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生态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生态管理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1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并不是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指标的简单相加,而需要在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的总体指导思想下构建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外优秀的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研究,如威尼斯、日内瓦、堪培拉等,总结出它们在规划建设方面考虑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和空间的开发与管理;旅游要素与其他要素空间的合理组织;城市产业结构的生态性;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公共设施的供给量与配置的完善程度。这些能作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的借鉴因素,而观光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是构建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要求。

二、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管理方法

由于城市旅游业的兴起,关于城市旅游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颇多,主要从指标体系管理的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管理目标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或保持旅游所带来的最小成本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平衡。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三个子目标。

1.旅游体验目标。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所以为旅游者创造第一手的、参与性的、启迪性的旅游体验经历,是城市发展旅游活动的前提。

2.经济效益目标。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则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很难为城市环境的保护带来有力的支持,更不会对城市有更多的经济补偿。

3.生态保护目标。生态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载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敏感于生态进程,必须使旅游介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旅游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与获取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管理目标来对待。

(二)管理原则

1.量度依赖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是依赖于“量度”的管理,将量度标准与管理手段相结合,避免旅游管理始终停留在概念化、观念化的层面上。此“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的量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2.政府介入原则。由于“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将限制许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因此若要使该指标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由当地政府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将其纳入当地旅游法规的范畴,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信息传播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旅游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意识息息相关。政府、公共组织、学术界等需要担负信息传播的责任。传统的城市旅游开发和发展,在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满足目的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生态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的开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规范和引导城市旅游开发,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二是规范城市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提高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增加旅游业科技含量。

三、总结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2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筑;施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渴望亲近自然,享受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而言,生态园林是他们亲近自然最为有效和便捷的途径之一。因此,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有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然而,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施工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园林工程建设的生态化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是本文需要探讨的课题。

1城市生态背景下园林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园林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保护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是城市的“呼吸机”。然而,如果园林工程的规划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作用就难以得到发挥。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一些施工企业不考虑实际情况,追求城市园林宏伟壮观、色彩丰富的视觉效果,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刻意打造大型人工水体,不仅提升了工程难度,延长了工期,还导致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这一行为违背了生态园林建设的初衷,需要进行纠正。

1.2施工管理不够系统化

园林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其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比较特殊,但是二者的基本施工流程是相似的。然而,目前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发展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施工管理效率受到影响。施工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对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1.3监督体制不够完善

构建健全而完善的监督体制,对各种施工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也是生态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监理单位在目前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不可缺少,它可以有效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对生态园林工程建设的影响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生态园林的发展刚刚起步,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在监督过程中难以发现在工程施工的各项问题,无法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1.4具体施工行为存在问题

完成现代园林建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园林施工行为。施工行为的合理与否影响着园林施工的管理效率和工程建设的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各项施工行为存在问题,特别是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因此,必须对此重视起来,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2城市生态背景下改善园林建筑施工管理的策略

2.1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园林规划工作

要想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园林规划的工作,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保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具体的实地调查,了解城市特点和发展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主要位置,避免主次不分,过分注重形式美感而影响生态园林真正作用的发挥。1)在规划过程中,植被为主,造景为辅。根据实际情况将植被和造景进行有机结合,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成本,发挥园林工程的最大化社会效益。2)在树种的选择上,既要考虑树种本身的美观性,又要将其与城市环境协调起来,同时还要考虑树木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特殊气候区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要首先考虑树木的实用性,使园林树木在减少恶劣天气的发生上发挥最大作用。3)外来树种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园林施工中受到青睐。但是,为了植物的安全性,要协调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关系,避免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外来树种的复杂管理上,避免不必要的病虫害。

2.2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制定施工管理计划要立足实际,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特点,并对施工成本、施工难度等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注重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效率,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的工程效益。

2.3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

对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现场阶段和施工验收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体系,使得施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施工的规范性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要求,它不仅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还能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以国家法律、行业规范、企业制度为指导,加强施工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园林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2.4完善监督体制,保障工程质量

监督机构能够促使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因此,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是园林工程建设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在进行监督工作中,监督机构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施工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防止返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理念,生态化发展也是当今城市发展总的趋势。如何在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使其更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此,施工人员需要重视生态理念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措施将其应用于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好园林规划工作,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完善监督机制,解决园林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人们对和谐自然的需求,促进园林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海满.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注意事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14-15.

[2]雷藤.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5(3):230.

