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例6篇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1

一、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履行教育职能

1、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根据学院党委《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决定》的精神,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做好“五好职工”, “五好家庭”的评比表彰工作。弘扬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及业务素质。

2、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学院的教学和服务工作上来。

3、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深化学习型工会组织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工运理论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对专兼职工会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工会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4、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教职工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配合有关部门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深入开展为教职工“送健康、送快乐”的活动

1、结合各种运动会和重大节日,大力开展适合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2、发挥“教职工活动中心”宣传阵地作用,吸引更多教职工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

3、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丰富教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满足教职工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举行200场气排球比赛,100场羽毛球比赛,100场乒乓球比赛,100场比赛,20场篮球比赛,10场足球比赛,组织100人参加校运会。

4、鼓励分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水利厅和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突出维护职能

1、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XX年重点是做好关心了解一线教师、特殊岗位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困难职工做好各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对突发不幸事件、重病住院的职工,工会要成为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及时给教职工送去温暖。通过工会的送温暖活动提高全院教职工的亲和力、凝聚力。

2、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发现和处理问题,反映教职工的要求和呼声,开通渠道,热情接待每一位教职工的来访,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做到反映有记录,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3、帮助教职工联系子女上中小学事宜。六一节给14周岁以下的儿童发放礼物。

4、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认真做好南校区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5、努力搞好教职工的生活福利,增强工会的凝聚力。组织实施好节日的慰问工作,组织教职工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健身活动。

四、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力度

1、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组织召开学院第一届四次“教代会”,落实法律赋予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配合学院纪委做好院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会、教代会要在进一步完善院务公开工作机制、明确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强化院务公开措施、丰富院务公开的形式、提高院务公开的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工会建设,增强工会活力

1、要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意见》要求,以创建“合格职工之家”和开展工会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为手段,增强组织活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2、建立健全工会女职工组织。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切实为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3月份组织女职工参与自治区机关工会和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联合举办的“关爱妇女,远离乳癌”免费检查活动。开展有益于女职工健康的各种活动,如“庆三八节春游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女职工的素质。

3、关心青年教职工,组织青年教职工开展联谊活动,加强青年教职工的联系、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融合。

六、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2

(一)制定产学合作法规

1台湾地区“国家科学委员会”

产学合作相关法规多以行政制度为主,其内容包括:促进产学合作、促进人才交流、规范研发成果、资助经费及设备、奖励杰出的产学合作计划及培养研发人才计划等,如:《补助提升产业技术及人才培育研究计划作业要点》、《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业要点》、《补助数字内容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业要点及补助专题研究计划作业要点》等。

2台湾地区“经济部”

台湾地区“经济部”为促进产学合作、研发新产品及规范研究成果,按照台湾《2015年经济发展远景第一阶段三年冲刺计划产业人力套案》,颁布有《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实施项目及经济部工业局执行行政院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奖学金奖助作业要点》。

3台湾地区“行政院劳委会”

台湾地区“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为帮助企业及中高级劳动力,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能力,联合各大专院校,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相关训练课程,提升训练质量及绩效;促进中小企业办理训练的意愿及行动,以有效提升劳工训练密度,制定适当人力资源发展策略,颁布有《产学训人才投资项目实施计划要点及台德菁英计划补助作业要点》。

4台湾地区“教育部”

台湾地区“教育部”由早期的建教合作到现在所推动的产学合作所颁布的法规内容涵盖促进产学合作、规范研发成果、促进人才交流、考核产学合作及规范经费与设备,相关制度(1999~2008)如下:《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大学推广教育实施办法》、《技专校院开办产业二技学士专班计划》、《大学校院设置产业研发硕士专班推动实施要点》、《教育部补助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审查作业要点》、《辅导分发国中技艺教育学程学生就读高中职实用技能学程实施要点》、《教育部补助推动产学携手合作实施计划要点》等。

(二)建立产学合作中心

为促进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发展,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产、官、学、研等资源,于2001年11月成立技专院校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2002年3月完成对产学合作中心的公开评选,同年4月12日,选择重点领域成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其目的是配合技职教育的特色发展及区域产业的需求,按照区域产业的需求与学校师资特点,结合技职院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产业与技职院校互动窗口。2002年,在台湾北、中、南三区筹设成立6个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具体参见表1。各中心产学合作中心的专业领域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台湾地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的工作重点有三项:技术研发、咨询与转移。区域合作中心的设立充分整合、运用各技职校院内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特别是研究人员。它不仅推动了区域性、跨校性、不同产业领域的合作,也建立了区域性、跨校性、不同产业领域的教育伙伴关系,在技职院校之间、技职院校与产业之间建立了联盟关系。

(三)成立多所技术研发中心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为了加强技职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强化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系统整合、中间试验和商业性试验,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验证环境,并解决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促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学校的研发能力与水平,成为产业研发升级的有力后盾,积极提业技术研发支持。2003年8月,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重点设立15个技术研发中心,以增强各技职院校研发实力,深化技术研发成果,提升学校实务教学及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底,共评选成立40所技术研发中心。

(四)政府机构设定推动目标

就目前台湾产学合作推动情况而言,主要规划单位以“科学委员会”、“经济部技术处”和“教育部”为主,各有不同的政策目的。其中“科学委员会”产学合作研究是以政府资助产学两方进行合作研究为主,其合作计划模式,由“科学委员会”提供主要研究经费,学术界投入研究人力,企业界提供配合经费及派员共同研究,而研究成果由计划研究团队、出资合作厂商及“科学委员会”共同分享;“经济部”技术处科技项目计划以技术发展为主;“教育部”则以教育系统与产业界衔接为目的的政策为核心,具体见表2。

自2003年开始,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各校产学合作执行绩效纳入校务综合评估,目的是引起各技职院校重视,积极推动落实这项工作。

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台湾目前有93所技专院校,每个学校发展各有不同,目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部近年来积极在这些院校推动以下几种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将分别介绍各模式内容与实施现状,并进一步展开分析比较。

