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例6篇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1

1.1考核观念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工作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人们对于考核制度的认识不足,依然停留在以往的走形式的认识上,人为考核结果对于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绩效考核工作应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对个人期望和工作能力的体现。相应的考核成果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的体现,应该是相应奖惩的依据。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人员,应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改善,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1.2建立岗位管理制度

岗位管理制度是对考核进行明确的划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岗位管理的核心工作进行划分,对工作目的、职责、内容、资格等不同方面进行考核与管理。通过对岗位的说明,让工作人员认清自己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界限。通过岗位管理制度,让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自身岗位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目标,客观合理地做好自身工作。同时,岗位管理也有助于落实考核制度,让考核制度更客观准确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1.3建立准确的评价制度

准确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才是做好绩效考核的关键,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人员采用的评价制度上,大多数以主观的评价方式为主。主观的评价方式过于主观化,不能正确地、量化地反映实际工作效果,不能有效地、客观地体现考核效果。对于人员考核上,要根据考核目标建立考核制度,对于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应该建立不同的评价考核制度。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采用主观的评价方式,对于基层事务性的管理人员应该采用相应的客观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灵活的分级评价考核制度可以更好地对整体行政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措施

2.1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

要想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和指定相应的考核目标。只有建立新的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核目标,才能保证考核工作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在建立目标时,要根据高校的实际计划和情况,先建立部门目标,然后建立个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制定相应的价考核制度,形成分工协作的整体,切实加强对入党动机的教育和政治素质的学习考核,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2.2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绝非简单地上党课、参加组织生活等形式的单纯说教,要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具体的学生活动去体会和培养,让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让积极分子在维护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学生工作日常管理中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以此带动学生教育管理其他工作的开展,带动更多同学的共同进步,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感染力与吸引力。高职系(院)要结合团总支的“推优”工作,将优秀的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充实到学生会和团总支的关键岗位上,让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给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学生支部要建立联系机制和目标考核指标,定期考察和指导,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工作中发挥作用,培养能力,锻炼成熟。

2.3规范组织生活

高职系(院)要建立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规范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学生党支部要制定工作目标,明确每一名学生党员和发展对象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所在班级、专业、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制定发挥作用的考核评价指标。学生党支部要根据考核的结果召开组织生活会,对于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的途径,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4学生党员发展要在量和质上追求齐头并进

学生党员发展要在量和质上追求齐头并进,高职院校应推进系(院)学生党员审批试点工作,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增强系(院)学生党员发展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使系(院)将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导向,推动系(院)的学风建设。系(院)有了学生党员审批工作,就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系(院)将学生党建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相呼应,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党员榜样”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作用,服务广大同学,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树立学生党建在学生工作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能够保证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5建立党员责任目标实施措施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2

一、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机制。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2、认真做好党刊党报的征订,党费收缴及党建信息的采写、上报工作。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3

一、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机制。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2、认真做好党刊党报的征订,党费收缴及党建信息的采写、上报工作。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卓越计划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60-0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逐渐推进,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符合新背景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1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自实施以来,全国已有三批高校入选,其中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第三批有433个本科专业、126个研究生层级学科领域获批。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之一,并于2010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专门用于配合该计划实施的高等工程师学院。

一、 “卓越计划”背景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必然需求

“卓越计划”以“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型人才。基于此,卓越工程型人才在人才的各方面素养上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可以鼓励大学生党员投入到学习中来,可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可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发挥出最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有力措施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而学风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风的质量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生党组织是高校中最为基层的党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不但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对整个校园内的学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起到以点带面、面带全局的效应。

二、“卓越计划”工程教育背景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满足提升“卓越计划”内学生思想素质水平的任务要求,培养学生“懂感恩,能吃苦,有担当,能奉献”,愿意投身到工程事业第一线,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工程强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和学风建设相结合,满足建设浓厚学习氛围的要求。“卓越计划”培养要求较高,各高校一般采用选拔机制,也有部分高校如北京科技大学同时采取“分流退出”机制,不符合培养要求的学生则回到相关专业进行学习。

3.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满足提升“卓越计划”内学生工程素养的要求。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结合工程实践,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满足培养国际交流、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的要求。通过各种党组织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5.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和“强实践”的培养模式相适应。“卓越计划”要求强化工程实践环节,学生在校外参与工程实践较多,时间较长,支部成员可能长时间面临分散,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卓越计划”工程教育背景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

