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文化功能

森林的文化功能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森林的多种功能,而森林的文化功能也愈加得到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森林的文化功能,森林的文化功能又大致有哪些呢?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德国近自然林业理论认为,森林的文化功能是“森林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生态教育、消遣娱乐、美学欣赏以及景观美化等方式,而使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的服务效益”[1]。笔者认为,森林的文化功能是指在人与森林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森林以自身的客观品质或者人类所赋予的品质对人所产生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类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当前我国学者认为森林文化服务功能包括美学与文学艺术、游憩与保健疗养、科普与教育、宗教与民俗等方面。森林的文化功能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与森林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森林是人类的诞生之所,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人在不断认识和改造森林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两者的关系,使森林具有了人类的文化特征,也使人类生活烙上了森林的印记。这是一种森林人格化和人格森林化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功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森林之所以具有文化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森林自身具有的客观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这是森林文化功能存在的客观前提。例如森林本身具有的美为欣赏和旅游提供了客体,森林丰富的资源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课题和场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和负氧离子能够缓解压力治疗疾病,某些树种的生物特性符合人类所向往的品质等。另一方面,人自身有从森林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主观需求,并在获得过程中使森林人格化,具备了文化特性。例如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便是神化自然以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人类送别的时候喜欢折柳相送,便赋予柳树送别的文化涵义;人们喜欢正直的品质,而松树以其相似的特征成为这一品格的文化符号。总之,森林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品性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而人们在寻求这种满足的同时又赋予森林更多新的品质,这最终形成森林多方面的文化功能。   一、增添美景、激发情感的功能   森林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形体美、色彩美、山峦美、音韵美、芳香美、泉瀑美、意境美等多种森林景观。森林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一方面在于其美的客观存在,这是森林美景存在的客观依据。很难想象如果香山没有红叶,那么香山是否还可以名闻天下;如果黄山没有黄山松,那么黄山是否还可以秀美盖五岳。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源于人们极易得到一种感观上的满足,即奇特的形态、鲜艳的色彩、芬芳的气味等对人感官的刺激所产生的愉悦[2]。而森林以其丰富多变的景观、多姿多彩的生态构成、欣欣向荣的生命气息,让人能够不断地从森林中获得各种感官刺激。森林不仅具有自然美,还具有社会美或艺术美。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仅欣赏森林之美,还在创造森林美。正如德国林学家柯塔所说:“森林经营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其弟子冯•萨里希在《森林美学》一书中对森林经营就是创造美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此确立了森林美学在林学中的地位[3]。传统的园林艺术,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林业、多功能林业,便是将艺术和森林相结合,让森林的美为普通大众所欣赏,使祖国的河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山川秀丽,风光无限。森林不仅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还可以激发人类情感。人皆有爱美的天性,而森林具体可感知的美及其组成部分———各种花草树木,以其灵动和特有的生命力,使人可以感受寓含其中的种种涵义,让人触景生情,观树思人。人们常将这种情感诉诸笔端形成了无数诗文名篇,如《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屈原在《离骚》里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这些诗篇无不显示着作者或喜或悲,或沮丧或激昂的各种情感。另外人们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特定的习俗,赋予了花草树木以情感寓意,从而在日常活动中也会因看到这些花草树木而激发个人感情。例如红豆代表相思,而人们看到红豆也会自然萌发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萱草忘忧,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都是寓意于植物中,而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情感。由此可见,森林和树木既可因其自身形态展现美,也可通过各种景象触发人类的情感,引起精神的共鸣。   二、拓展认知、启迪智慧的功能   森林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奇特的生态环境。在古代,森林和树木曾对汉字的发明和博物学知识作出重要贡献。到现代围绕着森林已经形成了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园艺学等众多学科,森林也成为了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实验的基地,特别是生物学、环境科学、林学、生态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的实习实验基地。通过对森林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着相关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让人们在不断探索森林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森林不仅对专业人员具有研究意义,而且对普通人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人们通过森林,可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与人类、森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中获取知识,吸取自然科学的营养,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获得生态文化知识。