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范例

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1

关键词:剧院;艺术教育;场景理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民众对剧院在城市中的定位和功能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剧院作为表演艺术的重要载体,更是一架社会大众走近艺术的桥梁,还是城市的文化艺术思想高地,因此,剧院越来越多地扮演着城市文化艺术教育者和普及者的角色。但剧院在承担此项职能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剧院的专业性资源与受众匹配不精准,如专家、艺术家的大师讲座面向大众;教师资源不稳定,教师的聘用机制与所制定艺术教育规划体系间存在矛盾;剧院已有艺术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率低、转化方法难的问题;艺术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如一场名家读剧活动,观众并不投入剧目本身,反而只对出场的明星感兴趣,导致现场演变成了一场明星见面会;以及剧院内部艺术教育职能的微观行政管理问题。基于以上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场景理论,结合城市文化创新的生活场景体验与多元链接的综合发展理念,探索剧院开展艺术教育的可行之路。

一、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以及应用价值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大量传统产业从城市的中心区域搬离,高新科技、金融服务、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休闲文旅、娱乐产业等工业时代新兴产业随之而来,导致城市的各个有形、无形要素,包括城市社会精神面貌、空间布置方式、社会分层规律、社区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特色皆呈现了不同的态势,并且从生产型城市逐渐向消费型城市转变。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发生,以往以工业社会为导向的传统社会学理论已无法完全解释与指导城市的发展,亟待以消费为导向的新学术语法体系对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进行诠释[1]。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场景理论(TheTheoryofScenes)应运而生。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克拉克(TerryNClark)分析以上现象,并带领新芝加哥学派将场景理论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的研究当中。该理论提出,生活娱乐设施的组合作为场景的构成,传递着其构成分布中的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现,形成抽象的符号感和信息,并传递给不同的人群。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价值体现所表现出的场景,吸引着更高级人力资本的聚集,催生出新兴产业,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更新与转型。该理论把场景称作城市发展的新舵手以及城市更新与转型的驱动力,并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即文化作为城市增长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被聚焦,尤其是在公共艺术活动、市民文化参与、文化消费与娱乐等方面对传统产业的激活。该理论强调,由场景中的公共艺术设施、文化创意产品集合形成的行为,以及空间和行为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创意阶层等人力资本繁荣流动与聚集、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2]。根据场景理论的观点,要想提高居民的创造性和文化表达,在本区域内形成文化艺术设施组合不失为有效的回应。而剧院本身便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共艺术设施综合体,剧院的文化行为可以有力地引导与辐射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和适应,对城市起到推动文化复兴、产业复兴,激发文化社会价值的作用。落到微观实践层面,剧院开展艺术教育实践,对于聚焦城市文化认同、社会创新以及辐射带动其他行业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可应用场景理论帮助人们构建一个实践模型,从目标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剧院艺术教育策略。

二、我国剧院开展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剧院的基础服务之一,从提供内容的类别角度审视,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普及性的高雅艺术公共教育活动为主,以国家大剧院为代表;二是聚焦艺术门类的盈利性艺术培训为主,以广州大剧院为代表。而两类服务形式通常体现在同一所剧院上,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各有重点。作为开展艺术教育服务的剧院来说,并非单纯只采用某一种服务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主导、侧重。

(一)活动主导的普及性教育形式

剧院主要以公益或较低价门票的活动为主要形式,面向人群为最广大的社会大众或剧院会员等观剧群体,活动形式囊括讲座、大师课、导赏、论坛、工作坊、公益音乐会等。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达上千万元,多年来开展了大师访谈、经典艺术讲堂、公益演出、公开排练欣赏等类型的活动,打造的品牌有面向大众的“经典艺术讲堂”、面向青少年的“青少年普及音乐会和青少年艺术周”“周末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另外,剧院与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的紧密合作,同样体现在艺术普及活动的重要内容里,联手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画廊等,共同开展诸如字画展、艺术品展览、当代艺术展、雕塑展、甚至绘画与手工体验式课堂、工作坊等,如江苏大剧院先后策划开展了“音乐巨匠手稿展”“桃花盛开·2018首届中国版画作品展”等,不仅将艺术教育内容加以丰富,还增强了艺术普及的体验感。

