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规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建设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规划设计;问题;建议

1前言

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构建一个更具水弹性的城市,可以明显提升城市的实际抗洪能力。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城市市容、公共交通等各个方面,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设计,以使得设计之后的城市状态,能够促进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工作区。所以有关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及有关规划设计团队,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各个方面做出科学分析。

2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理

根据有关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人员的科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相关原理,是广大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明确的,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要点,会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切实坚定的前提基础。只有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中充分利用其原理,完成之后才能够确保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出与生态建设相平衡的特点。

2.1概念。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引入低维护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理念,避免建设后期运营成本过高,这样将具有更好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2.2建设原理。(1)渗透的原理。渗透指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运用生态平衡的有关原则,来使得城市内部的自然水文特征,能够恢复到最为原始的状态。海绵城市建设还能够切实增强雨水的下渗的能力,所以也就缓解了雨水的积聚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全面的减少雨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直接物污染。(2)滞留以及调蓄原理。滞留原理是通过城市雨水花园的构建,增强雨水的径流时间,使得雨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得以延缓以及避免,调蓄指的是不断扩大雨水的实际存储时间,科学实现对更多雨水的综合利用与调蓄。(3)净化、利用原理。净化表现为,运用生物性手段来直接减少雨水所造成的污染,维持水体的基本净水能力;利用原理表现为,通过建设更具良性循环的水文系统,确保所存储的雨水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这样能够直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4)排放原理。集中表现为采用城市竖向排放为主以及人工机械为辅的排放方式,使得地面排水与地下管道排水系统与城市周边的天然河道,形成一种直接相连接的状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3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海绵城市的全面创新,对传统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转折,海绵城市的出现为我们改善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减少了内涝灾害的发生,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互相结合。在进一步展开文章后续主题内容之前,还应当对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科学全面地分析了解,只有掌握这些方面的要点,才能确保实际问题得到最为深刻全面的解决。

3.1海绵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不足。众所周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期,就对所在开发区域展开精细化的调研与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在于准确识别出风险区域的位置与规模,划定出海绵城市设计规划的区域,合理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以及湿地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观察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来看,却并没有将定量分析工作开展地较好,因为所采用的都是以文字形研究报告为主的基本定性方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并且易于操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具体来讲则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都逐渐偏离了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并且因为数据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很少加以利用,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数据参数收集力度不佳,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够明显。

3.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专项规划存在脱节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地弹性应对,有利于实现城市环境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来讲,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需要同各项专项规划一致展开编制,各个专项规划应当为总体规划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要求与目标,从而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当前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用地规划与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设计之间,缺乏高效且快速的反馈机制。在城市实际规划设计流程当中,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直接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确定城市用地布局的前提之后,再次展开道路、绿地等建设,从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环节的工作,是需要同最初建设相一致的,但是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明显将两者之间明显的加以区别,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建设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而直接降低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具体思路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理念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吻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成为改善城市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兼顾城市径流污染控制、推进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等问题的关键。因此,总结、提出和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为今后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原理以及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明显问题,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思路提出如下建议。

4.1把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以及利用自然规律,确保城市一旦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够使得城市发挥快速吸纳雨水、展开排水的工作能力,这同样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以及未来规划设计所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层面展开分析,构建海绵城市能够不断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净化以及排除能力,能够保证城市规划中的抗洪涝能力处于相对科学化的状态,避免海绵城市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涝问题。注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概念,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概念明确后,才能够从整体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

4.2全面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要想最大限度地确保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规划流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场地面积,有一个全面且初步的评估,针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等模式,展开大概性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后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绿色生态区域应当对雨水排水流域展开确定,确保每一个城市区域的流域特点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更强的设计,在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它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使得最终的建设规划工作开展能够更加合理。最后还需要确保各个流域的指标,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城市径流雨水以及无污染的城市区域得到合理把控。所以,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是实际建设工作开展需要首先分析的要点所在。

4.3把握好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1)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在具体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可以切实按照海绵城市的原理展开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使得城市规划的水生态敏感区域,能够得以发挥出更加全面的作用。(2)还需要做好城市沟渠以及湿地的管理工作,将其规划为限建区域,对其展开全面且细致的保护工作,考虑到城市雨水灌溉系统,以及自身的水体能够各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得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得以结合,避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有关设计人员在展开此环节工作时,需要明确该环节工作开展对于实际工作质量的作用,在思维上树立科学建设的概念。(3)按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展开规划设计工作。在此种模式的支持下,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加以全面关注,这样展开操作能够使得城市建设内部空间更具合理性,避免造成空间结构上的混乱问题。依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需要特别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二次检测,二次检测的目的在于,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内容都得到实现之后,才能使得具体的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真正的应用到具体设计工作当中,以此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效用。(4)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流程上,注意运用针对性更强的方式,来确保城市区域的基本透水面积,都能够得到科学化的规划。之所以要增强城市区域内的透水面积,是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集中地,因此需要确保城市区域的积水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积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之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得到优化,进而大大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质量。这些方面的内容得到合理构建之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及实际建设的效率,都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进而使我国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5结束语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为更好地贯彻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理念,在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方面,要求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优势,实现城区排水系统优化,降低路面径流水污染,提高雨洪水的控制效果,促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由于传统城区路面多不具备透水性,再加上排水管线布局不合理,城区水涝现象多发,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也低。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坚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理念,制订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优化选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成效。

1生态城区及海绵城市概述

1.1绿色生态城区

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建筑节能降耗水平显著提升,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建筑得以改善,而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绿色环保的理念也得以贯彻,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当然,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仍有较大不足,建筑资源配置仍不甚合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也面临较大阻力。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既要重视城市空间布局,又要注重于绿色建筑的普及,提高城市建设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生态更好优化。