(一)高职建教合作模式

建教合作教育是通过学校与行业单位的合作安排,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一方面到相关行业职场接受工作岗位训练,为未来就业储备工作经验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校企双方明确的课程设计及教育培训,安排学生到行业单位现场学习工作,也可获得生活津贴,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毕业后顺利衔接就业岗位。目前各校开展的高职建教合作班,以轮调式、阶梯式和实习式三种方式为主,其中以轮调式推行层面最广,其中轮调式建教合作:轮调时段原则是3个月在学校,3个月在行业单位实习,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实施模式;阶梯式建教合作:阶梯式建教合作的安排是1、2年级在学校接受基础教育,3年级则前往行业单位接受专职训练学习;实习式建教合作:1年级以寒暑假期间实施为原则,2年级除寒暑假外,学期中实施以不超过5周、3年级则不超过12周为原则。

(二)产学联手合作模式

产学联手合作主要通过技专院校与高职的合作衔接机制,协调企业提供高职或技专校院学生就学期间工作机会、津贴资助或设施共享,其实施方式以3合1(高职+技专校院+合作企业)的合作方式,发展3+2(高职3年加二专2年)、3+2+2(高职3年加二专2年加二技2年)、3+4(高职3年加四技4年)或5+2(五专5年加二技2年)的纵向弹性衔接学制。课程规划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合作企业正式员工为目标。高职阶段可采用轮调式、实习式、阶梯式或其它建教合作教学,在技专校院部分可利用产业界与学校合作弹性教学设计。上课时间弹性配合合作企业的工作需求,除白天上课外,也可以采用夜间、假日及寒假期间上课。

(三)高职重点产业专班模式

从2006年8月起针对产业劳动力短缺现状,由职校开设专班,招生采取额外增加方式,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在毕业后就可以投入岗位。为帮助台湾地区家庭经济贫困未能继续就学者,此专班的学生来源以没有报名国中基测或曾于国三辍学的中辍生为主,各县市政府可推荐国中应届毕业但是没有升学的学生名单,由各校负责招生。学生不仅学费全免,学校也将落实就业辅导,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从2006年实施以来,开设有模具、机械、机械加工、机电、机工、汽车等专业,招生学校以公立高职为主,私立学校为辅。

(四)高中职实用技能课程班模式

2004学年度实施的国中技艺教育课程,针对国中三年级实施二至四职群课程,以落实职业试探功能;2005学年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本位”的高中职实用技能课程班。高中职实用技能课程班是延续国中技艺教育,为具有技艺倾向、就业意愿和想学习一技之长的学生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以学习过国中技艺教育课程的学生为优先招收对象。课程采用年段式,以技能导向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学生可随进随出,学得年段式技能,随时进入就业市场,提供适合发展机会。其上课方式分为日间上课与夜间上课两种,三年修完150学分,发毕业证书。实用技能课程目前共开设13个岗位群、72个专业供学生选读,包含机械群、动力机械群、电机与电子群、化工群、土木与建筑、商业与管理群、农业群、家政群、餐旅群、水产群、海事群、设计群、食品群,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志向选择相关专业就读。

(五)产业二技学士专班模式

专班的开设以二技学制为原则(包含二技日间部、二技进修部及二技在职专班),目前优先实施领域有新兴产业、12项策略业、劳动力缺乏严重及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专业,该专业招生名额需求有60%以上为产业界或公会推荐者,采用单独招生方式以及分春季班及秋季班两次招生方式实施;在职专班如设定以特定产业界或企业员工为招生对象,项目应报经“教育部”核准后才可以实施。课程规划应邀请产业界参与,并结合产业需求规划实习课程(在职进修不在此限),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资方面,加强学校教师与产业专业师资合作授课,以及创意、科际整合、人际合作等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以符合职场需求。除现有师资外,学校在相关法令规定内,得延聘产业界及研究机构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教师授课。上课地点得视课程规划,部分课程安排于产业机构内上课。

(六)产业研发硕士专班模式

按照《2015年经济发展目标第一阶段三年冲刺计划(2007~2009年)产业人力套案》分析,为填补台湾地区现阶段产业发展所需人力的缺口,有效地区科技产业投入研发创新,提升科技产业竞争力,特推动大学校院设置产业研发硕士专班。本班设置领域以岛内产业研发人才供给不足的电资、材料、物理、精密机械等科技领域及传统产业领域为主。课程内容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切合产业需求,课程规划可邀请相关合作企业共同参与,采用密集式课程设计,除日间上课外,也可兼采夜间、假日及寒暑假期间上课,实践性课程可聘请产业技术专家担任授课,修业期限以不超过2年为原则。

(七)台德菁英模式

“行政院劳委会”为消除青少年劳工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鸿沟,与“教育部”、德国经济办事处共同推动台德菁英计划,采用国际公认的德国双元职业训练制度,借鉴德国工商总会的课程训练方式,以行业单位的工作训练为主,学校的学科教育为辅的教育方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现在分别有高职、二专、二技、四技的课程规划。企业工作岗位训练每周施行3天(24小时),二专、二技及四技学制每周上课1~2天(8~16小时),高职每周上课3天。学生于企业工作岗位训练期间,平均3~6个月轮调一次。政府资助就学期间50%学费,修满各类课程的规定学分,可获得由学校所颁发的正式毕业证书、劳委会与行业单位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期中、期末通过测验可获得德国工商总会所颁发的国际专业认证,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认可。毕业生经择优推荐参加海外研习计划甄选,通过者可赴德国研习1个月。

(八)最后一里就业课程模式

最后一里(LastMile)原是电信用语,指的是电信网络拉到终端用户的那条电话线;教育界借用这个概念,推动由学校与行业共同规划的最后一里就业课程,在学生毕业前开设,并得延伸至大三课程实施,以帮助志愿就业毕业生转衔至产业界,并辅导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生综合、跨领域创新及实践经验。课程性质分为专业能力补足性课程及综合性能力外加课程,包含参观、见习及实习等方式。授课采用产学合作的双讲师制,行业师资以教授实习课程、企业实习、实践课程以及实践专题或制作为主,使课程着重实务能力的培养,以利学生转衔就业。