(二)培训主导的少儿艺术教育

有剧院开设体系相对严谨的艺术培训课程,主要以舞台表演艺术门类为主,聘请授课教师面向特定的受训人群(通常为儿童、青少年),开展启蒙性、专业性的艺术培训项目。以广州大剧院为例,广州大剧院分别与广州芭蕾舞团、星海音乐学院、李飚打击乐团等机构合作,建立了童声合唱团、少儿芭蕾舞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等,以艺术团针对青少年的艺术培训形式,将剧院的艺术资源激活,并发展出了艺术教育衍生品,涉及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备的艺术学习文创商品。珠海大剧院建立起了涵盖钢琴、芭蕾、打击乐以及合唱的少儿培训教育体系,招收200余名学生,并与比赛、考级、展演结合在一起。天津大剧院也建立了以少儿艺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品牌,内容囊括少儿童声合唱团、音乐素养课、少儿芭蕾舞团、成人舞蹈培训及器乐培训,天津大剧院还邀请了国内知名舞蹈艺术家王亚彬做舞蹈培训艺术指导,以艺术家的平台和眼界为培训板块扩容,更以名人效应为剧院的艺术培训加持。

三、从场景理论三维度探究剧院艺术教育

场景理论作为将文化和美学融入社会学的理论范式,研究体系建立在主观认识和客观结构两大体系上。客观结构由被研究区域中的生活娱乐设施构成,主观认识体系是指文化价值观场景的3个主维度和15个次维度[3]。其中,主维度分别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戏剧性。真实性是对社会个体身份内涵和意义的鉴别,其下包含理性、本土、国家、社团、种族5个次维度;合法性体现了人们为某些社会存在所进行的对错的判断,其下包含传统主义、自我表现、实用主义、超凡魅力、平等主义5个次维度;戏剧性涉及人们看待别人以及被人看待的方式,其下包含亲善、正式、展示、时尚、违规5个次维度(表1)。因此,处于后工业时代中的剧院开展艺术教育,可从合法性、戏剧性、真实性三个角度进行理论化阐释。

(一)保证真实性,理性建构教育评价标准(第一个维度:真实性)

1.受众参与策划环节

一般来说,受众是没有参与剧院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的,剧院协同主办方凭借演出资料、背景知识、参与群体等信息开展,受众只在活动或教育产品展现与使用阶段参与,这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不能有效利用艺术资源。笔者建议,可以建立一个观众正反馈和多方参与策划的机制,一方面可使受众与活动主题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可扩展活动策划内容的思路,让珍贵的艺术资源得到效益最大的利用。

2.将教育成果转化为艺术资源,形成大众和市场检验教育成果的闭环

对艺术产品的检验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观众和市场。对非大众普及性质的艺术教育成果,除传统的评价标准如考级、比赛以外,将学生角色转化为演员不失为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以深圳保利剧院为例,其于2017年开展艺术教育以来,侧重艺术教育与剧院演出相结合、与剧目原创相结合的思路,采取以青少年弦乐团、朗诵表演艺术团、童声合唱团以及芭蕾舞团作为艺术资源蓄水池的模式,让学生在剧院原创的室内乐音乐会、诗文朗诵会、歌剧《卡门》、音乐剧《素敌小魔女》(中文版)中亮相表演。对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演出过程既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

3.构建剧院艺术教育评估体系

评估方面,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使用的有效测量工具有量表、问卷、访谈等。量表的使用以任务为单位、时间为节点,在任务开始时进行前测,任务结束时进行后测,以达到数值上的可操作和可测量;也可采用目标达成量表,在任务的计划阶段对整个项目进行目标的具体设定,任务过程中进行一次符合情况测量、任务结束后进行一次目标完成情况测量;问卷和访谈则是针对艺术教育的对象,是相对主观的收获体验。

(二)合法实用,建立教育与城市的互联(第二个维度:合法性)

