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范例6篇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1

    论文摘要:建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危机意识;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官员问责制度,修正考核体系;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管理机构。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对于危机的界定是:“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危机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它意味着在社会中,一系列终止和平进程和瓦解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正在迅速展开,使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大大超过了正常水平,迫使相关的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控制或调节行为,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如果举措不当,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及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笔者以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二、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 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检疫法》《突法性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体系尚不完整。一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应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二是有关紧急状态法对政府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必要的行政程序缺乏,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权力或不作为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是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但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因此,针对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特点,亟须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满足法律体系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标准:第一,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内涵,囊括国家安全、经济、交通运输、福利保障、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实施细则。第二,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全方位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的行政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冲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错和补救。这样才能在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用法律保证应急减灾的胜利。

    三、加强官员问责制度

    修正考核体系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 在“ 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 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树立统一的“ 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终标准。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当人们获取的信息不足时,就会出现各种流言。这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危机真相及相关信息,以官方的权威来稳定民心。只有及时地传递真实的信息,才能正确引导公众在危机事态中保持理性, 不产生过激反应和行为。而且,及时公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垄断和封锁信息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不信任,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并且会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信息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政府防治危机而且便于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缩短危机周期。在公开危机信息时,要通过召开新闻会、面向群众开通信息网站以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多种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确保公众及时、充分地掌握所需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管理机构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常设管理机构,以搜集分散的各类信息,同时负责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预警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地方到中央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可能的危机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减小在最小范围。在公共危机全球化的今天,危机管理机制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考验,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以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左小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J].思想战线, 2008.01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2

论文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公共危机的对应策略

一、危机、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

(一)危机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把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危机有六个特点: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信息不充分和资源严重缺乏。

(二)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一种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公共危机的种类很多,按引发危机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危机和人为危机。自然危机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人为危机包括恐怖袭击、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等[2]。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所谓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就是以自然灾害、社会灾难为代表的公共危机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政府为主体的组织做出的预防、处理的全过程。

二、政府公共危机的现状分析

(一)不稳定因素的增长

1.经济因素

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500美元到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公共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伦理失范等问题,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类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黑社会犯罪团伙所制造的一些事件以及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不断出现[3]。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首次超过了1000美元,2008年达到4327美元,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和不稳定因素的双增长,我国正处于各类危机事情高频率爆发的时期。

2.政治因素

尽管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是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旧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被打破,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政治力量的角逐日趋白热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矛盾交织,利益诉求复杂。可以预见更为频繁的政治危机将伴随着中国的崛起。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没有健全、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就没有高效的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经过2O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危机管理的法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4]

2.缺乏公共危机管理专门机构

2006年1月份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组织体系”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可见我国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而是在危机出现后成立以政府为领导中心的临时应急小组,值班室转成了应急办,以应对各类的突发公共事件。

3.缺乏危机管理人才

从急性传染病到金融危机,从恐怖袭击到电脑病毒,从生产事故到自然灾害,面对现在社会形态众多的突发事件,公共部门要做到及时预警、准确识别、有效地管理危机,专业化的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在我国,虽有消防、防汛、公安等行业性应急单位和相关职业人员,但尚无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专业的应急管理人才稀缺。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从事调研,我们公共部门的突发事件预案制定大多相互克隆,缺乏针对性,潜在危害很大。

4.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

从满足政府危机决策的需要来衡量,我国信息系统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信息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政府危机决策。我国的信息机构采取分级管理制,信息部门容易受制于各级政府,从而出现信息失真现象,不利于政府决策。二是信息机构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三是信息搜集能力薄弱,往往是根据上级下达的指示和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在信息搜集方法上也缺乏科学性,如单纯依靠下级层层填写、汇总统计报表的方法获取信息等等。

5.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公共危机发生后,社会往往要求起中介作用的非政府组织能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然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非政府组织供给不足乃至缺位的困境。

首先,法律地位不明确。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造成有的政府部门不愿意承担责任,轻易不批准非政府组织的注册成立。其次,社会文化的不信任。我国长期以来行成的依附性臣民文化影响深远,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甚嚣尘上,社会资本体系全面扭曲,使得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志愿精神、公益精神和社会公信严重不足。这一切,都成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无形的障碍。

三、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一)完善我国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必须在宪法中对危机状态的确认与政府紧急管理权等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国家需要一种权威和权力,能够在危难的时刻更有效地调动起一切人力、物力来应对灾难,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灾区建立起秩序。