1.2海绵城市

为优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海绵城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备雨水资源的调蓄、利用以及净化等功效,也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海绵城市的建设,在促进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还有效限制了城市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性作用,有利于绿色生态城市发展。传统城区雨水排水系统是由管道、泵站、罐区等构成,虽用作雨水的收集与排放,但仍有问题存在,对排水管线的布局及建设有较高要求,而且雨水直排所带来的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也存在。所以,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逐步地完善雨水排水系统,提高其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发挥雨水净化和存蓄等功能,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2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分析

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要求下,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可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更大限度避免地表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危害,促进城市环境效益提升。而经调查研究,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表现为:首先,伴随城市发展,占地规模增大,雨水径流量及其峰值也有显著增长,如遇暴雨天气,会因排水能力不足,而造成城区内涝问题发生;其次,由于雨水有较强的冲刷作用,会将空气、建筑、地面等中的有害物质在地表径流中积聚起来,最终汇流进城市排水系统,但若雨水直排,还会带来水源的污染问题,对土质也有较大危害,对城市水环境有破坏作用;最后,由于传统城市地面的铺装,多采用不透水的下垫层结构,难以对雨水形成有效的保蓄和吸收,同时也使地面水分蒸发受阻,会使地面空气严重缺失水分,导致发生干岛效应,不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经分析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现状可知,现如今在城市规划方面,未能做到水资源有效利用,城区内涝、水污染、干岛效应等问题存在,极大限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不利于海绵城市的有效落实。为此要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促进水资源开发及保护力度提升,完善城区排水系统,提高雨洪水控制效果。

3建设海绵城市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的开发,应尽量降低对环境影响,坚持生态优化与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要有着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各方面。积极地开发与应用绿色雨水设施,要使海绵城市更具雨洪水的自我渗透、净化以及积蓄的能力,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实现城市生态的有效保护。对于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模式是分散式的源头控制,而且该技术还有较好的环境污染控制效果,最终实现海绵城市自然水的有效循环。该雨水控制机制在实际应用中能邻近源头控制效果,并区分雨水管理、弃置区等功能。在绿色生态城市开发中,绿色雨水设施在增进城市环境和谐关系方面有重要应用,有助于城市水环境的健康,既符合海绵城市开发要求,又有助于水资源的循环控制,较大程度地提高海绵城市环境效益。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如下。

3.1生物滞留技术

由于生物基质具有较好的过滤及吸附效果,生物滞留技术主要用于径流雨水的污染及流量控制。雨水在流经基质时,会滞留其间,并缓慢地渗入地下,不仅能减小雨水径流,还能对径流污染有控制效果。在城市环境中,生物滞留技术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常见的有绿化缓冲带、下凹式绿地、生态湿地等,可用于公园、广场、道路两侧等环境。以市政道路为例,其两侧多设置生物滞留绿地,并预留排水孔洞或者道牙等,可使路面雨水径流至滞留绿地内。为保证雨水滞留处理效果,道路排水口直接进生物滞留池,并在高度设置上要在道路与滞留池中间范围。滞留池通常为多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砂砾层、土层及植被层,并且有100~300mm的下凹深度,还要设置必备的进水及溢流所需构造。除此之外,还要有效考察道路走向、地质及绿化条件等,并作为道路绿化带的设置重要依据,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原绿化区域,用作雨水生物滞留绿地。海绵城市的降水在经历多重滞留及消减作用下,最终会通过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流入生态湿地,需合理规划该生态湿地的面积,科学地考量城市区域降水量及管道汇水面积,确保生态湿地设置合理性。

3.2透水性铺装技术

为提高铺设材料的透水效率,多采用透水性铺装技术,一般会在材料铺设时预留一定的间隙,缝隙有着更高的透水量,有助于降低雨水径流的峰值。透水铺装方式具体如下。(1)采用缝隙透水的铺装方式,通过设置充足的路面砖间隙,并在间隙填充料的选择多以陶粒、草皮或碎石子等,该透水铺装方式所用的砖材通常透水性能较差,其雨水渗透效果主要依靠路面砖间隙,在城市环境中应用较多的为植草砖铺装,多见于停车场、公园等。(2)自透水铺装方式,其结构较为完整,不存在铺装耗材间隙,路面透水效果取决于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性能,能够达到雨水渗透标准。在使用中,降水将经由透水材料进入路面基层,同时也有较好透气性,有助于土壤生态的维护,较为常用材料如透水混凝土。(3)复合型的铺装方式,有效结合了上述2种透水铺装方式,也实现了优势互补,这类新型透水砖材既有着较高的自身透水性,而且可用于缝隙透水铺装,在双重透水作用下,对于地表径流峰值的控制效果更佳,优势也更为明显。然而,上述3类透水铺装方式在路面整体结构基本相同,具有透水面层、垫层、基层以及找平层等结构,构成完整的路面透水系统。在其最底层,还应设置排水盲管,其具有半透水的特性,主要用于雨水管网的连通通道,这样透水路面系统整体构成全透水结构。而若盲管并没有铺设,该路面下层也就无法有效排水,会产生雨水积聚效果,影响雨水径流的控制作用。

4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思路

4.1扩大绿色建筑规模

不同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绿色建筑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关键,由于城区建筑用地的50%以上均为居住及公共建筑,通过加大绿色建筑建设力度,不断地扩大绿色建筑规模,能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并且所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特点,还能优化城区环境,可视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4.2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发展中,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大趋势,充分融合绿色、生态的城建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对城市用地予以科学规划,涉及到居住、绿化、工业、道路等基本用地。为更好地优化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需做好以下内容。

