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价值管理范例

公共价值管理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1

关键词:公共价值;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与哈佛大学MarkMoore教授(1995)提出的公共价值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公共价值是公民对政府期望的结合。广义的公共价值是价值在公共领域的表达,是指客体能满足不同主体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它蕴含在公共部门提供给公众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狭义上的公共价值则体现为政府为实现某一特定的公共政策而投入一定的政府资产所产生的公共绩效。如何准确、高效地确认、计量、评估和报告公共资源投入产生的公共价值,通过合理分配、使用公共资源使其产生的公共价值达到最大化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管理会计是以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为目标,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采集、归纳和处理单位各项财务资料信息,参与单位一系列管理活动,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决策材料,帮助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1]

一、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融合了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知识,通过参与单位管理决策、规划制定、内部控制、绩效考核和评价,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为企事业单位做出科学可行的经营决策提供。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为政府预算管理服务,主要为预算执行提供会计核算、信息报告和内部监督等,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而政府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以业财融合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相关的工具方法,辅助管理者科学决策,改善单位内部管理,创造公共价值。在全面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政府会计的功能,也由简单地记账、算账和报账,提升到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谋划未来的高度,实现从关注预算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向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转变,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公共价值的创造。[2]另外,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人工智能的诞生,财务人员面临着部分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逐渐被机器人所替代的挑战,这也促使财务人员向管理者、决策参与者转变,政府会计也由原来简单的反映职能向管理能拓展。因此以业财融合为基础,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现管理会计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战略管理、预决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公共价值”理念缺少足够认识

会计的本质和根源是“价值”,它不仅是简单的经济信息系统,而是价值管理活动。公共价值是政府通过法律监管、服务等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它不仅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还强调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公众参与度、政府信息透明度和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作为采集、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工具,由它负责承担公共价值测量任务,可以降低执行成本,而且相对可靠。虽然,政府会计由起初只简单地记录财政资金预算收支情况的预算会计,到现阶段实行的“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政府会计体系,已实现重大突破和创新,但是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公共价值强调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伦理价值方面还很少涉及,需要将会计扩展到价值管理范畴,管理会计应运而生。[3]

(二)领导层管理会计应用意识淡薄

领导层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与否,对管理会计能否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管理会计认识普遍不足,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其行政职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基本上不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所以有些领导缺乏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以学校为例,部分学校领导只注重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关注本科上线率、重点高中上线率和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类各项比赛成绩排名,而忽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会过多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及预算绩效管理,单位没有内部监管机构,内控制度缺失,这些都制约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和开展。

(三)会计队伍专业人才匮乏

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和管理创新意识,比普通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要高。而目前,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是兼职会计,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缺少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因为身兼多职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学习相关会计知识,平时仅能处理一些常规简单业务。二是有些会计人员是虽财务专业出身的,但年龄偏大、缺少创新精神,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或是刚大学院校毕业,还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甚至,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2019年实行“双轨制”的新政府会计制度,还存在一定困难。月末,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存在的差异项糊里糊涂,年终为了决算简单,随意调整分录使收支平衡,记账正确率让人堪忧,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和开展。

(四)地方政府引导和监管缺失

管理会计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应用和推广对单位内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单位管理基础相对较弱,行政事业单位等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没有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不能提供精准的信息和数据支撑,难以适应管理会计精细化的要求,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相对来说,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比行政事业单位要稍微好一些。企业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的理念,积极探索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企业成本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管理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等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资金由财政保障,缺乏市场竞争的环境,单位生存压力小,又没有强制性考核要求,导致单位不要愿意管理创新,实行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不高。[4]

(五)缺乏运用案例引导实践

会计是一项实践活动,好的管理会计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而现阶段,财政部出台的管理会计指导意见、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还大多停留在理论指引的层面,但是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能够贯穿单位活动始终的管理会计标准。出版的《管理会计行业调查报告及案例》也主要以大型企业案例为主,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的运用缺乏实践案例指引,以至于管理会计在单位推广和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三、基于公共价值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运用问题的改善策略

(一)以公共价值为核心加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政府会计管理实质上就是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公共价值,主要包括价值的形成和确认、价值的管理和控制、价值的分析和优化等内容。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的深入推进,社会公众对政府治理开始广泛参与,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呼声越来越强烈,使得政府会计需要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引入“管理活动论”,将管理会计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以公共价值为核心,从关注结果和效率等财务目标向为人民服务满意的社会目标转变,提升政府会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以“业财融合”为基础,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投融资管理和风险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过程。

(二)增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会计人员水平

单位领导的支持和配合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头羊作用,领导和管理层应当首先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入新转折,单位的管理者也应顺时应势,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带头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知识,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从业财融合角度出发,将管理会计渗透到单位各项管理活动中,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控,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形成。同时,对本单位职员工进行定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培训和宣传,全员参与学习和实践,让每位职工了解管理会计的理念,打好群众基础,从而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良好氛围,为管理会计应用推广铺平道路。如果说,单位领导是管理会计在单位的应用起领头羊作用,那么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就是管理会计在单位应用的保障。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在校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方面知识的基本理论素养。在高等科研院校除了财务会计方面的教授之外,增设管理会计相关课程,加强国内、国际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注重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人才聚集、理论水平高的各科研院校可以与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取长补短,推动管理会计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有价值的管理卡机应用案例和课题,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另一方面,对在职财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渠道方式来提高在职财务人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在职财务人员应把握好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理论业务修养,提升专业技能。作为在职的财务人员,还应该关心国内外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和管理会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提升自己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专业分析判断能力和财务管理控制能力。同时,可以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宣传那些单位内部管理做得好的经验和方法,单位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在比较中成长。另外,有能力的单位还可以邀请高校里的管理会计专家为他们做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在职财会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加强地方政府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和引导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类财经报刊杂志和网站等多种渠道宣传介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念和知识,让领导带头,鼓励财务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一起参与学习管理会计的作用、内容和方法等相关知识,并对对学习先进分子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为管理会计顺利开展最好坚实的保障。政府选择一部分对管理会计认识较深的财务人员组建“管理会计应用改革”小组,深入走访各单位,了解熟悉各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按行业和规模大小等特点进行归类,找出问题的共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探究,引导和鼓励单位开展管理会计应用探究。只有脚踏实地推动管理会计在单位开展应用工作,才能使顶层设计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标准体系美好愿景,在管理会计应用环境薄弱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萌芽。[5]二是发挥国有企业和重点机关事业单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国近代史上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掀起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就是首先唤醒思想觉悟较高的大学生等知识分子开始的。历史可以借鉴,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广也应该首先在一部分财务管理相对规范、基础较好的国有企业和重点机关事业单位开展。通过一部分试点单位的开展,积累实践经验,让其他单位看到管理会计确实能改进管理,为企业和单位创造价值,从而使更多单位加入到管理会计的改革浪潮中来,全面深入推进管理会计发展实现会计转型升级。

