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例6篇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1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399)

摘要: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尝试开发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即打破原来视频从属、服务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地位。从选取的视频中提炼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并构建教学大纲。将原来为了讲课播放视频的授课形式转变为为了讲解视频而讲课。通过初步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有了显著提高,笔者相信这一方法对改变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可以起到一些推进作用。而现有课程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比如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相结合,并引入网络化的课堂互动手段。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影像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71-06

作者简介:朱郑勇(1982-),男,江苏扬中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人文素质教育。

0 引言

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其中,在现今的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又是一个决不可忽视的部分。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即使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之上,再使用插有大量图片的PPT,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的教学手段,很多学生仍然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有着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自律能力差等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求知的欲望,不少学生对新鲜的知识是抱有很大兴趣的。这一现象是值得重视并进一步加以鼓励和发展的。问题在于如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注意力比较集中,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是视频只是对目前的授课方式的一种辅助,在一堂课中,一般不会长时间地播放视频,视频是服务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处于从属地位。笔者尝试打破这种形式。以视频为主,从中提炼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教学大纲。将原来为了讲课播放视频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为了讲解视频而讲课,使学生边看边学,寓教于乐。因而有了开发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的想法。希望能以此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强和推进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有大量的,指出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行的情况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的现状,并分别从高职院校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实施措施和途径等方面做了讨论①。但目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关于实践层面的具体案例的介绍、讨论和分析则较少。本文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是那些讨论如何在课堂上有效使用影视作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的的论文。这些论文大多都同意这样一些观点:由于影视作品生动、直观、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能使观众从视听形象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影视文化对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各阶层大众的心态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影响在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影视作品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接受度很高的方式。易于对他们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家学者都认为在课堂上加入影视作品是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方法、影视教学的现状及其负面作用,以及改进措施等②。

目前学者对影视作品在课堂上运用的相关研究可谓比较全面、充分。前人的各种观点对本文都带来了有益的指导和启发。但上面所举的这些研究大多是在指导原则上讨论影视作品在课堂上的运用,还是属于比较宏观的层面。虽然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未结合某个具体案例来谈,总给人有些不落实地之感。当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没有。就笔者所见,刘艳和钟真的两篇论文就是将影视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谈的③。而陈英群的论文更是具体到了《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这一具体的课程。提出教学内容应趣味性、知识性与思想性并举。在教学方法上则应设计创作优质讲稿;尝试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讲座形式;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论述过程中结合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原则和操作方法④。这对本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启发和帮助。

本文所开发的课程与当下各高校所开设的影视欣赏课还是有所不同的。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开设的影视欣赏课主要还是通过影视作品的观摩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本文所开发的影像化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目标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相比于道德教育,范围相应缩小,目标更为明确。因此,课程重点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或艺术欣赏能力,不需要他们了解、掌握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等相关知识。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到 2006 年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稳稳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比较短、民间认可度不高、政府扶持政策力度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它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民办教育的这一现状也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⑤。

第一,生源特点。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录取批次偏后,分数不高,基础偏低,所录取生源大多是以较低的分数起点进入民办高校学习。民办高校在起点上就可能低于公立高校的毕业生。高职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方面的修养相对偏低⑥。这种先天性不足的劣势,使得社会对民办高校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着偏见,必然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学后存在着较大的思想压力,因底气不足会影响到学习与生活。

第二,个性特点。民办高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弱点,同时也具备个性上的一些优势。

①学习基础不足,但思想活跃。学生学习基础虽然较差,但是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认识。

②抽象思维欠缺,但特长明显。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欠缺,但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很多学生在文学、艺术和技艺上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③攻书不勤,但活动踊跃、善于交际。学生书本理论知识不扎实,但是热爱活动,在校园文化、学生社团、体育文艺、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性和热情极高,富有情感,乐于交际。

④竞争失利,但抗挫力强。学生经历了高考失利这一人生的重大挫折,但不甘沉沦,继续求学,有上进的愿望和冲动,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经得起批评和教育,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⑤自我期待不高,但注重实际。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目标值不高,但能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实事求是确立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目标,比较实际,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生存发展能力。⑦

第三,行为方式。民办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有上述个性上的优势,但仍有部分同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一些不良的习惯。

①思维习惯上,缺乏自主性,情绪性太强。学习只凭兴趣,缺乏理智和自觉性,不能让学习兴趣服务于学习任务。处事只凭情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不良现象引诱。

②在性格习惯上,缺乏毅力,无恒心。尤其在学习上,怕吃苦,期望不劳而获。喜欢新鲜刺激,爱幻想,一旦遇到困难便灰心丧气,情绪低落,丧失信心。

③在生活习惯上,无计划,无目标,无规律,无节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和目标。

④在行为习惯上,我行我素,自制能力差。明知事情做错,但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所为不合时宜,但自制力差。

⑤在学习习惯上,主动性差,存在应付心理。学习粗枝大叶,应付考试,缺乏学习动力。

通过以上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群体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各方面修养水准偏低,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不善抽象思维等弱点。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尤其在人文素质课程上,更拒绝一本正经的说教。但他们同时又有着思想活跃、形象思维强、注重实际、学习凭兴趣、喜欢新鲜刺激等特点。这就促使教育者思考如何削弱他们的缺陷所带来的副作用,发挥他们自身特点中的有利因素,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功效。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课程本身影像化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2 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影像化课程概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尽管在教学中使用了插入大量图片的PPT,并配合教学内容播放视频,大多数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仍然不感兴趣。但是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哪怕是一些趣味性不强的视频,往往能引起学生较高的注意力。但这种注意力的集中也只是昙花一现。经常是视频播放时,学生抬头观看,播放完毕,继续趴下睡觉或低头玩弄手机。

