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投资管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投资管理学

投资管理学范文1

关键词:企业;投资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投资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当目前企业投资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投资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陈旧,如何完善投资管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投资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企业投资存在投资前未对投资前景、收益、风险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科学预测及有效规划,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陷入风险或脱离企业经营中资金使用、流动、回笼等实际,既未制定严格的资金预算控制制度,也未对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便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有去无回。投资的无序与盲目性,为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甚至造成的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二)投资决策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企业经营与发展,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投资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导致投资的主观盲目性,为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投资决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适度投资扩张,做大做强企业。但对外投资必须在对市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可行性报告,经企业领导层集体研究后做出决策。但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省略了这个过程,对各种资料未作详细缜密的研究分析,只靠企业管理者的主观臆断拍脑袋决定,未经科学的预测与市场分析,不仅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也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为企业经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埋下严重隐患。

(三)对投资缺乏有效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投资管理,不仅要求企业投资前做好研究分析,健全决策管理,还要求企业投资后进行有效管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投资前了解多,对投资后的管理不到位。企业每一项投资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化。有的项目投资前市场发展前景光明,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前景变得暗淡,如果这时候企业疏于投资后的管理,很容易使企业的投资产生亏损,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加强企业投资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企业投资决策

企业管理层及主要管理者应独具战略发展眼光,在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确认可行后才能做出投资与否的决策。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战略投资的高度,在对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向、投入资金额度和重点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企业的投资方向,确保企业投资效率。投资前,企业必须准确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科学的投资方向,保证企业投资的科学运行。其次,做好投资可行性分析。为确保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前必须对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现代企业制度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加强对投资的跟踪管理

企业投资后必须强化对投资进行全程跟踪监管。首先,选派专业人员组成专门机构进对受资经营活进行管理和监督,以有效控制资金使用,降低投资风险。专门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全面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能从企业日常经发现细微的问题,做好风险防范。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软件技术提升投资管理效果

做好投资前的风险预测和投资后的跟进管理,完善研究、决策、风险预测、跟踪管理的投资流程,通过跟踪管理和监督,确保投资安全。在当前利用信息化技术软件能够有效提升投资风险预测与跟踪管理的效率,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的经济发展中就利用B/S架构的软件,借助网络平台对支出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并对工程劳务项目运行状态全程进行监控,适时进行优化调整,其建立的《成本投资优化管理系统》,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连,强化了对资金和项目一体化的过程控制和动态分析、预测、优化、调整,正是这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该厂投资管理的有效性,真正使资金流向与管理直观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该厂投资的经济收益。

三、结束语

完善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机制,将投资管理关口前移,从投资决策入手和投资后的监督两个方面加强对投资的管理,保证投资安全和合理的回报。

参考文献:

[1]李勇.企业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08):82-83.

投资管理学范文2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是将实证研究应用于教学以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美国哈佛大学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MBA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如临床医学、法学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进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学生的喜爱,以在教学方法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院需要一大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医科类大学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医院财务管理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针对医院管理的学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组织医院财务活动,处理医院财务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财务管理理论按照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通用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风险、时间价值概念等;通用理论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主要是从资金的流动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医院的筹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医院预算的管理。而特殊业务理论主要涉及一些非经常性项目的财务理论,例如医院的并购、重组等2。由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是围绕医院开展的,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并进而指导医院的实际活动。因此,仅仅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难以理解,而开展案例教学,却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观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

        虽然作为财务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医院财务管理学在我校卫生管理专业开设的年限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北京市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基地,我们已经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鲜活案例。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也都自发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形成很好的经验。所以,目前总结医院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编写成有代表性的医院财务管理案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我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以来,已经开展了5轮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从2009年开始,医院管理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整理案例资料,编写案例集,2010年秋季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在学期期末就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评价实施效果,以利于今后的改进。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要想成功的实施案例教学,第一步就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实践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活动开发成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案例。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但是一个规范的财务管理案例要具有启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在讨论中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学透,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财务管理知识。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此次医院财务管理学案例的筛选力争既要重视代表性,又要体现描述性与分析性案例,专题性与综合性案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案例的多样性特点,经过反复的商讨,我们初次编写的教学案例集涵盖了5个章节的内容,见表1。

        表1  案例集的题目及特点

        案例所属章节      案例名称   案例的特点 案例资料来源

        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1:北京市十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报表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 2005年——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医院筹资管理      案例2:北京仁和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员工持股计划。

        案例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筹资的案例。

        案例4:北京同仁医院利用商业贷款筹资案例剖析。

        案例5:北京友谊医院融资租赁设备筹资案例。

        案例6: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引入民营资本筹资案例。 体现了描述性、专题性和定性的特点。 2004年——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医院管理研究所课题“医院筹资管理”。

        医院投资管理 案例7:某医院放射科CT机净现值分析案例。

        案例8:某医院胃镜室大型设备投资评价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专题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友谊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的本量利管理 案例9:某医院妇产科病房的本量利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预算管理 案例10:某医院2009年度预算编制案例。#p#分页标题#e#

        案例11:某医院零基预算管理应用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医三院财务处、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案例准备、课堂上案例讨论与总结以及课后撰写案例分析。由于我们的本科生医院财务管理学仅有54个课时,任课教师需要拿出相当大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所以,本次仅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进行案例教学,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院投资管理和医院本量利管理这几个章节的教学案例以学生课后撰写案例分析,课上讨论结果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医院筹资管理的案例则以课后阅读和课上讨论为主要形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在期末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实验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实施效果。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全部案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从3个方面打分,包括所选案例与该章节知识点的密切程度、所选案例对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的作用大小以及案例对学生理解医院财务管理实务方面的作用大小。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问卷回收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评价的结果看,约90%以上学生认为教学案例非常有实际参考意义,很经典,贴近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对于专题性的定量计算分析类案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疗设备投资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本量利分析的案例,学生反映与该章节知识点比较密切,对于他们理解知识和医院财务管理实务的作用较大,案例学习后使得抽象的医院财务管理知识变得操作性更强了。但是对于综合性的案例,例如医院预算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筹资管理部分的定性分析案例,学生反映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困难,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时间安排是否合适。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的反馈看,11%的学生评价非常满意,78%的学生评价比较满意,7%的学生评价一般,另有4%的学生不太满意。评价一般或不太满意的同学主要认为他们刚刚接触到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对于时间安排的反馈是,80%的同学很希望能增加案例讨论课程,分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的形式很受欢迎。

        第三部分是开放式的问卷,学生可以针对此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主要反映在综合案例中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以及案例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编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可以说学生的建议对于我们改进案例教学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综合案例的能力,我们在每个综合性案例后面加注了指导语,帮助学生了解案例相关的背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相关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在案例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把疑问和他们觉得有争议的地方说出来,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讨论解决上述难点。