1.将剧院艺术资源请进来

剧院的艺术教育不仅致力于提供资源培养艺术人才、鼓励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庭不断实践,并且肩负着为培养对象与当地艺术研究机构、专家、国内外专业艺术团体之间搭建桥梁的职责。如英国皇家歌剧院在艺术教育上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让青少年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艺术知识、技能:一是降低学生学习艺术的成本,为鼓励学生走进剧院,特别为学生设计后台观摩+演出票的联票,与学校联动,统一组织学生参与剧院的艺术教育项目;对专业学习艺术的学生,剧院则提供相应领域的就业信息,让有志于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二是与教育机构联合,举办艺术类教师的专业培训,该类课程按照高专业化标准设计,并且与国内外其他剧院联合,为参与培训项目的教师提供表演和创作的机会。将剧院内艺术资源推向社会的优秀做法还有我国台湾的“宅急配”品牌,所谓“宅急配”就是艺术教育内容可订制上门配送,此举将剧院与社会机构紧密连接,涵盖了各大学校、社区组织、企业组织,在登记过程中根据人数、内容需求向剧院提出申请,剧院则会将培训、大师课、讲座、工作坊等资源送货上门。在台湾的剧院艺术教育中,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体现在“艺术进校园”,并非仅孤立地演出和“艺术进校园”,而是直接在中小学课程大纲中设置艺术门类必修课,让艺术教育成为每个中小学生都能够获得的资源。此外,台湾的剧院与教育系统深度合作,设置面向教师的艺术培训课,所谓抓住教育的源头力量将剧院艺术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2.用互联网打破剧院与其他行业的资源壁垒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剧院的艺术资源再也不是关起门来的独享艺术,世界各大表演艺术机构皆先后建立数字化的艺术传播平台,有效利用起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技术,让优秀的艺术资源走入千家万户,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拥有无数老牌剧院的英国,开发了数字“直播影院”,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开创性的项目——“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旨在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英国以及全球呈现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该放映系列的首部作品是曾获封奥斯卡影后的海伦·米兰主演的舞台剧《费德尔》(Phedre),当时向全球影院直播之时,5万余名观众同时观看了这场演出的直播。截至2017年,通过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向全球播放的舞台剧作品已经将近50部,“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已成为全球最大戏剧放映平台,已经有300万忠实观众,遍布英国、美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印度、中国等45个国家的1500多家影院和剧院[4]。在我国,国家大剧院在2007年建立之时即配备了12讯道高清演出系统,专门将在国家大剧院内上演的舞台作品进行摄制播放,其不仅支持多机位的录制,还可以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呈现于多个剧场。国家大剧院于2011年上线了移动线上音乐平台“古典音乐频道”,旨在为全国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专注于高雅艺术传播的权威数字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雅艺术传播平台之一,网站日均独立访客(UV)达13.8万人次,客户端下载量超过109万次,已音视频节目总时长超过8万分钟[5]。

(三)突破门类壁垒,还原艺术本质美感(第三个维度:戏剧性)

艺术是一个具有精神实质、精神内核的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如若只教授技艺,则缺少了艺术的本质。剧院作为一个城市的思想文化高地,更应注重艺术的文化内涵。如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对意志产生影响依靠三种方式:激励行动、强健体魄和心灵、中断正常的意志力量。所以音乐教育不仅是教授演奏技艺,更多的是基于社会背景之上的意志表达。如舞剧《孔子》,这一综合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典籍的多感官表达,其中蕴含《诗经》的诗词文化之美、中华礼仪之美、服饰之美,以及显而易见的舞蹈与音乐之美,浓缩了一个民族思想、情感、审美的多种内涵,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可贵的内容。又如中国戏曲,由于经历了上千年发展历史,学习戏曲的含义代表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规律,了解艺术文化所处时代的观念基础、民俗风情、语言文化,戏曲的学习还肩负着对以上内容传承、发扬的使命。戏剧的教育价值更加综合,不仅具有强大的文学价值,戏剧的感受方式更让受教育者设身处地、从多角度观察和体味整个人类世界。深圳保利剧院尝试将戏剧教育与舞台展演、艺术作品展览结合在一起,多维度地将艺术精神内核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以发挥:2018年暑假,剧院的“打开艺术之门”暑假艺术节,将同一时间段剧场上演的昆剧《牡丹亭》《等待戈多》等多部话剧,结合少儿戏剧培训课程《第十二夜》《哈利波特》,并在剧院的物理空间中设立了“从汤显祖到莎士比亚”戏剧史艺术展,以形式现代的展览呈现了戏服、舞美模型、戏剧发展脉络展示图,将同时代的剧作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比,让观众从历史观、社会观的角度认识戏剧、认识舞台艺术。在学科门类的触类旁通上,美国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有其重要理念,在与哈佛大学合作的“零点项目”上强调:逻辑是艺术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过程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大脑处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并且《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早在1994年经由美国国会通过,这是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

