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临床实验室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临床实验室管理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1

多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关注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建设,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究,取得的较好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教材涉及内容广泛,涉及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质量管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事物,抽象的理论和现象难以表达清楚,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教与学都面临一定的困难。传统的信息技术以多媒体PPT为代表,多媒体能呈现图像和声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图像生动,从而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医学教育必须施行基于网络、模拟技术。因此,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二、信息技术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整合案例

1.运用Excel或实验室LIS软件质控系统模拟:

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重中之重,主要有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量值溯源和方法学评价等内容。在讲室内质量控制图和控制规则时,利用EXCEL图表功具栏制作质控图,课堂动态演示,或实验室LIS软件质控系统让学生模拟,进一步理解12s、13s、22s、R4s、41s等质控规则意义。

2.录制VCD模拟现场情景:

我校附属医院参考实验室是江苏省首家ISO17025和ISO15195认可的参考实验室,最近又通过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评审,进入国际参考测量服务数据库。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将实验室建立体系文件及实验室内部审核活动拍摄的现场资料进行加工、处理、配音,录制成VCD,VCD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再现了实验室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全部流程(如审核计划、审核通知、审核表、审核首次会议、现场评审、审核末次会议)等活动。

3.用ACCESS数据库建立试剂管理软件:

检验项目有几百种,使用几百种试剂,每个项目的试剂成本是多少,如何了解试剂消耗情况?如何节流增效?传统管理模式每月进行一次统计,费时、耗力。属于模糊式管理,不能及时动态了解试剂的详细情况。我们用ACCESS数据库建立试剂管理软件,数据库记载试剂名称、品牌、数量、效期、领取人、经办人等信息,同时建立相应分类汇总信息,管理员可随时、快速了解试剂消耗情况,保证试剂购买和使用平衡。

4.构建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精品网站:

网站有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授课计划、电子教材、授课录像等内容,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提供咨询、辅导、教学评价等多种功能。

三、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1.拓展观察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软件操作把质控流程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流程的熟悉及把握程度。软件操作还让质量控制图等变得生动,便于反复观察,减少遗漏。学生任意录入数据,摸索质控规则,完成虚拟操作,对操作步骤记忆深刻,对多质控规则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弥补死记硬背,容易遗忘等不足。

2.信息教学模仿现实工作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观看VCD让学生“亲自”参加体系认可,弥补传统方式的讲解不足,这种身临其境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促进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加深对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管理是通过“指挥”和“控制”等手段,合理调配人、财、物等资源。管理是一张无形的手,将ACCESS数据库引入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管理,不仅增加学习的兴趣,还能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学生在活跃氛围中收集信息、进行决策,从而领悟科学管理的精髓。

4.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教学创新,助于自主学习。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2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需要进入临床实验室,对其进行生物安全教育,能保证他们安全顺利地完成实践学习任务。以模拟教学为主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实验室感染来源,掌握实验室医疗垃圾处理及基本消毒灭菌方法。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模拟教学;生物安全教育

检验医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主要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检测设备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及毕业实习阶段会有大量时间进入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理论学习阶段,教材及授课教师多侧重于临床检验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内容,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不够重视。近年来,调查研究表明,在校医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及接受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率均较低[1,2]。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由于生物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感染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实践学习任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及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3]。而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正是每位即将进入临床实验室实习的学生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本科生而言,无论是进行实验室的检测操作还是将来从事检验工作,生物安全防护知识都必不可少。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习前,首先要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008)以及国务院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标准和管理条例,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主观上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视程度,从而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在授课过程中,减少枯燥的安全知识及相关安全规定讲解,尽可能采用照片、示意图、动画、视频、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能更好地结合自身实践,融会贯通地运用理论知识[4]。同时,结合国内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规定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深刻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实验室感染的来源

临床实验室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医学实践学习的第一场所,学生在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过程中逐渐了解临床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并参与其中。在熟知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及危害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集中授课及模拟教学,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充分了解临床实验室感染的来源,提高处理生物危害等紧急情况的能力。临床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如下。

