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1

一、研究缘起

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结果是由制度产生出来的,要处理好景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好的经营管理体制。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公共景区为了获得开发和保护资金,纷纷转让景区经营权,实行企业化运作。但现实中,这些运作可谓好坏参半,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沉痛的教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所谓制度安排是指对某些具体行动或关系实施管制所采取的规则,它包括基础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

黄进曾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公共景区事业是我国重要的公共事业,关乎公共利益。其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纯粹利用市场或政府机制配置资源将会产生严重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特许经营是一条门路,这样一种混合目标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实现政府和企业目标。公共景区特许经营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经营,企业在政府的监控下开展经营活动。那么,这种制度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和功能,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本文将作一个简单探讨。

二、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特征

本文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

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就是政府对公共景区特许经营事务实施管制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的特许人为政府,被特许人为私有企业,特许双方是一种行政许可与被许可的关系。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被许可方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特许经营合同是一种行政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特许经营反映在政府规制行为上,是一种“以合同方式进行管制”的方式。

5、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认为,特许就是特别允许,要有许多限制条件,对经营的内容、范围、时间等要有明确规定,要严格按照景区的规划来办事。景区不是经济开发区,目前景区的乱建项目太多,应在整治的前提下特许。

6、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7、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以政府的行政许可为前提的,它要遵从公共利益。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不利于公共利益,则行政机关有权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同时,行政机关对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具有监督权,必要时可对特许经营企业进行强制或制裁。

三、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功能

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确保企业在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及再生产的承载能力限度内对景区进行建设和经营。景区资源经营管理必须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和景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公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功能如下:

1、特许经营能够实现公共景区管理中的政企、事企分开。景区资源的保护、管理、监督由政府承担,相应的经营项目(根据待特许的公共景区的特征及双方协议确定是单个项目还是整体特许)则由获得特许经营的企业来负责。

2、特许经营制度在选择被特许方时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使有资质的企业获得经营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政府的寻租行为,并把没有实力的企业挡在了外面,防止因无力开发保护而给公共景区带来破坏。

3、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可以在公共景区保护的前提下规范管理者(特许者)和开发、经营者(被特许者)的行为,利用法律文件规定双方的资源保护责任和经济收益分配方式,把权利和义务规定的非常详细,以便于操作。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能够较好的兼顾公共景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于资源管理部门,这种制度有利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从而保障人类对于这些珍贵遗产的永续拥有和享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可以选择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员以合同的方式完成项目开发建设、项目经营等业务,同时得到部分使用费和税收,同样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景区而言,专业

公司的经营,能够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摆脱其经营困境。同时,特许经营也能使游客获益,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的企业能够兼顾游客利益,提高游客服务质量,这是无论政府垄断资源或者单个企业垄断所不能带来的。

四、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结构

制度安排是一系列子制度系统的集合,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制度环境建设、特许经营主制度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三部分。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2

论文提要:本文阐释了我国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剖析了其制度功效,提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系统应具备的结构及各子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

公共资源类景区简称公共景区,指的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旅游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不包含主题公园、人造景点等主题景区。具体而言,我国的公共景区包括市政公园、博物馆、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和各级风景名胜区等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公共场所。这些景区是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重点。

一、研究缘起

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结果是由制度产生出来的,要处理好景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好的经营管理体制。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公共景区为了获得开发和保护资金,纷纷转让景区经营权,实行企业化运作。但现实中,这些运作可谓好坏参半,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沉痛的教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所谓制度安排是指对某些具体行动或关系实施管制所采取的规则,它包括基础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

黄进曾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公共景区事业是我国重要的公共事业,关乎公共利益。其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纯粹利用市场或政府机制配置资源将会产生严重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特许经营是一条门路,这样一种混合目标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实现政府和企业目标。公共景区特许经营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经营,企业在政府的监控下开展经营活动。那么,这种制度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和功能,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本文将作一个简单探讨。

二、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特征

本文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

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就是政府对公共景区特许经营事务实施管制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的特许人为政府,被特许人为私有企业,特许双方是一种行政许可与被许可的关系。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被许可方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特许经营合同是一种行政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特许经营反映在政府规制行为上,是一种“以合同方式进行管制”的方式。

