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例6篇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1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就主要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普及程度较低、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后继乏人、“金牌意识”下的举国体制的制约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文体育的冲击之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逐渐凸显出了异化与同化的双重危机感。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也在面临着同种境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能起到启示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在整个体育科学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是贫乏的学科之一。至今,未对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行规范,特别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认识、判断事物的逻辑起点,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内容中,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鱼目混杂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等多种概念,概念如此之多,一方面反映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混乱,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了一些误导,出现了偏差,影响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规范化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落后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实步伐,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陷入了低层次、封闭、无序的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程度较低,影响度不高

影响力是主体对客体的思想或行为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对他人思想或行为起作用的强度。影响力越大,作用的强度越大,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力越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浓郁的民俗性、健身健心、娱乐性等特征和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各民族人民之中,是任何现代体育也无法完全比拟的。但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社区普及程度还非常低,开展得还很不够好,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和影响力的展示。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所以,社区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但是,社区建设在我国起步还比较晚,社区体育活动和资源还相当匮乏,民族传统体育在社区中发挥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还远不尽人意。

三、民族传统体育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

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为娱乐性、表演性和实践性,这是人类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凝聚与升华,也是受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一种自我外显,更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但是,在西方“更高、更快、更强”竞技体育思想的感召之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逐渐转变为竞技性。这种转变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娱乐性、表演性与实践性在人类的思维模式中逐渐地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这种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遏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性,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身体文化互动的特性,其传承与保护的主体是“活态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被“活态文化”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与互动,这种特殊形式的交流与互动既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与创新,也提升了“活态文化”的思想价值理念。但是在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活态文化”的价值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种转变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所依托的载体“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具体概括为:“活态文化”的陆续归真,中小学生等基层“活态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功能认知的缺憾,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扶持力度相对不够等,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失去发展主体,从而成为一种无法流通的静文化。

五、“金牌意识”下的举国体制制约了民族传统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金牌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对金牌的偏爱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急切地想摆脱落后状态,而体育是展现国家形象快速而有效的窗口,当时的经济条件有限,只能集中各种力量来办体育,“举国体制”就成为特殊历史阶段的需要。这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辉煌成就,也使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在重视奥运体育项目时,却忽略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就连旨在继承和倡导民族文化盛会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基本落入了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俗套,变成了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金牌大战。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逐渐陌生和疏远,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边缘化。

参考文献:

[1] 陈茂林,余启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8):37-40.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精神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迥异于西方文化的、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这是维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精神家园的根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迅速、便捷,现代化的通讯与运输手段缩短了空间距离,各国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发展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时空界限相对模糊,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给新时期的民族精神教育带来新的困境。

一、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困境

1.思想困境

全球化浪潮和我国正经历的社会转型,使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思想与精神状况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加剧,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表象、多标准。在精神生活领域内,思想多元化趋势引发了民族成员在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方面的多层次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精神活动和精神状态上出现了某些混乱和无序,使人们在精神价值和道德权衡上感到无所适从,致使一些人遵从道德相对主义,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精神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弱化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

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缩小世界各国间的距离,出现了所谓的“地球村”现象,世界各国逐渐被纳入不断扩大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的密切,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在增多。与此同时,全球性问题也日渐突出。经济“无国界行为”的扩展,各种国际组织功能与作用的不断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扩张及全球性问题的大量产生,都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安全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不少人受“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错觉,认为追求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与利益,在他们心目中国家的神圣大打折扣。

第二,西方的价值观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体系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消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体系,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个人自由,集经济利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于一体,置社会或集体的公共利益于不顾。受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影响,一部分人的社会价值取向迷乱,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功利化、世俗化和利己化,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第三,西方强权文化淡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操纵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凭借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强大优势,在全球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大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力图把西方文明变为全人类的行为楷模。受其影响,很多人产生了严重的民族自卑感,他们过分夸大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对自己的国家缺乏信心,甚至贬损自己的民族,轻视自己的传统,认为西方一切都比自己国家好,主张一切以西方价值为准则,一切与西方接轨,向往西方,崇拜西方,民族自信心严重不足。