2.1待检标本是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

临床实验室的标本种类繁多,常见于血液、排泄物及体液等,如动静脉血、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羊水、乳汁、白带、前列腺液和精液等。各种疾病的临床病人标本所含有的多种致病因子可以通过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皮下损伤部位、角膜等部位,以气溶胶、接触等形式给临床实验室人员带来危害[5]。依据标本中的菌毒种对人类危害性及其是否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手段,根据卫生部《中国微生物菌毒种管理方法》,可将其分为4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临床实验室学习工作过程中,应明确标本的危害级别,面对不同程度的危害性标本,要做好防护,时刻将自身及环境的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

2.2操作及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是实验室感染的重要来源

标本采集及标本处理较容易引起实验室感染,如针头和注射器的使用,接种,吸管、离心机、搅拌器等使用过程中均可引起微生物气溶胶的形成,从而导致实验室感染发生[6,7]。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实验室也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标本在前期手工处理、检测及仪器自动化检测过程中,需用到多种仪器设备,对其使用不当,亦可造成气溶胶、飞溅物和溢出物等,这些污染物可引起严重的实验室感染,如样本分拣机、混匀器、恒温水浴箱、振荡器等使用中。所有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因此,学生在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要学习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由带教教师先进行规范化操作演示,而后以小组形式在设置的模拟场景中使用无生物危害的模拟标本轮流进行接收、分拣、离心等处理,并由带教教师和同学进行评比,完成后,再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进行考核。通过该过程学习,学生基本上对操作及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3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

为了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在学生接触实验室之前,先让学生对生物安全有清晰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性及危害。通过设置模拟场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实验室进行正确的自我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在标本处理及仪器使用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以避免生物因子对操作人员及实验室造成危害。

3.1设置进出实验室场景,学习掌握个体防护措施

做好个体防护可有效减少有害生物因子的致病,有效减少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根据带教教师指导,学生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白大褂、帽子和口罩等。离开实验室时,要脱下防护用品,并根据六步洗手法清洁双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应置于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白大褂需定期消毒。此外,严格要求学生不可将实验室内的物品带入生活清洁区,也不可将饮品、食物带到实验室[8]。

3.2模拟紧急情况场景,学习相应处理方法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日后实习及从事检验工作,会遇到针刺损伤,感染性样品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化学药品或试剂污染皮肤等突发事件。模拟上述紧急情况场景,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了解实验室内冲洗装置、消毒灭菌物品的位置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做到遇到紧急情况不慌张,在第一时间能够有条不紊地防止自身或他人感染。与此同时,向学生强调一旦发生可能的实验室污染,需立即向带教教师报告,以免发生严重的生物安全事件。

3.3模拟工作场景,学习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与仪器

首先,学生应对所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结构布局及设备设施有所了解。使用无生物危害性标本模拟实验室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安全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以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如:对于可能产生气溶胶样品的处理以及所有细菌样本的接种、涂片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从使用生物安全柜前的准备工作到使用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后的清洁处理,先由部分学生轮流演示,再由教师及同学找出其在操作中的正确与错误点。这一过程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完美地转换成实践能力,尤其是找错环节,能让学生对常见的易错操作印象深刻,为进入检验科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4模拟医疗垃圾处理场景,熟悉垃圾分类处理办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环境总局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应明确医疗垃圾的分类,实验室各类医疗废物应分开放置。用无潜在生物危险性的道具模拟医疗垃圾,使学生能够独立对各类医疗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和处理。如模拟使用锐器(针头、穿刺针、吸头等)时,进行规范化操作,使用后需单独放置于防渗漏、耐刺的专用利器盒内,不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放,对包装纸盒、试剂盒、液体废物等进行分类处理。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在场景模拟中很容易熟记实验室不同废物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进行不同的处理,以避免医疗垃圾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

4掌握实验室基本消毒灭菌方法

临床实验室根据不同清洁目的,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日常的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通常使用化学消毒剂擦洗、消毒工作台面、地面,必要时开启紫外线灯等照射30min以上。当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无菌环境时,可采用灼烧、干烤等灭菌法;对使用的无菌试剂及医用器械可采用煮沸或高压蒸汽灭菌法。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验室实习时,应掌握各种消毒灭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总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经过医学院校实验室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的培养,未来从事的工作(各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血站、医学实验室及研究室的相关工作)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利用场景模拟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减少实验操作中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不但对实验室安全、个人安全,而且对环境安全、社会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华 尹萌 秦晓松 刘勇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4(18):767-770.

