,令人堪忧,甚至有时出现赔本赚吆喝的局面。企业只有通过强化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控制和管理,才会降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才会使企业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2.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企业有盈余资金的时候,可以根据市场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投资于非企业主营的项目,不但可以为企业创收,还可以在企业进入衰退期之前,找好新的主营项目,可以使企业多条腿走路,为企业发展成集团公司添砖加瓦。如中国中铁通过兼并收购港口建设行业来进入新的行业,中国铁建进入矿业资源开发行业,中国建筑通过收购新疆建工来巩固其在在新疆的市场份额。

二、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项目投资前无风险评估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只看到一些项目表面的利润,未看到利润之下潜在的风险,如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前,只凭主观臆断,未进行严密的实地考察,没有依据科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和论证,所做出的投资决策未必会利于企业的发展。这就使企业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有的甚至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投资项目单一

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项目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局限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股票、证券、期货投资等。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面狭窄,投资风险比较大,投资的收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项目投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审计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投资管理人才,也没有制订相应的投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很多的投资项目处于无专人管理的局面,任由其自然发展,自生自灭,造成投资风险加大,更别提投资收益了。同时,项目投资后缺乏必要的审计监督,资金是否到位,资金流向何处,资金运作是否正常,也无人知晓,出现很多呆死账,这样的投资项目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累赘。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投资管理的建议

(一)企业要设置专门部门进行风险评估

建筑施工企业应设有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风险评估部门首先要对企业进行自检,先从企业的收入入手,明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哪些类别,盈利能力如何,再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类,哪些是固定支出的,成本支出是否合理,最后分析企业的融资能力与偿债能力。其次风险评估部门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测试,从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筹备等方面,评估投资面临的风险。最后风险评估部门要将企业与投资项目评估后的数据,汇总分析,做成可行性报告,供公司领导层参考。

(二)注重对上下游企业的投资

建筑施工企业的直接投资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投资房地产,因其与房地产有着先天行业优势,所以进入壁垒较低。投资房地产可以发挥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势,可带动主业中的建筑设计、基建、监理和采购、装修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其拓展其他方面的业务,如房产营销,房产中介等。甚至还可以在项目所在地构建良好的政府资源,为将来获取其他项目打好基建。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投资与建筑施工相配套的行业,如劳务派遣公司、建筑建材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公司等。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开展营改增的大环境下,是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渠道。比如:当这些与施工有关的行业都处于一个总公司内,当上游购进的建筑材料、设备维修、保养等服务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下游开具的销项税额也能在总公司的下游企业完全抵扣,这样从总公司整体而言并不会增加税负,反而增加了建筑建材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公司等进项税额抵扣,有利于总公司增值税的优化处理,降低了总公司整体税负。

(三)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建筑施工企业的对内投资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源投资等。大多数企业都比较注重固定资产投资,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投资。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企业要着重抓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几方面的人才建设。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投入。在企业培训中应采取高科技和高投入措施,使企业人才资本不断增值。加大对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既能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满足人才对职业生涯及个人能力提高的渴求,这种投资会获得比物质更高的汇报,而且这种回报具有长效性和超成本性。众所周知,建筑施工这行业,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行业的特点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制定人才队伍待遇及岗位责任和业绩相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薪的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发展。

(四)适当持有长期投资

建筑施工企业的短期投资,主要是股票投资,其中大部分都是做中短线操作,赚的是股票的差价,和购买股票所属公司的业绩、盈利以及发展潜力没有直接联系,这只能算股票的投机。企业若有股票投资,可以选择1-2家业绩好、盈利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此类型的股票,比较稳健,抗跌性强,可以起到增值保值的作用。