2.价值困境。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现代民族国家培养“有用的公民”,形成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为什么现在我们在学校大力提倡民族精神教育?有外部因素的变化,但最主要的还是国家化学校教育本身发生了变化。关于民族精神受到削弱的原因,首先应该寻求学校教育的问题。具体而言,学校教育问题是指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学校教育的价值立场从“国家观念”到“市场逻辑”的变迁,把学校教育纳入市场机制之中,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当前人们讨论最多的,诸如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等问题,还包括学校教育忽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的问题。

英国学者安迪・格林强调,尽管学校教育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公民意识方面所发挥的意识形态功能已被相对弱化了,但是教育促进社会稳定和团结的功能仍然很重要,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化作用下。因此,教育市场化改革让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国家认同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同与个人自由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关系的两难处理成为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困境。

3.认知困境。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束缚力和规制性的传统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传统思维模式中有很多优秀之处,同时也存在着某此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僵化钝滞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内容和状态都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的今天,传统思维习惯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落后方式并没有得到适当清除和完全改造,而是在很多场合仍旧制约着人们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比如,传统知行观中知行分离的思维方法和重知轻行的习惯惰性,会影响到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践行,从而使民族精神教育过程的实效化和教育效果的终端化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而传统教育观中教育过程主客分离的思维定势,则会导致民族精神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深度沟通和有效互动,从而导致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和渗透力不强,其所能发挥的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也受到限制。这种问题的存在,无疑严重地影响到民族精神教育的实际开展和具体实施。

总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这些困境问题,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看清形势,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加强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对其内涵加以丰富、深化和发展。

二、出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我们要把学校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淳厚民风,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

1.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把学校各方面的力量聚集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全方位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高校教育系统应把学习、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学习、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与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推动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实践。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寻适合国情的救国、强国之路的历史。没有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就不可能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就不能找到真正的报国之路。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倡导大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感人场面和动人情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民族自信心,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拥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

校园文化活动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在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教育、熏陶和感染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因此,高校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充分了解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引导他们参与到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开展抗震救灾精神系列报道,开展各类民俗文化节、科技节、影视节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营造民族精神培育的氛围,在不断的感染和熏陶中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骆方金,孔静.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激发和培育[J].社会科学家,2006,(11).

[2]王利华.论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3]蔡旭群.在学校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探微[J].教育评论,2006,(2).

[4]高剑英,孙晓莉.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9).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3

1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哲学以文化为其生长土壤,不谈及文化就无法深入的畅谈哲学。人文文化由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构成,所以人文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并不是本民族的文化在其他民族同样可以得到认可。哲学可以说是文化的精髓,而文化是哲学存在的根基,因此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民族的或者说是超越民族的一般的、普遍的哲学。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的民族性必然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哲学同样具有民族性。西方哲学根植于西方文化,是西方民族自己特有的哲学,不能称为其他民族所普遍适用的哲学。文化展现着民族的魅力与气质,若民族丢失了其特有的文化,就像是人丢失了魂魄。任何外来文化与哲学的中国化都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思想与观念,取外来文化和哲学的精华为己而用,这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取代和遗忘。    

我们现在所说的环境哲学大多指的是根植于西方文化的西方环境哲学,由于这样的环境哲学从属于西方文化,并不是普遍适用于其他各民族的具有一般性的环境哲学。因此要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仅靠翻译和引进未加以本土化研究的西方环境哲学是力所不及的。西方的环境哲学进入中国,要经过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主选择和在各方面、多角度的批判,从而找寻西方环境哲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契合点,这样才能使西方的环境哲学彻底并真实的融入中华民族的土壤。否则,对西方环境哲学的照搬照抄,一方面难以为本民族所认可接受,另一方面也无法解决我国所实际面临的生态问题。因此环境哲学中国化显得尤为必要。

