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例6篇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1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 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 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0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1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wWW.133229.CoM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99-04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批以面向地方,服务经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大学应运而生。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决定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大大缓解和改善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短缺状况,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撑起了“半壁江山”,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 300多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角度来看,每一个迅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对于技能型人才大量需求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各类技能型人才,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实现这一战略,不仅需要精英教育,也需要大众教育,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需、劳动力技能素质与市场要求不匹配的国情来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必将会改变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可靠保证。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进程,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时代责任。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把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直接手段,必然会为劳动者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施展才干的平台。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使社会更加和谐,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 300多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 000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了从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在支持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成为当地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

4.高等职业教育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国际经验表明,处于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发达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和新形式。目前,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国民对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短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和运作机制难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所以,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而国民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办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此后,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数量大大增加。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 215所,招生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

2.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变化,从1998年的43万人到2005年的268.1万人,七年间招生数增长6.2倍,每年以29.87%的速度扩张。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117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713万人,增长了6.1倍。到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数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8.2倍;招生数达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以上,超过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毕业生数达285.6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6.2倍。

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改善。中国目前已拥有37.7万名高职教育的专任教师,“生师比”为17.27∶1,即大约每17名学生拥有一位专任教师。在人数增加的同时,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得到大幅改善。按照2004年起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外聘教师和有一定企业经历的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增加。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外聘教师数量达到11.4万人,超过2001年人数的72倍,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30.2%。这充分显示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4.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在2004年的初次就业率为42%,2008年达到68%,五年来以每年5个百分点的增幅持续提高。2009年就业率与2008年同期持平,且初次就业率达70%,比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高职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70%,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高职教育抵抗住了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抗风险能力强。同时,高职毕业生求职意愿强,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还能增长10~15个百分点以上。2008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4%,比初次就业率68%增长了16个百分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为88.1%,高于非“211”本科院校87.4%的就业率。显示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提升的后劲比较大。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实用人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型发展严重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政策。教育部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设置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高速扩张,形成了一种强扩张态势,且多数是由中等专业学校(中专)升格而成的。从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发展速度看,2000年只有442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001年增加到628所,2002年发展到767所,2003年发展到812所,2004年已达到962所,2005年增加到1 078所,2006年发展到1 105所,2007年已发展到1 109所。连续7年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平均每4天诞生一所高职院校的历史纪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速度型发展把校长和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规模发展上,明显地暴露出重速度、重数量,忽视条件(教师水平、教学设施等)、忽视质量的发展倾向。若按“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 000元”的标准衡量,目前至少有21.4%的理工农医类高职院校不合格,从而导致“有条件升格,没有条件也升格”的“”式的发展格局,严重影响到其内涵建设,大大降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2.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模糊。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性特征是在一定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个性风貌。它不仅代表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还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管理水平等,它是学校的优势所在。就目前而言,中国的高职院校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却淡化了办学特色。一方面,与普通高校比较而言,职业性体现得不明显,多是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的学科性明显,但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脱节,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与同类院校比较而言,高职院校之间的个性不明显,各校之间在办学模式、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甚至在专业设置上趋同,难以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的个性。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

3.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不足,缺少与企业、社会的沟通和合作。目前,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社会进行互动的主动性。长期以来,一遇到实践环节,学校就寻找企业的帮助,或者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方面,使学生的实习空间由于学校自身能力有限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学校与学生自行寻找的实习企业间无法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实习效果。同时,市场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行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不到位,人力资本市场不健全,教育市场不充分,人才使用“逆”选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可选择范围有限,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严重,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4.“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成,教师的教学理念、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在教学理念上,还没有真正跳出中专教育的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提升严重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同时,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够,兼职教师中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多数高职教师是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学业掌握的情况都不能准确地把握,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师资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要求。

5.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严重错位。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政府预算内拨款占其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不到50%。虽然中央决定投入20亿元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但90%以上的高职院校是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的。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承担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置,无法通过政府拨款途径来实现,而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又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国家和省级高等教育经费的安排,如生均经费、科研经费、专业和课程建设经费等,基本上把高职院校排除在外,专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成本要求不相适应。

6.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不和谐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即东部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相对充裕而西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条件的改善也明显滞后于发展的要求,从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域广阔,但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西部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极为有限,教学设施与教师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和充实。充分说明,西部高职院校发展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倾斜,需要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东部高职院校的智力援助。

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要高度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专业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将提高质量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全过程,并以此整体谋划未来十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多样化继续教育,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2.以市场需求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企业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以前的知识体系,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就业能力较弱。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采取国家办学与企业、个人办学相结合的模式,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学院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分行业将区域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成立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这是高职教育目前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必将催生校企合作制度和法律层面的保障措施出台。

3.以内涵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这些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这一计划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把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这一举措必将促进示范校建设单位、同时辐射带动其他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组织现有的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分批安排教师到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学习并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水平。二是从企事业单位调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上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教师互补,从而增强师资的总体水平。三是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师兼课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

4.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转变。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当前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教育要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基本前提下,还要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推进“双证制”的实行。教育部在200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的要点中提到,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双证制”的实行,推动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共同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的标准体系,扩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这样,一方面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高职毕业生的全面发展需要。

5.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界在层次和类型的问题上争论已久。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不再成为高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因此,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本世纪初一段时间的内涵发展之后,必然探索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界的愿望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广大受教育者和企业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2] 沈楚.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3] 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

[4] 杨良玖,易宣.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成与变革[J].企业技术开发,2006,(9).