四、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2

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为研究本体,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通过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丰富课程设置模式、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这六方面来探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对高校艺术教育实践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现状;对策

艺术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行为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流于形式,师资队伍建设力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本文拟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去探寻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问题

“重理轻文,重实用轻美育”的传统,一直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导致普通高校从管理层到教育者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连专门的公共艺术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立,即使某些高校设立专门机构,也形同虚设,疏于管理。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迫于政策要求被动建立的专门机构,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所以导致运行机制不够顺畅,问题频发。

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就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科学的设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或不健全是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受条件所囿,很多公共艺术课程是由专业艺术教师根据自身的现状与所学专业去开设,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需求开设,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漠视了学生的艺术追求和价值信仰。同时,一些高校通常把艺术课程作为公选课,课程设置偏重于艺术赏析类,却忽略了其他类型课程,诸如艺术史类、艺术创作类、艺术批评类、美学类等,使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2)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在一个并行发展的体系中构建各门课程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特点。课程均分布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音乐、美术、舞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是不分主次、不分先后地出现在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关联和承接,每一门课程都是独立的科目,即所谓的“分科课程”(Single-subject),因为它强调每门学科都要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但是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也要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造成学生只有选择艺术门类的权利,而没有在一个艺术门类中选择程度的空间。(3)教学内容缺乏独立性教学内容的独立性对于刚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当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突出问题是用专业艺术教育的内容来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把专业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简单化,压缩化,并设计成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由于内容太过专业化,导致学生难以消化理解所学知识,致使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失去兴趣,制约和影响了学习效果,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3.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问题

从整体上说,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较之前些年,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同时,调查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而艺术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和师资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师资建设问题能否解决的重中之重。(1)教师数量不足,综合素质偏低对于高校来说,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责任;而对教师来说,不仅要精于学术也要精于教学。在高校中,学生数量要与教师数量呈相应的比例。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1989年-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文件指出,现阶段专职教师配备与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以0.15%~0.2%为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比例应该符合文件要求,但在实际中多数高校师生比失调,难以达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表现在:一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专业理论欠缺、科研能力不强;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不强等。这些情况不但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束缚了其健康发展。(2)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针对高校教师学历状况来说,中国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高学历的教育人才虽然聚集在高校,但高学历人才在不同高校、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内的分布有很大差异。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也出现同样问题,即高职称的教师(教授、副教授)相对匮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高学历、高职称可以作为一种较为有限的评价高校教师水平的策略和方法,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数量,但从科研和教学上来看,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专业的建设力度与发展水平。所以,艺术教育师资建设还应在提高教师学历和职称的建设上下功夫。(3)师资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保证即是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缺乏完善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导致师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师评价机制上,评价指标针对性差,并且模式单一。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很难有针对性的对艺术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其次,缺乏针对艺术教师的激励机制。很多高校的激励机制很薄弱,存在着激励政策不公平、激励方式单调、激励政策执行力度差等问题,甚至有的高校的激励机制不能对全部艺术教师有效,很难体现公平原则。同时,缺乏创新性也是高校艺术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之一。

