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功能论文范例6篇

文化功能论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大学人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转化而来,出自《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过人文“推行教化庶民”和“促使昌明天下”,主要指对人加以教育,并将其培养成为有教养、有素质的文明人的过程。可见,文化本身即含有教育的功能。

“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渗透、浸染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每个时段、每个民众,文化的作用可见一斑。

“文化的创造在于立人,文化的发展在于发展人。”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创造者,大学文化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大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具体来说,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培育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保证,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当属这所大学的文化底蕴、精神面貌、学术氛围、治学态度。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在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之中。具体来说,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一定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深深地熔铸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中,体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

2.目标激励功能

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大学文化一旦被大学人认同,就会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大学人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大学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形成大学主体共同的责任意识、群体意识。同时,大学文化氛围中的种种诱因激发大学人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行为动机,使大学人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积淀一旦稳定形成,就成为激励大学人勤奋学习工作、用于拼搏的强大内驱力。

3.行为规范功能

大学文化为每一个大学人在评定各自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并用这种内在尺度规定每一个大学人的言行举止。大学文化的行为约束功能最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如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健康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会对大学行为主体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和支配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其影响,自觉地去维护、遵守和执行。

4.提升素质功能

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大学人在大学生活里所需要的宝贵财富。大学文化不仅能够传承知识,提高大学人的知识含量,而且大学文化在提升大学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特别是人性里深层次的东西如智商、情商等不能靠专业学习得到,大学文化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台楼榭、师生的言行举止等,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术、文体等,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展示多方面的才能,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拓宽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从柏拉图的“哲人治国”理念到英国纽曼的“大学是纯教学机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德国洪堡的“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到美国的“融入社会,多元开放”,都反映了大学理念的深刻变化。虽然大学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积淀者、创造者、传承者。

1.发挥大学校长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2

关键词:素质;文化教育功能;数学教育是文化系统;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

1 不同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数学教育

如果把数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汇集(即数学活动的结果),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正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它已经被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就应该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数学文化教育,和前面两种数学教育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

2 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文化系统,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即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数学的结果

众所周知,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它还打上了社会的历史的烙印,因此还必须对它作宏观上的考察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现代数学已经发展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数学文化是由知识性成份(数学知识)和观念性成份(数学观念系统)组成的。它们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创造物。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和改造着自身。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共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数学观念成份所制约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群体——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

3 一般地说,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用价值——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形式训练的价值——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文化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倡导一种精神:它集中地表现为数学观念在人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能力训练价值,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则在注意到数学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形式训练价值的同时特别看重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4)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学习平面几何的感受来体会一下数学的文化价值。爱因斯坦说:“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就是在一个学年的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印象 ……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对于第一次经验到它的人来说,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就象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笫一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足够令人惊讶的了。”爱因斯坦说,正是这种“逻辑体系的奇迹,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们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爱因斯坦的感受,体现了欧氏几何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所致力开发的。

4 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集中地体现在数学观念的价值之中

数学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它是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数学精神、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学认为:观念系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文化特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不论是文化对特定的社会成员的影响,还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通过观念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数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来实现的;数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要通过数学观念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由于人的观念是构成其心理素质的核心要素,而社会观念又是构成民族素质的核心要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数学文化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5 除了数学观以外,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形成还受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看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和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数学观念实际上是数学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深刻而稳定的人格模式,表现为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处。因此,重视数学观念系统的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6 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就成为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特征

当然,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也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的发展,但是它的着眼点却是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中,仅仅把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看成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手段(尽管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对于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来说,发展数学观念系统就不仅仅是一项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了。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的智力教育价值,而且更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7 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差别还表现在前者看重数学观念在方法论方面的意义,而后者则更看重数学观念系统在价值观方面的意义

能力型的数学教学和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都重视迁移,都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但是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别的。和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相比,文化型数学教育更追求数学活动的成果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因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数学家,并不一定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只希望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精神品德。显然,这后两项任务只有通过这种大范围的迁移才能实现。这样,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就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从生活的例子中找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的胚芽。

(2)适当地降低“硬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对“软数学”(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等)的要求。

(3)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理解和应用。

概括地说,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具有“泛数学化”的倾向。

(1)数学观念和能力都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是能力型的数学教学,还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十分强调过程。但是,即使在这个方面,这两种形式的数学教育也是有区别的。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过程。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数学活动确实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活动构成了数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在重视思维活动的价值以外,还注重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且认为即使在数学教育中,这种价值也可以独立于思维活动而存在。这样一来,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就突破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框架。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把数学教育仅仅看成是“能力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了,应该看到数学教育同样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质,这样的认识可以为数学教育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2)即便在思维活动中,这两类不同的数学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就必须突出逻辑和演绎的地位,这往往会过分地加大教学的难度,过分地增强数学教育的专业色彩,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这就违背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采用一些策略,以取得两者的平衡。如:

①要坚持数学的严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是十分强调严谨的(以至于在数学证明中只承认演绎的结果)认识到经验、观察和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不能相信它们!让学生认识到演绎思维的价值,认识到对演绎方法与理性精神间的关系,并自觉地接受数学对证明的要求。

②当然,这里所说的“超出想象的严谨”,是以学生的眼光为参照系的,追求过度的严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事实上,只要能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严谨的,而且这种对严谨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就基本上达到了文化教育的要求。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重视提出问题的思维环节,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理性探索精神;重视问题的概略性解决的思维环节(即大思路),以突出数学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淡化问题特殊性解决的环节,淡化特殊的技巧,避开对解题细节的纠缠,降低教学的难度。

(3)适当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实质,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必须在重视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和合情推理的作用。要严格地区分猜想和定理,做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注意对直觉进行逻辑的分析,追寻导致直觉产生的原因。注意对逻辑过程进行“直觉的浓缩”,实现逻辑与直觉的转换。

(4)重视对思维活动的反思,自觉地分析思维过程,加强对思维过程的监控和评价,这应该是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适当采用局部公理化等方法,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达到严谨的要求。

(6)文化的养成,观念的养成,主要是对文化的继承,这反映了文化教育的社会性。数学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行为,和技能与能力不同,现代的数学观念并不是通过训练(那怕是强化训练)就能建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具体的文化继承行为又是由每一个个体完成的,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上两方面都要求我们为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具体地,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淡化目标。这里要淡化的是“目标管理”式的,功利主义的目标,而不是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教育来影响学生的观念(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这个目标必须通过长期而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因此那种目标管理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适用于文化型的数学教学,而且是有害的。

②重过程,重体验,轻结果,淡化功利色彩,不以成败论英雄。③尊重学生的个性,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④重视范例的作用。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把“科学传统称之为范式”。他说:“对于科学传统的继承而言”,“具体的范式比抽象的道理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这类范例,让学生认真学习、欣赏这些范例,并仿照它们进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行为也应该具有范例的作用。⑤重视学生的潜意识活动。⑥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建立课堂文化的新规范,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⑦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现代数学文化的代表参于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在他的教学活动和日常言行中会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的《教师规范》中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能由教师而感染到对数学的热爱以及体会到数学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创造。”

除此以外,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数学史、科学史、文化史,应该具有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总之,教师只有在熟悉了数学文化的规范,并自觉地接受它对数学活动的全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胜任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任务。

(7)实际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视角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以至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综合性的,应该兼有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的成分,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对其侧重点做出调整。一般地说,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地加大文化教育的成分。

参考文献

[1]丁石荪,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克莱因.数学与文化,载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3

在物质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文化生活需求在总的需求中比重很小;而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文化需求的比重才会越来越大。这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不断印证的客观实际,因为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即文化发展是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而立于一隅的。任何新形态文化的诞生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和发展创新,既保留了原来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并能促进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从而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并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动态上看,文化积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新时期群众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它不仅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从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群众文化是与社会发展携手并进的,具有鲜明的发展性特征;而新时期群众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最大区别就在于开放性上。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不断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的优越条件;越来越先进的高新技术更是把和谐文化快速推向全球范围内的广阔空间,也使群众文化成为一个更加开放、更有吸纳整合能力的系统。从根本上赋予群众文化开放性的特征,给群众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愈加多样、范围日益拓展。进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统一、协调有序的多元化特征。我们只有在深刻理解和领会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去探讨挖掘和发挥群众文化的各项功能,才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向高潮。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和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文化的地位,进而决定了其思想教育、文化娱乐、知识传播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倾向和审美能力。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处于被动享乐的低级阶段,主要体现为文化的自娱自乐功能。群众文化功能显现出娱乐性大于知识性的特征。而当社会生产力水平进入到较高水平的时候,文化功能的性质也会随之进入一个高级阶段,知识性将会逐步大于娱乐性。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向人民传播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群众文化的新功能。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和发展人们理解自然和社会中美的事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使人们的理想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人们“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具有积极地创造美的意向”。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化形式,会潜移默化地使人们教育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使人们在实践中把自己的力量、理想、愿望、意志、智慧、才能等物化到对象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群众文化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群众文化的娱乐性和教育(知识)性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性是它的思想内容,娱乐性是它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教育性就会无所依托而不复存在。过分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忽视娱乐性,文化活动就只能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这也有悖于人们参加文化活动的愿望。没有娱乐性的群众文化是无人问津的,非但其教育性无可发挥,群众文化也会由此衰竭,甚至死亡。同样,缺乏知识性(教育性)的文化活动必定是低级庸俗、腐朽落后的,必然也是短命的。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娱乐性和教育性(知识性)的辩证关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办好群众文化这所社会大学,应用群众文化的多项功能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成为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功能的拓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也在逐渐增大,正所谓“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群众文化的内容、范围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人们对群众文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越,从而在文化生活上有了多样的选择。这就在客观上对群众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功能的拓展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摆在群众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时代性和科学性,也就是既要坚持与时俱进,更要坚持科学发展。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群众文化功能的拓展。

