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管理范例

城市公交管理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1

关键词:3G技术;城市公交;调度管理

一、引言

本文通过使用测试软件,获取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即3G数据,并与人工调查所得的客流量数据进行整合匹配,通过筛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接着在已知3G数据与客流量数据的前提下,针对目前公交调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提出站点调度,公交信号优先调度,优化行车作业计划等优化策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物价的上涨,继而影响到公交运营成本的提高,这是一对不可忽略的矛盾,而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调度优化,不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针对运行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比较,合适的策略,最终确定优化行车作业计划和公交信号优先调度的优化策略。

二、3G技术分析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近些年,3G技术在我国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在这板块的研究,也只是出于一种初步阶段而已,因此,如何将3G有效的应用于车辆的调度工作中,从而实现公交公司能够对线路上公交车辆的实时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把控以及实现高效快捷的运营,将是现如今每一家公交公司必须面对的事情,也是广大群众对服务质量水平提高的期望。

三、基于3G数据的公交调度策略

(1)站点调度。由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同时客流量在车辆运行线路的站点分布也存在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如何实现在实时信息的前提下,达到实时的调度调整,至关重要,其中,站点调度在操作上容易实现以及效果显著的特点,不妨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站点调度,一般是公交车辆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当车辆没到达一个站点的时候,鉴于所获取的实时信息,及时准确的做出调度调整,以达到整体车辆运营的最大效益化与车辆服务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对于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等车与换乘期间所耗费的候车时间均匀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站点调度,又可分为滞站调度,越站调度与区间互相之间调度。(2)公交信号优先调度。公交信号优先调度,是自从交通信号被发明以及被广泛的使用在各个交叉路口后,用于解决公交因交通信号的影响无法快速通过交叉口问题的一种策略。问题的产生来自交通信号,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出自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的设置,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公交如果想通过交叉口,就不得不依照交通信号所提供的这个规律,进行行驶,所以,如果打破这个规律,公交车辆就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的影响,从而继续保持前行。所以只要能够保证公交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的影响,即所谓的优先条件,进而保持行驶的连续性,就能保证整体线路运营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去迎合公交企业的运输要求以及乘客的出行期望。(3)优化行车作业计划。如何为线路行驶车辆提供一个适应客流规律的车辆行车作业计划,编排一个使公交公司与出行人员效益最大化的行车时刻表以及及时的调度调整,是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实现企业提高其经营效益与服务水平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行车作业计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整体公共汽车的行车作业计划,必须全方位考虑到人、车、路的各个方面的约束,乘客的出行需求,车辆与行车人员的劳动及安全要求,企业的运输效益要求,线路上车与车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对道路的合理使用等等,所以一般会在每个季度或者半年调整一次,半年调整一次的,一般是在冬季和夏季进行调整。行车作业计划一旦确定完成,车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行车作业计划进行工作,以保证行车作业计划的完整实现,但是现实生活中,客流量的不规则变化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行车作业计划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实时信息对行车作业计划进行优化调整。

四、公交车辆调度优化实例

以北京市95路为例,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缺陷,主要如下:(1)司机有时候没有完全按照运行时刻表进行行车,结果造成整体路线出现公交不能够合理的分配客流量,有些公交没有乘客,有的公交则挤得满满的,导致资源浪费,同时,满载车辆也存在一定的行车隐患。(2)当线路出现突发事件时,比如交通事故,道路维修等,车辆的行车作业计划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这样的话,当车辆因为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时间上的牵制,势必造成乘车人员乘车时间的延长以及增加下一站乘车人员的候车时间。

五、总结

此次优化是基于调查数据进行的行车作业计划,但是现实生活中,客流量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公交在线路上运营时,也避免不了一些人为与非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交通事故,道路维修,天气气候等,因此,为了保证95公交线路可以长期有效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公交企业公司持续创收,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应实时监测公交在运营线路上的实时信息,合理有效的结合3G等先进技术,当突发情况或者客流量规律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的拿出解决方案或者进行行车作业计划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董浩垠,何格,崔保鑫.公交车调度策略优化的意义[J].科技风,2019(3):216-217.

[2]曹延斋,刘敬玉,吕泽阳.金沙滩景区公交调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3):3-5.

[3]魏邦洋,罗京,孙健.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元非线性函数的公交线网运行效能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12):1684-1689.

