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设计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施途径

在我国,城市设计是一门在这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工科学科,是在建筑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老八校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侧重于研究抽象的区域分析,有一部分侧重于研究城市设计的手法和项目的实际操作性,还有一部分则偏重于对大数据的分析。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城市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从那个角度入手都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实践教学在城市设计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指的就是一种根据社会具体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将科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等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模式[1]。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对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具有学习性又具有工作性的环境。尤其是针对于城市设计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手法,而且对于项目的研究要更加重视实际的考察和研究,例如前期的设计地段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街头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优化手段进行解决,落实到图纸的绘制和最终的施工过程中。这样的实践性教学能够对许多新城的建设、旧城的更新做出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因此,这就要求从事相关城市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重视对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2]。

2.城市设计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城市设计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实验(实训)课、集中实践的教学环节和创新实践这三个主要的要素。首先针对实验(实训)课来说,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综合一般的绘画表达、理论知识的研究、案例的分析等要素,主要的课程可以有素描课、水彩课、表现技法课程、基本的城市设计理论学习、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设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等。其次是针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来说,具体内容有美术学习、城市认知学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具体的实习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落实。最后就是创新实践的部分,要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3]。

3.城市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措施

3.1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的参与机会

在现阶段的城市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学生对实际项目的掌握。但是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对于项目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假题的设计,不能够提供实际的研究手法,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教师所参与的实际项目进行学习,或者采取“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来帮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

3.2重视作业质量而不是数量

对于城市设计这种规划设计类的课程来说,由于作业的工程量较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作业的完成,一般的快题设计会持续1-2周,常规的设计类项目往往会达到1至2个月,这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完成质量较高的作业,就需要老师减少作业的数量,从而提升整体的水平[4]。

3.3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设计类型的课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项目的完成,不定时的进行项目的汇报和总结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来说服老师和其他同学,让自己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彰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营造出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翟伶俐.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安徽建筑,2018,24(01):240-242.

[2]宁启蒙,汤慧.基于实践教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教改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17):241-242.

[3]黄丽,庄少庞,孙一民,肖毅强.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的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4):74-77.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2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理论、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其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建筑设计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设计”部分,也应当对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关键词

景观设计;建筑教育;教学探索;地域性;学科发展

1.背景与问题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景观设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2013)》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四方面知识构成,其中“景观设计”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等并属于“建筑相关知识”这一环节,要求为“熟悉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设计中”。然而,随着城乡环境的发展变化,“景观设计”的定义、内涵及理论实践在近年来不断讨论、拓展与深化,出现了“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称谓,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原“景观设计”确定为“风景园林学”的正式名称,设立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并列的一级学科[1]。在这一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如何定位、调整,才能为学生建立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宏观视野?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热点频现、设计视角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当下,使学生掌握并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新方向?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内容拓展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并有所侧重,将这部分知识与建筑设计相衔接,最终纳入建筑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建筑学教育需面对的迫切问题。

2.传统建筑教育中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2011年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中仅仅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相当于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层次[2],虽然2011年以来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地位大幅提高,学科内涵更为完整,但我国当前建筑教育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构成还是延续着2011年前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定位,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将景观设计定位为建筑设计的后续与附属阶段,未能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发展出更为整体与综合的设计策略;二是在教学评价中过于侧重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对竖向设计、雨水管理等与生态技术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强调不足;三是对于景观设计学科近年来发展的热点,如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不够[3]。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其定位是建筑学教育中的“建筑相关知识”,基于建筑学从业、研究人员的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受限于课程总体安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全部知识加以教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选择知识重点、建立整体知识框架、突出学科热点,最终将其学科特有的设计知识综合、容纳到建筑设计能力培养中,是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的。

3.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层面的探索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3.1基于人居环境设计整体视野的教学框架

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通常是兼顾了概论、专题与设计的一门课,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确定一个景观设计的整体知识框架。从学科发展背景来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已成为人居环境设计的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因此,立足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视野设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一方面能强调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共同立足点,使学生能较快把握景观设计的本质及设计目标,另一方面,对后续景观设计的对象、设计方法的阐述,也能让学生摆脱单纯从美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评价。从“人居环境设计”这一立足点出发,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由分为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这部分主要从两条线索来讲授,第一条是在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土地伦理学等理论影响下的生态规划的理论及设计体系,强调运用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方面的知识来规划人居环境;第二条是从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理论及设计评估体系,强调人地互动关系及景观文化现象的过程性,“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体现出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场地尺度的人居环境”相关的景观设计,从行为与空间互动、美学、新型生态技术等角度来讲授人居环境设计,是传统意义上小尺度景观设计的延续。

3.2突出地域性特征的系列化设计选题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往往只有一学期长度,还要包含理论讲述与初步的设计训练,因此,其设计选题不求综合与全面,而应突出问题、强调重点,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在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景观设计课程中的设计部分,其选题立足杭州地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结合理论讲授,设定了“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修复”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实际上是围绕着杭州的地域性特征及地域性问题而设定的系列化设计,从而让学生对景观设计方法有具体化的了解及掌握。“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这一部分是对杭州公共风景场所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西湖周边风景场所进行人群行为、景观空间热点、景观视域等进行调研,做出评估及优化。从教学反馈来看,这部分的空间及景观优化设计控制在较小尺度,能延续、发挥学生已有的建筑设计经验,有助于让学生快速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部分,是选择一块位于遗产缓冲区的城市历史地段公共绿地进行景观设计。在场地、背景、问题均较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景观设计课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来产生景观形式,从城市区域活力再生的视角开展设计。这部分设计是景观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设计训练,要求从“综合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空间、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人群行为统一考虑,从问题出发拟定设计方向。从学生的设计最终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自然生态处理过程产生空间,以三维及动态的眼光审视场地,提高了处理场地、景观的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下一步的建筑设计中。“风景园林遗产修复”部分,是学生可选的设计环节,主要内容为杭州传统风景园林遗产的景观场地及景观要素修复设计[4]。本部分设计与遗产园林管理部门合作,对风景园林遗产景观要素进行评估及必要的修复设计。景观遗产的监测、评估与保护,是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新内容,参与本部分设计教学的学生,能与管理部门直接合作,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对遗产保护、修复性设计均有了深入的了解[5]。