4.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问题

多数高校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管理层面等存在偏差,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奖励机制,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并且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1.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

健全规范的管理机制是高校顺利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保证。为了便于分工协调,就需要相应的机制予以保证。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机构,即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无论在人员组建上,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需要高校各部门(教务处、艺术学院、团委、学工部等)的鼎力配合,共同搭建艺术教育的工作平台。

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根据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其次,目标设计要呈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前后连贯的特点。

3.丰富课程设置模式

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必修与选修互补:首先,高校在课程形式上应体现多样化的原则,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其次,高校的选修课尽量结合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艺术,并把它作为实践类艺术课程开设,丰富其种类,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艺术选修课的学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达到必修与选修的有机互补。(2)分科到综合转变:高校中课程间的综合已成为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设计中,可以以某一门作为切入点,适当兼及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突出其综合性、特色性的理念,来最终实现艺术教学的综合与多样性。

4.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

要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学水平,使艺术教育走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因素就是课程结构与课程安排。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要求来划分,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这四门课程并不是并列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由低向高,逐渐递进、升华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此模式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增强了学生选课的空间,同时也体现出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从中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探究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优化师资结构,提升素养:高校师资水平想得到整体提高,首先就在于建构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2)教研共进,形成合力。(3)科学评价,有效激励:是师资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健康、长远发展。

6.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重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由单一的课程结果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和取质性评价,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结束语

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们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推进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对策与新途径。

作者:于丽燕 李可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2]王晓旭.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3]张炫.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3,(4).

[4]潘龙瑞.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5]曲琳琳.基于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重要内容,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高校公共教育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普遍关注。但是发展不平衡,在“质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地域差异导致观念不同

自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都先后进行了公共艺术教育普查活动,以河南为例,河南省共组织开展了四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对我省高校在新的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形势下,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创新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对比检查结果不难发现:艺术教育评估优秀格次的院校大都是处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市。正所谓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发达的城市,文化交流相对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浓郁。所在城市能够提供较多的文化资源和交流机会。而处在经济文化相对不够发达的小城市不能充分占有丰富的文化市场,在观念上不够重视,势必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师资良莠不齐

在公共艺术评估座谈会上,所有的高校在汇报中都提到:因为本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所以在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句话绝不是简单的空话、套话。正因为有了领导的支持,才会在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各个方面加以资金投入,挑选优秀的教师,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领导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的艺术教师在晋职称时指导学生艺术实践获奖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承认。有的艺术教师得不到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大家普遍认为:艺术课程就像是副课,这势必会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有的院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艺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队伍更有待于加强。

(三)机构不够健全

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在调查中发现,70%的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还有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部形同虚设,只是空设一个部门而没有真正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中央下达到地方的艺术教育政策方针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2008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课程方案》中,明确要求,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选修1门艺术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顺利毕业。对于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高校,每个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至少要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同时,教育部还对高校需要开设的课程有明确规定。涉及到民族民间音乐、美术、戏曲、书法、影视、DV制作等多个领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有的高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了许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艺术课程供学什么选择,而有的高校,艺术课几乎等同于唱歌课或者听歌课。老师们上课根本不做讲解,只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放音乐或流行歌曲敷衍了事。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课程设置又怎能达到艺术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二、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突破口。我们应从育人兴邦的高度开对待学校的艺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使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了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29).

[2]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4

一、活动课程的基本内涵

杜威是近代活动课程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在吸收借鉴F•W•帕克等人的活动课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

(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既不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也不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而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2],即推动方向符合生长标准的“教育性”经验在客观条件与内部条件的交互作用(即情境)中持续地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3]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和成人在主体价值方面是平等的,教育无需用成人的标准来框定儿童,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在杜威看来,未成熟状态的儿童表现出来的依赖性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存在。同时,他也反对将儿童期理想化,认为这样只会导致生长的停滞,他认为,学校应该给儿童的生长提供各种保证,以确保生长得以终生、持续进行。[3]P35