5、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认为,特许就是特别允许,要有许多限制条件,对经营的内容、范围、时间等要有明确规定,要严格按照景区的规划来办事。景区不是经济开发区,目前景区的乱建项目太多,应在整治的前提下特许。

6、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7、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以政府的行政许可为前提的,它要遵从公共利益。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不利于公共利益,则行政机关有权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同时,行政机关对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具有监督权,必要时可对特许经营企业进行强制或制裁。

三、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功能

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确保企业在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及再生产的承载能力限度内对景区进行建设和经营。景区资源经营管理必须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和景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公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功能如下:

1、特许经营能够实现公共景区管理中的政企、事企分开。景区资源的保护、管理、监督由政府承担,相应的经营项目(根据待特许的公共景区的特征及双方协议确定是单个项目还是整体特许)则由获得特许经营的企业来负责。

2、特许经营制度在选择被特许方时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使有资质的企业获得经营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政府的寻租行为,并把没有实力的企业挡在了外面,防止因无力开发保护而给公共景区带来破坏。

3、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可以在公共景区保护的前提下规范管理者(特许者)和开发、经营者(被特许者)的行为,利用法律文件规定双方的资源保护责任和经济收益分配方式,把权利和义务规定的非常详细,以便于操作。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能够较好的兼顾公共景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于资源管理部门,这种制度有利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从而保障人类对于这些珍贵遗产的永续拥有和享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可以选择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员以合同的方式完成项目开发建设、项目经营等业务,同时得到部分使用费和税收,同样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景区而言,专业公司的经营,能够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摆脱其经营困境。同时,特许经营也能使游客获益,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的企业能够兼顾游客利益,提高游客服务质量,这是无论政府垄断资源或者单个企业垄断所不能带来的。

四、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结构

制度安排是一系列子制度系统的集合,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制度环境建设、特许经营主制度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三部分。

产权改革、组织架构、立法建设共同构成景区特许经营的制度前置(或制度环境),景区特许经营要想成功推行,必须先疏通制度环境,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或建设,它是公共景区特许经营主制度得以推行的前提。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3

困境一:学术理论超前与社会实际落后之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西方舶来品,理论源于新公共管理思想,其主要观点是倡导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受制于历史因素,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但被认为发展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以娄成武和崔运武为代表)看到了公共事业的广阔前景,遂向教育部申报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

但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实况并不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生态,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也远非发达国家的水准。孙孝科认为,作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的倡导者与先行者们更多的是囫囵吞枣式地照单全收,由此引发的专业水土不服便自然不可避免[1]。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是未来政府治理转型的一个方向,但中国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与市场规则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出入,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虽已起步但发展不充分,市场化阻滞因素依然存在,潜规则较多。在市场化过程中,承接公共服务的机构跟政府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牢牢把握在政府手中,不愿放手。公共服务的垄断经营还很普遍,特别是从行政转制的事业单位,依然有较强垄断部门的色彩,其中包括对就业机会的垄断[2]。事业单位的职位有限、资源稀缺,人员流动小,招聘干扰因素大,不利于公共事业专业人才的进入。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诸多社会公共事务主要由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或合作治理,因此,西方公共管理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非营利组织[3]。但经过这些年的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与体制改革依然滞后,行政事业一体化的基本格局未变,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依然有限。专业发展超前社会现实,事业单位行政化、社会团体官方化最终导致人才吸纳机制的固化与垄断化,甚至部分呈现腐败化态势,人才进入的“透明墙”壁垒依然存在,限制大量公共事业专业人才的进入与发展。公共事业服务人才还未形成市场化、规模化需求,但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却蓬勃发展,十几年时间已有超过四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自然形成学术理论超前与社会实际落后之间的矛盾。

困境二:社会认知混乱与专业认知混沌绞织之困境

按照郑代良等人的总结,社会大众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可分三个层次:一是认识模糊,即不知道本专业是干什么的;二是认识狭隘,即认为是培养公务员的;三是认识单纯,即认为此专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吃香,在中国乃朝阳专业,前景一片光明[4]。