其次要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从而消除立法矛盾和冲突,克服应急法律规范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弊端,破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局限性,实现应急法律规范体系的协调统一。

(二)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中心,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危机频发的社会里,只有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三)制订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公共危机监测预警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它的总目标是控制紧急情况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将危机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5]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完成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基本覆盖了我国经常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极端不确定性,应急预案编制出来以后还应进行预案的演练,以检验预案是否合理有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完善。

(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问责

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只有建立起“官员问责”制度,用与其权力相对应的责任追究或承担机制以及各种监督手段加以督促,才能使官员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五)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

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向往“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因此,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四、政府公共危机的对应策略

(一)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可以让公众最大程度的了解危机真相,及时准备,有效预防。政府是信息沟通和管理的指挥者,政府部门及时准确信息,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将会有利于危机事件向好的方面转化。我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及王家岭矿难中,己经看到政府与公众共享信息的举动和效果,看到了政府的务实、作为和公信力。事实证明:信息越公开,社会的自主能力和承受能力就会越高,社会就会越稳定。

(二)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政府对公共危机的反应越迅速,就越会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通过快速反应,进行危机评估,及时分析原因,果断采取措施,制定应变方案,明确分工和组织责任,落实保障措施,尽可能把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战胜危机。比如近期我国在一月之内连续发生多起小学、幼儿园暴力杀人事件,处理越及时,越早采取保障措施,就能尽可能地避免更多的暴力事件发生。

(三)发挥非政府组织协助作用

首先,政府要转变危机处理观念,积极展开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并与非政府组织建立起合作互助、分权自治、权责统一的危机管理机制。其次,建构适应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文化,如志愿精神、公益精神、见义勇为精神和社会公信力等。

五、结束语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即曾经说过,遇到危机的时候,你绝对不可以改变事实,但是你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看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坦诚的政府,加上一套完善科学的危机预防和处理策略,就是最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姜敏香,王学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学刊,2006.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3

一、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二、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检疫法》《突法性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体系尚不完整。一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应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二是有关紧急状态法对政府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必要的行政程序缺乏,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权力或不作为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是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但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因此,针对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特点,亟须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满足法律体系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标准:第一,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内涵,囊括国家安全、经济、交通运输、福利保障、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实施细则。第二,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全方位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的行政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冲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错和补救。这样才能在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用法律保证应急减灾的胜利。

三、加强官员问责制度

修正考核体系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在“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树立统一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终标准。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当人们获取的信息不足时,就会出现各种流言。这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危机真相及相关信息,以官方的权威来稳定民心。只有及时地传递真实的信息,才能正确引导公众在危机事态中保持理性,不产生过激反应和行为。而且,及时公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垄断和封锁信息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不信任,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并且会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信息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政府防治危机而且便于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缩短危机周期。在公开危机信息时,要通过召开新闻会、面向群众开通信息网站以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多种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确保公众及时、充分地掌握所需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4

一、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美国,危机管理的决策中枢由总统、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组成。俄罗斯的决策指挥中心由总统、国家安全秘书、紧急情况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等组成。从世界范围看,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理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中心,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2.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首先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其次,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如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该部直属总统领导,专门处理美国国内危机,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再次,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3.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向往“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便毫无准备,手足无措,立即陷人恐慌之中,给政府处理危机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中老百姓的恐慌、无所适从并导致社会局面的失控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因此,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有关学者调查表明,当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与危机时,853%的民众比较愿意或愿意站出来为政府分忧解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6.4%的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只有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救灾行为中,而不是被动地过分依赖政府,才能更快更好地战胜危机。目前,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政府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各个单位、各个系统一层层地去组织和动员,时效性不够,成本较高。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5培育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民族能否精诚团结,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危机,是一个民族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危机的预防管理不仅包括制度的预防,还包括人们精神健康和心理的预防。首先,要建立诚信、友爱、信任、关怀的人文社会环境,建立社会的信任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人与人之间应关怀、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而不是冷漠、猜忌与排斥,这是战胜危机的首要要素;其次,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公民抵抗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和身体上的危害,更有心理的考验,越是对社会公共生活危害比较大的危机,越会造成令人恐惧的效果。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惧。危机预防不仅仅是危机本身的预防,还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加强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的心态,提高公民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和精神援助系统,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应对策略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1.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无法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危机或不能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因此,危机发生时,公众出于对危机的恐俱和对危机事件的不明真相,各种流言蜚语的出现是必然的,封锁消息反而会为流言的传播创造条件,况且信息全球化使任何政府想隐瞒事实真相成为不可能。