同时,笔者也发现,尽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有着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自律能力差等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求知的欲望,不少学生对新鲜的知识是抱有很大兴趣的。如果上课内容真的对了他们的胃口,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比如笔者在《国学常识选讲》课上讲到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如何改变战争时,播放了《勇敢的心》和《爱国者》两部电影中的两段战争场景。以此展现火药出现后作战方式和战场景观的变化。在解释火药武器出现的初期为什么会出现《爱国者》里那种缓慢行进的密集方阵队形时,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从滑膛枪到来复枪的发展历史。然后邀请一位学生站起来,问他:如果你手持一杆滑膛枪能否在30米的距离内击中我?对滑膛枪特点已有了解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接着我又邀请四五位同学站起来,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这时他们回答击中的概率比较大。最后我邀请十几位同学站起来排场密集的一排,再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这次学生回答:“老师必死无疑了!”通过一番连说带做,学生明白了因为18、19世纪滑膛枪精度不足,只能由密集队形来弥补的道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也由于这个班男生较多,所讲的又正是他们感兴趣的军事类话题,所以这堂课的气氛空前活跃,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后,笔者又在别的班也尝试了这一方法,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甚至在女生居多的护理专业的班上,学生的反应也较以往热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思考。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视频这种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有着很高的接受度。这差不多是现在的课堂上唯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点。然而,视频只是对目前的授课方式的一种辅助。在一堂课中,一般不会长时间地播放视频,视频是服务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处于从属的地位。

以此为基础,笔者萌生了影像化课程的想法。

所谓影像化课程,即打破原来视频从属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地位。从选取的视频中提炼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并构建教学大纲。将原来为了讲课播放视频的授课形式转变为为了讲解视频而讲课。以视频为中心而制定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是为了深度解读视频,说出那些光看视频无法了解、感受到的背后的故事而存在的。

因此,影像化课程的讲课方式是随着视频所呈现的故事逐步推进的。使学生在看中学,而非以往的在学中看。如上所述,视频在高职课堂上是少数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事物之一,学生对讲课时播放视频的方式接受度很高。影视艺术以其生动的视觉奇观、丰富的信息来源、真切的艺术感染力加上高科技元素的注入,契合了高职生求新、求奇、求美的审美心理⑧。而通过视频这种能给人以具象直观的视听体验的载体,也能发挥代入移情的作用,优秀的视频能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将电影电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意志和个人体验与自己相结合,产生共鸣,并对其遭遇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引发认知的改变⑨。在教师的引导下,视频所发挥的这种作用能够较为深刻地影响到受教育者。

此外,以影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69年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也叫“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见图1。

戴尔通过上图指出,我们读过的事情只能记得10%;我们听过的事情只能记得20%;我们听到和看到的事情则能记得50%;我们自己说的事情能记得70%;我们既说又做的事情能够记得90%。这个“学习金字塔”从上到下也正展现了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演变过程。

影像化课程强化了视频在教学中的作用,而辅以教师的解说,使学生连听带看。按照戴尔的理论,可以使学生记住所学内容的50%。如果再适当插入课堂互动的环节,如上面笔者解说火药武器对战争改变的例子,使学生连听带看之外,还连说带做,有望使学生记住90%左右的学习内容。

本文所要开发的影像化课程,希望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

3 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初步尝试

笔者在确定了开发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的基本路径后,进行了初步的尝试。选择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香港喜剧明星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作为实验课程所用的视频。周星驰的电影在华语圈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中青年人中拥有大批影迷。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又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较适合作为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

于是,笔者设计了名为《开卷有疑;温故创新:对唐伯虎点秋香的真相的追问》(以下简称为《真相》)的课程。该课程教学时数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①形形色色的唐伯虎与秋香们

②唐伯虎点的是秋香吗?

③历史上是否真有秋香其人?

④有人点过秋香吗?

⑤“秋香”姐笑了几次?

⑥唐伯虎的乞丐装

⑦唐伯虎点秋香真相的讨论

⑧一点思考

课程首先从关于“唐伯虎点秋香”的影视作品引入本课话题(当笔者在各班问起最早听说“点秋香”故事是通过什么方式时,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是周星驰的电影)。然后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唐伯虎本人的形象,以及被改编成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唐伯虎和秋香的形象。接着进入本课的主题“唐伯虎点秋香的真相是什么?”通过上面所举的“唐伯虎点的是秋香吗?”、“历史上是否真有秋香其人?”、“有人点过秋香吗?”、“秋香姐笑了几次?”,这些层层递进的设问,一步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自主的思考。

在以上过程中,播放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相关片段,并将其与“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不同版本的文献记载进行比对。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这一故事在历史中的传承和演变,周星驰的电影又如何在吸收前人对这一故事的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故事。并促使他们思考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及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通过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和传世文献的对比,可以发现经过艺术加工的唐伯虎和真实的唐伯虎之间的差异,而这个故事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后,到了周星驰电影这里,其情节比文献记载的那些故事更为曲折复杂。周版唐伯虎点秋香的过程较之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可谓一波三折,历尽坎坷。周星驰电影虽然以搞笑、无厘头著称,但是在《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节却并非全然是凭空杜撰。比如,在电影里,唐伯虎等四大才子曾经在庙里穿着乞丐装以便接近华府的丫鬟们。关于唐伯虎打扮成乞丐的故事,在《曲海总目提要》卷20《文星现》和《坚瓠丁集》卷4《唐六如》中都有记载。可见尽管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电影,由于其故事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其中很多情节有着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根系。

此外,在解读视频和文献的过程中,也拓展介绍了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在让学生看过电影最初唐伯虎登场的一段后,笔者介绍了真实的唐伯虎的生平,又简单普及了一下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知识。在说到唐伯虎扮乞丐时,顺带讲了明清时期民间的“八仙信仰”。

在“唐伯虎点秋香真相的讨论”的节段,笔者先以PPT列举前人对此事的各种看法,然后启发学生发言,对此事真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并陈述理由。教师对这一问题不设定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

当然,让学生看视频,讲唐伯虎的故事不是这门课的最终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对这一故事真相的追问,使学生得到以下四点启发:

首先,尽信书不如无书。“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有多种版本,而且每个版本的故事的主人公都不同。对此不能盲信书本,把自己搞糊涂。而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地去判断、吸收书里的内容。

