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1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身是一种目标性的表达。它是指城乡教育的发展达到一体化的要求与目标。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是与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因及其内涵密切联系的。有论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要以理解城乡一体化为前提,或者说,“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1]。在这种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一体化乃是紧紧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始于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一目标,又是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在本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把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2020年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均进一步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3]。

通过以上政策回溯,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我国提出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乃是紧紧地着眼于农业农村的发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国家制度安排,推进城市化与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同时进行,不可执于一端。正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构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从另一层面看,这里的“一体化”,其要义是消解长期以来因制度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城乡分隔及对农村发展的严重制约与障碍,从而使城乡发展协调均衡、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这一目标的提出,从整体上看,一是基于根治“三农”问题的必要性,二是基于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所谓必要性,是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我国“三农”问题在逐步化解,与此同时,制约“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凸现,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障碍依然存在。有学者指出:“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4]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在表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所谓可能性,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心理及制度基础已大体形成。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在整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也表明,破解“三农”问题体制机制障碍的时期已经到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或者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本身包含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紧紧指向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指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因而也是紧紧指向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或指向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提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其基本要求依然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又意味着需要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包括破除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从根本上消解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制度阻力与障碍,从而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更趋于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应该予以特别认识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联。可以这样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呈现的一种新的状态,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指向的一种新的目标或者说新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较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更高位的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得到大力推进,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蕴含于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与追求,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分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予以深入认识,并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同时确立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战略目标。依据上述总体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任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而在深入认识与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涵与精神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与亮色,这就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重视与关注。无论是“总体战略”中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还是“发展任务”别强调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或是“体制改革”中强调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又或是“保障措施”中凸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追求与期待。这种追求与期待,概而言之,正是指向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教育规划纲要》没有频频使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但却深刻地体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旨意与目标。因为其所指向的农村教育发展,正是着眼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目标表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城乡教育具有类别性、层次性,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也将呈现出动态的、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这里,有必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予以分解,以期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的实施有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可分解为如下基本目标或具体目标: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义务教育的统一实施本身蕴含着一体化的要求。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鉴于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乃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时至今日,我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不断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差距明显。现阶段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问题还是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于城市义务教育的资源状况而言,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或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始终是制约义务教育良好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乃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阻隔与障碍。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突出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结构问题、制度问题。如何进一步消解这种结构与制度障碍已成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2.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有要求,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同时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规划纲要》的这些要求实际上蕴含着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远远大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农村儿童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虽有设立,但其设施、条件及师资状况与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相差甚远。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已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任务。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无疑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3.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向前推进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推进要求培养新型劳动者,其中包括培养农村转移劳动者。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对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服务有着深切的需求,这也对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时至今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均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把面向城市的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4.城乡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体化“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应包含统筹城乡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因为这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是指向全体人民的“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全体城市人和农村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也自然意味着既要形成学习型的城市社会,也要形成学习型的农村社会。如果中国的农村社会不能形成学习型社会,又如何能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其对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必然有着深切的要求。现阶段推进城乡继续教育的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继续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广泛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新”,应该鲜明地体现在学习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上,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实践中已开始形成种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由此也开始形成一些新的经验与模式。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但也需要继续讨论与探索。在此,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谈如下几点认识。

1.继续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新世纪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上述方针同样适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和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不断实施种种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然而,反观新世纪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肯定已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时,也能感受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突出的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尚不平衡。例如,重于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弱于对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效果还存在较严重的地域差异。另一方面,在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村教育“被城市化”的倾向。城乡教育一体化被演变为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如此实施方略,值得深入反思。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体现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问题:何谓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怎样的支持才是最合适、最有力的?无论如何,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必须真正落实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去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自然也是使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更均衡、更协调地发展,而不是使农村教育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好地落实到支持农村教育更加自主、更有特色的发展上。在另一层面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深刻地体现为一种系统地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要继续体现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质量的提升上,同时要体现在大力促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要在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针对城乡教育的非一体化而言,即针对城乡教育现存的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安排而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不断破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与二元教育制度。这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对此,我国已有诸多学者予以论及,实践中的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然而,着眼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改革仍需加强与深化。而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深化对改革哪些教育体制的认识,同时要深化对如何改革或者说改革方式的认识。《教育规划纲要》对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些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化解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在现阶段,尤其要深化以“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为重心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努力建立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1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