3.3针对模块化建筑课程的内容衔接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建筑师应具备的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基本景观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提升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因此,景观设计课程应注重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互相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连续性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一种兼顾发现、研究与自我学习的综合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现行课程为模块化设置,有1年级的“形态与认知”;2年级的“建筑与环境”“空间与行为”;3年级的“技术与建筑”“建筑与文脉”;4年级的“建筑与城市”“城市与文化”七个模块。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在三年级,考虑了与2年级“空间与行为”、3年级“建筑与文脉”两个设计教学模块的知识衔接。

4.结论

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教学,其理论教学应以“地域性”为核心,关注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启发性,并通过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将其纳入综合性设计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养中。从2011年起,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基于以上认识进行了内容调整与设计选题,从几年来的学生反馈及设计成果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对景观设计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兴趣持续贯穿在以后的建筑设计学习中,也有多位同学在建筑学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进一步开始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学习。

作者:都铭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设计与景观园林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24(9):56-63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3

 

1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学科创造性工作。从设计方法来说,它有别于一般的工程设计,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与一般工程物的建造目的不全相同。建筑首先是满足安全的目的,其次在于它还要创造一种文化价值。建筑的价值包含适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总和。所以说:建筑设计=外界环境约束+功能+形式+经济。建筑一直被认为是城市构成结构的主体,因为建筑不仅是人在城市中活动的主要场所与载体,而且是城市视觉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再仅仅表现单一建筑本身的价值,而着重于表现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甚至重新组织建筑与周围空间以重构这种关系。其基本的观点即是建筑要服从城市形态,这意味着所设计的建筑应与城市环境联系起来,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形象构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构成城市物质实体结构还有道路,其它城市公共设施、树木植被等主要的系统要素,这里主要关注城市与建筑物质实体相关联的性质与特征。具体而言有下面几点:   1.1注重空间、景观的连续性与协调性。建筑创作通过对建筑体量、空间形态、高度、色彩、比例、细部处理等,取得与周围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使城市整体在空间连续性与视觉景观方面都保持连续与统一,建筑与城市空间得以自然过渡与交融。如黑川纪章所参与的西柏林南佛特烈地区再开发国际邀请设计竞赛,就是通过空间、景观等方面的协调与连续,使该地区的再开发实现了与十九世纪柏林街屋的共生。   1.2通过立面设计表达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立面以往常被看作是仅仅起到装饰与封闭作用的“外皮”,而现代城市建筑学则将其看作具有一定厚度感的空间来处理,并通过立面建立连续的空间序列。这种立面空间是建筑室内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过渡空间,是建筑与城市的一种交流与对话,通过精心的设计,往往能够更好的表达城市公共空间。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就是给城市设定一个底线,建筑就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再创造,从单体或建筑群等微观层次上指导着具体的城市建设活动,控制微观物质形态。   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影响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形体空间设计,这既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明显的重合,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我国学者王建国指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建设的诸学科在实施层面上构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形态的多层系统。城市规划是塔尖,建筑设计是塔基,而城市设计相当于塔身。”也就是说,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的重要环节。   4城市建筑设计的支持策略   4.1建立城市管理与建设的互动   当前规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差距,即城市与规划的脱节,并不单单只是建筑设计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依据的城市规划同样存在问题。当前规划主要通过对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来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控制方式有其合理性,因为它具有清晰明确、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由于指标控制过于概括、抽象,且控制指标并不能与城市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对应关系,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而直接与城市建设质量相关的,体现城市设计内容的引导性控规指标,由于多为描述型文字内容,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管理者个人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难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缺乏实际操作性。城市中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角色,在这样的指导约束机制下“,恰如其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互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与建筑的融合,真正做到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合理控制和指导。   4.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的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   4.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4.3.1公众参与的意义。首先,积极性的确立。通过公众参与,一方面让设计者和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公众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公也理解建筑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良好的互动带来更高的积极性,有助于让整治效果达到最佳。其次,丰富性的保证。城市的魅力来自多样丰富的生活,在保证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公众的参与能避免简单化和偏好化的问题。城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也才是整治的意义所在。第三,舆论性的引导。通过公众参与,让公众认识到建筑设计的社会意义,形成良好的整治舆论环境,有帮助提高整治的配合度,减少整治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变化影响#p#分页标题#e#   4.3.2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而将公共参与机制引入到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十分必要。因此,城市建筑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4

