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例6篇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研究

一、明确农村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目标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特点,将安全教育目标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一是要提高小学生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由于农村小学生受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必须要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安全基础教育。安全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了解层面上,而应针对农村学校的环境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中加入面临危难时如何求生自救的实践,社会生活是最好的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让每一个农村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方法,只有这样,当危机来临时,他们才能全身而退。安全教育的第二个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小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正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教师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安全教育风格,寓教于乐。比如,在排队进食堂就餐时模拟火灾突发时撤退的路线等,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进行,能使安全教育的内容更明确,让所学的安全知识切实发挥作用,唯有如此,安全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加强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前提,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不仅能有效促进安全教育的开展,更能满足学生的安全心理需要。比如,通过在学校各处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更好地掌握学校各个地方的实时动态,合理规划校内行走楼道,上下楼梯分流,避免发生冲撞,拥挤甚至踩踏事件,保证校内交通清晰有序,通过硬件设施保证校园师生的安全。

(二)校警结合,用真相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应将安全意识的提升放在首位,定期举办安全讲座,通过视频影像等资料将发生的案例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由此产生警示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再通过详细实用的自救自护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安全理论知识,并定期组织开展全校应急大演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

(三)家校结合,积极巩固安全教育的成果

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以及邀请家长加入学校的微信群、QQ群等方法,将家长积极联合起来,改变“教育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事”的观念,明确“关注生命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参与安全教育和管理,促进家校携手,共建安全防线。

(四)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全面渗透安全知

安全教育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要切实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的大事,通过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一是通过教室的黑板报、学校的宣传栏等平台,以每期一个安全主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搜集完成,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达到了自主教育、互相教育的目的。二是开展主题班会,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做安全知识试卷巩固知识。三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安全习惯,通过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以班组为单位在教室外排好队,由负责人带领走安全通道,然后迅速到达指定地点。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做到迅速有序安全,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2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也为农村学生和家长带来方便。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人数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在面对人数不断增多的问题下,也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积极的找出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进步。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进行调查分析,其展现出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影响,使得农村寄宿制的效果与理想的状态有着一定的差距。

(一)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之下,一些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留在农村进行任教,使得农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相对较为滞后,这主要体现为下面两点:第一,一些高校新毕业的优秀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偏远的农村任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传播;第二,在农村一些表选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到城市之中进行教学,使得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工作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十分的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安全性。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本身在自理能力方面较弱,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而在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在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上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许多学生经常做出一些有损安全的行为。其次,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在硬件设施上面缺乏,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对小学生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得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第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日常饮用的水质没有经过过滤,达不到相关的饮用标准;学生食堂的环境卫生较差,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相应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上岗标准和执行标准。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的不利因素。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面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优势之处,应当在管理工作上不断加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首先应当建立起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这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上得到加强,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在具体的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展开:第一,在校园内通过安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定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三,学校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检查学校中存在着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完善。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设施的建设

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设施和设备都十分的落后,这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加大在这方面的建设工作。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际情况,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整体环境,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其次,加强监控系统的完善,对学校范围之内进行实时的监控,发现一些可能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安全性。

(三)加强心理教育工作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之中也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思想意识上不够独立,再加上长时间让他们与父母隔离开来,可能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应当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教育部门应当积极倡导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教学工作,为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引入更多新鲜的活力;其次,应当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良好的薪资待遇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也能够留住一些优秀人才不至于流失;第三,在当前的晋升制度上应当做出调整和改变,取消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考核晋升到城区教学的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得到的一种良好教育模式,在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带来的帮助也同样是巨大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的效果,使其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端木晓薇.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马旭红.农村寄宿制小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谢荣彩.关爱教育视角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3.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3

义务教育是一种既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是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对于国家,保障义务教育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更是对国家的强制性要求,因此,义务教育应该由国家全部投入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公平权利。