[4]孙博,杨春风,魏明,陈浩.基于集对分析的随机需求接驳公交调度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36(6):130-134.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策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化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交通格局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区内交通运输质量,以满足城市多元化发展需求。但是从具体施工角度来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周期性长、专业性复杂的特点,各项内容对于施工成本具有较高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体系产生经济方面的制约。对于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深度分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的消耗与产出情况,结合施工成本规控措施,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同等价位的经济支出下使整个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则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具体施工角度而言,通常是贯穿于整个城区内的,且可能与其他基础建设、交通道路等产生一定的碰撞,这就造成在实际施工中,经济成本可能产生过度支出的现象,特别是针对施工周期长以及工程项目复杂的各类交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成本支出。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施工成本的管理,将经济项目的支出进行细化分析,并结合整个工程体系在开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损耗点,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施工管控策略,以成本经济为切入点,加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管控,这样便可达到经济层面的有效制约,真正令整个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可以完成保质保量的开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需求。

2城市铁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影响因素

从成本管理的落实情况来讲,其是全过程贯穿于整个轨道交通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这也就意味着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有效规控。但是从现有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展形式而言,其本身所涉及的施工面在外界影响因素的状况下,将令施工成本呈现出一定的溢出或衰减现象,此过程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出影响轨道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的各类因素点,提高项目成本管控的精确性。第一,在安全因素方面。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数是穿越整个城区,甚至是部分工程环节的建设是位于城市繁华区域,这就造成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开始将产生较大的阻碍,特别是针对市政地下管路、地上交通设施等,其所呈现出的不可控影响,将加大整个施工的安全风险概率,进一步增加项目消耗成本。第二,在拆迁因素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市政规划的一种,在针对城市交通格局进行优化与完善时,不可避免地将对地上建筑物或者是原有交通格局产生碰撞问题。此过程中市政部门则需要综合分析出交通格局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济参数比,然后结合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确定出相对应的拆迁工序,保证后续工程开展的效率性。但是从拆迁角度来讲,承接拆迁的单位存在严重的效率问题,进而产生施工项目无法如期开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建设成本。第三,在市场价格方面。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承接物料供给及人资支持的市场,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建设周期长的轨道交通工程而言,一旦在现场施工时,各类价格产生较大的波动时,则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如果在前期成本预算时,未能深度考证出此类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问题,极有可能产生后期因为工程资金支撑力度不足而造成的工程施工停滞问题,进而延长施工工期,加大项目施工成本的投入。第四,在施工基准方面。伴随着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应用,我国针对建筑行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基础规范逐渐提高,特别是针对施工单位而言,其所产生的施工工序必须严格符合合同签订中的各类条例,这就造成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高标准的建筑需求将加大建筑成本的消耗。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3.1优化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切入点,结合宏观性调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对轨道施工工程的各类管控质量。同时在成本管控体系的制定,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施工方案的落实,确保每一项施工工序均在监管机制的范畴下,真正从根本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此外,建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将成本控制内的各类目标当成是对成本规划的一种考核基准,以指标为主对各类施工工序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细,这样一来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问题检出效率,真正明晰到施工成本过度损耗的成因点,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时效性。

3.2加大审核前期的准备力度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成本审核工作的开展则是属于整个项目规划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通过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成本预测分析,全面了解到工程造价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各类基准,然后结合相对应的审核方法,例如对比审核法、重点审核法以及筛选审核法等,针对不同施工专业及其所属项目进行针对化确定,通过工程项目之间的精准对接,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整个工程体系的成本衡量,确保审核方法与成本管控工作之间的对接性。在实际审核期间,必须深度分析出轨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损耗量,结合计算方法及成本损耗范围等,制定出相对应的成本计算形式,确保此类计算参数是符合前期图纸设计需求的,进而增强成本对整个工程项目之间的管控力度。此外,针对不同施工专业及施工区域来讲,则需要具体到工程项目的开展环节中,例如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等,需要分析出不同操控环节之间的成本损耗属性,然后制定出更为完整的管控策略,提高整体管理质量,降低成本溢出概率。

3.3加强风险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其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以及外界影响环境等进行统筹协调,制定出规范化、科学化的施工工序。这就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针对外界施工因素进行精准分析,例如工程地址、水路道路、生态环境等,查证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价值,然后进行全面化衡量并出示检测报告,确定工程建设的必须性。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则必须针对施工前期所呈现出的各类数据报告进行分析,以此为工程建设基准,进行技术方面、项目方面的精准交接,确保每一类施工技术可以精准契合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之间,提高风险识别与规控效率,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

3.4强化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在城市轨道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占有率大约在40%~60%之间,其所产生的成本消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济支出情况。对于此,必须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控,保证每一类施工材料消耗可以正确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对入场材料的有效制约。从现场施工角度来讲,要想真正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规控,则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消耗过程中的控制,避免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材料的不合理损耗。此过程中应通过现场监督实现对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规范,通过现场监管提高工程材料的应用质量,以降低损耗量。除此之外,应针对材料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等,构筑出一体化的管控措施。例如,在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质量,避免市场中劣质材料流入到建筑项目中;在运输环节,则应进一步提高运输管理质量,降低材料运输期间所产生的破损行为;在存储环节,则应针对材料属性制定出相对应的存储方案,避免在施工期间因为存储措施不到位,产生的材料变质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则应针对各类施工工序所呈现出的诉求点,制定出相对应的应用基准,以此来提高材料的使用质量。