关键词:新地域主义;城市文脉;乡土文化;城市街区;改造策略

街区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城市独特地域风貌的集中展示,城市文脉的传承、习俗文化的展现、市民记忆与认知的重要载体,和城市传统价值与人文气息有着共生关系。全球化的背景导致生活同质化的加剧,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免受到国内甚至是国外城市发展影响而产生趋同化,现在的城市景观往往因为过于相似的“设计语义”使得面貌趋于雷同,而随之也将城市独有的文化与历史脉络丢弃,产生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这样的建设让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产生的城市文脉消失殆尽,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场景归属感面临巨大危机。同时很多城市为了延续当地城市传统面貌,简单粗暴地直接将城市符号提取出来,套在新的城市改造方案中,这种没有深刻理解时代特点,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静态上的片面性做法,无疑是一种对地域文脉表面化的理解。我们应该从挖掘城市传统文化入手,从延续与发展的视角来对待城市的文化根基,但又要以一种倡导时代特征的精神来传承地域文化,这才是行之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新地域主义思潮的兴起

新地域主义思想来源于“地域主义”思想,而18世纪英国的风景造园运动可以说是地域主义思想的发端,地域主义原指建筑上吸纳民族的、传统的亦或者民俗的、本土的设计风格,是现代设计展现出特有的地方风格来加强城市化的特征,以此来还原乡土主义或者地方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反对。正如意大利艺术评论家阿齐莱·博尼托·奥利瓦曾经所说: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前十年由两项运动所主导———全球化和部落化。其中的部落化试图抗拒全球化而试图顽固地保留地域特色。新地域主义属于传统的复兴,更是传统面向未来的再创造。新地域主义相较于地域主义,其中的“新”主要来源于对传统的地域主义特征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进而成为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来作为对传统的“批判”。许多建筑设计的过程都针对地域特征创造出更多的本土特色的新式建筑,这样一来新地域主义就成了“古典”与“现代”的折中,但是这里的折中并非是单纯地寻找中心或者平衡点,而是探寻现代城市中最本质的传统,在传统的文脉中寻求现代新的发展,把关注的点放在解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本土文脉上,加上对于本质文化的追求,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思想、技术、材料、环境、人居等所有的设计要素进行糅合后进行有机整合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与环境之间的本土化关系,强调具有传统特点的地域文化特征。新地域主义设计并非简单提取“传统元素”或者“本土材料”去找寻城市外观的本土化,而是做出符合当前城市生活更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关注新视域主义的概念,也做出了相应的探索,这些学者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在实践中加入新地域主义的理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如上海SOHO复兴广场就采用了里弄式布局来融合周围海派风貌环境,进而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上海的文化生活街区。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就是清华吴良镛对于四合院空间新的探索,既更新了原有街区的老旧面貌,又保持了原来的风味。这些案例都是实践者们试图寻找一种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用“新”的方式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对现代城市建筑、景观、街区等的传承,保护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城市发展和地域文化

城市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让他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而言,大家对于城市的理想化是深埋于城市历史中的文化认同感能够投射于城市中被整体展现出来,而非埋没变成城市历史。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特征的特殊表现,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城市与人的内涵的综合体现,也是最核心的发展要素。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跨度造就的城市数量可观,因此我国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城市文化传统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博大文明的集中地。这种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流传的独特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人们的地域风俗也是通过地域文化体现的。城市环境和地域文化相互交融,比城市印记和城市文化等其他诸多表述方式更为具体。地域文化并非静态的某种影响因素,而是以动态发展的延续行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方式,地域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城市面貌,如建筑、景观、街道等空间规划布局,还影响了民俗民风等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其核心要义是体现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从东南大学的王建国院士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的论述:城市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利用、保护已有的城市特色,以符合时代创新精神和保持文化特色作为发展目标,尊重历史并保持文化特色同时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满足城市居住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形象气质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体现主要围绕建筑格局、公共景观、街道环境等,他们共同组建了城市风貌。这种独有的城市风貌为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带来重要作用。若城市失去特色就没了灵魂,为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更甚者能够打破城市的核心凝聚力而失去居民。

3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理念下的街区改造分析

城市街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旧城改造和旧街改造是不可逆的趋势,这些改造活动从初衷的单一的环境改造到后来的注重城市文化及特色的打造,始终在找寻打破和保持的平衡点。文章通过对于传统改造方式的探析为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街区改造模式寻找新的理论支撑。

3.1传统地域文化理念下的街区改造模式分析。3.1.1历史留存型。这种主要围绕对象是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街区而展开的,主要为了当地的历史风貌的延续与可持续为首要目标,通过建筑物和街道样貌的尽可能保护来还原城市的历史文化面貌,改造中还要注意新旧建筑之间的视觉冲突,如很多古城改造中,都是首先出于对古城和周围景观环境的保护为先,延续城市整体的面貌和历史发展脉络,再去着手进行旧的修复与新建的关系,达到新改造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的恢复来体现地域特征。3.1.2更新改造型。更新改造主要是以功能更新为主,一方面要延续城市的历史风貌,但是更重要的是对街区内部功能和结构的革新从而达到实际的使用价值的作用。这种方式力求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保留原来的格局,将外观尽量保存下来,更是对内部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旧建筑的价值,也保留了文化建筑本身,找到了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3.1.3风貌再塑型。风貌的重塑主要是在原有的街道改造后,呈现的新的样貌和原来的截然不同的类型,有些街区的改造主要为了重现历史的面貌而进行整体重塑,回到以前大家都熟悉的形态。

