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研究范例6篇

城市管理研究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1

关键词:城市规划 规划管理 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正处于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城市的急剧扩张、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使得城市规划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城市规划新理念、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随之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正确认识城市规划及规划管理工作

所谓城市规划,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而所谓城市规划管理,就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序、协调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有效举措。

二、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盲目无序,缺乏科学合理控制。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城市规划建设的热潮,城市规划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盲目无序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实现时间大为缩短,部分城市2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即已完成,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调控作用;二是部分城市打着改造旧城、消除危房等幌子,盲目地建设严重破坏了历史建筑和城市特色风貌;三是部分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存在先建房后修路、先设厂后配套等错误建设时序,造成建筑垃圾大量遗弃,城市污水、废气无处排放的现象,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四是多数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大马路、大广场、人工湖、豪华办公楼等千城一面的现象。

2、规划管理手段缺乏,难以实现规划目标。

一是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由政府审批,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法定的审批,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将受到严重挑战,同时规划实施管理也却会缺乏相应依据,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二是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不健全。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健全,工作经费匮乏,新技术应用、城市勘察上资金投入的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执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导致违法建筑现象严重。三是规划管理队伍建设待加强。当前,部分城市存在规划管理执法力量不足,处罚标准偏轻,规划执法水平与繁重的城市规划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人才亟待引进,城市规划人员素质函待提高。

3、公众参与机制匮乏,多元管理难以实现。

目前,从我国城市规划的立法现状看,较注重的是对行政行为的授权,多数城市的规划管理还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务,同时社会公众的规划参与观念也普遍较低,而我们的政府也没有形成一个顺畅的、有序的表达机制,这一切导致难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对百姓的诉求理解也出现了片面性,规划的多元管理,公众参与也就难以得到实现,归根结底是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制中却缺乏明确的群众参与机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三、城市规划管理对策的研究

1、坚持可持续发展,有序实现规划目标。

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严重形势,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也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时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通过科学有序的实施城市规划及合理的规划管理来达到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的城市空间组织,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彰显城市个性。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在探究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避免出现千城一面,万户一色的单调画面。同时要根据城市的历史、人文、自然条件,从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标志性建筑等多个方面实际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充分展现城市的个性特征,努力在城市的特色、个性上做文章,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

3、突出经济发展,兼顾环境效益。

在城市的规划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注意保护城市生态建设,防止污染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卫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的传统风貌,保护地方的地方特色。在规划建设管理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确保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4、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实现规划多元管理。

城市的规划管理涉及不同利益群体,政府、开发商、投资者、普通市民等都与城市的规划管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规划管理中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群众参与程序,构筑起不同群体都能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得到顺畅表达的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现规划的多元管理。

5、坚持法制建设,确保规划管理法制进程。

当前,我国行政法制化力度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也应不断加强。要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这种法制体系不是仅仅为政府的行政管理提供便利,也必须为生活于城市的每一个利益主体提供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其中,处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就要加强对其保护力度。同时,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我们在城市的规划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 作者:吴迪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24期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法;测绘法;五个统一

1.强化测绘管理,维护城市建设的统一性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确保成果、成图质量城市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工作,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资料。它为城市规划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是城市各项用地和建设项目定点、放线的基本手段。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各项规划、建设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进程,优良的城市测量成果,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基础,城市建设效益的可靠保证,城市现代管理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测绘战线的工作人员,对成果成图负责。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所测的一切成果成图力求高质量。坚持自检互检的好作风,各级检查人员都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图式和测区技术设计书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对违反规范作业的成果成图有权拒绝检查验收。

《测绘法》明确规定了必须杜绝无证测绘,所有的测绘单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在取得相应的等级资格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测绘生产。目前测绘市场发育不健全,存在一些无证测绘,超范围测绘的现象。尽管各地测绘主管部门为有效加强测绘市场的管理,以法规建设为前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个别测绘单位及个人利用各种关系和手段进行非法测绘,给城市测绘业务带来混乱,给国家建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严格控制无证施测,是测绘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从城市发展和总体规划的要求看,从事城市测绘都应该具备测绘资格和遵守城市测量规范,任何无证单位及个人在城市进行测绘是不允许的。城市测绘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坐标系统,统一高程系统,统一图幅分幅编号,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资料管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正确实施和城市建设的统一性。