总体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认知度低、认可度低、影响力低的困局。某些企事业单位招聘部门并不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专业的学科性质、培养目标模糊,招聘时往往遗漏该专业。从公共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产生路径看,受制于“路径依赖”的影响,管理人才更多的是在各职能部门及专业人员中产生,单位很少直接招聘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乏进入机会。以高校系统为例,学校的管理精英多来源两种途径:一是各行政职能部门,如各处室;二是专任教师。其中行政职能部门的人才通过两种方式产生:一是直接招聘的专业人才,如计财处主要招收财会类专业、人事处主要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是从各学院抽调,比如从辅导员、团支书、党支部书记这类群体调入相关部门。从理论上讲,学校的校办、党办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就业部门,但这些部门的人才多数是内部调任,很少直接招聘。这种现象一则说明“路径依赖”依然存在,二则显示即使像高校这种场域也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乏认知与重视。

专业师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混沌不清,存在“变异论”(席恒,2003)、“准公务员论”、(董克用,2003)、“泛管理人才论”(彭国甫,2004)、“超前论”(赵立波,2005)等诸多定位。笔者曾参与过一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的讨论。事实上,老师对本专业的定位也不清晰。历届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讨论最多的依然是本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建设及就业等现实问题,但讨论并未达成共识。虽然同属于公共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但某些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开设与培养目标及行政管理无明显区分度。

专业人士认知混沌不清,学生的认知既迷糊又困顿,不知道出去能做什么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疑虑。孙孝科的调查显示,只有16.63%的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比较了解[5]。一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知是“公管=管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

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文教、环保、体育、卫生、社保等八个专业方向,但目前尚无一所院校?_齐上述八个专业方向[6]。各学校授予的学位庞杂无章,涉及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医学、农学等不同学科[7],学生就业无所适从。从调研的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不知道自己的就业出路,不清楚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处,也不清楚自己未来能做什么,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他们表达最多的词汇。

困境三: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之困境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文教、环保、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最新修改的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为“能在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8]。

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复合型人才可能走得更远,但前提是有一技之长。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做到的是“博”而缺乏“专”,致使“人才”没有进入发挥场域即被淘汰。专业能力培养之“博”与社会需求之“专”的矛盾不利于毕业生就业。

根据对全国公立高校本专业的已就业学生统计数据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平均比例占总毕业生数约40%;攻读研究生,约占30%;到事业单位就业,约占25%;最后,到政府机关就业,约占5%。企业化就业成了主流[5]。

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招考中,指明招收公共事业管理的职位数量非常有限。笔者统计了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果显示,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共4个。2015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直接注明招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数为0,招公共管理类的职位共6个。以此观之,政府并未给予公共事业管理任何政策上的扶持。学生就业选择空间小,机会有限,造成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困境。

按照目前的专业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似乎更适合在职人员进修,且核心是公共事业管理精英的进修。因为高级管理阶段对管理者的要求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宏观视野,需明大势,定战略,决方向,涉猎广域知识,特别是人文社科,多学科的交叉学习正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优势。

困境四:精英的专业定位与非精英化教育之困境

研究公共管理或社会学等领域,有两方面积累为佳。一方面在于经济基础,以便解经济困顿之忧。原因在于公共领域的实务工作或研究皆非一日之功,短期内断无创造直接财富的良机。若非有一定经济基础,则将有生存之危。另一方面在于立公共精神。公共事业多为非营利机构,多数并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或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本。学此专业需有一定公共精神,方能在事业中有所精进。简言之,公共事业管理更适宜具有一定财富积累之家又不失公共精神之精英为业,而对尚需解经济困恶之士显然不宜。

从十八大后,公共机关及事业单位严格财经纪律,规范公务开支,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多数被削弱,某些人因此无心工作,给不少进入这些单位的年轻人带来职业发展的困扰。但与此反差的是,近些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规模扩张迅猛。1997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分别向教育部提交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纳入本科招生,1998年教育部批准了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110302。1999年两所院校开始正式招生,2000年,已有57所院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1年发展到132所,2003年则有220多所高校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截止到2015年8月,查询搜狐大学信息库,共有406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但一些人的调查显示,2009年年底,全国已有472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9]。