        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对阅读性案例的兴趣,我们通过网络再遴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例补充这一部分内容。这个过程我们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在遴选这些阅读性案例的时候就对案例本身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所有被选中编入财务管理学案例集的案例上,都会标明参与案例收集、整理、编写的同学的名字。

        最后,考虑到90后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望也很强的特点,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案例汇报阶段更多的采用小组汇报形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时来安排这一环节。考虑到目前课时的限制,我们决定以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弥补案例教学法的时间不足问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在医院财务管理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在案例集的增补、教学形式以及时间方面继续探索,使得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投资管理学范文3

一、研究背景

(一)美国的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在美国,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财学原理(有人称初级财务管理);二是公司理财(有人称中级财务管理);三是金融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理财学原理教材与公司理财教材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补充和修订,现在已经相当成熟。所谓的中级理财学的名称大致为《公司理财》(CorporateFinance)、《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Financial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或者《中级财务管理》(IntermediateFinancialManage-ment)。初级财务管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区别也非常明显。初级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立旨在向理财学专业的学生介绍现代财务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一些必要的理财基本方法和理财基本技术。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注重概念的深入分析,比如对资本成本概念、现金流量概念等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注重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比如NPV、IRR等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各自适用于何种情况、注重系统理论的引介,比如有效市场理论、OPM、APM、无套利分析等等,注重文献性,在介绍有关财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介绍有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学者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惟有经过了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们才算是开始接触到现财学的学术内核部分,为日后理财学的学习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但是,美国的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体相同,只是中级财务管理比初级财务管理内容深、难度大、理论性更强更复杂。美国的实践教学中,一般地,非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公司理财。可见,美国的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在内容上和层级上并不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二者内容不可避免地有所重复且教学中确实不易划分。

(二)我国的财务管理教学现状我们先谈谈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的设置情况。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设置了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分析和资产评估课程。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设置了公司理财、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管理财务分析课程。广西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学、财务预测学、财务决策学、财务预算学、财务会计学、财务控制学、财务分析学和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着处理好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三个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各相关教材之间内容分工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提出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成本管理、金融市场学、内部控制课程、会计学。可见,不管学校是否区分初级、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其主干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有的内容在主干课里,有的内容在选修课里,基本上主要内容都能够照顾到。我们来研究初级、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划分问题。为什么当初财务管理专业会有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要求呢?1998年教育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时参考了部分专家的建议,专家认为,一是应该像会计专业一样区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但是,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有很大的区别,且会计专业是相当成熟的专业,不是新兴的财务管理专业可以类比的,将来随着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许可以弄出个初、中、高级财务管理来;二是美国财务管理课程虽然叫财务管理原理、公司理财、金融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殊不知,美国的财务管理原理、公司理财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且内容重复很大,只是难易有别。以下我们谈谈初级、中级财务管理的实践情况。

1.划分初级、中级财务管理院校的情况。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其基本上是采用自己编写的财务管理系列教材,初级财务管理比较简单,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若干年来没有区分初、中级财务管理,有的即便是名义上分,实质上也没有分,即用一本教材,分两个学期讲。正因为有难度,所以,实质上区分初、中级财务管理的院校不多。

2.实质上不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院校的情况。中山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讲两个学期,他们用的是原版的美国教材,一本书讲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用英文课件,汉语讲解,第二学期用英文课件,英文讲解。老师能讲,学生能听懂。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只讲一个学期,相关内容用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学、金融市场学等做补充。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同样只讲一个学期,其理由是刻意区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没有必要。

3.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及其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名义上分成两门课,但实质上不分,还是一门课。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成立于1998年,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教育部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的建议,主要借鉴了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建立之初,虽然名义上按照教育部的提法分成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两门课,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从内容上区分初、中级,讲的是一本书,只是授课时分成两个学期来讲。针对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财务管理教研室于2000年申报了河北省教育厅“新形势下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课题,该课题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改革方案,并于2003年8月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三等奖。但是,这也未解决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质性划分问题。(2)初级财务管理重新选择了《财务管理学基础》一书,进入实质性划分阶段。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做法,选择一本《财务管理学基础》,而中级财务管理教材没有变。为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中级财务管理的前四章不讲,这样就进入了一个初中级财务管理实质性划分的阶段。后来,随着财务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淘汰了原来的中级财务管理课本,换了宋献中等人编著的《财务管理学基础》,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初级财务管理内容庞杂,和实际结合不紧。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二是中级财务管理教材陈旧的问题。受当时的条件、环境所限,现在看来,我们当时选用的中级财务管理确实跟不上我国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需要。#p#分页标题#e#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残缺目前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中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门化的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残缺,不完整。比如,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了解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结构,对基本财务概念领会不深;不了解资本预算编制的具体细节和具体技术,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些项目绩效的评估方法,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不掌握重要的财务估价思想和技术,更不清楚公司兼并、重组与破产所涉及财务问题的处理等等。强化财务管理学专业教育,首先应当保持在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方面是完整的、科学的和先进的,这是财务管理学教育水平的下限。可惜的是,在部分院校里,我们目前连这个下限都很难达到。

(二)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重复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都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哪些初级讲,哪些适合在中级讲,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难题之一。因为,财务管理学不像会计学那样成熟、统一,大家都达成了共识,也正因为这样,财务管理学的学科发展也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三)选修课越设越多、导致主干课内容压缩根据实践的需要,我们陆续开设了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企业绩效管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集团财务管理、金融资产管理等课程。实践证明,这些课程,虽然适应了目前企业实际的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即课程设置太细,越来越背离目前教育部倡导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实践的要求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学习是毕生的事情,不能一劳永逸,因此,我们也不可能穷尽教育内容。指导思想的错误使课程设置越来越多,导致主干课内容压缩,学生和老师负担越来越重。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历史不过短短的10年,财务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课程设置与内容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鲜明的对照。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的难点在于主干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划分,课时的分配,初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划分、规范。