(五)根据社会环境,调整投资战略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投资方承接PPP项目,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移交项目资产,二是移交项目股权。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是选择移交项目资产的方式,但是2016年5月1日后,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移交资产的行为,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对于移交股权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范围。建筑施工企业要时时关注税务政策的变化,调整投资策略,尽可能选择移交股权的方式,减少公司的税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多鼓励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投资。如:中国铁建其下属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图瓦能源工业公司签署了关于俄图瓦埃列格斯特-克孜勒-库那金罗铁路及远东港口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分别是合作建设埃列格斯特-克孜勒-库那金罗410公里铁路项目、从克孜勒到中国西部的铁路项目以及俄远东港口项目。中国中铁三局中标乌干达Soroti-Moroto第二标段公路改造项目,中标金额4.3966亿元人民币,工期30个月。但是,海外投资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受东道国政治风险、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风险、过于重视国家利益而轻视企业本身的利益等。建筑施工企业海外投资时,要兼顾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要实地详细考察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加强汇率与利率风险管理。在中国建筑施工企业,海外投资的受到影响时,中国政府要表明本国政府的立场,保护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海外利益。

(六)加强无形资产的投资

建筑施工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指高新技术、专利等。此类无形资产有着早期研发资金投入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企业应从长远的战略规划看待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的研发在账务处理上,有着税收优惠。企业有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不但可以为企业省去引进高新技术的成本,还可为企业创收。若建筑施工企业有多项高新技术、专利等,还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企业在合同谈判与招投标中,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七)做好投资监督管理,注重投资后审计与验收

建筑施工企业要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对投资的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并建立奖罚合理的奖惩制度,且将权、责、利落到实处。建设施工企业还应有内部审计部,发挥内审的作用,一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领导,领导应马上处理,企业力争将投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控范围内。建筑企业还应重视社会的外部审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帮助企业更准确的客观分析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并及时纠正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企业的投资能够斩获收益。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企业应从多方面考虑,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综合剖析,找到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使投资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琼 单位:福州市一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癑.中国建筑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2]何金.企业投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管理研究,2014(09).

[3]裘学东.企业投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2013(18).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6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是将实证研究应用于教学以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美国哈佛大学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MBA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如临床医学、法学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进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学生的喜爱,以在教学方法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院需要一大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医科类大学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医院财务管理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针对医院管理的学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组织医院财务活动,处理医院财务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财务管理理论按照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通用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风险、时间价值概念等;通用理论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主要是从资金的流动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医院的筹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医院预算的管理。而特殊业务理论主要涉及一些非经常性项目的财务理论,例如医院的并购、重组等2。由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是围绕医院开展的,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并进而指导医院的实际活动。因此,仅仅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难以理解,而开展案例教学,却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观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

        虽然作为财务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医院财务管理学在我校卫生管理专业开设的年限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北京市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基地,我们已经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鲜活案例。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也都自发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形成很好的经验。所以,目前总结医院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编写成有代表性的医院财务管理案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我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以来,已经开展了5轮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从2009年开始,医院管理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整理案例资料,编写案例集,2010年秋季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在学期期末就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评价实施效果,以利于今后的改进。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要想成功的实施案例教学,第一步就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实践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活动开发成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案例。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但是一个规范的财务管理案例要具有启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在讨论中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学透,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财务管理知识。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此次医院财务管理学案例的筛选力争既要重视代表性,又要体现描述性与分析性案例,专题性与综合性案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案例的多样性特点,经过反复的商讨,我们初次编写的教学案例集涵盖了5个章节的内容,见表1。

        表1  案例集的题目及特点

        案例所属章节      案例名称   案例的特点 案例资料来源

        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1:北京市十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报表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 2005年——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医院筹资管理      案例2:北京仁和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员工持股计划。

        案例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筹资的案例。

        案例4:北京同仁医院利用商业贷款筹资案例剖析。

        案例5:北京友谊医院融资租赁设备筹资案例。

        案例6: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引入民营资本筹资案例。 体现了描述性、专题性和定性的特点。 2004年——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医院管理研究所课题“医院筹资管理”。

        医院投资管理 案例7:某医院放射科CT机净现值分析案例。

        案例8:某医院胃镜室大型设备投资评价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专题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友谊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的本量利管理 案例9:某医院妇产科病房的本量利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预算管理 案例10:某医院2009年度预算编制案例。#p#分页标题#e#