大规模的扩招会产生两方面的遗瘤,一则源于师资队伍。与多数文史哲专业类似,公共管理类的师资不可能通过短期培养与培训而成,招生规模的扩大将面临师资短缺和水平不高的问题。笔者的调查印证了此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成分多元,包括社会学、经济学、行政管理、政治学、教育学等,一些专科学校还涉及医学卫生、农学、体育等方面的专业。由于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学科建设层次依然较低。目前,全国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硕士和博士点,高学历教师缺乏,多数二本院校无力吸引公共管理类的高学历人才,教学水准和学术水平难有保障。二则来源于生源状况。从搜狐大学信息库查询系统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平均录取分与校内其他专业相比,录取线多处于偏低位置。大规模扩招后引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大众化生源与精英化定位矛盾。

师资队伍的缺陷,加之学生志向与素养的问题相互胶着,将危及专业的生存之基。按照目前的招生模式与招考规则,学校无力从除分数以外的其他方面筛选生源。在现有教育投入与分配规则下,学校首先必须保证招生规模之稳定。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个冷门专业而言,生源问题更严峻。笔者调查的一所院校显示,在计划招录的45人中,差额13人,需要调剂。其中文理科录取线恰是学校最低调档线,文理科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皆差5分,生源数量和质量难有保证。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4

业主:石景山区政府

开发建设单位:石景山区信息办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随着石景山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其“三大创新”正成为全国、全市学习借鉴的典范。但是理顺街道职能,把街道打造成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指导下的一个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平台,大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支撑。因此,为了满足该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建设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成果,建立便民电话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监管中心四中心在信息资源中心支撑下的互动模式,旨在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目前该平台的深度和广度已进一步延伸,开始进行街道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最终将构建起市、区、街三级联动的街道综合管理

服务信息系统。

二、项目设计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总体思想,石景山区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为主线,以整合政府呼叫中心、促进呼叫中心事业发展为抓手,同时结合该区特有的“三级双百”社区巡防网络的经验和做法,克服体制障碍,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成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使管理、监督与服务一体化,以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该项目设计思路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

一个中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为中心;

两个提高:提高政府城市管理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三项措施: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GBCP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市、区、街三级城市管理联动机制;

四项保障: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框架由呼叫中心系统、监督中心系统、指挥中心系统、系统维护系统、地理编码系统五大主干系统构成。

三、项目研发进度

石景山区自2001年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数字城市技术,经过五年的发展,数字城市技术在该区的应用不断深入,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涉及面不断拓宽。

⒈建设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基础信息库

随着石景山区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发展的需要,该区先后建设了《石景山区房屋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等,并通过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各种信息整合和综合利用建设了《石景山区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构建“数字石景山”的基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重要基础之一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在现有空间信息系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标准,结合该区资源目录建设,已初步搭建了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雏形,并将针对各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建设空间地理专题数据库,以满足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应用。同时,计划通过区资源平台与市平台的对接,实现市区两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石景山区城市管理提供可靠且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撑。

⒉丰富基于网站的空间信息服务

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石景山区在政府网站群门户――石景山信息网上提供了区域空间信息综合查询板块,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所需的餐饮、出行、旅游及办事信息。相关分站点也依托自身业务系统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区还通过政府网站提供政务公开、网上反映城市管理问题,查询办理结果并进行评价及网上评议政府等功能。

⒊基于空间信息建立面向主题应用系统

围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石景山区政府利用“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及“国土房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建立集经济信息、内部管理、招商引资管理和综合经济分析于一体的投资及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石景山区管理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各园区主要入驻企业经济信息、规划石景山区的经济资源、分析经济走势,为区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的平台。

⒋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走科技化之路是大势所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石景山区不断引入新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手段,在城市管理中使用短信平台、集群电话、800兆数字集群、城管通等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为该区实时、动态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该区城市管理的水平。目前,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可及时收到呼叫中心的信息,并分派给区属职能部门,同时又可通过城管通对城市巡查人员进行准确调度。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全面协调各委办局,监督项目进展。

⒈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务应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何让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发挥出价值,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成效,是信息化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紧紧抓住需求这个出发点,结合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基础,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既不盲目冒进,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努力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有需求才会有应用,通过需求带动信息化应用,通过应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实现信息化的效益,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

⒉以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为重点,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工程,而是引领变革的工程,是一场革命。任何信息化工程项目都应以审视、研究、评估现有业务流程为起点,以改造和优化业务流程为重点,这是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关键。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比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275项业务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从而确保了项目成效,成为国务院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示范项目。