3.2存在问题。3.2.1城市肌理新旧不协调。一些城市在更新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粗暴的直接推倒重建的方式,新旧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街道和建筑都是碎片化的断面存在,对原有的肌理产生了极大的割裂感,街区空间秩序也慢慢紊乱,属于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场所感也逐渐消失。虽然也有一些街道通过外观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产生了较为统一的样式,虽然视觉上看起来统一有序,但是由于过于同一化而缺少个性,这种整齐划一的特征割断了民众对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城市情感,如何在新建筑中还原历史与时代精神是需要在改造设计中考虑的重要问题。3.2.2盲目复制地域符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改造案例发现许多对于地域性理解出现偏差的现象,没有从根本探寻地域性的本意,而是盲目复制地域特征与符号,让整个改造“看起来像”,但是并没有内涵上的创新。例如现代很热的仿古街,就是依照传统古街模式打造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但是除了外观上的代入感,并没有实质的去注重内涵表现,整个文化价值就无从体现,也就没有古今的一种碰撞,也就无法迸发出历史的生命力。但从另一个维度考虑,现代开放社会很难再回到传统的古街状态,单纯激进的复制又很难突破创新,过于开放文化和地域边界又打破了地域特色,让本该属于自己的特点消亡。3.2.3地域特色打造不当。诸多街区都在片面地追求空间和文化效果而忽略了周边地理、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于材料整体性考虑的缺乏造成了材料耐用性不高,短命、价高、难修等问题集中暴露频发。应该用传统手段来营造城市历史感,这样更有科学性和文化性。一味地追求现代技术或者新式建筑很难具备合理性。若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兼备作为技术手段带来的街区的环境表达则更为生动。3.2.4管理与运营。城市街区多为政府行为,而公共设施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前期改造设计焕然一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上产生问题。很多仿古街区都是前期顾客较多,但随着周边商业业态的不断变化自身逐渐衰落,造成后期人气下滑而衰落,因此整体的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关键。

4新地域主义视野下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改造策略

4.1保留城市肌理,新旧建筑统一。更新是城市发展必要的过程,在更新过程中,既要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又要考虑对于旧的城市肌理的保留和调整。保留不仅是外观,更是文化历史氛围的留存,也是未来的城市之根,对城市发展有积极的重要意义。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造必然会产生新旧之间的调和问题,更有新建筑是否对城市历史氛围的表达具有延续性。研究大量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要保留原貌,应该尽量在比例尺度、材质色彩上有所呼应,新旧结合的方式延续城市肌理。

4.2基于城市文化特色,重现“传承”与“再生”。城市街区环境设计改造应该充分提取和挖掘具有本土地域文化特点的设计要素来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内涵和延续城市风土风貌。首先要立足于当前的思维之下,尊重全球化背景的时代背景,认清科技的进步与地位,既要在设计中体现“传承”的关系,也要有“再生”的体现。如成都的太古里,在设计伊始就确定了现代方式来体现传统精髓的设计理念,街区改造将成都巷子文化中的包容与舒适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都市的时尚和鲜艳却也在街区一一呈现。由于街区内古建较多,因为在布局上沿用了原有的城市格局,但是建筑内部却使用新的钢建筑,外表简练的青瓦屋顶和黑灰的建筑立面则诠释了对川西建筑的一种延续与发展,而大片的玻璃幕墙又体现了现代都市的精神面貌成为成都地标。

4.3适宜的材料与技术。现代工程讲究新技术的应用,在老旧街区的改造中我们要谨慎面对新型材料和新的技术。现代材料与技术过于时代化,若不加节制地使用可能会割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这样会造成城市场所感的消失和文化的趋同。我国不少地域性表达的案例,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还原传统的苏州园林的建筑精髓。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用了大量收集来的旧瓦来践行自己的乡土建筑理念,用技术表达空间,用材料还原历史,深刻再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乡土建筑理念,打破单一符号化的设计,加强地域认同感。

5结局与展望

城市街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历史与文化精神传承与发展的依托。本文从地域主义为切入点,探寻新地域主义理念下城市街区改造设计研究及策略,通过对于现代街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适合新地域主义理念的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总结出了从传承与再生、城市肌理保护、现代材料与技术三个设计维度的分析,为今后中国的街区改造提出些许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慧.新地域主义认知下的城市街区环境改造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6):151-154.

[2]孙俊桥,邓海纳.论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地域性建筑[J].现代装饰(理论),2013(01):113-114.

[3]冯秉旭.基于地域文化的旧城更新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宁夏盐池县旧城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2016,23(04):18-23.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5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设计实践;社会价值;深层生态学

引言

环境设计专业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与日俱增,面临的环境问题越发复杂多变,作为与艺术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的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教育也越发变得重要,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设计实践的推进,不断引导环境设计实践贴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公众生活需求,最大化发挥环境设计的现实功用。

一、概念与内涵

(一)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门类下的空间设计专业,天生自带有“艺术因子”与“美学导向”,以空间为研究对象,汲取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营养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是对“空间”的“精准”设计。现阶段环境设计大学教育一般下设三个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张绮曼教授认为环境设计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其外延涵盖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壁画设计、室内设计及环境设施设计等。“环境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与人之间的行为引导设计。”宋立民教授认为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中研究“空间”的专业,不仅指物理空间还包括虚拟空间,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多层面需求为旨归,其设计基础必然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与变化。环境设计既要敬畏自然生态,又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理论建构与设计实操、环境观感与审美意趣协同兼顾、一体发展。

(二)专业理论

一个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立足于社会需求和独立的专业知识架构。这个知识架构需要职业技能和设计理论并重,不可偏废。设计理论是对环境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对设计史论、设计基础理论、设计批评、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环境设计理论为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多学科理论功底,使之对环境设计的理论来源和支撑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完整认识,从而构架了一个学术理论平台,使设计实践成为“有源之水”,使设计者成为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自由创造性的人才。如今,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理论教学都设置了设计史(艺术史、设计史、建筑史、风景园林史)、设计原理、设计批评等相关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在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环境设计的跨学科基因