当人们走进森林,沉浸在森林的美丽和神奇的感受中时,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森林的属性和价值,油然产生对森林的热爱之情,更牢固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这种实地接触的教育效果往往比课堂教育的效果要明显很多,毕竟通过这种知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森林之旅,能把自然带回生活,使人生充满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和谐的感悟,培养充实而美丽的内心世界,从而诱发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近年来,欧洲国家对青少年开展户外教育十分重视,且收效颇丰。因此,森林是人们接受科学教育的最佳课堂,也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场所。森林不仅是拓展知识领域、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圣地,也是激发人类灵感、启迪人类智慧的圣地。中国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思想便和森林有着重要联系。《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体现了古人对森林伦理道德的思考[4]。而据传佛祖更是在菩提树下参悟得道的,佛家认为万物皆有佛性,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一砾一尘。牛头禅成语曰:“青青翠竹,尽显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以禅宗常以树木花草作为禅境的方便之门,由自然之物来触发顿悟,使自己的心境一体,完全融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5]。道家的“道法自然”等主张更是自然智慧的践行者。在德国,伟人们常被形容为朴实无奇的大树。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瑟曾这样写道:“树木是棵棵独立体,不同于那些这样或那样要避开自身弱点的隐居者,它们是个个孤寂的伟人,它们是贝多芬,是尼采。”[4]总之,森林对人类的哲学和宗教智慧的启迪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些智慧的发挥又会进一步加强森林的文化功能。#p#分页标题#e#   三、承载历史、彰显地理的功能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人类的发展史一直与森林息息相关。一棵古树便是一部历史,首先它在悠久的岁月里,记录了树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气候、水文、土壤及环境变化等信息;其次因为其与特定年代的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因而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价值,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例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泰山上的五大夫松、新疆的左公柳等都和一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联系。此外,特定的森林和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成为具有历史功能的纪念林。例如威海刘公岛森林公园,因为甲午海战而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坐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便是某一单一树种也是一部历史,例如在中国,从夏商开始就种植柳树,延续至今积沉形成了丰厚而别致的柳文化,像折柳惜别的民俗,对柳树的崇拜,关于柳的诗文等。而其他如松柏、银杏、竹、槐等无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森林不仅有其历史传承价值,而且还具有彰显地理的功能。首先树木由于生长习性不同,其分布带就会不同,从而形成了以主要树种命名的区域,也可以通过该区域的主要树种分布来确定其地理位置,如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沿海的红树林、东北的红松林等。其次很多地方以某种树木而命名。例如庾信《枯树赋》称:“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6]其中提到了白木庙、枯桑社、杨叶关、梅根冶、细柳营、桃林塞。还有不少以树命名的宫殿,如五柞宫、长杨宫、葡萄宫,以及秦汉上林苑。北京有很多胡同也是以胡同中种的树命名的,例如柳树胡同、枣林胡同、椿树胡同等。再者,因为某些树木与当地文化紧密相关,一提起某种树木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地方,从而起到地理标志的作用。例如新疆的胡杨林、香山的红叶、富士山的樱花、洛阳的牡丹、海南的椰子树。因此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树木便成了该地的市树,起到一定的地理指示功能。此外,森林还可以发挥道路标志、田地分界等地理指示功能。   四、颐养精神、保健身体的功能   森林与人类的产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之一,更是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元素。当人身处森林,会感到身体的舒适,自然地放松精神,压力得到缓解,这是因为在森林中,人们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全方位立体地感知自然,获得身心的解放。人可以在森林里接触森林生机,看到森林美景,听着鸟叫虫鸣,嗅着花木芳香,品尝野果清泉,感觉到充盈的负离子,而这丰富的感官享受,让人沉浸在美好的境界中并留下深刻记忆,形成生理的快感,同时也刺激心理形成幸福快乐的源泉,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人在森林里的美好感受[4]。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更是用自己的教义来诠释了森林重要的精神作用,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圣树,如佛教的菩提树、基督教的圣诞树、道教的松树[7]。宗教教义中也有着众多关于森林的记载,例如道教“十善”要求:“放生养物,种诸果林;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为人兴利除害。”[4]中国的苗民们认为祖宗的灵魂存在于和他们有一山之隔的森林里,随时都在保护着他们,正是因为如此,身为子孙,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划定公地,植树造林,为祖先创造栖身之所[8]。可见森林已经成为宗教信仰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森林里充足的负氧离子、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而在中国对森林养生作用的认识更是源远流长,西汉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写道,楚太子有病,吴客为他治病时说:“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掩青苹,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9]明代医学家龚运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山林逸兴,可以延年。”