其次,如果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读书,那么我们应该也能够从书中无疑处看出疑问,然后再设法解答这些疑问。学习经过这样一个“书中无疑,能以为有疑;有疑,能使之无疑”的过程,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和收获。

第三,创新需要尊重前人的成果。周星驰的电影里的很多情节都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原型,是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所以,创新首先要全面了解前人留下的成果,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知道前人在哪些方面还没有做,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还可以进一步推进。

第四,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面了解前人的成果,即爱迪生说的要付出99%汗水的工作,但那1%的灵感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灵光一闪的时刻。这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那么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付出那99%的汗水。

笔者在不同班级讲授了《真相》课程,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学生的注意力、热情与课堂气氛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改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讲解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传承和发展时,用PPT大量展示了历史文献的原文。对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古文就如火星文那样陌生、难懂。这也削弱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尽管希望通过看视屏、讲故事让学生掌握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如果学生只是抱着听故事消遣的心态,就不会去认真地思考。这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达成。这也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

4 进一步的思考

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的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较以往明显提高,睡觉、闲聊、玩手机的学生大大减少。不仅是看视频时如此,在教师讲授的环节也有更多的学生专注听讲。粗略估计,在讲授《真相》课程时,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的比例应该从原来的1/3下降到了1/5。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以往笔者在课堂上提问,往往下面是一片沉默,只能以点名的方式叫学生起来回答。在讲《真相》课时,每次提问至少有三四名学生会主动回答。在某些班级,比如护理专业的学生,有时则会出现一群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问题的场景。而通过眼神交流,笔者发现更多的学生有回答的欲望,只不过羞于在众人面前发言。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比以往有了进步。例如,当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了上述《曲海总目提要》卷20《文星现》和《坚瓠丁集》卷4《唐六如》中的故事后,学生立即能够将之与周星驰电影中的情节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故事在历史中的传承和演变。

影像化的实验课程在取得以上效果后,笔者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即使使用了影像化的教学手段,如果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和自己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教学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最终对教学目的的达成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而笔者任教的学校目前对各专业学生开设统一的人文素质课程。而每个学生的兴趣各不相同,很难找出其中的共性。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对学生的培养着重于使他们掌握具有应用性、实效性的专业技能,这是和每个学生当下和未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如果人文素质课程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的话,是符合他们的需求和利益的,也可以视作是他们共同的兴趣所在。当然这里的“共同”只是相对于同专业的学生而言。

这就需要打破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不分专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授课的现状。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与某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相结合的人文素质课程。以避免人文素质课程失于空泛,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学习需求的缺点,使之对学生的成长和专业学习形成有力的促进。也可以改善目前职业院校重技能、轻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不理想,甚至缺失的弊端。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既有技能,又有素养的全面的人才。

此外,在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中还需要增强互动环节的设计。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课堂讨论,让学生多思考。以避免影像化课程重形象,轻抽象,重直观,轻思维的缺点⑩。

对此,笔者去年在英国巴斯城市学院培训时,了解到一种用于课堂的网络实时互动系统。即socrative.com网站。教师和学生可通过这一网站在课堂上实现即时互动。该网站支持中文,可在手机上使用,操作简便,容易上手。(图2)

教师在该网站注册账号后,可获得一“房间号码”。教师可在此注册的房间中发起测试(quiz),设置单选、多选和开放性问题。教师和学生在网站首页上分别点击“教师登录(teacher login)”和“学生登录(student login)”(见图3)。学生登录后,在图4所示页面输入教师所注册的房间号码。

学生进入教师注册的“房间”后,需在图5所示页面输入自己的名字(可以不用实名而用昵称,如果需要将此次互动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之一部分时,教师也可要求学生输入学号和姓名),然后学生就可看到教师发起的测试(quiz),他们可将自己的回答输入绿色框中,然后点击“提交答案(submit answer)”(见图6)。教师即可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上接收并查看学生提交的回答。通过这一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即时互动。

根据笔者自己在学生时代的经历和现在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中国学生即使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意愿,却往往羞于当众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Socrative这一网络平台则能借助网络发表的匿名性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更多学生能通过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

借助Socrative网站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而通过手机操作网站的方式,也可在教学中融入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与手机争夺学生的一个有效策略,可以说是对手机的“策反”,使之变成学习的工具。这可以加强课堂互动,有效弥补上述影像化课程的缺陷。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影像化人文素质课程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而将人文素质课程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相结合,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注释:

①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以下这些:黄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7:157-159;童曼.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6,08:135-136;李静,杨海刚.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微[J].继续教育研究,2010,04:139-140;黄欣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03:52-55;陈以鸣.刍议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14-115;蔡景华.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探析[J].教育探索,2006,01:44-45;高建新.浅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156;陈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09:105-106;潘劲松,刘大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下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1:145-147。

②关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影视作品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这些:张化夷.影视载体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81-83;马兆娣.论影视文化在大学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8,12:57-58;李静.影视欣赏课程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131-132;麻艳丽.审美、感悟与人文素养——透视影视文化中的德育因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72-75;黄弋生,王青.谈影视文化传播对学生审美品格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7,13:98-99;郑小龙.浅谈影视艺术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利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146-147;郭培筠.论普通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4:88-90;黄明智.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97-98.薛亚红.浅谈影视艺术手段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8:27-28;赵志英,王爱峰.论影视鉴赏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103-104;陈凌全.试谈网络时代影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02:197;赵晓兰.关于丰富高职影视鉴赏课人文内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3:287-286;原瑞琴.影视资料辅助历史教学的双刃性效果及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89-193。

③刘艳.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与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63-65;钟真.实践与能力并重的影视英语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6:89-90。

④陈英群.公选课“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教学探微[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55-58。

⑤以下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如无特别注明,均引自2011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中国传统家训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立项日期:2012年6月4日,立项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10月已结项。

⑥赵志英,王爱峰.论影视鉴赏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103。

⑦马发生.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1)。

⑧赵志英,王爱峰前揭文。

⑨张化夷.影视载体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81。

⑩原瑞琴.影视资料辅助历史教学的双刃性效果及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89-193。

参考文献:

[1]2011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中国传统家训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立项日期:2012年6月4日.立项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10月已结项.