(九)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

此计划目的在于衔接大专校院课程紧密结合产业技术职能的需要,以引导学生顺利就业,并结合大专校院系所,聚焦产业技术共通基础科目规划课程,以培育产业所需的技术专业人才,实施对象一般为大学及技专校院。2007年度首期针对精密机械、表面处理、模具及纺织等产业基础技术培训相关人才。

三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一)实施时间

高职建教合作模式在这九种模式中,历史最为悠久,从1969年实施至今。其它八种模式的都是2003年开始实施。

(二)实施目的、领域与方式

各模式实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拉近学校与产业界的差距,但在个别实施领域上仍有差异,大致可区分为两类,一个是以国家政策重点产业为主,另一个则以区域性个别产业为主。而不同实施领域中,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1.以国家政策重点产业为主:包括产业研发硕士专班、启动产业扎根计划、产业二技学士专班、产学携手合作专班、高职重点产业专班及台德菁英班;2.以区域性个别产业为主:包括高职建教合作班、高中职实用技能课程班以及最后一里就业课程。

(三)开设性质

产学合作人才培育项目的开设性质,主要可区分为授予学位的模式、开设课程的模式两大类:1.授予学位的模式:学生选读产业研发硕士专班可获得硕士学位;产业二技学士专班可取得二技学位;修读产学携手合作专班可取得高职与技专的学历;于高职建教合作班、高职重点产业专班毕业后可获得高职学位;于高中职实用技能课程班修满150学分后,可取得高职学历;台德菁英班毕业后,按照其开设学制,取得高职/二专/二技/四技学位;2.开设课程的项目:此种方案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产学双方一同设计与实施课程。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强调由产学双方聚焦产业技术共通基础科目以规划课程;最后一里就业课程由产学双方共同规划并开设课程,以辅导学生充分就业。

(三)学制

单一学制:高职阶段:高职建教合作模式、高职重点产业专班、实用技能课程班;技专阶段: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最后一里就业课程、产业二技学士专班、台德菁英二专、二技及四技班。硕士阶段:产业研发硕士专班。

双学制:产学联手合作专班(高职学制加技专学制)。此专班以培养业界所需长期人才为目的,强调由高职、技专、及产业界共同培养人才。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地区相关部门为了保障技专院校的产学合作,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以市场为导向,创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最终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使产学研合作可以依法进行等。

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工程领导力麻省理工学院项目式课程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吴之洪(1955-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与管理;李明辉(1981- ),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与艺术设计。(江苏南京21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11JSJG322)、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大课题“以‘项目’教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JSJM2010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1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作为向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吸引力、人才质量尚有待提高。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开始实施一项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工程领导力计划,在能力培养、学习模式、企业参与、专业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项目式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目前,这项计划已引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本科院校的高度关注,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尚未对此项计划给予充分重视。

一、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概况

近年来,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和工程教育,作为提高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先后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工程教育,培养本国工程技术人才,这使得美国在工程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美国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但美国本地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才却相对短缺。这种现象引起美国政府与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美国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加强科研投资在“基础研究方面领先世界、在人才和创造力方面领先世界”①。这项计划得到美国工程院的积极响应,美国工程院在《2020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的报告中提出:“工程师必须理解领导力的原理,并且能够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不断地实践这些原理……高超的领导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坚持很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培养职业主义意识。”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领域纷纷行动起来。其中,作为美国最顶尖的理工类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制定了多项以培养美国工程领导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措施,工程领导力计划即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工程领导力计划是一项针对本科生的课程改革计划,其目标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包括课程设置、学分结构等;二是提高工程和科技教育的质量,主要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教学过程种的作用,延聘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三是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术。这项计划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出校友伯纳德・戈登资助2000万美元,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这个项目受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极大重视,制定了全面而详尽的实施流程和评价标准。由于这项计划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示范作用,从2010年开始,美国其他10所大学也陆续推出此项计划。

二、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特点

作为对美国工程技术人才急切需求的回应,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程领导”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是工程领导力计划的目标。首先,该计划对其核心理念“工程领导”做了界定:在工程概念、设计、实施等方面能够引领技术变革而且较有影响力的组织领导者,其中涉及多个领域比如产品制造、工业流程、项目管理、材料科学、分子科学、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等②。其次,该计划将“高效能工程领导”分解为六项能力:一是领导性格,即领导者在工程管理中具有果决、责任感、忠诚、自我意识、奉献的精神;二是理解认同,对下属和团队成员能够倾听不同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和认同,凝聚优秀的企业文化;三是意义建构,即对工程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准确把握工程前沿,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对工程方案进行合理评价和甄别;四是目标愿景,了解产品和工程的制造与设计过程,运用创新思维对产品进行规划,提供解决方案,对产品概念进行实物化;五是实现愿景,能够带领员工进行团队组建,进行有效的团队领导,整合有效资源,实施项目运作与监管;六是技术知识与批判性思维。最后,该计划明确了本科阶段的工程领导培养目标。由于该计划的实施周期仅为1~4年,仅从人才养成的全过程来看,如此短的本科学习时间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更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工程领导,但是该计划为工程领导人才的后续或接力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程领导型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核心价值或工程领导的理念非常重要,这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2.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工程领导力计划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特点,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各种能力进行有效整合。该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的项目课程模块。具体而言,第一层次是普及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专业认同感和奉献精神,具体的做法是工程学院所有本科学生(约600人)学习完全相同的工程项目课程模块,培养团队合作。第二个层次是选择不同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工程创新和发明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为部分学生(100~200人)开设选修课程,包括一些学习模块和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通过考试就可以得到“戈登”工程师证书。第三个是层次最高的精英课程,对通过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模块化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学生(通常为20~30人)进行选拔。旨在通过更加个性化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真正的工程领袖,并颁发“Gordon ELP(工程领导)”证书。至此,三个层次的领导力培养计划课程全部完成。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离不开实践,因为在高效能工程领导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中,很大程度上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无法通过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必须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锤炼而成。因此,该计划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以项目为基础进行的。这些工程实践活动由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让学生亲自领导和管理,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产品,而工程领导力实验室则提供与现实项目中相同的设备、资金等生产环境。学生围绕产品生产体验各个层次的领导实践。这些项目既有实验室精心设计,也有来自企业的现实需求。为此,麻省理工学院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环境和设备,比如学生可以24小时进入实验室,使用仪器、设备和材料,遇到技术问题时会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不同院系的学生也可以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的大项目研究。③