[2]何静,刘青青,钟训富,等.某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5(20):3080-3082.

[3]叶冬青.实验室生物安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赵思婷,植瑞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76-77.

[5]张卫良,杨毓.加强和提高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2(8):122-123.

[6]曾晓明.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6,4(14):148-150.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3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生物安全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所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在日常培训和实验教学中[1-3]。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漏洞,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生物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配备不足、实验废弃物处置不规范等方面。潜在生物安全隐患,主要来自实验标本的生物源性危害,不仅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而且会污染环境,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在校内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是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最佳方式。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是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4]。因此,我们对当前存在的漏洞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有效管控生物安全危险因素,预防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5]。

一、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一)生物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国内有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已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规都是指导性文件,只做宏观指导。其实高校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不具体,需要修改完善,增强可操作性。一些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多半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师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实际执行力度较差,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这是影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6-7]。这也说明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很不到位。

(二)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首先,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部分带教老师和学生对检验标本的生物危害认识不足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其次,实验课不重视生物安全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如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口罩直接进入实验室;操作中使用手机,随意触摸眼睛、颜面皮肤;将记录本、实验指导等随意放在实验操作台;实验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随意丢弃;实验结束后不进行手部消毒、白大衣不反折直接放入书包等[8]。再次,由于实验学生人数较多,各项操作不够熟练,实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暴露感染风险[9]。最后,学生不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不清楚[10],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危险事件时有发生。

(三)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配备不足

许多高校对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其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或实验试剂购买等方面,对防护设备投入经费较少,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简陋、数量不足,学生仅配备一般工作服,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帽、手套、口罩、护目镜及面罩等)和免洗消毒液配备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配备。缺少紫外消毒灯、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等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器材。安全设备的缺乏导致师生对生物安全较为忽视,这势必会威胁到实验师生及相关人员的健康[11]。

(四)实验废弃物处置不规范

一些高校限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不规范,如实验动物的尸体就地掩埋;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实验用过的锐器、碎玻璃等没有回收,而是当成生活垃圾直接丢弃;甚至病原微生物实验废液未灭活就直接排放[12]等。加之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种类多,师生对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和消毒不到位,也是引发不安全的因素[13]。

二、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我们梳理了生物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产生的原因,为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防护,探索并提出了如下应对策略与举措,应用到本校的实验室管理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健全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完善和落实生物安全防护制度是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保障。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虽不属于临床实验室,但实验检测的标本来自临床,实验中所用的检验仪器、耗材、检测试剂等也基本一致,实验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属于医疗废弃物的范畴。因此,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就需要借鉴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条例,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如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生物安全应急处理办法等。落实实验室项目开展条件审核制度,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14]。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落实“一岗双责”,实验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也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有效地管控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效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高校应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师资建设整体规划,设置合理数量的实验技术系列岗位,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审条件,建立实验教师职称晋升的专门通道,满足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保障实验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生物安全教育

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的认知,是搞好生物安全防护的基础。只有师生认知到位,才能落实好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及时补充教材生物安全管理内容的不足,结合专业知识,反复向学生强化标准预防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防范实验室感染。生物安全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组织见习教学医院BSL-2临床实验室,使学生认知实验室生物危险因子及生物安全防护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熟悉临床实验室规范的检验环节,如标本采集、运送、预处理和检测、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掌握空气过滤和消毒、灭菌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医院感染防控的常用技术[15]。

(四)强化实验课堂管理

教师应重视实验课堂管理,严格落实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到按防护条件、检验流程、标准操作规程开展学生实验,确保各实验项目可以安全进行。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要求学生穿白大衣、戴防护帽、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实验操作中不允许使用手机,禁止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操作前重点提醒可能涉及生物危害的环节;接触标本要戴手套,操作时不能触碰自己身体的皮肤;实验用品应按规定放置,保护实验室台面、仪器表面及地面不被标本直接污染;离开实验室用75%的酒精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指导,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危险操作及时制止并纠正,以消除生物安全隐患。