环境设计从诞生起就是个自带跨学科基因的专业,游走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互融互通的多学科地带。也就是说,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边界并不清晰,一直游走于艺术、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工程等学科的边际。比如说现代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研究方向之一)的过程,不仅是对于室外空间的形式、色彩、美感的追求,更是对场地特征的理性研究,让设计解决问题。用整体观念分析上位规划、人群、当地资源、当地文化、建筑基地现状认识和解读,从自我设计价值理念出发,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从设计思路、设计模式、设计用料、施工方式等,设计全链条中涉及建筑、规划、生态、社会学、管理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催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环境设计专业的范畴也不断扩大,知识体系日趋复杂,设计越来越多地从其他学科——如生态学、社会学、艺术学、管理学、地理学,甚至哲学——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环境设计专业逐渐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综合一身,不仅涉猎哲学、社会、艺术等社会科学的范畴,又涉猎地理、生态、环境、植物等自然科学的领域。正是基于这种显著的跨学科性、学科融贯的特点,环境设计专业亟需梳理汲取多学科的理论营养,构建自身边界清晰、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促进学科的长足发展。

三、环境设计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一)重实践轻理论

环境设计教育一直是倡导实践为主。从专业形成的初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的中心工作就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装饰与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在实践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傲人的成果。但是,环境设计专业发展也逐渐变得迎合市场的需要,进行过度务实的职业教育,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由于偏重实践追随市场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深入研究,使环境设计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消费体系下,过于注重工具主义层面,注重物质的不断更新带来的新奇感,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效率增加,忽视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效益。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表现”过度渲染视觉效果,却缺乏基本设计功能和社会价值内容的呈现。环境设计项目一味拆旧建新,设计材料大量使用天然石材、昂贵的金属,设计趋于表演化、娱乐化,环境设计往往成为生产消费性的中介。设计由于缺少设计理论支持,很容易变成了附加在空间上空洞的商业表现和不断翻新的时尚消耗品。环境设计市场的商业导向也影响到环境设计教育的偏向,理论建设着力不足,设计项目备受青睐,学生对理论课程兴致缺乏,教师对理论研究望而生畏。理论教育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触及设计问题的本质。

(二)社会价值的“失语”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看法,它是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把握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才能有效引导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在发展中保持正确的设计态度、设计观念与设计行为。环境设计应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公众服务、进行文化传承为己任,把设计理论建设与人类对于“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思考结合起来,从中真正探究未来环境设计的新方向。当前环境设计理论的研究很少涉及社会价值深层研究,过多的商业利益化设计项目遮蔽了设计理论中的社会价值探讨。比如乡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在巨大商机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对乡村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造成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再如城市更新过程中,土地过度的资本化,公共空间的减少,公园绿地的不均衡化等问题比比皆是。设计的价值观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演化趋势进行适应性的发展。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在重构,环境设计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而非纯技术性的领域也在不断延展,这也要求环境设计理论研究重新进行自我审视和重构。

四、新形势下环境设计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一)理论研究引领设计实践

麦克•墨菲曾经讲到“理论源自设计实践和一个社会背景下知识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应用”。专业理论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理论可以归纳和梳理知识,成为设计实践的基础;二是理论可以反思设计实践,挑战理所当然的设计思维方式,并提出替代方案,这是理论更为决定性的作用。环境设计理论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和方法论,设计实践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因此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理论指导下对设计实践的反思。环境设计专业注重实践,这就需要理论建构与设计实践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环境设计的实践离不开前沿设计理论的指引,前沿理论是设计实践突破自我藩篱、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如果不重视设计的理论,片面追求“表现技法”,环境设计将缺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十年,设计教育与产业在中国繁荣发展,环境设计成为社会公众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设计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繁荣的背后也有着过度商业化、世俗化的隐忧,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缺少对生态环境整体性考量的设计个案比比皆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环境设计应该重新审视设计的深层意义,厘清当代环境设计的使命责任和设计目标。设计是人类一种前瞻性、创造性的劳动,设计是演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去创造的过程。环境设计的关注对象并不局限于设计材料、色彩拼搭、空间关系等,更应考量影响设计本身的背景因素,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设计空间的人物所属关系等。比如,香港大学为汶川地震后的金田村设计的重建方案充分考虑了村庄的未来发展、环保问题、生态可持续、科学使用便利等诸多因素,可种花草蔬菜的屋顶、村内自主贸易小市场、可转化沼气的垃圾粪便处理装置等,将人和自然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这样的设计必然是在扎实的设计前沿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完成的创造性设计作品,缺乏理论的支撑,是无法触及设计的本质灵魂,也无法实现设计的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环境设计理论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汲取多学科的理论营养,从设计理念、设计原理、设计实践等多层次建构生态视角下的学科理论,用与时俱进的设计理论来指导和反思动态中的设计实践。

(二)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边界拓展

环境设计是一个体系开放的专业,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来创造性地解决繁杂的设计实践问题。基于此,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建设应汲取社会学、生态学当代环境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内化为本学科的理论体系。