2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迫切性    

工业革命发韧于西方,而接踵而来的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也首先显现在西方,因而西方学者把环境以及生态问题当作社会的主要问题,首创提出“环境哲学”的概念并努力构建了环境哲学的体系框架。西方学者不懈努力的研究成果无论对于当代人还是后代人的生存都具有不可泯灭的意义。然而这样的环境哲学以西方文化为依托,无法跳出西方的思维的方式,具有先天的、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把人视为宇宙的主体和最高存在,把自然视为属人的自然,这无疑是对自然的否定。而非人类中心论的提出虽然可与人类中心论相对抗,但二者不是用自然取代了人,便是用人取代自然。非人类中心论将自然的地位提升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不承认人的实践性甚至是主体性。这两种“中心论”的提出,本来就是天人统一关系的最大否定。因此,对于人同宇宙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的逻辑与哲学思维束手无策。    

传统伦理学将权利与义务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简单的用权利与义务来解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更难以说服众人。人类社会伦理关系中的双方共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若用这样的伦理关系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得出人作为主体对自然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自然作为客体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错误结论。因此,主客极端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框架对于天人关系无法给出恰当准确的回答,更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这是西方环境哲学的先天不足,也是西方环境哲学的理论困境。面对这样的理论困境和我国环境所遭受的巨大破坏,急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因此环境哲学中国化变得十分迫切。

3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4

大庆市有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3个少数民族乡,7个蒙古族聚居乡(镇),45个民族村,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3.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的少数民族贫困村11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3041户,7638人。下面结合大庆市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谈几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问题的建议:

一是扶持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民族地区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特色。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应有清醒认识,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游则游,重点论证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为财政创收的优势产业项目。相关部门在资金安排、金融贷款规模上应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扶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重视不够,教W、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会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越来越少,对本民族的历史、民俗、技艺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出现了断层,在贫困村和贫困户中体现尤为明显。应认真打好特色文化牌,在传承文化中实现脱贫致富发展:开设民族技艺特色传承班,为贫困户提供新的脱贫就业技能渠道;打造各色民族文化产品,融入民族元素,在文化传播中不断受益增收;申请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发展,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创业机会;加大对民族学校的支持,增加民族语言教师的编制;增加文化传承专项经费,将教育扶贫、技能培训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鼓励开展民族传统赛事、特殊纪念活动并与旅游、商贸、文艺演出等结合起来,推动具有潜力的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走出一条既可传承民族文化又能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更能让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实现提出的“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相传”的要求。

三是支持民族地区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贯彻好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村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社会事业、民生建设项目上多支持民族地区。加快推进民族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少数民族县、乡、村改善幼儿园、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少数民族乡镇养老院办院条件和服务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

四是支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没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脱贫的基础就不稳固。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多数相对落后,存在着村屯内外绿化少、室内院内不够整洁美化、垃圾污水无法处理等问题。应多借用鲜活的事例进行启发式教育,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心理,引领他们自己动手美化家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有关部门应向民族地区贫困村合理倾斜,给予一定林木、苗木支持,逐步形成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增长。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5

【关键词】现代化 哈萨克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多方面的财富。很多时候,它由物质表现出来却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表现为各地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由此可见,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是一种正在发生、传承的社会历史现象或意识形态。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各民族的文化是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与主流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它想要生存下来,必须要突破自己的边缘性地位;另外,它还要具备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即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产生相对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产生有条件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中的名词,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变化、国家政治体制的变革、民主化的程度、工业化的发展、乡村城镇的城市化等方面,也表现为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取向和文化的世俗化演变。概括来说,现代化主要描述了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社会和文化发生变迁的过程和现象。我国正处于这个逐渐的演变过程中,在此演变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转型期的生存与传承问题。当今时代,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全球性发展趋势,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区域的不同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哈萨克族人在漫长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例如中原的汉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俄罗斯文化等,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民族的文化均对哈萨克族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期。哈萨克族文化,尤其是哈萨克族的非物质文化首先属于游牧文化圈,这是它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游牧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对世界影响范围极大的“文化圈”,也是延续性最长、生命力极强的“文化圈”;同时,哈萨克族文化也对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哈萨克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对于该教的传播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哈萨克族人的文化呈现新的变化态势,这表现在生活方式、生产习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