(五)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

不断完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保障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配备充足,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功能。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废弃物分类收集盒、袋和锐器伤的应急处理用品(绷带、创可贴和碘伏)等。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配备应急处理特殊设备,如喷淋设备等。为师生的实验操作创设安全的环境,有效避免突发生物安全事件。

(六)规范实验废弃物处理

医学检验实验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学生对用过的实验用品分类处置:(1)可能污染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及时消毒,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如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等),由专人进行清洗和干燥灭菌[16];(2)不可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应放置在黑色专用袋内;感染性实验室污染物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志的黄色锐器盒和黄色专用垃圾袋内;(3)废液根据废液特性倒在指定的废液缸内,由专人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废弃物应该有专人负责收集、运送,由医疗废弃物处理厂统一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七)加强实验室清洁与消毒管理

清洁与消毒是保障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目前实验室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半污染区采用空气净化器消毒或紫外灯照射消毒,实验台面及门、窗把手等物体表面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污染区除空气消毒外,实验人员手部可用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专用手部消毒剂(75%乙醇等)涂擦手指、手掌或手背。实验台面及门、窗把手、检验仪器设备等表面采用500mg/L的含有效氯消毒剂擦拭。被样品污染的表面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不少于30分钟。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学生才能具备生物安全防护的素质,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八)开展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应急演练

实验室管理部门常规化开展生物安全应急演练,能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师生的生物安全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学生实验操作中难免会出现实验室意外事故,例如分离标本时离心管发生破裂;潜在危害性气溶胶释放;标本污染实验人员皮肤;感染性物质不慎洒溢在台面、地面或其他表面;锐器不慎刺伤皮肤黏膜;化学试剂中毒及火灾等。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对上述安全事件进行常规演练,将生物安全意识贯穿实验教学的始终,以防患于未然,将实验风险降至最低,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实施。

三、结语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4

中职学校临床教学及相关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手术实验室,它是学生参与理论实践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其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重要实践场地。手术实验室的管理与实验教学、科研,及学生的培养息息相关。对中职学校手术室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教学人员综合素质,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尤其对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能力具有较大帮助,是职业学校医学专业的硬件设施之一。

[关键词]

中职学校;手术实验室;管理;教学

中职学校中,建立完善的手术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临床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手术实验室的管理目标、管理任务等要求。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中职学校手术实验室作为其工作业务能力的实习场地,是学校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要努力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紧跟市场需求的脚步,对其管理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手术实验室管理办法。中职学校手术实验室管理的任务艰巨,其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该正确认识,并理解临床实验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优化实验管理机制,不断学习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让手术实验室成为临床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实训场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中职学校手术实验室不同方面的管理

1.1建立完善的手术实验室管理制度

①建立实际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②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定期对制度的落实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列举对实验室工作、实验人员、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内容、依据。③在对其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使用者;另一方面,也要在具体制度中体现临床实验教学的内容,为实验教学的实训工作做好准备,设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督促实验室管理人员保管报实验室的各项财产,对器材数量、型号等做好准确记录,并心中有数,让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与临床实验教学,保证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1.2财产管理

财产管理,也就是对物的管理。手术实验室器械敷料、贵重仪器和设备数量重多,使用频繁,清洁、烘干、上油、打包、灭菌等环节多、数量大,易出错。尤其是随着市场的需要,与临床的对接,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练习增加,进口设备、仪器等逐渐进入实验室,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就要时刻对其相关器材进行维护,避免损害或失窃。

1.2.1提高手术实验室的管理

领导要负责为其配备优秀的管理人员,由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对器械、物品进行科学管理,选择责任心强、会管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管理。根据物品种类分别为器械敷料及仪器设备进行管理,要求有仪器设备保养维修检查制度,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1]。

1.2.2财产管理中一定要完善相关财产方面的规章制度

①建立清晰的手术实验室财产台账,并由专门人员负责定期清点,保证财产与账目相符。②不能随意拖动实验室的固定设施,使用过后的物品要归放到原位。③及时清点消耗性物品,并做好登记管理。④完善实验室的物品外借制度,物品外借要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⑤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精密仪器建立使用卡,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及签名,管理人员专人负责做好其维护及保养。新仪器使用前做好业务培训,使每个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都了解其功能,熟练其操作,发挥其最大效能。⑥将所有器材按照规格化、数据化进行管理,其打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一般性的器材由专人管理,并加锁。⑦根据教学计划,以及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申请购买所需物品,避免浪费,防治物品的挤压,做到与临床教学相结合[2]。

