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1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2

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需要。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术四个方面的素质。其中身体心理素质是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人才培养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智力的竞争,对人才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育之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不单纯是智力的竞争,而是包括体力、心理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竞争;竞争的成败,其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就是人们的健康状况。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际间的竞争日趋增强,人们的精神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各门学科都应完成的共同任务。

二、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1.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改善情绪状况。人的身体和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痛苦中摆脱出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而且可以提高智力能力。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完成既定目标等,都表现得极其生动和真实。这种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和及时反馈,使锻炼者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3.体育锻炼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适度的运动量可以使人从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所产生的良好心理效应也会随之得到增强。

4.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与交往的机会,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三、发挥学校体育功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改善教学环境,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体育是在室外进行的,相对地说,环境宽广,教与学、学与练师生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师生应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探讨教学知识,给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充分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师生情感融洽,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才能最优化。

2.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工作者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积极开展课外训练与竞赛,把学生的接触面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面向社会。全校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运动竞赛得到交流,心灵也得到沟通,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进步、争强好胜的心理,对那些自卑、消沉的心理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可见,课外体育活动对克服心理障碍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3.建立有效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时,不能将其简单地限定在体育成绩考核定级上,而是应根据体育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综合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体育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发展方面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3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本地10所普通高中的学生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文件检索查询等方法,结合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统计处理调查数据,以研究本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1. 教师对模块教学的认识较高,但选项教学执行程度较差

在受调查的30位老师中,85%参加了校级以上的新课程培训并对模块教学有一定了解。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模块教学有较独到深入的见解。但一是由于教学器材、场地等原因致使模块教学难以推行;二是由于高中注重升学质量,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不够高;三是领导对体育与健康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三点原因造成选项教学举步维艰,而选项教学是模块教学的前提,没有选项教学就不可能有模块教学。调查的10所高中皆按照新课标开设了田径项目、健康教育等教学模块,时长为18个学时,但实际教学施行过程中,依照课程设置上满18个学时的学校只有1所。究其原因:一是文化课安排课时数多,侵占了体育课的时间,尤其是高三的体育课几乎被文化课占用或者放羊式安排学生自习;二是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

2. 学校对模块的设置和选择不甚合理

在参与调查的实施选项教学的10所学校中,模块设置数量最多为8个,最少仅为2个,平均设置模块数为4个,从而导致学生的选择范围小,学生兴趣度不高,参与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校规模和经费有限,体育设施场地不足,体育器械购买经费欠缺;二是因为师资水平不高,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只对跑步、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研究比较深入,对健美操、射击、武术等学生兴趣比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研究较少;三是因为传统项目对健康保健的优点和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田径、健康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此外,通过和100名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对新兴的体育项目抱有较大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滑板运动、花样自行车等,但由于专业教师较少,学生在校求学无门。

3. 模块组合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模式设置不合理

经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发现:在组合教学上,85%的教师一是选择难度较小的田径运动,如跑步、跳远等;二是对健美操等缺少游戏性和教学难度较高的教学项目安排较少;三是对竞技球类的理论、技巧、战术讲解太少。此外,在四种授课模式的安排中,其选择情况为:全校选项排课模式(占0%)、年级选项排课模式(47.2%)、年级大班选项排课模式(占33.1%)、班内选项排课制模式(占19.7%),可见,年级大班选项排课或年级选项排课的授课模式采纳程度较高。同时,在四种授课模式的排课效果调查中:有 48.9%和31%的学生认同年级大班或年级选项排课,有 19.8%的学生认同班内排课,仅0.3%的学生认同学校排课。

4.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有待加强

通过对3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体育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整体上不均衡,特别是教学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此外,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合理,学生得不到激励和纠正指导。

三、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块教学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调查现状,笔者认为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块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为学生践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除了优化学校体育器械之外,提升模块教学的有效措施还需要努力做到:一是要明确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施行“模块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愿、自觉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二是要做到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爱好的体育课程,真正体现出模块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实施者;三是体育授课教师应以身作则,完善自身体育素养;四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大胆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五是根据季节、气候的发展变化,结合学生的兴趣,科学、合理地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六是提高体育授课教师备课的意识,增强其科研能力,多组织开展集体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合作学习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授课教师专业成长。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体育的新式教学理念已经走入了全国各大中小学校中。根据教育体质的改革,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体育达标,初中教学目标逐渐转为“健康第一”,在新的教学方法中,体育教学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通过运用体育锻炼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目前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及对其的改进方式

随着国家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身体健康的发展。体育课程设立的初衷原本是为了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目前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与体育教学的初衷渐行渐远,各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与漏洞层出不穷,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体力集中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素质的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也体现出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存在漏洞,这与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优质体育教学”目标不符。同时,由于教师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高效的教学策略,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现状,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更新初中体育教学观念,使用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相关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例如,在田径运动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制订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并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跑步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教师运用高效教学手段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端正教学态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其次,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监督机制,避免“占课现象”的发生。最后,教师可以运用新式的教学手段,以此达到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为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1.建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初中体育课堂

师生关系是否应该平等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在学生义务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平等相处的和睦关系,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关系平等的新型初中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师事先制订的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顺利完成,对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学习“脚内侧停球与踢球”知识点时,教师为了开展师生平等的新式体育课堂模式,可以亲自融入学生的体育课堂中,当学生遇到“脚内侧停球与踢球”动作困扰时,可以立刻向身边的教师提问。教师通过具体的踢球与停球动作,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寻找脚内侧在踢球或者停球时的受力点与发力点,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处的新式初中体育课堂。