[3]石建增.生态园林施工中关键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6):180.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3

1.城市生态经营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城市生态经营是指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通过商业手段来保护城市公共空间,保护野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们对休闲和生态产品的需求,吸引社会投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城市生态经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经营理念的创新性。没有经营理念的创新,也就没有生态经营的产生。二是生态经营产品的创造性。生态经营产品的开发过程也是一个生态产品需求的创造过程。这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管理者根据人们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来不断创造性开发新的生态产品或景观的结果。三是生态经营效益的持续性。由于生态资本不断增值以及人们对生态资本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生态经营效益也持续增长。

2.城市生态经营的理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主要由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系统构成,非生物系统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系统、能源系统和人工物质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经营的理念涉及其经营主体、手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如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市容环卫设施的建设、居住区高品质生活的营造等。

2.1城市的系统经营理念

城市首先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本身有自己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进行规划建设中,不能破坏它的生态平衡。政府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并且要有经营创新的理念。如果把一个城市比成一个企业,市长就是),市长的职能不在于管好几个企业,而是管理经营好整个城市这个“企业,市长要有企业家的市场意识、投入产出意识,但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企业家。在传统观念中,城市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条件无偿服务共享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对它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由于城市建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结果使财政包袱越背越重,城市环境建设欠账过多,城市发展步履维艰。城市是国家长期足额资金投入的结果,是资本的实物形态,实际上是政府最大的一笔有形国有资产。综观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五种模式,即财政、资源、融资、商业运作和举债模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把“经营城市(作为城市生态经营的龙头,建立适应市场的市政建设体制、投融资体制、招投标体制以及土地使用体制的创新,实现城市资产由公益财产到可经营性资产转变;城市建设由公益事业到资本运营的转变。将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以买断、租赁、承包、股份经营、赠与等方式来经营,努力实现城市的保值增值.把城市空间当做资产来运作。

2.2城市的资本经营理念

城市生态经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从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环境的有效整治、公共物品的优质供应、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拓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为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是一项繁重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应结合实际,广开思路,形成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一是以地生财,盘活土地存量。二是统筹安排,完善经营模式。三是不拘一格,开放空间资源。四是积极探索,开拓资本市场。

2.3城市的资源经营理念

就城市生态经营理念的内涵来说,一般认为,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土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城市资源富集,旅游资源品位高,经济上战略地位独特。有的城市是连接不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的城市是大经济区相互融合的连接点;有的城市具有经济推进的产业优势;有的城市具有区域扩散的资源优势。政府要全面实施“大市场战略(,加快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完善要素和虚拟市场,全面盘活旅游、水电、绿色食品、矿产、信息等资源,体现出深度开发战略。

3.实施城市生态经营的几点思考

通过近几年来城市生态经营的实践,生态经营理念的确立是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点,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切实推进城市生态经营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抓住生态经营的亮点———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生态城市的硬件建设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一直是由政府来大包大揽,既要投资建设,又要耗资运营和维护。这种模式导致了政府的包袱越背越重,使政府不堪重负。而采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看待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政策,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市场化、产业化。这样既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加快城市污染治理的进程,又可以将政府原本需要投入的宝贵资金以及将存量资产变现的资金,转而投入其他难以由民间进行投资的城市建设。对于适合推向市场的生态城市建设领域可以进行“经营(,对于一些不适合市场化运营的生态城市建设领域,也同样可以加以“经营(。例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表面上看,确实无法像基础设施建设那样使投资方直接获取资金收益,但是环境状况的改善,增强了吸引力,凝聚了人气,带来了投资,进而带动土地升值。

3.2找准城市生态经营的卖点———城市小区生态环境建设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财富、健康、文明&的复合型生态繁荣。为此,应当从构建生态建筑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生态景观系统等方面入手,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当前城市商品房销售中,人们对于小区的生态环境十分关注,开发商进行小区内外生态环境建设都会获得丰厚的汇报,这是城市生态经营的卖点,目前很多城市小区建设中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当然,城市小区的生态经营要从以人为本的需求出发,构建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同时要注重与城市小区外围环境的协调,如借助城市小区外围的河流、湖泊、绿地、园林等生态环境景观进行衬托。#p#分页标题#e#

3.3把握生态经营的重点———城市污染治理城市公共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必须由政府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建设。这就要求政府出台并积极实施一系列推进城市生态经营的政策和规章。通过城市污染治理,改善城市在公众中的形象,由于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城市定居或投资,从而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的权威性,而且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4克服城市生态经营的难点———城市生态意识我国城市生态经营的难点,首先是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领导的生态意识不强,例如为了节省城市道路拓宽的成本而砍伐路边绿化树木;其次是城市生态经营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城市政府必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经营意义的宣传,并通过改革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经营制度的建设,如城市污染治理经营权的拍卖制度、城市生态产业经营权的市场化、城市工业排污权交易制度、城市生态商品定价制度等,从而推进城市生态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4