4.2.1海绵城市规划流程

首先,应重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考察及评估,详细地了解其地形、地质、植被等情况,为海绵城市规划奠定基础;其次,考虑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主要针对雨水排水,也要对该问题展开调查,并以此优化排水设施及技术的选择;再次,要保证海绵城市规划同地域特点适应性,在充分了解排水设施适用性的基础上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最后是规划指标的正确选取,这也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较为重要的是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代表城市对地表雨水及污水的排放效果,具体来说指的是城市范围内雨水滞留及调蓄总量比重,通常统计周期为年度。对于该指标,应依据城市区域内的经济、自然等条件合理的判定,并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明确后,还要依据不同排水设施工程予以细化,更好地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4.2.2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既要明确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如地质、经济、环境等),又要以海绵城市的规划内容及建设方向为出发点,制订合理的建设措施。通常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并不包括城市湿地及水体,而对于道路、广场等有着较大占地的基础设施所用铺装材料要具备透水性,常用的有多孔沥青材料、透水砖材等。还要依照城市道路设计内容,合理地规划滞留池、下凹绿地等。要加强雨水重复利用,通过充分利用景观水体,发挥其雨水调蓄功能,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同时,还作为浇洒水源使用。若设施条件许可,所调蓄的雨水还能用作厕所冲洗、建筑用水等。必要时,还可采取雨水净化措施,更好地开发雨水调蓄功能,此外,生态驳岸的建设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举措。

4.2.3配套基础设施与技术

为更好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还应结合绿色、生态的规划要求,还要重视基础设施与技术的配套工作。(1)对于屋面雨水的收集与存储,应配置相应的装置,实现雨水再利用,如绿化、路面浇洒等;(2)高透水性地面材料的应用,较为典型的是透水沥青路面,在防滑、排水等方面效果较好,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其材料源自废渣回收,经济和环境效益较为显著;(3)雨水调蓄池的建设,可实现雨水的汇集存储及再利用,对于存在较大污染的,还可使其流经市政污水处理装置,避免环境污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已成为现代化城市所追求的建设标准,而海绵城市正是未来城市建设主要趋势。当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确保其规划设计合理性,充分掌握城区地质、经济、环境等因素,合理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制订详尽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并完成基础设施及技术的配套工作,更好地提升雨洪水控制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2]李杰,吴华洋.海绵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居民区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41,49.

[3]刘广忠,林旭.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8(39):122–123.

[4]吕伟娅,管益龙,张金戈.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园林,2015,31(6):16–20.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海绵城市;国家战略;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日趋成熟,无论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已从简单的用地规模扩张、人口快速增长逐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转变[1]。然而,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早期因时代、观念局限和科技落后等原因导致的“城市病”问题却日益突出[2],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城镇化工程设施建设,使得城区不透水地表面积进一步增加,原有的自然水循环机制和城市水生态遭到破坏,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越发严重[3];另一方面,传统的“灰色设施”排水系统缺乏对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功能,以致在应对极端环境和自然灾害时许多城市面临“弹性”不足,出现严重内涝乃至内涝与干旱并存现象,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4-5]。这些城市与环境矛盾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城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对生态宜居城市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海绵城市作为中国智慧与国际雨水管理理念融合后的话语创新,成为我国解决“城市病”问题、落实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支持和大力推广[6]。鉴于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总结海绵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1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

1.1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政策发展。2003年,我国学者俞孔坚等最早提出“绿色海绵”理念,并提出了建设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7]。2004年,深圳市最先引进了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率先开始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独特气候条件下的规划建设中进行新模式的探索[8]。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在深圳举行,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研究方向作了明确指示,即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对海绵城市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梳理。2015年,我国《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意见指出要建设海绵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明确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2017年,党的报告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自此,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从盲目借鉴逐步转向本土化,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也更加理性和成熟。

1.2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技术途径。生态优先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生态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时刻要重点考虑的对象[9]。由于我国类似海绵城市这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许多研究学者最初都借鉴国外的LID等理论并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对我国海绵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1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的出台,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我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有效衔接的同时,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规划目标、技术框架、内容、要求、方法等给出了明确要求。车伍等[11]对《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涉及的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参数、方法及控制目标进行了介绍,提出构建LID、GSI及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蓄排系统,是缓解我国城市雨洪问题、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袁再建等[12]将海绵城市技术归纳为规划目标分解落实技术、模拟技术、材料技术、工程技术四类。车生泉等[13]将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归纳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题保护与修复(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包括截流技术、促渗技术、调蓄技术)两大类。鲁长安等[6]对海绵城市的绿色要义进行了阐述,提出海绵城市的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质是建设生态弹性城市。

1.3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应用实践。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自2015年开始,我国实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2016年又增加了14个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力度的不断加大,掀起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高潮。海绵城市已然成为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创新手段,相关应用实践经验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如武汉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四水共治”战略思维和建设模式,采取源头、中途、末端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通过建立地块滞蓄、管网提标、湖泊调蓄、外排泵站能力提升以及优化排涝调度的综合体系,对海绵社区实施全面分流改造、雨水入口的生态改造及水域生态修复等,协同解决城市内涝和水环境问题,初步达成“以滞促渗、以渗促净、以净促蓄、以蓄促用和以蓄促排”的海绵目标,取得了良好海绵效果[14]。厦门市马銮湾片区作为海绵试点片区,通过新建、改造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人工湿地及调蓄池,实施内河湖水域生态保护、恢复与改造,雨污管网改造等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源头径流、降低了雨洪峰值、减少了城市内涝的风险,还有效缓解了建设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15]。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则通过“地形竖向”设计、改良原状土下渗及滞蓄能力、研发全透式沥青路面等,逐步探索并形成一套四级雨水管理系统,打造出“一心一廊双环多带多园”的城市生态基地[16]。

