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方式范例6篇

临床护理方式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1

在胃肠疾病中,急性胃炎作为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引发多种病变,一般情况下,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是其主要病变范围,但是由于此疾病既可广泛存在于尾部,也可局限存在于胃部某处,因而为胃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带来困扰。本文通过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并实施互利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现将临床护理资料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了急性胃炎患者共计150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急性胃炎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7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我院收治的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与胃镜确诊才选为试验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82例,女性患者有68例,年龄在25~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7±1.32)岁。频繁呕吐患者有25例,恶心患者有18例,上腹部疼痛患者有40例,胃胀患者有27例,腹泻患者有28例,严重性病患有12例,存在脱水、发热、酸性中毒乃至休克等症状。

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不具有差异性,因而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由于急性胃炎患者消耗体力较大,因而应该建议患者增加休息时间,尽量少活动,在饮食方面采用温热的半流质类食物。一般情况下,我院选择牛奶以及米汤作为患者饮食的主要选择,从而加快患者胃粘膜的修复[1,2]。

在病房选择上,护理人员应该保证病房内室内通风,定期更换床褥,保证病房内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提高患者的住院心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为患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等。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急性胃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浏览患者资料对患者病症存在部位以及病症严重程度进行主动性了解,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降低患者心理恐惧感。

护理人员需要补充自身知识层面,扩展与患者交流的知识层面,并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增加耐心倾听度,提高医患关系[3]。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感受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对其予以开导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有效率。由于急性胃炎患者受疼痛折磨会产生紧张感以及焦虑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鼓励安慰等方式对患者情绪进行缓解,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自信心[4]。

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用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性试验,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不适症状等。其不仅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还应保证患者实际情况与用药标准的符合性,根据其临床病症对患者药物进行进行适当增减,从而提高患者康复率。

1.3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0.05,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性疾病——胃炎,胃粘膜糜烂以及溃疡是其主要病变形式,因此,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是其别称。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因多样,因此会对心、肾以及肺器官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引发并发症则会导致这些器官衰竭,因此必须对急性胃炎患者予以临床护理。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科学性的护理干预起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得到了多数病患的支持,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静.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213-214.

[2] 王洁,韩卫丽,吴兰笛等.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0-261.

[3] 刘飞.急性胃炎的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7):111-111.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2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32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6.4岁, 病程3~2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采用精心的综合护理措施。

2 综合护理措施

2. 1 生活基础护理 ①病房要求保持清洁、安静, 经常开窗通气,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减少不良环境刺激,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确保患者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②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取仰卧位可增加静脉回流, 促进利尿。取半卧位或坐位, 可减少回心血量, 减轻心脏负荷, 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③注意保持床铺干净整洁, 及时更换床单被褥, 定时给患者翻身, 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防止发生压疮。加强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防止发生口腔溃疡。

2. 2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 比如呼吸频率、深浅、节律及缺氧状态, 防止发生呼吸衰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量减少, 心悸、腹胀、腹痛、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烦躁、兴奋、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等意识和精神变化。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这些并发症均可引起患者神经精神状态的改变[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时并发症很多, 尤其是因持续缺氧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和肺性脑病最为严重, 因此, 当患者一旦出现异常表现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 3 呼吸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大多痰液黏稠, 加之咳嗽反射减弱, 使分泌物与痰液在呼吸道中堆积, 难以及时排出, 极易阻塞气道而抑制呼吸, 因此,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至关重要。神志清醒的患者, 应鼓励其自行咳痰, 指导患者可保持坐立姿势, 深呼吸, 增加通气量, 从而进行有效咳嗽将痰液排出。对于年老体弱者, 定时更换体位, 帮助其翻身、扣背或采用体位引流等方法, 以促进痰液排出。针对无力咳嗽或昏迷患者, 可采用吸痰器吸痰, 防止呼吸道堵塞, 造成患者窒息。排痰同时可根据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不同程度, 给予合理吸氧措施。一般采用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浓度设定为25%~28%, 低流量1~2 L/min, 持续吸氧, 根据条件可使用鼻导管、面罩、鼻塞等方式吸氧, 但伴有呼吸衰竭及肺心脑病患者则需要采用面罩给氧[3]。并在给氧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 及时调节氧流量。

2. 4 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程长, 发作时病情急重, 且迁延不愈、病情易反复, 患者不仅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而且还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 患者容易产生愤怒、焦虑、忧郁、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4]。此时, 护理人员应稳定患者情绪, 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 让患者更清楚的了解疾病的特点, 对该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 缓解心理压力, 告知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应该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5 饮食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饮食要求清淡可口,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保证蛋白和营养的摄入量。应采取低盐饮食, 对于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避免进食高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 应做到少食多餐。

3 结果

通过对7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效的治疗与精心全面的护理后, 显效49例, 好转2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4.5%。

4 小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但其病情严重、复杂, 尤其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则是难以逆转。因此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 精心的全方位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护理过程, 通过对患者病情、症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明确记录,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 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尽快给予解决[5], 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 改善预后情况, 提高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孟巧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9(3):1254-1254.