2.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市场管理

目前,城市测绘工作还没有普遍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地位相对还比较低。人们对城市测绘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误解,片面认为,城市测绘工作是城市规划部门为收取建设单位费用而变着法子开展的一项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一项行业。要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就要搞好立法,加大《城市规划法》、《测绘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加强管理。长期以来,由于测绘管理工作未能及时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测绘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测绘市场的混乱,一些非法测绘单位及个人在从事测绘,绘制的地形图在使用;有的地形图用的是假定坐标、假定高程,地形图的比例尺、坐标、高程系统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正常实施,影响到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3.加强城市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

城市勘测主管部门还必须督促城市勘测单位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城市测绘质量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城市测绘工作的领导,有利于测绘市场的治理整顿。提高城市测绘成果、成图质量,是保证科学地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勘测单位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按照建设部部署,由城市勘测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检查验收,以推动勘测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城市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工作,它为城市规划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是城市各项用地和建设项目定点、放线的基本手段。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各项规划、建设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进程。优良的城市测绘成果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基础、城市建设效益的可靠保证、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所有测绘战线的工作人员,对成果成图质量负责。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所测的一切成果成图力求高质量,坚持自检互检的好作风。各级检查验收人员都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图式和测区技术设计书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成果成图,违反规范作业的成果成图有权拒绝检查验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施测,将给国家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措施,一贯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对所有的成果成图实行三级检查,二级验收、总工程师负责制度。所有工程都有任务书和具体要求,大型工程、重点工程都有技术设计书。我院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手段,可靠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测绘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关键在于单位是否严格实行检查验收制度,是否重视质量管理。因此,加强技术业务管理,提高成果成图质量,确保测绘资料的真实性,是目前测绘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城市勘测单位在进行城市工程测量时,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绝不能违背规划要求测量。特别是一些道路中心线定线、楼房施工成线等,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实地放线,决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难以保证城市规划的正确实施。城市规划能否正确实施,完全靠勘测单位的严格把关,所以,我们的工作心须认真负责,在精度和操作上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在征地、施工放线中,必须满足规划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城市规划的正确实施。城市测绘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必要的成果审验制度。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测绘成果、成图须由主管部门审验,不经审验不得使用。同时,应严禁使用假定坐标、假定高程,一个城市只能使用一套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以及图幅和编号,决不允许另设第二套,确保测绘资料的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

4.加强测量标志管理

测量标志是国家的宝贵财产,是经济建设、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依据,又是测绘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城市测绘管理部门应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测量标志保护的法律法规,设专职负责管理和维护测量标志。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测量标志的作用及重要性,宣传国家保护测量标志的有关规定,使之家喻户晓,从而提高市民保护测量标志的自觉性。对在城市范围内建立的永久性标志,各有关测绘单位应委托当地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护,签订委托保管书,并将保管书和测量标志位置说明书报市测绘管理部门备案。同时对损、毁测量标志的违法行为应严肃处理,办理审批拆迁测量标志的事宜。定期进行测量标志普查和维护,加大测量标志的管理与维护的力度。

总之,城市测绘成果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地形图所反映的信息要素和可靠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详细规划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测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它是为城市规划设计服务的,但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又起着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基本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规划”就成为市场经济下政府进行资源配置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核心在于引导和控制城乡规划区域内的空间利用并制定不同空间利用标准、准则和措施。目前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编制与审批、实施、监督三大方面。具体到中小城市可概括为:(l)城市及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3)通过发放“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规划许可;(4)对执行规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规划管理对中小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管理对我国城市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就如一只无形的手可以为城市建筑提供诸多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信息,比如说:政府效率以及国家政策等等。城市规划管理是无形的手的主要原因是:其进入城市建筑市场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组织的公平竞赛投标以及严格把关城市建筑设计的质量等,在这种手段中其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控制,但是却能够对城市建筑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为展开城市建筑工程提供较为良好的环境。要想对城市建筑行为进行规范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城市规划管理。所谓的城市规划管理就是指: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建筑设计市场管理方法"审核建筑的设计方案以及提供规划设计的条件等措施以及途径等对城市建筑行为进行规范。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是被建筑商直接进行支配的,因此他们一般会为了使建筑商相应的设计要求得到满足,而不顾其建筑设计所带来的众多不利影响,甚至有时会使用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