同时,该计划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项目的真实性。比如,与企业签署协议,由学生定期完成企业交付的产品订单,从而为学生提供后续研发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是对学生管理和研究的项目提出高于实验的质量和工艺要求。由于企业面临市场销售的压力,对质量要求很高,学生需要领导自己的研发团队,经历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工艺制造、组件供应、生产与质量管理、整机调配、营销与财务管理等。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直接提供给企业销售或者作为重要组件使用。

4.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工程领导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对所有项目统一管理,从而确保计划顺利进行。负责管理团队的员工具有丰富的管理或研究经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也亲自参与管理。整个计划的管理团队由专家、教授负责项目设计和管理。这种公司化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整个计划得到顺利开展。

在三个层次的工程领导力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成绩与实践考核也有详细的要求与标准流程,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考核要求。项目实施前,学生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比如资金要求以及对成本、时间和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产品交付给企业以后,学生需要针对自己参与的工程实施进行答辩,从事先规定好的六个方面逐项陈述,最后由工业界领导和校方代表进行联合评判和鉴定,给予相应等级的成绩,并颁发证书。

三、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发展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如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等。④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许多院校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计划过于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对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不重视,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时数严重不足。二是根据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操作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三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动力。尽管中美两国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等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作为一项人才培养计划,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先进的组织和实施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1.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使命感。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领导潜质的工程人才,目标非常明确。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但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战略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对传统研究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有着某种程度的依赖。一是在教师管理与激励方面,重视理论教学与科研,轻实践技能与操作,在教师年终工作量考核时,除了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还要求必须和承担科研任务;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往往通过为期几天的短训拿到所谓的“双师”素质资格,而不愿意去企业深入学习生产技能;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兼职队伍,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在招聘兼职教师时,要求必须有硕士文凭或高级工程师职称。

2.优化高职生能力的结构,突出岗位垂直迁移能力。目前,尽管国内不少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个性拓展课程”等。这种课程划分方法极为笼统,职业、岗位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很模糊,更没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而且对学生的岗位垂直迁移能力关注不够,造成目前高职生“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的奇怪现象。笔者曾对某专业47名毕业生做过一次调查,超过60%的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以后会选择离开,其理由是“不甘心做一辈子操作工”。从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意见看,高职生在实习期间的能力表现与企业从人才市场招聘到的人员基本相同,专业素养乏善可陈。由此可见,我国高职教育在校期间即应制定一些像工程领导力计划那样的项目,不仅培养高职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也通过特别训练,提升他们在承担一定时期的操作工作以后往更高职务升迁的能力和机会。

3.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升项目式课程的质量。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校企合作。企业与院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许多来自计算机、网络、建筑、医疗仪器、材料、能源等领域的资深工程师和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真实项目或产品设计与生产,为学生带来全真的学习经验。⑤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行项目式课程,但由于重视不够,项目式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更接近于理论教学或简单的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严重脱节。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流于形式的真正原因。因此,应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投入充裕的资金,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吸引企业参与,尤其是招聘企业工程师作为项目式教学的兼任教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注释]

①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

②雷庆,巩翔.本科阶段工程领导型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分析――以戈登-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计划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9.

③雷环,(美)爱德华・克劳利.培养工程领导力引领世界发展――麻省理工学院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概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82.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05-03

虽然担负着高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一些年来,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向多元化迅速扩大,但完善可靠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没有真正形成,致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难以保证。这不仅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小视的瓶颈,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配置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其差异性体现在它有极其鲜明的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与同一系列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又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满足社会中的某些职位(组)技术技能和专业品质的特点,体现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有一定职业经验,适应就业生存的必需。二是满足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掌握终身职业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专业素质和技术领域开发所必须掌握的理论框架。三是符合高等教育这个本质属性方面,还应当体现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学会思考和生活技能的职业人的素质,为学生的完满人生奠定坚实基础。[1]

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上,要反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发展,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设计方面,做到科学化;与此相适应的配套教学管理,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发出人性化的选课程序,选课进程和学分安排要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该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体现围绕该专业而构建课程群的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实验教学。结合生产应用培训(学校),并在学校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起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对独立的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需求。在开设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把行业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来,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和目标。形成基础、能力、专业的合理比例的课程群,使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更加显著的时代性,逐步形成主动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集群。

2.和谐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这个大前提。同时要让所有学生达到“智、德、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在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观念和行动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并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

3.体现实用性。按照办学特色而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为主体。基本理论知识传授部分,讲明概念,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突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应用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岗位技能。

4.集成性原则。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很好地实现学校内、外部环境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实现有机融合,优化配置。研究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和短学期课程。在学生就读期间的总学时中,公共选修课程,要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方式、编排顺序,都要合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办学单位,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上,体现其办学的目标,形成亮点。

5.灵活的原则。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产业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确保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地位的同时,站在市场的前沿,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其研究成果,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做好合理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级化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之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6.操作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因此,制定人才计划时,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实践操作这个环节,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学生修读的总学时当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40%以上。减少示范性教学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验。学生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时间,相应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要单独开设,使学生得到更加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7.产学研优化组合原则。产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相联合,打造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当积极主动地赢得企业的参与,获得科研机构的支持,三方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各二级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形成过程中,应当通过二级办学单位和学校层面的两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充分酝酿、讨论和论证,使人才培养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反映生产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大胆创新,突破“先通识课后专业课;先理论课后实践课;先学历课后工种操作课”固有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学生所学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以及有关工种考试课程,职业技术能力鉴定工作在高职院校也要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学生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也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做出合理安排。“学工交互、学研交替、企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