1.娱乐功能的拓展。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从历史的角度看,群众文化是人天性的展示和心理宣泄的升华过程,娱乐是群众文化的原始功能,其基本效果就是人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身心愉悦。当然,这种效果也非一成不变,如果使人们“愉悦”的对象、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不随着社会变革而变革,就会由于滞后于人们的时尚心理和时代需求而失去效果,直至为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节奏日益加快,对情感心理调剂调整的要求更加强烈,希望通过最便捷的艺术形式,在充分感受“愉悦”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生活的满足。他们日益表现出将自身创造性活动作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最高追求。变被动享乐为主动参与,变自我封闭为广泛交流,变单纯娱乐为丰富多彩,这就是群众文化的新趋势。它提醒我们,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教养越高,人们自我娱乐欣赏的兴趣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人们自身的艺术活动和包括自娱文化在内的物质文化娱乐功能将会日益强化。这种功能也必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使人们在自娱中自觉地接受思想教化和艺术熏陶,从而要求我们从陈旧的观念与方法中解放出来,运用完整、科学、进步的新观念去升华群众文化娱乐功能,使其更加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审美功能的拓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进步源自人类的劳动创造。同时,劳动创造也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勇敢、灵巧等品质,引起人们内心的愉悦,激发美的创作热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指出:“社会的审美发展是其文化进步的组成部分。生产的审美方面,社会关系的审美因素、精神活动,特别是艺术中的审美成分,这些都属于审美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依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提高人们的美感认识、拓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因此,拓展和发挥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尤其在新时期有着很大的迫切性。美育的功能是确定无疑的,群众文化实现美育的作用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如果不抓美育就等于失去了灵魂。通过美育教化,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美育的加强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以此推论,群众文化审美功能的发挥程度关系着群众文化事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

3.教育功能的拓展。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4

对于“仪式”的定义,有人认为,由于仪式所涵盖的现象实在太广泛,所以很难得到一个令众人信服的明确的解释。在西方,现有文献大都采取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方式,比如“仪式指人们在不运用技术程序,而求助于对神秘实务或神秘力量的信仰的场合时的规定性正是行为”、“仪式是一种由文化来构建的象征流。它由模式化的、有秩序的一连串词语和行为构成,经常在多媒体中得以表述,其内容和安排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正式化、模式化、集中和循环往复。”、“仪式是由社会来规范的、重复的象征行为”、“‘仪式’这个概念,指的是一系列多多少少都带有不变性的正式的行为和语言的表演,其符码并非完全由表演者们来设定”。〔1〕以上这些定义都带有模糊和多义的特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仪式”和“庆典”、“礼仪”等互换使用,而且其概念和定义也没有严格的区分。斯皮罗认为:“礼仪是仪式行为的最小的重要单位;庆典是由最小的配置礼仪构成的而具有意义的仪式整体”〔2〕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仪式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涵盖一切的术语,有的学者甚至以为既然它包揽了一切内容就等于什么也没说,这个词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有的学者建议把传统的庆典称为“礼仪”,其它的叫做“仪式化”。荷兰著名的仪式文化研究专家扬•斯诺克则坚持仪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明确仪式内涵之前,他罗列出了有关仪式特征的若干词条,例如:行为、实践、表演,打破日常生活的节奏、隔离的、边缘的、反结构的,重复的、稳定的、范本式的,宗教的、神圣的,象征的、有意义的,交往性的、文本化、非功利,结构化、模式化、秩序化等等。这些词汇虽然不是全部,但还是包含了涉及仪式概念的大部分特征。在这里,扬•斯诺克首先明确了“仪式行为”的概念,他认为:“仪式行为是一种与日常行为有别的特殊行为方式。它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观众。一般来说。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仪式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不过。绝大部分在传统上得到维持的,都是正式的仪式行为。大部分仪式行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举行。和多数普通行为相比,它们大多数被美化过,经过结构化和规范化的处理。大部分仪式行为都基于一个文本的规定。对于参加者来说,多数仪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目的性,而且带有象征意义。”〔3〕扬•斯诺克还逐步明确了有关“礼仪”与“庆典”等词语涵义的差异。他把类似“仪式”的行为指认为就是带有和仪式行为相似性的普通行为;对礼仪的解释为“对仪式行为中的一个不可除的组成部分的表演”;一个“庆典”就是“由多个或多个礼仪构成的系列,再从普通转化为仪式和从仪式返回到普通过程中被共同地框架化了”。〔4〕综合以上学者的思考,本文认为,仪式应该是对一个特殊的系列行为和庆典的规定和意义设计。而在监所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现的仪式行为应该理解为,与监所工作生活相关的为表达监所目的所设计的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和行为范式的各种活动和礼仪模式。