三、规划管理实施中问题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规划建筑的空间实体没有得到逐一的落实。由于没有划分明确的中小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使得政府和规划间的双向交流较为缺乏,并且由于政府没有将宣传城市规划的工作做好,使得城市居民对城市规划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使得规划工作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缺乏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我国中小城市建设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如:众多中小城市在进行紧张的新区建设,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时候,同时也给公共设施预留了一定的空间,然而事实上,在新区的住宅完工之后,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基础设施,这就使得有时居民要花费多余的时间以及精力去那些老城区,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建设和规划都还在初级的建设时期,城市基础以及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中小城市容易出现建设与规划不健全"不完善以及不科学等问题,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的功能配套设施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不能够有效的开展环境建设和土地规划工作。在中小城市规划中由于无节制的用地,使得城市绿地以及绿化隔离带的面积不断减小,进而导致城市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由于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房屋建筑群密度的不断加大等的影响,导致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实施发展工业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使得废气以及污水的排放大大超出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对居民的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职能,使得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中难以具有足够的权威,进而导致了城市规划建筑难以协调其与其他各个专业的规划,更甚者部分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尽管经过了多次的调整,但是仍然没有在规划建设管理"房地产行业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问题上形成一致的看法。

四、中小城市的规划建筑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筑信息系统

众所周知,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现在,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建筑部门在中小城市中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部门,其可以宏观调控整个城市社会经济中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顺利进行城市规划建筑与众多信息的支持是不可分割的。城市规划建筑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为了给规划建筑决策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城市政府部门不仅要以监督者的身份对规划建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责惩,更重要的是努力建立一个较为可靠的信息网络系统为规划建筑部门提供相应的保证。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将其助手以及参谋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并且尽自己的努力的劝说政府领导对城市规划建设各方面进行相应的协调。

2、借鉴大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

最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导致很多人怀疑城市建设的时会功能和作用。但是就根本上进行分析,逆城市化倾向出现的原因,正是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加大了人们居住环境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是和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的,而其与城市发展的规模没有多大的关系。目前我们总是将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就是由于人们已经对工业生产的聚合效应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要在人才"信息以及产业的聚合协作上有一定的优势,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的投资效益要比中小城市多出至少一倍。目前在我国规划建筑中对大城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城市就可以不追求建筑的建设规模,而是说要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其中心城市的进步发展,要使得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学习,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筑方面,中小城市应该在利用土地规划上对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升格进行更多的考虑;将基础设施以及老城中心区的改造工作做好。

3、进行多学科融合协作,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调控能力

在规划建筑设计中要想取得进步,就需要规划师,因为其是规划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人才,这些规划师很多是建筑行业出身,因为具有相应的专业性的制约,目前我国众多中小城市规划师大多知识面较为狭窄,在一定程度上着对城市规划建筑部门在部分重大社会经济决策中的权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得规划建筑行业从业工作者的相应知识面不断的进行扩展与提高。并且还要与经济计划部门加强相应的协作,与城市规划建筑部门相同经济计划部门也是研究以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只不过经济计划部门更加侧重于研究经济社会的内涵。使得经济计划部门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不断加强,将会使得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城市规划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不断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我国现在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有清醒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规划管理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努力使得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进而使得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得以实现,不断实现城乡统筹相协调的管理目标,使得城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得以推进。

参考文献

[1]常乐.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才智,2014,11:335.

