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研究3篇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研究3篇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篇1

一、着眼履行建设部门职能,牢固确立城市管理新理念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城市,确立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创新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的新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人本化、生态化和信息化。

(一)城市管理法制化。主要是坚持法规,完善法规。法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最高的是宪法,建设系统先后报请全国人大通过的《规划法》、《建筑法》、《房地产法》;二是国务院和各省人大通过的条例,如最近刚刚通过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即将通过的《城市公交管理条例》;三是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政府通过的各种规定和办法。作为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讲,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要加强立法,对城市管理涉及的各个行业、各个关键要素加强立法,要集思广益出《管理办法》,继而集中精力出《条例》,再就是集中民智,报请人大立法,从而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二是要严格执法,对现有法规,要严格执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执法手段。所谓综合执法,主要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要提高全市市民守法执法意识,认真纠正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

(二)城市管理人本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城市管理要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具体讲:一是要有适度超前的城市规划,二是要有功能配套齐全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三是满足居民需求的居住条件和民主公开的物业管理,四是城市建筑施工不扰民等等。

(三)城市管理生态化。具体讲,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三是能源的节约,四是城市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五是城市风景园林、河流、“五线”的管理,六是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等等。

(四)城市管理信息化。就是应用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前沿技术、前沿机制,实施城市管理现代化。具体包括:一是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科学管理机制,二是对12319建设事业服务热线、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的推广,三是城市的遥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五是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等等。

二、立足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发挥纪检监察作用

构建和谐城市,加强城市管理,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驻建设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除了继续抓好“三审”、“两交易”、“一服务”、源头治理工程、机关“两同时”、廉洁自律和所有协会工作以外,要侧重监督、协助抓好“六三二一”几项工作。“六”就是规划、建筑、市政公用、风景园林、房地产、住房公积金六个方面的改革与制度建设,切实贯彻好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结合的《实施纲要》。“三”就是三个专项治理,即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治理商业贿赂、出租车行业纠风工作。“二”就是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两个问题。一是拆迁问题,认真贯彻国八条、国六条,搞好房地产宏观调控,建立完善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抓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二是拖欠问题,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配合有关部门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抓好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工作。“一”就是研究落实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抓手有两项。一是建立健全办事公开制度,二是推行建立城市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化管理。同时,抓好建设系统各行业、各事业的制度化建设。从而使建设部门认真履行好政府部门职责,成为法治部门、廉洁部门、服务部门和责任部门,为贯彻落实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贡献。

作者:姚兵 单位:建设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建设部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篇2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管理的改革部署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首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做出专项部署。《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并确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城市管理工作,制定基本规范,做好顶层设杨宏山计,开展指导监督和组织协调。《指导意见》提出,归并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2015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15年12月20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中央层面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会议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该文件针对“城市病”问题,勾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路线图”,要求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推进依法治理城市,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跨部门综合执法。文件还提出,要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社区党建带动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北京市提出“六精六细”标准,构建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工作机制,致力于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提升监督指挥、统筹协调和综合评价能力。经过试点探索,202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并《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各地整合数据资源,拓展优化功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同步、业务协同。进入“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管理经验,提出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改革导向。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将“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列为重点任务。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部署各地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整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相关信息系统,汇聚共享数据资源,构建全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张网”。以此为标志,我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二、城市管理的新理念、新机制

近年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下,我国城市管理领域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理念、新愿景。在实践中,城市管理更加注重发挥组织整合、公众参与、绩效考评、新技术应用的作用,发展出富有成效的新机制、新手段、新工具。

(一)整体治理的理念与机制

整体治理理念将城市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公共部门以人民为中心,以整体性为取向,以组织再造、流程再造、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行政协调、跨界整合、责任约束、技术嵌入为治理机制,对行政层级、机构、功能进行协调与整合,克服部门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促使公共部门从分散走向协作、从碎片走向整合,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无缝隙的公共服务。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为强化部门间协调,《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和执法工作合力。