(三)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教育准备说”无视儿童现实的存在价值,是“用未来牺牲现在”。他认为,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生活和成人的生活都是真实积极的,内部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教育不能牺牲儿童天生的背景和倾向,不能抹杀儿童的生活和生长。因而,学习需要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成为生长的过程。[3]P40-41

(四)从做中学杜威主张让儿童“从做中学”,因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做”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如果没有“做”的机会,儿童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二、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尽管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遭到了失败,但其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它为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其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探索路径。

(一)课程内容生活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对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初期,蔡元培就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主张。然而,受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艺术教育一度受到科学技术教育的排挤,人文艺术类课程在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严重缩水。片面的工具理性追求造成了学生人文素养下降、精神生活荒芜、道德品质滑坡,社会诚信危机爆发,人文艺术教育的回归刻不容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与落实,宣告了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倾向和纯艺术模式是影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其课程改革的关键。杜威认为,教育应当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知识和教材的选择应当采取一个“社会价值的标准”(即课程应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公共艺术教育是区别于艺术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教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较之专业学生,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理论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较弱,对艰涩的艺术理论和远离现实生活的纯艺术兴趣不浓。且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拥有完整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或拥有纯熟的艺术技法和技能,而在于能发现、认识、鉴赏生活之美,拥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养;能通过艺术学习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一价值标准出发,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必须去专业化,摆脱纯艺术模式的束缚,走“生活化”路线,将艺术变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以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审美经验能与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其审美经验的持续生长和终身生长。

(二)课程开发学生化儿童、社会、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在20世纪,教育主要隶属于科学世界,从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到微观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基本上受科技理性的支配。学生的“个人知识”,儿童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不占位置,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被堵截于学校围墙之外。[5]杜威极力反对这种“学科中心”的做法,认为那是抹杀儿童天性的教育。杜威认为儿童与学科知识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6],即教育是从儿童现有的心理的经验出发到达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的过程。杜威对于学习者与学科知识关系的重新定位,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发富有启发意义。受“学科中心论”的影响和制约,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开发的向度也是重学科知识轻学生经验,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立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都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这就造成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的脱节或重叠。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我国中小学都应开设艺术类课程,并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可见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接受了十多年艺术教育。虽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类课程常常被主干课程排挤,但多年的教育还是让学生拥有了一些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经验,对艺术领域内的大作、名作也都略知一二。此外,由于受地区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同的学生的艺术修养基础差别也较大,基础较差的同学不识乐谱,基础好的同学已经通过一定等级的才艺考试。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摆脱学科本位的思想束缚,走“学生化”路线,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审美经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对接,从而推动学生已有的“教育性”审美经验在教学情境中持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完善。

(三)课程教学活动化杜威认为,“制作”和“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本能,主张让儿童从做中学,认为应该在打破学科课程界限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设计“作业”,从而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的更新和增长。“从做中学”这一教学主张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统一,对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法富有指导意义。审美是艺术教育的首要教育目标。审美是一种主观体验,艺术教育要达到“在极大的范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全部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艺术素质,包括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积极参与到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在一个广阔的创新能力发展空间体验创造的乐趣和艰辛,体验崇高、雄浑、优美,也体验曲折、辛酸”[7],就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集中。为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必须打破讲授式教学独领风骚的格局和分科课程独揽天下的局面,促成课程与活动的联姻,实现课程教学的活动化,即围绕学生现在以及未来审美生活的需要设计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帮助学生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达到从做中学、学指导做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p#分页标题#e#

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于当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而言,进行活动化改革,突破课程中心、学科本位,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在课程中的价值和地位,改变教学方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使得改革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逐步推进。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5

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是重要的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有将通识教育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此能够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就通识教育理论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通识教育理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好高素质、全面性的人才。通识教育理论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为公共教育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为学生传授公共艺术方面的知识与内容,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的意义