2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问题。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又与各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面、土壤下垫面等息息相关,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须立足现实与长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规划和技术方案[17]。然而,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看,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有些城市对城市综合问题的梳理和把握不够,缺乏对城市全域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规划,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工程项目上;有些城市虽然从总体上进行了规划,但却缺少对关键指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之,有些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单位不一,相互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往往导致对建设规划的理解不够准确,进而造成实际工程与规划存在误差,影响海绵效果等[18]。建设规划碎片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2理解片面和操作僵化问题。海绵城市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渗、滞、蓄、净、用、排即精炼概括了海绵城市构建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特征[19]。然而从当前一些城市的建设方案和成效上看,仍存在理解片面、操作僵化、认识不清的问题。如有些城市在制定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时,将这6个字截然分开,实行条块分割的项目安排,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有些城市受国外雨洪管理理念的影响,将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等同于低影响开发,有的甚至还将海绵城市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水景观工程,忽视了城市水元素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20]。还有一些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各功能设施间的密切联系和耦合关系,如雨水规律、径流总量、污染控制及排水防涝指标等在雨洪管理系统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整体[21]。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片面理解和僵化操作,不仅会使海绵城市建设偏离预定目标轨道,更会给海绵城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给评估工作带来误导、误判。

2.3专业技术和生态评估力量缺乏问题。海绵城市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不仅需要专业层面的技术力量,也需要监管层面的技术力量,然而目前相应的海绵城市规范体系尚未形成,各专业间现有的标准相互不一致,海绵城市监管体制也还不完善,这就意味着海绵城市建设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监管。技术力量的缺乏不仅导致技术水平无法快速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另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具有公益属性,具有投资额大、收益率低、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短时间内效益难以直接以物质利益或经济效益方式体现,这使得对其进行生态评估时往往由于缺少部分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从而给生态评估带来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22]。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城市如北京、济南、厦门等[23-25]对建成后的海绵城市实施效果进行了监测评估,但在相关监测评估模型、方法、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

3新形势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美丽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26]。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虽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随着试点的进一步扩大,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必能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多重目标,开拓生态城市人水和谐共生的新道路[27]。而针对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如下:

3.1突出规划引领。鉴于海绵城市建设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要从过去单向思维向综合规划转变,要灵活运用系统论原理,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专项规划、目标专项规划及问题专项该规划,切实将规划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

3.2扩大宣传,转变观念。海绵城市是打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加大生态要素在现代教育中的宣传力度,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让广大民众真正增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认同和支持,积极参与到共建、共享、共赢的海绵城市文化中去。

3.3加强技术与质量监管。海绵城市涉及面广、科技含量较高,有必要将新理念、新技术引入到国民教育系统中,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加强专业技术指导,严格落实项目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4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特色探讨

1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早期的城市化建设中,很多国家并不重视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平衡,很多时候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环保理念也被不断提出。同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这条路在不断的探索中也有一些必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1.1生态原则

在社会文明逐渐强大的今天,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对于自然的保护,同样也是对人们自身的一种保护。当今社会城市越来越多,人们活动的轨迹遍布了全球,无数的城市被建造,生态城市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城市规划的生态原则也就是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弥补人类城市建设对生态造成的损害,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增加人文绿地景观,实现保护城市本身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1.2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国当今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也是党和国家经过无数次的科学论证所得出来的重要思想。而运用在现代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就是要从人出发,以人们为中心点去出发、调整、设计、控制现有的城市环境。要实现人们的所要达到的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希望、最切实的要求。也就是生态城市建设设计不但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需要兼顾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要求。

1.3稳定性原则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从整体的稳定性出发考虑,这里的稳定性就是指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在生态这一方面要保持稳定,避免和减少各种外界的因素对于生态城市的干扰与破坏。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人们的目的,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需要保障这样的生态城市能够循环下去,这就需要重视规划设计中的稳定原则。

1.4经济性原则

在整个生态环境的设计中,都需要计算投入产出比,要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小投入大产出都是合适的,还需要与之前的以人为本原则相互结合。所设计的东西一定要先是符合人们实际需求和目的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建设的投入,从而达到规划设计的经济性原则,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

2现代生态城市设计规划产生的实际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生态城市的理念也逐渐的深入人心,很多地方也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设计规划,但在实际中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出现。

2.1设计缺乏本地化特色

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风俗、地势地貌等方面造成缺失,这样的生态城市设计就是流于表面的设计,建造出来的也并不是真正的生态文化城市。

2.2实际规划中缺乏调研

在现代的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很多的设计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实地调研处理,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切合实际的设计。在不同的地质环境环境、文化、经济情况的条件下,相同的设计并不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例如,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生态土壤结构,一些不适宜的生态景观就需要排除在设计之外。不能仅仅依靠判断和经验去进行一个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这样不仅会降低建设效率,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针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和问题进行的探讨

一个良好的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会带来城市中各种产业的相互影响和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循环,文章针对提到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和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3.1重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重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提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质量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首先,设计的本身需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切实需求和目的出发,在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原则摆在前面,要重视整体的生态,保护城市本身原有的各种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其次,设计的整体需要稳定,不能很容易就被外界产生的因素所破坏或者干扰。最后,还要考虑到整体设计的经济性,在满足了各项需求和指标之后,需要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投入,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用最小的投入完成最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2设计融入本地化特色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应该各有各的特色与变化,最为凸显生态城市特色的就是各个城市本身所带有的特性。在设计之初,需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气质、地质环境等各种方面特点,来展现不同生态城市独有的魅力,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辨识度和认同感,从而带来更好的形象及发展。

4结束语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必要准备条件,需要保障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保持其生态原则、稳定原则和经济原则。同时,还需要兼顾生态城市的设计符合本地化,与当地的经济、物质、文化、生态进行结合,从而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崔益友.生态化、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82.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主要问题

1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雷同现象严重

各地城市园林建设相互模仿,对园林建设的规划及构思浮于表面,为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而建设。城市形象工程频频出现,缺乏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地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人文精神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一个地方的地标,在各城市跟风的城市建设中,在追求大而美的园林建设中忽略了自身特点,在园林设计中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反映不出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当地习俗。大面积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区域设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韵,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掩盖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缺乏历史文化的继承,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1.3忽视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

在不考察当地环境、地理风貌的基础上,照搬其他地方园林建设。追求新鲜、不同的设计,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不考虑当地地理条件是否能够承担起新的生物样种的引进和繁衍。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和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