1.1生态网络在城市绿色网络体系中的渗透发展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城市绿色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建设,如德国斯图加特绿U(Stuttgart’sGreenU)等,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1世纪是“生态世纪”。面对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建设从功能单一的景观绿化体系升级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传统的公园、绿化带、城市林地等,并且衍生发展出了都市农业、雨水花园、绿房顶、绿墙面等多功能的绿化空间,城市绿色网络在其功能、形态和价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微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绿色网络进入到了更细小的空间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广泛参与,使“微绿化”的社会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城市绿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相互渗透,标志着城市绿色网络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和经济层面,开始具备了丰富的社会价值。200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TCPA)对城市绿网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议标准:

1)将城市绿色网络建设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2)城市绿色网络应建立内在联系体系;

3)考虑土地价值和建筑密度;

4)具有可达性且可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分担交通压力;

5)具有本土特色,反映地域文化;

6)符合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策略;

7)具有多功能性;

8)绿色体系的实施与城市整体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相结合;

9)实现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连贯统一;

10)作为永久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养管维护措施由此可见,城市绿色网络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源头,在未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与城市的其他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且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社会属性,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其他重要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在逐步实现。

1.2生态网络在城市蓝色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蓝色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城市“蓝色网络”本身即是城市生活网络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马里兰州发源,并迅速应用到实践领域。“雨水花园”概念意味着人类对于雨水处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人工水处理系统与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行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人们对处理过的水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由“雨水花园”概念所衍生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概念,促使设计师开始反思如何设计和经营城市空间,用贯穿于城市内部的蓝色水网,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得城市蓝色网络与城市绿色网络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雨水花园”与生态建筑的结合,使建筑与花园和绿地一起构成了城市中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元素。“当前,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仇保兴,2012)。城市蓝色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触角能够触及到更加细微深入的生活层面,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网络,使生态网络能够全面地渗透进城市空间角落以及市民的生活过程当中。

1.3生态网络在城市空间网络和社会生活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生态网络与城市生活网络的完全融合,需要将生态网络的理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运营,从而使城市生态网络从单纯的生态空间转化成为与城市生活的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全维度生态网络,从而实现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之间的全面渗透和联动发展。

1.4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发展趋势与工作模型探索

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工作模型是将生态网络的理念根植于理论探讨中对宏观愿景的规划,作用于在动态规划时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后呈现于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长效联动发展机制,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向公众全面展示城市生态网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市民参与度,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制造,多维绿网建设,城市蓝色网络建设,城市生活网络以及地域文化等体系之间实现相互渗透,联动发展,扩大生态网络建设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目标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规划层面上关注生态网络的全面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应当由单点突破的缓解(mitigation)恶化进程的模式,向理论导向、动态规划和监督运营三位一体的“全渗透”型可持续生态网络发展模式发展,从而适应(adaptation)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生态新城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生态网络规模已初见雏形,然而,大规模新建的生态新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总结我国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现状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生态城市的理念仍在探索阶段,大规模全面实践项目相对较少;

2)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尚未全面与空间规划和全维度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相结合并形成体系,未能形成多系统间的联动发展;

3)先进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文化特点,造成实施困难。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型,即新兴生态城的生态网络建设,另一种是更新型,即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网络的修复和改善。针对前者,“全渗透”发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新兴城市生态网络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对于后者,由于旧城生态元素多为碎片化,难以形成网络,而“全渗透”发展模型能够高效利用土地,利用向微空间“渗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体系,从而形成网络,并且能不断作用于老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不断更新。

3结语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5

 