(四)以案例为抓手推进管理会计实践

管理会计是一项实践活动,在《指导意见》和《指引》等理论层面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管理会计应用案例的指导和规范下,将抽象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转变为可借鉴可操作的具体实践管理活动,便于管理会计应用推广。另外,为了提高案例的数量和质量,除了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方式外,政府可以联合各部门分类举办相关的管理会计案例评比,还可以举行现场辩论赛,通过辩论擦除思维火花,推进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当然,对部分单位,再怎么宣传和引导都无动于衷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政府对管理会计开展纳入单位年度考核的办法,促使领导带头督促相关管理人员开展管理会计应用工作。

四、结语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2

(一)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外在形象的表现

艺术通过一定的外部形象表现出内在的价值要求。公共管理形式上的价值可以通过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建筑物的特征等表现出来。政府建筑物的外部特征对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有重要的影响,政府机关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可以更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形象。管理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办事效率等方面都可以较好的体现出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存在,从而给人们一种良好的印象。

(二)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行为上的表现

公共管理者行为的艺术价值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者在日常的行为中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从而体现出管理者履行职责所蕴含的艺术美学价值,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要以文明的素养要求自己,以传统的美德灌输自己,从而体现行为上的艺术价值。

(三)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精神上的体现

精神上的艺术价值是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艺术价值在公共管理当中的核心体现。如果失去内在的精神美,日常的公共管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美。公共管理的道德价值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行政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体现艺术价值的魅力。第二,价值美。价值美要求管理者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行政职责的艺术价值。第三,精神美。管理者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魅力,体现公共管理者的仁厚心态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

二、提高艺术价值在管理中的有效方法

(一)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机构的艺术形象

只有通过对公共管理现状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才能不断改变管理者传统的外在形象,并通过结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机构运行方式,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从而体现政府机构亲民、爱民和灵活化的办事风格。通过设立“政府超市”“服务答应”等服务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服务力度。通过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体现管理机构的艺术价值。此外,管理者要在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能够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艺术价值,提高管理服务者的形象。通过变革和创新的方式对政府形象进行改进,这也是提高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从日常服务中感受到管理的艺术价值之美。

(二)美德的提升推动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

公共管理的艺术之美代表的是政府的美德,而政府管理者的言行举止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政府管理者美德的提升应建立在高尚道德的基础之上,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发展。政府管理者不仅要较好地履行自己的公共职责,还要有建设美德之邦的责任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

(三)改变行为方式,提高艺术价值

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因其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带有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就有强烈的推动作用。其行为的外在表现不仅代表自身的行为状态,更代表政府的外部形象,因此管理者行为水准和思维方式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效果。要使管理者的行为方式能够较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就应实现其行为方式向文明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提升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

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一定范围内是指公共管理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公共管理者在日常处理问题中,处置问题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效果直接关系到所在环境的公共艺术价值,自身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在公务办理过程中所表现的对待事情的责任感以及内在的奉献精神也是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管理者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所以,加强管理者的艺术修养、提高其处置公共事务的能力是实现公共价值的有效途径,需要管理者把公共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艺术的具体实践来看待,从而真正做到个人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管理者还需要不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将自身的理想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艺术价值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

三、结语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3

公共治理是由开放的政府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公共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强调公民要强化公共精神,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精神“在民主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一种重要的乃至必要的角色”[1]27。公民社会组织的成熟,公民精神的培育,为国家实现良好的治理和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公共治理视域下,我国的乡村治理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问题。随着国家针对农村税费政策的调整,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带有更为明显的运行机制与利益群体非均衡博弈的复杂性特征,乡村治理的转型迫切需要乡村公共精神的培育和作用的发挥。

一、乡村公共精神释义

探讨乡村公共精神,首先需要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精神进行了诠释。罗伯特•普特南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2]罗伯特•登哈特夫妇认为“:公共精神的实质就是政治利他主义,认为这种利他能够促使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并超越私人利益,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1]27吴开松认为“:公共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参与精神。社会公共性的澄明和维护有赖于每个成员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和分担。公共参与行动首先不是强制的或被胁迫的,而是基于公民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判断而进行的实践活动。”[3]韩玉芳认为:“公共精神,是指公民具有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以利他方式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它是现代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对公民提出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要求。概括地说,它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律自制的行为规范、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和仁爱精神等。它是公民意识的产物,是公民意识转化为公共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结果,又是公民道德和公共伦理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4]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对公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做出这样的诠释: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民社会之中,以公共性为价值依归,位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基本道德与政治秩序观念、态度和行为取向。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理性的公共运用,依赖于公共领域,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联。它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律自制的行为规范、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政治利他、爱心和奉献等公共价值与信念等。关于乡村公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近年来学者们在乡村政治、乡村文化的研究中有所涉猎,但未有明确的界定。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从一般意义公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加以引申,我们理解的乡村公共精神是孕育于乡村社会之中,位于村民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社会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村民对共同体及村庄公共利益亦或集体利益的认同和维护,公共责任感和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乡村公共精神不仅隶属于道德范畴,它作为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驱动力,体现了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对共同体和公共利益的认同与维护,对公共责任的担当,对公共事物的积极参与等。作为乡村社会的一分子,村民在特定的国家制度和价值理念下生活,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目的,彼此需要,相互肯定,构成了一个权利、荣辱和价值的共融体。在公共治理视域下,缺乏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参与能力的村民难以成为村庄真正的主人。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乡村公共精神缺失的背景透视与现实表现