3.5针对现场施工阶段的控制

轨道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工程周期长的特点,在现场施工中所产生的不可规避性因素存在一定复杂性,这就造成工序繁杂的施工体系将消耗更多的成本。对于此,在现场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可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实际控制力度。例如针对施工人员进行控制时,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认知性,确保每一项施工工序的落实是符合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的。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则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处理,保证在实际工程建设周期内,设备运行的持续性特点,可以真正推动工程项目的开展,且可有效规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提高实际运行质量。在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时,考虑到施工周期中技术体系的更新问题,一旦新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进度及质量可以产生更高的促进效用,则应同步分析出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行为,然后制定出更为完整的基础应用措施,确保新技术的整合,可以精准契合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以此来提高轨道工程建设质量。

3.6采用动态成本管理方法

动态成本控制方法的建设,则是严格按照所签订的施工合同,针对工程造价点的溢出情况,进行国家规定基准下的合理调整。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在合同权益内,建筑方、施工方之间所产生的经济损耗情况符合两者诉求点。与此同时,应建设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的控制体系,针对施工现场内所产生的不可控影响因素及时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动态化监管与实时化管控措施的建设,才可进一步提高成本预算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对接性,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成本耗损的严重问题。除此之外,应针对动态化施工成本控制指标,设定出相对应的责任与业务,将整个责任点落实到个人与施工管理团队中,这样通过责任体系的构建,真正实现对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工序的一体化管控,提高实际建筑质量。

3.7加强轨道工程项目后期的监督力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后期验收及监管工作的开展,则是针对施工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最大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检测数据与前期图纸文件设定的参数进行对比,查证出轨道工程过程中是否符合实际建设基准。这样一来,通过每日数据报告、每周数据报告或者是月季度数据报告的呈现,可以针对当前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对应的风险管控点,进一步从全局观角度设定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各类指标。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消耗而言,则可以通过安全预警风险的标定,对成本异常损耗行为进行预测,进而降低成本过度损耗问题的产生几率。

4结语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策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化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交通格局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区内交通运输质量,以满足城市多元化发展需求。但是从具体施工角度来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周期性长、专业性复杂的特点,各项内容对于施工成本具有较高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体系产生经济方面的制约。对于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深度分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的消耗与产出情况,结合施工成本规控措施,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同等价位的经济支出下使整个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则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具体施工角度而言,通常是贯穿于整个城区内的,且可能与其他基础建设、交通道路等产生一定的碰撞,这就造成在实际施工中,经济成本可能产生过度支出的现象,特别是针对施工周期长以及工程项目复杂的各类交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成本支出。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施工成本的管理,将经济项目的支出进行细化分析,并结合整个工程体系在开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损耗点,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施工管控策略,以成本经济为切入点,加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管控,这样便可达到经济层面的有效制约,真正令整个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可以完成保质保量的开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需求。

2城市铁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影响因素

从成本管理的落实情况来讲,其是全过程贯穿于整个轨道交通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这也就意味着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有效规控。但是从现有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展形式而言,其本身所涉及的施工面在外界影响因素的状况下,将令施工成本呈现出一定的溢出或衰减现象,此过程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出影响轨道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的各类因素点,提高项目成本管控的精确性。第一,在安全因素方面。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数是穿越整个城区,甚至是部分工程环节的建设是位于城市繁华区域,这就造成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开始将产生较大的阻碍,特别是针对市政地下管路、地上交通设施等,其所呈现出的不可控影响,将加大整个施工的安全风险概率,进一步增加项目消耗成本。第二,在拆迁因素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市政规划的一种,在针对城市交通格局进行优化与完善时,不可避免地将对地上建筑物或者是原有交通格局产生碰撞问题。此过程中市政部门则需要综合分析出交通格局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济参数比,然后结合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确定出相对应的拆迁工序,保证后续工程开展的效率性。但是从拆迁角度来讲,承接拆迁的单位存在严重的效率问题,进而产生施工项目无法如期开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建设成本。第三,在市场价格方面。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承接物料供给及人资支持的市场,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建设周期长的轨道交通工程而言,一旦在现场施工时,各类价格产生较大的波动时,则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如果在前期成本预算时,未能深度考证出此类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问题,极有可能产生后期因为工程资金支撑力度不足而造成的工程施工停滞问题,进而延长施工工期,加大项目施工成本的投入。第四,在施工基准方面。伴随着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应用,我国针对建筑行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基础规范逐渐提高,特别是针对施工单位而言,其所产生的施工工序必须严格符合合同签订中的各类条例,这就造成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高标准的建筑需求将加大建筑成本的消耗。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3.1优化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切入点,结合宏观性调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对轨道施工工程的各类管控质量。同时在成本管控体系的制定,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施工方案的落实,确保每一项施工工序均在监管机制的范畴下,真正从根本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此外,建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将成本控制内的各类目标当成是对成本规划的一种考核基准,以指标为主对各类施工工序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细,这样一来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问题检出效率,真正明晰到施工成本过度损耗的成因点,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时效性。

