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1

1.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会忽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严重偏离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公共事业管理》应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2.《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修完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内容和主体;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含义、特征、内容、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和发展趋势,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能较好且较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

3.《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从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学生在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前,《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识记方面的考核为主,很少涉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受到制约,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4.1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这一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材。针对我校该专业的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始终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议选取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4.2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在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讨论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用如下几个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时代性案例进行探讨。每个案例的设计采取如下步骤:(1)对教师而言:课前收集案例,布置案例让学生准备;课堂中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老师点评、小结等;课后教师对课堂效果进行总结。(2)对学生而言:课前接受案例,阅读并做准备;课堂中就布置的案例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课后学生整理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以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组织案例教学的:教师课前调查和收集案例,布置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案例,案例分析之一:收入差距的新视角;案例分析之二:中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案例分析之三:缩小收入差距在于劳动力流动;案例分析之四:收入差距不是问题,贫困才是问题。让学生课前阅读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分配不公"不公"在哪里?如何缩小其差距?课堂中教师要学生单独或全体回家布置的思考题,教师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最后点评并进行总结;课后学生需要整理有关分配不公的笔记,教师自己思考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评价并更新案例。总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较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除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外,我们还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3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首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这既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还要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准备,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内实践为案例教学,包括探讨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等案例教学实践内容,在改革教学方法中对案例教学有详细的论述。《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外实践为社会实践,项目名称为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题调研实践,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总之,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摒弃了改革前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实践课时比例偏少的弊病。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2

一、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三位一体”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公共管理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本文是指通过构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和公共管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指导公共管理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三位一体”中的“一体”是指整个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纯理论教学而言,是在公共管理给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活动形式。“三位”分别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

所谓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在任课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已被整理出的公共管理领域典型事件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理解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案例、思考问题、分析案例中体现出的矛盾和冲突、同学之间讨论和交流,提升其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前案例文本的准备;二是在课堂上案例文本的使用;三是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四是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所谓公共管理实验教学指的是学校任课教师基于完善的实验室和电子模拟软件,构建与公共管理实践相仿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不用去真正的管理部门而能够体验实际管理部门操作流程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模拟的管理实践情境中去体验管理过程,感受管理实践,进而培养其管理技能和素质。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及专业技能的应用环境,决定了其实验实践环境的特殊性。高校无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真正的管理部门实践,真实的实验环境非常难以构建。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必须有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仿的实验实践环境。这一矛盾是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一困难导致在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盲目性,与现实的管理环境脱节。学生在这样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下,很难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多元化、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

(三)公共管理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所谓社会实践教育,就是指在实践课程体系中,重新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构建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框架结构,使各个实践环节之间做到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还很不成熟,因此,在构建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尤其是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建设,这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案例教学,仅仅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案例教学需要依托一定案例文本,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编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和时间资源,这一点往往很多院校不甚重视。二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掌握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任课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观念,重新定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并需要通过培训掌握案例教学方法。三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设施建设及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也是需要加以重视。案例教学对于教学设施的要求较高,需要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室和移动桌椅,通过教学设施的布置创造一定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便于学生分组讨论、争论和思想碰撞;基于此,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显得尤其重要,需要任课教师掌握过程管理的方法及时调动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实验室的建设、电子实验软件的配置、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基于此,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依托一定规模是的实验场地,这是必需的硬件设施,不可或缺。需按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向和学校专业定位建设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实验室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二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按照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加大相应的财政资源投入购置相关专业实验软件。在电子实验软件配置时,可考虑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和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两个层次;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平台是适用公共管理学科下的所有本科专业,可称之为“大平台”,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要体现各专业的特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可称之为“小平台”。三是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建设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走出去”是指派出实验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实验课程培养和交流;“引进来”是指作为文科院系课效仿理工科院系的做法,可引进部分能够胜任实验交的人才。四是探索建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验教学涉及到实验室、实验软件、师资队伍、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没有一个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验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三)公共管理社会实践教学的构建重点

从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情况看,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是薄弱环节,也是难点。因此,在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作用要切实发挥,并具可持续性,这是把专业实习落到实处的物质保证。切实做好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需要与公共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将专业实习安排在各级各类公共部门,既解决专业实习问题,又可使学生从公共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了解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及方法,了解社会管理存在问题,了解公民对公共管理的需求。二是探索建立社会实践校外导师制。探索聘请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管理者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三是借鉴和改造古代“修学旅行”的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假期把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具体地去调研一个或几个地方,然后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研究。例如一个旗县区基础教育的调研、农村人力资源(劳动力、教育情况、人员结构)的调研、城市公共交通的调研等。