[2] 石永兰. 32例尘肺所致肺心病的护理及预防.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12):42-43.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3

关键词:护理方式;脑血管意义;临床观察

据国内外急诊医学的专家研究发现[1~3],及时准确的采用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可使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因窒息而导致死亡的风险明显降低。本研究通过对经临床明确诊断的4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表明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救治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脑卒中致患者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而进食困难,轻者需进食宜慢,进糊状食物,重者需鼻饲流汁饮食,若有鼻饲按鼻饲护理,以防误吸。一旦发生误吸现象,应立即吸痰、拍背处理。对照组采用定期吸痰,经过1w的救治,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两组对象的死亡率和救治成功率情况。

1.2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时,经过采取两种不同救治方法1w后,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两组对象的死亡率,以及在抢救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通过利用Excel工具中的统计分析软件,采取x2分析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1w后的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取两种不同方式救治过程中每天均要记录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情况,以及采取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和定期吸痰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分别于周后复查胸片,定期抽血检测血液分析和肝功能检查,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护理情况。两组患者在1w的救治后,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71.43%,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0.48%,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为0.027),见表1。

3讨论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定期吸痰,经过1w的救治,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两组对象的死亡率和救治成功率,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的护理情况。两组患者在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救治方法救治1w后,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71.43%,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0.48%,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与以前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相符[4~6]。表明机械通气与临床护理在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误吸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an F,Chen J,Liang YG,et al.Effect of electric 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NgR in the cerebral cortex,the medulla oblongata,and the spinal cord of hypertensive rat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J].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2014,34(3):334-341.

[2]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2.

[3]向洁,罗碧如.Orem自护理模式理论在产科脑血管意外孕妇中的运用1例[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08(3):403.

[4]Huang YH,Xia ZX,Wei W,et al.The impact of leucoaraiosis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Clinical study involving 279 Chinese patients[J].J Int Med Res,2014,42(3):857-862.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VSD;腹部创伤;临床应用;临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80-02

VSD技术全称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负压引流治疗的一种发展技术,利用生物半透膜将创面进行封闭[1],从而有效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在各类外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VSD治疗方法在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护理方式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住院患者共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为29~55岁,平均为33.6±2.5岁,患者均因外伤导致腹部创伤,其中坠落伤患者有11例,车祸伤患者有34例,器械伤患者有7例,患者腹部脏器均未受到严重损伤。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以及伤情等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包括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处理同时接受VSD治疗,并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对患者创伤进行冲洗,然后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对引流管的放置进行设计,在患者肌层和皮下脂肪层交界的位置放置引流管,并用油纱将远端包裹起来,创面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然后用半透薄膜将创面封闭起来。在下端则用胃肠减压[2]器进行连接,持续进行负压吸引,并且定时进行换药。在护理上,在术前护理人员应该详细对患者讲解VSD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的焦虑、惧怕心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感染,并配合医生完成引流管的放置。在VSD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避免拉扯或压迫引流管,并对引流管的情况进行严密观测,对负压进行严格控制,对引流物进行观察,若引流量出现鲜红色则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在腹部创伤的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对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相关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工具SPSS14.0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相关时间进行t检验,对相关比率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本文主要对VSD治疗技术在腹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接受VSD治疗的患者组其创伤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其在治疗期间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VSD治疗技术在采用半透膜技术将患者的腹部创面处于封闭状态下,以便能够有效隔绝细菌的引入[3],从而减少交叉感染,大大降低了感染率,促进患者腹部创伤能够快速愈合,而要发挥VSD的治疗效果离不开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因而在护理方式上,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伤情和VSD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细致有效的护理。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主要应该从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两方面入手,在接受VSD治疗前,患者因创伤痛苦和对VSD治疗的不信任会产生焦虑、惧怕等心理,因而在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4]。同时,为了提高患者对VSD治疗的配合度,护理人员还应该将VSD治疗的作用、目的以及过程等详细介绍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对VSD治疗产生较为完整的知识,对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有个清醒认识,减轻患者在VSD治疗上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5]。而在引流管护理方面,由于整个引流系统是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因而在引流管的选择上,护理人员应该选择软硬合适的引流管,并且要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引流管的长度,如果引流管太短则会引起返流现象,而引流管太长则会增大死腔,对引流治疗效果造成影响[6]。同时,在VSD治疗中持续引流是治疗的关键,因而对负压的控制维持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的引流装置进行更换,以保证引流负压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在更换时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免细菌进入创面薄膜当中引发感染,同时在更换引流装置时要注意不能够将引流管高出患者创面,以免出现逆流现象,并且要对患者的引流物进行严密观测,保证引流的通畅,在引流物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细致有效的护理,这样才能促进患者腹部创伤的尽快愈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沈华军.VSD联合皮瓣修复在治疗创伤性小腿骨外露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11(5):532-534.

[2] 刘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64-65.

[3] 赵宇辉,李莉,刘淑岩等.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1):130-132.