(1)环境设计中的社会价值研究

在学科体系建构中,环境设计在哲学与社会价值观层面的理论建设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设计师不是哲学家,但这不妨碍设计师从哲学的高度考虑自己的设计目的与设计过程。哲学是对人生的态度(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是再现生存意义的方法体系,是一种具有洞察力的思维方式。”环境设计者不仅需要有基础的美术设计能力,更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底蕴深厚的价值观念。我国正处于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期,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多元文化、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社会结构、公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在这样的设计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价值观念,拓展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边界,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正确设计价值引领的环境设计,危害广泛,比如在乡村建设中,推山、挖石、削坡、填塘、砍树,大面积建设硬化场地,修大广场、大亭子、大牌楼等“形象工程”,忽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目前,城市更新中的“拆旧建新”更替式再开发,使空间环境成为生发利益的中介。以房地产为驱动力的空间谋利行为,使公共空间缩减,城市绿地的减少,形成不同阶层的空间差异,人为造成社会公共资源使用的不公平。同时,城市更新的大改大建,使社区与城市居民公共生活的发生地、公众记忆的储存器,独有的风土和文脉,逐渐在消减。对待环境拆改的问题,需要一种认真而慎思的态度,需要节制性的发展与有限性的保持。节制性意味着渐进式的时空伸延,改变一味“造新”,尽可能促进“复兴”。环境设计需要探寻一种持有依据的异质共生,探寻环境中各种价值的存在,一种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中的社会价值在研究应在这些矛盾和相互批判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公众参与以及对社会平等、自由的诉求成为设计价值新的取向和设计理论研究新的方向。

(2)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借鉴

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理应从生态整体观思考设计的本质和设计目标。生态学理论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标尺,为公众提供科学的环境伦理立场。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与社会危机,以及新技术的猛烈冲击,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摒弃,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深层生态学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Naess)提出,是环境哲学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观念,它以生态世界观为基础,探索人类与整个外部世界关系的伦理蕴涵。奈斯倡导人类必须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机械论世界观,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人与其他生物都共存于一个大环境的整体世界,他认为倡导新的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要通过教育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社会粗放型发展模式、人类消费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认为要着重于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以最小影响环境与生态的原则进行营建。在设计全寿命周期内,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技术上注重实现生态保护和设计功能完备的双重目的。比如在美丽乡村、郊野公园、河道景观的环境设计中,设计应严守生态红线,在可设计范围内,确保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伤害降至最低。在设计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深层生态学同时认为生态智慧是研究生态和谐的一种哲学。它的最高原则是自我实现,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现,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即发掘人内心的善,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认同。比如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社区花园)倡导社区民众以共建共享方式进行园艺活动,在住区公共绿地营造一种开放界面并适度“留白”的设计,让人们自由参与设计过程,种花种菜,与自然生命共同成长,聆听自然之声,懂得感恩自然。提倡深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解读,既是对现实资源的节约、对环境污染的遏制、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人类自身欲望的约束。环境设计理论建设扩展到深层生态学理论领域,有利于建立一种能够引导当代设计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念,这是反思生态环境问题、反思设计实践中,专业理论建设不可回避的内容。

五、结语

环境设计不仅是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的视觉美感,也在于隐藏在自然、社会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美。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而是从自然、社会、经济、物质和环境多维度的整体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更需要多学科相邻专业的交融与借鉴,同时融入对当下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不断探寻学科理论建设的新路径,以期指导推动环境设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锐.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2013(6):6-9.

[2]宋立民.对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设的思考[J].设计,2017(6):96-97.

[3]宋立民.回顾与前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发展脉络与学科建设[J].装饰,2019(9):22-25.

[4]王向荣.五本书和一片园圃[J].中国园林,2011(6):24-25.

[5]许平.走向21世纪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J].装饰,2008(创刊50年增刊):111-112.

[6]潘昌侯.艺术与环境[J].美术,1985(8):3-5.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6

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建筑师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

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至80年代,尽管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当时强调加速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十年结束之后,全国上下摩拳擦掌,一心要把时期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当时的建材供应,特别是水泥及钢材的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较为紧缺。当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普遍采用,预应力技术普遍得到应用。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屋架、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行车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板等。为了适应工业快速发展的速度,加快工业厂房的建设进度,国家大力推广建筑模数制、构件模块化。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大量的标准化设计图集,包括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图集、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体系等。以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及加快工地现场的建设进度。以上的这些工作,都是在当年大干快上的时代背景下,为当时的工业大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那个阶段,建筑师的作用开始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建筑师本身也已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责任。但在当时的大干快上的环境中,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实力的影响下,建筑师还是较难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年的基本建设还是沿用了“经济、适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注意美观”的政策。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给操作工人做个遮风挡雨的围护。没有把工业建筑的设计置于一个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来统一考虑。许多项目的土地利用率很低,建筑能耗也很高,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均较差,厂区的环境也较简陋,厂房建筑的形象单一。这些都是当年工业建筑的时代特征,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阶段。