长期“亲城市,远农村”的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过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还是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扩大内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不是能支撑工业发展的现实市场,我国农村居民现在仅能满足温饱,收入特别是货币收入过低,难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农村消费配置设施落后也限制了农民对于工业品的现实需求。农村市场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农村市场目前状况无法支撑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完善的城乡市场交换,城市工业发展就越来越脱离农村,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将导致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分隔政策导致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分隔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使城市职工享有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则更高,这抬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使得有些沿海企业过早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吸纳大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2.4 城乡二元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低下,来自农业的生产剩余减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做,也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投入方式使得我国农业非常脆弱。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则采取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成本低。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多年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我国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在农村,城乡差距的悬殊已成为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优先发展工业。一方面,政府通过计划或行政手段,来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如何稳定,大量的获得农村剩余及将农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资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就受到不平等待遇。当时中国资本资金缺乏,外汇储备匮乏,资金动员能力也非常低下。为了确保原始积累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府部门人为地实行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汲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费,政府又把农民固化在农业上。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城乡人口,经济与社会生活,人为的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城乡封闭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两部分居民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广大农村被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与农村发展严重分化。直到今天,这种围绕“行政主导型二元经济结构”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市场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当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用于购买农产品,而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在农业中比在其他产业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拥有量提高,比较优势逐渐转向其他产业。相比而言,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工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较快。加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逐步向市场导向过渡。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城市消费的大部分项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车,电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业的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没有太大关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原来许多由农村或农民提供的食品,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城镇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赖于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断裂,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尽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恶性的自加强循环体系,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又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又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反过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4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民工进入城市建设城市;二是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按照城市化的体制来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可以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制定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其次应破除经济壁垒,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后,还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4.2 协调工业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且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协调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提出的。协调工业化在以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的同时,兼顾到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以工促农、工农共同发展,着力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协调工业化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4.3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科教、文化、卫生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一盘活水。所以,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重庆:改革,2005,(04).

[3]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

[5]杜小军,苌花荣.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J].商业研究,2006,(1).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3

1乡村旅游的有关问题

1.1乡村旅游的含义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与其他的旅游形式不相同,它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闲、观光、度假、健身以及购物的旅游活动。它可以使游客在休闲、游乐中学习到一些乡村生活方式及民俗,村民亦能从这种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1.2乡村旅游对游客的供需关系

为什么乡村旅游大受欢迎?它与风光的独特魅力,生活方式有关的休闲,这也体现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最吸引游客的就是乡野农村的美丽风光,悠闲地生活方式,宁静的生活空间,清新的生活空气,朴素的生活活动。这些乡村特点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需要。在大都市这座“钢铁丛林”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复杂的、商业化的、高强度的都市生活方式产生厌烦,而有别于都市生活方式的小型乡村的独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就会对这些都市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人类都有怀旧情结,特别是具有历史气息的古旧乡村更是城市居民旅游的首选。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行为动机,人们往往会选择保持了乡野气息的乡村来放松。同时,对于长期居住在都市的儿童少年来说,到乡村旅游,可以达到扩大知识视野,了解大自然,了解农村,了解农事,陶冶情操的目的。

1.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热衷于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便应运而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治保障。1995年实行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制度,自此,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越来越快,已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三个旅游黄金假期,全国城市居民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之中。

1.4我国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自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开始提倡“华夏城乡游”之后,我国乡村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发展速度加快,其势已不可挡。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商机。现在的乡村,农业资源丰富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常常造成浪费。发展乡村旅游业则可以高效利用这些过剩的农业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缓解了农村经济中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产品各种各样,都是土生土长的原材料制成,可直接进入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虽然价格可能过高,但是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乡村旅游发展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技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农产品,实行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先进设备的引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了一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乡村开展“农家乐”项目,农民竞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管理知识。这样农民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到“农家乐”项目中,加快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吸纳了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终日生活在拥挤、吵闹的环境中,精神的不到放松,心理压力大。为了缓解压力,多数人选择外出旅游,回归大自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挤额的情况,也开阔了旅游空间。另外,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形象。