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在城市发展中,构建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形成城市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的对接,提升城市自身的环境承载力,最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趋势在我国也日益显现。然而,生态化城市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发展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构建城市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其中之一。   一、建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生态补偿主体的界定存在困难   明确界定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转的前提。我国政府虽然确立了“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但涉及具体的补偿行为时,由于牵涉到利益问题,往往难以确定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尤其是在跨行政区域时更难确定。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相关流域上游的经济主体,通常很难确定其在生态补偿中是生态效益提供者还是破坏者。因为如果污染了河水,则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下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利益;如果其减少污染,虽然保护了下游的生态环境,但自身的经济利益无疑会受到损害。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的界定,即上游是否拥有污染河水的权利,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污染权,而这种产权的界定本身就存在很大困难。   (二)国内现有生态补偿方式缺乏长期性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是我国当前最具有生态补偿含义的政策,其核心和出发点都是通过对为生态保护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农、牧民等直接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补偿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这些政策大多以项目、工程、计划的方式组织实施,有明确的时限,政策的延续性不强。期限过后可能再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而言,当前主要依靠财政项目资金、信贷资金、土地出让金来支撑生态系统的开发保护。这些资金多为短期性资金,而生态保护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一旦相应资金用完之后,后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就面临资金困境。   (三)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存在一定难度   1.在技术层面尚无能够被理论与实践界普遍接受的生态补偿标准。虽然在理论上已经提出了如意愿支付法、机会成本法、恢复成本法等各种各样的补偿标准,但这些标准之间差异相当悬殊,有时甚至达数十甚至上百倍,为生态补偿的标准确立带来一定困难。   2.即使补偿双方在标准方面能够达成一致,但在补偿金额确定问题上仍可能存在争议。争议主要来源于应该补偿与有能力补偿之间的矛盾。例如,据测算西安浐灞生态区建成后每年的生态效益在25.5亿元左右,从理论上来讲,受益方就应该向生态区进行每年25.5亿元的补偿,但如此巨额的补偿金在实际操作中显然很难落实。   (四)生态补偿配套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必须有各级政府部门配套的管理体制支持,但实际中相关的配套体制尚不完善,阻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运转。   1.纵向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生态管理职责交叉问题。生态补偿是区域补偿,但现有生态补偿政策普遍带有较强烈的部门色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分别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由于职责交叉,缺乏明确的规定,在监督管理、整治项目、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区域补偿很大程度上成为部门补偿,造成生态保护与受益脱节的现象。   2.横向管理体制方面,同级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问题通常涉及到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责任义务问题,因此,必须有同级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做支持,多个行政区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果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则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会面临很大的体制困难,难以开展。   二、城市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策略   (一)依据生态补偿四原则,明确生态补偿主体责权利   生态补偿主体地位以及生态补偿的付费和补偿通常根据“谁破坏谁付费”、“谁开发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和“谁保护谁获得补偿”4个原则来确定。   1.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运营方。一方面,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运营方是被补偿者。因为其环境治理行为产生了正外部性,根据保护者得到补偿原则应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该主体同时也是补偿者,需要对相关流域上游经济主体进行补偿。因为流域上游经济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行为使城市生态系统获得了优质生态资源输入,是外部主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受益方。   2.城市周边生态系统所属的地方政府。城市周边生态系统所属的地方政府是补偿者。周边生态系统内部的企业、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向河流等生态子系统中排放污水,从而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负外部性,使其利益受损。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据此,做为企业、居民代表的地方政府应该承担污染者的补偿责任。   3.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者。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者,尤其是水源地环境的保护者是被补偿者。因为他们的生态保护行为有利于增加河水量、改善水质,而自身为了保护行动通常会丧失一定的发展机会,其行为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   4.城市市民及企事业单位。城市市民及企事业单位是补偿者。城市生态系统建成后将使所在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体市民及企事业单位都将受益。根据受益者补偿原则,市民及企事业单位应该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行为进行补偿。当然,真正的补偿责任可以考虑由市政府来承担,以减少交易成本。对此需要说明的是,表面上来看,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由政府出资来建设的,再让政府代表市民对该建设进行生态补偿看似多此一举,实则不然。此补偿机制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较为准确的评估城市经济主体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的边际收益,并由此决定最优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规模,从而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p#分页标题#e#   (二)依据生态补偿框架体系,选择恰当的补偿类型与补偿方式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框架体系。依据此补偿框架,结合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主要涉及3种类型的生态补偿问题。   1.生态系统服务补偿。城市生态系统为周边社会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应该获得此种类型的补偿。补偿方式方面,一是由市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行补偿;二是由市政府设立专门的生态补偿基金,筹集资金进行补偿。   2.流域水环境污染补偿。主要牵涉到城市行政辖区内的流域补偿问题。流域上游主体的污染行为损害了下游主体的利益,下游主体应该得到补偿。补偿方式方面,可以由市政府直接进行市级财政转移支付,或者流域各级政府相互协调,或者采取市场交易的方式如排污权交易。   3.流域水环境保护补偿。主要是指对城市周边生态系统中相关河流上游的村落、居民进行生态补偿,以弥补他们在河流水源地的水量、水质保护方面作出的牺牲。补偿方式可采取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方向上游相关村落居民直接支付的形式,或者与上游地方政府进行协商补偿,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实施水源地水资源保护。   (三)兼顾科学性与现实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一般参照以下四方面的价值进行初步核算: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城市生态化发展不同类型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提出如下具体测算方法。   1.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标准。城市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主要是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此类服务,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市场评估技术,都难以准确评估其服务价值。假想市场评估技术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假想市场评估技术又称构造市场法,适用于缺乏真实市场数据,甚至无法通过间接市场来赋予生态服务价值时,依靠假想市场诱导消费者对生态服务的偏好,从而进行价值评估。其中,CVM(意愿价值评估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假想市场评估技术,具体测算思路如下:第一步测度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意愿支付价格,第二步测度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率,第三步由前两步的结果相乘获得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意愿支付价格。   2.流域水环境污染的补偿标准。城市生态系统流域补偿问题主要涉及上游排污造成的水质污染的补偿标准,此标准同时也可以作为排污权交易价值的参照标准。建议可考虑采用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水污染补偿标准,即以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成本作为“替代成本”。具体来说,若实际水质为V类,而协议水质为III类,则污水处理厂V类水修复到III类水的成本即为上游的污染成本,应该据此对下游进行补偿。   3.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补偿标准。对流域上游水环境保护者补偿的出发点,是其保护行为增加了供水量。因而可考虑以上游供水增量的价值作为补偿依据,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测量水量增量。通过在河流上游与城市生态系统交界处设置流量计量装置,测量全年河流径流量增量。但这种方法可能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可考虑借助参照系调节,例如根据附件其他河流年径流量的变化率作为参照系进行调节。第二步,测算增量河水的生态价值。可考虑用替代法获得,即用增加1立方米优质水资源可以节省的污水处理成本来表示。假设增量水为II类水。设由II类水到III类水,可容纳的污染物总量为D单位。按照前述的污水处理成本测度方法,可以计算出D单位污染物的处理成本,这个成本即可做为单位II类水的生态价值,并以此作为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补偿标准。   (四)形成完善的制度保证,建立长效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的正常运转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一方面,建议制定《城市生态化发展补偿办法》,将上述内容制度化,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化发展补偿条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中的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建议成立市级城市生态补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城市辖区内各相关政府在城市生态补偿问题上的责、权、利,整合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促进部门协作,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的生态建设投融资体制。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6