三、财务管理专业初级、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一)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该围绕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研究学生培养目标,明确塑造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类型,据此界定财务管理应涵盖的基本内容。1.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通晓专业技术基础上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中一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且综合性很强的管理业务。要求财务管理人才既有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又能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能够把握市场和企业资源配置的机制,驾驭企业资本运营的能力,面对市场变化和复杂的财务现象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分析,能够把握财务管理和资金运动各环节及各个主、客体之间的内外联系,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2.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围绕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与上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该侧重于澄清财务管理核心基本原理,以及各理论模块之间的横向影响和纵向继承,尽量避免内容的庞杂以及深浅的失度。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与整合就是要将公司财务的系统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在理论层面上,不但要阐释相对稳定和沉淀的理论成就,还要介绍基础理论方面最新的成果与进展;在实践层面上,坚持理论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箱,强化实用理财技术的介绍,提高财务管理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规范地界定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如何建设一个科学、先进、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满足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决策能力、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系统地反映现代财务管理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顺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并便于教学的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二)基本内容涵盖的范围对财务管理应涵盖的内容,分层研究应纳入教学内容的知识板块,搭建本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架构,该架构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横向主要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技能;纵向主要研究对如何将财务管理知识按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进度从浅到深进行传授,知识前后如何继承。最后将研究结构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先进、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内容体系。我们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确定基本内容涵盖的范围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技能,公司理财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到资本市场、投资管理、价值评估各个领域。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由四个部分构成:金融经济学课程组、管理学课程组、会计学课程组与理财学课程组。金融经济学课程组、管理学课程组与会计学课程组的教学为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学术教育平台,为深入进行财务管理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课程体系的三个等级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课程是财务管理学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具体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课程,即基础类课程。包括初级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课程。第二等级课程,即中级类课程。包括中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管理、财务分析和经营风险管理课程、成本管理课程。第三等级课程,即高级类课程。包括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课程。开设高级类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更高级更为鲜活的理财问题,比如公司兼并重组问题等,传授给学生如何将财务理论科学地运用于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四)财务管理专业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界定初级财务管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有联系,但区别也非常明显。初级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立旨在向理财学专业的学生介绍现代财务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一些必要的理财技术。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注重概念的深入分析,比如对资本成本概念、现金流量概念等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注重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比如NPV、IRR等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各自适用于何种情况、注重系统理论的引介,比如有效市场理论、OPM、APM、无套利分析等等、注重文献性,在介绍有关财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介绍有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学者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惟有经过了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们才算是开始接触到现财学的学术内核部分,为日后理财学的学习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因此,认为中级财务管理是理财学专业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毫不过分。#p#分页标题#e#

投资管理学范文4

关键词:创新创业理念;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创新思维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视,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只有更好地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必修课和专业课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育和鼓励所有学生都去创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的思维方式。财务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注重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财务问题,然而传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授课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财务管理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要实现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财务管理课程,首先要明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专家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启迪思想为主,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它们都是要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所以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可行的。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决不能割裂开,它们二者应该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离开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容易成为“空中楼阁”。反过来,创新创业教育又可以引领和促进专业教育: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的理念,训练学生专业中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赢。本文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财务管理课程是二者有机融合的积极探索。

二、财务管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必要性

1.财务管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是课程与时俱进的要求。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比较成熟,也基本固定,以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财务关系展开。大部分教材的主要章节也都大致相同,一般都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等内容。但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工具不断涌现,企业创新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企业实际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演化、扩展,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却没有实现与企业实际需求同步。所以,为了满足时展和企业的需要,财务管理学必须与时俱进,融入创新创业理念,“以变应变”。2.财务管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是提高授课质量的要求。财务管理学的内容非常需要实践能力,但实际上各高校更重视该课程的教学理论性,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角”(课堂大部分时间被教师讲授占用),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的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何时用、如何用等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授课方式与当代学生个性鲜明、自主性强、与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特点形成了矛盾,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大大降低了学生自觉运用财务管理学知识解决企业和个人理财问题的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应有的授课效果。3.财务管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一个学生无论学会多少知识,最重要的还是对知识的应用,是遇到问题可以找到恰当解决方法的能力。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来讲,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加入一些案例,但许多案例教学的背景都是大型的上市公司,甚至是国外的公司,离学生接触到的实际企业相去甚远,案例选取过难,分析过程过于理论化、模型化,学生收获不多。给学生也会布置思考作业,但一般都是对于教材中公式、原理直接运用的练习题,缺乏对于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和体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面对企业实际问题时不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三、财务管理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授课内容。目前,绝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主要以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而创新创业活动一般发生在初创的小微企业(许多学生毕业后就业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并不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内容,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授课内容。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减少纯理论性的抽象知识,增加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财务管理知识、方法和工具,丰富授课具体内容,培养具有合作能力、强烈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2.运用创新思维,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教授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作为教师也应该自觉运用创新思维重构自己的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思路,改变过去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知识点灵活采用体验式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使学生实现从原来知道知识是什么到现在自觉内化运用知识的转变。3.调整考核方式,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改变以一次期末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做法,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课程成绩应该兼顾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可将考勤、课上讨论发言质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活跃度、小组作业的完成质量等综合评定。

四、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针对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内容改革,另一方面针对全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创业财务管理公共选修课。对于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将一些较为深奥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删减,同时加入创新创业活动教学内容。(1)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中,有一重点章节是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按照原有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这只是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利润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是企业现金流的均衡,让企业能够很好地运转,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讲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涉及企业价值的确定,对于初创企业并不适用一般的价值确定方法,而初创企业的价值评估又非常重要,此时可以介绍一些初创企业的价值确定的简单方法,作为补充。(2)第四章筹资管理中,要对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进行介绍,一般来讲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传统筹资方式。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其实有许多新的筹资方式可以选择,尤其是小微初创企业。传统筹资方式对筹资方的要求较高,初创小微企业一般很难获得所需资金。而新的融资工具早已出现,在企业实际筹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U2U网络借贷、众筹、创业基金、供应链融资等都可以成为企业融资的可选方式,对于这些新的融资方式,有必要及时补充至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中。(3)在讲授收益与风险的内容时,一般授课内容包括收益和风险的概念、种类以及收益风险的衡量,这部分可以加入创新创业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如何处理风险等内容。(4)财务管理核算模式。按照传统教学内容,企业一般实行集中控制或分散控制的财务管理模式,而现在许多大型集团已经出现了“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许多中小微企业也在使用“共享财务服务”降低成本,这些新变化、新模式应放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财务知识。对于公选课创业财务管理,虽然课题组查阅了许多资料书籍,但大部分涉及创业财务管理的资料内容实质上与一般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区别不大,并没有完全针对创业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所以课题组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设计了以创新创业活动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理财知识为依据,适合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课程框架为:第一章是创业财务管理概述,主要介绍创业企业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创业活动与财务管理;第二章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包括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创业企业风险;第三章是读懂企业财务信息,包括企业财务报表解读、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创业者需要关注的财务指标;第四章是创业预算管理,包括全面预算的基本理论、现金预算、创业企业预算编制;第五章是创业融资管理,主要介绍影响创业融资的因素、创业资金需求量确定、创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成本等;第六章是创业投资管理,包括创业投资基本理论、创业项目遴选方法;第七章是初创项目估值,主要是初创企业估值方法的介绍。2.教学方法。在讲授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时,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比如:在讲到筹资方式时,首先会要求学生搜集目前比较常用的以及最近兴起的筹资方式,并实际调研了解身边的企业使用的筹资方式都有哪些,随后大家进行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对这些筹资方式和渠道进行总结,课后根据总结出来的主要筹资方式,每一小组负责收集某一具体筹资方式的相关资料、案例和关注点,并制作演示文稿,最后在全班对该筹资方式的相关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讲到时间价值计算的知识点时,除了让同学们理解时间价值,掌握时间价值的计算,还让他们体验时间价值对于企业和自己生活的巨大影响。以一个毕业生的现实生活财务问题作为小组作业,小组通过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决策,这个决策不仅用到时间价值知识,还需要考虑自身财务状况、国家相关调控政策、房产走势预期、住房公积金政策、银行贷款率变动等多种因素。小组作业属于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恰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试卷成绩加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平时表现包括考勤、小组作业和课后作业。考勤主要使用APP工具进行,考勤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反映了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程度。财务管理学课程涉及许多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得到反映。小组作业在平时表现中所占比重较高,其评分不仅关注最后上交的小组作业的内容,而且关注小组作业完成过程,如小组作业的分工情况、讨论的次数、讨论的具体内容,都要在提交的作业中进行记录反映,都作为小组作业的评分依据。如果是需要在全班呈现的小组作业,主要以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打分进行考量。