二、仪式的功能

在整合仪式研究专家的观点时发现,对仪式功能的指认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迪尔凯姆认为仪式功能在于维持共同体的生存前景,“重新加强社会成员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的观念,使人们保持信仰和信心。因此,仪式是一种手段,社会集体通过这一手段来定期地重新肯定自身”。〔5〕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则赋予仪式功能为集体的社会力量和道德力量的集中体现,在仪式身上聚合了组织和强化这种力量的手段,并且能生产和再生产这种道德力量。综合泰勒、斯宾塞、弗雷泽、特纳、列维•斯特劳斯、道格拉斯、涂尔干、佩尔尼奥拉、柯林斯等学者的研究,根据监所文化活动的特征与现实需求,总结出仪式的四大功能。

1.社会控制功能。一般来说,社会控制是指利用社会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社会控制是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基本力量。在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仪式象征着等级森严的权力内涵,各种社会力量和各阶层的权力等级都在国家祭祀的宏大叙事中等到表达和整合。但随着社会思想与行为模式的变迁,社会控制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仪式的社会控制功能转化为具有象征性的虚拟表演形式,这种表演活动内蕴着社会及社会团体对秩序维护的整体性吁求。虽然外在的强制性的现实权力等到弱化,但内在的控制功能依然存在,只不过仪式的社会控制功能有显到隐,起着潜移默化的潜在性力量。对于这一点,德国学者辛格霍夫认为:“借助仪式,人们能够克服社会存在的差异,建构社会秩序和共同的归属感。仪式使人们有可能在共同的行动中邂逅、相知并相互融合。”〔6〕在监所中,仪式的控制功能表现为监所文化活动所熔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仪式活动所设定的情景使被教育矫治者逐渐接收到它内蕴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从而达到提升教育矫治对象的社会秩序和共同的归属感。

2.文化传承功能。仪式在社会发展与变迁中,其所保存的传统文化含量和价值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更迭,表达模式和意义结构会随着时代语境的嬗变而翻新递变,但文化的繁衍深入不会随之减弱,其发展功能通过教育的实现得到很好的表达。在无文字时代,仪式的象征性表演不仅负载着人们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更要担负着呵护族群心灵归属的精神信仰和价值标杆。到现在的新技术时代,高度发展的科技与文化理念祛除了民族传统仪式的神圣性,可以说,现代科技理性的祛魅行动弱化了仪式的文化传承功能,“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除魅。”〔7〕韦伯的担忧正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神圣性对现代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而恢复我们的敬畏意识,赋予仪式以神圣的传统文化内涵,强调仪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功能,这在监所文化的建构中也具有突出的价值。“仪式不仅表现的是对神圣物的尊敬,而且也建构了跟神圣物一样的对象”〔8〕毋庸置疑,被教育矫治者正是失去了对秩序、责任、道德与法律认知和尊重,甚至失去了对法则、人生、生命神圣性的敬畏意识。对此,监所主体在如何重新恢复教育矫治对象的秩序认知能力和生存魅力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而仪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功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相比较而言,在对罪错行为矫治教育方面,比起其他的管教行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感聚合功能。前面讲过,仪式作为文化的载体,深蕴着传统文化中浓厚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内容。仪式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不是直接表现为实际的文化内容,而是重在创设一种现场和情景,使仪式中的人在这种氛围中激发强烈的情感和想象,从而产生心灵共鸣,进而实现精神上的洗礼和灵魂上的更生。“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景,而非再现一个事务。”〔9〕情景的设置需要借助象征的手段,仪式通过象征来达到与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而“象征在情感层面发挥作用,它触动我们的内心,理智并没有参与其中”〔10〕事实上,情感除了唤醒人们的存在感和崇高感,还激发人们对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精神归属感的认同。涂尔干认为:“仪式作为自发的、集体性的、规范的社会情感或是‘集体意识’,这两者都是表达和重新唤醒了社会和谐及其道德的强制力。”〔11〕情感会产生道德的作用,这一点在西方学术界已经得到一致确认,因此哈里森说:“人类的集体情感实质上就是道德,也就是说,这种情感让人类团结起来,我们已经看到,合唱队舞蹈正是源于这种情感。”〔12〕情感与道德互化互生,情感是道德产生的基础,道德是情感激发后的结果,二者统一融合,集中表达了仪式的结构功能。仪式的这种情感聚合功能为监所文化的矫治教育赋予了一套有效的模式方法,监所文化的仪式活动在唤起被教育矫治者内心情感的同时与道德建立起了深刻的联系,反过来又为自身注入了情感与善的生气和能量。