1.有关课程的词源。“课程”这个词的开源:在中国,课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宋年间。孔颖达为《诗经》作疏时(“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就曾经是用过“课程”这个术语。他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作《论学》当中,也多次提及“课程”这一术语,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的开源,来自于拉丁文的意思是“轨道”(赛道)、“学习过程”(研究的进程)。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倾向于“道”,有的倾向于“跑”。倾向于“道”,则强调学习内容的设置,促进了后来的学科中心论的发展;倾向于“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促进了后来的儿童中心论的发展。

2.有关课程的若干定义。(1)课程就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的具体科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又可以分为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广义课程是指人们所有的学习科目。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具体的学科科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课程当作是“道”。(2)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所有教学元素和它们诸元素之间的运动进程。教学元素不仅仅包含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习者,还含有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3)课程就是预先想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过程。(4)课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学生自身所感受到的意义,而不是事实、知识、信息单纯的呈现。较少受到“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课程安排的限制。(5)课程就是对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再生产,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方面来看,课程就是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体现。(6)课程就是对社会的革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生适应或服从于社会,而是使他们勇于营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3.课程设计和安排。课程设计和安排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所有教学科目、实施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时间进程,进行全面的组合和合理的安排。从学科专业教学的这个维度上来看,人才培养计划是对某个专业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规划后,编撰而成本专业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具有导向型和方向性。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人才培养计划当中的核心,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根基所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条不紊的教学工作方面。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要与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在生产实践、经济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方案,转化并推广到一线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理论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高素质的社交技能。培养在某一领域能够独当一面、完成好专门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体现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讲,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职前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成将来职业行动的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课程也被称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研究,使他门可以学会完成职业生涯中某个专业的核心任务;通过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从事该职业的专业资格。那么怎样建立起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模式群呢?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群,它是完全用某个职业的核心工作任务为根本,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是由“工作区”的具体典型的任务,转变而来的,通常表现为抽象与具体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性学习任务,其核心特征是确保整个工作任务过程的整体性。学习领域课程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来自于极其具体的职业领域,是理论与实训高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任务。这个课程集群的建设,需要引入专业化的课程研发方法和研发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也就是引入先进的专业研究和技术发展计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实训专家座谈会,通过全面的职业准入、职业资格鉴定与研究,按“照”职业发展的规律和模型,重构学习领域模式的全面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集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及文化素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技能或能力的要求上面。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社会,科学和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职业岗位处于相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之相应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变化。所以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不仅着眼于目前的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基于专业职位变化的适应性。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往往使得许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团队,进行整体性的活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全面而专业的职业组成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解危机的能力、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也要把这些非技术(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当中,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课程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

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别的技能水平。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也应包括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其内涵是质的变化,是在以往经验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提升。目前,大部分工作岗位均是科学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有机的组合。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唯有具备了科学理论技术,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所以,高职院校所设计的课程,应该包含占主导地位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运用所需的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国际通行的分类法,可将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而前不久,英国教学理论研究专家――罗米索斯基对此项分类方法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即从另一个角度,把技能分成创造性的和再生性的。可再生技能的特点是在技能重复的活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大的变化,体现在固定程序操作的模式,比如利用计算机精心打字。创造能力的特点是在技能活动方面,要预先制定计划并使用任务绩效理论或在决策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灵活性和权变性。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的出现,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在生产和应用领域也日益增多。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其职业发展和定位是高技能岗位,这就要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例较高。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设计中,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3]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孔小利.研究高职办学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作者简介:张新科(1966-),男,河南上蔡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德国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德比较高等教育;贾斌(1980-),男,河南平顶山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苏陕为个案的我国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差异性研究”(编号:08SJB8800038),主持人:张新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24-04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就业、改善民生、优化教育结构,体现社会公平、提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抓职业教育的政策要像抓经济一样“硬”,只有硬的政策,其影响才是巨大的、深远的、根本的。区域教育政策的取向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快慢是密切相关的。江苏和陕西作为东西部地区教育对口协作的典型样本,两省所处的地域不同,所依托的经济产业不同等因素导致了政府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差异。

一、苏陕两省积极推进示范性院校建设,江苏在数量、规模、水平方面成就显著

2006年江苏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扶持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截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从全国1228所高职院校中遴选出200所部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江苏有国家示范性院校7所、国家骨干建设院校8所,入围数列全国之首。2007-2011年,江苏省统筹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先后遴选出2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并将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含5所高职院校)整体列为省级示范性高职园区,基本覆盖了所有省辖市。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财政除每所资助专项建设经费800万元外,还按照与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1:1的比例进行配套,建设期内省财政各类专项拨款达到3:1,生均财政拨款执行与本科同样标准;对省示范高职院校和省示范高职园区院校,省财政每所资助100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这些举措使江苏高职教育在全国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实践中形成了“江苏特色”和“江苏气派”。

“十一五”期间,陕西实施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足陕西高新技术、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建设了3所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财政累计配套8500万元。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了示范院校建设计划,顺利通过了省级及教育部、财政部验收。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7年制定下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启动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计划通过5年时间,建成8—10所能够引领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建设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目前已遴选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分别于2008年、2009年进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省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予以支持,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江苏示范校建设相比,以及考虑地方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陕西在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数量、规模、水平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方面,陕西需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

江苏深入推行高职院校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提升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结合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要求,2011年全省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进行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实行“文化测试+技能考核或面试”的考试招生模式,被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全省共4.2万名考生提交申请,注册率达80.1%,实现了考生和院校的“双向选择”。

此外,江苏还探索开展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多年,考试内容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三部分,分别计分,先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不合格考生不再参加文化、专业考试。这种“知识+技能”的招生模式经长期实践已较为完善。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又开始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试点。

陕西结合本省实际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010年首次在3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10个专业安排了450名自主招生指标,探索实施自主考试、自主录取试点。不断加大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比例,每年按4%左右的递增比例扩大高职招生规模,同时还提高高职院校跨省招生的比例,使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跨省招生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