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政府应立即投人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我国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短时间内爆发并在较大区域内流行,与政府有关人员的危机意识淡漠有直接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报喜不报优的心态,危机发生时常常采取低调处理和封锁消息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丧失平息

事态扩大的最佳时机,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

3.政府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如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个行为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必须成为“紧急规范”的首倡者和实施者,通过政府的“紧急规范”,全国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5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治理机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开始,随后发展到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网络舆情、网络舆论对于危机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危机管理的研究重点转至公共治理,就是与治理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我国早期关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主要以林毅夫、曹现强为代表的制度论者为主

制度论者认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机制不健全、制度存在缺陷。这种强调政府危机管理中制度建设的理论,是建立在以政府为危机管理核心力量的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除政府以外其他因素对于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和效力的影响。另外,这种研究方法还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企业、群众甚至国际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2、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重视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建设

国内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相关问题较早研究的文章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永安教授2003年发表的《当前政府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思考》,这篇文章认为传统僵化的官僚体制使得政府应对危机时显得迟钝、脆弱,倡导公众、社会力量参与的弹性管理机制为政府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3、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建设研究日趋成熟。

在这个阶段,国内学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观点,尽管有不同之处,但总得思想中心是不谋而合的,即公共治理背景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在强调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要加强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

笔者认为,公共治理背景下的危机管理是个多中心的治理结构,实则强调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的思想。张成福教授是国内较早提出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思想的学者之一,以他为代表的全面整合论者,认为现代危机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对于危机事件的解决已经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项资源、模式和策略。他提出,全面整合的政府危机管理应该是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研究现状

危机的爆发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面对频发的危机,各国不断探索危机管理的更好方式,在不断强化政府危机管理职能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在危机管理中“治理”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公共治理理论的提出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模式,也为探索政府应对公共危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美国“9.11”事件后,公共危机管理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非营利组织、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也被要求有意识地参与危机管理。后“9.11”时期,美国努力发展更为集中、统一和综合性的危机管理体制,即加速发展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建设。以便衔接事件管理的各个过程,整合从联邦到地方、从政府到私营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间的行动,以优化资源的利用,加快危机应对的速度。

以研究风险社会而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学者乌利希?贝克在1986年《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在书中他提出,我们面对的风险是人为的,意即风险的根源不是在“我们之外”的另一种力量,而是在我们的制度结构当中。由此可以看得,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机制、在于科学的制度的设计,否则,可能因为参与主体较多,出现推诿责任,产生摩擦,致使应急效能低于政府单一应对的效能。

治理理论提出了一个“元治理”的概念,所谓“元治理”就是“治理的治理”,即需要一个居中协调的主体来统筹政府、公民社会、市场中诸多治理主体的行为,只不过这个“元治理”者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必须是循循善诱的“长者”。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是“元治理”的唯一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当引入“元治理”的思想。政府应该通过对政府、公民社会、企业特点的把握,在公共危机应对中消除三者之间的对立冲突,发挥三者之间的协同互补,提高公共危机应对的效率和速度。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体制的构建多是从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以往零散的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中搜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然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二、简要评述

当代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出日益频发、影响越来越大、后果越来越严重的特点,公共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然要求,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学术界及时地回应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对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学术界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体制形成了共识,普遍主张构建政府主导、多种主体分工合作的公共危机治理结构和机制。研究文章初具规模,视野开阔,内容较为丰富,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综观现有的研究文章,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化、完善。

(一)虽然目前研究公共危机中公共治理机制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多停留于研究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意义等层面上,对于如何真正建立公共治理机制,协调危机管理中治理主体的研究较少。

(二)重视公共治理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全阶段的运用,对危机管理不同阶段公共治理机制所应发挥的作用关注不够。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公共治理机制在公共危机整体管理上建设,对于针对公共危机各阶段不同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治理机制的研究较少。

根据以上评述,笔者认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治理机制的建立,应更重视细化研究。如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分为疏缓、准备、回应、恢复四个阶段,在日后的研究中可以以公共危机不同阶段的特点为突破口,研究针对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类别公共治理机制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成福.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07(15).