[5] 吴启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目标和规划[J].职业技术,2007,(8).

[6] 刘占文,温景文.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

[7] 陈嵩.中国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8] 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Z],2008:7.

[9]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文)[R],2009-04.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4

【关 键 词】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19-03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加快红河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下,我州对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意见。这些意见孕育着新的教育思想。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已经不符合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因此,这就要求不断探讨影响学校管理成效的相关因素,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红河州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校管理体制。

一、红河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管理呈现特色化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进行学校管理时,要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特色化。所谓学校管理特色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管理不能模式化的、一味的遵循某种方法,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管理呈现科学化

“所谓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再依据规律,制定出制度、规矩、方法、计划,然后,按规则去运行,去管理学校。”魏书生认为,“学校管理要讲科学,讲科学就不能是一个人的苦思冥想,一个人的智慧和群体的智慧相比,太微不足道。所以,我们要坚持这样的理念:科学来自对规律的把握,不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探索,就难以把握,真理内涵着科学……”。学校管理呈现科学化就是指学校管理的过程、内容、方法要遵循规律,要具有正确性。

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管理时,第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建立计划系统、执行系统、检查系统、反馈系统和改进系统等环节;第二,要采取科学的学校管理方法,把学校管理的教育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与法律方法结合起来;第三,学校管理的内容要全面、有层次性。不仅要注重领导用人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还要注重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教育研究工作管理、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学校管理呈现民主化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依靠广大教师,从教书育人出发,实行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特征。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要求做到:第一,增强民主管理的意识,树立人人参与管理的观点;第二,强化民主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执行管理行为;第三,创设和优化民主氛围,建立良好的内部心理环境。

(四)学校管理突出自主性

加强党和国家的领导,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学校管理方向性的重要组织保证,但是并不意味着学校管理具有依赖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管理越来越突出自主性。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学校的功能要以指导为主,学校要能够自主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组织内部活动与外部合作等相关活动。

(五)学校管理突出培训常规性

学校管理中的培训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培训要注重常规性,要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要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面向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要增强培训目标综合化、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促进培训的专业化,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特色化等。

(六)学校管理突出区域整合性

随着社会各机构交流的日益紧密,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的不断拓展,学校管理要改变以往的“闭门造车”、注重内部管理的方式。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逐渐转向开放态,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交流;注重社会的参与,其中包括学校与社会各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获得技能的机会;包括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应当拥有知情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对学校教学计划、教改方案、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选择硬件设备、环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应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见。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目标

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从事管理活动、管理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第一,学校应注重制定明确且清晰的管理理念,认识学校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外在管理向自我管理的多角度转变;第二,注重制定反映当今社会需求的任务和目标,学校的管理目标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控制性,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应依据一定时期的社会性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理论、学校未来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学校现实的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第三,注重制定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管理措施,从而从多层次、多角度确保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二)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

学校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的根本性制度,反映着学校领导权的性质,是确定学校内部领导力量的地位、作用、权责划分及其彼此关系的根本制度。一个科学、健全、完善的现代学校领导体制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严格贯彻执行责任制和实行专家、内行管理,明确各部分工作职责的划分,强调学校在重大事务上的集体决策。这是实现学校科学管理的共性要求,是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织保证;第二,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学校管理方向性的重要组织保证;第三,进一步落实学校内部教代会存在的意义,体现和保证教职工的民利,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学校管理民主性的重要组织保证;第四,在与教职工的咨询交流方面,学校的领导阶层鼓励革新与创新,这是学校管理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完善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者组合学校资源,发挥资源作用使之产生理想结果的持续活动状态,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诸环节的有机结合、有序运行,从而构成了学校管理一个周期的完整过程,体现了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规律。要实现管理过程的优化:第一,学校管理工作自觉而严格地按照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规律办事,实践证明,凡是自觉地、严格地按照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规律办事,就能提高管理效率,反之,管理效率就降低;第二,学校计划的制定要建立在全体成员协作制定的基础上的(全体教职员工),学校的工作能够围绕制定出来的计划认真执行,并且依据为满足学生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作出调整;第三,定期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第四,改进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从单一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第五,提高学校处理管理过程中突发因素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优化学校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完成学校工作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措施、途径的总称。大量学校管理的事例表明,凡是先进的学校或是某一方面工作比较出色的学校,都是成功运用了有关学校管理方法的学校。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学校的管理方法应突出管理目标导向;第二,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三,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机构和相关制度,实施信息技术的人员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学校管理。