生活方式表现为由游牧改为定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民族形成了以游牧文化为主、以农业为辅的历史传统,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哈萨克牧民逐渐开始定居,推动了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因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游牧文化逐渐退至次要地位,哈萨克人不再进行四处漂泊的游牧活动,而是逐渐改为以定居为主,发展畜牧养殖业,进行田地的开垦并从事农业生产。

哈萨克族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哈萨克族人日常居住的大多为轻便易拆的毛毡房,能够随时拆除和重建,有利于他们日常的生活。而很多在城市或市郊的居民,也逐渐接受了砖制平房或者楼房,从商场购买制式家具,以现代化的风格布置居室。这种变化趋势显示出哈萨克民族的文化开始发生了缓慢的转型,具有了农业生产的初步雏形。

出行方式也由依赖马匹到选择多种方式。哈萨克作为游牧民族的代表,从一开始就与马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论是在放牧、迁徙、狩猎,还是日常的出行过程中,都需要马的陪伴和帮助。因此,在很多时候,哈萨克族人不仅将马看作是最亲密的伙伴,还把它们看作是财富的象征,日常生活中难以离开马的辅助。而在现代化背景下,摩托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也在哈萨克人生活聚居区出现并普及,他们改变了单纯依靠马匹作为出行工具的习惯,具备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和机会。但是,哈萨克人对于马匹还是非常喜爱和尊重的,日常的生产生活有时候也需要马的帮助,尤其是牧区的牧民,还会骑马放养牛羊等牲畜,或者定期骑马到草原上游览,可以说,哈萨克人将骑马、养马的风俗沿袭了下来,一直保留至今。

衣着服饰逐渐增加时尚感。在文化的变迁中,哈萨克族的服饰是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古代的哈萨克人,因为要从事游牧、打猎等耗费体力的劳动,在衣着的搭配上力求简洁明快,方便劳作,夏天身着棉布衣料的衣服,冬天会将宰杀牛羊后的皮毛制作外套、坎肩、帽子和手套,以防寒保暖。哈萨克族的女人主要在家中操持喂养牲畜、挤奶、制作食物和奶制品的工作,她们要经常出入室内室外,再加上天气变化无常,既要方便劳作又要适应季节的冷热交替,因此,所穿衣物大多为长度超过膝盖的长袖连衣裙,袖子宽松而容易调整,既能在天热时撸起袖子干活,也能在天冷时随时增添衣物。但是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应用,人力被解放出来,即使是哈萨克牧民,穿着和以前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呈现向现代化过渡的趋势,尤其是爱美的哈萨克族女性,已经将时尚的服装作为自己日常的穿着,而不再将是否利于劳作作为穿着的唯一标准了。

生产方式的变迁。哈萨克文化开始向近现代转型的表现之一是工业化生产方式逐渐渗透。改革开放后,哈萨克族牧业生产由之前的牧民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和商品化生产过渡,生产方式由之前的依赖个人经验和外界环境向科学畜牧、规范管理过渡,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畜牧生产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畜养方式发生了变化,或被保留,或被丢弃,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变迁,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在经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和提高的未来,哈萨克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无疑还将继续产生创新和变革。

哈萨克族人除了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还开始涉足工业生产领域。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出现了很多产业工人,改变了单一的游牧生产习惯。例如,因为独山子油矿、阿尔泰有色金属矿以及相应的钢铁产业的发展,很多哈萨克人具有了工人的身份。再加上当地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道路的修建,也有很多哈萨克人涉通运输领域,扩大了职业身份的外延,使哈萨克人的生产方式开始了现代化转型。①