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强化人们的艺术修养以及鉴赏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涉及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其创新性思维,[1]促使其更加全面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价值取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身心都健康发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并且内容设置上标准不统一,与通识教育理论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要求不相适应。各地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时,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对教学内容科学的安排。此外,课程容量比较小,学生选择少,不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次高校的艺术实践性内容比较少。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是近些年来,高校艺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艺术教育只是艺术理论的教育,没有为大学生搭建艺术性的实践平台,缺少专门的艺术教育部门。[2]最后,公共艺术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国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各种方案、规程等也逐渐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还是比较薄弱的,学校在人员、资金以及设备等投入不足,艺术教育缺乏实用性,与学生的就业没有直接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有些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投入很少,设备、活动场地等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通识教育理论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1、强化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教学的重要支撑,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化的教育和艺术理论知识的教育,需要将艺术作为载体,加深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更好的体验文化内涵。[3]所以高校要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的重视,科学的设置教学形式,促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得到提升。丰富课程教育的形式,通过文理、选修以及必修等方式使高校学生的艺术爱好得以满足,课程设置过程中还应明确是针对少数学生,还是全体艺术爱好者的。使得高校中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公共艺术教育,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课的同时完成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借鉴知名高校的办学经验,将公共艺术活动等业务爱好纳入到正式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建设艺术团体,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学校的艺术氛围,营造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展现其才华。学生在表演以及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校园艺术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安排的,需要组织协调相关工作人员,这也能够充分强化学生管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团体是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中应注重学生的特点以爱好,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艺术团体的建设使得一些有艺术爱好的和专长的人集中到一起,对于艺术教育的开展以及艺术文化的传播是极为有利的。当前很多高校都纷纷建立艺术团队,为学生搭建自由的艺术实践平台,吸收每一位热爱艺术、具有艺术思想的人,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实现更好地发展。

3、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我国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与标准,[4]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并且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中。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当前高校都基本上都将公共艺术教育课作为选修课,学生需要选修两门以上的艺术类课程并修满学分,同时在选修课中国选择艺术类课程修满学分才能够顺利毕业,这样就能够使所有大学生都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中。为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选修学时不能少于72学时,使得学习任务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在考核方式上也需要做到多样化,并严格执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应积极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将人文、科学以及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中的人文以及科学精神,凸显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加强艺术课程以及社团实践活动等开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能够在通识教育理论下促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顺利、高效推进。

作者:刘秉一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团委艺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03+105.

[2]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1,31:101-103.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6

关键词: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中职教育

近几年,中职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专门在中职教育学校中设立了公共艺术课程,并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提出,中职教育必须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一项必不可少内容,并将其设立中职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而音乐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职学校必须要开展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让这些学生积极面对生活。

一、当前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的设立不明确

中职学校设立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音乐教学极有可能会“迷失方向”。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中职教育都是采用公共艺术音乐课堂实施德育教学,无法发挥出公共艺术音乐教育的作用,而且在实际的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中过于注重音乐技巧,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学生对音乐课程提不起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1]。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就目前的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来说,大部分教师还是以传统授课方式开展教师,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且枯燥,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非常沉闷,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特别是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音乐艺术知识时,若仍旧在采取这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性的学习,那么学生想要对这些乐理知识进行吸收与运用将是非常困难,严重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此外,多数中职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容易忽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以主动的方式学习音乐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懂得运用各类现代学校资源设备,就会使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程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源缺乏

对于现在中职教育而言,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只是一门辅助课程,所以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方面的安排随意性较大,学校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设施也不重视,许多学校甚至未配备专门的音乐教室或是音乐设备,导致学生只能够在教材上学习音乐艺术知识,而没有机会进行实践锻炼,无法将乐理知识用于实际。此外,虽然大部分的中职教育强调开展素质教育,但还是有一部分学校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其他更重要的学科上,而并不重视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并且多数学生家长也都认为开设音乐课程会让学生分心,对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没有意识到艺术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就使得许多中职学校的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依旧停滞于浅尝辄止时期,难以有所发展[2]。