国民经济有了一定规模,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钢铁产量已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钢铁产量的快速提高,钢结构厂房大量出现,有单层钢构厂房,也有多层甚至高层钢结构厂房;有门式钢架结构形式,亦有钢网架结构形式。由于钢结构的特性,厂房的跨度越做越大。这就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果厂房的单向柱间尺寸大,可采用门式钢架结构;如双向柱网尺寸均很大,则可选用网架结构形式。所以钢结构厂房满足了大跨度生产工艺的需求,且能满足工艺上的各种灵活变化布局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由于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这就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度。且由于钢结构的自身重量远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轻,所以对地基础处理的成本也大为减少,特别适合在软土地基区域使用,而且钢结构属可回收材料并可重复使用。正是有上述的种种优势,所以钢结构厂房被普遍采用。在这个时期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程度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意识挣脱了长期的束缚,建筑师们也不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在广大民众对提高城市品位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建筑师的地位日益提升。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开始得到了重视,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建筑师已不再满足于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而是针对不同的企业对工业厂区的不同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多样化、差别化。对厂区的环境绿化要求公园化;对工业建筑的外观要求美观、有个性化;对操作工人的作业环境力争适当舒适,要做到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对员工生活设施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厂前区的设计要求更高,要求与城市街景相匹配。换句话说,建筑师在这个时期里,在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了很大的施展才华的余地。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师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上,将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并将越来越得到重视。建筑师们将结合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归纳工业建筑的发展思路,以城市设计理论为主导思想,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及园林景观理论相结合,将人性化设计思想不断引入工业建筑。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为工人提供一个健康的操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运用建筑设计手段,注重工业厂房的美学与城市环境的结合;着重于厂区总体规划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与城市规划相匹配;保护自然环境,保持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政府已经把土地政策提升为国策的高度。所以今后对工业建设土地利用率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对于这一点,建筑师将从二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对新建的工业建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生产空间的组合,尽可能地将各种功能集合成大体量厂房,将仓库、车间及生产管理、辅助设施合理地组合起来,减小无效空间,减少室外交通面积。这样的组合方式,不仅加大了土地利用率,同时也对厂房内的使用方式的灵活变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当然这种组合方式要充分考虑消防疏散,通风排烟等其它要求。节约土地的另一个方面是要重视对旧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工业建筑不是一次性的用品。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其更新换代的周期远比一个建筑物的使用周期短。所以利用旧有厂房的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在节约土地,减少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新设计工业建筑时,就要对今后的适应性改造留有最大的可能性。

如何进一步降低在工业建筑中的建筑能耗,也是建筑师们需思考的问题。如何最大可能地利用被动式的能源技术。如合理的总平面布局,尽量地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以减少照明、暖通的耗能;如利用太阳能为生产及生活提供热水;利用地源热能为车间及管理用房提供舒适的环境;将有空调要求的空间尽量地组合在一起,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热损耗。我国的现有规范对民用建筑有具体的节能要求,而对工业建筑未有具体要求。事实上在工业建筑中,有许多行业的厂房都有空调要求,因此在这些厂房的设计均应考虑适当的节能措施。在设计大体量的厂房时,通风是需重点考虑的。我们曾经在博雷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厂房中设计了一种预热型通风方式。即将室外的新风通过地埋式的管道引入车间内部,利用地源热能进行预热,给车间送入冬暖夏凉的新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厂房操作环境的舒适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将日益得到重视。人性化设计就是将人类行为学引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中,体现在现代工业建筑学里。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操作生产的核心因素是人,以人为本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的要素。建筑师们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将更加重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上诉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一个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工作环境,让全体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从城市设计者的眼光来看,工业建筑与其它的建筑之间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了。因为工业建筑的设计将回归于城市设计的理念中,工业建筑将进一步融入到城市建筑群中去。具有个性特征的工业建筑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用建筑,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满足其工艺生产要求的同时,也将遵循城市设计的理念,创造一个宜人、优美、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并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中去。工业厂区的对外交通将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妥贴结合,将更加注重厂区的环境对周边景观的影响,厂区内建筑物的高度对城市天际线的整体考虑。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7

分析了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从完善服务功能、凸显地方文化、实现生态价值等方面,论述了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

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现代人类众多的长途出行方式中,火车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火车日均发送量能达到上万人、甚至几十万,这就需要站前广场有极大的容纳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合理疏导人流车流,保证旅客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1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均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前进速度飞快,但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平衡,过分注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需要国家制度循序渐进的优化。例如东北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的火车站年代悠久,政府没有相应的人力和财力去维修和改善,广场大多仅有单调铺装,只满足车站外环境的一些基本交通功能,缺乏合理的设计致使人流混乱,更无任何美感。其实,一些伴随中东铁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火车站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应充分配合并利用这种特色展示城市特有的风韵[1]。2)更注重建筑主体,忽视景观设计。火车站建设对建筑主体通常耗费庞大财力,对景观设计却不重视,进而使某些建筑产生突兀、不和谐之感。例如唐山新火车站是全国地级市中建筑面积最大的火车站,然而庞大的建筑主体夹身于周围低矮局促的建筑群中显的极不和谐,宏伟的建筑主体前没有一丝软景,站前广场均是硬质铺装,杂乱无章的停放各种营运车和私家车(见图1),没有任何人流导向,给进出站的旅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广场内部和周边道路常年交通堵塞,连周围居民也要绕道回家。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应在设计之初进行宏观的统筹规划,重视景观设计的功能作用和生态效益,要以此为戒,避免同样的混乱再次发生。3)景观设计不专业,往往画蛇添足。在城市火车站的整体设计当中,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应协调、统一的进行,不应把景观设计当作附属品草草了事,甚至画蛇添足。景观设计应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调查分析,并配合其他各个方面不断改进,综合衡量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进而完善城市火车站的功能作用和景观作用。

2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2.1注重以人为本

人首先对环境进行感知,然后把感觉和刺激转换为脑中的意象,从而产生行为反应[2]。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3]。我们进行的一切建造活动都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人性化设计以充分调研为基础,从细部入手,将边界空间的过渡,休息空间的设施,植物景观和照明设施的设计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构建利于行人的景观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2有机整体原则

有机整体原则应该包含两个层次:1)景观环境与建筑主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景观环境应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点,通过各种方式对人流和车流进行合理的过渡,景观设计要在整体上注重空间尺度的大小和比例的准确。2)整个火车站空间应该与城市规划大方向中其他城市要素协调统一。如武昌火车站的改建以高架广场的方案高效的解决了人流、车流和泊位问题,使之与城市交通完美融合。建筑通过高台、重檐及编钟外形来表达楚城的形体概念,但高架结构使车站与广场景观分离,旅客只能绕行进入火车站,不能停留在广场之中,广场临街的一侧是机动车快速通行路,旅客进出也非常不方便,因此使大面积的景观绿化成为了摆设,降低了景观利用率,且设计风格与建筑风格不符.