风俗习惯的变迁。哈萨克人对于民族的节日非常重视,在节日的传承方面保持得较好,因为现代化进程对于节日的流传的影响关系不是很大。哈萨克民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诺鲁孜”节。“诺鲁孜”节是哈萨克族辞旧迎新的节日,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人们互相祝贺,每家都做这一节日特有的“诺鲁孜粥(又称比待粥)”。每逢节日喜庆时牧民都举行传统的叼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节日大多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比如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又称纳吾肉孜节)。②时至今日,这些节日文化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操办喜事时,他们会通过发放包尔沙克和糖来表示庆祝;而在迎接那吾热孜节时,他们则会将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盐、水等几种食物搅拌在一起,煮粥食用,以彰显对节日的祝贺。

与其他游牧民族类似,哈萨克族的饮食大多以奶类和肉类为主要食物,附加的食物是面食,如烤饼、油饼、面片、汤面等,还有一些蔬菜和水果。哈萨克族人的主食主要以面类为主,同时还夹杂了牛、羊、马等肉类和奶制品。日常饮品以牛奶、羊奶、马奶、茶等为主。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哈萨克人生活目标不单单是满足温饱,而是吸收了当前健康养生的理念,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日常的饮食结构进行了优化,减少了肉类的摄入,增加了水果、蔬菜的食用量。

文学艺术的传承。由于哈萨克族人祖辈都生活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生活场所,经常会搬家,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中,这样的情形导致了他们的文化较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大多都依赖口耳相传,在人们的口头传播中一代代传承。而现今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以及硬件设备、技术条件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样式都能够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作品,类型多样而丰富,例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其中长诗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著名的有《英雄塔尔根》、《阿勒帕米斯》等,史诗有《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③

哈萨克人民的工艺美术作品也具有特色。他们的手工艺品多以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为主,也有自古流传下来的骨器、铁器和木器等。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哈萨克族人的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行为规范的传承。哈萨克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非常重视礼节的问候。一般情况下,男性亲戚朋友如果见面,都会握手以示礼貌,问一声“阿曼”(平安之意),道一句“萨拉木”(祝福之意)。④而女性亲友见面时,则会拥抱、行贴面礼,表示想念与问候。虽然礼节众多而繁琐,但是它们依旧得以保存和传承,成为人们一致认同遵守的礼仪。

哈萨克人还具有济危扶贫的良好传统。当本地区或部落中有人遭遇自然灾害,造成极大损失时,可以向地区行政部门或者部落寻求帮助,该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则会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实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如修筑羊圈、喂养牲畜、储蓄牧草、开垦土地、收割粮食等活动,人们会全体出动,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偏远荒凉、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地区,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均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且由于民族文化变迁推进缓慢,他们的民族文化得以长久的保存和流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思想的渗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等和之前相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化的渗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改变了哈萨克族之前的封闭和缓慢的进程,形成了内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使本民族文化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总体来说,哈萨克族的文化传承首先表现在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和豪爽方面,也融合了现代人的细腻和时代感。这说明,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都处于融合与发展中,这种发展并不意味着历史的退步或者民族文化的消亡,而是一种历久弥新、新旧交替的状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在这种新旧碰撞中,哈萨克族的文化也面临一个比较复杂和严峻的局面:一方面,哈萨克族人居住区现代化进程加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衰退或者消亡,遭遇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文化传承主体出现代际断裂。一个民族的文化想要传承,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必须要有青年人学习和继承。哈萨克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传承人的精心传授,二是青年人的认真学习。但是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便利,很多青年人都外出学习或者打工。他们走出本地区,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城市生活开始产生热切的期待,认同都市中以财富为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对难以迅速带来实际利益和效益的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排斥和冷漠的心理。青年人认同感的缺失,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文化断裂的现象,使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作为传统文化记忆载体的传承人,一些人由于进入衰老期,出现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或者精力不济等情况,记忆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而另一些人也会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去世,还没有及时寻找到合适的传承人,从而使很多民族文化记忆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消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文化既无法得到延续和发展,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存,威胁到了文化的完整性。