三、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经费和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

(一)确立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高等教育体制和观念约束,再加上可用于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不足,公共管理教学主要以课堂内教学为主,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时等方面安排的不合理或不充分。这一现状已经影响到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这就需要打破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约束,确立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

(二)打造适应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需要“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既具有实际经验又掌握基础理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的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方法、技术与规律,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需要了解熟悉公共部门运作流程。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选派一些年轻教师到公共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增加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

(三)优化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性文件,是所有教学活动安排的依据。因此,需要优化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与公共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人才学培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融入到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中,实现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与公共管理理论教学体系的良性互动。

(四)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应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开展和实施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文本的开发与编写、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软件的购置、社会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维护、师资队伍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基于此,学校、学院应多方筹措经费,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

(五)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3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 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人才培养 教学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展,在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之一。自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对有关本专业的完善的、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本专业作为一门所涉领域宽、实用范围广的专业学科,只有在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针对此现状,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进方案。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据调查得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建设。从国内研究结果来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各大高校对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模式不够完善。

( 一 ) 现有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创造性思维长时间缺乏,导致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脱节。学生间普遍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积极性、主动性差。

(二)校外社会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该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往往采取参观、参考、工作部门的人员讲课等形式。这种实践活动方式虽然有利于组织管理,但学生参与性不佳,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并且实习基地不能明确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从而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够全面,导致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一般,不能满足其自身预期达到的实习要求。

( 三 )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社会实践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老师依然扮演着指挥官的重要角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增长还将依赖于其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所以实训过程指导还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参加过专业实践锻炼的甚少,大都缺乏实践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设想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在当前和将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 一 ) 注重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至少能够在文教、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等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的工作岗位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 二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引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兴趣、需要和意向。学生进入该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钻研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 三 )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的要求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吻合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培养的个性化和教学的公共性的矛盾,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大高校均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即: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注重个体的特别性; 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

(五)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广谱抗菌”、“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 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用人单位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异议。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广泛方式让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地展现个性,同时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一直未能形成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从多方面来探究如何以能力为本位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摆在该专业学生、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改善措施。

( 一 )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所以应针对各种管理部门的人才需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各办学单位要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从而加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科目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广泛的就业需求。

( 二 ) 建立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应把实践教学放在核心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及管理办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模块设计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 三 )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5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专业学位;改革;MPA教育

[作者简介]乐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吴苗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汉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6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55-04

一、导言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MPA教育起源于美国。1924年,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启动了第一个MPA培养计划,面向公共行政或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1978年由美国开办MPA教育的所有院校组成了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这表明了美国MPA教育的日趋成熟,并且充分体现了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对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MPA教育在中国登陆,是新中国行政学发展的必然结果。199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位行政学教师朱立言、张康之、陈幽泓在《中国行政管理》上发表《行政学发展的生长点――MPA》一文。他们广泛分析了国际国内MPA发展的背景基础,提倡尽快开展MPA教育。1999年3月,陈振明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发表了《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MPA教育及其课程的设置》一文,文章从国外MPA教育的经验人手,探讨了我国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基础、培养方案,引起广泛重视。2000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自此,MPA教育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高等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影响和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和相关素质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根据现代经济管理要求进行重构,这对MPA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也对包括MPA在内的专业学位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因此,如何查找目前我国MP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我国MPA教育发展的策略,使我国MPA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学位改革的要求,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MPA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偏离

我国MPA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现代化和专业化要求的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MPA的培养目标决定了MPA教育是一种注重应用性并非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决定了在MPA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注重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实现MPA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目前的MPA教育距离专门培养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MPA课程体系来看,大多都是行政管理本科开设的课程,或者是在行政管理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些专题的讲座,专业特色不够强,没有突破和创新,课程体系导向比较模糊。在具体的MPA教育过程中,仍偏重于理论探究和知识习得,教学安排中明显缺乏学员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或者在课程设计上过分追求操作,强调技术课而忽视能力开发课。这种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偏离,导致了MPA教育必然不能完全实现其设立的初衷。