        案例11:某医院零基预算管理应用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医三院财务处、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案例准备、课堂上案例讨论与总结以及课后撰写案例分析。由于我们的本科生医院财务管理学仅有54个课时,任课教师需要拿出相当大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所以,本次仅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进行案例教学,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院投资管理和医院本量利管理这几个章节的教学案例以学生课后撰写案例分析,课上讨论结果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医院筹资管理的案例则以课后阅读和课上讨论为主要形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在期末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实验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实施效果。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全部案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从3个方面打分,包括所选案例与该章节知识点的密切程度、所选案例对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的作用大小以及案例对学生理解医院财务管理实务方面的作用大小。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问卷回收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评价的结果看,约90%以上学生认为教学案例非常有实际参考意义,很经典,贴近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对于专题性的定量计算分析类案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疗设备投资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本量利分析的案例,学生反映与该章节知识点比较密切,对于他们理解知识和医院财务管理实务的作用较大,案例学习后使得抽象的医院财务管理知识变得操作性更强了。但是对于综合性的案例,例如医院预算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筹资管理部分的定性分析案例,学生反映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困难,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时间安排是否合适。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的反馈看,11%的学生评价非常满意,78%的学生评价比较满意,7%的学生评价一般,另有4%的学生不太满意。评价一般或不太满意的同学主要认为他们刚刚接触到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对于时间安排的反馈是,80%的同学很希望能增加案例讨论课程,分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的形式很受欢迎。

        第三部分是开放式的问卷,学生可以针对此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主要反映在综合案例中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以及案例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编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可以说学生的建议对于我们改进案例教学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综合案例的能力,我们在每个综合性案例后面加注了指导语,帮助学生了解案例相关的背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相关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在案例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把疑问和他们觉得有争议的地方说出来,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讨论解决上述难点。

        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对阅读性案例的兴趣,我们通过网络再遴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例补充这一部分内容。这个过程我们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在遴选这些阅读性案例的时候就对案例本身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所有被选中编入财务管理学案例集的案例上,都会标明参与案例收集、整理、编写的同学的名字。

        最后,考虑到90后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望也很强的特点,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案例汇报阶段更多的采用小组汇报形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时来安排这一环节。考虑到目前课时的限制,我们决定以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弥补案例教学法的时间不足问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在医院财务管理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在案例集的增补、教学形式以及时间方面继续探索,使得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7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其产生的背景是当时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服务产生一系列问题。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下,将政府职能市场化,将服务质量和效率(顾客导向或者结果导向、公民导向)作为追求目标,进而帮助政府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新公共管理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从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的改革,延伸到包含行政组织在内的公共组织,例如高等教育管理等其他公共组织领域。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新公共管理涉及内容广泛,他是一个管理理论的高度概括。通常来讲,新公共管理是指传统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转向私有部门进行管理,政府只提供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的模式,但是管理要采用市场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当时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新公共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与以往的行政理论差别很大,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公共管理在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我们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处的地位,以及高等教育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属性。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可以将产品分为两种。一种属于核心公共产品,比如国防、军队、社会保障等。这种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机关提供统筹把控。另一种产品我们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或者称为混合公共产品。这种产品是处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可以同时具有共同性和私有性的产品。这种准公共产品可以由非政府机构甚至是个人所提供,比如公共服务行业。依据公共管理理论的这个概念,可以认为教育属于混合公共产品。不过,一些学者认为,不同阶段的教育在进行划分时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基础义务教育更加偏向于核心公共产品。而高等教育则具备了混合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的提供管理,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政府部门或者非政府组织甚至是个人。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现有市场经济结构主体已经发展改变,原有的工业生产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逐渐被知识科技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是越来越重视,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市场已经无需进行垄断。通过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让高等教育适应市场机制,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自主权利,同时,国家在管理领域扮演监管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效率以及效能的不断提升。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可行性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探索,实践证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下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在吸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目前,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知识经济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改革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就必须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兴起教育分权运动。从而使西方发达国家将教育管理实现了市场化。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新的形势下更要将教育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然。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外的情况是不同的,在教育管理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要依据国外的教育目标为基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教育行政作为一种公共行政,它也必然存在公共行政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成本高,而产出率却相对较低。这是各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如何提高教育行政产出比,已经是各个国家遇到的共同难题,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当前采用新公共管理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但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政治、体制、国情等多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时,不能照搬西方的应用模式,而要依据我国自身的情况找出现有教育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契合中国实际的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滞后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认知,已经从原来核心公共产品开始向混合公共产品转变。这种认知方面的变化,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需要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地改革。高等教育在进行改革时,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符合我国长远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需要;第二,符合国家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需要。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有体制来看,还不能完全符合以上两点。在对国有办学的学校改革过程中,虽然对学校的隶属关系已经做了相关的调整,但是要想改变传统由政府指导的办学体制还是相对缓慢的。导致现在的高等教育存在效益低下,教师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存在。虽然部分学校在办学体制上,实施了部分主体多元化的改变,但是体制模式还不够完善。另外,在国家的统一宏观调控下,虽然在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新的高等教育机制。但是地方政府在面对新的改革机制下缺乏一定的经验,另外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在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上,高等学校依然以一种附属机构的形式存在。导致高等院校在自主办学上缺乏一定的权力,在内部管理方面也缺少自我约束的相关机制,从而导致高等学院不能灵活的与社会发展对接。

