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例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1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现状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供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然而,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状况与社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随着社会的全面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形式与方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虽然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相应改革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岗位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研究发现,当下高职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重理论轻技能

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体系架构,大多沿袭或参照本科专业的体系架构:过于偏重人才对学术的研究培养。然而高职人才培养应该更多地考虑培养毕业生对岗位技能的熟悉度和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

1.2重整体轻个性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深陷就业率的泥潭,这一条体制内对院校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高职院校面对人才的培养时,更多地考虑“量产化”:针对单一的中小学教师岗位“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偏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方针。因此,当前高职美术教育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富含创造力的时代教育工作者。

2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的前提思考

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中发现,我国在校美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难以弄清的疑问,诸如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假如不当美术老师我还能干什么等;同样的,毕业生也存在着这类问题的后续问题:比如,为什么明明我的就业和专业对口了,却感觉学过的知识对工作上的很多问题帮助不大甚至是感到没学过这类知识?因此,笔者提出: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的前提思考,应当从岗位能力需求与职业生涯素养两方面出发。让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清楚如何才能更好地就业和就业之后如何才能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3高职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一专多能的制定纲领

一专多能,就是指人才在多方面都有一定能力,而且在某一具体的方面能做到出类拔萃。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岗位都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新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技能[1]。当今社会,一方面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人才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导致本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压力不断提高,专一能力的人才往往难以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同时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又面临着行业竞争激烈、用人成本不断高涨的时代问题,它们对于一专多长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4高职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设定方针

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任务,才能从容面对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挑战。

4.1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

知识,于社会来说就是生产力,于个人来讲,就是成功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

4.2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能力

社会工作岗位总是相对有限的,对以就业或创业为目标的大学生来说,自然是僧多而粥少。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它必定是通过毕业生自己的努力争来的。那么,对于一个在企业面前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于岗位的竞争力是十分欠缺的。因此,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能力,是毕业生面对就业时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4.3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

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核心一直都是围绕着“素质”一词来展开,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大学生在经历了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在社会素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却仍然存在着许多概而不全的缺陷。特别是对于未曾经历过的职场生涯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把成长过程中养成的素质转化成为有利于往后职业生涯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得今后面对社会生活时更加从容,却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

5课程体系架构

关于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架构方式,都借鉴于传统高职专业课程的普遍架构方式,即:课程总体结构=基本素质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及身心素质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基础实训、专业实训与顶岗实训课程。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在此对职业能力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模块展开描述。

5.1职业能力课程

目前国内经济的区域性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架构职业能力课程必须针对毕业生的人才市场流向进行分析研究。各地方的人才需求不同,对职业能力的侧重点就应当从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行选择。同时,因为当前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特点,所以还需要从一专多能这点来思考课程架构,力求毕业生在专“美术教育”的基础上,还具备能胜任两到三个其他的工作岗位的能力。总结以上分析,职业能力课程可从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个层面进行课程架构:第一,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本类型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类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第二,职业专门能力课程:本类型课程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是形成本专业特有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第三,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本类型课程是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和行业应用领域需求设置的模块化课程,是职业专门能力课程的拓展和深化。

5.2实践教学课程

在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分三种类型,即基础实训、专业实训与顶岗实训,三者实现层次化的实践教学过程:一体化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这类课程都在实训室或者机房中完成教学工作,主要实践任务是验证性实践教学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实际项目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力求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顶岗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短期的体验式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是最后的教学环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工作。

6教学进程整体设计

在教学进程设计时,应注重考虑课程与课程之间关联性。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和其他艺术类课程一样,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的递进式特征。传统的整体设计方法一般采用5+1的模式,即前面五学期在校学习理论和技能,最后一学期则安排单位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在这里,笔者有鉴于职业技能学习的实操性为重的特点,提出一个新的模式:2+0.5+2+0.5模式,即入学两学期学习基础理论和技能+第三学期用半学期参加岗位见习+接下来两学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最后的半学期顶岗实习。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两个“0.5”的安排:第一个0.5学期的见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能对接下来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第二个0.5,即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可更有利于毕业生从校园走向企业的过渡。职业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满足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往往受到社会人才需求的映射,因此只有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职业发展能力;改革;会计教育;途径