1.5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还很微弱。乡村旅游的重点特色是在乡村中体会乡情、乡曲、乡趣,可是一些乡村旅游却有城市化的倾向,建立大型城市化的娱乐设备,人们似乎只是从一个城市走到了另一个城市,完全失去了乡村旅游原有的乡土气息,古朴的生活乐趣和本色。开发经营者只重视了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未能带动本地的农业收入,还有本地农民思想认识上不足,认为旅游可有可无,无法与旅游业相融合,导致旅游业的特色发展不起来。有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忽略了农业资源和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发展的项目单一化,缺乏特色,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另外,大部分的乡村旅游都是一个模式,重复建设,不注重对一些有深度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或无序开发,形成民俗资源的浪费。受我国农村地域的限制,我国乡村旅游布局分散,项目类型多,规模却很小,未形成产业体系。在贫困地区,农民自发组织的旅资金少,交通不便利,乡村旅游很难发展起来。乡村旅游还受季节影响,这就造成了旺季时,游乐设施容量不够,环境压力大,管理跟不上;淡季时,游乐设施闲置,经济收益下降。投资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空间,往往雇佣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以自家亲属来管理,用人制度及其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政府的法律亦是空白处,对乡村旅游投资,没有一个严格的法律划分,致使一些投资商钻法律空子,造成乡村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乡村环境具有其脆弱性,如果对环境不妥善管理和保护,势必会造成“在哪里旅游,破坏哪里环境”的情况发生。比如有些游客乱扔垃圾,随意在树木上刻画,任意采摘花木做标本,捕捉野生小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对环境造成损害。还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目标,在生产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小溪中,造成水体污染;任意开发土地与森林资源,缺乏合理的计划,将资源开发到最大限度,破坏生物多样性,使环境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

2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资源开发的战略,它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方面很多,有经济、文化、环境等。需要达到适度的经济增长;保护民俗文化及古物建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目标。

2.2什么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无公害旅游活动。杜绝为了短期利益目标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做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可以相协调,统一发展;发扬人文资源,维护乡村特有的乡情、乡曲、乡趣。最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2.3为什么要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居民放松、休闲、娱乐的目的后,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冲击等问题,多方面困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乡村旅游长久、健康、科学地发展。

3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乡村旅游与社区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上,社区的参与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建立适合乡村旅游的社区模式。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经济基础和制度保胀的综合因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调动乡村居民参与建设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当做发展乡村经济的头等大事,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手续上做到简化、精准、及时,降低门槛。同时,在管理上建立经济、法律、行政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制度。加大旅游地区的检查、监督,扶持旅游地区的规划建设,保证治安,建立群众组织,加快立法进程,推动整体发展。

3.3提高思想建设,搞好农游结合

由于个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同,一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短期目标而肆意开发资源,完全不计后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乡村资源造成了不可计量的损失。同时,农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有误,认为这只是开发商的事,与己无关,造成农游分离,农民经济得不到带动。当地关部门要搞好思想建设,积极宣传乡村旅游的有关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做到农游结合,提高本地经济的发展进程。

3.4科学规划,开发以农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

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尊重农民的利益和权益。鼓励并扶持农民果园、菜园、垂钓园、农家乐等建设。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游人即可以观赏,也可以品尝,还可以带走的一些列农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等。

3.5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乡村旅游的一大依赖就是乡村无污染、原生态的环境,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那如何谈发展乡村旅游?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捕捉野生动物,禁止采摘野生花草,鼓励农民制造生态农产品,具有艺术气息的小物件等等来作为纪念品销售。营造较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实现朴实的乡村环境氛围,突出特色,拉大与城市环境的反差,让游人获得真切的乡土环境感受。处处为游人着想,方便游人观光、购物,保证食物的卫生管理,使游人在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时,有意识地进行环境保护。

3.6保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

人文因素是保证乡村旅游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乡村原有的文化是有别于都市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形式,可以使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陶渊明式的乡村恬静氛围。保护乡村文化,包括保护传统民俗、农耕文化等,有助于乡村旅游乡村性的发展。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变化分析;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0-04

Study on the Dynamic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SUO Xi-na,XU Yue-ming,HU Jian

(College of Business, Hebei Agricultu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asants are concentrating in urban areas, which cause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 both city and contryside. This change brings challenge to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reatens the food safety.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roach of decoupl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decoupling model about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built in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And other theorie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panded separately;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tansive.