就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小农经济结构、家产式官僚制结构、儒教伦理结构等影响和主导着国民的意识形态,乡村公共精神的传统资源与熟人社会、地缘与血缘等结构存在紧密联系,其运行的基础是宗法伦理型社会关联,遵循关系理性行为逻辑。农村改革以来,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权利,其主体意识和个体意识逐渐增强,其价值观也日益世俗化和去意识形态化,国家主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几近丧失。农民个体原子化、疏离化而带来的精神冷漠,农民的集体观念、公众意识、国家责任意识逐步减弱,相互间的合作越来越困难。农民希望发挥群体力量但又缺乏现代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使乡村政治建设和公共治理陷入两难困境。当前,乡村居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政治认同和政治归属感下降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使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政治权力系统、政治规范、政治秩序、政治价值观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归属,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5]。农民的政治认同本质上是农民对现存政治制度、政治秩序、政治价值观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农民的政治认同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对于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良好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税费改革,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理念和方式正在转型,乡村社会本身也正在经历治理方式、农民价值观念以及基础社会结构之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税费改革使广大农民切实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提升了国家在广大村民中的权威以及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农村社会矛盾,为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未来的善治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但在农村和税费改革后,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诸如:乡村治理带有更为明显的运行机制与利益群体非均衡博弈的复杂性特征,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两股力量的失衡加剧,面临诸多矛盾与问题。国家权威式的干预进一步减弱,基层政府权力“悬浮”,遭遇制度困扰、经济难题,治理能力与水平下降,不能有效作为,难以完成从汲取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乡村两级组织弱化现象加剧,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功能弱化情况较为严重。干群关系疏离,集体经济薄弱,村自治组织运转缺少物质保障、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农民原子化生产生活状况更为明显,农民的绝对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维系公共理念的纽带却进一步松弛,其政治认同水平和政治归属感有所下降和弱化。农民希望发挥群体力量但又缺乏现代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使乡村政治建设和公共治理陷入两难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民的政治认同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认同,而缺乏政治价值体系的倾向与心理归属,呈现出复杂性、层次性和区域性特点。农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尽可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制度体系,经济利益的满足程度,成为农民政治认同的标准和逻辑起点。农村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向农民输送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所推出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体中的政治认同水平,但这并不能掩盖农民在政治价值体系和信仰方面的阙如。农村改革以来,农村政治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由过去国家意志的组织变为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价值体系随之呈现“碎片化”状态,同时由于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以及农民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农民难以完全接受主流价值的引导,无法完全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和判断,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存在偏差。虽然其争取民主权利和政治参与意识在逐步增强,但对政治参与的性质、目的以及自身的责任和基本权利却缺乏足够的了解,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缺少理性的支撑,现实中难免会带来政治参与的随意性抑或政治冷漠和政治离散的消极心理状态,其结果是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思想文化建设本来是我们党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农村却体现不出这种优势。原有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逐步瓦解,思想教育深入不到农民群众内心,农民思想意识缺少主流价值的支撑,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农村社会陷入集体意识衰落状态。封建迷信在整个农村社会死灰复燃,并有日趋猖獗之势,打牌和地下在一些农村盛行。各地农村兴起“宗教热”,一些农民痴迷于宗教,而且非法宗教在一些地方开始泛滥,严重干扰了农村政治秩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弱化了党和政府的权威,降低了农民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归属感。#p#分页标题#e#

(二)农民责任意识比较淡漠,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公民责任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民的自我责任、法律责任和国家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农民的责任意识是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和非制度性资源,要建构农村良好的政治新秩序,实现农村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培育现代农民,而要培育现代农民则要先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农民在承担个体责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狭隘的个体局限,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农村和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农民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角色地位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正如马克思所阐释的:“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6]611但现实的困境恰恰是农民缺少甚至没有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这里所言的农民责任意识缺失主要是指农民公共责任的缺失。在广大的农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由公社时期的“社员”变成了自主经营的个体,分散的小农经济结构使农民的自主意识、利益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人”意识趋于淡薄,公共精神与公共责任意识消失殆尽。大多数村民极少考虑到自己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作为所在村庄的一分子,缺少对社会责任和集体责任的担当。多数的农民遇事只考虑个人私利,对村庄的建设、村里的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认为乡村建设和公益事业是国家的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是村干部们抓的事情。对村里的公益性建设缺乏关心与热情,更不愿意通过集资出义务工等方式参与村里公益事业。目前农民对公共事务的态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7]由于公共精神与公共责任意识的缺乏,农民在公共选择时往往利用博弈规则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绝少考虑公共利益,以至于农村社会集体行动困难,合作互助难以展开。

(三)农民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缺少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

在公共治理视角下,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主要维护者,而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之一,公民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公共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目前我国农村发展正处于全面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阶级发生了新的分化和组合,呈现出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对立关系显性化和利益表达公开化等特点。针对这一现实,如何认识并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是整合社会利益、实现乡村社会和谐的关键。而现实情况是:农村改革后,实行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济形式,集体经济不复存在,集体精神被边缘化甚至被逐步消解。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加上长期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主流价值观被侵蚀,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在逐渐淡化,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种个人主义“在摆脱了传统伦理束缚之后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依靠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8]。一些人不仅没有集体主义观念、顾全大局的意识,而且小生产意识浓厚,自私自利倾向严重,遇事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只关注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甚至盲目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一旦出现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往往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要求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事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关自己利益时决不让步。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损害社会他人利益为手段。近年来,各地农村频繁出现的农民破坏国家、集体公共设施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民公共精神、公德意识的缺失,同时也提醒我们农民公共精神和理应承担责任的缺失,农村极端实用个人主义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并予以矫正的话,会对农村以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乡村公共精神重构的路径选择