会计职业发展能力,本质上就是学生毕业工作后自我设计规划整个会计职业生涯的能力。学生们通过规划设计会计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会计职业晋升。当前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会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对会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数据信息的大发展下,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会计信息化能力,加强自我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具备更高的会计综合能力。

一、调整会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职业人员,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目前会计教育遍布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局不仅在中职、高职高专开展会计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在本科以及专业硕士层次中发现其身影,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极其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们应该教导学生财税金融、经济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保证学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顺利实施人本教育。

二、整合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这个时代是会计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学生们所学的会计课程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会计课程难度和内容的剧增导致学生们需要更强的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老师们不仅需要教导学生们专业技巧和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们的职业发展能力。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从财务会计的内容体系以及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角度来架构的,太过注重培养会计核算型人才,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职业课程体系,就需要从会计知识掌握、会计诚信品格塑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思考与创新能力培养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来进行整合。首先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计划,然后加强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们在工作岗位上不会违反职业道德,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另外,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应该只包括必修课程,而应该选修与必修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大专业选修和文化选修的比例,从而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

三、改革会计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传统的会计职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虽然近年来校方已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会计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做出一定的改革。会计专业首先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岗位能力分析从而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然后邀请企业会计专家来校进行兼职教学,推荐优秀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友好交流,最后构建符合企业现场资料的教学情境,实施嵌入式教学。

四、创新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手段

会计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输送职业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教授,但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索性、发现式学习,老师们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以及会计核算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会计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老师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以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企业会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还能增强情境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挑起老师的教学欲望。老师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视频课、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学生们在课外可以直接参与到互动式网络课程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结语

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急需调整会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整合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会计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手段,从而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顺利进行会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玲.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冲击[J].电子测试,2013(19):145-146.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1互联网环境现状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41079块/32,域名总数为3792.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2124.3万个,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我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5.83亿,手机网民使用率达71.4%。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和58.4%。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已经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这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并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据调查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目前的培养模式现状是以下几点。

2.1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环境适应性不够

“互联网+”的概念自2015年3月被提出后,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传统行业与网络的结合迅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应。互联网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相互的适应与融合还不是很够。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与获取依然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课件,对于通过网络来获得更广泛的专业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依然不够。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各个院校靠在有限地区开展市场调研,获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资料为依据,修订与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的来说,各个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然各自为政,与更大范围内的同行业院校、专业对口企业的对接做得非常有限,高等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络的对接做得不够。

2.2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为了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开发了很多的教学资源与平台。例如世界大学城,这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它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这给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地获取信息资源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但是世界大学城目前很多的课程资料和教学资源源自于相关院校教师平时上课资源的堆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的提高,教师与学生对于世界大学城这样的网络平台使用程度并不高。因此,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资源仍有待开发。

2.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与互联网环境有差距

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渗透,“互联网+”思维广泛的运用于传统行业,这对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但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经采用了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但是对于学生的专业领域内网络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却非常缺乏。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运用了网络技术于教学过程中,结合工作岗位需要,针对专业技能需要的网络操作技术的教学却没有跟上实际的工作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步伐。2.4缺乏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师资力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师资力量也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很多的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比较差,把传统的教学资源结合网络技术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这就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网络环境下教学最大的一个瓶颈。

3基于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途径

基于互联网环境背景下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环境适应性不够,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与互联网环境有差距,缺乏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师资力量等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结合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如下。

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共享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突破限定区域的人才需求调研,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互联网环境下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高等职业院校应着重调研相应专业的岗位需求对技能型人才的网络操作技能的要求,并把这些需求修订到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出与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每门课程中结合岗位技能需求应具备的网络操作能力标准,从而培养出真正对接网络营销环境下的专业人才,真正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互联网+”思维。