二、应用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培养中职学生自信的对策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对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有足够的兴趣,就能端正心态,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彼此相辅的关系,兴趣能促进学生自信的培养,而有了自信,学生对于学习也将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在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中,教学一定要依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开展,运用更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单调乏味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公共艺术音乐教育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审美能力[3]。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购进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乐器,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这些乐器的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设备,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理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学唱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学唱时不会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音乐。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后,各种各样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始逐步应用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网络等,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学习到音乐艺术知识[4]。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自信心培养氛围是培养中职学生自信的关键,也是教师顺利开展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与重要保障。课堂教学气氛对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想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与审美力,中职教师必须要学会怎样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自信培养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话题引入到课堂教学,让课程教学更接近于实际,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信的培养,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音乐教师要将自己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并发挥出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们学习知识,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赞扬,一定不能够责怪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使其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开展学习,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改变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一点一点的找回自信。此外,中职音乐教师一定要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并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开展教学,对于一些高音、假声难以学会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开展教学,耐心指导学生慢慢学会演唱的正确方法,切不可盲目地责备学生,以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三)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想通过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学生的性格形成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影响外,外界环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加上少数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即便得到了教师的帮助,也非常难改变,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中职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教学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例如先让学生尝试着朗读歌词,再慢慢让学生哼唱旋律,最后学习演唱歌曲,必要时可以让全班同学共同演唱歌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演唱之后,教师要进行合理评价,即便学生唱得不好,也不可责怪,以免学生对演唱产生惧怕心理。总之,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音乐教师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极高的职业素养,懂得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布置学唱任务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难,以免最初任务难度过大,加重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一步一步融入音乐教学中,慢慢提升自身的自信与艺术修养,进而以自信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

(四)构建成功平台,让学生体验自信

在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环节进行灵活设计,依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平台,让学生可以平台中展现自我。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音乐表演有关的活动。比如以分组的方式演唱歌曲,曲目由学生们自行选取,演唱时还能用乐器伴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表演,鼓励学生将自己充分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需自卑,为学生构建出成功平台,提升学生自我展现的胆量,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这种自我展现的方式,让学生学到更多正常课堂中学习不到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做出改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表扬和掌声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更加自信。

三、结语

总之,中职教育开展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步一步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学生和生活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李薇茜.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路径的探索[J].中国培训,2019,(07):84-85.

[2]毛丹萍.对中职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开展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8,(12):143-144.

[3]刘頔.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价值[J].北方音乐,2018,(12):154-155.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7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

在开展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创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寻求科学的教育技巧,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艺术世界,避免“一刀切”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要认识到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方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学生参与艺术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在构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既要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也要维护教师的权威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艺术教育效率,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让学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修身养性,提升综合人文素养[1]。

一、直面问题,深入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形势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个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在网络浪潮下,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对于外界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更容易出现抵触情绪,也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作为艺术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无疑多了很多挑战。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同时更要维护自己的教育主导地位,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此外,随着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通过构建科学化、立体化、个性化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进而提升艺术教育效率,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目标。可以这样讲,现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作为艺术教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突出自身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个性成长,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

二、积极创新,探索利用多样化教育工具

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提出了要求,传统的古板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种教育软件和教育设备逐步融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微课、思维导图等软件得到了广泛使用,相比传统的单纯PPT教育,这些教育软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艺术理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具体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来,提升教育综合效果。作为高校艺术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求科学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多种教育模式中碰撞思维,提升思维活跃程度,提高综合学习效果,引领学生融入并参与其中,真正达到提高审美能力、锻炼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激活动力,提升公共艺术教育实效性

在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作为高校艺术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艺术的主体,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中,很多教师都是单纯的以自己为中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认为双方的关系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3]。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状态,导致高校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不高。作为高校艺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做法,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组织多样化的艺术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过程中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激活学生能动性对于现代艺术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探索,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开展相关工作,提升综合教育效能,引领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融入生本理念,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上的升华[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公共艺术是重要的学科,公共艺术更是学生全面参与艺术、积极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索,寻求科学的教育模式,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切实提升学生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参与程度,满足现代高校学生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玉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分析[J].戏剧之家,2019(8).

[2]孟思言,张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及优化路径[J].新西部(下旬刊),2019(6).

[3]朱建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入现代公共艺术的路径探索[J].神州,2019(15).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8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