1.4加大了当地经济负担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盲目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不顾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建设,加大了经济发展的负担。盲目地跟风建设,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财力的耗费。如果地方经济负担不起城市建设费用的支出,容易导致国家资产被挪用等经济案件发生。

1.5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园林建设,维护成本过高

照搬其他地方的园林规划建设,不适合当地的城市环境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护,导致经济支出偏大,园林建设成本过高,容易滋生乱收费等问题。

2对于当前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2.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布局,根据当地地理风貌和人文条件进行研讨和商议,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制定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长效的、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规划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有效规范和监督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2.2实地考察,园林建设注重当地生态环境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地貌、水文、植被、人居环境等因素,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

2.3坚持当地特色,保护当地人文风情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在城市建设中守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保留当地特色,这是古老文化的瑰宝,当地的风俗民情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是当地最真实的面貌,在追求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古老文明的传承。

2.4科学、有序地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维护工作

合理规划城市风景园林,根据当地的人员数量、分布等合理调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园林修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5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讲究“人”的因素,重视“以人为本”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注重“人”的因素,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因此在整个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文因素,增强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质。

3结论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地地理地貌和人文风情,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既要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要传承历史韵味。面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改变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2王莹.探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弊端及完善对策[J].现代园艺,2016(6)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6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统筹兼顾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城市的合理开发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进一步科学的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逐渐受到重视。城市化迈入中期,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也成为我国城市设计者和自然环境保护团体及个人面临得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园林设计;植物保护;城市化

合理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科学发展设计的蓝图之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案,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本城市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自然环境的舒适度。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体统的保护,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1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植物保护的现状

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协调和统一。而关于城市园林风景及园林植物保护现状的分析对我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已有的成功且科学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植物保护的优秀成果,充分吸收经验及教训。为更加方便的了解和获悉我国当下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现状,文章就我国目前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作以下介绍。

1.1城市园林风景设计现状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目前所处的这一特殊段位,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等特点日益显著。加上之前对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出现了一大片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有些城市的这一问题甚至愈演愈烈。因此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园林风景设计问题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1.2我国目前园林植物保护现状

目前由于部分城市在其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规划意识不足,不重视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等现实问题。政府官员为了在短期获得最大的工绩,只是一味的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完成经济指标。而忽略了动植物的保护,严重损坏了我国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部分城市及郊区气温差变大,城市降水量剧增或骤减等局部气候盛行。这些局部气候的变化,对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也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固城市园林植物保护越来越重要,成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甚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2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保护的重要性

园林风景是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必须贯彻落实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夯实和深化;更是统筹兼顾的重要实践。它能够进一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它能够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生物链的紧密关系;它能够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植物保护的合理、科学、正确设计极其紧迫。

3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化中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现状,我国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应该更加注重动植物的搭配,动植物种群结构等的合理性;众所周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条件。正确的、科学的设计关于本地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案;关于一个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计划案式对本地区建设的初步规划,也是完成本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南性文件。更加关注园林植物成活率,预防病虫害等问题;更加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水土,光照,降水,温差等自然条件。在整合各个方面的可能因素及条件的基础上,做出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的设计方案,并落实到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去。

3.1采取并整理当地的自然因素

每个不同的区域环境都有属于它自己独有的自然环境。它包括该地区的气候及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如气温及温差;降水量及降水的月份分布甚至是时间分布;光照,温差大小及其变化等自然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要切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整理好当地自然因素及条件的详细的文献资料供后期整合、参考、利用。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利用所拥有的自然资源,那么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一笔巨额财产,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当地政府应该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保障当地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采集所需资金。为后期的资源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3.2方案投入到实践中去检验

该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案应该得到当地居民,相关专家等个人和团体的认可,然后在本城市的决策会议中得到通过。再逐步有序投入到伟大的实践中去。在实践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然后逐步推入,深化,巩固,夯实。在实践过程中务必做好园林植物成活率的记录、整理、分析。并能够及时调整完善实践方案。在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本城市科学的发展道路。当地政府在引导当地居民实践时,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指出错误,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勇敢的承认错误,而不是为了领导的面子坚持把错误的方案进行到底。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任何公民任何时候都应该本着主人的身份积极投身到当地的城市建设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3.3妥善处理园林植物种群机构的关系

妥善处理园林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尤其要把握好一些相克的植物之间的关系。一旦把两种甚至多种相克的植物或种群放到同一区域一起种植,就会产生不堪设想的结果。但是两种或是更多种存在相生关系的植物种植到同一区域,他们也能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外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要权衡植物种群及结构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遵循植物种群及结构之间的共生、循环、竞争原则。注意植物种群及结构的合理搭配,生物除草等问题。最终做到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城市园林风景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中植物种群的关系:构建稳定,有序,安全的生态体统,促进本城市的和谐发展。

4结束语

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案,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本城市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自然环境的舒适度。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体统的保护,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吴文翠,张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现代园艺,2017,(2):111.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7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中国城市的数量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都较改革开放前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星罗棋布于全国的大中小城市,灿若群星,在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亦成为促进各城市竞争力快速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每一座城市都有可资称道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成为各座城市进行文化建设不可多得亦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文化建设的领域、助推现代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围绕着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做文章。无论是国际化大都市,抑或是中小城市,其管理者都在尽己所能地发掘遗存已久的文化底蕴,并力图将传统文化的风采播散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毫无疑问,这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客观上的确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弘扬。在保护、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建设体系完善、功能强大、环境优雅、服务优质的现代文化场馆既是城市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表现,也是城市居民实现生活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文化馆、艺术馆拔地而起,一处处特色鲜明的人文标志性景观脱颖而出,一场场活力四射、热情奔放的歌舞秀以及一台台高雅清丽、风情别致的音乐会,都彰显着城市时尚的文化面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时代文化气息。