(二)教学方法单一

MPA教育是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注重经验和技术的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但是我国目前的MPA教育主要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学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研讨,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场面并不多见。虽然课堂讲授是提高学员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公共管理人员多层次、多方面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MPA教育强调的是实用性和适用性,因此课堂讲授的重点不应该是理论的灌输,而应该是紧密结合政府或者公共部门工作的实际,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MPA教育的要求,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进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研讨应该是MPA教育的基本特色。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MPA教学中案例方法的有效运用,编写了很多高质量的MPA案例,通过规定每门课程所应采取的最低案例数,举办案例教学法培训班和经验研讨会等来促进和推广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但是国内所采用的案例结构与内容一般都较为简单,或基本照搬外国案例,生搬硬套,分析不够生动,流于机械化、程式化,缺乏适用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案例是推广和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国内高校的MPA活动多是娱乐性质或课外活动,只是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愉悦身心的机会和场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

师资水平是MPA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形成MPA的特色品牌效应,MPA的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而MPA办学对师资的要求又与一般学科研究生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MPA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公共部门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同时胜任教学和教学实践的双重要求。我国MPA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依托原来的公共管理学师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往往也沿袭科学学位教育的教育方式,重在理论的讲授和知识的传播。在MPA教育的师资构成中,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比重较低,大部分师资都缺乏对政府部门工作环境、工作程序以及决策程序的了解,这对于必须围绕政府的工作实际来组织教学,通过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实际问题来培养务实型MPA人才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中国MPA教育的师资力量仍然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中国MPA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专业学位改革对MPA教育的要求

我国以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普遍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性人才,专业学位教育针对的主要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除了其他专业学位招生门槛有所降低之外,教育部的《2010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也首次提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2009年,各大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开始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

从教育部对专业学位改革的决定来看,MPA教育目前仍不招收应届毕业生,更加强调了MPA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属性。MPA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来是要“从事公共管理、处理公共事务、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不是进行教学或者学术研究。所以,MPA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能,强调在管理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基本出发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职能和角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部门职能的日益增强,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数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必然要全面适应这一趋势,加大学生务实型能力的培养力度,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提供称职的应用性专业管理人才。

目前,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过去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都以学术性为主导,而专业学位研究还是非常薄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如何通过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人才将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务员学历层次整体上不高,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MPA教育的推行,将成为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所以,从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和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需求,以及专业学位改革的要求来看,扩大MPA招生规模,是MPA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师资力量作为MPA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质量的制约条件之一。随着我国MPA招生人数的扩大,适合MPA教育教学的高水平师资愈加显得匮乏,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MPA师资的培养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大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可以聘请在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工作,又具有MPA学位或具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管理专家为MPA教师。在制定聘任兼职教师的计划和对兼职教师的任务要求时,一方面,应使兼职教师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兼职教师实际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学任务或者职能。比如有的只负责实习或者调研,有的要有具体的课时安排,有的可以以开设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各个层次和职能的教师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在引入兼职教师的同时,不仅着眼于国内,还应着眼于国外,以提高我国MPA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二是鼓励现有的MPA教师到政府或者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或者让他们参与政府咨询或者研究活动,使教师确确实实参与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增加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

(二)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效使用对保证和提高MPA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独特的功效,成为国际上通用的MPA教学法。我们应该推动中国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向以案例教学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管理的案例和案例库的缺乏,国内MPA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往往引用脱离中国国情特点的国外案例。为了提高中国MPA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注重案例的选编,建立中国自己的案例库,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要调动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将案例编写纳入科研活动的范畴,优秀的案例应给予奖励并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积极取得企业的合作和支持,让MPA教师通过兼职或专题调研等形式与政府和公共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开发和利用学员的经验资源,将他们的管理经验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的来源,提交课堂分析讨论,使学员以经营和决策者的身份进入角色,调动学员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各院校组织案例教学研讨小组,对每门课的案例教学进行策划,从案例的选择,案例实施的步骤、要点、关键等着手进行分析,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

另外,要根据MPA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公务员的特点,从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出发,采用灵活多样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方法、“双讲”式方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管理游戏、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员学习热情和自我发挥的环境,使学员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有所收益、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达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目的。

(三)建设完善的教育资源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生命。在目前MPA迅速发展、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是MPA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保障MPA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建设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内部评估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单位要求、主管部门规定、专业教育规律和特点、学校自身条件等进行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案例和教材建设等的质量评估。外部评估一种是指行业管理部门对本行业实施的质量评估,另一种是由著名的新闻机构或咨询公司通过选优排行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倾向对MPA教育质量的间接评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质量求发展,从而保证MPA教育的实效。

(四)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