3.2打造信息化全真教学课堂

目前绝大多数高等教育院校的课堂依然是传统的讲堂模式的课堂,这满足不了信息化教学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把课堂向互联网课堂教学积极转变,将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课堂可以直接连线相关岗位的工作现场,直接让学生观摩学习,既能很好地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又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习实践,一般很难找到完全对口的岗位实习,主要原因是校企合作单位不能一次性容纳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生实习,所以很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践就流于形式。如果实现这种全真的网络教学环境,学校只需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远程的网络连接,把课堂和实习的环境通过网络远程连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3对接企业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料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在多年的开发与积累的情况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互联网信息发展的速度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接岗位技能要求,除了学校教师主动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外,可以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承建课程教学资源,把全真的企业管理流程,岗位技能需求,专业岗位技能操作要点融合到专业网络课程资源中去,满足学生课后深入学习,灵活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可以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引领示范的作用。

3.4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师资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与学院的教学师资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应该专门培训学校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引进先进的网络教学示范案例,争取做到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建设网络课程资源,能熟练运用网络课程资源教学,都能做到与校企合作企业实时对接引入岗位操作技能入课堂,真正实现互联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君.“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4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师资水平、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等因素,造成高职人才培养尚存在着系统偏差,致使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缺乏大量的网络技术专业的蓝领人才,而另一方面却是高职院校中众多的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这一偏差致使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由于操作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实际培养效果与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存在很大差距,致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难满足社会的要求。

(1)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存在问题

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所占比重以及教学形式等需要改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缺乏弹性,合理的选修课目设置较少或是缺失,学生不能根据自己意愿、爱好选修课目。

(2)对高职网络技术型人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技能型网络人才不相适应。

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训练强度不够,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操作及创新能力不够;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如团队精神、开拓精神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培训,因而造成与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脱节。

(3)现有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教学中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训练相对不足,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课程内容滞后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价值较小,实训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就业中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失去就业机会。当前,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模式中主要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方面是参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带有浓重的本科教育痕迹,或是对本科培养方案的简单缩略;另一方面是参照中职教育培养方案,过多强调实践操作而忽视基本的、必要的理论学习,致使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不强。通过对众多高职院校办学情况和市场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表明,现有的沿用本科模式的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模式中的这两种极端倾向均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且也制约了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2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就业方面有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支撑。这个国家资格框架既规范就业市场、监督劳动就业行为,也约束高职院校规范培养人才的行为。我们国家也日益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当前,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各个行业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在就业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职业资格证书已开始发挥“就业通行证”的作用,成为学生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2.1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好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决定了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作为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2以能力为本位的双证书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就业,职业资格证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是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学生就业中分量越来越重,是学生就业的基石,在高职教育中实行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职教育中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尤为重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目的在于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岗位要求紧密配合,能更精确、更直接地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教育模式,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内容相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使之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适应,形成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同是判定高职院校办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要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更是就业导向呼唤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求。在高职院校提倡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应该成为高职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为此可以在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认真做好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2)在教学实施中尽可能将网络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根据证书考试的要求进行全方面的技能训练,以使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得到锻炼。

(1)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能适应实际生产、提供服务和管理基层的高层次实用型、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用人单位需要能工作、生产和操作在第一线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因而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就应面向基层、面向用人单位,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定位,突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特点。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最突出的要求就是具备职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方向应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立足于从岗位职业的要求出发,准确定位,确定课程体系主线,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坚持双证书教育模式,在人才养方案中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帮助学生增强实训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增加选修课,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衡量其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不是格式化教育,而是职业导向性教育,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企业和学生特殊要求来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和比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可根据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方向或自己的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选修,让每个学生有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以此实现高职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4)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5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努力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教育培养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有序协调发展,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在校生人数超过了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加大的过程中,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薄弱

在培养目标上,中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安排教学计划,过分看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却减少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学生的拓展性发展很是不利。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大大限制了其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且进一步限制了其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课程设置衔接不够