(一)支部搭台,全员参与,和入党培养考核相结合

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很高,保持着很高的入党率。利用这一特点,我校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相结合,将积极分子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纳入平时表现进行观察。通过组织生活会的方式,支部搭台,全员参与,将各党支部按照专业或者兴趣等分为不同的党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党员,也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加入。按照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构架,各党小组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开展团体学习活动,既便于交流,又有助于党组织对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 搭建支部活动平台,借助工程实践平台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与发展搭建平台,依托平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搭建促进理论及专业知识提高的学习平台,搭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共建实践平台。同时借助配合“卓越计划”实施的校企共建“国家工程教育中心”这一工程实践平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加强探讨和学习,共同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除了搭建党小组学习平台,还可以和农村基层党支部建立党支部共建基地,达成长期共建意向,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工程师校友等来校宣讲,并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和企业的党支部进行交流,和优秀校友开展座谈会,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培养对行业的热爱及奉献精神。

(三)适应工程实践培养,通过实践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以“强实践”为特色的“卓越计划”培养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较长的校外工程实践期间,针对党员分散各实习地点的情况,形成临时党支部,并按照“党员带动积极分子,进而影响全体同学”的模式,以提高学生工程素养为目的,组织开展“采矿沙龙”、“一线工程师面对面”、“毕业校友话工程”等活动。以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了解专业,了解现场,了解行业,了解职业。

(四) 拓展话题,丰富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枯燥的理论学习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党员喜闻乐见的新途径,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交流会、参观学习活动等,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在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上除了常规的“学雷锋”、“党史知识回眸”以及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外,将钢铁行业人才知识需求、专业知识课题研讨等纳入进来。如“实习归来共交流”活动让各实习队总结、交流本队实习情况,分享实践收获,“PPT、Photoshop、会声会影软件入门培训”教会学生使用多媒体宣传展示工具,“CAD制图培训”可提升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同时积极同相关兄弟学院开展支部间交流学习、和留学生开展口语训练等。如针对培养国际化交流能力的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及“四年一贯制”的英语课程,和外国语学院党支部开展共建,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通过和兄弟学院学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鼓励教工党员积极参与,形成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是光靠某个老师或某个学生就能完成的,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职工党员以高度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来。师生之间要相互共勉,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高校教师党员,包括专业教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融入学生党支部内,作为支部指导教师或者支部成员参与到支部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质量,也可以起到参与指导和督促的作用。

总而言之,探索“卓越计划”工程背景下的学习型党组织构建,既保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行业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中需要不断夯实基础,形成传统,与时俱进,持续完善,进一步构建长效的学习型党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九丽.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原则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2]郝颖.大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和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3]梁瑜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5).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5

一、高校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内涵

高校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提高发展工作的质量,二是提高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提高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是最终目的和归宿,提高发展工作的质量是前提和保证,发展工作质量提高了,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发展党员是一个培养、改变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普通学生发展为党员仅仅是经过一系列程序,身份发生了变化,组织上入了党,而思想和行动与之前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如毛泽东所说的,“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那么发展工作是失败的,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首先要从提高发展工作的质量入手。

二、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膨胀,学生党员数量快速增长。由于发展学生党员的成效存在滞后性,比较难量化,不像科研论文数量、就业率等显性指标对学校的影响明显,有些高校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把关不严,流于形式

目前,有些高校二级学院没有配备专职组织员,发展党员工作一般由辅导员指导、学生支部书记承担,辅导员多数为年轻同志,流动性较大,他们和学生身份的支部书记在党务知识储备和发展党员经验方面都存在不足,对于党员发展标准、发展程序等方面把关不严。

(二)重视发展,轻视培养教育

很多高校发展党员遵循“择优、发展”的模式,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工作能力强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优秀”学生被推荐或挑选出来,通过一定程序发展成党员。从程序上来看,发展工作中规中矩、符合要求,无可指摘,有些还创造性地增加了一些入党知识竞赛、入党答辩等环节,而对于如何对这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培养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党员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意识的引导、培养过程,是将优秀的学生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高校发展党员应该坚持“择优、培养、改变、发展”的模式,要特别重视培养教育环节,也就是要“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重视做思想上入党工作”,要在准确“择优”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实现改变,让优秀学生认同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

(三)监管不到位,考评缺失或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了两级管理体制,发展党员下放到二级学院,但是存在监管不到位和考评缺失或不合理的问题。发展党员质量考评体系缺失,“党员发展工作做的怎样”、“党员质量如何”没人监管、考评;或是考评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只关注党员发展数量有没有完成等显性指标,或进行简单的定性评价,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由于实行了两级管理,在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的工作衔接上存在断层和盲区,党员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高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对策

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落实党员发展责任制,做好党员发展规划

高校要明确学校党委组织部、学院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目标任务。学校层面主要从宏观层面着手,通过建章立制,做好顶层设计以及规划、引导、考核、监督工作。学院层面织承担着党员发展的具体任务,用心选好苗子、扎实进行教育培养、深入进行考察甄别、严格执行发展程序、做好后续教育工作。