3.2加大审核前期的准备力度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成本审核工作的开展则是属于整个项目规划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通过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成本预测分析,全面了解到工程造价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各类基准,然后结合相对应的审核方法,例如对比审核法、重点审核法以及筛选审核法等,针对不同施工专业及其所属项目进行针对化确定,通过工程项目之间的精准对接,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整个工程体系的成本衡量,确保审核方法与成本管控工作之间的对接性。在实际审核期间,必须深度分析出轨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损耗量,结合计算方法及成本损耗范围等,制定出相对应的成本计算形式,确保此类计算参数是符合前期图纸设计需求的,进而增强成本对整个工程项目之间的管控力度。此外,针对不同施工专业及施工区域来讲,则需要具体到工程项目的开展环节中,例如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等,需要分析出不同操控环节之间的成本损耗属性,然后制定出更为完整的管控策略,提高整体管理质量,降低成本溢出概率。

3.3加强风险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其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以及外界影响环境等进行统筹协调,制定出规范化、科学化的施工工序。这就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针对外界施工因素进行精准分析,例如工程地址、水路道路、生态环境等,查证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价值,然后进行全面化衡量并出示检测报告,确定工程建设的必须性。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则必须针对施工前期所呈现出的各类数据报告进行分析,以此为工程建设基准,进行技术方面、项目方面的精准交接,确保每一类施工技术可以精准契合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之间,提高风险识别与规控效率,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

3.4强化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在城市轨道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占有率大约在40%~60%之间,其所产生的成本消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济支出情况。对于此,必须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控,保证每一类施工材料消耗可以正确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对入场材料的有效制约。从现场施工角度来讲,要想真正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规控,则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消耗过程中的控制,避免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材料的不合理损耗。此过程中应通过现场监督实现对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规范,通过现场监管提高工程材料的应用质量,以降低损耗量。除此之外,应针对材料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等,构筑出一体化的管控措施。例如,在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质量,避免市场中劣质材料流入到建筑项目中;在运输环节,则应进一步提高运输管理质量,降低材料运输期间所产生的破损行为;在存储环节,则应针对材料属性制定出相对应的存储方案,避免在施工期间因为存储措施不到位,产生的材料变质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则应针对各类施工工序所呈现出的诉求点,制定出相对应的应用基准,以此来提高材料的使用质量。

3.5针对现场施工阶段的控制

轨道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工程周期长的特点,在现场施工中所产生的不可规避性因素存在一定复杂性,这就造成工序繁杂的施工体系将消耗更多的成本。对于此,在现场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可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实际控制力度。例如针对施工人员进行控制时,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认知性,确保每一项施工工序的落实是符合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的。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则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处理,保证在实际工程建设周期内,设备运行的持续性特点,可以真正推动工程项目的开展,且可有效规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提高实际运行质量。在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时,考虑到施工周期中技术体系的更新问题,一旦新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进度及质量可以产生更高的促进效用,则应同步分析出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行为,然后制定出更为完整的基础应用措施,确保新技术的整合,可以精准契合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以此来提高轨道工程建设质量。

3.6采用动态成本管理方法

动态成本控制方法的建设,则是严格按照所签订的施工合同,针对工程造价点的溢出情况,进行国家规定基准下的合理调整。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在合同权益内,建筑方、施工方之间所产生的经济损耗情况符合两者诉求点。与此同时,应建设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的控制体系,针对施工现场内所产生的不可控影响因素及时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动态化监管与实时化管控措施的建设,才可进一步提高成本预算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对接性,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成本耗损的严重问题。除此之外,应针对动态化施工成本控制指标,设定出相对应的责任与业务,将整个责任点落实到个人与施工管理团队中,这样通过责任体系的构建,真正实现对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工序的一体化管控,提高实际建筑质量。

3.7加强轨道工程项目后期的监督力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后期验收及监管工作的开展,则是针对施工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最大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检测数据与前期图纸文件设定的参数进行对比,查证出轨道工程过程中是否符合实际建设基准。这样一来,通过每日数据报告、每周数据报告或者是月季度数据报告的呈现,可以针对当前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对应的风险管控点,进一步从全局观角度设定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各类指标。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消耗而言,则可以通过安全预警风险的标定,对成本异常损耗行为进行预测,进而降低成本过度损耗问题的产生几率。