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不够,教学内容重复率偏高。主要体现在(1)二者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方面有重复,不能区别体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的;(2)在教学科目设置方面,课程重复率太高;(3)内容重复,中、高职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等内容重复度偏大。

(三)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脱节

由于中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忽略了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视。而中职院校招生的对象是经过中考筛选出的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自学能力弱,如果在中职阶段对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进入高职阶段,首先对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困难;其次,不能很好地学习掌握专业理论课程,使得学生对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最后,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他们的职业创新能力及终身发展受到影响。

(四)中、高职阶段实践教学规划问题

基于中、高职教育的特点,中、高职教育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值非常高。同时,一般中职学校都在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践,但是真正能顶岗实习的学生只有少数,这就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所以,将中、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好,会促进中、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根据行业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依据企业、行业的最新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教育都是对在校学生的的从业之前的阶段性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中、高职教育阶段各自的优势,而不仅是简单地将中、高职教育衔接看成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时间衔接,应该系统地完成学生的职业教育生涯。重视课程规格及培养目标的衔接,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实践应用技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职业概念;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实验室模拟操作及工厂实践活动,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系统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方面位于核心地位。中、高职衔接实际上就是二者课程不重复、相互分工、承接的一种有机结合。为了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由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系统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标准的衔接上,要将中职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和高职的技术性与创新性整合优化。为了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课程标准的构建,要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根据行业标准所需要的知识及能力制定教学内容,构建出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要融合最新的技术规范和职业标准,力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知识够用、图文并茂、突出技能”,编写适应岗位要求的特色教材,真正体现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1)制定完善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法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得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及知识、能力结构均得以提高;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高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工作,学习生产一线的新方法和新技术;3)为了充实师资队伍,应引进高学历的人才,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

(四)构建共用共享的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高职分段教育培养的衔接,应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高职领导良性流动,中、高职院校的设备、师资、教材、校企合作、网络资料等教学资源应实现共享,即强化了领导的管理能力又强化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使得办学层次得以提高,方便学生继续接受更高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从而使共同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因此中、高职合作院校之间及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应提前明确、反复探究、不断磨合和完善,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实现中高职衔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韩素贤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荣.搞好中高职衔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J].财经界,2014,1.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要求、对美的需求的不断提升,美发与形象设计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人们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享受。因而,对从事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为了让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并取得理想的就业发展前景,各院校及其教师应从不同层面来加强教学改革分析。

一、创新教学内容,编制专业教材

要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就必须要从职业需求入手,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拓展,以此来全面适应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编制出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教材。教材的制定标准应着重从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要求着重,准确把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教材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更新充分突显出来。此外,在创新教学内容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材内容针对性、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突显,结合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的岗位需求来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而让学生在专业性学习中不断替身自身职业能力。另外,在创新教学内容、编制专业教材的基础上,各职业院校还可以进行配套教学资源库项目的构建,不断丰富、优化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呈现出更加全面、详实,以及操作性较强的高品质资源。且在资源库中,可以实现专业技能、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实习项目等资源的有机整合。此外,在这一项目建设中,还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从着重从实训基地建设、相关课程开发,以及实习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开发建设来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企业上岗方面的密切联系,也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服务意识

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服务型人才,为此必须要重视学生服务意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授课中,除了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引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进而构建出教学科学适合,且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培养模式,基于企业资金、实践平台,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引用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学、做”的有机整合,构建出更完善的课程、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将教学培养中的实践性、职业性,以及开放性充分突显出来[1]。另外,对于服务意识的培养来讲,很多人都怕认为服务型行业是社会最底层的行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发展到来某些制约。因此,为了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必须要重视学生良好服务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实践中有效引用时尚资讯

在实际授课中,在充分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注重最新时尚资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恰当引用,基于案例分析来实现与教学培养的科学整合。例如,在化妆造型、服饰搭配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将时尚界最新的图片用作教学案例来分析。对此,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搜集、整理最新、最前沿的时尚资讯来用作各项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料[2]。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时尚教学素材可能会给学生欣赏水平、对时尚领悟的影响,基于此来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案例资源的搜集、选择与科学引用。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服务行业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为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对此,为了给该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各院校应紧跟时展步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与管理体制,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