五、财务管理学教学改革成果

投资管理学范文5

1.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为目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也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或职业年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1986年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并于1991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建立企业年金的前身――补充养老保险。1995年劳动部出台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行了初步规定。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明确了年金的市场化管理这一政策要点,此后企业年金开始逐步发展。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确立了建立企业年金的主要规则。2013年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国务院正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至此,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从制度上实现了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目标。

2.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特殊性。

2004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的第十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明确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采取缴费确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DC)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中,职工的退休收入取决于退休前的缴费额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在缴费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企业年金基金是根据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和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缴费,即企业年金基金本金;二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而形成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实质上是商业基金的一种,与证券投资基金相类似,但是由于年金基金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这一特点,其投资原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其特性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年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收支平衡的总平均缴费率,并将基金积累需求分摊到计划参与职工的整个工作期,使在职职工把一部分劳动收入积累起来,并在职工退休后,用基金积累兑现当初的企业年金承诺。因此,计划参与职工在工作期间的缴费积累就会形成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储备基金。但在企业年金基金的累积期间,由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的存在,必须要求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让企业职工“老有所养”。

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及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社保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逐渐参与到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中来。2004年出台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及2011年修订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为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目前,我国使用的企业年金投资工具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根据2011年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47条规定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从年金基金的规模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博时基金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底,中国只有16000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560万人参加,但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经积累了191亿美元。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超过33,500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与人数达到1179万人,基金规模为25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6.18%,年均增长率33.27%,远远高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30日,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为72171个,参加职工2210.46万人,积累基金7092.39亿元,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金额为6855.99亿元,投资组合数为2689个。2014年三季度以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累计收益额为368.24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6%,累计收益率为6.01%。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其投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二、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年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企业年金在我国开始运作已有十余年,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却仍未完善。例如,我国法律法规中缺乏对自我投资的限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自行管理、社保机构经办和保险公司经办,在这三部分中都会涉及到自我投资的问题,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除了规定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以及各种投资工具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最大比例外,并未限制企业年金的自我投资,即并没有对养老金投资于购买基金缴费人(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进行限制。而对企业年金的自我投资不加约束,一旦该企业经营发生危机,将可能严重危及企业年金资产的安全性。

2.企业年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年金基金的投资过程中必须有由受托的投资管理机构提供的,作为风险补偿的风险准备金。但是风险准备金毕竟有限,从国际经验来看,我们还可以考虑由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受托人在企业年金年度投资实现收益高于最低投资回报率时,从高出的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盈余准备金。当风险发生,企业年金实际回报率低于最低投资回报率时,可以先用盈余准备金进行弥补,再用风险准备金弥补。

3.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涉及到财政、税务、劳动社会保障以及专业监管部门等多个监管部门,虽然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一些监管法规,但规定比较分散,不够统一,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部门,企业年金协同监管协调的机制还不健全,这就使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同时,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风险分散主要是靠政策明确投资比例限制来完成的,这就使得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灵活性,一旦出现政策性风险,风险分散机制必将难以迅速适应,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

4.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有限,投资工具可选范围狭窄。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种种原因,我国资本市场存量远远小于世界水平,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育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债券甚至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资本市场上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品种不多,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企业年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营运选择具有较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金融监管水平不高,证券监管部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等各种原因,使得本来已经受限的投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

三、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方式改进探讨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专门规范企业年金的法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市场的发展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不同的投资主体探索着不同的模式,市场存在无序状态。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规定,从立法角度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进行规范,给予企业年金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实施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对基金管理机构的资质条件、基金投资方向、比例限制以及基金投资监管等方面做出更为详细、严格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严格界定企业年金同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及其保障范围,确立企业年金的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等。同时,注重有关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配套立法。其次,在完善律法的基础上,还应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缺失与年金基金收益率低下是很多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巨大阻力,税惠政策的实施已经是刻不容缓。从国外实践来看,EET税制模式最为符合我国企业年金现状。第一,在企业年金缴纳时给予税收减免;第二,对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给予税收减免或延迟征税;第三,在受益人领取资金时征税,以规避税收漏洞问题的出现。目前这方面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3年底实施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建立完整的企业年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在《企业年金管理管理办法》中提出了企业年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的概念,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受托的投资管理机构提供的风险补偿,但在欧美等国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会被要求建立投资储备和盈余储备两种储备金,以防止重大风险的突然发生。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可以建立同时包括盈余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的风险补偿机制。风险准备金由相当于基金管理资产1%的自有资本构成,盈余储备金则由基金一年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超过所有的年金基金平均收益率的1.5或2个百分点以上的差额部分构成,是年金基金的资产,不属于基金管理公司。而当基金的年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所有的年金基金平均收益率的0.5到2个百分点以下时,基金管理公司首先要用盈余准备金弥补差额,如果不足,再用公司的风险准备金弥补;如果仍然不足,则公司要被强制进行破产清算,由政府来弥补基金收益率的剩余差额,个人账户余额被转移到其他基金管理公司。

3.加强投资管理人的监管,健全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机制。

3.1事前预防,加强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流程。

第一,由投资管理人的最高投资决策机构(如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为投资决策委员会)在总体上对投资策略进行把握;第二,投资组合经理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根据研究部门提供的研究成果以及其自身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进行投资。投资组合原则上应由备选库选定的投资工具构建,超过此范围的也应由报请批准。

3.2事中监控,贯穿投资管理全过程。

第一,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的内部监察部门应实时、全面地对投资部门的投资业务进行监控,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出具书面反馈报告;第二,为防止操作风险,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内部应对一些投资品种做出限制,或者直接禁止;第三,借助一系列投资分析及风险控制软件,对投资风险做出定量化分析,做到对风险的提前规避。

3.3事后反馈,总结此前风险控制工作。

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监控报告制度,由内部监察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跟踪投资的进展情况和结果,并编制监控报告,这一环节不仅保证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流程的完整性,而且也可作为对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进行评估和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