[2]赵志英,王爱峰.论影视鉴赏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103-104.

[3]马发生.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 我国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一直是作为美育存在的,缺乏文化意识。在21世纪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跨文化及多元化音乐教育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的趋势之下,我们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引用教学现场的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模式以及引申至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等手段,把音乐文化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以更好的实施“把音乐当作文化来传授”的观点。

关键词: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文化中的音乐;比较研究;实践;引申;音乐理解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Expression of Cultural Values in University Music Quality Courses

ZHANG Jin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不断创新,音乐教育的意义与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音乐课程价值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其公共音乐教育的受众面是全体在校大学生,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不把“美育”、“技术”作为音乐的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放在文化及人的发展上。如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音乐教育的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重“文化中的音乐”,美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的。内特尔在1992年国际音教会大会上的发言也提出了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点。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但我们也应看到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是作为美育存在的,所以缺乏文化意识。在当今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仍以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为主,而音乐作品的介绍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也多半都是停留在以往程式化的作者生平、作品简介、曲式结构分析这些把音乐孤立起来的做法。那么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中体现“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体现”,借助文化的多视角,从文化的各个方面来剖析音乐形象,解释音乐行为,挖掘音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比较法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民族音乐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开阔的眼界下对世界各种音乐文化的包容力,提倡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排斥一元论。《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指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种文化形式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起点。当我们面对音乐课堂中各种地域、民族等不同的音乐时,我们可以借用音乐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从相对角度来看,音乐人类学是世界各种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不是简单的人类音乐或种族音乐的研究。[2]我们在阐释各种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时不要只是介绍作品的理论性知识和形式的抽象分析,而是应该通过比较的手法,把音乐作品放在文化中,通过在其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中,在比较中求得理解和鉴别音乐的独特之处及其风格样貌。正如内特尔所说“比较研究极大地出于确定文化决定音乐风格的目的。”现今的客观现实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底蕴是建立在多年的欧洲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缺少对全世界各民族音乐包括本民族母语音乐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特性的了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作为在一段时期内所形成的一元文化的欧洲音乐,我们也不是要去排斥它,而是把它和其他多元音乐文化摆在平等尊重的视野下去分析与比较。比如中西音乐是用两种不同的心态、行为和形态方式来构建音乐的,这是由于中西方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中国音乐在乐思的构建上,重情,重生命感受,它不单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还是对人与社会整体,人与自然生命之间和谐关系的阐释,而西方音乐更多地强调音乐逻辑的严谨与有序;在审美观念上,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受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追求中和含蓄,追求意境隽永;而西方音乐则讲究情感宣泄,强调形象鲜明;在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方面,中国音乐文化遵循的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音乐则是“天人相对”;在结构感的追求上,中国音乐通过换头、合尾的方法,冲淡素材间的对比,使各段听来似曾相识、似是而非,[3]而西方音乐强调结构清晰及结构中的对比因素,追求音乐戏剧性的冲突;通过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在平等地接受中西音乐的同时,把握民族音乐的深层文化体验,明确不应用他文化的标准作为衡量和判断本文化的依据。如古琴是古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和心灵写照的凭借,它是集中、凝聚、浓缩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自由、清悠、谈泊情趣的器物。一曲自先秦流传至今的《流水》,抒发了古代文人开阔的胸襟,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从乐曲的“点点滴滴”到“浩浩荡荡”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粹在音乐中的体现,凝聚着中华悠久历史的灿烂文化精髓;而印第安人赋予鼓的生命和意义,鼓乐积淀了他们的生活、历史、与文化;印度的“塔布拉“鼓,在鼓师的手下,展现了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由于音乐和各种的信仰以及行为联系着,因此,音乐的状况是文化的一部分。更进一步的说,不仅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关于音乐的定义和理解,而且,甚至在同一文化中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级、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这种不同理解也仍然存在。通过对其文化的充分比较和阐释后再来理解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就可以改变人的认知内容,感觉结构和评价态度,从而开掘人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灵与艺术形式形成同构,发生共鸣。[4]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增加了对音乐知识认知的兴趣,也加深了对音乐本身的理解程度。

二、实践法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引用教学现场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传承手段。这是一种直接的引导,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音乐实践。作为现代普通音乐教育体制下的一人教多人学的课堂里,在现代教学模式下融入传统的传承方式。音乐不能光靠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对音乐风格直接的感受与感悟。正如胡德(Metal Hood)在1971年所出版发表的《民族音乐学家》(Ethnomusicologist)一书中所提出的“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lity) 的概念与实践,胡德认为:既然人们在双重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学识和实际操练,才能学好非母语文化的语言;那幺,在音乐方面,我们亦必须用相当的时日经常接触其它的音乐文化,才能获得双重音乐能力。[5]胡德建立了美国唯一一个民族音乐学系以后,把印尼演奏甘美兰音乐的专家请到那里教学,又请了日本人来教日本音乐,同时还请了阿拉伯人教阿拉伯音乐,所以在洛杉机分校的学生可以直接从来自不同国度的民间音乐家那里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学习他们的音乐,在这种长期音乐实践后,他还得出结论,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之后,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来加以描述它。因为音乐学家所作的就是运用语言来描述音乐,[6]如果用语言来描述他文化的音乐首先必须得学习和理解他文化的音乐,这就是胡德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音乐双重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音乐教育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具备这种双重音乐能力,在学会音乐知识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去让他们亲身感受和理解这种音乐文化。如我们在讲解非洲人音乐中的一种特征――节奏时,我们可以先让同学听一段典型的非洲复合节拍的例子――“邮政工人盖戳音乐”,再把音乐进行中不同声部A,B,C的强调不同模式拖曳的几小节节奏呈示讲解给学生(如图),并带领他们分声部击打熟练后,再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实践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是同学在饶有趣味的实践过程中很快就感受到几种节奏迥然相异的乐句同时出现在合奏时的一种给人以丰富听觉感受的复合节奏。同学们藉由这样的直观体验可以了解到非洲的音乐文化是非常人文化的,许多的乐曲演奏技巧都来自于人体,非洲音乐所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比竞争更重要的“众在故我在”的集体参与精神。又如介绍我国民族音乐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具风格色彩的音乐风格,光靠听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在不同风格、不同地域色彩的音乐文化讲解同时选择相应的一些民歌作品进行课堂上的教唱、学唱,如一首《辽阔的草原》,通过现场教唱后,同学通过它起伏跌宕的曲调、悠长舒展的音调,句未“啊嗬咿”的衬腔,演唱时运用的真假声唱法,可以直接感受到体现着浓郁内蒙古大草原生活气息的“长调”,借此又可以想象内蒙古牧民生活的自然条件与性格特征。在这种直接的文化行为体验中,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帮助同学准确的感受和把握到音乐文化意识、并留下深切的记忆。大学生作为有朝气、有文化、综合素质较高的知识群体,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我们更要因势利导,把这种优势转化为教学中自觉参与的实际行动。