参考文献:

[1]闫少飞.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以石家庄藁城区职教中心“卷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6(03):15-17.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7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旅游管理;课程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政策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强调了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是职业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明确提出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过程。如何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动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中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一、中高职一体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十年多来,我国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继续学习通道,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题组通过对四川省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和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字面上和理论上都体现了层次性和连贯性,但是由于中高职教育缺乏国家统一的行政统筹指导,导致中、高职院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出现了对国家政策的不同解读。另外,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制订或者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主要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深入全面的市场调研,或者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讨、论证,所以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为旅游企业输送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侧重对学生进行导游服务技能、餐厅服务技能和客房服务技能的训练,不同程度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而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则定位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学中则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和连续性,导致中职毕业生在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后,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高职院校的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实践技能的提升,最终导致部分中职毕业生无法通过高职教育成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交叉

目前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各中高职院校大多根据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情况设置课程,并由授课教师选择相应的教材,加上中高职教师缺乏有效沟通,所以造成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情况。课题组在调研时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依据就是各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考试政策及大纲。为了提高升学率,根据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考试大纲设置课程和选取教学内容,如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考试分为文化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旅游服务一类的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专业知识考试科目为《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和《餐饮服务与管理》,技能操作分为导游服务技能和酒店服务技能两个项目。导游服务技能包含欢迎辞讲解和模拟景点讲解,酒店服务技能包含职业形象展示和中餐服务基本技能。为了应考,几乎所有中职学校均开设了《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景点讲解》和《旅游服务礼仪》等考试课程。而课题组调研的所有高职院校也均开设了与中职相同的考试课程,且课程内容几乎一样。课程教学内容的大同小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三)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重视程度不足

客观而言,中职学生大多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而中职教育以就业或升学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课程为升学考试的三门文化课程或者侧重就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课程,这就形成了“学校不重视+学生基础差”的局面,以致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并没有足以进行高职文化课学习的基础。高职学校的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目前国内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设置是以普通高中生为起点。中职毕业生文化课基础差的劣势也就成为了中职毕业生无法适应高职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实习实训项目重复

在实践教学方面,中高职专业实习实训项目设计时应该体现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中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项目内容与要求并没有明显区别,存在重复训练现象。如旅游管理专业认识实习、客房中式铺床实训、中餐宴会摆台实训、模拟导游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等,有的高职学校为了区别于中职阶段的实习实训项目,将课程名称修改,如中职的专业见习和高职的专业认识实习,虽然实习项目名称不同,但是实习内容和要求基本一致。中职学生到了高职后相当于再次进行相同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深入调研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准确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是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础。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对国家相关政策有统一的解读,从政策上将中高职培养目标边界清晰化。中高职院校需要在政策解读的基础上,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状况、行业发展动态、旅游企业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分析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主要岗位,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针对市场反馈对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培养目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平,把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成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与延伸,实现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