[10]清代浸士辑的《水边林木养生》为森林与健康方面的专著,对森林养生有着全面的论述。而现代研究表明,一般城市工业区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为300~700个/m3,而在森林中却高达2000~3000个/m3,负氧离子具有杀菌、降尘等功效,在治疗气管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重要疗效[11]。森林中很多植物的分泌物也有重要疗养作用,例如薰衣草的香气可以镇静安神,薄荷的气味可以使人思维敏捷,松树的松节油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人体吸入后可以提高细胞的活性和身体的免疫力。因此从1982年日本提出“森林浴”以来,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建立起利用植物香味来治病的森林医院、森林疗养院或森林浴场等[12]。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周边市民最喜欢去的休息和健身场所。   五、寓意品格、塑造性格的功能   森林中的各种花草树木因为其本性特征经常会引起人们对某种德行的感悟,而人们也因此经常将某些德行品格赋予一些花草树木,使其成为这种品格的载体[4],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它们之所以受人赞赏,是因为它们有着和现实生活中德行高尚者相似的精神品质特点。如松柏本性挺拔独立,不畏恶劣环境,观之使人感到一种浩然正气。故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中曾写到“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以竹比喻气节情操,刚正不阿,观之使人感到志士节操,如郑板桥在《竹石》中有“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梅的本性凌霜傲雪、洁白幽香而又坚韧不拔,观之使人感觉冰清玉洁、性格坚毅,陆游的《梅花绝句》中有“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此外,胡杨的宁死不屈,凤凰木的热烈奔放,榕树的独木成林等,集中体现了森林的独立、坚韧、包容、固守、协作等精神内涵[13]。人类从森林的品格中获得诸多人生感悟。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所以人的性格形成也深受森林的影响。人类在产生之初,森林、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自然精神的伟大和自然法则的严肃、客观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幻想,从而形成特有的图腾文化。而图腾深深地铭刻于各民族的心理构造中,历经长久的发展,在各民族的文化中得以传承,并转化为不同的宗教理念或哲学思辨[14],从而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学说,要求人们与自然、与森林和谐相处。《尚书•大传》中说“夫山者,恺然高,……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无私予焉;出云雨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飧: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也”[9]。人们之所以喜欢山林,因为其性格稳重敦厚如仁者,胸怀万物而不吝施于人,而这些也促进了中国人形成爱好和平、追求和谐、乐于助人、胸怀天下的品性。#p#分页标题#e#   六、提升游憩、和谐人居的功能   近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环境污染不断加重,森林游憩休闲对人们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因为森林可以缓解人的压力,人们从喧嚣的城市来到安静的森林,可以让身心从紧张压抑中释放出来,让人心情舒畅。而中国自古便有森林休闲的传统,春秋时代,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中曰:“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9]在《礼记》里也提到:“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9]息焉,遊焉便是指游憩,而森林是人们最好的游憩场所,故古人非常热衷于森林游憩。尤其是士人阶层特别注重森林游憩并留下了众多关于森林游憩的文字,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徐霞客游记》等。现代社会,森林游憩也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在北京,天坛公园、植物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正是由于那里壮观的古树群、优美的植物景观、浓郁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的北京市民和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游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人们扩大精神文化消费的热点。根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国内居民的出游率将达到311%,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12],其中一半以上游客到森林中旅游。可见,森林旅游休闲在中国拥有广阔前景。   森林对人居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城市增加森林能改善小气候、提供美景、增加空气湿度、提高负氧离子含量、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可以直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另外森林也为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提供游憩、交流的场所,从而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中国,堪舆学和“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原则被充分运用于人居。例如《阳宅会心集》里说:“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9]所以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风水林,屋前房后都有相关树种的栽培和与植物有关的禁忌。近现代以来,森林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各国已经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有着“森林之都”的美誉,整个城市和森林实现了完美结合;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0m2,绿化率达到6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15]。而中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已经被纳入国家现代林业发展战略,城市园林绿化也备受重视,可见森林和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和谐人居、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