Key words: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oupling model; changing analysis; Baoding city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来的不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而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同步增长的现象,致使耕地总量急剧下降,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发展变化,掌握发展规律,对开展内部挖潜,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保定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采用脱钩理论建立脱钩模型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其他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是“大北京经济圈”两翼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现辖3个区、4个市、18个县,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9。2000-2008年是保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558.6亿元增加到1 333.9亿元。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2000-2008年,由202 094.1 hm2增加到227 741.8 hm2,总量增加25 647.7 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由49 597.5 hm2增加到57 959.8 hm2,农村建设用地由152 496.6 hm2增加到169 782.0 hm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经济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粮食是否安全。

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含义为使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1]。利用限制条件确定的临界值划分不同的脱钩状态,以此来表述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城乡建设用地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两部分组成,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以此理论建立脱钩模型来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相当贴切。

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选取

2.1.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导驱动因素的确定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影响程度不同[2],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二、三产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6个因素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表1。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2000-2008年各影响因素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分别为rGDP=0.768,r第二产业产值=0.733,r第三产业产值=0.770,r二、三产业总产值=0.748,r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57,r总人口=0.975,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因此确定总人口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主导驱动因素。

2.1.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的选取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的人口移动理论提到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迁移净流向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是典型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城镇经济发展远快于农村经济发展。依此分析,则中国的人口净流向为从农村不断流入城镇,人口的转移必然会产生建设用地需求的变化。因此提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由农村不断流向城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则相应减少的假设。由此选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作为脱钩指标[3,4]。

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2.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参数 脱钩程度系数为增量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与增量人均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即单位人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后,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与原占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转化比例。脱钩程度系数大小表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状态。

2.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构建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6],构建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公式:

x=(S城镇/|P城镇|)/(S农村/|P农村|)

式中,x为脱钩程度系数;S城镇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S农村为农村建设用地变化量;P城镇为城镇人口变化量;P农村为农村人口变化量。

2.2.3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状态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中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60 m2/人,最高为120 m2/人;《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中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50 m2/人,最高为150 m2/人。基于合法与集约用地原则,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以后,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化系数为0.4(60/150)~2.4(120/50)。以此作为脱钩状态临界值,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如下:

随着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S城镇>0,且S农村<0,x<0时,为强脱钩状态,视为理想的变化,处于第四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x<0时, 为强负脱钩状态,视为悖谬变化,处于第二象限;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转化临界值,细分一、三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0<x<0.4时,为弱脱钩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高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低级别转换,视为弱正常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扩张连接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低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高级别转换,视为不集约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扩张负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x<0.4,为弱负脱钩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衰退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衰退脱钩状态(图1)。扩张连接状态、扩张负连接状态、强负脱钩状态、弱负脱钩状态、衰退连接状态、衰退脱钩状态为违反指标规定转换,不利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视为畸形变化。

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3.1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参考《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收集2000-2008年9年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2000-2008年4个指标的变化量,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得出2001-2008年8年的脱钩程度系数如表2。

随着人口向城镇流动,2000-2002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S城镇>0),同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同步扩张(S农村>0),脱钩程度系数大于0.4小于2.4,城乡建设用地处于扩张连接状态。到2003年,则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减少(S农村<0)的强脱钩状态,但理想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就变为严重的畸形发展;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缩小(S城镇<0),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扩张(S农村>0),脱钩系数为-0.07,转入强负脱钩状态;时隔1年,又回转到扩张连接状态;又经过两年,再次步入理想变化,200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略有减少(S农村<0),为强脱钩状态;到2008年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系数为25.72,处于扩张负连接状态,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整体来看,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出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由畸形变化转为理想变化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大体上呈现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双扩张”态势,个别年出现两者此长彼消的理想态势。