1.3加强对使用手术实验室人员的教育管理

以培养和提高专任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工作程序,包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安排,新教师的培养和在职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等。①引导组建临床护理学术小组,设立组长、教学部主任等机构,让其参与制定年度在职专任教师的培训计划及科研计划,并制定专人对实习工作进行指导。②针对在职的专任教师,参考其毕业时间、技术职称等情况,给予教育培训,按照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由专人进行考核。对新教师的培训计划、低年资专任教师的培训做好工作记录吗,方便后续的检查评阅[3]。③对在制度的专任教师进行每年1次的学分评定,鼓励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并发表。④判断、评定在职专任教师,并安排其担任指导教师或参与带教工作。⑤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奖惩条例并存档备查。

2保障中职学校手术室的实验教学顺利有序进行,不断提高中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

中职学校实验室,应尽可能为职校学生提供一切方便可行的条件,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学中做,做中学”[4]。手术实验室应在保障实验教学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按照规定完成教学计划,同时为学生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5]。因此,将手术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使用率。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执行落实强化专任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在开放式实验室中实行物品使用登记管理,学生实验一定要在实验室中登记实验项目名称及相关具体信息。每一个开放式实验室统一实行轮班制,配备数量充足的指导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同承担管理工作,解答学生在临床模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仪器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做好相关登记工作。

3手术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实验室作为中职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规范其管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首先,认真做好手术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工作,对毒麻药品进行安全规范管理,做好与手术相关的器械管理,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实训场地安全教育,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保护好自身安全,增加其安全防护意识。实验结束后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整理,安放到规定位置。对实验室地面进行彻底清扫。下班后对实验室的门窗、电灯、水等进行排查,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损害实验室财产。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验管理人员打扫日常卫生,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仪器设备布局合理,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也可以发动班级学生,对实验室的卫生进行定期打扫,将桌椅摆放整齐,保证桌面、墙面、地面等洁净,无蜘蛛网、灰尘等污秽物。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中职学校手术实验室的管理,不但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大胆创新实行手术实验室的开放,才能有效可行地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临床对接,更好适应现代医院临床需要,达到学中做,做中学。

作者:张静 单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刘齐元,冯俊礼.解读国家政策对高职高专临床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路[J].成功:教育,2012(18):20-21.

[2]马宏图.开放实验室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5):135-136.

[3]伍嘉诚,徐晓聪.中职学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240.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5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6

1.1临床、科研及教学任务繁重

和其他的临床科室一样,检验科医生除了要完成繁重的临床实验室工作及科研工作之外,还需要参与实习带教工作,伴随着学生每年的扩招,每个医生所带的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带教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2实习带教医生存在差异

实习带教医生的知识层次、教育背景、临床实验室经验以及人文素养、教学水平等之间存在差异,致使带教水平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有的医生虽然有丰富的临床实验室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导致其教学不规范、教学效果较差,难以将自身经验传授给实习学生。

1.3实习学生学历层次差异较大

大多数教学医院同时接受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习侧重点不一样,无形间加大了科室的实习带教难度。同时,由于人力、物力条件有限,科室和带教老师也很难具体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4实习教学手段单一、内容不统一

实习教学通常都采用传统的口述和操作示范方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和指导后,学生就需要主要以自学或者单纯模仿老师的方式来开展实习工作,这对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试验内容和技巧是很不利的。同时,带教老师之间也存在教学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的老师偏重强调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有的则偏重讲述试验原理等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点,甚至是检验工作的重点产生理解偏差。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由于难以兼顾工作和教学的需要,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常常仅放手给学生独立开展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标本编号、预处理以及一些仪器的简单操作等,这样的做法,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难以真正达到实习教学培养的要求。