⒊以资源整合应用为基础,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科学决策

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一大难点,却又是信息化事业成败的关键点,必须采用行政、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协调配合,才能消除信息壁垒,促进问题的解决。石景山区着力抓好了资源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建设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基础库、目录系统与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支撑了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了科学决策。2005年石景山区资源体系建设成为北京市试点项目,2006年石景山区又成为国家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地区电子政务试点,成效显著。

⒋一把手重视,切实发挥信息办的规划、统筹、指导、服务作用,以信息化长效机制为前提,提供信息化工作的强有力保障

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整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全局,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同时全区要一盘棋,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多方积极性,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确立总体框架,实施科学规划,建立信息化长效机制,以此保障推动信息化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确立了基础网络层、基础数据层、数据共享层、数据交换层、应用基础支撑层、业务处理层、综合应用层、用户认证层、门户展现层九个层次及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体系两个体系的建设框架,围绕政府5大块16条核心业务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⒌以重点产业发展为拉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为此,石景山区提出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RD),构建信息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发展以动漫与网游为主体的数码娱乐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石景山区已建立起数码娱乐产业基地,该基地成为国家科技部“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化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也在此落户。该基地以建设产业支撑平台为重点,不断完善数字娱乐产业支撑体系;引导资源向数字娱乐产业流动,促进数字娱乐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推进特色中心建设,启动“一网一园一区”三大主体工程,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石景山区通过加快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以数字娱乐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娱乐产业的发展,促进CRD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石景山区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在街道这个层面上,通过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上下联动,进一步促进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政府单一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弱化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转化政府面向市场的职能,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在社区建设中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基层管理水平。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街道与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平台,成为实现街道内部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支撑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和深化应用,可以推动全区各部门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支撑,实现高效联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对现有工作的支撑,更会在街道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管理等方面全面发挥作用。

⒉经济效益

在GBCP模式中,G.B.C三者协同,行政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同时,市民参与优先于专业巡查,依据属地情况巡查队伍可伸缩、可外包、灵活性高,运营成本可控制。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5

关键词:度假旅游;开发;模式

1 我国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

(1)整体租赁经营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度假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垄断性建设、经营、管理该旅游度假区,并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由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政企共同受益的旅游度假区治理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度假旅游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

(2)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为了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对景区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由政府委托股份制企业独家经营旅游度假区,或者在景区经营企业的基础上新组建一家股份制公司,政府授权其独家经营景区资格的方式。这种模式构造了景区经营强大的市场融资能力,广泛吸纳了社会资本的注入,同时借助股份制企业的先进机制,依靠对旅游度假区的垄断经营,以投入高额资本、创造优质旅游产品、追求高额投资回报为目标。

(3)上市公司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经营企业经过股份制上市以后,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代理经营包括景区门票在内的一切旅游业务,成为景区内唯一负责旅游经营的机构,对旅游度假区实行垄断性经营的方式。WWw.133229.COm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经营的旅游度假区,其所有权归属于景区管理机构,其经营权由景区管理机构委托给了上市公司;景区上市公司统一负责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保护工作由景区管理机构承担。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四权”完全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经营模式。

(4)整合开发经营模式。是指对于依托公共文物资源的旅游度假区,在保证国家完全拥有文物资源所有权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安排,对文物旅游度假区的文物类公共性资产和非文物类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整合,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分离的原则,将文物景区的文物事业发展职能和旅游市场经营职能分开,事业部分统一归文物部门,按照事业规律管理,企业部分组建经营开发实体,统一划归政府直属国有独资的旅游集团企业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市场化经营。

(5)网络复合治理模式。是指一个度假旅游景区设立拥有政府管理权限的景区管理机构,同时行使同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对旅游度假区实施一体化(只有一个管理主体)、封闭式、全方位管理的方式。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属于作为政府的景区管理机构,但景区经营由景区管理机构的独资企业采取部分直接经营,部分由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规范的股份公司经营的方式进行,景区的旅游业务开拓紧密依托旅游部门的市场网络开展,在这个模式中,旅游度假区的经营权绝大部分控制在景区所有者——景区管理机构手中,少部分控制在合资公司中;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权主要在景区管理机构手中,景区经营企业主要负责旅游资源开发,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有保护资源的绝对责任,是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部分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2 我国度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宏观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使得国内度假旅游景区在经营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多头管理,多重目标。目前,我国度假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是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多重目标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而随处可见的多重管理加剧了这种矛盾。