3.2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原因分析

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发展观念错位,政府重经济而忽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2000-2008年,保定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经济增长需要城乡建设用地作保障,政绩观念淡化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念,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7]。

其二,土地相关政策出台及实行时效性强,持续性差。2000-200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土地管理相关文件,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时间性、阶段性,执行时效性强,但持续性差。如2004年国家连续出台了4个土地相关文件,极为关注土地问题,政策的督导促使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保定市城镇建设用地甚至出现总量减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政策观念淡化,政府管理放松,城乡建设用地迅速退回到“双扩张”状态。

其三,农村居民点特征导致农村居民点整理见效慢。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且以平房为主,占地面积大;农民习惯自然院落形式居住,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大量闲置宅基地未得到再利用。分散、闲置的特征,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控制难度大,短期效果不明显[8]。

3.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其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随人口总量增加而增加,其结构却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而是“各自为政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其三,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源式结构调整空间大,存在可行性。从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只要引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到位,就可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向理性发展转变。

4 相关理论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的阐述

4.1 系统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系统论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强调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是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不断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子系统会影响母系统,母系统也会制约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系统由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两个子系统构成,其发展变化是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的过程。2000-2008年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体呈现出“双扩张”变化趋势(个别年份除外),城乡建设用地作为母系统,自然随子系统不断扩张而扩张,其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子系统“双扩张”结构。但是考虑到建设用地资源供给有限,城乡建设用地不可能一直扩张发展,集约、可持续发展将是其最终选择。因此,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改扩张式规模发展为内源式结构调整发展,改变子系统发展方向及结构,才能使母系统处于良性发展。

4.2 城乡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城乡关系体现为城镇和乡村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城乡发展经济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分离-对立-融合”的变化史。城乡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发展变化也离不开“分离-对立-融合”。“分离”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各自为政式”发展,“对立”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伴随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的此长彼消式发展。从表2不难看出,2000-2002年两者处于分离状态,到2003年出现对立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1年,又回转到分离状态,直到2007年再次出现对立状态,2008年再次后退到分离状态。可见城乡建设用地互动呈现出“分离-对立-再分离”变化。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最终会逐步走向对立状态。

4.3 人地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000-2008年,保定市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比例由32.5%变化为34.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相反出现“双扩张”现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压力增大,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使得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5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

5.1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人均居住面积严重超标,整理空间大,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可行性强。因此,开展居民点整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能够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应该响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只有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才能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整体合理布局[9,10]。

5.3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科学引导和审批管理

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的统筹联动关系,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科学引导和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以保障其联动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钟太洋,黄贤金,韩 立,等.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1-1412.

[2] 张永康,李世平,夏显力.宝鸡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灰色系统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385-1386.

[3] 袁浩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02-103.

[4] 周小平,黄 蕾,谷晓坤,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79-85.

[5] 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9-184.

[6] 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8-31.

[7] 郝冬芳,侯志玲. 沈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必要性分析[J].民营科技,2009(7):106,162.

[8] 邱章玲.天津市、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10):32-35.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乡村社会地理; 综述; 国外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p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p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31]Philips,H.L. Tomorrow by design-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3-43.

[32] 王云才, 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9(1):55-58.

[33] Spedding,R.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modeling[M]. NewYork: Wiley, 1984.179-186.

[34]Nelson,P.B.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395-407.

[35]Poudevigne,I., Rooij,S.V., Morin,P., et al. 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 Valley,Normandy, Franc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93-103.

[36]Vos,W.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46:3-14.

[37]Naveh,Z. 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s and cult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1):43-54.

[38]Ruda,G.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2):93-97.

[39]Arriaza,M., Canas-Ortega,J.F, Canas-Madueno,J.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115-125.

[40]Terkenli,S T. Towards a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the Agean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ima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57:197-208.