在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下,乡村公共精神是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和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我国的农村要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当前农村公民精神缺失和公共责任淡漠的境况。

(一)弘扬主流文化理念,重建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

主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所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我国现阶段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多元、多样、多变的格局下,需要不断弘扬主流文化,树立社会价值坐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社会包括广大农村发展中最清晰的时代坐标。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我国广大农民所具有的价值理念、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农民价值理念的更新、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包含着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包含着对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农村核心价值体系阙如的现状,急需重构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价值观念的更新、精神面貌的改善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滋养农民的精神世界和个人品格。在广大的农村群众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素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作出表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内在精神信仰、基本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坚决抵制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作风恶劣、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树立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农民,一定要根据农村实际,挖掘各地农村现有的独特的以及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和农民所熟悉、所欢迎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诸如通过建设广播站、图书室、宣传栏、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宣传阵地;通过扶持建设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协会等农村文化宣传活动队伍,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乡风文明,让先进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农民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在农村得到表达和传承,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农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农民内心,并成为其自觉的追求和行动的指南。不断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广大农村营造富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思想文化环境,努力扩大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汇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中占据主导地位,让代表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有效引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念,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农民参与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提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坚持科学信仰,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非主流文化的侵蚀。从而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的根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p#分页标题#e#

(二)完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与政治责任感

现代政治的发展,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建设,依赖于政治制度的保障。在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农民政治认同的增强和政治责任意识的培育与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规范的制度支撑,制度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实践责任理念的框架。从政治认同的角度看,农村政治认同制度是保障农民政治认同和政治责任意识提升的动力性、指导性、规范性准则框架,体现了农民的行为动机和国家的社会治理方式、政治传播效果以及农民的生存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政治认同制度直接关系农民政治认同程度和政治责任感的程度。而要调整相关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的制度认同。首先,要重视民生政治的建设,民生政治是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制度性资源。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以此为指导,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各级政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完善农村居民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公益性组织参加的,以物质性救助为基础,以服务性救助、发展式救助为重要内容的综合农村社会救助新体系,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贫困群体的生存性危机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建构稳定的民生政治制度,使农民对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归属感。其次,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当前政府主导,民间话语权较弱的治理环境下,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和广大乡村干部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农村治理方向,树立服务意识,围绕着农村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把工作重点放到落实政策、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公共服务上来,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最优质、最有效的服务。把基层组织真正建成人民群众可信赖和可依靠的力量,把党组织真正建设成农村思想建设的堡垒,以实际行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护和实现广大农民最根本权利和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形式在基层农村得到了体现,但在运行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制度缺失、缺乏自主、自治无序等情况,农民政治权利不能正确行使,村民自治制度现实效用被扭曲。针对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各地应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为重点,不断优化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不断完善其功能体系,村级基层组织要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村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村级各类组织的职责、工作程序及相互关系,明确村干部的工作职责,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推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在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上赋予村民更多的知情权、建议权、讨论权和表决权,让村民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对村级组织管理和运行施以监督,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群众的主义翁精神与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强化其对自身主体地位的心理认同,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4

一般认为,理性是指人们运用知识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涵盖判断、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计算等各方面能力。理性是如何推动公共管理领域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理性对公共管理领域中两种力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1.1首先是理性对管理群体的影响

第一,理性使得管理群体能客观看待自身能力的限度,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就使得管理群体尽可能避免了盲目自大的心理状态,转而极力跳脱寡头统治的“铁律”并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寻求建议和帮助。这客观上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第二,理性使得管理群体能尽量保持科学的态度,不主观臆测、不轻信盲从。同时,理性也促使管理群体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掌握新的工具来保证公共管理领域的可持续性。这客观上推动了科学化的进程。第三,理性使得管理群体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愈发成熟,摆脱对自己和他人的绝对信赖,转而不断摸索独立于人之外的、更为可靠的、操作性更强的制度。这客观上推动了法制化的进程。

1.2其次是理性对被管理群体的影响

第一,理性使被管理者能够独立思考并怀疑所谓“本该如此”的社会状况的,对把自己排除在外决策者之外的管理活动提出质疑。这客观上保证了民主化的进程。第二,理性也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实施的具体管理活动不轻信、不盲从,使他们有能力发现具体管理活动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这客观上保证了科学化的进程。第三,理性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始终怀有戒心,他们要求与管理者订立契约来确立其权利义务关系。这客观上保证了法制化的进程。因此,理性实际上从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促进了公共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2研究理性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突出意义

笔者认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理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相对于法治建设等人为工作,其概念具有原初性。将理性认定为源动力可以一举突破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2.1“公共管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等概念在本文中的内涵与外延

本文中的“公共管理”,并非仅指“公共管理学”,而是涵盖了“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涵义。在公共管理的理论层面,笔者接受陈振明教授的观点,赞同公共管理领域的三次范式转换:即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根据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三次范式转换中公共管理的领域愈发扩大。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政党执政等相关概念也纳入公共管理领域中来。而在中国的国情下,执政党在公共管理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因此,本文对于理性的探究,重点将集中在政党理性之上。在公共管理的实践层面,笔者认为广义上的公共管理并不仅仅是政府或者第三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它同时也包括了对公民的管理。换言之,笔者认为公共管理领域中的“被管理者”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理性的探究,也会涵盖对“被管理者”之理性的研究。综上所述,本文中的“公共管理”,是一个较传统研究更为广泛的领域,可以将其理解为“政治”与“公共管理”的“并集”,见图2所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二者为人的理性的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的重要方面。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价值理性则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在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工具理性”实质上代表着“绝对的理性”、“实用的理性”和“理性的理性”;而“价值理性”实质上代表着“相对的理性”、“自然的理性”和“感性的理性”。“工具理性”表现出对制度、数据的依赖而“价值理性”则表现出对人的信任。同时“,工具理性”是基础而被动的“,价值理性”是核心而主动的。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讨论,很大程度上与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讨论具有一致性,同时涉及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哲学命题。在经过多年争论仍没有结果的命题面前,笔者选择不再纠缠于概念的具体定义,而在下文中直接应用其实质含义。