霍邱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分析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人口大省,农业人口约51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9%。近年来,安徽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快,特别是实行了“两免一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政策之后,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面临诸多困难。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总面积3493.16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680个行政村,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160213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87%。截至2006年底霍邱县共有各类学校704所,在校学生240471人,在职教师11771人。其中农村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39262人,在职教师1756人;农村小学539所,在校学生132191人,在职教师6193人。霍邱县的经济情况和人口结构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一)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主体缺位、投入总量不足通过对相关统计报表及资料的分析整理,霍邱县1999年至2007年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如下:(表略)霍邱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和社会捐资办学。其中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是由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两大部分组成,预算内教育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其投资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在2001年税费改革后被取消。事业收入大部分都是学杂费,2007年之后学杂费被取消,但仍包括练习本费和住宿费,这些费用来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的家长-农民,所以事业收入大多是农民供给的。“社会捐集资办学及其他收入,属于公益性质,可以认定其投资主体是第三部门”[4]。随着乡政府逐渐淡出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领域,承担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供给职责的县级政府却未能有实质性的投入,由于县级财政对国家财政转移制度依赖性极强、财政投入机制效率不高、县级政府教育财权与事权错位等造成县政府呈缺位状态。(二)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校际之间配置不平衡教育的城乡差距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核心问题。在“以县为主”的体制下,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负责,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占全县学生的80%左右,其中农村学校学生又占绝大多数。然而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普遍向城镇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倾斜,造成农村中小学经费缺乏,财政投入的不均衡直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2006年根据安徽省的财力和居民收入等情况测算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和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于省内各市县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具体投入的经费与标准有部分差距。其中通过对六安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发现:包括霍邱县在内的部分县县级财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预算安排均没有达到省级标准,且其主要经费投入到城镇中小学校,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同样,由于存在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产生了差距,体现在校际之间经费、师资、设备、校舍等的差别对待。从对霍邱县的几所小学(其中一所城镇重点小学、几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发现在经费方面存在着经常性投入差距,重点学校的生均经费高出普通小学15%-20%;专项经费的配置上基本为重点学校所有;师资方面,包括教师的学历、师生比等等,重点学校的条件优越性很大;其它包括教学设备、校舍等普通农村学校差距也非常明显。据调查,霍邱县城关地区初中学校大班额比较严重,光明中学、新店二中有的班额高达100多人,有的学校部分学生在露天进行考试。一方面是城关初中布局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农村与城关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有较大的差距,有很多农村初中生涌入城关地区初中上学。这造成了城镇教育资源的拥挤,更加剧了农村初中的衰落,城乡差距扩大化。(三)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教师相关待遇得不到保障现在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着如下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问题,即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的问题严重,区域分布不均衡,城镇教师超编和农村教师缺编并重。目前霍邱县所需教师人数与核编人数尚缺1200多人,小学80%是“民转公”教师,年龄偏大,知识陈旧,业务水平较差。二是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从学历层次看,据统计全国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农村比城市低28.9%,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农村比城市低38%,差距较大。第三,教师工资足额兑现困难。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保障教师的“国标工资”,教师工资“省贴”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县财政无力承担。(四)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农村中小学债务沉重危房数量的增加是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霍邱县尚有5万平方米D类危房亟待改造,136幢教学楼楼顶有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部分农村学校无围墙,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难度。从2007年“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月报表”中看,六安市共有未开工项目14个,霍邱县就有9个;2005年底统计上报的D类危房未开工项目仍有9个,其中霍邱县占了4个;2007年省教育厅危房改造督查组对部分县区危房改造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时发现,六安市裕安区和霍邱县工程进度太缓慢,有的项目刚开工就已搁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霍邱县各乡镇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中小学硬件建设,不少乡镇举债建设,但是由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危房改造集资,乡镇和学校无力还债,这些债务就成了制约霍邱县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霍邱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高达3800多万元。以上诸多问题,基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妥善解决,方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4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农村小学体育观念落后。在农村,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效果不显著,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体育课时开设不足,大多被语文数学等必考科目挤占,即使个别小学开设了体育课,也是流于形式化,体育教师不负责,不精心设计安排课堂教学,一节体育课无所事事。上课热情不够高,不精心备课,每逢体育课,往往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放羊式。一上课,围绕操场跑两圈,然后排球、篮球或足球操场上一扔,让学生自己活动。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就让学生在操场上随便玩。忽视了体育教学的价值,没有对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认识。学校体育观念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农村小学体育师资不足。自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三、四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农村自然条件比较落后,一些教师不愿在农村任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加。因此,大部分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如何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过去那种“几根绳子,几个球”,老师和学生都自由活动的体育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农村体育教师师资缺乏,质量不高,队伍不稳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3.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就我校现状来说,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虽然添加了器材,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现状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变,将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4.体育活动开展不足。农村小学一年到头从不开展各种活动,一是学校忙于教学,没有时间举行这项活动,二是缺乏场地,没有地方开展体育活动,三是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器材,没有人也没有器材开展体育活动。经常不开展体育活动,自然就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减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不能对学生平时的一些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评,制约农村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鉴于以上众多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就以上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对策分析