(二)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还要为高职院校输送合格的生源,课程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升学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课程设置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和专门化,也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融合国家职业标准,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2]。根据教育部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对课程的相关规定,课题组通过对毕业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将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综合实践课五个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课程,中高职院校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如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语文、数学、英语在中职阶段应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个学期连续开设,并且学时数要充足,确保与高职阶段的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相对接。同时中职思想政治课程要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并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思政课程标准执行。中职学生要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技能提升打下文化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中职阶段的《旅游学概论》、《旅游服务礼仪》和高职阶段的《管理学基础》、《饭店管理概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应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核心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如中职的《景点讲解》、《餐饮服务》、《前厅客房服务》、《中国旅游地理》和高职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行社计调业务》、《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3]。专业拓展课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工匠精神及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比较明显,如中职阶段的《会展服务》、高职阶段的《研学旅行实务》等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课程。根据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同阶段的专业课程,中职阶段的实习实训项目主要有专业认识实习、客房中式铺床实训、中餐宴会摆台实训、模拟导游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高职阶段的实习实训项目主要有专业认识实习、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中餐宴会摆台实训、调酒实训、导游实训等。由于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不同,所以在设计中高职实习实训项目时重点要在项目内容上实现衔接,比如中餐宴会摆台实训,中职侧重于中餐服务操作技能,高职则在中餐服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中西餐主题宴会设计能力的训练。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上体现差异,并实现学生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三)制订一体化课程标准,规范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职教体系的内外贯通,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为基础才能实施。现阶段不管是3+3还是3+2模式的中高职衔接,中高职学校大多按照自己学校编制的课程大纲或者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缺乏统一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课程教学要求不明确。为了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要求,应组建由高职学校牵头、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或者依托地区职教集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照职业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编制和审定,以确保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相衔接,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衔接[4]。

(四)搭建协同研修平台,加强中高职教师专业交流

教师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主体。目前,中职学校教师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而高职院校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经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同时,中高职院校交流沟通不够密切,教师对合作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了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职院校之间应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教研活动、职教理论讲座、听课说课比赛、课题研究等,共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中高职衔接学校可以实行互聘互兼制度,互相聘任对方旅游专业学科带头人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高职教师定期走进中职学校进行指导和帮助,中职教师定期到高职学校接受培训,实现资源共享[5]。利用或者搭建各种协同研修平台,加强中高职教师教学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四川省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就是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的需要,由来自四川省中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20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中高职研修团队,通过协同研究、定期研修、常态合作的方式促进中高职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借助工作室研修平台,工作室成员所在的中高职院校已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方面实现了有效衔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三、结语

课程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同研修,共同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蕾.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衔接教育模式实施体系保障研究[J].职业,2018(31):90-91.

[2]张红英,沈苏林,丁宗胜.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6(4):184-185.

[3]董道顺.基于培养目标的衔接培养方案与分段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下),2016(8):85-86.

[4]杨光旭,任艳.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62-64.

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8

关键词:城市轨道运营管理;““1+X”证书制度;教学实施

一、“1+X”证书制度背景意义

新时代的企业发展革新迅速,但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尽管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然而企业仍然面临招聘困境,高职院校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旨在改善这一情况,提出了“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地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方案纷纷开展了“1+X”证书试点工作,进行了各种探索[1]。“1+X”证书制度突破了传统证书制度的界限,是一种创新的教育评价制度,既体现了学历教育又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切合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服务型人才目标,将职业教育院校与技能培训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岗位技能要求为培育指标实现一人多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企业人才需求。截至2020年底全国近43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随着都市圈、城市群的概念深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市场的岗位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学生的就业前景看好。然而,现下的职业教育不太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上岗后无法快速适应,企业还要花较长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新进职工的技能培训,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1+X”证书制度的出台,便是立意在校期间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技能考证,实现了先拿证后就业的目标,契合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解决了市场复合型人才需求困境,缓解了毕业生当前就业压力。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X”证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思想坚定、德技兼修、全面发展,掌握城市轨道运营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行业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较强沟通、应急处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服务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调度、票务管理、车站设备运用、接发列车、调车等工作,同时也可从事铁路运输客运、行车相关工作。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用人需求的岗位特征,本专业学生上岗前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证书为站务员证,根据学生就读层次可划分为三个等级,适用岗位对照见表1。然而当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多倾向于学历培养,甚至照搬照套本科学历教育的计划,具体表现在:

(一)培养计划缺乏规划

职业院校有中职和高职不同层次,根据调查一般院校兼顾这两种职业教育层次,但是对两种层次的教育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安排上并无二致,这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尤其是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来讲无疑是课程的重复,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教学目标难达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