(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发展不畅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改革,将高等教育当成一种混合公共产品。由此可以认为高等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相关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的供给来创办高等教育。依据这样理论,我国政府才大力促进民办或者合办的高等教育,由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办学的多元化。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当中,这种没有完全自主的民办机制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首先,部分教育管理者以及部分社会人员传统观念难以改变,认为民办教育的开展,不足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发展民办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认知不一致。所以,国家在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时,往往发展速度较慢,质量不高。导致现在的民办学校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对教育改革的需要。另外,在学校面向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高等教育所需要的社会配套也不够完善,国家如何调动社会公民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措施并未真正形成。

(三)政府或教育主管部分角色不够明确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作为稀缺的市场资源,国家也明确了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时,要能够充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部门在市场机制中,对于自己的角色不能有正确的认知,自我角色定位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种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应用市场机制而引进的相关投资管理过于死板,导致高等教育失去了灵活性,进而丧失了市场机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另外一种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民办高校管理过于松懈,缺乏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监督以及激励机制。导致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面对的市场竞争过大,阻碍了民办教育的持续发展。当然,现有体制下,政府需要对高等教育有着相应的监管制度,如果让高等教育实现完全的市场机制,则会导致另外一些弊端出现,比如出现教育不公平,恶性竞争和教育质量低下等现象。

四、基于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的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建议

(一)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

首先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宣导,增加有关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认知。对政府部门来说,可以更多的引入市场机制,为高等院校创造更好市场资源,以便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发掘市场资源并充分利用,才能使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展现出来。另外,高等院校只有融入市场中,才能让高等学院找准自身的地位,并在发展中发现本身的不足,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改进和良性发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只有逐步完善自身的特点,提高办学效益,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向“一流大学”看齐。当然,高等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产物,无法完全脱离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发展中仍然需要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高等教育在市场上必须是在一定的允许范围之内进行的。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必须做好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平衡选择。通过市场与计划之间的互补,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逻辑,推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进程

虽然高等教育经过了近20年的扩招,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等教育相对需求依然比较稀缺。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下,高等教育应该扩大供给,应该改变原有体制,提倡服务体制多元化,以便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过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来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政府依然应该作为供给主体,并为高等教育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让其他部门可以适当参与高等教育的供给,通过其他部门辅助高等教育的供给,建立一主多元的共同参与体制。在具体的机制改革中,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适当多开办冠名的二级学院,扩大高等办学合同承包范围。这种高等教育的供给合同主要由政府与其他机构进行签订。在合同中,政府作为主体,对学院开办起主导作用。而其他机构则作为生产者。通过冠名二级学院的开办,可以扩大高等学院的供给,进而增加社会民众的选择。第二,鼓励企业或个人开办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市场经营者依照市场机制进行自主创办的高校,甚至是可以依靠外资来创办高校,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第三,发展股份制。股份制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资金融合,进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