三、与江苏相比,陕西地方政府应着力加强高职院校各项基础能力建设

江苏从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创新能力、研发中心建设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2004年起江苏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省级实训基地资助400万元,部级实训基地按1:1比例配套经费。江苏已建成部级实训基地52个,省级实训基地93个。在实训基地布局上,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扶持原则,优先支持国家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江苏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近五年共投入7500万元用于高职院校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立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质量工程项目评审时,对高职院校采取单独划定指标,与本科院校分类评审,确保高职院校项目入选比例。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时,将实施范围由本科院校扩展到高职院校,通过项目实施不断增强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为促进高职院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截止2010年,江苏立项建设了19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些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实施成果转化,积极承担大学生实训实习及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已初步建成高职院校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高新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期间共获得科技项目703项,项目总经费9716万元。其中部级项目16项,经费1803万元;省部级项目71项,经费2925万元;承担企业委托等项目399项,经费3196万元;签订“四技”服务合同1475项,合同金额4367万元。其中技术开发及转让合同234项,合同金额2193万元;技术服务及咨询合同1344项,合同金额2191万元。申请专利351件(其中发明专利80件),授权专利219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0715人次。

陕西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确定了“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四项改革、实施四项计划”的宏伟目标,使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大工程”即实施陕西省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四项改革”即高职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体制与机制改革;“四项计划”即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陕西教育主管部门以理念更新为先导,以统筹协调为己任,以内涵建设为龙头,明确了“抓示范、促重点、带一般、强基础、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先导,着力强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梯队构架,互为促进发展。

四、苏陕两省要为高职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陕西应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

(一)江苏在支持高职教育方面实施了税收优惠、新校区建设债务化解等积极的财政政策

地方税收优惠。江苏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对高职院校从事教育劳务、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举办培训班等方面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教学等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用于教学的进口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各地市也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如:常州《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常政办〔2007〕78号)指出:1.对企业资助和捐赠职业院校用于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的资金和设备费用可按规定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2.对职业院校开展“四技”服务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3.对实习学生按有关规定和实习合作协议提供合理报酬,支付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落实校企合作办学中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南通也制定了《关于对南通职业院校实行税收和收费优惠的若干意见》,对职业院校的税收和收费实行进一步的政策优惠。

省市共同支持高职教育园区和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江苏省逐年加大高职院校基本建设债务化解力度,截止2010年,共为全省省属高职院校化解债务41亿元。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发展,如常州市通过政策优惠为高职园区建设补贴超过25亿元。

兼职教师课时费。江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规定: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员、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职业学校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课时费,允许在省财政核拨各院校总经费中列支。对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课时费,各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如:南通制定了《南通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对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作出了明确规定。常州《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常政发[2007]78号)指出,对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承担部分的支出从企业自留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师生实习任务、实习培训、组织开展订单式培养工作显著的有关人员、优秀企业兼职教师,给予奖励。常州市政府在“促进高职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方案”中明确:由常州高职园区聘请国内外专家、规模企业技术总监担任专业带头人,带动园区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按生均500-800元设立园(校)企合作专项补贴,用于兼职教师课时费支付、对企业接受学生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的补贴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伤保险等经费。

实习耗损补贴。江苏高职院校实习耗损补贴主要来源是省财政拨款,少量由各院校自筹解决。部分省辖市也出台或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减轻高职院校负担。南通市在《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青年职业见习制度的通知》(通劳社就[2009]48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见习基地实训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主要用于见习基地在见习计划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费用。无锡市出台学生实习耗材预算和使用政策,保证学生实训耗材经费并规范使用。常州市在“促进高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方案”中指出,按生均年补贴500-800元标准,对接收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企业,实行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兼职教师课时费、实训耗损等经费补贴制度。

顶岗实习工伤保险。江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安排学生实习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苏发〔2008〕14号)中,明确要求建立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险制度,为在校大学生统一买单投保。江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企业接纳在校学生实习和勤工助学活动的通知》(苏劳社劳薪[2001]24号),要求企业加强对实习学生上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伤亡事故。对学生实习的时间、工种、报酬加以规定,并要求在企业与学生签定的协议中明确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为了防患于未然,按照学院、学生1:1的比例,为全体学生缴纳意外伤害保险费。常州市《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常政办〔2007〕78号)中指出,对实习学生按有关规定和实习合作协议提供合理报酬,支付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市政府在“促进高职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方案”中明确,按生均500-800元设立园(校)企合作专项补贴,用于兼职教师课时费支付、对企业接受学生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的补贴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伤保险、实习耗损等经费。南通市《关于印发〈南通市市区青年职业见习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劳社就[2006]29号、通财社[2006]52号)中规定,顶岗实习学生每人补贴意外伤害保险费20元,并参照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二)陕西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为全省高职教育良性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是制定落实了一系列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陕西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陕西省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管理规定》、《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构建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了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陕西省经济实力较弱,但高等院校数量较多,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省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三是政府主动服务,协助院校解决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如解决了高职办学用地、办学贷款、“双师型”教师引进等问题;根据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需求,调整、合并、重组高职院校10余所,接收划转院校8所,这些都为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陕西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了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人均培养标准,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保证高职院校基本公用经费拨款,并按年度递增;对全省高职院校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包括国家规定的津补贴),使教职工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基本建设经费按学校建设规划落实到位;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建所需经费,均能按国家财政投入的比例1:1配套落实,示范高职院校生均经费达到了普通本科院校水平;协调税务部门,加大对校企合作税收政策的优惠,对校企合作支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给予优惠;企业委托高职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按地税的有关规定给予营业税减免的政策优惠。

陕西还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高职教育奖、助、贷、减、免、缓等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行高职院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绿色通道”,建立了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偿还机制,完善了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安全提出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与保险公司携手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与企业签订合同,试行安全责任分担制,降低了顶岗实习的风险。

五、结论与建议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宏观政策导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江苏与陕西所处地域不同,所依托的经济产业不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江苏在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更为全面和深入。也正是深入持久的政策支持,实现了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全、校园新,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高职江苏军团”强势发展,创造了颇具特色的“高职江苏模式”。苏陕两省应当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1.陕西地处西部,交通便利,是我国的战略重地,有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有众多的部级和省级科研院所,他们拥有大量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政策,推动高职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基地共建、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陕西应进一步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利用财政、国债、银行贷款或政府贴息贷款,尽可能地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经费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要鼓励支持并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增强高职院校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从而增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3.《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权利,但仍缺少与之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但有些惠及企业的政策要落实到操作层面,如对接受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应给予相应税收的优惠,以及如何减免、减免多少等应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责、权、利分明,企业才有更高的参与高职教育的热情。这些都需要苏陕两省的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

4.地方政府应当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发展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纳入对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的业绩考核范围,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征地、科研、人才引进、校办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在政策上和税费上给予支持和优惠。政府的职能重点应在协调各方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就业渠道、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统筹、协调。

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体统筹,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建立、健全相应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建立与教育市场相适应的合理体制。同时,在高校体制重大调整和改革中注重科学论证,慎重决策,避免重复建设,从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朱方鸣,徐建中.论江苏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及策略[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28.