三、引申法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相关文化总是包含着内在和必然的联系。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时代背景、发展历史、表现形式、主题内容都互相关联,息息相通。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音乐与绘画是姐妹艺术,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一画面”。所以有人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的意境竟是那样的相近。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虽然是两首不同的琵琶曲,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我国古代的楚汉战争;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气势恢宏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同时也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音乐与建筑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确实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德国哲学家树林曾比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音乐家霍夫曼又补充了一句:“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两句名言充分说明了音乐与建筑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建筑中的对称、比例、均衡等造型特点在音乐中都能找到相应的体现。建筑群体的结构布局以及高低曲折、错落有致的节奏,同音乐的结构、节奏有着内在的相似之处。据说,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就曾受到巴黎建筑群的启示。舒曼则在他的《第三交响曲》中力图表现科隆大教堂的壮丽宏伟。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丰富多样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过多地注重了音乐学科本位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因素,所以不能深刻地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还限制在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性操作。[4]这样的音乐素质教育很难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在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基于一种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的思维框架来重新审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创造一个音乐教育与文化现象相融合的认知学习环境,带领学生们从一个更宽阔的视野和背景来审视音乐,并通过和其它作品找比较、课堂的直接文化行为体验、融合历史,美学和评论观点等方法去帮助学生发展更为广阔的音乐理解力。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民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语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野――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林华.音乐朝圣进阶―音乐欣赏导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4]刘承华.以文化激活音乐――音乐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局面[J].人民音乐,1999,(1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3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方文化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浙江文化》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中开展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高职教育以培养专用型人才为主,然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甚至还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地方文化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浙江文化》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中开展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1 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思想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要讲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公共道德。文化素质指的是既要有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体育和社会等方面的一般和某一技能。心理素质指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乐观、大度、灵活、敏感,能面对成功或失败的考验和挑战。虽然地方文化课程属于文化素质教育类别,但是其实文化素质直接影响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尤其是地方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地域性非常强,高职学生大多来自省内,浙江作为家乡,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亲切感。家乡的名人古迹对于学生有特殊的情感感召力。浙江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省份,历史悠久,频繁出土的文物和遗迹(如良渚文化的新发现等)能激起强烈的自豪感和爱乡爱国热情,这比枯燥的说理教育更直观、更有效。浙江是名人辈出之地,深入了解浙江历史上的清官名士、仁人志士、学界精英及商界文流的嘉德懿行,能有助于学生见贤思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尤其是近现代多位文化名人群星灿烂,他们的思想成就和精神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如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等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主张,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都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有利于养成乐观、灵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今后的人生中能从容地面对荣辱和挫折。由此可见,地方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将三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1.2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具有学期短、专业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推出“订单式”培养方案以来,更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将模拟铁路、模拟法庭、模拟银行、模拟厂房等建在高职院校里,形成和将来的职业无缝链接。这么做虽然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但从而也带来一些弊端,那就是基础课程尤其是文化类课程被大幅度裁减而增加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一些高职院校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最多只开设《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基础课程。虽然《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这些课程对于将来的工作不无用处,如《应用写作》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处甚大,且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用到。而文化类课程因其无法立刻实际应用到工作中长期不为人重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高职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所学专业往往不符合,甚至风马牛不及,这种现象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也大量存在,但学历越低,专业和实际工作不符合的概率就越大。并且,随着社会环境、自身条件的影响,一个人不太可能一辈子只从事同一职业,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位职场人终身学习,更换专业重新进入大学学习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变得十分紧迫,尤其是联系实际的人文教育。一方面,《浙江文化》涉及领域较广,有浙江的农业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学术文化、文学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军事文化等,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拓展事业,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可以为自己设立职场目标、专业方向等提供帮助。另一方面,高职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生源本地化,许多高职院校为地方性学校,招收本省学生是其一大特色。《浙江文化》课程涉及浙江的各个城市和地区,让学生了解浙江各地市的特色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在地市的文化不够了解,甚至一些家乡的文化名人也不曾听说。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大家只闻其名,并不知道他曾经担任鄞县县长三年,并且在宁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为他后来的变法做准备。通过《浙江文化》课程的学习,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以便在工作中能从历史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去确定将来的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使得理想和现实更接近、更调和。

1.3 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自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罗伯特贝拉认为:“社会行为并非仅仅由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关系的结构来决定,而且还由与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和文化体系有关的价值观结构来决定。”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也容易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在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腐败的滋生、信仰的迷失、贫富差距的扩大、享乐拜金主义的盛行、功利性的婚恋观念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凸显无疑令大学生感到茫然并无所适从,而大学生恰恰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着一些偏差如人生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尤其在职业选择上更为明显,注重实惠而自愿放逐理想。近几年日益攀升创纪录的公务员招考报名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理想淡化、信仰缺乏、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性。由此可见,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务之急。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人人学会做人。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无论从思想还是经济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历史上宋室南渡以来,更是造成思想界的空前繁荣。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提倡的“仁义无价”的道德规范相比,浙江思想家陈亮、叶适等提出了“义利同行”的主张。虽然这是一千多年前提出的思想观点,但是在今天依然散发其光彩。浙江地处沿海,具有水文化特征。浙江传统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浙江经济发展较快,导致重商重利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忽视理想的追求和道德的升华。如果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发现浙江古越大地上的先民自古就有“胆剑精神”,勾践“十年生聚,十年生养”,卧薪尝胆,几年入吴为奴,终于报仇雪恨,大败吴国。联系当代实际也是如此,浙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例如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 到“世界超市”,都是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没有理想的追求,没有毅力的支撑,都不可能使浙江大地变得美丽富饶。由此可见,通过浙江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和联系当前社会经济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  2 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地方文化的研究已日益成为各个地方文化工作的重点。就浙江省而言,各地都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研究所,如越文化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江南村落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刘基文化研究所等。在《浙江文化》课程的设置上,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得很少,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是开设较早的一个院校。作为《浙江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供商榷。