4.1逐步增加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

从国外企业年金投资经验来看,股票及基金投资是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适当提高权益类产品在企业年金投资中的比例可以增强企业年金投资的盈利性。我国经济正在稳定快速发展,我国股市也在向理性,成熟的方向迈进,因此,可以逐步加大股票及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的投资,使企业年金基金充分获取投资成熟市场带来的收益。

4.2投资不动产、国家基础设施等产业经济。

以我国目前经济形势来看,产业经济方兴未艾。一般来说,当经济周期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通货膨胀时,债券、存款方等投资会有贬值的风险,但产业投资会出现上涨空间。因此,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可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前提下,投资技术含量高、产业回报率较好、继续发展和有市场潜力的产业,追逐其中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以提高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4.3适当进行海外投资。

投资管理学范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公民养老意识的增强,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缴费金额等都不断提高,养老基金的规模也逐渐增大,庞大的基金规模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8月23日,中央政府出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由此拉开了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使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投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有利于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而且也能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国内对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研究文献有很多,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对已出台的有关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政策,即《办法》进行深入研究,如张强、杨宜勇(2016)指出了《办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我国未来养老基金管理的“集中化”改革的建议;[1]二是从构建养老基金安全投资的保障机制出发提出建议,如张宇润、施海智(2017)提出了通过构建信托约束机制、组合投资机制和监督制度机制来保障投资的安全性。[2]三是对养老基金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分析,姚金海(2018)分析了通过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意义和可行性。[3]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面临的难题,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紧迫性

1、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问题,即可以说是一个“经济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从人口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出现人口老龄化是避免不了的。我国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11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就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据相关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比重都在逐步增加,到2050年数量将达到4.68亿和所占比重达到29.01%。同时,我国人均GDP依然很低,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2、养老基金“缺口”日益突显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民对养老意识的增强等,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缴费数额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和支出均逐年增加,2013-2016年基金支出的增长率均大于基金收入。基金收入中除了征缴收入外,比重占的较大的还有财政补贴。据统计,2016年基金收入中来自财政补贴部分超过4000亿元,人社部称中央政府还将加大补助力度。如果基金收入中扣除财政补贴部分,那么2016年基金就会出现收支赤字。据相关数据显示,75岁及以上的人逐年增多,预计到2050年,大约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完全靠政府来养老,这必然会加大养老基金的“缺口”。同时,“统账结合”模式因统筹账户资金不足对个人账户的挪用而引起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也使养老基金“缺口”更加突显。

3、养老基金存在贬值的风险

如果不对养老基金进行投资,虽说名义上能够实现保值,但它的实际价值却减小了。通常而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是同时发生的,2012-2016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6%、3.2%、1.5%、1.4%、2.0%,这五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12%。每年因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会对养老基金造成上百亿的损失。因此,必须对养老基金进行投资,防止其贬值现象的发生。

二、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

1、投资收益率低

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各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办法》未出台之前,各级政府在投资时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投资方案仅限于存入银行或购买特定国债,使投资收益率较低。再扣除因通货膨胀产生的贬值、投资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挤占挪用等道德风险,使原本很低的投资收益可能连最基本的“保值”目标都不能实现,何谈“增值”呢?直到《办法》出台后,才允许养老基金进入市场进行投资,但其投资结果未达到预期设想。据统计,2017年末,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仅为5.23%,与同期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的9.68%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规模效益较差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目标,依然采用的是省级统筹的模式。但实际上,全国仅有京、沪、津等少数省份采用这种模式,大部分地区的统筹层次处于市县级。这意味着大部分养老基金仍沉淀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使基金的投资运营、监管等都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现象。养老基金集聚的规模小,限制了投资组合的选择,这也就削弱了其投资运营的规模效益。2017年2月第一批养老基金入市,到2018年9月,委托投资合同的金额达到7150亿元,但实际上只有4166.5亿元到账并进行投资,仅占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存(2017年末)的8.3%。这表明即使投资有章可循,但各级政府对养老基金入市的积极性依然不高。自己不愿投资管理,又不愿上解到上级部门,这就无法形成投资的规模效益。

3、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体系不健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的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人才,与收益较好的企业相比,政府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差,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去对其进行投资运营。二是缺少统一的监管机构,目前,我国有权力监管养老基金的机构有很多,例如财政部、银监会和人社部等,它们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行使监管权,但监管范围存在交叉。因此,在监管时会出现推诿扯皮、权责不清等现象。三是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这就使基金投资运营的情况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相关利益者,限制了其对它的监督。四是因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监管措施执行不到位,监管效率不高,再加上监管人员可能会受利益的驱使,做出不利或不当的行为。所以,监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投资理念过于保守

各级政府在养老基金投资时,投资理念过于保守,即过于强调安全性。在投资过程时,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有其必然性。因为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险中负有兜底责任,投资的过程无论怎样,最终都有政府来买单。因此,在投资时会选择“安全性高,风险小甚至无风险”的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也就是说选择风险小的项目就意味着收益低。过于强调安全性就必然给投资管理者戴上“紧箍咒”,让其在投资时只能考虑那些稳赚不赔的项目,而不敢选择收益较大但伴有相应风险的项目。过于强调安全性,必然限制了投资范围,从而影响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办法》的出台,投资范围扩大了,投资项目增多了,但与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相比还是相对保守。

2、养老基金统筹层次偏低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缺乏实现全国统筹的条件,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实现省级统筹。但实际上,大部分地区的省级统筹模式依然停留在制度层面上,仍采用的是县市级统筹,只有少数有条件的地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养老基金统筹层次低且提高统筹层次的工作进展较缓慢,主要受到传统观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行体制机制的影响。一是随着统筹层次的提升,社保事权也会随之上移,在我国,管理者受“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此一些地区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提高统筹层次的工作;二是各省之间甚至一省各市县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无法做到统收统支,严重阻碍了提高统筹层次的步伐;三是现行的体制机制如社保经办机制、财政体制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等,目前各级政府之间未达成共识,也影响了统筹层次工作的推进。养老基金统筹层次低,使数额庞大的基金沉淀在地方政府手中,无法聚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投资。

3、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关于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督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仅有两部法律对社保基金做出了规定,即《劳动法》(1994)、《社会保险法》(2010),但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具体细则,使用性不强。俞贺楠(2018)对1978-2018年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梳理了各个阶段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除了上述两部法律外,其它规定均以条例、决定、意见、通知等政策形式颁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基金投资管理领域呈现一种“少法律,多政策”的局面,以及缺少相应的专项法律。《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但仍未对统一监管机构的建立、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投资信息公开等作出明确规定。