[2]李洪荣,张排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举措[J].江苏高教,2008(02):131.

[3]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R].2009:1-3.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R].2009:2-5.

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实证研究

建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打造各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体系,推进高职院校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夯实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得改革的风气之先,其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对高职院校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笔者试图从研究“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实践入手,寻求高职院校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规律。

一、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特点

(一)专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

“十一五”规划末(2010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共开设17个专业大类、169个专业和335个专业点。经过“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动态调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保持了17个专业大类不变的同时,专业减少为165个,专业点也减少到323个。具体调整情况详见“十二五”规划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一览表。见表1。

由表1可看出,“十二五”规划期间,除湖南大众传媒职院专业大类和二级专业类都很稳定,只在具体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外,湖南其它8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力度都比较大:9所中有8所专业大类、二级专业类均发生变化,9所院校新开和停招专业合计都达到9个及以上,最高的永州职院达到33个。其中新设1个专业大类的有长沙民政职院、湖南铁道职院、湖南交通职院,停招1个专业大类的有湖南工业职院、永州职院和娄底职院,新设1个专业大类同时停招1个专业大类的有湖南科技职院和湖南工艺美术职院。二级专业类调整达到3个以上的院校有6所,二级专业类调整达到6个以上的院校有2所,其中娄底职院二级专业类调整达到9个;9所院校专业调整普遍达到9个以上,专业调整达到20个以上的院校有长沙民政职院、湖南交通职院、永州职院、娄底职院;专业调整比例最低的湖南大众传媒职院也超过27%,除湖南大众传媒职院、湖南铁道职院和湖南科技职院专业调整比例在40%以内,其它6所院校专业调整比例最低达到46%,最高的湖南工艺美术职院高达88%。

分析表内数据会发现,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年度变化特征很明显,表现为整体调整力度逐年加大,单数年调整力度大,偶数年调整力度小,即“十二五”开局、中期和收官之年力度大,中间年度力度小,越往后力度越大。

(二)专业集中度提高

专业集中度是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个专业在越多的学校设置,那么该专业重复度越高,专业集中度就越低,专业设置越分散,特色越不明显;反之,则专业设置的特色越明显。[1]经过“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专业结构调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专业平均集中度得到提高,特别是新开设专业的集中度很高,说明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日趋明显。

“十一五”规划末(2010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部开设有土建、电子信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所开设有制造、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大类,共设置17个专业大类、169个专业和335个专业点,其中115个专业只有1所院校开设,另有55个专业开设220个专业点,平均每个专业有4所院校开设。重复布点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语言文化等七个二级专业类,如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商务英语都有8所院校开设,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文秘等专业都有不少于5所以上院校开设。根据郭雪营、曹晔在《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查分析》一文中的计算方法[2],“十一五”规划期末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平均集中度为1- 335/(169×9)=77.98%,专业平均重复度为22.02%;单一专业重复度最高的如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达到88.89%,专业集中度仅为11.11%。

“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校共新设79个专业点分散在14个专业大类、67个专业中,其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15个、制造类13个、交通运输类10个、土建类7个、农林牧渔类、轻纺食品类和财经类各4个、医药卫生类3个、电子信息类2个,其它大类都只有1个,只有8个专业有2至3所院校同时设置;停招的91个专业点则分布在15个专业大类71个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类14个、艺术设计传媒类12个、制造类8个、财经类7个、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各6个、农林牧渔类5个、轻纺食品类3个、交通运输类、土建类和旅游类各2个、其它专业类各1个专业停招。按上述方法计算,“十二五”规划期末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平均集中度为1- 323/(165×9)=78.25%,专业平均重复度为21.75%。新开设专业重复度最高的为33.33%,集中度最低的为66.67%;新开设专业中重复度最低的为11.11%,集中度最高达88.89%的专业达59个,占新开设专业的88.06%。

(三)专业聚集度同步提高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专业大类上。这样设置的专业,各专业之间关联性较强,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并与相关的企业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3]专业聚集度是衡量一所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的能力,专业大类聚集度越高,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分析“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数据发现,湖南铁道职院、湖南工业职院、湖南大众传媒职院、湖南工艺美术职院招生专业总数略有增加,其它五所院校招生专业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永州职院、娄底职院撤销了一个专业大类,永州职院净减少了15个专业,娄底职院净减少5个专业,但9所院校的专业朝该院传统优势专业群、特色专业群和重点建设专业群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聚集度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如湖南工艺美术职院新设8个专业中有7个属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湖南交通职院新增10个专业中有6个属于交通运输大类,湖南工业职院新增10个专业中有6个属于制造类,湖南铁道职院新增7个专业中交通运输、制造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各2个,新增专业全部集中在该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大类,围绕本院的特色专业群建设而设置。

(四)地方高职院校调整力度大

分析数据发现,在专业结构调整大潮中,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力度相对更大,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永州职院和娄底职院两所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比例都分别达到63.5%和54.8%,五年之内新开和撤销的专业之和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末专业总数的一半以上,撤销的专业达到“十一五”规划末的46.2%和33.3%;而同时期省属7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除长沙民主政职院、湖南工艺美术职院专业调整比例超过55%以外,湖南大众传媒职院、湖南铁道职院、湖南科技职院和湖南工业职院的专业调整比例都在27%至46%之间;湖南交通职院专业调整比例虽然高达60.5%,但如果不计成人专科专业的撤销,则其专业调整比例为34.5%。