2.2从“运动”到“活动”———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挑战

前后,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突出表现,便是“运动模式”的消亡与“活动模式”的兴起。统计数据显示,从建国初期到开始,我国共发动了30次左右的“运动”。而期间有记载的运动居然多达31次,超过了前的总和。后,中央决定不再进行群众运动,随之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活动”,涵盖理论学习、党的建设、道德倡导、科教文卫等等,从“五讲四美三热爱”一直到如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2.1“运动”与“活动”的概念辨析。

公共管理领域中的“运动”和“活动”,一般是指“政治运动”和“政治活动”。两者都被各国公共管理的主体广泛运用到公共管理的活动中,并非中国首创。但中国的公共管理主体在运用运动和活动时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和效果之大确实罕见。一般认为“,运动”是剧烈的“活动”,“活动”是舒缓的“运动”。除了激烈程度不同外,两者还存在以下几个显著区别。首先,两者的强制性不同。运动(在中国多指人民运动)的精神往往具有等同法律甚至超越法律的强制性,一般强调人人过关、无一例外。而活动的精神则往往表现为“号召”,活动的受众只要一般性的“响应”即可。其次,两者的目的性不同。运动一般有明确的打击对象,以“破坏”为主,“建设”为辅。运动的口号也大多是“批判XXX”、“反对XXX”、“整治XXX”、“镇压XXX”以及“对XXX的斗争”等。其中,、大炼钢铁和化运动似乎具有建设的名号,但实际过程中仍然以破坏为主。而活动一般没有具体的打击对象,以“建设”为主,“破坏”为辅。活动的口号大多是“学X”、“建设XXX”、“推动XXX”以及“贯彻落实XXX”等。后的“反腐”活动算是最具破坏意义的活动了,但其实质仍然是通过“反腐”的方式来“倡廉”,依次构建和谐社会。最后,两者的过程不同。运动一般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经常由某一事件、某一个案或某一典型触发,运动过程中大多会出现发起者没有想到、不愿看到甚至无法控制的情况。譬如愈演愈烈直至不可收拾。而活动一般经过长期筹划和部署,有明确“时间表”和详尽的“线路图”,活动过程也往往在发起者的掌控中。譬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阶段、分环节的设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2运动与活动背后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在“运动时代”,“价值理性”在我国从上而下的理性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种“中国式价值理性”,发端于等领导人在建国前的反对工具理性的若干思想,譬如“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等。对工具理性的批评在《反对本本主义》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献中也有相关体现。结束前,政治精英和人民群众都倾向于为了自己认可的理念而去破坏现有的制度。“文件治国”的理念与人民群众过度高涨的热情,使得价值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不断地扩张,以至于人们崇尚主义而蔑视法律。个人崇拜的日益盛行和规则意识的逐渐淡漠终于造就了十年的动乱,也造就了价值理性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价值理性愈发显现出其“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特点,最终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怀疑和反对。结束后,工具理性逐渐取代价值理性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的主流思想。其实用性、可操作性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普遍认同。“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稳定压倒一切”等名言正是工具理性的典型显现。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我国的公共管理愈发实用和实证。因此,在“活动”时代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灌输价值而是教授工具。人们很少再会为了自己所认同的政治价值而去破坏正常运行的政治制度,转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体制的优化,即工具的打磨。

2.3从“GDP”到“幸福度”———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反击

世纪之交,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便是“GDP导向”向“幸福度”导向的转变。依赖数据指标、重视量化分析是工具理性的突出特点。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地位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数字、排名、指标等客观考评依据,甚至出现了“疯狂的GDP”等异化现象。新千年以来,对GDP导向的反思愈发深刻而广泛。如今公共管理者普遍接受“幸福度”的衡量新标准。

2.3.1GDP的疯狂与工具理性的异化。

公共管理者并非不知道GDP乃至所有经济指标的局限性。他们不惜代价的经济建设,本质上是为了借助“GDP”这一客观指标上的胜利、证明自身公共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从政治角度说,也就是为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公共管理者的观点是经济靠前了,证明自己是强大的,说话才有人听,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那么中国必然可以在各国博弈中占据更多主动,收获更多利益。换言之,GDP满足了工具理性自我证明的需要。而地方攀比经济指标的行为则更好理解。地方经济的数量和增量直接影响到了中央对地方支持的力度,也直接决定了地方公共管理者的仕途命运。因此,在经济指标的竞争中,地方政府更为疯狂。上述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工具理性不断扩张的表现。国家和地方纷纷选择了见效最快的管理模式,在最容易量化、最具竞争性的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倾斜。“GDP导向”变成了“GDP唯一”“,指标化”变成了“唯指标化”。其实质原因,都在于工具理性的自身缺陷和不断异化。在理性工具面前,人们的信仰、良知甚至人性都纷纷出现了被瓦解的趋势。工具理性的存在,是为了规范价值理性。换言之,工具理性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如果工具理性完全吞噬了价值理性,那就会走向“理性的非理性疯狂”。

2.3.2幸福度的兴起与价值理性的重现。

新千年后,GDP导向造成的严重后果愈发显现,公管管理主体纷纷进行了反思和探索。人民逐渐认识到,在GDP导向下,公共管理的价值、任务与意义都被理性工具扭曲了。发展和优化公共管理,是为了改进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而在GDP导向下,公共物品的受众常常被忽视,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完全主导了公共管理的方向。换言之,工具理性的扩张造就了“统治型”的政府。在此形势下,国内的“幸福经济学”、“幸福政治学”和“幸福管理学”逐渐兴起。“幸福度”的概念也被公共管理者中的革新派引入中国,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革命。“幸福度”的理论根基,就在于蕴含其中的价值理性。公共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活动时,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怀有天下为公的理念。这才是公共管理的伦理和价值所在。因此,提高人民的幸福度、满意度,才是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此时价值理性的重现,既是公共管理者功利主义、短视主义、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的反弹,也是公管管理中管理群体与被管理群体充分博弈后寻找的均衡点。在实践中,公共管理者逐渐发现了GDP与幸福度中的内在联系:GDP是幸福度的前提保证,而幸福度则是衡量GDP“含金量”的标准。