1.5考核评估方法简单、落后

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的考核评估方式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关于工作中出现的管理、安全、服务、质量、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检验工作的全面认识,对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会有很大的偏差,无疑在以后独立从事临床实验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2改进实习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制度支持

首先,教学医院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让带教医生超负荷的工作,这样临床和教学工作才能相互兼顾,工作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次,教学医院应适当提高教学相关内容在职称评定中所占的权重,将教学与科研、医疗同等对待,将优秀教学成果奖与同级的医疗成果奖同等对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医生带教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实习带教工作;第三,科室要加大对实习带教老师的鼓励,如设立带教绩效工资、适当增加福利待遇等方式,对完成临床任务还同时兼顾带教工作的医生有所偏向,体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2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医院教学部以及承担教学任务的检验科每年应根据科室的人员情况结合带教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并积极创造出国学习、对外交流的机会,为师资培养打造良好的平台。同时科室除了有重点对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进行培养之外,还应该通过举办培训、开办讲座等方式对科室各种职称层次的带教人员进行教学方法及反馈技巧的训练和培训,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一批批有责任心、有热情、有教学经验及技巧并有渊博的临床实验室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师资。

2.3细化不同实习学生学历层次的差异

严格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带教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标准,同时根据带教师资的学历、职称以及临床实验室经验等具体情况分配相应的带教任务,并且带教老师之间对带教内容、带教手段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达成共识,没有明显的主观差异。

2.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传统的教授法、演示法之外,还可以采用示范模拟法、训练和实践法等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和实践,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科室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学科重点录制一些教学视频或是制作一些动画,将一些重点知识,如职业暴露的处理、一些特殊实验的标准化操作等让实习学生观看,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对学生教学习,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科室的带教压力。此外,在教学内容上,科室应该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学科实习教学内容,如加重医学检验专业中临床沟通能力、实验室管理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2.5完善实习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统一评估标准

根据临床医学及医学检验学科发展的现状,在检验实习教学考核评估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总结性评估方法如结构化临床考试、多项选择题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引入现在被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的评估方式--形成性评估,使二者有效结合,更加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目前形成性评估工具主要有:迷你型的多次重点式评估(Mini-CEX)、工作场景中关键技能的评价(DOPS)、病例讨论(CBD)等,但这些评估方法现今多应用于临床医学的领域,特别像Mini-CEX主要是在临床医学实习学生、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中被广泛应用,而很少被应用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培养中。这种测评主要是围绕着学习者的医疗面谈技能、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临床诊断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等内容来进行的,它相对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临床评估的现状来说具有很好的优势。该方法的考核的内容较为全面,应用的学科广泛,简便易行,不影响临床工作,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传授专业精神,并且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如果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也采用Mini-CEX评估方式,笔者认为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测评内容的重点,如: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检验报告审核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及临床沟通能力等。此外,在评估完成后通过及时给出学生反馈,有效的给出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建议,把评估的目的真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成长、成才体现出来,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实习流程。

3小结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7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实习

医学检验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的结合[1],实践性要求高,为使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要达到这一目标,实验室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程序和规则。

1医学检验专业建立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最新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质量改进方法的标准,其内容包括15个管理要求和8个技术要求。ISO15189核心思想是实验室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其意义在于用国际标准规范医疗行为和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近年来,伴随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加之检验与临床各学科的交叉联系日益频繁,不同规格的医疗机构及相关领域对检验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即由过去的熟练操作工逐渐转变为当前理论实践能力强、懂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为培养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纲规定的专业技能,主动参与到实验室质量管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运行以及实验室认可熟知,以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以往由于未将实验室认可体系纳入医学检验实习教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虽然开设有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但课程学习期间只是涉及具体的质量管理学术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原理,并没有深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和运行。如果将实验室认可体系及质量管理融入到医学检验实习教学,就可以做到在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认可的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其将来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认可打下一定基础,提高其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2如何将实验室质量管理应用于检验专业实习中