文化传承方式面临挑战。因哈萨克民族作为游牧民族的特点,文化传承往往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人与被传承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很亲近,或者局限于师徒关系,或者存在于家族亲属关系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的传递与延续发生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对于民族文化的广泛普及、创新和发展具有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

外部文化的强烈冲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哈萨克族居住地涌入了其他多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但是也会造成外部文化冲击和影响民族内文化的现象。外部文化裹挟强大的经济实力,添加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给哈萨克民族内部的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影响了本民族人们的观念,使他们开始对外部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而逐渐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忽略与漠视中逐渐被淡忘。

结语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和趋势,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和必经之路。因此,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哈萨克族人民,如果能够提高文化保护的意识,将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一定能够让本民族文化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的过程中实现更新与蜕变,达成文化传承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从而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出生存困境,开拓新的发展局面,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延续。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注释】

①任秋蓉,周晓涛:“现代化背景下甘肃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困境及路径选择”,《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18期。

②阮金纯,杨晓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第5期。

③陆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小城镇建设》,2015年第7期。

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政策性建议

家庭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学校教育发展程度低的苗族来说更是如此。即使是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今天,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在传承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传承主体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走出去外出务工或工作。这就带来两个相应的影响:其一,直接导致文化传承的主体减少。以富民县芭蕉箐为例,尽管村子里大部分人依然在家务农,但相应的已经有一部分人外出前往昆明等地务工或留在东村乡工作。其二,外出人员返回村寨时,其所带回的外来文化对苗族社会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冲击往往比外地人来到本地的影响更大,他们所传播和倡导的现代文明将对传统文化造成直接的、强烈的冲击。以苗族青年恋爱的“赶边赶场”为例,传播主体的缺失直接导致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为继。

(二)青年家庭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减少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通论》中将家庭结构和规模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和单身家庭”。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子女长大成婚以后,不久就会从原有的家庭中独立出来。滇中地区的苗族社会家庭组织结构较为复杂,普遍实行以父亲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和三代同住者居多,但多数儿子结婚之后即与父母分居而另立家庭。青年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笔者在田野期间的食宿点龙某家,其夫妻二人均不满二十五岁。年轻化的家庭相应的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较少,对很多民俗风情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在传承给下一代孩子的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笔者在田野 期间问到龙某是否知道“忌过小年”的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我老爸老妈可能知道,我就不太清楚了”。

(三)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家庭教育传承功能弱化

家庭教育通常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存在,在潜移默化中让下一代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滇中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相对较好,苗族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在实地访谈中初中生张某告知笔者其除了在家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外,学校也会相应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更多有关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说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文化传统传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地位提高,家庭教育地位呈下降趋势。

二、加强家庭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策

(一)增强全民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少数民族在面临社会转型的过程面临的困境更多、更棘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各地政府或文化精英可以通过整理古书典籍、举办民族文化节、确定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活动来激发民众民族热情、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最大限度的引导民族积极自觉的参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而言,保护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基督教。既要看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广泛传播给当地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需要警觉其对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消蚀作用。

(二)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艺人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民群众,苗族社会亦是如此。其中拥有特殊技艺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师(巫师、长老、药等)是其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承人,是其民族的文化精英。传承苗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应当重视和保护这些民间文化大师,保护他们特殊的文化创新能力。贵州省台江县苗族老人王安江受这一政策影响,四十年如一日走遍黔东南苗寨,收集12部近30万行苗族古歌抄本。为了能将这些苗族古歌传承下来,他曾背着15公斤重的两大包书稿,到凯里、贵阳各单位、各部门“求助”,最终在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书稿得以出版问世。这一举措对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加强苗族文化后备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保护民族文化问题时一直在强调重视文本、重视静态保护,以人为本的观念匮乏。在当今社会我们的观念需要转变,需要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不断传入苗族地区,其传统文化逐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显得有心无力,历经千年历史苗族传统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境地。随着越来越多的苗族民间文化老人去世,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拿起锄头能种地,放下锄头能表演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苗族文化传承主体的缺少,加强苗族社会内部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为苗族社会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当代社会却面临着许多困境。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许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