2.1 在上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讲授

在上课过程中,将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专题,如“浙江的商业文化”一节,以浙商的兴起、商帮的形成、现代浙商等为主要脉络讲授。讲授时不追求面面俱到,突出人物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通过历史人物的生平、功绩、文化成就等来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又如在讲授“浙江的旅游文化”这一专题中,不作导游式的景点全览,而是以旅游景点蕴涵的文化意蕴为重点,深入领会一种文化的深刻底蕴。

在讲授中,还有一项较为重要的那就是注重讲授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如果认为《浙江文化》课程是一门历史课或是一门传统文化课就有失偏颇了。笔者认为,浙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就算是老古董,那也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和当下热点进行不断翻新。因此在授课中,尽量少讲或不讲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人名事。如对于鲁迅的文学成就,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可以少讲或变换角度讲一下周氏兄弟与浙江文化。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可以推出一些以前较少为历史关注的文化名人。如影视媒体对孟丽君的故事一直很青睐,戏剧《孟丽君》就有越剧、黄梅戏、淮剧、扬剧、豫剧、粤剧等版本,而仅仅是电视剧就有香港TVB版和大陆刚刚拍摄的由李冰冰扮演的版本,这些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孟丽君”这个中国奇女子的塑造出自一个十几岁的清代少女陈端生之手。长篇弹词《再生缘》和《红楼梦》一直有“南缘北梦”之称(郭沫若语),陈寅恪更是力推《再生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陈端生原来是浙江杭州人,至今在西湖边还有她的故居。通过结合当下学生关注的热点,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比如2010年金华兰溪准备打造李渔这张“金名片”,又加上其作品昆剧《怜香伴》即将在北京演出,这些新闻的报道,正好适时推出古代很有个性的文人——李渔。而事实上,诸如陈端生、李渔等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书上鲜少提及,也不作

为重点,但历史往往出人意料,褪去历史、社会和政治的光环,原来并不受人关注的人物、作品也许会重新被人拾起,就像沈从文、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一样,从文学史上的消失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新出土,让人遐想万千。也许,这就是文化本身所蕴涵的魅力,它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当然也让人保持了绵绵不断的探索的欲望。

2.2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家乡的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是更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每个学期,笔者都会要求学生上台讲一种自己家乡的文化。作为大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泛泛而谈,做一个家乡的导游,而是应该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原因,这就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并不是来自课本而应该来自观察者。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受家庭、教育、环境等的影响从而产生对文化现象不同的阐释和表述。针对同一种文化现象,每位学生表述的角度和看法都不一样,这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如许多学生上台演讲时,自己制作PPT和网页,有的学生甚至自带文化道具(如一位湖州籍学生自带毛笔讲述“湖笔文化”引起台下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演讲有时甚至超过了老师的受欢迎程度,这是笔者所不曾预料到但同时也是很欣慰并乐于见到的。

2.3 由于《浙江文化》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设想尚未付诸实施

如组织学生社团成立“××文化研读会”,通过研读“××文化”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又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文化,浏览××景点,参观名人古迹后书写调查报告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总之,《浙江文化》课程作为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索和商榷,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并希望引导学生作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宋恩光.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2(5):92.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途径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还是表现出了功利主义倾向,从而导致其在机制建设、途径开拓、方法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上遇到瓶颈,特别是近年来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的途径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

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当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的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完整的教学理论,从而不能对教学活动作出整体安排;第二、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不能有效利用,不能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第三、文化素质教育第一二课堂不能有效结合,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真空;第四、不能发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新载体,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二、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西南石油大学大胆创新,不断实践,成功构建了 “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互为交织”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在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的同时通过开设艺术学校、实施课外素质拓展学分等方法做到了“第一二课堂的无缝结合”,并通过开创第三课堂平台,增加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途径,完善了原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推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课堂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学校充分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充分结合,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结合起来,统一谋划、集中实施,在充分发挥理工类石油行业院校的特色学科优势的同时,加强了人文艺术类课程的建设。

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重点扶持,特别是2004年后,学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类为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管、军体卫生四大类,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选够一定课时的课程。近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不断增加和完善,共有200余门可成功学生选择,并将大学语文等25门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限选课,有力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行集主修制、辅修制、第二学位制、双语教学实验班、校企合作培养制、国际交流培养制等于一体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搭建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促进“第一二课堂的无缝结合”。

学校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设立文化艺术学校,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结合”。 “西南石油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学校”成立于2011年3月,成立的目的旨在充实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延伸课堂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文化艺术学校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文化艺术学校由分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校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任副校长,下设办公室,人员由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其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学校教师的聘请及监督、课程的设置、活动的策划的工作;第二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经费保障;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共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第四、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第五、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实验研究的平台和师资力量。

2、教育内容丰富和教学模式新颖。

文化艺术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点,即:人文素养和艺术欣赏,目的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提升审美品位。其教学活动也主要由两种模式进行:一是文化艺术类课程讲授和培训;二是文化艺术类系列讲座。

从教学模式上讲,文化艺术教育学校对所有全日制学生开放,在校大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学习内容。一方面学生需选够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已达到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可参加文化艺术学校开设的舞蹈、声乐、美术、地方传统戏曲、播音主持、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培训或讲座,切随到随学。同时,文化艺术教育学校在每周末或工作日晚上安排1―2次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其间,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演讲,内容涵盖人文社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使学生在聆听中与大师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更耀眼的火花。