四、推进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对策

1、转变投资理念,提高投资收益率

在投资运营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安全性原则,必然会损失一定的收益,不能为了安全不要收益,安全性原则不是最高要求。因此,投资管理者要转变以往过于强调安全性的投资理念,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树立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在投资时要对基金安全和收益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目前,虽说对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还未上升到法律层面,但《办法》中也明确了基金投资的种类和比例,这对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在政策层面上作了肯定和指导。树立新的投资管理理念,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组合,这对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至关重要。首先,注重长期投资,选择期限较长的投资产品,改变以往只选择“短线”产品的做法。其次,注重实物投资,通过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可行性,基础设施项目受政策的保护,风险较小,应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比例,同时还要根据养老基金剩余的支付年限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委托有资质的私营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它们拥有专业的投资人员、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科学的投资组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还能降低其管理成本。

2、提高统筹层次,增强规模效益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一直都困扰着中央和省级政府,他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提高统筹层次的工作,一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想实现全国统筹的目标,必须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中央负责基金的监督、控制等宏观事项,地方负责收取、支付等微观事项;二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基金分布极不平衡,京、沪、苏等地区基金累计结余规模较大,但黑、青等地区基金累计结余规模较小,甚至部分地区已出现收支赤字,实现全国统筹,势必会损失一些地区的利益,因此要明确基金的互助共济的性质和实现地区平衡是国家的追求;三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现阶段直接实现全国统筹的阻力大,短期内先实现省级统筹,然后再向全国统筹推进。《办法》的出台、中央调剂金的提出和落实等都加快了提高养老基金统筹层次的进程。统筹层次的提高有助于把数额庞大的沉淀在地方的养老基金聚集起来,进行专业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投资管理,能够发挥养老基金的规模效应和实现养老基金的规模效益。同时,也便于统一监管,降低出现道德风险的几率和管理成本,还能够对基金统一调配,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

3、加大法律供给,完善监管体系

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相比较,我国养老基金起步时间较晚,缺乏相应的专项法律,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也未及时对有关基金的法条做出修正,这都对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养老基金要想实现高效的、专业的投资管理,必须增强相关法律制度的供给,对与养老基金相关的内容,如投资范围、委托机构、监督机构以及投资情况的公开等,都要用法律条文做出明确的规定。学习和总结国外关于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经验,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尽快制定有关养老基金的专项法律法规,并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内容做出修正。健全养老基金的法律体系,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采取积极措施,吸引优秀的专业基金投资管理人才,对其进行投资运营。同时,依法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养老基金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投资运营。监管主体有法可依,能够担负监管的职责和提高监管的效率。法律是监管的保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完善养老基金的监管体系。加大法律供给,完善监管体系,是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张强,杨宜勇.关于我国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思考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6(5).

[2]张宇润,施海智.论基本养老金安全投资的制度保障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17(6).

投资管理学范文7

当仔细审视和剖析生态建设时,将发现和面临一系列为什么:①为什么许多群众对生态建设兴趣不大、较少投身于生态建设,社会团体和国外企业更少介入生态建设;②为什么许多群众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③为什么生态建设规模小且分散,不集中成片,难以产生生态效益,更难产生经济效益;④为什么从事生态建设的公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活力和效率,而且不少生态建设公司企业生存期不超过5~6年,便消失了.这些“为什么”的结果都是生态经营不善.而生态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生态建设效率低下,举步维艰,制约可持续发展.

2导致生态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

导致生态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第一是生态经营管理学未建立,生态经营管理学以一般经营管理为基础和指导,针对生态建设规律和对象而形成的一门学问.而广大农村则缺乏经营意识、生态经营管理意识和技能;第二是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的“权、责、利”未很好界定,职责不清,关系不顺,摩擦冲突不断,互相推诿塞责,社会合力无法形成,社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政府-公众-企业缺乏有效协作,制约着生态建设的顺利展开.

3基于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的生态经营管理内涵和意义(价值)

仅有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生态建设活动对广大群众缺少吸引力.如果有经济效益且效益可观,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生态建设活动,才能吸引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活动中去.因此,政府一定要采取措施将生态建设活动变成有利可图的事业来吸引广大群众.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转换速度、转换数量、转换成本、转换难易等都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实现的速度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广大生态建设者的热情、积极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态经营活动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经营管理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生态效益能否及时转换为经济效益,意味着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贫困落后地区普遍缺少生态经营意识和能力,很难将生态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从而严重地制约着贫困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生态经营管理学,培育广大生态建设者生态经营意识能力、营造生态经营的文化氛围,是促进贫困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生态经营能力是政府、企业、公众(农民)顺利开展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4.1政府生态经营职能和生态经营能力素质构成政府应转变职能,面向市场.对政府的角色、功能、方式、手段、机制合理界定和审视,改革工作方式转向宏观调控,将经济事务交给市场处理,集中力量搞生态建设.政府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扩大生态建设资金存量和流量,建立生态建设的投资融资机制和完善生态建设金融服务体系,方便融资.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提供配套服务,激发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向生态建设领域,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和资金,建立经济援助机制和补偿机制,对生态建设者予以优惠和补贴,使生态建设活动变成有利可图的社会性投资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政府应加快生态建设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生态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环境的建设,为生态建设活动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政府应直接投资,兴建大批生态工程,为生态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如信息、交通、能源等,为增强生态建设能力提供支持保障条件.

4.2公众(农民)生态经营和生态经营能力素质构成城市公民和农村农民行为生态化和生态经营化是生态经营管理的基础和社会背景.公众生态经营能力高低决定生态产品、服务需求数量和市场规模,影响生态产品、服务转换为经济效益、收回投资的难易程度和速度.城市居民应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环境行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珍爱生灵,不猎杀动物,保护物种;形成生态投资意识,为生态建设捐款;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等.农民应走产业化和企业化的生态建设道路,扩大经营规模,将经营规模上升到农户型企业,提高经营艺术,获取集约规模经营效益.农民应熟悉金融市场运作规律,熟练地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及时地通过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渠道,应用各种融资工具,获取资金.农民还应学会与各种行业协会、中间服务组织接触交往,获取信息、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广大农民生态建设者应联合协作,形成各种类型生态建设组织,例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经营组织,有利于在强烈市场竞争中获利,有利于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尤其是单个农户无法解决的困难.

4.3企业公司生态经营职能和生态经营素质构成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既能降低经营成本,又能获取规模经营效益.因能获取可观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生态建设,成为生态建设重要主体.企业能否获取可观利润关键取决于生态经营能力.企业生态经营能力是由众多能力和素质构成的.(1)融资能力:资金短缺是永恒的经营问题,资金和资源缺少了,不融资,整个生产过程就停顿或者无法开工生产.融资能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必须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融资,解决资金周转困难.(2)市场分析能力: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中,预测中长期消费动态、市场需求,这是决定能否科学决策,投资能否及时回收的是关键.(3)建设能力:技术含量、劳动技能熟练程度、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水平决定生态建设初期的成功率,例如植树造林的初期,就要求极高技术含量.(4)运营管理能力:生态建设中、后期运营管理是主要任务,运营管理时间长,矛盾易滋生积累,摩擦冲突会不断发生,同时运营成本高昂则无疑令企业难以承受.因而,保证企业稳定,降低运营成本需要经营艺术和技巧,否则,将陷于经营不善而失败.(5)市场营销能力:生态建设中后期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产品加工和销售,必须及时销售收回成本,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必须建立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掌握各种营销方式,强化营销的各种活动.