借鉴生态旅游的优越性,有必要吸纳其理念来发展城市旅游,即形成城市生态旅游,以实现城市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现代都市居民为逃避压力,对亲近自然产生强烈需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愿进行费时费力的长途旅游,而愿意就近亲近大自然,在城郊甚至城区内进行这种旅游活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恰好顺应了这种趋势。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和谐统一,有利于整个城市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仅自然环境、乡村中有生态旅游资源,城市的郊区甚至市中心也分布有生态旅游资源;加之城市中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因此,城市完全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甚至可以成为最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199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国际学术界开始对城市生态旅游展开研究。加拿大的绿色旅游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关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组织。2001年12月2日,为配合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而发起的第一次世界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在以色列召开。关于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学者李艳娜、胡波归纳为: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旅游活动体系。

城市生态旅游兼具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的部分特征,但不仅仅是二者单纯的交集或并集。城市生态旅游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随着发展与普及,概念体系亦会不断地充实与完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两类,而城市地域内的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构成了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资源。自然生态旅游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在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缔造舒适生态宜居环境。人文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基础上,结合开放空间和旅游路线的绿化、美化,在传播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全面开展城市生态旅游,使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与自然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从而展现城市优质自然人文风貌,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城市生态旅游以全新的旅游消费观念和高品质的旅游环境为特色,满足了都市人渴望释放压力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呼和浩特市以“天堂草原,魅力青城”和“京津夏都”的形象闻名,旅游业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产业。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万年前就已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古老神韵。当前,生态保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呼和浩特市旅游设施的接待能力又日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坚持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积极营造优越的城市生态旅游环境,将充实呼和浩特城市旅游的内涵,完善其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其旅游品位,增强行业竞争力,实现呼和浩特旅游业多元化、持续性发展。呼和浩特市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比较全面,可以进行如下的归类与分析。作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教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首府优势,是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呼和浩特是呼包鄂金三角旅游环线的重要旅游景区,是国内及国际旅游者的旅游第一站,是该旅游区的门面。呼和浩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开通航线54条,通航城市43个。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中心、三条旅游带、五大系列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三条旅游带是大青山休闲度假旅游带、城市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带、沿黄河民俗风情旅游带;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呼和浩特市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山(大青山)、湖(哈素海、岱海)、河(黄河地区)、草原(敕勒川)、民族风情(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风情)、红(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神秘、博大、独特、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相继建成了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南湖湿地公园和林县南山公园等主题公园,建成了大青山太伟休闲度假村、哈达门高原牧场等特色旅游景区。呼和浩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呼和浩特以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于2005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古迹纷纷得以修缮、复原和扩建,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资源得到保护和发掘,使呼和浩特市的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更加突出。