3、实施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的效果

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学生参与度,文化艺术学校牵头联合教务处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学分管理办法》,把学生的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学生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参加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并获得相应学分,规定素质拓展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学校不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这一措施有效的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素质拓展状况纳入了学分制管理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创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搭建文化素质教育新平台。

第一二课堂做为文化素质教育两个重的要载体都有其共同的不足点,即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了学生工作公寓管理站,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与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力争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在学生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学生宿舍是学生大学期间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且绝大部分同学大量的业余时间都在宿舍度过。宿舍建设对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又都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学校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按照二级学院为单位在每栋学生寝室设立了“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公寓工作管理站”,将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党建、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重心前移至学生最集中和密集的地方,解学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切实为学生服务。

当前,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的宿舍已经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实现了与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西南石油大学“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互为交织”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推动西南石油大学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的核心使命(大学・问道)人民日报 2012.09.08

[2] 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1,1(3).

[3] 张玉玲.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56).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一个平台,多个模块”

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的高度融合。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职业素养养成、综合能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等重要载体,构建适合高职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体包括五类:第一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二类是文化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或应用语文、高等数学、体育、军事理论、国防知识等;第三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基础求职与创业等;第四类是艺美课程,包括艺术欣赏、审美情趣等;第五类是活动性课程,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与比赛活动等。每一类课程中还包括若干门选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录取分数线降低,与本科学校分数差距越拉越大,生源质量下滑,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随着招生制度改革,高职生源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校生”等生源的进入,高职学生整体文化基础降低,且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了十余年的文化基础教育以后,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给文化素质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量,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总学时数,文化素质课教学时数也相应减少。这样,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怎样组织,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综观高职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重专业核心课程、轻文化素质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一味强调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核心课和实习实训课,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对专业课的倾向性日益增强,而文化素质课则不受重视,课时不能保证,时不时为专业见习或实训让路。一般说来,高职文化素质课学时应占总学时的25%以上,但是,有些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占总学时比例还不足20%。一些院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对文化素质课抱有很大的偏见,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1]文化素质课的价值被削弱,地位被边缘化。

1.2 重学科理论、轻实践应用

目前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压缩的现象依然严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繁琐,知识多而全、难而深,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或缺失;在教学上更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也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2]此外,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材,再由专门的基础课教学部门对全校所有专业实施学,没有考虑专业的关联度和学生入学前后的课程衔接问题。[3]既降低了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效果,又削弱了公共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功能。

1.3 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

在高职文化素质课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第一课堂教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忽视了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教学,对专题讲座、名著导读、艺术鉴赏、审美情趣、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课外阅读、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重视不够;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等开发利用不够。

1.4 重设置、轻效果

不少高职院校迫于政策压力,对文化素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相应设置,标上了政策所要求的学时、学分。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但是,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急功近利,大规模压缩公共课课时,无原则地削减公共课教学内容。同时,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甚至还沿袭着“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累,教学效果差,学生基本文化素质下降,也影响了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提升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体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高职院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一条培养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2 高职院校“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探索实践

2.1 “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和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实际,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探索实施既注重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构建和实践了“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

“文化素质教育通用平台课程”,是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文化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这些课程的设置按照“社会人”来设计,培养学生通用基本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得体处世”。课程的设计尊重学科,但不固守学科性,对每门课程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合理整合安排教学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通用平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

2.1.1 思想道德素质

其核心是使学生懂得“为人之道”,成为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的一代新人。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坚定马列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养成文明习惯,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2 科学人文素质

使学生具备人文科学知识、为人处世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协调能力等。人文素质是人的思想情操、素养高低的基础,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2.1.3 身体心理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强健的体魄是高职学生胜任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必要条件,开设体育课,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健康的心理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应对顺境逆境,调节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素质。

2.1.4 专业基本素质

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通用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就不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人的创新能力是技术水平高低和对社会贡献大小的评价标准,适应职业变化的创新能力是以扎实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基础的。

“对应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计划而设置的,在教师指导下必修或选修的模块化专业基础课程,诸如:专业英语、公共关系与公共礼仪、就业指导、科技文献检索、医用科技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医学伦理学等等,这些课程按照“职业人”目标和实用性来设计,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综合文化素质拓展模块课程”,一方面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选修的深化和拓宽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模块化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宽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潜能的模块化课程。诸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文、艺、体、美类课程、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等课程以及各类学术团体协会式教育等。这些课程的设计一方面注重学生培优,面向高职文化基础较好和学习要求趋高的学生;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补差,培养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2.2 “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

2.2.1 开展分类教学,不断增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针对性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综合性高职院校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分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专业能力结构,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实务案例分析,辅助培养专业能力。如公共体育课根据专业之间的差异性,确定护理与旅游管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其他专业三个教学方向,精选教学内容,单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教师特点配备师资;高等数学课程开设经济数学、工程数学等方向,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导向,围绕“如何教最好的数学”、“如何最好地教数学”,不断开展教学改革,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学语文学科围绕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专业分别开设《大学语文》、《实用语文训练》、《医用科技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科技文献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2.2 开展分层教学,有效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院系的分班实际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考级课堂”和“校本雅思课堂”两个方向,“考级课堂”主要围绕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和省级英语英语能力考试教学;“校本雅思课堂”按照国家雅思考试的特点、专业英语的内容开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说、听、读能力,学生自愿选择课堂,学有用的英语。高等数学课程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上分别进行分层,让30%左右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吃饱,让50%左右能够听懂的学生吃好,让20左右似懂非懂的学生吃够,并根据分层情况进行分级考试。

2.2.3 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吸引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对文化素质必修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每门课程增加一定量的实践学时,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力度,推出了一批微课程、网络课程,对部分文化素质课程实施“同步课堂+翻转课堂”、“视频课堂+翻转课堂”、“公播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课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导师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楚天技能名师进行拓展教学,导师引导学生组建社团,依托专业组建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对优秀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语言的交流,而且进行思想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校针对不同生源学生的具体要求,开设了76门全校性公共任选课。此外,学校开辟了6个文化素质课程校外教学基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2.2.4 改革评价方法,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供结点保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保证“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在课程评价上,探索实施了“素质学分制”,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学生操行、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纳入其中,并与学校“三证四合格”毕业生质量认证体系挂钩,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4]

3 “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成效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素质课打破了原有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借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探寻更加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目标,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彰显出文化素质教育课在高职领域中的生命活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以文化素质课程改革为依托,教师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新设计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写作比赛、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等比赛中获部级奖励13项,省级奖励3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85%以上,涌现了全国人大代表谭之平、十最年轻代表闫文静、湖北省十大“敬老楷模”李燕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6(5).