1.改变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目前,从上而下改变思想,合理安排好体育课的课时,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应将体育课的技能考核纳入每期期末考试中。

2.加大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国家可以将政策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加强农村教师配备,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使教师可以安心地在农村工作;应制订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发展计划,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满足农村小学上体育课的需求。

3.加大农村教育投资,配全体育设施。农村小学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在短期内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农村小学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针对实际情况实施体育教学。国家应在以往基础之上,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满足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小学配全体育设施,一步一步地改变农村小学无器材或少器材的情况。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5

同志们: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新的开始,孕育新的希望。在这起始之年,农村义务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决定,即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使义务教育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义务”道路。今天,我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就是专门安排部署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目前,市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贯彻意见》尚在讨论研究阶段,待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再行印发。下面,我先就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春节前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并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讲几点具体贯彻意见。一、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0__年1月24日,省政府在兰州召开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李膺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精神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主要作用,从理顺机制入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于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认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重大意义,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尽职尽责的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起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中央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主要内容有四项:

1、全部免除农村地区(包括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市、县(区)不再承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资金;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共同承担,补助标准不低于20__年“两免一补”省定标准,具体分担比例、补助对象和补助方式随后由市政府确定。市、县(区)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经费,足额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

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要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下发的《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甘财教〔20__〕47号)规定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落实公用经费,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

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央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省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并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分担。

4、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也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__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全面实施,分年度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1、20__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各级财政要科学合理调动资金,采取预拨资金等办法,保证运转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

2、20__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巩固20__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20__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的通知》(甘财教〔20__〕47号)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4、20__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省20__年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照8:2比例共同承担 。

5、20__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国家制定的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城市义务教育也应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所需经费由市、区承担。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二、推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清、保障范围狭窄、保障水平低下的局面。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给我市的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20__年,我市享受义务教育新政策受益学校1720所,受益学生377750人,中央和省级财政共补助7.97亿元资金用于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初步安排我市7482万元,其中免学杂费资金6482万元,补助公用经费资金1000万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对我市农村教育发展来说,是新的前进动力,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是很大鼓舞与支持。今天,市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要从大局出发,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周密安排,精心部署,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亲自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抓到底,确保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工作的按时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顺利建立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时间紧迫。因此,各县(区)政府及教育、财政等部门的领导同志必须对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提早动手,超前安排,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要紧急动员,精心部署。今年春季开学时,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工作的各项政策要落实,资金要到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相当紧张。会后,各县(区)政府要紧急动员,立即安排部署,迅速将全市会议精神层层传达到农村学校,并布置学校做好相关的工作,突出抓好新学期落实对学生免收学杂费、补助学校公用经费和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确保新机制改革工作开好局。