(二)多元共治的理念与机制

多元共治理念强调城市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公共部门,还需要发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多元主体的作用,运用参与、协商、合作等治理机制,调动多方力量及其资源,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央提出改进政府治理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指导意见》提出,“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鼓励公私合作,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利民设施市场化运营,要求综合运用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商户自治等方式,合理设置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经营场所和服务网点。在党委领导下,构建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在公共事务领域增加资源供给,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资源不足问题。

(三)精细管理的理念与机制

精细管理理念要求运用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使各部门、各单元能够准确、高效、协同运作。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精细管理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细管理被引入城市管理领域,成为改进城市治理的新愿景、新导向。从实践发展看,城市精细管理主要依赖于网格化、信息化、大数据等治理机制。《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实施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城市整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体化的城市运行信息平台,加强对人口、房屋、交通、车辆、场所等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动态录入,依托城市运行信息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问题,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敏捷化管理水平。

(四)数字治理的理念与机制

数字治理理念致力于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据汇集与共享能力,在数据驱动下,促使公共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采取协同行动。数字治理以网络技术、公众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运作机制,在公共部门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之间构建合作模式,致力于提升城市运行的数字治理能力。《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要求所有城市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便捷渠道,在线政务平台、政务热线、在线信访等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拓宽了公众参与的路径,同时也为集成分散的诉求信息提供了技术手段,使政府能够及时获取民众需求,提升城市治理的回应性。根据中央部署,全国各城市都在推进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综合利用视频监控、交通运行等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采集、整合和管理分析,推进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用数据说话,形成基于数据的决策和管理新机制。

三、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新形态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新理念、新机制引领下,我国城市管理加快改革探索,城市治理形成了新模式、新形态。

(一)党建引领的共商共建共治模式

近年来,我国城市管理的鲜明特色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由党组织研究重大问题,把握改革方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一方面,公共部门之间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各机构根据职能分工履行职责,跨部门事务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形成跨部门协商与协作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领域实行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多方参与,构建共商共建共治模式,调动多元主体及其资源,提升基层矛盾和问题化解能力。北京市以党建工作联席会为工作机制,构建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在物业公司、业主组织、居民之间增进协商,提升社区事务自主治理和“未诉先办”能力。一些居住小区依托居民自治组织,构建了楼栋、大院、社区议事机制,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社区事务,提升了问题反馈、回应和自主解决能力。

(二)平台驱动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下,我国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城市建立了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在“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在各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北京市进一步拓展了平台建设:在市级层面,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构建了“接诉即办”平台,为居民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提供便捷渠道,提升了问题回应和解决能力;在街道层面,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亮灯功能,构建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平台,为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解决突出难题提供了有力抓手;在社区层面,依托市民议事厅,构建了社区议事平台,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协商议事,制定社区规约,在议事中倾听并协调不同利益诉求,基于共识开展集体行动,提升了社区问题的自主治理能力。

(三)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治理模式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并处理城市运行产生的海量数据,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可提升城市问题、潜在风险的智慧识别和应对能力。近年来,一些城市通过政企合作方式,引入大数据企业,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监控服务,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水平。以杭州市城市大脑系统为例,2016年,杭州市为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建设“城市大脑”系统,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进城市交通的探索历程。这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治理模式在试点中取得成功后,杭州市扩大应用场景,将其推广到环境保护、城管执法、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杭州市“城市大脑”系统以政企合作为组织方式,以数据汇集和分享为基础条件,以强大的算法和算力为核心支撑。通过建设“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杭州市对原来由多个部门掌握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归集和共享,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汇总,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阿里巴巴公司提供的算法模型和算力平台,提升了数据融合与分析能力,为智能感知城市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回顾十年奋斗历程,我国城市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提升了精细化、协同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展望未来发展道路,城市管理仍要攻坚克难,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创造更为美好的人居空间。

作者:杨宏山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篇3

第一,更新理念,理清城乡建设发展思路。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谁来建设城市”“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问题。落实到成都的城乡建设工作,就是要以形态美城、业态兴城、文态活城、生态优城的思路引领城市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原则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创新,就是抓好城乡建设创新驱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城乡建设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协调,就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绿色,就是按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集约发展城乡建设;开放,就是以“大开大合”气魄开放城乡建设相关领域,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乡建设;共享,就是把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利摆在首位,让市民就近解决各类基本生活需求,享受优质城乡建设服务。