3结论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5

关键词:价值工程;公路工程;项目管理

1价值工程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价值体现越来越重要。而价值工程主要是以提升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以产品或作业功能分析为核心,尽最大可能通过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需求的必要功能的组织性活动。价值工程当中所谓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价值愈高则反映了事物的有益程度愈高,所能够带来的效益愈大;反之则说明事物有益程度较低下,所能够产出的效益不够理想。价值公式表达为V=F/C,其中V是效用或功能与费用之比,即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与获取该功能总成本的比例;F是指对象的性能或用途,其本质是对象的使用价值;C是指产品或作业在全寿命周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使用费用及生产费用。价值、功能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构成价值工程的三大要素,并具备了以下特征。(1)价值工程的基础为集体创造活动。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整个团队成员相互协作,根据阶段性特点,对产品功能载体进行创新,并适当简化功能载体,以节约材料及建设成本,提升项目整体的技术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价值工程需要一个完整团队才能实现,其基础为集体创造活动。(2)价值工程的核心为产品功能分析。从产品角度来看,公路工程项目的功能才是吸引用户的核心要素,并不是项目本身,通过功能才能够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如果从用户角度出发,则需要注重产品功能开发,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删除部分多余或不必要的功能,以此来压缩成本。通过对项目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将量化功能与量化成本进行比值,从而获得价值。(3)在实现客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与传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相比,价值工程则是将价值、功能及成本“三位一体化”,进行综合考量,能够让产品功能与成本保持协调,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

2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价值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流程包括确认目标、功能分析、功能价值评价、方案制定以及方案实施,下文对各环节进行详细描述。(1)确认目标。首先,在价值工程应用过程中,要确认应用对象。由于价值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财力、人力等,所以无法将所有的项目内容都作为价值工程应用对象,需要进行合理筛选,将能够产出较大经济效益的内容作为对象。从公路工程项目角度来看,应该将建设成本较高、数量较多、成本费用占比较大的项目内容作为价值工程重点关注的对象。当价值工程应用对象确认后,就需要对对象进行充分的情报搜集,以获取价值工程所需的参考对象。通过与参考对象比较,能够及时发现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公路工程项目情报搜集主要包括了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业主信息、地质环境、施工技术、造价信息等。(2)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首先,要结合已经确认的对象的功能进行有效描述,对功能进行细致分析与解剖。通过功能定义表述,能够界定功能的基本属性,并将对象功能范畴清晰地划分出来。然后,从系统角度出发,对单项子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再以图表的方式将这些单项子功能之间的联系清晰地表达出来,便能够充分反映出产品核心功能与辅助功能之间的关系。(3)功能价值评价。根据功能整理结果对功能价值进行合理评价,将功能价值较低、改良期望值较高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应用当中的重点改进对象。(4)方案制定。参考以上步骤,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案。方案的创造需要充分借助团队力量,通过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尽可能提出多种方案,并从中筛选出最优方案。(5)方案实施。按照所制定的方案严格落实,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方案完成后,对整体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3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中的应用

3.1策划阶段

项目策划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起点,其涉及内容较多,包括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以及项目定位等,该阶段价值分析如下。市场调查:结合项目未来用户对项目价值功能及要求进行评价。通过价值分析获得项目特征、不足之处以及不同营销效果等,为项目投资、开发、价格设定等奠定基础。市场细分:以价值工程原理为导向,对市场规模、发展潜力、吸引力以及开发商目标等进行合理评估、筛选、细化,确认目标市场。项目定位:项目产品定位期间,通过价值分析对各个特定容积率的产品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以提升产品整体价值。从客观角度来看,公路工程项目策划成果会对项目未来实施、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项目策划期间,除了要考虑一些基础性因素外,还要分析公路工程项目所处环境变化,如楼房流行款式、市场成长变化、土地税收变化、融资政策变动、城市商圈转移等[5]。将这些变化因素均纳入到价值分析中,以便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性调整,逐步实现产品增值。

3.2设计阶段

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基本的设计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为了防止“前期投资小,后期开支大”的情形出现,设计人员需要在把握前期一次性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以及显性成本均关联起来。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探究子项目工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获取最优组合。同时,要明确评价指标,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同时,要对产品功能进行准确识别。一些并非产品所必需的功能可适当删减,由此来控制建设成本。设计过程中,应该将投资比重大、对项目影响最大且能够产生潜在效益的部分作为价值工程研究核心,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最优方案,得到既经济适用又达到功能要求的结果。

3.3施工阶段

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过程中,核心目标主要包括两点。(1)要获取最优施工方案,以降低各建设产品单体消耗,从而降低生产部门平均劳动损耗,以达到投资费用控制目标。因此,需要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及技术分析,并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的优劣,最终获得最优方案。(2)要实现产品预期功能并达到成本控制目标,则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合理编制。这就要对施工当中的工作量、实务量、劳动量等进行精确的计算,并对人、财、物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让功能、成本达到平衡,最终实现产品增值。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可通过替代材料、调整混凝土混合比、选择低台班费用的施工机械等措施进一步控制成本,实现项目价值。与此同时,要注重施工组织程序,以项目质量、技术、投资成本、进度为核心,对各部分分项工程严格把关,做到施工组织计划紧凑连贯,将工序间隔时间控制到最小,并实现产品必要功能。

4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工程质量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基本保障,产品的功能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借助价值工程,将成本、功能和价值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要求下,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整体价值,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同时,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价值工程,也需要将粗放式的管理模型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转变,通过设定相应的细化目标,获得最优方案,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董小丽.价值工程在软件项目需求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8.