2.开展体育拓展活动

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的体育拓展活动之中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体育拓展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道理,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情商与身体双重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拓展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身体与思想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在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时应该考虑该拓展活动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从而达到有效延伸初中体育课堂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运动技巧及其规则”这一部分的相关体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篮球起源知识,以及篮球规则中关于“走步”、“二次运球”、“回场为例”等理论知识。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开展篮球班级友谊赛,让学生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放松自我,并运用自身高超的篮球技巧奋勇拼搏,帮助自己的球队获得最终的胜利。

3.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想加强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建设,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知识强的体育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学生们体育素质的关键。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性素质和体育水平。“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词,作为体育教师,要想提高初中的体育课堂效率,提高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就要从思想上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们领悟到学习体育对于自身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体育类型的比赛,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也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指导。重视初中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基础之一。

体育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尤为的重要,教师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时,在体育课堂中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体育运动相结合。只有通过家长,教师与学生们三者一共的努力,才能够让学生们强身健体,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其他学科,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学信.应用举例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156-157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范文6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德育渗透 可行性原则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又称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实施系统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体育教师在讲授体育理论和技能,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审美观等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独

特优势。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学科是各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这样,在体现体育课程连续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1.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教育因素,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紧密相连。

例如,强身健体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挑战极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顽强的品质;竞技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力争上游的意识;注重整体配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等等。

1.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运动参与的特点,使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在活动中更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样,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例如,意志是否坚强,是否勇敢、果断,是否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等等,从而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较之其他学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更系统、更具体、更丰富、更高效。

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原则

2.1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立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勇于求知、求乐、求美和求友谊的愿望。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体育、德育和个性的有机联系,将个人融入于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在比赛中不断超越自我、展示个性、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并且与同伴协调配合,一起为集体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而顽强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发展学生个性与班集体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做到发展学生个性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2.2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教育学研究认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容易产生拒斥心理,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内化。教育学同时认为,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机制。具体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自我教育机制表现为,学生将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而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振,主观能动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及其德育渗透作出自己的评价和选择。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一要吃透“渗透”二字的涵义,杜绝单纯地说教和一味地灌输,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合理预设一定的德育渗透情境,合理安排德育渗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借助于集体评价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在自我比照的基础上产生自主接受或调整道德意识的动力,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3发挥学生群体结构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组织活动,小组就是学生的群体结构。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群体结构在实施德育渗透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结构的作用,必须选择运动能力突出且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作为体育骨干,并着力提高他们在全班学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体育骨干巨大的影响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不断优化学生群体结构,有效提高教

学效率,同时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德育渗透率得到有效提高。

2.4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心理学认为,个性是“具体的人”的精神面貌,是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个性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和影响,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个性偏差,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合各人的德育渗透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德育渗透效果。例如,对于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应严格要求,并严格督促德育达成效果;对于胆小自卑的学生,应多表扬、多鼓励,逐步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自主能力;对于求快不求好的学生,应针对个人制定完备的考核标准,等等。

2.5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2.5.1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同时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明礼貌程度,对学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要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注重仪表教态,有强烈的事业心,同时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坚持身体素质训练,从而塑造自己独特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形成巨大的感染力,提高教育说服力。

2.5.2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应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

在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教师要爱学生,诚恳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师生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必将使德育渗透事半功倍。

2.5.3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积极的教育评价。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方法,通过教育评价,使学生中的正确思想与行为表现“受益”,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趋向于德育目标。教师应采用积极的手段方法,多表扬,多鼓励,促使学生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向较高的德育目标前进;同时充分注意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求学生持续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和行为。

3.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

3.1坚持课堂常规,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章制度,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上室外课必须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运动鞋;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解,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仔细体会动作技术,刻苦锻炼;要求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严格的课堂常规应包括严格的课堂纪律、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坚持不懈地实施严格的课堂常规,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培养他们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场地、布置器材、清扫运动场、使用和归还器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重要内容。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并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品质。

3.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实施德育渗透。

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富有思想性、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例如世界体育发展史、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我国体育发展史等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在《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运动项目都蕴含着德育因素,例如耐久跑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严格要求,注重吃苦锻炼,培养学生的顽强斗志,使学生克服意志薄弱的毛病。例如跳跃等内容要求学生勇敢果断、从容面对新的挑战、不怕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变得勇敢、自信、冷静。又如球类教学内容集体性、趣味性、竞争性强,富有魅力,且极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型比赛的优势,在适宜的时机辅以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同时,学生相互间的紧密团结、密切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失误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促使学生正确对待队友的失误,给队友以时间并主动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埋怨。

3.3充分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在正确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生有一个从动作僵硬、不规范、不到位到动作协调、准确、熟练再到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更多地关心体育学困生,对学生多赞扬、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富有竞争因素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但只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做好每一件事。

3.4充发利用游戏,实施德育渗透。

游戏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竞争性,因此学生接受它、喜欢它。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承受外界环境的锻炼发展,同时得以向外释放能量和情感。好的体育游戏思想价值高,其教育作用与游戏内容、方法、规则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采用游戏法,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因素,努力提高实施游戏时的教育效果,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3.5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实施德育渗透。

在体育课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如学生晕倒、中暑、心跳过快引起的症状、运动损伤等,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恐惧和害怕。教师必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在处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思想教育,充分强调组织纪律性;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和助人为乐精神。

3.6充分利用运动竞赛,实施德育渗透。

运动竞赛是学生乐意积极参与的学校体育赛事。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普遍会增强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参与者顽强拼搏、力争第一,不参与者积极呐喊助威。运动竞赛要求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紧密团结、注重相互间的合作。因此,在竞赛中,教师应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比赛中注意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较之于其他学科更有利于德育渗透。教师在正确掌握基本实施原则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多途径的德育渗透,一定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