[2]窦俊鹏.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市规划;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城市的繁荣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严峻的难题,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促进我国早日实现城市化。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非常特殊的管理工作,政府在实践中一般很难准确的把握它,特别是在思想上的错误认识会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1.社会公平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平主要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享有正当的权利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社会公平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公平、参与公平,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和竞争职务、机会和地位等;二是结果公平,意味着在收入分配环节,国家和政府能够实行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获得与自己相对应的收入。这也是理论上最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因素和竞争机制相互交错,导致理论与实际存在着较大差距,现实生活中政府很难做到结果公正,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相对公平,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城市管理也应该本着公平的理念,对城市空间和城市资源进行公平的配置,为人民大众提供相对公平的生活环境,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清洁和谐的生活环境;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市民的生活需要和住宅需要,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后代留下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

2.效率优先

我国已经确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和效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竞争,加剧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享有大量财富的人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和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而财富短缺的人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引起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最终导致贫富悬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必须招商投标,而投资者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分注重效率,加快城市建设,而不顾其他不良影响,如果政府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就会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矛盾尖锐。

3.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并重

规划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效率与公平问题,也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所要遵循的价值标准。效率与公平是相互矛盾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相互冲突。城市规划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常常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注重效率,忽视社会公平。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必须遵循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城市问题,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居住需要。同时,又要兼顾效率,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投资商的投资积极性,扩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化。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对策

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保证我国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完善城市规划管理。

1.制定科学的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性政策,政府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把握城市开发的时机、地点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目前空间准入的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鼓励并允许各个市政府根据本市的自身条件和管理状况,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规划管理政策,并根据市场变化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管理政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加快城市规划方面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明确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范围、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等,让广大市民自觉配合政府部门,顺利开展规划管理。

2.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

城市规划管理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制约,建立规划管理体系。首先,对城市政府决策层的监督,应该规定严格的监督规范,对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人员进行各方面监督,对违背程序或者其他规定的主要领导人给予严厉处罚,并对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不合法行为进行及时纠正,防止高层人员,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对一些违反法律,侵害市民公共利益的领导人进入司法程序,进行追责。其次,对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官员的监督要严厉。行政主管部门是具体执行和实施管理的人员,对组织者的规划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督促组织者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效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3.加强城市规划引导

城市规划管理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规划管理机构的引导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很大程度了制约了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因此,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地位,采用强制性手段确定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干预手段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重要手段。当然,我国也应该充分运用其他替代手段,依靠不同的社会资源来引导城市规划,鼓励投资商开发更大的空间,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引导,最终全面实现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显文.基于政府职能目标的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研究.厂一州.中山大学硕十论文.2000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信息管理;进展

0.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以城市作为管理对象的城市规划管理不可避免地需要统筹协调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空间等方面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协调、相应的管理决策及管理规则的实施等需要靠有序的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也相应地促进了城市研究、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更好地监控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使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及更及时的信息反馈、更规范的管理等成为可能。

提到信息,不可避免地要将其与简单的数据和未加分析的资料区分开来。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对城市规划相关资料进行管理,并辅助规划决策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和作用体现在:首先,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IS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转变和规划管理体系的构建,如西方的宗地管理、分区法和公众参与等规划体制的转变和中国的“两证一书”制度的建立等,都对信息管理或者早期的资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程序;最后,信息化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规划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些研究又大大地促进了城市规划学科和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因此,本文分别从与信息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发展和管理实践等不同的层面,探讨信息化管理的新进展。