[4] 孙官文.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0):1196-1198.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5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分娩方式;妊娠结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临床症状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影响母婴生命健康[1-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不仅需要及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还需做好必要的护理工作,才能改善妊娠期女性生活质量,保证母婴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选94例进行研究,对照组45例,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6.4±2.4)岁,平均孕周为(36.3±2.3)w,初产妇40例,经产妇5例;观察组49例,年龄为24~34岁,平均年龄为(26.1±3.3)w,平均孕周为(36.6±2.5)w,初产妇41例,经产妇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情况,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参与本次研究。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严重认知障碍不能耐受护理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严格遵照临床护理标准实施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基础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

1.3.1心理护理 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普及推广,人们越来越认可并希望自己后代聪明,而妊高症患者则因担心接受治疗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部分妊娠女性并不了解分娩过程,心理压力大,担心血压升高会影响正常分娩,或不能耐受宫缩而导致的疼痛,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因此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每天至少与患者进行10 min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更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心态而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医护人员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用积极乐观心态指导患者,并鼓励患者。

1.3.2护理 患者子宫在右旋状态下,容易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肾血管等,因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告知患者该的重要性以及平卧、右侧卧位时间不能>30 min,对于改善胎盘吧血液循环,减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发生。

1.3.3分娩期护理 患者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血抽搐、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分析主要是因患者紧张、宫缩加剧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分娩产程,评估患者是否可顺产,定时观察宫缩以及胎心,第一产程加强营养,第二产程监测胎心、血压,并给氧告知产妇不能过早用力,第三产程及时注射催产素。

1.3.4分娩后护理 认真做好阴道分娩产妇的止血、抗菌以及降压等常规治疗,应用所宫缩,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对子宫收缩的影响,防止产后大出血后子痫发生。会阴有切口患者优先进行切口护理,防止感染发生。测量剖宫产患者术后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应处理。

1.3.5其他护理 实施一对一健康教育,这种形式能更好让患者了解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能更好配合护理人员操作,提高临床o理的依从性。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患者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饮食干预,叮嘱患者多摄入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叮嘱患者家属不需再准备补品等。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 妊娠结局、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分)。

1.5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交由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

2 结果

2.1分娩方式情况 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妊娠结局对比 对照组的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分别为11.1%(5/45)、2.2%(5/4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分别为4.08%(2/49)、2.04%(1/49),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中的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2.3两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轻微者,合并轻微头晕,无其他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情严重者,则会出现抽搐或昏迷,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3-4]。当前临床并未确定妊高症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但认为前列腺素水平低下、遗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与妊高症发生有密切的关系[5-6]。因此不仅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护理、分娩期护理、分娩后护理、其他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减轻分娩过程中不适,提高分娩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顺产率、妊娠结局明显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以及分娩方式,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顾艳君.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心得及经验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5):171.

[2]危薇,王建英,张波.15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3):1341-1343.

[3]吴霞.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31-232.

[4]任宝英.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0):1913.

临床护理方式范文6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制约因素;解决策略

护理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不同的患者需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及质量的提升[1]。为此,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便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教育工作。本文探讨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及解决策略,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1.1对临床护理教学缺乏重视 临床护理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要想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便需要对这项工作加以重视。一方面,学校需加以重视,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需加以重视,制动并落实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各方对临床护理教学缺乏重视,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1.2管理体系的缺失 对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来说,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各方人员的管控,这样采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得到提升[2]。但现状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缺失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带教老师自身工作压力大,从而难以顾及到学生。另一方面,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部分带教老师将临床带教工作视为一种负担,在对自身角色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使学生难以学习到有效的知识,进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3师资队伍建设不力 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带教老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而言,临床护理教学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力的情况。部分带教老师缺乏带教经验,难以及时了解带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在制定带教方案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还有部分带教老师未能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墨守陈规地采取传统模式下"一带一"的带教方法显然显得单一化,难以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3]。另外,还存在对教师及学生评价不足的情况,难以通过评价了解教师的带教水平,也难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2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 要想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首要条件是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一方面,需提高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自身学习,擅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带教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需提高学校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视。积极主动与院方沟通、协作,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的实训课程开展更加顺利地进行,进而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2.2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 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需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使两大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当中,进而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需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带教老师及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认清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教学经验上是否丰富,是否具备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在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能够起到监督教师的作用,从而提高带教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方案,进一步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对带教老师的培训体系加以完善,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带教老师具备高水平的带教经验。与此同时,需加强对临床教师的选拔,通过选拔优秀、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带教老师,从而使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带教老师自身也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知识,从而为带教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4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提升,除了需要从以上各大方面加以完善以外,还需要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目前,应用的较多的带教模式包括"以学生为本"带教模式、提出疑问带教模式、双元制带教模式以及双师制带教模式[4]。其中,一学生为本带教模式,即将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在带教过程中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提出疑问带教模式来说,即为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需注重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对于双元制带教模式来说,即学校与医院直接密切协作,学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医院主要负责实训教学,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双师制带教模式来说,即提供专科带教导师和全程导师,双方面的导师都需要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和临床护理经验,这样才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本人认为,在临床护理教学实际工作当中,需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带教方式。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发现,认识到现状下临床护理教学尚且存在一系列的原因,需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月.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5,06(410):182.

[2]陈雪岩.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