[2]罗建平.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J].商业时代,2011(7).

[3]贾宏秋.多中心治理下的应急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12) .

公共危机管理范文6

1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机遇

1.1网络环境有利于及时发现公共危机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防范可能产生的危机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及早掌握危机萌芽信息,采取适当措施及早化解公共危机会大大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在网络环境下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与各方进行互动交流,这一方面克服了传统环境信息的单向传播的弊端,也通过互动沟通交流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另一方面更为广大网民创造机会充分表达意见及建议,满足其参政议政的愿望,扩大与民众的合作,加强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对民众的信赖,通过发动网民的力量,从社情民意中及时发现危机源头,大大降低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

1.2网络环境有利于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

传统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小,发生公共危机事件公众很难立即获悉,危机信息传递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媒体的时效性都不强,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大多数民众更是难以知晓,信息公开比较困难。而网络环境具开放性,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可以迅速低成本地利用各门户网站、微博、论坛等及时危机事件进展状况、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采取的举措等信息,网络环境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公开提供了便利。

1.3网络环境有利于实现公众监督

传统环境下,电话、信件、部门等监督渠道耗时费力,同时由于政府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公众的监督权力的行使困难重重,民众的诉求渠道很少,出现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公众对政府产生一定的怨气和不信任政府,使政府在公众中的威信降低。而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便利性为公众提供了理想的表达诉求的平台,公众可以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对政府工作及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图文并茂地公之于众,引起公众的关注,使政府部门不能回避,使政府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2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2.1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的高速度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效性提出了挑战

当今,网络媒体广泛占据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主流媒体。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的速度飞快,公共危机的传播较传统环境危机而言更为迅速,传播的载体形式也比传统环境更丰富多样,也更为便捷。当发生公共事件时,网民利用手机等即时通信工具实时传播基于个人立场的危机信息,特别是在事件真相不明、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各种猜测、各种谣言充斥着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等;与传统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除了进行单向传播以外,还可以通过交互的形式进行传播,当负面信息在网络中快速地聚集起来,极易形成公共危机。正是受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环境的公共危机,使得在传统环境下公共危机明确的潜伏期和爆发期的界限变得模糊,迅速推动着公共危机进入爆发期。在传统环境下政府可以通过信息过滤、议程的设置、信息的严密审核等必要措施把处于潜伏期可能形成的公共危机事件平息。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危机信息传播的速度几乎是用秒来进行计算的,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政府很难有充足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准备时间和处理时间,潜伏期与爆发期时间间隔非常之短暂,几乎在不经意之间,公共危机就已经爆发,这些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效性提出了挑战。

2.2网络环境下危机波及的范围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可控性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主要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不管是从信息的生产还是信息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传播的速度慢,传播范围小、传播内容经过了过滤,信息产生的影响小,如果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政府比较容易控制。而在网络环境下,首先,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产生的公共危机事件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和扩散,所辐射的范围特别广,再加上信息在网络媒介上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或传播主体的限制,能在瞬时传遍全国甚至是全球,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几乎能被无限地扩大,公共危机管理中要把危机信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是非常困难的。其次,信息量巨大。网络环境下几乎每秒中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事件的信息和广大民众在互联网上反馈的信息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信息流,危机管理要对这些信息流进行控制和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再次,信息源头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一旦形成,要想在短时间内对引发危机的信息源进行查找和控制也是比较困难的,更为困难的是面对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难以计数的网站、微博、论坛、朋友圈等想要阻止或防范危机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就业、房价、官员的清廉等,一旦某一方面出现问题,信息会迅速地传播和扩散,使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成为社会的焦点。同样,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的群体和影响范围也难以限定,影响的深度很难进行精确的预测和限定,这些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可控性提出了挑战。