[41]Mander,U,Jongman,H.G. Human impact on rural landscapes o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149-153.

[42]Morris,C., Evans.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1, 8(4):375-390.

[43]Bryant,L. The detraditionalis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in farming in South Australia[J]. Sociologic Ruralis, 1999, 39:236-261.

[44]Mormont,M.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truggl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eff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7, 7:559-575.

[45]Phillips,D, Williams A. Rural Britain: A Social Geography[M]. Oxford:Blackwell, 1984.130.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差异;贵州省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素质,不断优化知识能力结构和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适应时展的需要,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这也是从管用一生的传统学校教育向贯穿一生的现代社会化教育转变的需要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而提升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环在于加强其继续教育。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贵阳市城乡物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对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比较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及问卷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贵阳市辖区内的省、市、县、乡、村级约400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包括重点中学及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师)作为调查总体,向其中20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发放了58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5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67份,有效率97.8%。在城乡教师的界定方面,将所在地为省城、地市、县的教师划分为城市教师,学校所在地为乡镇、村的教师划分为乡村教师。问卷统计显示:调查对象中青年(20~29岁)、中年(30~39岁)、壮年(40~49岁)、老年(50~60岁)教师的人数分别为135人、243人、143人和46人;男、女比例约为1.81∶1;拥有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人数分别为2人、131人、384人、50人、0人。此次问卷调查中共涉及5个与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有关的问题,分别是:教师所在学校的有关信息,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与管理,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教法,对继续教育的评估。

二对贵阳市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问卷数据分析

1.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

问卷数据显示,贵阳市不同区域的中学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普遍比较清楚,但城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对继续教育能够更新物理知识、扩大物理视野的认识上,城乡教师的比例分别为79.6%和81.3%,城市物理教师中有79.6%的人认为继续教育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乡村物理教师持这种观点的人占76.7%。另外,在城乡物理教师中,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人分别占70.1%和66.5%,认为能够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分别占66.5%和54.0%,而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师德水平的城乡物理教师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分别占45.5%和40.5%。可见,乡村中学物理教师中有更多的人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更新物理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在城市教育发达区域的中学物理教师则对于继续教育能够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自身素质与教学质量有更为明确的认知。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城乡中学物理教师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对教师的主要影响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如在对继续教育能够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的认知方面,乡村中学物理教师要略高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占83.5%,城市教师占80.2%);在对继续教育促使知识和能力结构产生变化的认知上,城市教师高出乡村教师4.5%(其中乡村教师占73.3%,城市教师占77.8%);对继续教育使人格得到完善的认知上,城市教师比乡村教师高出8.3%(其中乡村教师占13.3%,城市教师占21.6%);在对继续教育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认知上,乡村教师高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占59%,城市教师占47.3%);对继续教育能够提高工资水平的认知上,乡村教师高出城市教师6.8%(其中城市教师占14.4%,乡村教师占21.2%)。城乡物理教师这种对于升职和增加工资的要求的差异反映出他们在生活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教师的生活水平要高于乡村教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继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方面,城乡物理教师也存在差异。城市教师认为工作任务重、继续教育没时间的占67.7%,乡村教师持这种观点的占57.5%;认为学习地点太远、交通不便的城市教师占10.8%,乡村教师占12.0%;认为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城市教师占7.2%,乡村教师占5.5%。这些数据说明:城市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作任务重,没时间去接受继续教育;乡村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离继续教育地点远、交通不便。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