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政策条件以激励各方力量,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并取得一定成绩。2008年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绿色旅游名城“、“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称号;2009年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地称号;2010年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呼和浩特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2009年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呼和浩特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型、从经济规模型旅游向生态效益型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努力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繁荣高效、社会文明进步、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市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体而言,呼和浩特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城市吸引力不强。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方向不明晰,对生态旅游涵义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科学的论证规划,旅游开发低水平同质化,资金投入和宣传促销力度均不够。产品形式比较单调,仍以原生的自然景观和半人工生态景观的单纯性观光游览为主,缺乏专题性旅游产品,整体接待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难以有效地扩大客源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依托,由于城市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如草原沙化、水土保持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保护与经营分离,缺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和对环境的调控能力,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主要表现在旅游环境超载和污染物处理滞后等问题上。如白石沟生态旅游区近几年随着游客接待量的增加,景区的保护力度没有相应跟进,垃圾污染了水库,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呼和浩特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产品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底蕴发掘不够,还停留在低层次的静态展示阶段,文化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不足,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没有像“印象•刘三姐”这样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旅游产品。#p#分页标题#e#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草原都市为特色,开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旅游。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也可以新建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如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博物馆、工农业生态园区、农家乐等,在景区标牌和宣传讲解中加入相应的生态保护知识,寓教于乐;呼和浩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从规划开发到经营管理都应全面提高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政府应加大城市旅游生态化的宣传和扶持力度,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并以生态旅游为契机,全面带动餐饮、宾馆、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生态提升,倡导市民绿色生活与消费,形成全新的城市生态面貌,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竞争力。通过对呼和浩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依托呼和浩特的城市旅游资源,在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与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是城市生态旅游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产品开发前要经过科学的统筹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或者破坏环境。深入分析呼和浩特旅游市场的格局和变化,精心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精品建设要求来进行,进一步升级产品档次与质量,注重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软硬件配套发展,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需求。抓住游客需求心理变化,推出以休闲观光游为主体,兼容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多层次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景区“有事可做”、“有事可乐”。可以设计开发一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度假产品,包括疗养度假、休闲度假、家庭度假、蜜月度假、周末度假等;生态保健产品,包括森林浴、日光浴、体育运动等;生态娱乐产品,包括林中野营、野餐、垂钓、田园采摘等;生态美食产品,包括景区内的农产品、山珍野味、土特产等天然绿色食品。比如在城郊的一些农家乐和采摘园就是很好的例子。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的特征相协调,比如建绿色饭店、特色旅馆,景区内提供环保交通工具,既降低成本,又环保时尚,为游客创造全新的生活感受。总之,要挖掘、凝炼和整合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景点的资源组合,树立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品牌。比如,建成集合丰富人文景点和自然风情的大召旅游片区,形成呼和浩特的标志性旅游产品集群。将核心品牌以外的生态旅游景区做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核心品牌的补充。适应市民的出游需求,各旗县区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加强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只要决策者具有发展旅游的意识,任何城市建设项目都可能同时获得旅游的功能。因此,要从城市旅游功能发展的高度,运用旅游项目无限化的新理念指导城市生态建设,为旅游者和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与休闲环境,使他们随处感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魅力。

呼和浩特拥有灿烂多姿的宗教文化与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挖掘呼和浩特文化的精华,展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是深度开发呼和浩特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宗教建筑中,大多数庙宇略显人气不足;而民间风俗节庆的开发力度亦不足,未能形成广为人知的品牌以吸引旅游者。因此,宗教建筑及本地的民风民俗,尚有较大的旅游开发空间,可以开发的项目有宗教观光游、宗教节庆游、宗教生活体验游等。大多数进入宗教旅游景区的游客除了欣赏魅力无穷的宗教艺术,还希望欣赏到动态的礼祀活动或直接参与其中,因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庙会、节庆活动不失为上乘之举。应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召庙的旅游环境,不断更新节庆活动,使其越来越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在宗教重要节日里,各处召庙应与政府机构、旅游景点联手举办活动,组织各种地方色彩浓厚的民间传统技艺、戏剧表演,体现宗教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扩大在市民和游客中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民族风情和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为依托,与人才资源和先进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学习云南“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节目成功经验,推出一批反映历史、展示民族风情的歌舞剧演出品牌,使呼和浩特真正成为人们对民族风情的向往之地。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带纵深发展,把旅游带的核心景区大召区块打造成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国家5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并发展“重走茶叶之路”国际自驾游、“山西-杀虎口-呼和浩特”等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乌兰夫纪念馆为重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城市生态旅游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环境质量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的全面展开与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是进行环境预防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而环境审计则是对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检验和证实,确定其质量指标是否保持在允许的阈值之内。游人过多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并使旅游质量下降,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必须严格实行旅游容量管理,科学测定城市生态系统、设施及社会承载力,并运用于具体规划与管理中,通过旅游价格调控及景区空间分流等策略,将旅游活动控制在环境的承载限度以内,以确保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另外,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风格等,对旅游资源和环境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第二,处理好“三废”。宾馆、酒店的废水、废气、废物必须经集中处理,达到标准才能排放;区内汽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改用电瓶车、马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市民、游客生态意识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环保知识的匮乏也是呼和浩特开发城市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建设一个生态软环境。在教育方面要把生态环保教育提到一定高度,使学生从小就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认知基础。例如,在游客旅游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手段,向旅游者传达环境生态知识,潜移默化绿色的旅游和生活方式,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包容性。如在景区内建立宣教中心、自然与历史类博物馆、标本室等,安放各类指示性、解释性、富有人情味的标牌、橱窗,精心设计解说内容,重点加入生态旅游知识,增加多媒体演示系统,分发宣传手册等,引领游客体验认识自然景观与文化特色,减少游客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真正起到城市生态旅游“寓教于乐”的启迪、教化功能。#p#分页标题#e#