5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

政府、企业、公众不仅自身行为、功能生态化,而且要建成生态经营联合体,联合建设,扩大生态经营规模.生态经营联合体既有协同作用,又有制约作用.

5.1政府-公众生态经营联合体政府-公众生态经营联合体是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联合体中基础性的联合体.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模式基本以政府-公众(农民)联合体为主.

5.1.1政府-公众(农民)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协作关系

政府应要求在各类学校长期不懈地开展生态经营管理教育,并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普及生态经营管理知识,营造生态经营文明,增强广大群众生态经营管理意识.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尤其是要建立市场信息收集传递网络和风险防范机制,帮助广大生态建设者适应和把握市场需求变化.#p#分页标题#e#

5.1.2政府-公众(农民)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制衡关系

广大群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监督政府行政管理,检举和制止政府在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各种失范行为.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建设行为.

5.2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与协作关系

政府越来越多地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并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政府应明确产权制度,明确“责、权、利”,防止政企不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减少政府职能交叉,过多干预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使企业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运作主体.政府应制订保证投资者盈利回报的收费政策及相应法律框架,引导企业投资生态建设的基础公共设施.还应积极地联合企业共同投资生态建设中公共设施的建设,联合协作方式多种多样,其中BOI投资-建设-移交最为常见.

5.3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制衡关系

企业应提高法制意识,监督政府管理行为,及时揭发和制止各种失范行为;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5.4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协作与制衡关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公众(农民)联合,形成各种类型的生态建设组织,常见生态建议组织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以公司为核心的生态经营联合体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衔接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的组织机制,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借助于组织对市场的替代,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部交易,从而解决广大农户进市场难、风险大的问题.生态经营联合体不仅能有效解决销售难问题,而且有利于组织开展生态建设活动,进行规模化生产,例如:浙江省、广东省的生态经营联合体中不同成员,可以将投工投劳或投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折算为入股资本,获得分红,有效地将各种资源、资金积聚和集中,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公众-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制衡关系主要任务是防止各种侵权行为和各种损害对方利益,例如,撕毁订单、合同、契约等各种侵权行为.

6政府-企业-公众(农民)生态经营统一体

政府-公众(农民)-企业在联合建设中,三者逐步磨合,逐步融合为一个生态经营统一体,三者协同效应开始发挥,生态建设规模开始迅速扩展.根据磨合状态和协同程度,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统一体可分为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和均衡高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

6.1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

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有限制合力形成和资源优化配置等,作用不对称和关系连接不协调等限制因素.

6.1.1作用不对称的系统制约效应

以*表示作用重心,那么政府-企业-公众作用的重心几何分布和概率为:①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②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相互作用不对称,使生态经营统一体不同成员的作用,畸强畸弱,未进入力量均衡的最优化状态,妨碍系统协同倍增效应的发挥.

6.1.2关系连接不协调的系统制约效应

以政府*公众企业的连接关系为例说明关系连接不协调的制约效应,在这种连结中,公众与企业未形成联合体,合力未形成,资源未共享,优势未互补,生态经营统一体的经营效率低下.生态经营统一体关系连接不协调,连接上存在破缺,不可避免地引起摩擦冲突,不可避免地存在力量、资源、智慧逸散的缺口.

投资管理学范文8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投资成本;动态管理;转型;趋势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EPC、PPP等承发包模式的推行,BIM、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造价咨询行业不再是简单的工程计价(Construc⁃tionPricingorEstimating),而是逐步向工程造价管理(ProjectCostManagement)转型。相比传统专业模式,工程造价管理是以管理为重心,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的工作过程[1]。文章将从工程造价行业重心的转移为出发点,结合笔者在个人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分析、阐述个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实施内容,思考作为造价咨询行业的企业和执业人员该如何适应行业转型。

二、向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新技术的运用对传统作业程序的冲击

众所周知,传统的工程造价业务范畴是从投资估算到概算、预算、结算的编审及施工过程的全过程审计。以成本核算准确性为服务目标,输出以数据为主(即量、价)的成果文件。自2010年及国家相继《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传统的工程造价作业程序被破坏,作为造价工作内容占主要份额的工程计量(占60%)将被替代,工程造价服务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计量、计价,而是要开始运用新技术进行量、价的管理。

2、新的承发包模式破坏了建筑行业的产业链

(1)传统的DBB模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DBB模式,即业主、工程师和成本商之间是一个平衡的三角关系,业主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含造价咨询机构)来实施对工程师(设计、监理)、承包商的进度成本管理,承包商仅仅按合同约定对承包范围内的项目按已通过招标投标约定的合同价格或计价原则完成施工办理结算。这期间,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则按传统的模式在招标投标阶段完成清单和控制价编审、完成结算审计,根据业主需求实施施工阶段全过程审计,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EPC总承包模式和PPP的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新形势下推行的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和PPP建设模式都是对建筑行业传统三角平衡作业链进行了破坏,造价咨询单位就完全有可能被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单位甚至承包商本身所替代。两种形式相类似又略有差异。①EPC总承包模式。目前在国内EPC总承包发包常用的两种方式:一是方案评审后总投估算招标,二是初设评审后模拟清单招标。无论哪种方式,造价咨询单位不再是通过详细计量计价的方式来核算投资,而是更多地依赖大数据资料进行投资估算、模拟清单开项,运用风险评估和预测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通过限额设计、合约规划来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有效制约总承包单位所获取的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权,以消减总承包商替代造价咨询职能的风险。②PPP建设模式。在PPP建设模式下尤其是两招并一招的建设项目,更是有着SPV公司完善的管理职能行驶着从项目建设阶段到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即在项目实施阶段(设计—施工—竣工)的具体成本规划、控制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收益管控均由可全部由SPV公司实施,造价咨询单位能参与的环节仅仅为前期可研分析阶段的投资估算,而此阶段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单位实施。因此,造价咨询单位在PPP建设模式下完全有可能被设计单位、监理单位、SPV公司本身所替代。

三、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分析

项目建设全过程包含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运营管理等全部内容,在建设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虽然都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但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因而对造价管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也存在差异,如图3所示。笔者认为项目的造价管理前期应以策划、评审为主,中期应以实施、监督为主,后期则以评价、总结为主。