1.国内外信息管理的研究进展

1.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转变影响下的信息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是与其管理的体制和指导思想密切相关的,特定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技术发展背景,决定了管理的手段和管理的具体内容。以美国为例,其早期的规划是以局部改造更新、城市景观设计等物质性规划和改造行动为主,且建立在宗地管理的基础上,并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在这种背景下,规划管理的资料主要涉及手工的规划图纸、各类基础设施资料和相关的管理规程等。随着一系列缺乏社会及经济因素考虑的物质性规划的推行,社区分异、社会不公、城市中心衰落等问题日渐突出,并引起了城市政府的关注。因此,美国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实行土地分区法。除了原先的一系列图纸资料之外,各类图则成为了另一类重要的规划资料,规划管理程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之后,城市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迈进,即除了物质性规划之外,规划还增加了对群众生活、城市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等各类综合问题的关注,并开展了多项相关的规划活动。受规划内容和重点变化的影响,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大大地扩充了。相应的,各类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等相关专项的资料和信息进一步丰富了规划管理的内容。在规划与市场的冲突下,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了城市规划领域,使信息处理有了新的工具,相关理论的发展也为信息处理提供了平台,信息类型和形式日趋多元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 网络 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政府数字化工程的推进和GIS/RS技术的发展,使公众参与的形式日渐多样,信息的管理方式和信息流的组织方式更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同样,“两证一书”规划审批制度在国内的建立,决定了规划管理的信息流组织形式和信息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法定程序的界定和相关法规的制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划信息和资料的类型和管理的具体内容。

1.2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相关研究的进展

在相关理论与模型研究方面,从20世纪中以来,西方城市研究理论界主要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的数量化革命;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对“数量化”的反思,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交叉学科和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城市综合模型研究等几个阶段。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的模型和理论研究。根据笔者及有关同志对国内外1980年以来对与城市研究有关的主要期刊的检索和统计,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城市学界在信息化等新领域开展了很多研究,且在总量上和比例上都呈上升趋势,学科的交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城市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其主要涉及相关的信息化、赛柏地理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城市研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关的城市建模研究等。

其中,基于GIS的研究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GIS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城市研究者的思路,推动了城市地理学向微观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与宏观的物质空间研究相结合,静态的城市现象描述与动态的演化模拟相结合,定性的分析、判断、总结与定量的归纳、解析、模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中,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相关的方向,包括:借助GIS模拟城市发展演变,从而理解其发展演变的动态性,揭示城市微观行为(如人的活动)与宏观结果(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利用GIS及数量建模方法,结合社会、经济分析进行研究等正成为城市研究中很活跃的一个发展方向。

1.3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技术手段的革新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参与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城市管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城市管理包括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及市政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它是政府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布局,是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是横式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龙头。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规范作用。

( 一) 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体现和贯彻城市政府的意志

城市规划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并且要经过审核和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经过审核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代表了城市政府的意志,严格贯彻实施城市规划,就可以保证政府意志得到贯彻和实施,确保政府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具有权威性。

( 二)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要主动、全面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的审批要严格,政府要严格把握城市规划审批,掌握主动权,使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三) 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面对现代的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比如占用绿化地、拆除古建筑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影响了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设,通过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种种负面行为,能够达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四)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秩序、规范城市秩序、查处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抓好城市规划,就能使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执法,就能保证城市科学、健康的发展。

( 五)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包括全局与局部、发展与保护、近期与远期等,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规范性作用

城市管理要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只有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一)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龙头,它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规划具有方向性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总揽城市建设和发展全局,它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了城市规划,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城市的管理方面,就可以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城市规划根据《城市规划法》依法制定了编制、审批和修改原则,一方面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3],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有了这样的导向,城市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 二)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和合理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正确引导。以城市经济管理为例,具体地说,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管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将国家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融入到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中,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2.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营造更适合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3.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建设开发的方针,对于统筹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创建和选址,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具有引导作用。4. 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规划坚持在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资源共享。5.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中有价值的名胜古迹,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6.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在社会和环境管理方面,城市规划也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社会环境实现和谐统一的目标。

( 三)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规划的内容和管理措施会不断地修正、充实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尽量避免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做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协调工作。第一,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中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关系,紧密联系城市实际进行管理。第二,实施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第三,城市管理要根据城市规划,使城市形成工业聚集中心,住宅、商业聚集中心,商品、贸易聚集中心等,逐步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四,在实现审批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城市管理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规定,并履行法定程序。依据《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为城市管理寻求法律依据。城市管理要依法行政,推行城市管理法制化,严格做到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小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城市管理的实施者是城市政府,城市管理问题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民生意识,也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赵民,陶小马.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