城市生态旅游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其中政府要在政策、管理和教育上起主导作用,才能使城市生态旅游充满活力与前景。政府要组织制定全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内部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条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绿色市政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发展、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建设还涉及文化、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林业、水利、环保等政府部门,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必须要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方式转变,要引入多行业、多部门、多区域联动规划机制,在政府领导下成立有关协调机构,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包括用地、用工、贷款、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要设立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植基金,不断加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要严格执行已有的保护环境、资源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出台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用法规政策对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施工验收、运营监督的相关标准加以明确,尽快制定专门的生态旅游法规,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约束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针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大力拓展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相应服务体系的构建,如推出旅游专线,方便市民出游,旅游景区企业可以与旅行社合作,加强“一日游”或“两日游”生态旅游产品的组织和促销。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供绿色生态旅游的信息,引导居民和外来游客更多关注生态旅游消费。充实呼和浩特自助旅游手册等系列宣传品;提升《魅力青城》等旅游杂志的档次;完善“12301”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热线信息平台的功能;更新升级“呼和浩特市旅游网”,加强与相关门户网页的沟通合作,拓展网络旅游促销。尽快筹建位于城市中心的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一体化的旅游服务。针对会展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和效益,大力完善当地的会展业软硬件环境,与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公司合作,更新活动理念与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成熟的会展品牌,吸引更多会展活动召开。如以召开昭君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药品交易会等节会为契机,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搭建旅游与商务、节庆、会展的良性互动平台,提升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7

根据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观念,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除经济活动及开发行为密集的城市地区外,还包含其外围提供维系服务的自然地区。其中,自然地区又包含由太阳能驱动的森林与海洋生态系统、由太阳能及其他自然界能量驱动的潮间带及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有人类介入并以太阳能驱动的农业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而城市地区则更复杂地涵盖各种不同土地使用的地区。为了针对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本文以宏观的一般系统理论,根据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简化城市系统为自然地区、农业地区、及城市地区等三个次系统。基本上,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地区与农业地区,均为可以利用自然界再生资源(太阳能)以生产生物量的自营性生态系统;该自营性生态系统再将其生产的生态能源,以维系服务的型态提供予城市地区依赖性生态系统。此外,城市地区随着其经济活动的频繁,还需要外界输入能源品质较高的财务、劳务与化石燃料,以更有效率地从事经济生产;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与外界市场产生互动,继而吸引外界资金的投入及人口的迁移。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城市评估实践策略

依据生态经济系统观念,本文所称的生态城市的轮廓指区域性的城市概念。在生态系统法则或机制下,一个城市要落实可持续呃生态规划与设计,即可基于系统观念并以本文的城市生态架构,检讨适于该城市的实践策略。依上述所建立的城市生态系统架构,可就系统的组成及互动关系分为七个部分,根据城市环境与资源特性分别研讨可落实生态城市的评估策略。

一是自然地区次系统。自然地区次系统,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提供维系物质与能源、同化城市地区污染与废弃物的角色的自然区域;故针对该地区的策略,即通过环境管理确保自然地区的完整性、强化该地区的资源基础、并维护其物种多样性。

二是农业地区次系统。农业地区次系统,系指提供城市发展所需之维系物质与设施,并具半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以同化城市污染的区域;故针对此地区之策略,应通过环境管理确保农业地区之完整性、建立完善农业政策、并辅导健全的农销管道。

三是城市地区次系统。城市地区次系统,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中实质已开发的区域,其包括实质及非实质环境。基于生态城市的实质层面,针对此地区的策略实应针对土地使用、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居住环境等,以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手法,建全符合生态、生活、生产的三生环境。

四是维系服务。自然环境与农业地区除提供城市与经济系统的经济活动所需的原料、食物、能源外,也承受来自城市与工业系统所排放的废弃物。因此,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时,还应当思考该区域的容受能量及自然资产的耗竭问题,以确保其可持续的维系服务功能。