1、重视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策划从目的和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项目决策策划、项目实施策划[3]。从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即决策、设计阶段需花费服务费用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4]。真正实施对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则应从源头开始,重视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管理,实施前置的造价规划和价值工程方案比选,达到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成本管理目标。(1)实施项目策划阶段目标成本的制订和配置。①可研阶段:全面分析评估项目可研报告中的投资估算包含的内容是否完整、估算价格体系是否与项目规划既定的目标相匹配;以项目所必须实现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即对单位工程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建筑工程、外装饰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设备购置等进行造价分配,调整不能带来实质性社会效应、品质提升的方案投资比重。②方案设计阶段:通过价值工程分析,进行多个方案设计的估算造价分析、比选,结合资金分配方案选定符合项目既定目标的最经济合理方案,同时最终确定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投资估算);根据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按照业态、区域、功能等分解投资成本目标控制值确定分部分项工程限额设计指标,全面推行限额设计。③设计阶段:依据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方案、限额设计指标对初步设计的概算进行评审:a.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首先审查是否能满足并实现策划目标,然后审查是否存在过于超前或盲目提高标准增加成本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能有效增加功能或增加功能与付出成本不匹配的设计。b.对初设阶段的概算进行经济指标分析,审查是否在同类项目的经济指标合理范围内,同时对各单位工程概算造价与决策阶段的估算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审查是否均在投资估算控制范围内。c.对施工图预算与概算进行对比,分析总体及分部预算是否超概算,对分部预算超概算内容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各单位工程预算情况及时进行造价规划调整,必须使项目总预算金额控制在概算金额内。d.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综合经济指标、单项经济指标、关键含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查找指标偏离的原因及内容,在招标前期进行设计优化,确保在不影响安全、质量,不改变使用品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局部设计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消耗。(2)参与项目前期合约与招标投标的规划管理。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结算阶段在承发包方之间的都会发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争议、索赔事项,而双方签订的合同是解决矛盾的重要依据,合同内容的完整性、条款的严谨性、风险分配的合理性成为核心因素。作为全过程成本管理不能再停留在“救火”的状态,应该提前介入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中,在合约规划、标段划分、招标范围(工作界面)、招标方式、合同条款及计价模式提出专业的管理意见,笔者认为并应遵循如下两点。①标段的划分:不论是同专业标段划分还是不同专业标段划分,均应以设计完善、施工界面和工序清晰、利于项目管理、便于施工推进、不造成重复施工为前提。②关注合同中与成本控制、风险分担相关联的合同条款:例如合同范围内结算方式、合同范围外新增项目结算方式等;合同中应明确风险分担责任主体和计算方式,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不限于政策原因(政策性费用调整)、市场原因(例如材料涨跌)、不可抗力(例如气候、重大活动等)原因导致的风险责任承担权责,规范综合单价可调整的内容及方法,规避和防范施工过程中的索赔。

2、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动态管理

(1)建设项目投资成本动态变化的特性决定了动态管理的必要性。①项目建设过程存在许多不可预计的因素导致成本随着项目进度的推进而变化,例如地质情况影响、地下水位影响,周边环境影响、政策性调整影响、市场因素影响等,都会导致投资成本的调整。②目前国内建设项目大部分还是采用总包—分包、平行发包模式,在这种承发包模式下,存在投资分配调整问题,即根据已完成项目资金超预算情况调整后期拟实施项目方案,例如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设计变更大,经评估测算将导致结算超预算,则可以对独立发包的类似外墙装饰、内精装工程或室外配套工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来控制项目总投资。及时掌握项目投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趋势是进行成本管理的核心基础条件,因此在推行造价咨询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下,实施建设项目投资动态管理是不可缺失的环节。(2)投资成本的动态管理的方法。①建立项目合同管理台账:从项目立项、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到合同执行阶段,区分合同主体建立台账,实施完整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推进规范、项目进度满足计划要求。②建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台账:建立包含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合同金额、变更金额的资金计划管理台账,及时填报项目财务报表,以分析项目实施动态成本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对出现成本偏离的部分及时进行纠偏和调整。③合同、资金台账管理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常常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依据项目的特性和业主的需求,建立类似如图4所示的基础数据录入表格,定期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签证、设备材料定价导致费用增加或减少、工程进度款支付等数据录入,通过表内、表外链接计算生成项目合同金额变化、资金支付的汇总统计表,用以动态的观察项目是否超存在超预算、超支付的风险,判断并决策后期的管理方式和目标成本的调整策略。

3、协助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后评价自评工作

项目后评价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投资控制、项目效益的全方位评估和评价,在传统的造价咨询服务中基本没有涉及此项咨询工作,从笔者做过的几个案例来总结,项目后评价能够有效地评估投资情况,分析概算超支或节约原因,梳理项目投资管理关键环节及重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项目投资管理建议。因此笔者认为,无论项目是否实施后评价,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可以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自评,并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评价。(1)总结分析结算造价成本结构与概算、中标价成本结构差异,找出存在主要结构性偏差(例如基础、土方、建筑、装饰、安装、室外附属等)。(2)总结分析结算造价成本结构与概算、中标价成本经济指标、主要工程量消耗量指标差异(例如钢筋、混凝土、砌体、门窗、内墙抹灰、外墙面砖或外墙漆、模板等),并与市场同类同档次建设项目成本经济指标与主要工程量消耗量指标,找出主要偏差因素。(3)分析概算超支或节约原因,以及结算价格超出或低于中标价格的原因(例如工程范围发生重大变化、重大地质情况变化、重大设计变更新增项目、主要材料设备变更及档次提高、暂列金额或暂定价结算定价时增加、施工期间人工材料价格上涨、重大返工、重大索赔等)。

四、适应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型的思考

随着造价咨询行业从传统的预结算向全过程造价咨询转型,从对造价人员的专业要求上来说,是从传统的“做”造价转向了“管”造价,算量计价不再是主流,仅仅成为造价管理的依据和手段。不论是对造价咨询企业还是造价咨询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造价咨询企业有更全面的服务于建设领域的专业组织架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为工程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数据和经验积累、需要咨询服务人员本身有除专业以外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功底。不论作为造价咨询企业或是执业人员,都必须接受并顺应这种转型,如何平稳地过渡、如何不被发展的潮流淘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做大做强是企业发展之路

从当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碎片化、单一化的业务企业已走向发展瓶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管理、投资策划以及运营成本的前置管理已成为体系化的建设成本管理需求,作为造价咨询企业必须以需求为根本,向综合性业务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

2、大数据是实现造价管理强有力的支撑

新形势下的造价咨询业务必须向前集成,咨询服务更强调的是前期投资测算、目标评审,是项目决策阶段、方案阶段的重要支撑。而大数据将是快速、准确地实现和完成这一服务内容基础条件,对于企业来说开发数据平台形成海量数据库是适应新形势造价咨询转型的必要条件,对于造价执业人员来说积累和使用大数据是提升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3、造价执业人员应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工程计价的弱化、造价管理的强化,作为造价执业人员在具备专业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广泛的学习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造价执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形成50%精通(专业知识)+30%熟悉(管理、财务、法律)+20%了解(其他相关知识)的分级知识结构体系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个人的专业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企业也更需要凝聚综合型人才,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