4结语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研究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尤其是大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其设备原值和设备折旧均较高,因此在设备的折旧年限内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最大化的利用施工机械设备使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对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效益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设备的维护点检;二是设备的合理调配。如果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点检工作开展不到位,会导致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逐渐的变差,并且会影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故障,造成停机维修,这些均会影响到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效益。针对设备的调配方面,如果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管理出现问题,导致设备的窝停工,则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效益产出。为更好的完成设备的点检及设备的合理化调配,本文将把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1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施工项目及工程施工企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走向现代化、智能化和大型化。如果这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非计划停机,会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关键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非计划停机可能还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带来合同履约风险。但是在现阶段,很多企业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手段依然比较落后,甚至于部分企业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故障的预测和点检工作根本没有开展,依赖于设备故障后进行维修;也有部分企业开展了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点检工作,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依靠维修人员你的经验进行看、摸、听等极为原始的方式,造成无法起到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应该发挥的作用。本小节将对企业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设备维护人员能力不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逐步的向着现代化、智能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施工企业已经逐步的引进了很多现代化的先进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这些现代化的先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设备组成环节也较多、内部较为精细化,这些设备内部出现一个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全部停机,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但是现在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人员能力发展和综合的专业化素质无法满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求,导致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下没有相匹配的设备维护管理人员。(2)信息化管理模式缺失。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施工企业已经逐步的在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如PRP、ERP、MES等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这些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没有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及点检内容的数据搜集分析。这就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掌握不够,只能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自己的经验来判定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这种无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模式,针对设备的维修和检修工作容易出现欠检修和过检修的情况,不利于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

2设备点检管理

(1)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指:在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过程中,定期的对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位及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检修,及时的掌握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相关的技术指标。通过对设备的点检和维护可以让设备的性能得以较好的保持,如果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点检工作开展到位,可以延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点检的基本流程为:定点、定标、定期、定人、定法、检查、记录、分析、处理、改进、评价者几个流程。(2)传统设备点检存在的问题。传统设备点检过程中采用定期检查制度,这种设备检查模式需要设备检查人员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记录,这种情况下存在部分检查人员对于需要经常性检查的部位并没有真正的检查,而是直接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检查表中按照日常经验进行签字记录。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设备点检开展流于形式,无法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导致设备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传统设备点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上文已经提到的设备点检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能够真实有效地发挥出点检的作用,没有将设备的真实的运行状态反映出来,这样不利于对设备本身的信息台账进行更新,导致设备运行状况失实;(2)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点检信息统计不全,造成设备点检台账不完善,可能会造成漏检、超检,无法真实有效地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提供数据;(3)传统点检的检查手段和检查工具比较单一,依靠传统将经验的摸、看、听等方式,无法对现代化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地点检。

3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

上文中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阶段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小节将会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进行探讨。(1)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构成。通过物联网技术和现代的信息化传感技术,将智能的设备点检工具运用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点检中。通过将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进行点检的部位、内容及点检周期进行设置,并将相应的传感器及其他智能化仪器进行布设,最终就可以通过系统将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点检结果进行汇总。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点检,首先需要构建智能化信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讲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需要点检部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至数据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器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各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手段,推动工程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点检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得到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真实有效的状态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在点检中所表现的状态进行不同的维修处理。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电子智能传感器。电子智能传感器将会布置在需要进行点检的关键部位,在这些部位形成相应的监控和检测,并且这些电子传感器还具有各自独有的电子标识,通过这些标识信息化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相关信息的分类处理。②智能手持终端。只能手持终端可以根据工程施工企业的需求选择,如果确实有需要可以进行专门定制,定制专门的智能手持终端可以识别电子智能传感器信息,并且具有相应的拍照、录像、手电等功能,这些终端不仅仅可以识别电子智能传感器也可以单独的进行使用。③无线AP。无线AP主要是用于点检信息的智能传感收集,这些可以根据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场地的分布进行布置。针对面积的施工现场,可以通过搭建网桥等方式进行这些设备的通信。通过无线AP可以将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各部位电子智能传感器中发出的信号进行收集传递。④终端处理器。终端处理器是信息化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核心,各个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相关的点检数据将会汇总在这里进行分析,供给维修维护人员进行参考。(2)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的效果。通过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进行智能化的点检,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功能进行实现相关的点检功能,同时这种方式进行点检可以最大化的减少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点检问题,以智能化的设备相关的点检工作,效率较高且能够自动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便于后期进行数据的查找和使用。

4结语

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无计划停工,并延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云春.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6:162-162.