城乡物理教师目前在继续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现代化的交流手段、设备还不够充实,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等。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教师的信息交流要略胜于乡村教师(其中,城市教师占54.5%,乡村教师占51.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缺乏对新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其中,城市教师占53.9%,乡村教师占47.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城市教师中34.1%的人认为继续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较少,而乡村教师持这种看法的人占48%;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加需要新颖的教育观念,如城市教师认为继续教育观念陈旧的占30.5%、乡村教师占35.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加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如城市教师只有24%的人缺乏计算机知识,而乡村教师此类知识不足的人占到了30.5%;城市教师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城市教师认为自己知识老化的占25.7%,乡村教师占20.5%。这些数据说明,乡村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于城市,而城市教师更渴望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在城乡物理教师中,有70.1%的城市教师最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进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乡村教师只占61.5%;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62.7%〔城市〕、58.1%〔乡村〕);乡村教师也较城市教师更需要教学信息搜集与处理的理论(40.3%〔城市〕、37.7%〔乡村〕);城市教师较乡村教师更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44.9%〔城市〕、40.7%〔乡村〕);乡村教师较城市教师更需要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理论(38.3%〔城市〕、29.3%〔乡村〕)和有关制定教学目标的理论(30%〔城市〕、23.4%〔乡村〕)。调查数据显示,城乡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想学习的课程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比城市教师高3.6个百分点(53.9%〔城市〕、57.5%〔乡村〕);社会科学类知识理论,城市教师比乡村教师高4.3个百分点(44.3%〔城市〕、40%〔乡村〕);职业技术类,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高16.9个百分点(23.4%〔城市〕、40.3%〔乡村〕)。可见,城乡物理教师在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3.继续教育的评估标准城乡物理教师较普遍能够接受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为: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71.5%〔城市〕、67.7%〔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更新(58.7%〔城市〕、66.5%〔乡村〕);教师知识有所拓宽(53.9%〔乡村〕、51%〔城市〕);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43.1%〔乡村〕、40.3%〔城市〕);受训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22%〔乡村〕、14.4%〔城市〕)。这些调查数据说明,乡村物理教师比城市物理教师更加渴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对贵州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城乡中学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水平。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城乡物理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不可少的环节。持这种看法的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高于城市教师,分别为59%、47.3%。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职务后,工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在这方面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高于城市教师,其比例分别为21.2%和14.4%。这些数据在真实地反映出城乡物理教师真实想法的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城乡物理教师尤其是乡村物理教师的工资待遇。这是激发城乡特别是乡村物理教师主动性和热情的关键之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对继续教育的相关建议。对于贵州城乡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差异,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因时、因地制宜,有区别地加以处理解决。第一,对城乡物理教师分级、分地区进行继续教育。针对城乡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差异,可以以城市和乡村为分班标准来开设城市班和乡村班,并分别安排与之相适应、能够满足各自需求的课程。第二,在充分处理好工学矛盾的前提下,采用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的短训方式。其中,以自学为主,分段集中面授为辅。这种短训每学期最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5~7天),最多不能超过两周(15天)。另外,可以利用城市教师离继续教育地点较近之便在双休日进行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组织为期1个月至半学期的物理教师脱产研修班。第三,为减轻乡村中学物理教师的经济负担及克服其交通不便等困难,在县(市)级设立继续教育培训点,以送教上门等形式在双休日开设短训班,组织授课教师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授课。第四,继续教育形式可电教化、多样化。如采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或通过考察研究、教学观摩等方式,也可利用引导教师操作实验,进行案例教学、合作教学或自学辅导等形式开展继续教育。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合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所以,对于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的区域,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其教育投资,改善其继续教学设施。3.对继续教育课程和内容的相关建议。针对贵州城乡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的需求差异,本文建议:在充分考虑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的前提下按需施教。具体而言,对于城乡教师都非常需要的课程,可以开设必修课。如开设解题教学方法研究课,加强对中学物理教师在解题教学观念和方法上的培训,使其尽快摆脱“题海战”,并引导学生撤出“题海战场”。有区别地安排选修课。如给乡村教师班专门安排开设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理论类的选修课程。对于选修课可采用“菜单式”的方式将课程提前发放到教师手中,供有需求的教师自由选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和深刻性”,以提高城乡物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目的。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培训部门要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资料信息中心的建设,确保为乡村物理教师提供丰富、新颖而实用的教学科研资料,不断开设出深受广大城乡物理教师欢迎的好课程。同时,还应按需聘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以满足城乡物理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相关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四结语

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城乡中学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阳市城乡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对于我们研究贵州省乡村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有区别地加强其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仅供参考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于此类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为“贵州乡村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事实依据。

作者:金耀辉 单位:贵州省教育厅贵州教师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华.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