4.心理调节与整合功能。仪式具有一定心理调节的作用,仪式通过特别的空间设计,运用场景的模拟和象征,深挖语言的暗示功能,以期对客体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与观念整合。现实生活中,仪式会及时出现在我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比如成人仪式,加入某种组织的宣誓,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等,仪式的加入强调了某种生命节点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著名的仪式研究专家佩尔尼奥拉认为:“仪式、庆典和机构不但一点儿也没有对生命的迹象和成长造成妨碍,相反却是生命的存在条件。”〔13〕正是仪式独特的话语范式和象征意义在我们的灵魂内部不断维护与支撑着我们生存的勇气和信念。“仪式就一直在帮助人们处理自己的感情和经验”〔14〕,“仪式也是感性的粮食:灵魂、精神和整个人类存在的粮食。如果没有仪式,生活将会是一团糟,没有任何支撑,无聊之极。”〔15〕辛格霍夫也认为人类在仪式中获得了人生的导向,生活的灵感和生气不仅来自比如节日庆典等重大过渡性质的仪式,也来自生活中的小型仪式,它为我们赋予了静谧的时刻。然而仪式必须为个人的心理留出空间,让履行仪式的人慢慢地领会其意义,逐渐实现自我的心理调节。对于容易冲动和暴躁的犯人来说,仪式的心理治疗和整合效果非常明显。“人类在仪式的长期教养之下,逐渐学会抑制自己迫切的欲望冲动,在仪式对于实践的模仿中得到满足。”〔16〕这种模仿实际上与艺术联系起来了,在监所生活中,文化项目包含各类艺术活动,比如戏剧、小品、写作、演讲、辩论等等,艺术的调节与整合作用在于一方面实现了对犯人生活时间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赋予了他们生存意义的心灵栖居。哈里森在认真研究了仪式与艺术的关系认为艺术来源于仪式,“艺术并非直接源于生活本身,而是源于人类群体对于生活需求和欲望的集体诉求活动,即所谓仪式。”〔17〕艺术利用仪式的设计而发挥效用,仪式通过艺术活动抵达终极的目的。因此说,监所文化中的各类艺术活动的规划和设置应充分尊重仪式的范畴与规则,仪式在内容上也应该突出艺术的本质。其实,“艺术、科学和哲学,最终殊途同归,都与世俗功利和个人物欲分道扬镳,而科学家、哲学家也和艺术家一样,最终都通过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获得了同样的心灵的宁静。”〔18〕

三、监所文化活动中的仪式类型或实施思路

目前,监狱和戒毒所在改造罪犯、矫治罪错行为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积极肯定,但毋庸置疑,对人的罪错行为的教育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很难在短期内顺利实现,这需要监所机关认真研究其中的教育矫治规律,制定出既符合矫治规律又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模式,使教育矫治对象在走出高墙、重新步入社会后能够把监所内所接受的矫治行为自觉地延续下去,把被动矫治转变成为自主性的自我控制、约束和教育的自律行动。对此,监所文化活动成为监所整个工作系统中的有机组成,它为以上目标的实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不难看出,监所文化活动中仪式功能的强调,极大地激发出文化活动本身的现实效用和教育能量,因为在这里,仪式不是外在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监所文化活动得以展开的实体空间,又是其所抵达教育目标的精神导向。那么,监所文化中的仪式活动具体分为哪几种类型?或者说是有哪些实施思路来完成其目标。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认识一下仪式的象征符号体系。仪式的符号形式体系基本上可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实体符号系统、行为符号系统和声音符号系统等几种符号传达系统。通过以上的符号系统,可以表达出仪式规划的几种类型,仪式的符号象征系统能够为监所文化活动的实施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1.语言仪式与仪式语言。很多仪式学家都已经关注到,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仪式。语言仪式指的是一个人类群体的语言符码,也就是经过统一规范后的日常用语。它包括口语、文字和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象征与意义传达符号。监所生活中的语言仪式表现为语言在监狱和戒毒所这种特定场合和情景下的带有强制性和规范性的话语特征,也包括在具体活动中制定的话语准则。如被教育矫治者入监时就进行的话语仪式洗礼,活动中的规范用语,见到警官等管理者时的招呼语,场所内部张贴的标语等等,不管是口语还是宣传用的文字,都应该充分挖掘语言的暗示功能,在严格的考量和推敲下凸现语言仪式的力量,这些语言文字需要伴随着教育矫治对象从矫治开始到结束这整个过程。如果说语言仪式侧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仪式化色彩,那仪式语言则对仪式中语言的实践过程,前者是静态的制度化形式,后者是动态的功能强调和意义挖掘。这需要监所民警、监所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在举行仪式活动时加强与被教育矫治者之间的语言互动和心灵交流,比如在举行文艺晚会、颁奖典礼、外籍罪犯的礼拜活动、生日庆祝、指导罪犯排演节目、体育比赛等活动现场,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应该敏锐地捕捉教育时机,善于把握双方语言交互碰撞所产生的仪式情景来发挥语言的渗透力量。当然,有时候和蔼的表情,亲切的问候或者一个善意的动作也会起到仪式语言的作用。不管怎样,语言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仪式行为,监所管理和教育实施者须充分重视语言仪式和仪式语言的现实效用,认真研究其特征规律,统一谋划,并把二者紧密结合,以期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2.仪式化行为。在仪式的行为符号系统中,仪式化指向的是看似表面无意义却暗含实际功用的行为,它包含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下意识的举动和身体表达,其不一定必须和神圣、敬畏、牺牲或永恒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这就说明,仪式化行为可能存在于每一个行为主体之中,反过来,每一个行为主体都有可能通过仪式化行为对自身进行表达。如此看来,监所机关对仪式行为的理解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被教育矫治对象无意识征兆与行为方式之间的体系化关系特别加以关照,因为这些可能就是潜在的仪式行为。“由于其生态学和心理生理学根源,仪式对于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仪式化行为既是生存所必需也可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其生态学根源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其看做是一种无意义的装饰行为。”〔19〕有意义的是,教育矫治对象的仪式化行为有可能把自身的“病因”呈献给监所教育者,当然,这可能有生理上的疾病根源,或是有心理上的罪错“症候”,对此,监所教育者应仔细捕捉对象的行为范式,认真鉴别,深入诊断。第二,在监所文化活动中设置展现仪式化行为的情景和空间。游戏、艺术剧(包括话剧、曲艺)等表演类节目活动最能够表达仪式化行为的现实功能。这些集体参与的带有公共性特征的广场活动能够充分借助仪式的情感聚合功能和心理调节功能,激发犯人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在集体狂欢式的想象空间里凝聚起情感的正能量,这种情感力量能穿越时间的冲刷,在游戏、广场艺术活动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通过仪式化行为矫正着教育矫治对象的精神方向。如果这样的艺术活动长期坚持,甚至日常化,那么仪式化行为的就会潜行于教育矫治对象的灵魂深处,形成集体或个体无意识,从长远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抵抗与牵制着罪错行为的再次萌动。因此,仪式化行为一方面给监管与矫治主体带来暗示性的“症候”式线索,另一方面则通过无意识行为表达了仪式的情感聚合和心理调节功能,给监所矫治教育工作带来生机。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其本质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创设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平台,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在优化育人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工程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启动德育工作创新工程,形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局面。笔者拟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高职院校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学生创设和谐校园文化学习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指教室、实训基地、课堂和班级。