借助ISO15189实验室认可体系,不断规范检验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注重检验规范操作和质量管理观念。首先要根据认证体系中的要素点,找到可以与实习相结合的点,之后编写实纲的试行版,并制定一系列实习计划;其次组织集体备课,向带教教师讲解实纲试行版及实习计划的具体内容,按其要求严格进行实习带教,告知学生将会不定期地在实习过程及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并随时对实纲试行版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探讨实纲试行版的优缺点,寻找实纲试行版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通过持续改进,优化相关具体实施内容,在试行版基础上修订《实纲》,经论证专家审定后,先在校内实施,有一定明显效果后向其他附属医院推广。要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阅读有关ISO15189实验室认可体系的优秀文献,帮助他们对实验室认可有一个初步概念;此外学生要到各专业组进行轮转学习,将他们分到科室的各关键岗位(包括文档管理组、计算机信息组、安全组、仪器设备组、咨询组、质量监督组)。学生在科室轮转期间应掌握以下内容,包括检验项目,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的报告审核及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重点是学会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学会方法学评价和性能验证。每个学生在每个专业组轮转期间要完成2-3个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或修改,并养成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不符合项,发现后如何进行分析原因以及如何纠正等。在不同专业组要进行质量控制讲座,方法学评价和性能验证的培训并实操,CNAS-CL02认可准则的解读,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审员培训等,在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并作好记录。在不同实习阶段针对内容不同对实习生要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发现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认可体系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环节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诸多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环节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持续改进。近年来,医学院校开始将ISO15189实验室认可与检验人才的培养相结合,认为对培养高质量检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王惠民等认为,在通过了ISO15189认可的临床实验室实习过的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医院都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并承担着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甚至成为科主任的助手[2]。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写你该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已做的,分析已记的,从而达到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目的”,因此郑培?等[3]在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提出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理念,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各个专业组标准操作规程(SOP)的编写与实践操作,例如标本的签收、不合格标本的登记、温湿度记录、室内质控的判断和处理、测定后标本的保存和处理等检测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质量管理有感性认识,知道质量管理涉及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通过借助实验室认可体系,即完善了实习生的检验规范操作,而且提高了其质量管理的观念。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检验科均在进行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需要编写大量文件,学生对ISO15189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他们很快融入检验科的该项工作中,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标准化的检验操作,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及相应医院ISO15189的申请工作[4]。

3总结与讨论

医学检验是一门对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的临床学科[5],通过临床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我们把15189涵盖的内容穿插在临床实习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实验室认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带教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商量探讨,从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让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确保实习任务完成[6]。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全面质量控制过程是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最根本的保证,也是15189实验室认可的核心要素,我们将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纳入到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建立了新的实习教学体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在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规范实习管理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优秀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磊,王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15-117.

[2]王惠民,倪红兵,崔明.“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优化组合教学[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1):88-96.

[3]郑培?,曹颖平,王梅华.检验医学临床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93-2394.

[4]贺付成,赵雪,明亮.检验专业学生医学实验室认可知识介绍及教学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27-529.

[5]刘丽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1021-1023.

临床实验室管理范文8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生物安全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措施,应用于广大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中,以达到防止生物危害发生的目的。而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存在多种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物因素,例如来源于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分泌物等。若不加以防护,这些威胁人体健康的致病因子会扩散至周围环境,成为潜在的感染因素。为减少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①对学生从实验开始时便进行安全教育,并提高生物安全人员专业素养。②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培养生物实验教师的生物安全意识。该文主要进行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讨论,并制定相应计划,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保护学生生命健康。

1医学检验实验室现状分析

医学检验实验室想要达到防护要求,一般从以下两点进行[2]:①很多阳性标本以及菌种,学生在微生物实验室中会有一定接触;②多种阳性标本血清在临床免疫实验室内难免会遇到,如梅毒、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实验内容在医学检验课程中占据了很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因此,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在防护管理中十分重要。

1.1医学检验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

在进行检验学学习时,医学微生物实验室是学生必须要进入的场所,在实验室中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如涂片、染色、镜检、培养、鉴定、生化、药敏、血清分型等,各种微生物和危险因子在进行上述操作时便会有所接触。而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病原微生物为检验专业学生最常接触外,还会接触到多个阳性标本,对鉴定和培养某些菌株时,导致接触病原微生物频率非常高。很多学校将临床微生物检验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讲授,学生处于医学知识入门阶段,而且学校很少会安排较多课时在该方面,所以在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要向其讲述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2]。而且很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实验室的潜在风险不太了解,或是抱有侥幸心态,从而忽视生物危害。