[2]沈叶飞,陈一馨,董华祥,等.压路机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1(12):103-106.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5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

一、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工作坊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对于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更高。国内工程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的获得。因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注重实习、课程设计和实践课,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境外高等工程教育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且大多数高校采用“工作坊”实践教学以确保毕业生能获得相应的执业能力。工作坊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提高毕业生对产业的适应性。例如,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了工作坊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据行业协会制定颁布的能力标准作为其开展工作坊实践教学的明确导向以及实践教学内容主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满足行业或市场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工作坊”实践教学是一种校内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活动”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坊实践教学需要按照能力导向,构建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体系,提高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同时,工作坊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应体现解决问题的训练方式,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每届约30人,以小班教学为主,目标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精英。专业自成立以来,其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目前,该专业已建立“工作坊”实践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执业资格及能力为目标。根据教学计划,目前工作坊是从本科二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有1周的工作坊实践教学,配合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的进度,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广到专”的工作坊课程训练。工程管理工作坊每次聚焦一个主题,通过导师的集中分享,引导全员充分互动,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引发每位参与者形成创新策略与实施路径,最终达成预定教学目标。这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经验知识的掌握更为直接。每学期指定周,工程管理工作坊教师会依照教学大纲进行工作坊命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坊任务,在期末进行小组答辩、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这种短期高强度的专业知识学习,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素养训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快速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在“工作坊”中解决与实际工作同样可能面对的专业问题以及团队合作问题,自发性地通过回忆理论课程知识、搜索专业资料、团队协作,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依托所在学院已投入500多万建设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虚拟仿真BIM中心,该专业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具备良好的教学硬件,目前已在四届学生中进行了“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仿真模拟”、“BIM建模与绿色建筑分析”、“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工程项目创新与可持续性”等实践。学生5—6人组成团队,每队均可得到一位导师指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沙盘模拟实战等超前的教学工具,进行实际案例的模拟操作以及对国内外高新技术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集中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学生团队往往自发性地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任务分配、资料搜索、快速学习,自发性地完成团队目标,透过Revit模型、VR展示、视频展示等丰富而新颖的展示手段进行汇报,往往得到教师意想不到的新鲜成果。工作坊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程度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层层递进。学生在第一次的工作坊中,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仿真模拟”,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对其进行综合应用,训练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通过第二次工作坊“BIM建模与绿色建筑分析”,学会使用Revit等软件进行建筑建模以及能耗分析,训练学生的工程管理IT能力;通过第三次工作坊“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对项目的投资与融资进行实践,训练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通过第四次工作坊“工程项目创新与可持续性”,了解更多专业领域的前沿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这四个工作坊层层递进,环环搭接,看似四个方面的主题,但实际上相互关联,每一次新的工作坊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以及锻炼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考核评价方面,采取持续性评价,没有书面考试,教师主要通过过程评价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对学生解决过关问题的成效、学生在团队中表现出的协作与领导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日志、总结报告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多维的评价,从考评监督的角度保证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工作坊”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目的是为本专业培养一批具有独立思考、逻辑分析思维、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的工程管理专业优秀人才。通过教学改革探索,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已见初步成效,通过参与工作坊教学的学生,在社会视野、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搜索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更为优秀。目前,以工作坊实践项目为基础,本科学生参加竞赛获部级奖项9项,发表相关主题的科研论文2篇,衍生多项毕业设计课题,并由毕业设计反哺工作坊的建设发展。例如,某毕业设计“基于BIM的某教学办公楼项目能耗模拟与分析”就是由BIM工作坊衍生出来的。以此为题,工作坊进一步深化了BIM工作坊的建设,成为BIM-GB绿色建筑分析工作坊。

三、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工作坊实践教学以能力要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训练为主,缩小高校工程教育与行业、社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总结工作坊实践教学运行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专业能力要求,了解教育、管理、教学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准确描述;参照国内外专业领域知名高校的“工作坊”课程设计,对国内工程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理念设计。2.初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3.引入全过程考评体系,利用工作日志、学习报告、小组讨论等观察手段,对学生实践环节中的过关问题解决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测评,保证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评价以及调整,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调整,摸索出一套完善的实践课程。4.需要指出的是,工作坊作为一种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需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还要从硬件环境上予以保证。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工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44-46.