(2)秩序混乱,服务较差。度假旅游景区安全隐患较为严重,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证。这几年发生的大的旅游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就是因此引起的。急功近利,内部机制不合理,不科学,管理混乱。有的景区层层转包,各行其是,秩序混乱。

(3)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我国度假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表现在景区破坏性建设严重,自然景区城市化突出。有些素质不高的企业胡乱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如酒店、别墅、停车场等,使景区建设庸俗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很大。许多度假旅游景区出现资源退化,不仅有客流量大造成的自然退化,更主要的是保护不力。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好,环保技术不过关,造成景区卫生不好,由此而引起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4)条块分割,名实不符。在我国的度假旅游景区内,往往出现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在条块分割、各据一方的情况下,在地方、部门、 单位、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的现象极为常见。

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6

关键词:度假旅游;开发;模式

1 我国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

(1)整体租赁经营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度假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垄断性建设、经营、管理该旅游度假区,并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由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政企共同受益的旅游度假区治理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度假旅游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

(2)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为了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对景区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由政府委托股份制企业独家经营旅游度假区,或者在景区经营企业的基础上新组建一家股份制公司,政府授权其独家经营景区资格的方式。这种模式构造了景区经营强大的市场融资能力,广泛吸纳了社会资本的注入,同时借助股份制企业的先进机制,依靠对旅游度假区的垄断经营,以投入高额资本、创造优质旅游产品、追求高额投资回报为目标。

(3)上市公司经营模式。是指旅游度假景区经营企业经过股份制上市以后,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经营包括景区门票在内的一切旅游业务,成为景区内唯一负责旅游经营的机构,对旅游度假区实行垄断性经营的方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经营的旅游度假区,其所有权归属于景区管理机构,其经营权由景区管理机构委托给了上市公司;景区上市公司统一负责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保护工作由景区管理机构承担。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四权”完全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经营模式。

(4)整合开发经营模式。是指对于依托公共文物资源的旅游度假区,在保证国家完全拥有文物资源所有权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安排,对文物旅游度假区的文物类公共性资产和非文物类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整合,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分离的原则,将文物景区的文物事业发展职能和旅游市场经营职能分开,事业部分统一归文物部门,按照事业规律管理,企业部分组建经营开发实体,统一划归政府直属国有独资的旅游集团企业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市场化经营。

(5)网络复合治理模式。是指一个度假旅游景区设立拥有政府管理权限的景区管理机构,同时行使同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对旅游度假区实施一体化(只有一个管理主体)、封闭式、全方位管理的方式。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属于作为政府的景区管理机构,但景区经营由景区管理机构的独资企业采取部分直接经营,部分由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规范的股份公司经营的方式进行,景区的旅游业务开拓紧密依托旅游部门的市场网络开展,在这个模式中,旅游度假区的经营权绝大部分控制在景区所有者——景区管理机构手中,少部分控制在合资公司中;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权主要在景区管理机构手中,景区经营企业主要负责旅游资源开发,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有保护资源的绝对责任,是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部分分离的度假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2 我国度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宏观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使得国内度假旅游景区在经营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多头管理,多重目标。目前,我国度假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是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多重目标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而随处可见的多重管理加剧了这种矛盾。

(2)秩序混乱,服务较差。度假旅游景区安全隐患较为严重,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证。这几年发生的大的旅游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就是因此引起的。急功近利,内部机制不合理,不科学,管理混乱。有的景区层层转包,各行其是,秩序混乱。

(3)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我国度假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表现在景区破坏性建设严重,自然景区城市化突出。有些素质不高的企业胡乱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如酒店、别墅、停车场等,使景区建设庸俗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很大。许多度假旅游景区出现资源退化,不仅有客流量大造成的自然退化,更主要的是保护不力。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好,环保技术不过关,造成景区卫生不好,由此而引起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4)条块分割,名实不符。在我国的度假旅游景区内,往往出现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在条块分割、各据一方的情况下,在地方、部门、 单位、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的现象极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