第二,规划引领,完善城市空间格局。要推动成都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由“圈层式”向“组团式”转变,努力形成具有世界水准、体现成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一是在框定城市建设发展总量前提下做好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解决城市“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问题。框定城市建设发展总量,确保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600平方公里以内、常住人口控制在620万人以内。二是积极开展城乡建设重大战略研究。立足成渝城市群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实际,开展成都全域空间结构、重大功能配置和综合交通骨架研究,深化成都市网络城市规划研究,完善全域主体功能分区。三是科学厘定城市增长边界。围绕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强化城镇的功能配置和产业支撑。提升规划“弹性”,科学预留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四是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要使规划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大纲,成为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建设的依据。

第三,提升品质,提高城乡建设质量和水平。要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四态合一”理念,完善城市形态,强化城市特色。切实加强风貌综合整治,建设宜居街区,构建现代城市形态,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二是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在中心城区着力挖掘少城老街等特色街道、特色区域的历史文脉。在城市道路风貌综合整治中,着力传承和呈现城市文化。通过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引导城市风貌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民族特征和时代风貌。三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按照“做优增量”的要求,全面提高建设质量,强化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积极推进绿色建筑,促进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快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研究出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全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和智能管理控制系统。

第四,完善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优质发展。要大力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一是加快“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规划建设工作。打造大城小镇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群。发挥后发优势,高水平建好天府新区、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等新兴区块。二是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推动大中小城市组合布局、错位发展。按照大城市标准和“独立成市”理念,加快8个卫星城建设,强化功能配套。强化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就地城镇化。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与带动能力。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要求,推进68个特色镇建设和20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强古镇保护建设,构建天府古镇集群。按照“小组微生”理念和连线成片原则,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第五,设施支撑,增强城市承载力。要构建与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区域一体化的市政公用设施支撑体系。一是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区域覆盖,多网融合,形成市域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多制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轨道交通体系。按照公交优先、轨道为王的理念,统筹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成网。完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转换功能建设,努力构建门到门的全公交出行网络,建设公交城市。二是加快完善城市路网。优化路网规划,加快市域快速路建设成网。按照“小街区规制”要求,打通“断头路”,加密城市次支道路,优化路网微循环功能,力争中心城区建成相对独立的“3环16射”快速路网体系和“1环8射”快速公交网络。三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成一批一流水平的重大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如城市候机厅、P+R公共停车场等。按照“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公建配套设施。

第六,绿色发展,大力加强城乡生态修复。要以环城生态区为龙头,最大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努力让成都蓝天常在、绿水常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构建城乡生态格局。深化生态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全面构建市域“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格局。实施全市绿道联通工程,实施年增1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工程。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3.5%,绿地率39%,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二是打造城乡生态带。全面完成环城生态区133.11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建设,建成绕城生态景观带、“六库八区”、六片城市森林和若干节点空间。启动实施二绕生态带,深化“两山生态屏障”保护,实施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三是强化城乡水环境治理。实施174项水生态系统工程,重塑城乡水网风貌。四是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60%的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新区80%的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第七,更新城市,加快推进以“北改”为龙头的旧城改造。要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有机更新,改善城市形象,建设优良人居环境。

一是继续加大“北改”力度。保持“北改”政策稳定性并延续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四轴九片、一核八心”的“北改”区域基础设施、旧城改造、产业项目、公建配套四大类项目建设,重点推进“6+3”片区旧城改造,推动“北改”由点到面拓展,全面实现“五年大变样”目标。二是推进城市风貌建设。实施具有历史记忆和风貌特色的建设项目。加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及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促进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三是大力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全面推进老旧院落提升改造,在2020年前基本消除棚户区和城中村。此外,还要全面深化城乡建设体制改革。要减少城乡建设行政审批,实行属地化的建设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建设工作,多元化筹措城乡建设资金,构建全域统筹、统分结合、权责对等、高效规范的城乡建设体制。

作者:张樵 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