首先,教室、实训基地是教学场所,属于静态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培养和熏陶。因此,在创设和谐校园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主题鲜明、和谐得体,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警示启迪性,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院确立了“立足油田,面向社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的办学方向和“立足行业与面向社会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产教结合新格局。与此同时,全面启动了德育工作创新工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大德育局面,并形成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特色。学院十分重视学习环境建设,将其作为形成学生德育工作特色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我们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以“两室两美”(教室、寝室、美的环境、美的心灵)为主题的“文明教室、文明寝室”竞赛活动,着力抓好两室“三化”(美化、净化、文化)建设。学院确定教学班既做到规范统一,又体现班级专业特色,赋予各班级独特的文化气息。学院要求教室内做到“六有一无”,即有国旗、班训和班徽、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荣誉角、卫生角,无一切与教学气氛不相吻合的事情和现象,彰显班风文化氛围,并充分体现班级个性化特征。班主任从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室文化入手,十分重视本班教室的整体设计工作,从桌椅摆放到环境卫生,从班规、班训的制作到名言警句的选择、书写、张贴,都非常讲究,把争创“文明教室”活动列入德育创新工程的重要议事日程,使教室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和优化。不可小看一幅名言警句,它可能成为学生的座右铭;不可低估悬挂国旗的作用,这可以时刻激发学生报效祖国、发奋学习的满腔热情;不可轻视一个小小的荣誉角,它会随时唤醒学生的进取心;不可忽视教室的明亮清洁和桌椅的整齐有序,它会使学生自觉产生爱护美好环境的愿望。

其次,高职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属于动态环境,主要由人为因素形成,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接受主动性、纪律性教育。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好每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的形成也是一种有益的影响。而教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会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衣着整洁大方,谈吐自然流畅,举止文雅文明,对学生有一种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气质性格的养成。课堂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优秀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每位教师都应使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积极的德育影响。

最后,班级是有组织的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的影响应该是民主、团结、统一和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班风,是营造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院提出了班级“四个一”的建设目标,明确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抓个体、重考核,在管理中引入竞争,在竞争中强化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风气好、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厚的班集体,可以使学生养成爱集体、守纪律、讲团结、爱学习、乐于奉献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成为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反之,一个学习气氛淡薄的班集体,有可能使学生形成自由散漫、盲目骄傲、斤斤计较、怕吃苦的恶习。因此,在构建和谐学习文化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事业心、责任感、思想品德素质和工作作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融入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集体环境中;各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优化文化活动环境,构筑文化育人阵地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环境统称为文化活动环境。校园环境属静态文化活动环境,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在体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形象的塑造。从环境上看,校园应该体现文化教养和高雅品位,即优雅、宁静、整洁、美观;从主体上看,和谐校园文化要求师生品性高尚,举止文雅,这样才能展示文化教养的魅力,使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充满文化育人氛围。