五是城市经济生产。城市系统获取自然环境系统的资源,并输入外界化石能源,以持续其内部经济活动的发展。然而,一个城市与工业系统,其成长规模并非毫无限制的,应以环境容受力为前题考量,以成长管理为手段,达到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经济副产物。经济生产与消耗行为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所谓废弃物之副产物(by-products),该副产物无论经处理或未经处理,排放至自然界均会加重环境系统的负荷,进而影响其维系服务能力。因此,在从事经济生产的同时,应当积极发展“减废”的技术,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压力。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8

关键词: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一、引言

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环境保护、资源永续利用前提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承担着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最重要职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因此,为了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都市是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于和谐,市民的生态观念逐步树立,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市资源环境矛盾仍比较突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还没有普遍形成,部分市民生态意识淡化,适宜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成都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综合评价,客观、正确地认识成都城市生态系统状况,探索一条适合成都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政府决策、引导成都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很多,但以城市为对象研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较少: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农业、森林、城市等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变化特点;理论背景主要是基于生态学、系统动力学、耗散结构等理论的角度;评价体系主要有牛文元等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杨志峰等研究者的“城市生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等。从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已有的研究成果未能从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研究,也鲜见对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情况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成都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以期丰富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研究的成果及方法。

二、2006~2015年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和可获得性,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指标体系、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数据主要来自2007~2016年《成都统计年鉴》、《成都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利用SPSS22.0,采用因子分析,计算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了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04%,表明提取的3个公因子保留了原始变量绝大部分信息。为了更准确地对3个主因子进行命名,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进行旋转,公因子F1反映了城市经济生产力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总规模,解释为经济因子;公因子F2反映了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以及人口再生产活动中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源循环水平,解释为社会因子;公因子F3反映了城市居住区的总体环境的质量状况,解释为自然因子。计算2006~2015年成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F(F=53.825×F1+20.161×F2+14.056×F3)。

(三)结果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成都市经济、社会、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曲线相互交叉,具体表现为:1、从经济系统看:2006~2013年成都经济系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经济系统可持续特征明显,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从2006年的-1.68提升至2013的1.19,随后2年有小幅度的下降趋势,2015年为0.79。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成都市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高投入、低产出性,经济效益较低,经济结构协调性较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6年的1,897.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07亿元,年均增速19.05%,而同期GDP从2,772.1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801.2亿元,年均增速14.26%。2、从社会系统看:成都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下降,社会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6年的2.1‰上升到2015年的5.43‰,年均增速11.13%。3、从自然系统看:“十一五”期间,成都市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从2006年的-1.38提升至2011年的1.2,随后大幅度的下跌至2014年的-1.15,2015年再次回升至0.53。可吸入颗粒年均浓度(PM10)从2006年的12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1年的100微克/立方米,2012年开始,PM10开始上涨,2013年浓度峰值达到141微克/立方米,以后逐年得到控制,2015年浓度为108微克/立方米。此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等指标均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4、从综合得分看: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先升后降,总的趋势表现为上涨,城市生态系统总体朝着有效、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体来看,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稳步提升阶段。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从2006年的-1.21上升至2013年的0.7,上升幅度明显,经济、社会、自然系统均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系统,表现为明显的连续上升趋势,但是随着经济系统的持续良好发展,城市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的不协调性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第二阶段: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断崖下行阶段。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从2013年的0.7下降到2015年的0.06,下降幅度明显,这种断崖式的发展状态,主要归结于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快速进步与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不协调性之间的矛盾。成都市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征明显,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社会、环境问题。成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以资源消耗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801.2亿元,同时消耗了669.29万吨钢材、131.05亿千瓦小时发电量、1,423.64万吨水泥。此外,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成都的就业环境也不容乐观,2010年以来,成都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而2014年为2.87%。

三、几点建议

总体上来看,2006年以来,成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成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形象工程,而且是一项两千万市民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更是符合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成都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三个子系统的单一可持续发展,更是从全局角度出发的整体可持续性发展,任何子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成效都会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建设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未来成都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应侧重于以下三大方面:

(一)经济系统生态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城市生态系统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例,规范政府、企业、市民等在城市经济生态化中的行为,通过税收、信贷、收费及投资等政策,引导和干预经济活动朝着城市生态化的发展方向运作,有意识地采用政策手段扶持循环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城市经济系统更加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系统生态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成都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医疗体制、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另一方面更要激发市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参与,政府应通过对生态理念的宣传,深化市民对建设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的理解,促使广大市民认识到可持续建设的长期复杂性,进而自觉、积极地参与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设中。

(三)自然系统生态建设方面:应严格践行成都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布局,构建多规融合的生态功能空间体系,优先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林地建设,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以“六库八区”生态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构建环城海绵体为重点,强化乡土树种和彩叶开花乔木运用,建设城市森林、景观农田、节点空间和环城绿道,形成“山、水、田、林、园”一体化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品质。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