学校党委要根据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增强党员发展的计划性,研究制定全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三年或五年规划。各学院根据学校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学校党委下达全校的发展党员计划,确定年度发展任务,各学院对照下达的计划,制定发展党员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进度。

(二)实施发展党员质量工程

要明确党员标准,严把入口关。学校党委组织部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明确学生党员的具体标准。院(系)党组织要严格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发展学生党员是一个动态考量过程,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能够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健全党员发展制度,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学校党委组织部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党员发展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党员发展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推进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规范、民主、公正、公开,把好党员发展程序关。

要建立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发展,谁负责”的原则,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三)建立发展党员质量考评、检查、监督机制

要科学设置发展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加分与扣分相结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涵盖党员发展全过程:既要有对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评价,也有对发展工作质量的评价;既从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获奖评优比例、违纪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评价,也从学生党员发展前后的改变情况和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既有对党员发展工作创新的加分,也有对从党员发展材料、组织关系介绍信接转、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发现的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扣分。

要建立发展学生党员检查监督机制。党委组织部要加强对二级学院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开展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检查、评比活动,查找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高校党建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党校 干部 党性教育

【作者简介】 林宇宏,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领导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27-03

党校要总结干部党性教育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在规划设计、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学管理、基础工作和工作格局的制度机制、体系构建上下功夫。

一、着眼长远,构建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1. 加强规划的顶层设计

干部党性教育应着眼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执政骨干这一伟大战略,注重顶层设计、全局考虑、整体谋划。党委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3―2017年全国干部培训教育规划》、中组部2013年10月下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及有关规定,按照党性教育新任务新要求并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和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组织党校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广泛收集和征求相关领域党员干部的意见要求,制定具有整体设计和系统布局的中长期党性教育规划。规划要明确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师资配备、考核机制、评估标准、时间要求等。规划设计要着眼全局和长远,与党的要求、群众期望相符合,与党员干部党性养成需求相符合。

2. 加强计划的完善落实

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纳入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分析情况,着力研究对策,积极探索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把党性教育内容列入党校重要班次的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明确要求,分类实施。党性教育计划要科学完善,充分体现党性教育是党校干部培训的核心。

二、立足现实,构建丰富完备的内容体系

1. 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校要加强党性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党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当作首要的永不结业的必修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校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主体班(特别是中青班和处级班)教育的份量,特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育力度。要做到马列经典著作教学主课地位不动摇、主课内容不减量、主授力量不减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深讲透,直指人心,充分体现理论的科学性,让党员干部达到感性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为坚定党性打牢理论基础。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世情国情市情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加强忠诚意识、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教育。党校要强化党员干部忠诚意识、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加强和党史党纪党风教育。党校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自觉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校要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 有效开展党性教育

党校要把党性教育内容变为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内生动力和自觉行动,做到六方面的结合:党性教育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相结合;党性教育同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相结合;党性教育同全党定期开展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党性教育同自我教育相结合;党性教育同实践锻炼相结合;党性教育同学员工作经验交流相结合。注重这些结合,党性教育内容才能呈现出“实”的效果。

三、拓展创新,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1. 分层分类、因材施教

党性教育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干部党性认知状况和干部党性内生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党校教育要遵循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教育规律,既强调传统的灌输,又要不断创新,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把强有力的灌输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情感传输和悉心引导结合起来,使党性教育入情入理、入脑入心,提高党性教育的质量。

党校要认真研究党性教育对象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作风状况,注重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设置相应培训专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做到分层分类、因材施教,体现差异性和针对性。对主要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要通过任职培训、专题教育等不同方式及时有效地开展党性教育。对不同类别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如:对“一把手”,要突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教育;对经济口干部,要强化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意识教育;对一般干部,要坚持先锋意识、自律意识、法治意识教育。

2. 求新求变、形式多样

党性教育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不断呈现多样化。多用案例式、研究式、互动式、体验式方式授课。灵活运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典型示范(优秀党员、先进人物)、警示教育、研讨交流、体验教育(实践锻炼、蹲点挂职)、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城、基层党建网、网络互动)、音像教育等方式方法;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寓党性教育于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和新型平台载体之中,激发干部对标找差、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增强党性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把握入学教育、理论教育、主体教育、党性分析、支部生活、结业式等重要教学环节对党性教育的实施。特别要做实做好党性分析、党性评议关键环节,进一步研究细化开展党性分析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

四、明确要求,构建规范严谨的管理体系

1. 强化制度规范意识

党性教育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官的重要手段。党校在干部党性教育中要突出“严”,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切实抓好学员、教师、学校管理和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要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从严执行各项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门规定,确保从严的要求涵盖治学、治教、治校各个方面,三位一体,环环相扣,打造干部党性教育管理的闭合环路。