(三)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明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和地位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要求是,应用市场机制与公共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为公众提供非核心的公共产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就是在应用市场机制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弊端。政府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管,从而消除市场机制本身问题带来的影响。在这样的机制下,政府已经由原先的完全管理者,转变为市场的监管者。如果在高等教育采用的市场机制出现问题时,就需要政府来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便消除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运行中的问题。此外,高等教育完全采用市场机制也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政府部门要加强教育管理改革的推进。比如,学校出现权力失衡、教育乱收费、弱势群体收到教育歧视等问题。政府部门就需要采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为教育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保证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在采用市场化管理时,提供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市场化管理的有效性,进而缩短城乡之间高等教育的差距,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大学转型背景下,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进行相关的体制改革。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吸收并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其运用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对高等教育改革中,不能完全复制西方的模式,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基本国情,有选择性地引进其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及做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管理改革有序走向新征途。高等教育应面向国家更要面向社会,使学校的管理体制、教育理论、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各类信息和资源都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并让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共享性的制度服务平台,由局限于内部向关注战略导向和结果导向转变,发挥高校智库和社会服务功能,才能让社会更多地了解高等教育,从而让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社会,使高校教育职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不仅能提高高等院校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增加高等教育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以需求导向(结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通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发展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措施,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勇.新公共管理主义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挑战[J].高教探索,2011(11):40.

[2]许书烟.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探析高校契约管理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6(01):52-53.

[3]戴欣晔.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的文献综述[J].商,2016(04):66.

[4]高娟.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2):62-65.

[5]吴晓芳.浅析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6):214-215.

[6]王硕旺.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5,3(03):20-27.

[7]石小娟,高骏敬.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01-103.

[8]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3):38-43.

[9]蔺起超.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下的现代大学权力运行[J].大学(研究版),2016(11):19-26+18.

投资管理理论范文8

1.1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充分论证后写出完整的,经得起科学分析的可行性报告。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性控制。对于项目规模的预研,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比较,选择,所需投资的预估,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讨论,选择最佳方案,控制工程成本。投资决策的实质就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此阶段控制的重点有: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投资估算、融资的方案等。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可细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工程设计真正的开始,此阶段决定工程的整个构架及投资规模。此阶段控制的重点有:方案的优化的确定、新材料的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的使用、投资概算等。施工图阶段是设计的最后阶段,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的细化设计以至能实现实施的阶段。此阶段控制的重点是:设计的质量、设计深度、设计调整、工程预算等。

1.3招标投标阶段

招标的目的是选择一个既能控制工程造价,又能保证按质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施工单位。此阶段控制的重点有:坚持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保证标书编制质量,保证评标人员的专业素质,杜绝违规操作,合理低价中标原则的把握等。

1.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控制的重点有: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编制,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合理地控制进度、质量、造价,对设计变更和索赔的控制,对签证的管理,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签证要注意准确性和及时性,实事求是地编制竣工结算等。

2造价控制的措施

根据以上造价控制原则和重点,提出以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1)为了有效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工程成本,必需有明确,完善的造价控制责任机制,明确施工参与人员的具体责任,并将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有关单位纳入这个体系。(2)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完成大部分的造价管理工作。在项目咨询,可行性预研报告编写,实地勘查,设计时,充分考虑项目全过程成本,做好造价管理准备工作,提交管理计划,充分讨论后,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3)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采有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以保证估算、概算层层控制。(4)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5)对工程监理进行公开招标,可以加大对施工方的监控力度,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好的项目监理公司可以很好的做到施工监理工作,控制项目进度,质量,避免因为务工和质量问题,管理不当等造成的额外成本和环节,如返工等现象的发生。(6)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查力度。设计变更对工程成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设计变更得越晚,对造价影响就越大。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只需要变更图纸就可以了;如果在采购时发生变更,则还需要对以采购物资进行处理;如果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如果要发生变更,不但已经施工部分产生浪费,还需要将已建成部分拆除产生二次浪费,这样势必加大施工成本。综上所述,对于施工计划变更,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谨慎的,能不变更就不变更,在不得不变时,应尽早变更。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没有细节或特定部分,而不是变革的用量增加。(7)加强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即将竣工的阶段,同样要加强管理,以控制工程造价。以国家或地区相关法规为依据,认真审核工程质量和进度,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项目预算和竣工资料,对竣工工程进行工作量核实,在审核后结算实际工程造价。(8)运用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理论对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对相应的工序和用工成本进行费用和成本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节约成本,实现投资方,施工方和使用方的三赢局面,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提高管理控制水平,达到设计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