[2]王学通,庞永师.工程造价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7-79.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

0前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已经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不仅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一直是业内人士公认的难题[1]。 因此,施工企业要提高对土建工程成本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1案例概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三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1 标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施工范围主要包括:秦皇南路站、秦皇南路站 - 白马河路站盾构区间、白马河路站、白马河路站 - 韩非路站盾构区间、韩非路站、韩非路站 - 森林公园站盾构区间的土建工程;本项目开工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 31 日,计划竣工时间为 2023 年 6 月 30 日,总工期 1 278 d,合同总额 8. 27亿元。 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2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影响因素

在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建成本管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因素对土建成本管理的影响是最大的。 为此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委派专业人员全面、仔细地调查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层岩性特征、地面沉降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全面预测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提前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影响。

2.2外界环境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来说,其中核心的问题是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位置,明确土建主体工程,积极配合业主完成项目永久工程建设相关的征地拆迁工作,正确判断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对周围地层的影响。 另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会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临时堆土场及弃土运输过程中的泥水会影响道路的整洁和正常交通,不当弃土会影响环境卫生,对此,应减少施工污染,防止水资源流失。

2.3地下和露天划分

如果地下和露天划分不合理会对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 所以,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之前,详细了解和分析工程项目的线路、气象、施工条件及特点和重难点问题,调整原有路线,提高当前施工路线的合理性。

3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特点

3.1工程量大

建设工程的土建成本管理需要提前预算和策划,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 本工程项目工程量大、工期压力大,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做好施工部署与合理安排本标段内的工程筹划、确保工期的实现尤为重要。 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工程量大,尽管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对施工范围做出了明确的划分,但各区间地质地貌有着很大区别,这使施工企业难以把控其中的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因为土建工程成本的上下波动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加之实际的施工造价往往比计划造价高出很多,这在无形之中给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2车流量大

本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位于世纪大道,车流量多,交通压力大,尤其是通往咸阳市的大部分公共汽车都需要从该处经过。 同时,施工围挡会占用主干道,使得交通压力骤增。 为此,必须做好本区域内的交通组织和疏导工作,减少施工过程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3.3管线复杂

车站场地下方管线分布复杂,如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热力管、天然气管等,施工过程中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可能会引起各条管线的变形,甚至对其造成破坏。 因此,施工之前,应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查明各条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合理采取拆迁、改移、加固等措施,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各类施工管线造成的不良影响。

3.4征拆量大

车站出入口距离铁投 V 领骏商业办公楼、陕西中医学院校医院、水畔名苑住宅小区等的建筑较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开挖、施工降水都会造成周边地下水位下降,轻则引起地面变形和移动,重则导致建筑物基础承受附加应力和发生沉降。 因此,必须做好施工降水设计、进行基坑边坡和周边影响区域的监测工作,综合考虑降水造成的地面沉降给周围建筑物带来的安全问题[3]。

4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措施

4.1具备成本管理意识,合理开展各项工作

在本工程项目中,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并随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广泛搜集和认真分析关于土建成本数据信息;②及时总结近期土建成本走势曲线变化,将其作为施工现场各项控制工作的理论依据;③提升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为了避免信息来源误差,合同管理人员和预算人员还应全面核对土建工程成本;④保证所有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各项数据信息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

4.2健全完善成本体系,定期核算成本信息

1)施工企业应当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完善与健全土建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2)土建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定期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比如本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成本,认真分析分析偏差产生原因(成本比较如图 2 所示),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他各项成本进行更近一步的归纳和分析。

3)定期核对成本数据信息,切实提高成本管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4]。

4)定期编写成本控制分析报告,并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对每一分部、分项及时作出经济效益和盈亏预测报告,以便合理地使用资金。

5)合理计算成本,控制偶然开支,减少必然开支,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通过图纸会审和经过施工现场勘察后详细编制工程预算成本。

4.3科学合理分配成本,不断优化成本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理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证明其是否有效,这就需要各个参建单位科学、合理分配成本,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反复的总结和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 比如在本工程项目中,因管理模式为“两市管理”,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便道由陕西省咸阳市负责,主体工程由陕西省西安市负责。 加之施工主体不同、施工时间不同,这就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业主方需不断优化成本机制,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标准,将土建工程成本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中,部门再将责任细化到每一位员工,以此完成任务分摊,落实成本控制责任[5]。

4.4提前进行市场调查,降低土建施工成本

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能提前深入建筑市场进行调查,很有可能会发生施工单位以材料价格上涨为由要求调价的现象。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国内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规律呈有涨有落、总体缓增的趋势。 为了保证土建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切实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原材料进场首先审查合格证明、材质证明书等文件并检查验收材料的外观,合格后准予使用。

2)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全部按相关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进场报验单等。

3)施工材料应当存放于合适的地方,并对其设置标识牌。

4)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5)对于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有权制止,必要时下令停工整顿,有权进行处罚。

6)对于暂时不能使用的材料要覆盖,避免污染。

7)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5结束语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7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城市轨道工程具备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为施工成本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为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单位应加大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成本控制管理,提高资金收益,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1轨道交通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如何在轨道交通施工中做好成本控制,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研究的课题,如何在工期内,完成这项任务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话题,那么轨道交通建设控制成本都有哪此好处昵:①控制成本可以节约资源、节约建筑资金时、实现可继续发展方针;②控制成本还可以避免在建造时材料的浪费以及成本预计过高导致的贪污等问题,施工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们首先就要先将强对成本的控制,企业只有对成本的控制加强才能发现在日常企业管理中的说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施工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但是单单只依靠降低成本是不够的,降低成本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也是不行的,对企业的发展会有阻碍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对成本的控制进行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不仅能够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还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