2. 从严治学治教治校

党校要抓住党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学。严格校纪校规,对违反校纪校规者必须严肃处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氛围;对学员的学习安排做出严格的规定,把学员遵守校纪校规等情况作为评价学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建立学风建设督促检查制度,健全党性教育考核评估、成果运用等制度措施,把参加党性教育、学风表现和学习效果等作为评价学员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风好坏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把考核结果记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使党员干部每参加一次党校培训就接受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

党校要从严治教,对教师严格要求,严明讲坛纪律,凸显党校特色。教师要讲党性,学术研究无,授课答疑有纪律;对教师教学要严格把关,采用试讲制,定期召开备课会、研讨会和教学测评,促使教师严谨治学,学为人师。

党校要从严治校,坚持依法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形成制度完善、考核导向、育人监督、训用结合的党性教育机制环境;营造管理严格、队伍严谨、学风严肃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干部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五、夯实基础,构建扎实稳固的支撑体系

1. 加强师资库建设

党校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党性教育,就需要一支党性修养高、理论功底深、教学效果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由市委组织部和党委、党校的有关领导、党校或高校的专家学者(包括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基层一线优秀党政干部组成。市委组织部和市党校要构建本市党性教育的优质师资库,服务基层党校,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解决基层党校师资匮乏的困难,提高党性教育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保证党性教育的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要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要通过进修学习、岗位培养、挂职锻炼、科研资助等方式,加大对党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总校应每年为基层党校从事党性教育的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和带教工作,或开展到总校的访学活动。党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开设马列经典著作专题课,对从事党性教育特别是经典著作研究和教学的中青年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评优访学、课时计算、津贴补助甚至是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

3. 加强教材建设

党校不但要打造一批精彩生动的品牌课程,编写特色鲜明的精品教材,形成精品课程体系;还要根据培训规划和党性教育的相关要求,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党性教育的基础教材,用作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基础读本和参照读物。教材要阐明“党性”、“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党性教育”等基本概念,深刻论述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内容形式等;要含有党性分析动员和党性分析材料写作的格式摸版等;要包含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还应附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及有关党性教育的经验总结、理论文章和典型案例等,增强教材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4. 加强学术研讨

针对党性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党校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由党校领导、专家学者、班主任和部分学员代表参加的党性教育研讨会。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党性教育理论研究,为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研讨会要深入研究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及时总结各地区各基层党校创新实践,深化对党性教育规律的认识;加强对领导干部党性认知状况和内生动力的研究;加强党性教育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问题的研究。

5. 加强监督评估

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要加大对基层党校干部党性教育的监督指导和检查评比。对照党性教育规划和学员学习情况查找问题,把党性教育落实落细,做好做到位。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中,要完善党性教育质量评估具体指标,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运用,促进党性教育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党性教育质量。

6.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

党校不但要夯实党性教育的师资、课程、教材等基础建设,还要加强党性教育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指导,充分发挥现有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培育品牌,提升水平,评选命名一批部级和省级党性教育基地;有效利用革命旧址旧居、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不断开发建设具有时代特点、本地特色、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基地资源,开发党性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工作。

六、沟通协作,构建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

1. 建立党性教育目标责任制

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党校的党性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党委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干部党性教育不偏向、不变形、不走样;将党性教育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确保干部党性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委主要领导是党建第一责任人,每年应参加党校开学或结业典礼,作动员讲话或上党课。要把党委主要领导是否参加党校的党性教育工作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

2. 建立党性教育联络员制度

各级党委组织、宣传、纪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在推动干部党性教育工作中的牵引辐射作用。党委组织部门要把党性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党委组织部门还应和党校建立党性教育联络员制度,为党校中青班配备一名50多岁、长期在组织部门任职、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处级干部为专职联络员,参与全程跟班听课、学习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活动,并对党校的党性教育和每位学员写出评估鉴定。

3. 建立培训计划的协调会商机制

党校要进一步改进培训计划的生成方式,建立党校与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干部培训所在单位的培训计划的协调会商机制。

党校在下发招生通知时,不但要求选送单位提供选送干部的基本信息,还应提供相关的工作表现、思想状况、接受过的培训等信息,让党校通过组织层面加深对学员的了解,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此外,在了解培训对象时,党校还可以征询培训管理部门和一些选送单位的培训意见。

党校应把培训计划、教学安排、纪律要求等及早发送给选送单位,便于他们了解党校培训情况,对选送干部的工作及时做出调整安排,这有利于支持配合党校培训工作,还可以对参训的干部起督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