(五)加强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的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管理主要包括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和操作。在进行教师管理时,第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聘用制度;第二,要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第三,明确教师的工作目标、工作理念和工作职责;第四,提供大量的机会加强教师的培训;第五,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去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六)提高素质教育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管理更是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素质教育的管理,首先,要把握住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教育管理的观念,注重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其次,要加强课程设置中素质教育的体现,开设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第三,建立新型的、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核评价标准,即基于促进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第四,加强家校联系,从多角度、多层次实现和完善素质教育管理。 (七)增强文化氛围管理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共同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家庭、社会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是促进学校规范管理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首先,要鼓励学校里大部分的教师一起分享与教学相关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其次,要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和学习新的东西;第三,学校的组织机构要鼓励教职工之间的合作,从而去进行合作性和协作性的工作;第四,要有意识的去构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和谐化的校园心理氛围、规范化的校园生活氛围,以及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模式改革构想[J].校长论坛,2007(7):15-17.

[2]王永平.新课改中学校管理模式的思考[J].治校有方,2004(10):11-12.

[3]李跃辉.新时期学校管理模式探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71-72.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5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背景

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介绍

1.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道轻器。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民之中,以于认为职业 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待遇存在观念歧视,造社会忽视一线劳动者培养,也导致个体不愿选择处于薄弱况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严重地弱了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就业压力。

2.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职业院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各高等职业学校多从以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如动漫、会计、国际商务、数控等专业。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科学化,使得毕业生所具备的技能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发展后劲不足。"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的双重矛盾并存,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职业的不稳定性。

3.课程设置缺乏职教特色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学科化取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同时通识课程未受到重视。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失调,必然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弱。另外,由于受经费等的限制,大部分职业学校实验、实习的条件较差,专业课教学往往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上,致使学生的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职教特色不明显。

4.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对师资、生源及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及仿真性均有很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是"低层次"的教育上,使得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师资配备上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职业教育成为既成事实的"低水平教育"。

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 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

3. 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

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

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5. 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

四、我国职业职业教育发展需以就业为导向

1.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6

教育是与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与高等院校来说,无论是高等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的教学机构,所以教学方向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确定的,本文对国内高等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的关联进行讨论。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经济发展

前言

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需求,是每个领域改革的方向。国内高校阶段,是为学生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也应当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关联,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性人才,共同助力社会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高等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高校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关系讨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教学机构都是人才的输出机构,而高校面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正是推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又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可见高校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能够相互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协同发展。因此只有先确保高校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才能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素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资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就当前的教学趋势来说,多数高校的教学改革重点都在于眼前对学生教学体系的完善,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则并不具备深入的了解,这并不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向。因此无论是校方还是校内教师,都应当更深入的进行思考,加深对当前社会趋势的理解,确保教学改革符合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且符合时势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后续将提出具体策略,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1]。

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经济发展视角转变教学观念,体现教学内涵

教学观念无论何时都是最终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我国长期受到固化思想影响的教学领域,在当前发展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思想早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趋势进行分析,扭转教学思想,才能逐渐摆脱发展困境。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才的独立精神以及个人主体地位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会借助自身独立的思考去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要比分数更加重要,因此教师也需要摆脱陈旧思维的限制,以当前的趋势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且清晰的思维,而不再是依赖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任何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步入高校教学阶段,学生都已经倾向成年,都是成熟的个体,不再需要教师的过多指点,所以教师应当更注重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个人理念、选择的尊重。教师在各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去表达,对于学生的理念应当表示出不打击、不讽刺的态度,只以建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对这阶段的学习以及教师本身产生厌恶感,达成良性的教学交流[2]。

(二)以经济发展视角改革教学内容,跳脱教学限制

社会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不同发展时期,各科目教学都有相应适合的教学内容,所以固定的教学内容必然是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要的。所以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规划之前,首先应当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完善,让教学内容跳脱教材,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在后续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加以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而不是抱着理论却无法在工作当中解决任何问题。以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为例,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多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择业过程是不会起到引导作用的,只是让学生徒劳的去记忆一些知识点,对工作毫无用处。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先了解当前社会上各类企业的人才选取方向以及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主要诉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进行引导与帮助,减少理论内容,多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真正在工作过程中学着解决各类问题,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境,在实际社会环境当中得到磨炼与成长,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有利基础,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受到限制,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三)以经济发展视角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决定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量,学生的知识量决定着其内涵,其内涵决定着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对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符合当前趋势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乎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而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手段。无论在社会哪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已经有了深入的渗透,为发展带来了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以趋势为核心,借助对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在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与理念,才是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在任何科目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都应当妥善的利用,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有逐渐深入的了解。对于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实际上机去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对于不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则应当注重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达成知识理解与消化,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存储。综上所述,无论是与信息相关的领域或是与信息不相关的领域,信息要素的应用个都是必要的,所以教师也需要理解这一趋势,以信息思想改革教学,才能提升教学实效性[3]。

结语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互利互促,因此高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应当注重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才能确保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未来,同时确保自身的后续发展。

作者:温列成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庞青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