[2]刘荔娟.现代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肖芳林,仇俊林.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J].经营与管理,2010(6):92-94.

[4]张晓洁.价值工程在公路建设中的成本控制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5):26.

[5]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李成贞.价值工程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63-64.

[7]何智伟.价值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采购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2):44-46.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6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

我国工程建设大多将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作为建设重点,但此类传统工程建设却存在一定弊端,其工期、效益、成本甚至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受到威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加大对于环境以及自然保护问题的关注度,因此许多工程亦开始实施绿色工程实现绿色建筑的建造。绿色工程主要指施工队在设计以及规划时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进而打造出无害、健康并且适用于现代人们实际需求的生活空间。

1绿色工程管理研究

系统管理的主要职能即是为了能够将资源更好的利用,而工程管理的存在即是使施工成果能够满足设计时所制定的目标,二者的存在皆是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对工程进行控制。但绿色工程管理与以往的工程管理存在较大不同,其属于更深层次的工程管理,并且绿色工程管理必须保证其自身带有绿色概念,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即是要求绿色工程能够对环境予以最大能力的保护,进而促进自然和人类能够和平共处、相互依存。绿色工程管理与传统的工程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核心主要以科学性为主,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即是追求更为优质的生态保护,并在此过程中完善生态环境。工程施工涉及面较广,不但将对社会造成影响,对自然环境亦将造成一定影响,此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使其存在复杂性。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协调自然环境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平等、和谐,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1.1绿色工程中导向意义较为明显的生态性目标

在绿色工程管理中,科学发展观应作为其发展基础。并且在绿色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将生态目标作为工程的主要导向,进而构建以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核心的价值观。单从绿色工程管理的角度分析,在工程实施期间必须及时对生态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概率降到最低。

1.2绿色工程多重目标为经济、环境以及社会

工程实现施工建设必然将涉及到较多内容,由此可见,开展绿色工程也将使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绿色工程管理问题中,不应仅将经济价值作为绿色工程的主要管理目标,而是应将环境、社会以及经济问题三者皆融入到管理目标中,进而保证绿色工程在施工期间能够将三者有效结合,进而实现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1.3控制绿色工程的建筑成本、工期以及质量

绿色工程与传统的工程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其管理要素主要为工程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等。此类要素不但将工程质量问题凸显,还一定程度增加对于成本以及工期二者的关注度。绿色工程若想实现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使资源消耗量以及能源降到最低,如此才能真正降低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2.1剖析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绿色工程管理所展现的价值观与传统工程管理存在差异,其展现的要求具有创新性。一般情况下,创新后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对生态问题的管理过程中,使工程在保证自身质量的同时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在对资源实施有效节约的基础上使其的应用价值以及效率得到提升。绿色工程管理的新要求不但将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使其能够共发展,与此同时还使社会效益以及企业经济得到保证,一定程度上使生态环境的发展得到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主要准则即是系统性、实用性、客观性以及经济性,使其能够达到统一。若想从根本上实现以上原则的统一首先应充分了解工程先进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将经济性、实用性、先进性分别作为管理目标、管理保证以及管理方法,进而提高绿色工程管理力度。

2.2工程价值观评价体系分析

保证工程能够符合预期标准的有效方法即是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基于此,应及时构建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而保证绿色工程管理效率以及绿色工程价值观的展现。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主要对工程的经济性、先进性、合理性、安全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一般情况下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综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科学性原则作为主要原则。综合性原则主要指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贯彻评价指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对工程管理进行分析,保证其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实现真正价值,并且将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可操作性原则主要指将最终构建完成的评价体系进行简化,使其能够快捷方便的完成评价工作。科学性原则主要对企业施工行为进行规范,使其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期间始终以科学性为分析核心思想,分析中注重衡量指标的重要性,注重全面化衡量、多元化衡量,有效促使定量、定性、微观、宏观等相关参数结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此类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行业领域的发展,以实际事物为例,诸如施工内容较为复杂、污染问题严重等,绿色工程管理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使此类问题得到改善。绿色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全新理念,要求工程实施导向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结合实际将经济、社会、环境有效进行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亦能够使工程的工期、成本、质量以及安全皆有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跃进.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数码世界,2018(5):378-379.

[2]张艳菲,齐梓任.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89-90.

[3]李欣.绿色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82-183.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7

本文介绍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最主要的三方面内容,并就行政价值观念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新公共管理当中所涵括的新时代精神与文化进行了探讨,对于当代公共行政者而言,在行政价值观念的建构过程中,必须由以下几个视角来展开:民主合作行政、创新发展行政、竞争服务行政、高效质量行政。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政府;行政价值观

行政价值观的内涵即为行政主体对于其所追求的某种行政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理解。在行政价值观念当中涵括了大量对于具体行政事务的思想解读,因此行政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具备着一定的指引价值。因此行政价值观也是公共行政的重要基础之一,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行政价值观念也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也为行政价值观念的建构与提供带来了可能。因而,便需要能够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来全面审视当前我国的行政价值观建构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具体就涵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即:1)公共服务主体多样化,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主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采取的是“多中心公共治理模式”;2)执行机构更加自主化,政府行政单位在具体的行政执行过程中具备有极大的自主性特征,可基于政策与项目整体框架的执行基础上采取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公共管理等方式,来自主进行对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设计工作;3)地方政府分权化,也就是重点突出地方政府在提供以地方公共产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价值。在公共管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图1所示。

二、行政价值观分析

行政价值观即为行政主体就针对某一行政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理解与追求。其中还涵括了拥有相应行政价值观的人员对于具体行政事务的理解,因此其也便具备了一定的解释性特点;并且行政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具备着一定的指引意义,具有着特定的方向性特点。也正是基于行政价值观本身所存在着的这双重特性,导致行政价值观念本身便存在着对于具体行政价值进行解释与方向指引的作用。总的来说,行政价值观念将会对政府功能与结构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即存在着怎样的行政价值观念便也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政府体系与公共行政体系。鉴于此,对于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便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陈旧行政价值观,积极树立起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更好的投身于新公共管理事业当中,使公共管理工作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三、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