1.2医院检验免疫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

免疫实验室会接触很多阳性标本,如甲、乙、丙型肝炎,以及梅毒、HIV等阳性标本。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学生往往具备了一定实验基础,并且掌握了一定安全知识,能做到基本自我防护。不过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阳性标本,对阳性标本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了解甚少,而且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阳性标本,以及当阳性标本出现污染时应该作何应对。在该实验室中,对实验人员操作比较严格,让学生掌握阳性标本的处理方法并提高自己安全保障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所以当学生进行免疫实验室时,会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在每次实验课上对每次实验内容生物安全防护进行详细讲解,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

2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强化对学生自我保护教育

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加强学生自我保护且给予高度重视是不可忽视的职责。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当中,需要求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3]。而且当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会对学生进行如下要求:检验专业学生需穿戴好工作服,进入隔离室中时要穿好隔离服,并换鞋;进入实验室时,所有与实验无关的个人物品一律要放在指定储存柜中;不能随意抛弃实验用品,要放在指定位置并进行集中处理;免疫检验阳性标本以及细菌培养鉴定使用的培养基不能随意进行销毁,必须严格按照高压蒸汽灭菌的要求进行灭菌;实验全过程都要按照实验室相关规定进行。

2.2建立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均需要认真学习《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以及《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等生物安全相关性知识,起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保护的作用,并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同时,带教老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存储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将生物安全教育理念具体化[4]。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传染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等在掌握实验室内所有标本来源后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后续制定检验实验室清洁消毒和废物处理时,对阳性标本的储存和使用都有明确制度,对生物安全管理也有很大帮助。实践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实验课检查项目的不同,向学生输送不同的生物安全管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内认识到位,培养成良好习惯,预防实验室感染。针对现存问题,主要有如下4点[5]:①对教师进行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应对实施措施,例如在细菌培养流程中注重个人保护,安排针对性实验课,如何进行实验器材清洗和消毒等。②生物安全管理和免疫阳性血清标本处理方法,为强化生物安全教育,可让学生学会自我查阅资料,集中学习《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准则》《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并举办生物危害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等研讨会,教师总结讨论等形式。③学生在进入检验实验室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重点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一定要提早告诉学生,让学生早做准备。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规范实验。

2.3加强实验室消毒和清洁

仪器能否正常运行是实验进行的前提,也是能否做到生物安全的保障。微生物等实验中有培养箱、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洗板机等仪器设备,实验室的设备必须要有专业人员保管,每台仪器都要有相应的运行记录、登记记录等。特别是进行菌种储存的冰箱,除了要保证温度恒定以外,还需要进行上锁保护,确保菌种安全[6]。实验室清洁消毒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且要遵循先消毒后清洁的准则。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中,要对所有仪器进行彻底消毒,每次实验前后均要进行消毒。每周都要进行1次全面消毒,除了消毒液外,还要进行紫外线消毒。免疫实验室中所用阳性血清标本要用一定比例消毒液处理,以无污染为目的。

2.4掌握相关的生物安全技术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实验技术的标准化与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周围存在潜在的感染因素的操作,作为操作者更应该严格按照实验技术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来要求自己,以防止自身受到伤害。例如,在进行血清分离的试验中,作为操作者,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手套、防护眼镜与粘膜,动作要放慢、轻柔,避免喷溅气溶胶。在实验结束后,若使用器具需二次使用,则浸泡在消毒液中,或消毒后再重复使用,若不再使用时,丢弃到规定区域内,避免产生潜在的感染风险。

3小结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实验室中生物安全防护是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人们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不断了解,我国的生物安全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实验室中安全问题依旧是目前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很多院校都会重在招生,却忽视防护问题,导致安全性大大降低。为此,需要改变原有理念,在教育中树立新的思想,重视生物安全防护,才能进一步加强生物防护,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广.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184-186.

[2]王蓓丽,郭玮,潘柏申,等.国外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监管现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55-59.

[3]吕红艳.关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7351-7352.

[4]许晓光.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4):814-815.

[5]王秋桐,门剑龙,赵瑞,等.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4):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