无论中职或高职学生的培养绝大部分仍然是沿用传统的学历教育教材,而这些教材很少涉及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内容,并且缺乏系统性,各类专业课程内容多有重复且冗杂不清,与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关联不上,导致学生整个学年学习完对考证并无明显帮助,对学生技能掌握也并无提高。因此,基于“1+X”证书制度的落实推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改善这种职业教育的困境。

三、实施框架

当下职业院校的“1+X”证书制度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制度落地,结合当下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开发、实训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1+X”证书制度工作[2]。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突出职业型、技能型。“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为人才培养的修订提供了指导依据。首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3]。依据职业技能考核内容要求选定合适的专业核心课程,删减无效的重复性课程内容,重点开展技能培训教学教育工作,专业核心课的设计既能达到学历教育培养目标又能达到技能考核要求,将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定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此外,通过企业调研,探寻企业对在职岗位人员的要求,综合考虑提升学生素质,丰富学生技能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适当增设专业拓展课,专业拓展课的设置应当为学生获得就业岗位群的通用需求提供支持,如:普通话等级水平证书、低压电工证书等。以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为例,课程设置方案见表2。其次,修改考核办法。要设定考证和学分互换的优先机制,以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来置换相应学科的学分或者期末考试免试资格,如:学生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可以相应申请免修普通话课程,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可以申请免修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务部门要释放相关机制以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技能考试教学培训,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同时院校要严把毕业关,处理好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关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对职业技能证书的硬性要求并积极向学生推广宣传。

(二)培养师资团队

学生培养教师是关键。依托院校对双师型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院校要强化对教师团队的技能能力要求,同时要更新双师型师资的认定办法,加大宣传鼓励激励老师获取教学相关的专业技能考证,以壮大双师型师资人才队伍。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教学理论基础扎实然而缺乏相应的企业经历,导致在授课过程中也呈现出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着眼于理论教学输出,而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技能培养,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操,一部分源于自身对企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不甚了解;另一部分源于自身实操能力不足,就此院校应当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并鼓励青年专任教师在寒暑假期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组织专任教师参加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取相关职业技能教学资格证以及考评员证书。如此,既有利于院校职业技能考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学效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当然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为保证充足稳定的教学团队,还可以考虑从相关合作企业、行业,社会培训机构招聘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对学生的“1+X”技能培训课程有较好指导意义。由具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建一支服务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稳定师资队伍,对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4]。

(三)开发课程资源

与传统规划教材不同,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1+X”职业教育培训考试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并无权威且系统的配套教材,难以满足学生培训考证的教学需要,因此院校应该基于院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开发并建立合适的教学资源,组织技能培训团队的老师根据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内容分阶段编写分别适用于初级或中高级技能考试的教学教材。在日常理论讲授过程中结合职业技能考试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探索和设计,将技能培训内容贯穿到日常的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加深学生对技能培训知识点的认识和学习。另外,鼓励老师创新教学模式,逐步开发并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的复习巩固,提高技能考证考试的通过率,此外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有利于院校开放社会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开发资源以及线上教学是个工作量巨大且繁琐的过程,需要团队潜心钻研、通力合作,为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了确保“1+X”项目的顺利推进,院校应当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专项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活力,对承担“1+X”技能培训试点工作的教师要实施奖励办法政策,为院校的“1+X”项目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完善实训建设

实训基地是保证“1+X”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完成项目演练的主要实体。对于具备相关实训基地的院校可以整合并利用现有场地和设备资源设计相关实训单元,满足技能培训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或者资源荒废,节约成本。但目前具有相对完善的轨道交通实训场地的院校并不多,尤其是非交通类专业性院校,要依靠自身院校的资源难以满足学生“1+X”训练以及考证需求,此类院校可以寻求院校之间的合作,设计合作机制互利互惠帮助各自院校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在校技能培训与考核。此外,还可以着眼于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相关企业单位完成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课时,或者寻求相关专业“1+X”考证培训的社会组织机构,内外结合形成可靠的稳定的实训场所,既立足于满足在校生的培训,又为此后社会岗位人员“1+X”技能培训考证提供计划和充分准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