2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管理措施

2.1加强施工材料等相关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①材料费用控制,量价分离是主要原则,如对于存在消耗定额的材料,应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施限额发料;而对于无消耗定额材料,按照指标规定实施发料及做好计量与检查,可对控制材料使用成本起到积极作用;②人工费用控制,如项目施工中应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强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工日的消耗应作为日常管理重点考虑;③机械费用的控制应注重对设备的合理调配,确保设备合理使用及减少设备窝工等低负荷工作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实现设备利用率提高及保证设备使用性能;④施工工艺选择也是主要控制内容,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施工工艺,淘汰落实工艺及设备,也是施工成本控制及提高效率的基本保证,企业应引起重视。

2.2发生变更注重签证

2.2.1设计变更签证

由于涉及面广、专业涉及多,这就构成了城轨交通工程的复杂性。设计变更的发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设计变更会大大影响项目成本,一般来说是增加成本,并不是理想的结果,就增加了一定的监管难度。然而,对于一些确定需要进行变更的项目,就应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手续,对变更后的工程数量进行清楚的了解与统计,然后由相应的组织单位组织施工,并完成竣工后的结算手续此外,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实际情况与设计图情况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产生分歧,就无法继续按计划施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告知建设方与工程师,提出变更中请,经负责人员批准后,解决相关问题,进行变更处理。

2.2.2工程洽商签证

在施工进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变更方面的问题,比如在竣工图上不能体现出需要发生变更的内容,在进行拆除一些条件的同时又增加一定的条件,存在改造局部方案又进行系统优化这种现象时,应及时告知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对变更内容进行明确和确认、对拆除内容的再利用或报废做出决定,形成确认单,以保证在最后的竣工结算对这部分费用进行认可。此外,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与一些客观原囚的共同影响,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建设单位也会委托一些施工单位去完成不在合同范围内的小项目,这些小项目无法采用合同里的内容进行竣工结算,所以在签订这类项目合同时,需要另外清晰施工方案与具体的工程数量,商议一个固定的价钱,避免存在分歧与冲突,便于施工结束后的竣工结算。

3结语

综上笔者对城市轨道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建设不可缺乏的部分,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为确保城市轨道施工成本,还应加大对成本的管理力度,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落实到位,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昊.基于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6(30):51~53.

[2]孙彬,费文燕.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6(23):111~114.

城市公交管理范文8

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人们要遵循“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的策略。这是由于对物质环境进行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占的比重较小,相反人们对于规划中的而公共管理政策更加重视。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职能应该转变,重点转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上来。社会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需妥善处理好规划与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保护、环境、消费、未来、行政、市场、公众和利益等诸多关系。这些相互矛盾的关系是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处理时往往会顾此失彼,有时让人不知所措,甚至对规划工作感到一片茫然。为了履行好城市规划职能,必须对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的职能进行解剖分析和合理配置。按照公管理的运行职能,可以把城市规划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下面将针对公众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四个职能进行详细探讨。

1.1计划职能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定义中,主要工作是对在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两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狭隘性。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城市的计划职能进行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了保证对市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满足,以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固化要设立明确的可行的目标和任务。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制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对城市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城市规划措施的制定,也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尺度标准。在制定了城市规划具体措施之后,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在规划措施符合法律规范之后,对措施进行执行。交给城市发展的有关部门从整体到细节、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执行,把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项目上。最后在进行完所有的城市规划措施之后,就进入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核的环节,由相关部门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审批。城市规划的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所有职能中最首要的职能,他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计划职能的实现使得城市规划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1.2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过程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其在领导职能方面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规划引导、规划权利和规划协调。所谓的规划权利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命令、引导等手段来对权利进行规划,为社会主体提供公平的平台,使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大环境之中去。通过公共管理的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政府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督等工作。而规划协调是指对城市发展中的各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充分应用社会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等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眼光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关于规划引导的职能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在具体建设项目中很好地贯彻,而建立的有效的控制规范和引导机制。

1.3组织职能

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是由成熟规划组织构成、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所组成的。现如今随着公共管理力量的进一步加大,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等城市规划组织机构加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投资主体和广大市民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组织的重要一员。主要表现在管理规划运行机制方面,我国现如今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使得城市规划的决策不够合理。与此同时,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4控制职能

在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城市规划的开展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差异,部门领导的决策不同,都会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因此,城市规划有关部门对于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掌握和处理,确保城市规划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现如今,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公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正常进行,政府各部门需要协助合作通过实现城市规划的有效发展。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