[2]王宏,李晓军,张春玲.高职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实践[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6

1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体包括五类:第一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二类是文化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或应用语文、高等数学、体育、军事理论、国防知识等;第三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基础求职与创业等;第四类是艺美课程,包括艺术欣赏、审美情趣等;第五类是活动性课程,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与比赛活动等。每一类课程中还包括若干门选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录取分数线降低,与本科学校分数差距越拉越大,生源质量下滑,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随着招生制度改革,高职生源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校生”等生源的进入,高职学生整体文化基础降低,且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了十余年的文化基础教育以后,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给文化素质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量,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总学时数,文化素质课教学时数也相应减少。这样,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怎样组织,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综观高职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重专业核心课程、轻文化素质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一味强调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核心课和实习实训课,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对专业课的倾向性日益增强,而文化素质课则不受重视,课时不能保证,时不时为专业见习或实训让路。一般说来,高职文化素质课学时应占总学时的25%以上,但是,有些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占总学时比例还不足20%。一些院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对文化素质课抱有很大的偏见,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1]文化素质课的价值被削弱,地位被边缘化。

1.2 重学科理论、轻实践应用

目前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压缩的现象依然严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繁琐,知识多而全、难而深,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或缺失;在教学上更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也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2]此外,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材,再由专门的基础课教学部门对全校所有专业实施统一教学,没有考虑专业的关联度和学生入学前后的课程衔接问题。[3]既降低了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效果,又削弱了公共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功能。

1.3 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

在高职文化素质课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第一课堂教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忽视了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教学,对专题讲座、名著导读、艺术鉴赏、审美情趣、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课外阅读、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重视不够;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等开发利用不够。

1.4 重设置、轻效果

不少高职院校迫于政策压力,对文化素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相应设置,标上了政策所要求的学时、学分。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但是,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急功近利,大规模压缩公共课课时,无原则地削减公共课教学内容。同时,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甚至还沿袭着“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累,教学效果差,学生基本文化素质下降,也影响了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提升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体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高职院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一条培养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2 高职院校“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探索实践

2.1 “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和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实际,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探索实施既注重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构建和实践了“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

“文化素质教育通用平台课程”,是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文化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这些课程的设置按照“社会人”来设计,培养学生通用基本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得体处世”。课程的设计尊重学科,但不固守学科性,对每门课程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合理整合安排教学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通用平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

2.1.1 思想道德素质

其核心是使学生懂得“为人之道”,成为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的一代新人。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坚定马列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养成文明习惯,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2 科学人文素质

使学生具备人文科学知识、为人处世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协调能力等。人文素质是人的思想情操、素养高低的基础,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2.1.3 身体心理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强健的体魄是高职学生胜任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必要条件,开设体育课,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健康的心理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应对顺境逆境,调节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素质。

2.1.4 专业基本素质

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通用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就不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人的创新能力是技术水平高低和对社会贡献大小的评价标准,适应职业变化的创新能力是以扎实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基础的。

“对应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计划而设置的,在教师指导下必修或选修的模块化专业基础课程,诸如:专业英语、公共关系与公共礼仪、就业指导、科技文献检索、医用科技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医学伦理学等等,这些课程按照“职业人”目标和实用性来设计,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综合文化素质拓展模块课程”,一方面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选修的深化和拓宽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模块化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宽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潜能的模块化课程。诸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文、艺、体、美类课程、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等课程以及各类学术团体协会式教育等。这些课程的设计一方面注重学生培优,面向高职文化基础较好和学习要求趋高的学生;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补差,培养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2.2 “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

2.2.1 开展分类教学,不断增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针对性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综合性高职院校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分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专业能力结构,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实务案例分析,辅助培养专业能力。如公共体育课根据专业之间的差异性,确定护理与旅游管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其他专业三个教学方向,精选教学内容,单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教师特点配备师资;高等数学课程开设经济数学、工程数学等方向,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导向,围绕“如何教最好的数学”、“如何最好地教数学”,不断开展教学改革,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学语文学科围绕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专业分别开设《大学语文》、《实用语文训练》、《医用科技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科技文献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2.2 开展分层教学,有效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院系的分班实际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考级课堂”和“校本雅思课堂”两个方向,“考级课堂”主要围绕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和省级英语英语能力考试教学;“校本雅思课堂”按照国家雅思考试的特点、专业英语的内容开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说、听、读能力,学生自愿选择课堂,学有用的英语。高等数学课程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上分别进行分层,让30%左右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吃饱,让50%左右能够听懂的学生吃好,让20左右似懂非懂的学生吃够,并根据分层情况进行分级考试。

2.2.3 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吸引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对文化素质必修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每门课程增加一定量的实践学时,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力度,推出了一批微课程、网络课程,对部分文化素质课程实施“同步课堂+翻转课堂”、“视频课堂+翻转课堂”、“公播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课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导师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楚天技能名师进行拓展教学,导师引导学生组建社团,依托专业组建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对优秀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语言的交流,而且进行思想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校针对不同生源学生的具体要求,开设了76门全校性公共任选课。此外,学校开辟了6个文化素质课程校外教学基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2.2.4 改革评价方法,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供结点保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保证“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在课程评价上,探索实施了“素质学分制”,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学生操行、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纳入其中,并与学校“三证四合格”毕业生质量认证体系挂钩,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