(二)特色文化独具魅力

一座城市要获得长足发展,强劲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独具魅力的文化建设也是不可须臾缺之的。只有展现出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文化底蕴,城市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彰显,城市的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判断一个城市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的特色与个性是否鲜明。目前,中国许多城市正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做文章,如西安围绕“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的城市文化定位,制订和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通过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和对历史景点、历史标志性建筑与街区复原等形式,把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出来,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城市主体文化发展态势和格局。又如,素有“孔孟之乡”美誉的曲阜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另外,景德镇的“瓷器文化”、孝感的“孝文化”、徐州的“彭城文化”等都成为各个城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态。

二、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容小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建设被经济发展的狂热巨浪所淹没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发展显得既缓慢又脆弱。有些城市为了进行所谓的“形象工程”“民心工程”,不惜将已存在千年、独具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毁于现代大型机械的威力下,许多经典的、有区域文化标志性意义的遗迹、遗址随时可能被淹没在经济建设,尤其是日甚一日的房地产开发的巨浪中。城市经济功能的片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化功能的急剧萎缩。在全国许多城市中,为了给经济建设让步而使文化遗产遭受重大破坏乃至遭受灭顶之灾的事例早已是屡见不鲜。早些年,艺术家王劲松先生曾用镜头记录下全国许多城市中司空见惯的、用白灰圈起来的形形色色的“拆”字,组成一幅《百拆图》,以直观、鲜活、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方式记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破与立”。他在《有关〈百拆图〉百幅摄影作品简述》一书中曾说,“‘拆’似乎是一条临界线,左边是毁灭,右边是重建,毁灭旧的,重建新的,有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不难想象的是,在全国不计其数的、与《百拆图》中的建筑遭遇相同命运的建筑中,必然有很多是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的危旧建筑,拆除它们无可厚非。但除此之外,另一些被拆除者中恐不乏承载着丰厚地域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拆除它们可能只是为了给一个豪宅别墅区的开发或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让道而已,而由此造成的文化损失却难以用简单的数字来估量。轰轰烈烈的大拆大建,颠覆了城市中原有的文化布局,扫荡了城市居民(尤其是老年城市居民)心中固有的文化情结,取代原有布局和传统情结的是以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堆砌而成的一座座形式单一、外表冷酷而质量低劣的钢筋水泥混合体。恰如多年前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院士所指出的那样,“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零乱”。

(二)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着盲目性、趋同性

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钢筋、水泥的堆砌和大型工程机械的轰鸣声而出现的是严重的“百城一面”的景象。不惟楼房、道路的建筑样式相似,且原本独具特色的古居院落亦被改造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城市里相似的街道和建筑越来越多,居住区面容大同小异,加上车水马龙的汽车堵塞街道,城市呈现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景象。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百城一面”景象的同时,是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模式与表现形式的雷同。尽管全国许多城市围绕着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但就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而言,盲目性和趋同性甚为严重。究其原因是,许多城市管理者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缺乏科学分析与长远规划,盲目照搬其他地区乃至国外的发展模式,以致许多富含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的文化形式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独特魅力。仅以全国各地高潮迭起的节庆活动为例,无论是省会级城市、地级城市,还是县级小城市,在举办地方性节庆活动时,大多延续着“发掘、整理文化资源—确立活动主题—建设活动场馆—举办研讨会、文艺汇演、商品推介—延请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参与—为区域经贸发展造势”的既有程式,尤其是一些文化资源开发力度相对薄弱和开发形式相对单一的中小城市更是难逃此窠臼。传统的文化资源就是在这种年复一年、内容空洞、形式枯燥的文化庆典活动中被周而复始地消磨着,得不到有效滋养和补给!这种现象的存在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有学者就此提出批评:从中国城市文化的现状来看,中国有那么多延续千年以上的古都拥有悠久的城市历史、大量的名胜古迹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中国沿海城市到内地的城市建设,从原来的古代名都的发展到现代新兴城市的建成,……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整体风格定位和“城市特质形象定位”。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省情及各市市情,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的城市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使每座城市都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真正保持自身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三)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在许多城市,尽管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已经日臻完善———道路笔直宽阔、楼房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但与先进、完善的硬件建设不相和谐的景象却经常映入人们的眼帘:城市中光洁的建筑物外壁或平整的道路上,被涂上或贴上形形色色的小广告;旅游景区的墙壁或树木上,经常被好事者刻上“XX到此一游”“XX与XX钟爱一生”一类的“豪言”和“蜜语”;大型群众集会、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后的场馆垃圾满地、一片狼藉,凡此种种,只不过是现代城市中极为普遍的不文明现象的缩影。为应对林林总总的不文明现象,在许多公共场所,管理部门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不得不贴出“禁止吸烟”“请勿喧哗”“禁止抚摸”“请勿刻画”“请勿乱丢废品”之类的警示标语,以规劝那些违反社会秩序的人们,收敛其不文明的行为。甚至在许多历史价值较高的文化景点,相关管理部门只能将文物用栏杆或玻璃罩防护起来,或干脆将文物封闭起来,使文物失去了传递文化信息的基本功能———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种种违反公共道德、无视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存在,说明在硬件设施高度发达的城市中,城市软件设施即建立城市文明秩序与提高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的工作亟待加强。在许多城市,文明秩序的缺失以及居民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一道无形障碍。以上仅是全国众多城市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问题。此外,各个城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区域性、个体性问题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述。

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

如何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协调城市文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培育能够助力城市文化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城市公民,是各级城市管理者和有关专家、学者需要深入思考、着力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以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升城市文化建设的质量。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文化发展规划

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城市文化建设得以稳步、健康发展的理论支撑,是各级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百姓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制度保障。城市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原则,具体说来,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

制定城市文化发展规划,要立足于城市本身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能够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市场发展前景、并能形成有效产业规模的文化形式,实现城市历史风貌和时代气息的完美结合,努力寻求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进步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在具体实践中,判定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规划是否具有贴近本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定位。