2.3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的常态化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所谓常态化是指事件趋向于正常化的一种状态。在传统环境下,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较低,信息传递速度慢、传递内容经过筛选,传递的范围一般与人们社会活动范围一致,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成为解决危机事件的主宰者,危机较易得到解决。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快捷,再加上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频发,导致公共危机的产生的可能性增大。而每一危机事件的成因复杂,并且出现各种危机事件互为因果、相互交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危机的解决难度不断增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状态。同时,对危机事件保持密切的关注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常态化的特征,成为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社会生活的一种经常性事件,受到普遍关注。互联网的开放性,给所有人拓展了公共空间,为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政议政提供了便利,每个网民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或公共事件的看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一方面,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随着互联网迅速传播,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引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源头,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表现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源头的公共危机交错或同时发生,这些都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2.4网络的匿名性对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可信度及危机信息源头的甄别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环境下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播媒介和传播行为进行规范,并且信息在传播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经过层层把关,只有经过审核的信息才可以被传播,因此在传统环境下政府检测和控制信息传播要简单和容易,一般情况下信息的真实性都可以得到保障,信息的源头非常容易把握。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匿名性一方面为公众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和观点提供了条件,可以让公众的意愿和观点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谣言和偏激的言论传播提供了温床,公共危机管理者针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要逐一去查实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很多虚假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们心理的恐慌,成为引发公共危机的信息源;并且网络的匿名性使虚假信息的者身份一时难以确定。而网络作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舆情收集的主要渠道,面对冗杂无章,真假难辨的互联网信息要确定其来源和可信度真是难上加难,这会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会导致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在海量的匿名者的信息中甄别出信息是否可信、信息的源头何在,这些都对公共危机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2.5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共享性及开放性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环境下信息传播由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又经过层层审核,大多数信息能否被公众接受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来源是否权威,是否来自官方及专家,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是开放的、共享的,任何公民都可以很轻松地获取信息,信息能否被公众接受不再完全取决于信息的来源是否权威,人们更愿意去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决定是否接受某一信息或观点。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公共危机管理者出于种种考虑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一贯对危机事件的始末及真实情况遮遮掩掩,危机信息迟迟不公布,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的各种著名的论坛、大V的微博、QQ、微信朋友圈等就成为人们获取危机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危机信息知情权的诉求变得尤为迫切,在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民众就会对危机事件处理中政府的相关举措进行怀疑、猜测,造成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公开情况产生不满,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再加上近几年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中出现的不当言行,部分网民宁肯相信网络信息而不愿意相信政府及专家。因此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共享性及开放性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

3从容应对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管理面临挑战的对策

3.1利用网络迅捷的传播,快速传递公共危机管理信息

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的高速度给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效性提出了挑战,但是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的高速度也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迅捷的工具。一方面,政府可以迅速低成本地利用各门户网站、微博、论坛等传递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实时与各方互动,满足各信息需求者的知情权,回答网民的问题,解开网民的疑惑,及时传递政府的态度和立场,传递危机管理过程的各种信息,让民众了解发生了什么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的进展情况、政府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在公共危机的解决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目前遇到的困难、需要提供的支持与帮助等信息进行快速的传递,以便得到民众对公共危机管理者的所作所为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尽快解决公共危机。

3.2不断提高信息监管水平,增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可控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巨大、信息源头复杂、涉及众多群体,这些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可控性提出了挑战。对危机管理者来说只有不断地提高信息监管水平,让可能引发公共危机的信息及时被甄别出来,及早采取措施解决方为上策。政府可以通过设置敏感词汇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等手段来限制信息传播的范围,通过技术手段、法律手段来限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同时利用网络的传播范围广,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权来设置议程、内容,尽快传播危机管理者需要的信息,增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可控性。

3.3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预案,加强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

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呈常态化,常常一个危机事件还没有解决,另一危机事件就已经发生,呈现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影响范围的危机层出不穷,这些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公共危机的常态化通过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预案,增强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及时启动预案;针对预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危机管理者的培训、经常演练,不断完善公共危机管理预案,通过培训和预案的演练不断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者的应对能力。

3.4健全网络管理法规,推行网络实名制,不断提高危机管理者信息的甄别能力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公共危机的化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公共危机管理者而言,要在海量的匿名者的信息中甄别其可信度及危机信息源头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推行网络实名制,让每一个网络使用者对自己的信息负责,谣言或虚假言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断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让每一个网民在信息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同时危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更新网络知识,在技术层面上提高网络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危机信息的甄别能力。

3.5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运用网络能力,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危机管理者在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是代表政府来履行管理职责。其应对公共危机的水平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公共危机的解决速度及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公信力的一种体现。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共享性及开放性会把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每一句言辞、每一个举措记录在案,不断放大,危机管理者的不当言行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危机还可能造成新的危机,使政府的公信力受损。因此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者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者的应对水平,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准确传递政府的声音,尽快解决危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韩春玲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杜杨芳.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形成机理及防范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