(一)由集权转向为民主合作

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民主并非是原本管理行政当中的民主,而是促使私人部门与非政府组织来引入公共服务,并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当中,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建议,切实促进民主走入到公共领域当中。民主行政不但是对社会公平与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其更加重要的是还应注重在执行具体行政操作时民主性,突出对组织健全的制度化公民社会的培养。

(二)由守旧转向为创新发展

行政管理的命脉即为效率,在此之中效率也涵括了效益、经济与时间三方面的要素,此三者间互为联系,密不可分。传统行政常常是过于关注于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效率问题;亦或是单纯性的追求效率而牺牲掉了其中的某一项要素,最终所造成的后果便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效率停滞不前。新公共管理的出现便促使关于行政效率的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其更加注重由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调动起来,转变行政方式、增强行政能力、创造机遇条件,最终实现创新式发展。

(三)由政府中心主义转向竞争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念会促使政府职能发生更加明显的转变,政府将更加倾向于为社会公众提供纯粹性的公共产品服务,并由非政府组织亦或是私人来共同参与为社会公众提供混合公共产品,此两者的积极协同有助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服务主体多样化,摒弃了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处于完全相同的起来,来展开竞争服务。对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政人员必须要能够具备良好的竞争服务意识,加强对这一方面意识素养的培养。

(四)由形式主义转向为高效质量化

新公共管理促使市场观念与公共观念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促成了在行政理念上的发展与创新;在衡量公共行政基本关系之时,产生了其自身特殊的有关国家、社会、市场、人民、行政等多方面的关系理念,实现了对于行政价值观念的发展;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应用市场经济行为中所较常采用的绩效管理,在突出行政责任的同时,要确保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并最终促成行政组织文化的创新。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统治型行政方式已经愈发式弱,公共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具备了更加多元、丰富的公共特性,同时其也表现的愈发明显。在此阶段当中,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发展演变趋势,即:由集权转向为民主合作、由守旧转向为创新发展、由政府中心主义转向竞争服务、由形式主义转向为高效质量化。

参考文献:

[1]黄建红.行政价值观转型与政府职能重塑[J].行政论坛,2014,(3).

[2]申永丰.论行政价值观的生长历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6).

公共价值管理范文8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价值;分析

与传统工程管理相比,现代工程管理有了不同的需求,现代工程管理需要在具有良好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绿色节能管理的新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又产生了绿色工程管理的观念,从而提升对工程管理的创新。

1新形势下进行工程管理的意义

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因此要在工程施工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成本表明,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所有破坏都以成本的形式还原给人类。工程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开发活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己的居所,不可避免的进行工程建设,但工程建设活动,一步一步的毁灭的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也意识到,必须革新项目管理,减少各种各样的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的诞生,最初的项目管理终于成为一个学科,人们在工程活动中,工程顺利为了确保活动和管理行为,此后逐渐变化,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活动和工程项目管理科学诞生了。在新形势下,进行工程要求全面管理施工活动。科学配置和动员工程机械、科学管理施工人员、监督施工行为、科学设计等都属于工程管理的内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工程管理也不再是简单地为了保障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而是融入了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革新管理后的水工程的过程中,对机械工程、建材利用等工程的一个环节重新整理,减少排放,节约能源节约等方面出发,再次用水、电相关的制度设置,以前的工程废料进行思考,并提出废弃物的再利用的理念,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而且还建立了几个工程蓄水池,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总之,新形势下的工程管理更加注重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

2基于新工程管理上的工程价值观

新项目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更科学的指挥调度方法,完成建设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为减少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生态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做出了贡献。这种项目管理被称为绿色项目管理,基于绿色项目管理的工程价值具有以下新的含义。

2.1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价值观

传统价值工程相比,绿色的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目标是纯粹的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概念、价值评价和生态保护目标和创造的新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导人们的生态工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2.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并重的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项目活动不仅是为了执行者,也是为了社会和环境。不适当的项目管理行为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占用和浪费社会公共资源,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价值评价的内容,把项目管理和工程价值提升到不同的层次,使项目的价值最大化。2.3全程管理价值观项目建设完成后,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在项目建设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准备项目需要管理,如设计、投标、财务预算等。所谓全过程管理的价值,是指建设前期的管理和项目的使用,包括建设管理。

3新势下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的有效性分析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项目管理法也在发生变化。可持续性的概念不再是一个概念,已经被编入法律和条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工程建设部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工程管理办法》,业界重新树立了工程价值观。新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程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更加适用和有效。国家支持绿色项目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大大支持项目的管理,建设部门的项目管理大大推进改革,促进绿色项目管理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建设单位参与绿色项目管理。

4关于工程管理进一步优化的措施

4.1提高公众参与度

项目管理需要投入多方面的力量,从管理人员到基层施工人员,都要参与优化项目管理。管理所有人员绿色渠道的开放要求,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项目管理,绿色项目管理的加强宣传,并设置了项目管理、节水、节能的意识参与,资源浪费,建筑在早期阶段的行为。

4.2政府及建设部门制定关于优化工程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为了优化项目管理,良好的政治环境下,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制定了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污染环境的项目活动进行严厉处罚,规范项目活动化、绿色项目的建设,支持和奖励。施工公司为了节能、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进行管理人员的报酬体系的改革,节能效率化,浪费能源的行为的限制,为管理人员的节能、环保要求的管理系统的实现。

4.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新形势下的工程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具有环保意识,具备绿色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管理技能,善于资源调度。只有具备上述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在项目管理中实现节能管理和高效管理。现代建设项目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新一轮的项目管理和价值创新需要绿色的项目管理,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项目管理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军,张震.绿色建筑中的BIM工程进度管理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0,47(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