2.3经济性与高效性相结合

经济是世界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设计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对城市发展又具有调节性和建设性,因此城市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经济活动[4]。经济高效原则是指要用有限的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创造最优化的景观效益。经济性不等同于廉价或偷工减料,要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顾忌高效性。同时,还要兼顾环保和生态,如使用当地树种,避免自然生态环境中大树的移植。

2.4主题鲜明,彰显文化与历史

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之一对初次踏足的人们会产生深刻的第一印象,因此火车站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不仅要注重视觉形象,更要注重视觉形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场所使人产生感情,从而更加热爱所处的环境[3]。苏州火车站的景观设计从地域文化入手,与苏州古城格局呼应的宫格银杏树池,以佛教八宝之一的吉祥结为主题构成流线型山地,并以“廊空间”为主线构建步行系统等设计理念,都展现出“天人合一”“城市山林”的古典园林特色,是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

3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作用

北戴河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西部,距北京、天津等地只有2h~3h车程。美丽的沙滩和凉爽的气候使北戴河成为中国著名的避暑、疗养胜地之一。下面以北戴河为例说明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3.1完善功能

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合理规划可以提高车流和人流的通行效率。给予快速通行的旅客便捷的通行线路,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利于人们快速找到目的地。对于慢速通行和短暂停留的人群设置不同的空间环境,避免人群占用主要通道。避免人流、车流和人车的交叉。根据出行人员数量和交通方式的统计与预测,合理规划各种交通工具占用的位置和数量。北戴河火车站采用步行最短的东西走向进出,西侧主要是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停车广场,东侧为私家车和旅游车的停车广场,现场调查发现出租车和旅游车的使用率最高,通行效率也最高,不易产生停滞。然而公交系统的使用率较低,等待停滞的旅客非常多,容易造成拥堵,因此应该在高峰期增加公交车的数量,避免危险隐患。出站口与城市主干道具有3.1m的高差,采用分层台阶和坡形花池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产生压抑和突兀的视觉效果,彩色花卉也将白色高大的火车站衬托的富有生机.

3.2凸显地方文化

通过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设计凸显地方性文化。各种类型的城市广场都可以深度开发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并体现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5]。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难以复制的,因为它埋藏了几千年的遗传文化密码[6]。北戴河火车站中轴线上是镌刻《浪淘沙•北戴河》手迹的巨石,巨石南侧连接着条形的景观跌水,石在水中,水环石绕,象征北戴河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波浪状的条文铺装也让大家一下车便感受到海的气息。北戴河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具有悠久的历史,将废弃的火车翻新作为雕塑,并配合相同年代的人物雕塑,充分突出火车站独特的历史文化。

3.3生态价值

站前广场的绿地景观有利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帮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组织城市景观。植被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还能降低周围的噪声,一定量的植被覆盖有利于减少地表辐射。盛夏时,水体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围的温度,有利于营造适于停留的小气候环境。例如北戴河火车站的环形座椅中间栽植藤本月季,形成一个个色彩绚丽的花柱,围合出相对私密的空间,并且垂直绿化能吸附二氧化碳、降低噪声。景观跌水中设置小型喷泉和汀步,增加了景观参与性,让大家在炎炎夏日感受一片清凉,营造出一片和谐、欢快的氛围。

3.4积极的心理影响

植物景观和水景观对放松身心和平复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男性的作用更加明显,铺装的作用较小[7]。在火车站这个相对快节奏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摩擦会明显增多,加之对顺利出行的迫切期望,人们的心理就会出现焦躁、忧虑的情绪,通过植物景观和水景观的合理设计,有利于柔化情绪,对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结语

随着历史的推进,城市火车站的规划和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注重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深度挖掘各个火车站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以人为本、有机整体、经济高效和历史文化等为原则,充分实现景观规划的作用,为今后火车站的整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李文 付妍彤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美丽,焦健.东北地区火车站广场区域景观设计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6):186.

[2]张雯皓.环境心理学与城市市民广场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33.

[5]荀平,董?.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20(4):53-55,71.

城市设计理论范文8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如图2所示,J.Westphal认为,疗愈景观环境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Eckerling认为,疗愈景观环境以康复为目的,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并可缓解压力。R.Ulrich认为绿色植物、花和水等自然元素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P.J.Knop则认为无论罹患疾病与否,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轮椅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制约,脚扭伤者会受到暂时制约,而老年痴呆者的症状会逐渐加剧。因此疗愈景观环境不应只为特定的患者设计,而应尽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二、相关理论

首先,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主要内容为: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N.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若缺乏场所精神,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场所感将不复存在。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为了易于被感知,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疗愈花园(HealingGarden)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主要指标。

三、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1.花园类型——疗养花园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进而恢复身心平衡,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临接鲤鱼池,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在医院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野外自然景观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阻挡了视线,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3.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4.设计元素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四、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1.花园类型——康复花园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烧伤患者,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

2.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在植物配置上,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3.受众人群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4.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五、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

1.花园类型——体验花园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

2.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并饰有白色小灯,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3.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4.受众人群该花园既是患儿的游乐场,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瑞迪儿童医院建造这座疗愈花园的初衷是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远离病房压力的、自然、安全及有趣的场所,希望每位来访者离开花园时都能焕然一新且更有力量。

六、疗愈景观环境设计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