(五)调整的科学性仍有待提高

逐一分析“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校新开专业和停招专业就会发现,除长沙民政职院、湖南交通职院、湖南铁道职院、湖南大众传媒职院外,其它五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开专业不能连续三年招生而停招现象,有的院校情况还较严重。如永州职院2014年新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2015年停招;湖南工业职院2010年新增营销与策划专业,2011年停招;湖南科技职院2013年新开设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专业,2015年停招;娄底职院2012年新设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2014年即停招。

二、影响湖南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因素分析

(一)就业环境变化

就业环境因素是影响并决定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核心外部因素。从长期看,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状态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湖南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种类与数量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向,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领头羊”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率先在专业结构调整中作出反应。如为适应装备制造业转型和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息技术应用等机械制造、自动化和交通运输类专业;为服务湖南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需要,新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6个汽车类专业;为服务振兴信息产业,推进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新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专业。

(二)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生驱动力。分析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新开设的专业会发现,新设的67个专业几乎都是为满足其所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而开设。如为服务湖南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湖南工艺美术职院增开了首饰设计、湘绣设计与营销两个专业,增开了时尚创意与形象设计、影视服装设计与传媒、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娄底职院为服务湖南汽车产业发展,新设了二级专业类汽车类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三个专业。

(三)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外在因素。政府通过示范(骨干)校建设计划、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等引导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出台措施要求连续三年未招生的专业必须撤销、专业技能抽查未合格的专业必须撤销等政策,引导高职院校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或教学质量不高的专业。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新开设专业中有部分专业是实行示范(骨干)校建设或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建设的结果,而停招与撤销专业力度的逐年加大相当程度上是执行湖南省教育厅连续三年未招生的专业必须撤销等政策的结果,也有个别专业撤销是落实湖南省教育厅专业技能抽查未合格的专业必须撤销的政策。

(四)生源因素的影响

生源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外部因素。生源因素指影响学生及家长对各类不同专业报考愿望与热情的各种因素,它影响到相应专业的生源供应状况与专业规模,最终可能影响到某些专业的生存。因受到毕业后工作环境差异、社会对行业发展的预期、考生与家长的择业心理等的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存在专业冷热分化、某些专业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部分院校出现少数专业备案不到三年甚至第二年即停招。如永州职院和娄底职院在农林牧渔类专业中开设的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都因连续两届未招到学生即撤销。

(五)发展重点调整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而进一步明确自身重点建设的专业群后,主动调整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因。如娄底职院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畜牧兽医等三个专业被确定为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为加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核心的资源类专业群建设,主动停招了矿井通风与安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新开设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加强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制造类专业群建设,新设了二级专业类汽车类三个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加强畜牧兽医为核心的农林牧渔类专业群建设,停招了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新设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六)培养条件影响

培养条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部因素。培养条件影响是指学校的师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与积累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一般都具有较优良的基本办学条件,能够对其专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的培养条件主要是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在此因素影响下,九所院校都实施了错位发展战略,对原重复设置专业较严重的电子信息类、制造、财经类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撤销和合并,将原有的较优良的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集中于新开设的能够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移动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专业上。

三、建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是负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审批备案及专业设置质量评估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控者、服务者和资助者。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方面的引导与服务作用,重点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定期人才需求信息。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各政府部门定期开展产业调查,定期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主要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支持重点和扶持政策;协调行业协会或职业教育行指委或委托高职教育研究机构(第三方组织)开展区域人才需求调查,定期当地各类人才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区域内各类专业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薪资情况,做好主要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为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2.定期指导性专业目录。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制定的专业目录,根据区域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出台中长期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重点扶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引导,服务和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3.严格新设专业审批程序。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明确高职院校新专业的申报条件,严格新设专业的审批程序,实行区域内各专业布点总量控制,高职院校年新设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各高职院校申报基础公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办学资源是否符合专业设置条件,确定是否审批,防止区域内高职院校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提高区域内专业集中度和聚集度,在专业与专业间、院校与院校间形成错位竞争。

4.建立专业预警与淘汰机制。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对招生、就业和办学质量三个环节的社会调研和评价,综合运用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等培养质量考核结果,对高职院校专业实行“红、黄”牌专业公布制度。要建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持裁撤不具竞争优势、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的专业;对于高职院校长期招生数量少,教学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教学管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责令高职院校裁撤。

5.推进示范与特色专业群建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推进示范院校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引导高职院校制定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规划,按照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整合资源、共建共享、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区域和院校专业布局,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与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对接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二)充分发挥院校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是专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和调控,最终需要通过高职院校的自主申报才能落实。因此,院校的主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建立高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应做好如下主要工作。

1.更新观念,适时转型。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应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战略,按照服务地方、市场导向、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集群发展、总量控制、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现有专业的内涵建设,建设核心示范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群,树立专业品牌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2.科学论证,慎重新设。高职院校要履行服务宗旨,根据政府的行业需求信息、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专业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认真开展市场调研,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适时新设政府重点扶持和对接区域产业升级转型需求的新专业。在新设专业时要力戒短期行为,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专业建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总量控制,适当裁撤。高职院校要从学校办学实力、师资和实训条件出发,结合学院招生规模,对学院招生专业实行总量控制,提高办学效益。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建立学院自己的专业预警和淘汰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遵循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规律,适当裁撤不具比较竞争优势、不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或办学条件不足的专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4.整合资源,集群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要积极推广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构建特色专业群的经验,各高职院校要着力以自己的特色专业、精品专业、主干专业为依托,整合校内外专业资源,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繁衍新专业,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构建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特色专业群,打造对接、服务和引领产业链的专业链条;打破地域、校际界限,探索并实施地域内或跨地域的职业院校强强合作、院校重组的机制和形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打造强大的职业教育航母,实现资源共享,稳定发展。

5.加大投入,保证质量。高职院校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保证高职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筹措专业建设经费,加大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要积极探索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支持教师、学生到企业培训、见习或实践,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经费支持,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推动教师培训与提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