2.稳定性

文化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经济建设那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们产生影响和作用。因而在制定文化建设规划时,一定要遵循长期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不能抱有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思想,应严格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确保建设规划落到实处,保证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3.层次性

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应具有层次性,照顾到不同文化修养程度的社会群体。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既要包含代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前沿文化、顶尖文化,又要有通俗易懂、为基层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既要包含中老年群体所喜爱的传统文化艺术,又要有青少年所乐于接受的时尚艺术。制定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恰如编制一本菜谱,如果规划编制者没有备下丰富的“食材”,没有掌握精湛的“烹饪技艺”,那么城市文化建设这道“百姓大餐”就会因“众口难调”而失去群众基础,失去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在制定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时,应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居民的文化需求纳入综合考虑之中,一旦出现偏失,要及时纠正,尽可能地在最大程度上切实保证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二)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

市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城市文化进步的推动者。市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形象。没有高素质的市民群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难以实现!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热爱城市,甘于并乐于为城市的发展奉献智慧和汗水,城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笔者以为,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以民族精神为基础,培育特色鲜明的城市精神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积淀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宝贵精神财富,许多高尚的思想品德如爱国敬业、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至今依然是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的座右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为文化建设重要基地的各类城市,理应成为传承、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基地。各级城市管理者、有关专家、学者应以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为基础,提炼出充分反映地方特色与时代风采的城市精神,并积极引导市民成为“城市精神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高品位的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健康向上的动力,塑造市民纯朴、善良、勤劳、智慧、诚信、友好、守法的优秀品格,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品位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只有那些秉承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精神的城市居民,才能主动参与并不断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倡导文化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厚、彰显城市生活自豪感与责任感的城市精神,是中国很多城市包括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小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百姓所应共同承担并努力践行的使命。

2.大力举办形式新、内容实、受众广、影响深的公益性文化宣讲活动

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城市,尤其是在文化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群众接受文化熏陶相对匮乏的中小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等现代文化设施,有针对性地举办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为目的的文化展示、宣传活动,有计划地邀请文化理论研究、传统工艺制作等方面的名家为市民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普通市民通过与文化名家的零距离接触,以更加直观的形式真实感受文化的无穷魅力,切身领会民俗风物、时尚艺术的精湛内涵,这必然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认识文化、欣赏文化的水平,进而激发热爱文化、建设文化的潜能。

3.引导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

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认真听取并积极采纳普通市民对于文化建设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将市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者,从而极大地增强普通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市民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热情将会由此得到充分调动,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将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处理好城市文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1.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作为城市建设的两大支柱,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文化是空中楼阁,没有文化支撑的城市经济则是缺少灵魂的畸形产物。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各级城市管理者应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文化建设需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而经济发展同样需要文化建设为其营造科学、文明、进步的内外环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恰如一位温文尔雅且具有丰富阅历的“老者”,而现代文化则似一位身强体健但缺乏经验的“青年”。在前行的道路上,如果“青年”能够多关心“老者”,携“老者”同行,就有机会从“老者”身上学习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就可以在前进的路途中避免许多坎坷和误区;而“老者”也因有了“青年”的扶持和帮助,更加稳健地前行。同理,如果现代文化能为传统文化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且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养分,则能够具备更为丰厚的内涵。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的责任就在于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传统进行积极提炼,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3.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文化建设不能贪大求全,应着眼于细节建设。尤其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上更应如此。以承载着保障城市中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人口正常出行需要的公共交通为例,一辆辆公共交通车辆(包括出租车、公交汽车、地铁和城市轻轨等)宛如城市中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不仅方便了本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更成为外地游客真诚的“导游”;同时,公交车也成为介绍城市风情、宣传城市文化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如此,公交站牌、公交车吊环扶手、公交车座椅靠背乃至公交车报站提示语往往都成为精明且善于钻营的商家大肆推介自家商品的“广告牌”。但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中,出现在这些“广告牌”上的多是形形色色的诸如楼盘推介、香车美女、医疗保健、墓地营销之类的内容,此类广告宣传往往使人感觉一座城市仿佛充满了铜臭与浮华。试想,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设施的宣传功效,介绍城市的历史风物、民俗典故,或是以典章词句、警世励志的名言取代商业广告,由此而对城市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将会很大。城市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应在于“细节”。大到城市规划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小到城市中每一片社区的建设,乃至每一座雕塑的摆放,都应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如何落实城市建设的“细节”,是全国许多城市在进行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和实施软件配套服务时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唯有注重“细节”,才能使科学、完善的规划真正得以落实,才能使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发挥最大功效。

4.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广大农村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尽管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以往相比已有巨大改观,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城乡依旧存在着巨大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城乡文化建设水平之悬殊成为各类城乡差别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因而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充分利用城市所拥有的先进的软件、硬件条件,带动周边农村的文化建设,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将城市的文化设施对农村开放,引导农民感受城市文化,呼吸城市文明的气息。

四、结语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海绵城市;综合治理

20世纪20年代末,“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逐步发展起来,它是一种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目的在于场地开发时,通过采用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处理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因暴雨而产生的径流和污染,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好被开发地原有的、自然状态的水文循环。低影响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低影响开发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措施减轻或消除城市建设对原有生态水文循环的破坏和冲击,以达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狭义的低影响开发是指一系列可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自然净化、原位收集、回补地下水和就近利用,主要措施包括雨水公园、生态植草沟、绿色屋顶、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地下蓄渗等。可见,低影响开发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初期雨水污染,减少路面积水、地下建筑倒灌等现象,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当结合本地雨洪现状、地势及气候条件,积极运用低影响开发,为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做出贡献。

1应用低影响开发的意义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建设开发模式导致城市中原有的河流、湿地、湖泊等水文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采用生态植草沟、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方式帮助降水有效下渗,使径流的排放量降低到40%以下,达到积蓄和利用降水资源的目的。