我院十分重视优化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德育工作创新工程的第一要务。整洁优美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在育人过程中起到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警句悬挂在主体建筑上,催人奋进的系列警示牌置于绿树丛中,以奋发进取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耸立在鲜花盛开的花坛中央,宣传橱窗、板报长廊在校园内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形成了洁净、文雅、美观、宁静的校园环境。由于我院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基础建设和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得到了美化、优化、净化,置身于我院校园,犹如步入美丽的花园,既使人感到优美、舒适、雅致,又令人振奋和鼓舞,也自然产生一种言行约束力。栽树种花,美化道路,标示校训,书写横幅,办板报,设宣传窗,看起来是些小事,然其所发挥的德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校园环境的优良程度与德育功能成正比,即环境越优美、文化氛围越浓厚,学生遵章守纪、热爱校园的自觉性就越高,爱美情感、公德意识就越强,学生自我教育、自身转化的内驱力就越大。

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环境的主要形式是群体性活动,属于动态文化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设一种优化的群体文化活动环境和氛围,使各项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净化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院始终坚持以优化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环境为前提,每年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民族音乐知识比赛、高雅音乐欣赏会、民族艺术和中外文学名著欣赏报告会、“民族之声”文艺汇演、京剧艺术欣赏会等文化活动。通过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强化德育创新工程的效果。

我院在优化文化活动环境过程中,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做文明大学生”活动为载体,贯彻落实大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学生文明礼貌公约,从风纪、仪表抓起,大力倡导校园礼仪文化,组织礼仪文化讲座,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另外,人际关系氛围也是学生文化活动环境中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学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回报心理,进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和学习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多年的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坚持以美化静态环境为基础,以净化动态环境为条件,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这是实施德育创新工程的重要途径与举措,有利于构筑校园文化阵地,强化德育效能,形成文化育人氛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6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党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就没有国家和政党的兴旺发达,这是一条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命题,表明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认识有了更深层的发展。党的报告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目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增强、培育和发展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组织机构运作机理和制度安排的深层反映。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伟大工程的治本之策。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从内涵和外延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双重属性,既属于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党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政治文化和党内文化两者的交叉部分,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而是两者有机融合形成的一个概念。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本文中使用的“党内政治文化”特指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提出,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政治学杂志》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次使用“政治文化”概念,他用“政治文化”概念来表述每一个政治体系对政治行为的特定导向。其后,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成为一个显学,但大多数西方学者主要从主观层面研究政治文化,也有学者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纳入政治文化研究之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从认知、情感层面来定义“政治文化”;约瑟夫?奈将政治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塞缪尔?亨廷顿和乔治?多明格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包括对表现政治的标志和价值及社会成员对政治目标的其他倾向的经验和信念。”[2]国内从政治学上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从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几个方面开始定义政治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是从组成部分方面进行定义。王沪宁认为“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3]。第二种是从本质构成方面进行定义。王邦佐等人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4]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政治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关于政治制度选择、政策制定、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方面内容的总和。

一般来说,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首先从逻辑关系上讲,政治文化可以分为国家政治文化、政党政治文化、社会政治文化和个体政治文化等,党内政治文化属于政党政治文化的一种,也就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党内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是党内政治文化具备政治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如: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样包含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行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等等。二是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一些特征,如: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性,突出强调政治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更为强烈的实践性,与现实社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强调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等。党内政治文化需要从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同政治文化进行区别定义。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党内政治文化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作了本质性规定。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但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从本质上作了规定,认为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最终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列宁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概念,并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列宁在1920年11月3日《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将无产阶级思想作为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并探索出通过整风整党方式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并明确其基本内容。1980年颁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2016年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发展阶段党内政治生活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从制度治党层面明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内容,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党内政治文化概念的梳理,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进行定义。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价值的党内集体确认,是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机制、行为模式等得以存在的价值依托。虽然党内政治文化可以?^分“认识、情感、评价和态度等几个方面”,但其中决定一种政治文化形态中“最关键的是支撑其骨骼的价值系统如何”[6]。党内政治文化的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一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治价值,政治价值的确认对整个政党起到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价值为共产主义,在其他层面则表现为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所体现的不同政治价值,在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7]。二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三是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全体党员的集体确认才能形成,这里不是说要求每一个党组织和党员都赞成党内政治文化,而是要求绝大多数党员从内心认可党内政治文化。同时,这并不表明党内政治文化经过一次或几次集体确认即可形成,而是经过一辈甚至几辈共产党员的行动、言语、思想、理论等方式进行持续集体确认,这并不排除其中个别人物的重要推动作用。四是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以及个人行为模式起到价值范导作用,对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会体现在党员群体的具体政治行为上。另一方面,从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文化的关系来确认其外延边界。党内文化是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党内经济文化、党内精神文化、党内生态文化等。党内政治文化属于党内文化,是党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并成为长期执政党的,党内文化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文化中最为主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说,党内文化基本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政治性,因此也可以将党内文化看成党内政治文化。从内容构成来看,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党内政治文化源于党内实践,政治文化是政党性质的深层次体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和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建设,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具体国情和新时展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以下五大主要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相统一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8]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鲜明的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第一特征,民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广泛的人民性与鲜明的政治性相辅相成,构成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一方面,鲜明的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政党的“政”就是要讲政治,执政的“政”也要讲政治,治国理政的“政”也是讲政治,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应有特征。毛泽东指出,“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8]另一方面,广泛的人民性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不仅要将党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还要带领人民群众建立独立的民主国家,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宏伟目标不可能仅由一个人、一个政党单独实现,而是需要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支持,由此产生的党内政治文化带有广泛的人民性特征。因此,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