二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县(区)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机构,由“一把手”县(区)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局长、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委、监察局、政策研究室等部门领导为成员,设立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组织协调,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市有关要求,与财政部门一起,研究制定本县(区)改革实施方案,按照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分年度制订好各项工作计划,按要求分步实施,确保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三要把握政策,确保落实。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重点抓好春季开学时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工作,围绕这一工作重心,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按照省市相关规定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确保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课本的发放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工作。春季开学时,不论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是否到位,对所有列入减免范围的学生,学校一律不得收取学杂费。这里,还有几个涉及政策性的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关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问题。这主要涉及市直平凉四中、实验小学、平师附小三所学校和崆峒区的城区初中和小学。国家和省上没有将这些学生纳入上级补助资金减免范围,省上要求市、区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补助平凉城区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此,市、区教育部门要尽快摸清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财政部门据此测算所需减免资金,并纳入预算,在开学时分别予以减免;二是关于校舍维修资金投入问题。国家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算校舍维修所需资金,并初步确定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共同承担,省上暂未对地方应承担的50%作明确分解。县(区)要及早着手,对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根据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校舍维修总体规划,分年度提出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和资金申请,按批复计划和下达经费组织实施;三是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问题。省定公用经费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年40-80元,小学每生每年30-65元。这次,省上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是按照省定标准低线的80%落实,即初中每生每年32元,小学每生每年24元安排资金;四是免学杂费标准问题。省上初步确定财政补助免学杂费的资金标准为: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00元,县镇初中每生每年230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0元,县镇小学每生每年180元,从“一费制”收费标准来看,除县镇初中补助标准略低外,其它都高于一费制收费!标准,多余部分应全部拨付学校使用;五是寄宿生生活费问题。按照省上文件规定,省级财政承担了减免学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由地方承担的全部20%。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县( 区)财政全额承担,因此,各县(区)教育、财政部门要尽快摸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中的家庭困难学生数和所需资金数,市上随后将明确市、县(区)具体分担比例;六是以往财政预算经费问题。免收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实施后,市县(区)财政原来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要继续保留,并加大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防止发生经费投入上的“挤出效应”,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同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

四要严格管理,规范收费。新机制的建立,为从根本性治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__年春季开学起,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除可收取代收的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的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对于享受免费课本及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作业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费用支出,一律在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预算中开支,不得再向学生收费。各学校要严格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一切乱收费行为。收费纪律是一条高压线,我们绝对不能碰,哪个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问题,我们就要严肃地追究当事者和直接主管领导的责任,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五要认真指导,合理预算。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是建立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极其重要的基础。各县(区)财政、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汇总、审批,要正确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把预算做全面、做规范。最近,省教育厅、财政厅还将专门举办培训班,对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的方法、程序等进行集中辅导培训,各县(区)要指定专人培训,负责本县(区)预算编制培训、审核等相关工作。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范文6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进行调查分析,其展现出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影响,使得农村寄宿制的效果与理想的状态有着一定的差距。

(一)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之下,一些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留在农村进行任教,使得农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相对较为滞后,这主要体现为下面两点:第一,一些高校新毕业的优秀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偏远的农村任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传播;第二,在农村一些表选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到城市之中进行教学,使得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工作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十分的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安全性。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本身在自理能力方面较弱,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而在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在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上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许多学生经常做出一些有损安全的行为。其次,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在硬件设施上面缺乏,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对小学生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得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第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日常饮用的水质没有经过过滤,达不到相关的饮用标准;学生食堂的环境卫生较差,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相应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上岗标准和执行标准。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的不利因素。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面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优势之处,应当在管理工作上不断加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首先应当建立起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这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上得到加强,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在具体的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展开:第一,在校园内通过安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定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三,学校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检查学校中存在着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完善。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设施的建设

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设施和设备都十分的落后,这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加大在这方面的建设工作。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际情况,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整体环境,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其次,加强监控系统的完善,对学校范围之内进行实时的监控,发现一些可能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安全性。

(三)加强心理教育工作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之中也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思想意识上不够独立,再加上长时间让他们与父母隔离开来,可能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应当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教育部门应当积极倡导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教学工作,为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引入更多新鲜的活力;其次,应当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良好的薪资待遇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也能够留住一些优秀人才不至于流失;第三,在当前的晋升制度上应当做出调整和改变,取消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考核晋升到城区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