1.1低影响开发有利于减轻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地下的市政雨水管网是城市排水的主要途径,屋顶的雨槽、沿3%倾斜度的路面帮助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最后排出城市。城市化大刀阔斧改革之前,城市排水情况是:降水的40%被蒸发;50%入渗到地下土壤以补充地下水资源;10%进入河流。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土壤覆盖形式的变化,渗入地下土壤的降水减少到5%,高达55%的降水汇入市政雨水管网后排出城市。事实上,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壤不透水性导致了地下土壤雨水吸收、储存功能的丧失,最终引发城市内涝。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忽视和填埋原有的城市河渠和冲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应用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完善城市生态雨洪管理系统,实现雨水汇、流的吸纳和慢排,以减轻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排水负荷。采用低影响开发,综合利用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相耦合的一系列设施,实现从场地集雨源头上综合雨水管控,在满足城市地表建设硬度要求的同时,减轻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内涝。

1.2低影响开发有助于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而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资源的最主要补给。研究表明,降水的下渗是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而大气降水的入渗率又受到土壤条件的影响。前文指出,当今城市土地覆盖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循环模式,最终导致雨水资源的流失和地下水资源的匮乏。专家指出,地下水补给区不透水面积每增加1km2,地下水渗入减少25万m3,与此同时,地表径流增加45.73万m3。低影响开发是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手段,不透水路面的铺装取代了硬化地面形式的公路建设。这种生态改造方式,帮助城市地下水逐步回升,使土地保有蓄水的本能,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重建土壤的“海绵效应”过程,直接帮助城市地下水得到有效补给,减少城市干旱和洪涝等生态问题。所以,加强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放慢地表径流速度,增长径流时间,提升透水地面吸收、储蓄雨水的功能,是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1.3低影响开发有益于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地表覆盖形式的变化,造成雨水资源的快速流失。当前水资源的主要矛盾,已成为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水资源利用需求和城市水资源流失之间的矛盾。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必将成为解决水资源矛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发展趋势。低影响开发通过建设植草沟、人工湿地等方式构建城市雨水利用的生态系统,雨水的有效循环可以用于居民生活、公共场所或工厂的非饮用水,如冲厕所、绿植灌溉及景观水体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低影响开发综合考虑雨水径流路径,从源头有效管控雨水排放,通过过滤、沉淀、净化和储存等一系列措施,再用于生活、生产和景观用水,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可见,低影响开发是实现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方式。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便会出现内涝、水资源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水生态环境措施势在必行,原有的开发形式和建设理念必须转变。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改善当前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的主要方式,更是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低影响开发的应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有利于城乡绿地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更有利于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与城市化进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低影响开发有益于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是指以“面流”的形式向水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是水环境破坏的主要元凶之一。它们在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过程中,使存在于大气和地表的氮、磷等污染物以“面流”的形式进入到水环境中,从而造成水体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搭建下沉式绿地,使城市中的面源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进入下沉式绿地当中,有效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量,降低面源污染,又可以将地表径流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绿地中植物所需的“化肥”。由此,下沉式绿地成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其主要的控制方式不仅做到了源头阻断,更做到了过程净化,实现了面源污染物的合理利用和资源转化。低影响开发的运用,一种方式在面源污染的各个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将污染物进行截留处理,防止污染物随着雨水径流进入水系,污染水环境。这些措施主要是通过降低水流速度和延长水流时间来减轻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在城市绿地、城市道路等不同源头的截留技术可以采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植被缓冲带、生态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技术。另一种方式是采取过程阻断控制面源污染。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就是通过建设草地、草沟、海绵公园、下沉式绿地以及各类雨水处理池、雨水沉淀池、植被截污处理带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将城市雨水中的悬浮物、耗氧物质、营养物质等多种污染物质进行截断处理。这其中,有属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等营养物,可以成为城市绿地所需要的肥料。另外一些油脂类、有毒物质则可以随着城市地下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2城市规划中充分运用低影响开发的路径

低影响开发是从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构建的雨洪管控方法,属于微观范畴,正逐步被社会认识且与城市建设与规划相契合。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低影响开发与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方式的结合还未充分展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有效整合低影响开发应用与传统的生态导向城市规划理念。当前,低影响开发以水资源循环作为分析重点,这对分析区域建设的景观设计与土地开发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场地的水文过程是场地生态过程中的核心要素。然而,区域开发时,不仅要考虑水文要素,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诸如自然和社会等经济因素。因此,应当在整体规划上促使低影响开发有效整合传统生态导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规划,方能使低影响开发更全面地应用于区域发展的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

2.2有效整合低影响开发目标与传统的生态导向城市目标规划。当前,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目标主要侧重于建设区域的水文与水生态环境目标,包括区域内的降水总量、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频率、水质、污染状况等,而对建设区域的综合生态与社会、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较少。因此,应当在目标体系上促使低影响开发兼容传统生态导向城市目标规划,方能使低影响开发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目标。

2.3有效整合低影响开发规划与传统生态导向城市总体规划。当前,低影响开发建设规划更加侧重于建设区域开发范围的确定,以及低影响开发综合管理实践设施的布局,对建设区域的土地利用方案、布局方案、交通枢纽组成、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与布局等内容的综合考虑相对较少。因此,应当在内容体系上有效地整合低影响开发与传统的生态导向建设区域规划的内容体系,方能使低影响开发在实际建设中取得更广泛的应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投入建设要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情况、周围建筑物密度等现实情况,根据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制定的目标,要全面考虑、评估设施建设的功能、价值、适用性、景观效果等综合因素而做出最优选择。具体的设施规划中,其适用性应符合城市的土壤渗透性、地形、地势、地貌、地下水位及空间密度等现实条件。降水的下渗应当避免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不得对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不可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更不能危及区域内场地的建筑安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