先进性与纯洁性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9]要长期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其关键所在,只有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一方面,先进性与纯洁性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自诞生以来就成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指导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指出,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9]另一方面,先进性与纯洁性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并不断丰富发展上。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特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成,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同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由此产生的党内政治文化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是党内政治文化具有科学的理论性。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论述道,“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0]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政治行为、政治活动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1]70-71党内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党内政治文化并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要在现实中改造世界,具有自觉的实践性特征。党内政治文化不是僵化套用马克思主义,而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不断丰富与发展,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检验。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2]过往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一旦党内政治文化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脱离了中国实际,就无法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之,只有具有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建设走向新的阶段,并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由于时代的变化,每一个时代又会对上一个时代的文化进行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延续和进步。党内政治文化同样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特征,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体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继承上,保持了较大稳定性和延续性。其一,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继承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其二,党内政治文化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指出,“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13]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大胆继承,还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三,党内政治文化继承并弘扬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7]党内政治文化要旗帜鲜明地继承并弘扬这种优秀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上,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对待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14]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得不好的时候基本都是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或者中国实际的时候;反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得较好的时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得较好的时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激浊扬清,形成了优良的党内政治文化。

(五)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充分的主体自由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依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起来的,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种组织纪律性不仅在革命时期为夺取政权提供了组织保障,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胜利经验中指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列宁还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这就是我们明确的看法。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是先进阶级民主主义政党所应有的纪律。”[11]245,341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特征。目前,党组织面临更为复杂的党情、国情和世情,肩负的历史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全体党员的高度自觉进行综合发力,需要党内政治文化强化其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团结统一。

毋庸置疑,党内政治文化在强调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之时,也要注重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充分主体自由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15]党内民主所保障的正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自由性,党内政治文化在坚持严明组织纪律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个体自由,最终形成一种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充分的主体自由性相结合的党内政治文化。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党内各项建设,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是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6]。

三、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相辅相成,其中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在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党内政治文化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活的完善与否、制度治党效果的优良与否,最终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态的清正与否。

(一)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首要功能

一个政党想要拥有极强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党员队伍思想的统一是其必要条件,对无产阶级政党尤其如此。党内政治文化首先对整个党内政治思想进行整合,使得整个政党形成共识,为政党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首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止在革命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其面临的国际、国内和党内局面更为复杂,需要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排除万难,方能实现宏伟目标。其二,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是不允许党内发出不同声音,而是在解放思想的充分讨论上形成统一思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17]思想统一是通过解放思想实现的,是思想解放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三,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止是体现在思想上,最终是将思想贯穿于行动之中。党内政治文化自觉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其不仅在思想上?l挥作用,更在实践中起到相应作用。党内政治文化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行动上,要求每一个党员在思想与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全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二)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功能

毛泽东早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8]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党内政治文化要发挥发挥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这个核心功能,不能闭门造车、封闭僵化,要将党内政治文化上升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之一,用其思想文化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要积极传播党内政治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19]。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观点、政治意图、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发挥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实现一系列政治目标,必须将其政治文化传播到社会大众之中,使之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获得大多数社会大众的认同。另一方面,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要倡导和弘扬优秀的政治文化,抵制和反对腐朽的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包括破与立两个方面,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才能发挥好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

(三)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

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相比,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与全局性,因此,文化更具有稳定性。与此相应,政治文化也更能强化政治稳定。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是指“相对的持续性和政治体系的一些比较基本和主要成分,如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组织(或制??)结构,不发生变化”。[20]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巨大,由于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和党内优秀文化,最终发挥维护政治稳定和实现秩序延续的功能。因此,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其政治文化不仅对党的前途命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反过来说,如果党内政治文化没有发挥其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的功能,就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反作用力,甚至会直接摧毁整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列宁在建党之时就注意到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功能,指出假如“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1]348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全盘清整,如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等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并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政治的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秩序,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党内政治文化从思想源头上进行整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发挥好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稳定和秩序延续功能。

(四)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功能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是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特征,从三个层面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重要功能。第一个层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党内政治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实行一整套相应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第二个层面,党内政治文化选择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21]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第三个层面,这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并不是停滞僵化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功能不断推进制度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飞跃都与解放思想相关,都直接或间接与党内政治文化相关,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同样需要解放思想,迫切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中解放思想是第一步的,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发挥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功能推进解放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