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育范例

临床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1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护理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见习,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临床病例中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临床见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素质能力的获得与提高。目前,护理临床见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临床见习效果。如何解决临床见习现存问题,提高临床见习质量,充分发挥临床见习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分析本科护生临床见习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现存问题   1.1专职教师方面   专职教师偏重理论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的安排,对见习过程的监控和见习效果的关注较少,难以了解临床带教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给予带教老师反馈意见和建议,也难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1.2带教老师方面   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识薄弱,带教积极性不高[1],主要表现为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按要求准备好病例及相应用品,到实施带教时临时寻找病例和教学用品;带教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见习的积极性;带教过程中随意调换带教老师,授课缺乏连贯性。调查表明,23%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以病例介绍和床边示教为主,带教方法单一;13%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不能保证带教时间,存在中途调换带教老师现象;9%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存在临时寻找病例现象。   1.3学生方面   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临床见习的重要性及见习要求,见习时不能真正深入其中,主要表现为见习前不认真预习见习内容;见习时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与病人接触时走神、聊天、东张西望,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难以主动获取知识;见习后不及时复习和总结见习内容。调查表明,32%的学生见习后未及时复习和总结见习内容,没有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21%的学生见习前没有预习见习内容,见习时对内容比较陌生;18%的学生认为不能有效与病人进行沟通,难以主动获取信息。   1.4病人方面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见习的配合程度降低,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或隐秘部位的疾患,一般都会有顾虑,不愿意作为示教病例。24%的学生认为病人配合程度较低,不愿意提供疾病相关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见习难度,影响了见习效果[2]。   2对策   2.1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督促作用   专职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的密切联系,提前2周~4周进入教学医院,熟悉见习科室的护理工作,与带教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制订带教方案,做好学生见习前教育工作;见习中辅助带教,跟随学生见习,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随时处理学生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见习后保持与带教老师的沟通,提出反馈意见及建议,并及时批改学生的反思日记和见习报告,给予指导;见习结束时,及时总结,并将见习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医院相关领导[3]。   2.2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   带教老师是帮助学生将理论向临床过渡的关键承载者,是学生进行临床见习的主要策化者、执行者和示范者[4]。带教老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学生、备病人、备知识、备教学方法),善于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见习后与专职教师和学生联系,听取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见习过程,提高见习质量。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应端正见习态度,对每次见习都要认真对待,提前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准备,按时到达见习地点,不缺课、不早退。见习中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际工作,包括与病人有效沟通、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积极学习,并运用已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见习后及时进行见结,并通过总结发现不足,积极弥补。   2.4努力提高病人的配合程度   加强对病人的宣传教育,使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见习,保证临床见习教学工作合理合法地进行并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5充分发挥学校和医院的领导作用   医院应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养和选拔,安排资历深、素质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授课经验的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工作,定期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同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建立相关制度,要求理论授课教师参与相关内容的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校与临床的联系及对临床见习的监控。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合作,共同管理,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有偿示范等鼓励措施,在保障病人合法权益和遵守医疗常规的前提下,确保临床见习的顺利进行。   临床见习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获得进入卫生保健系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也是学生逐步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医院、专职教师、带教老师和学生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一个重视见习、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提高见习质量,充分发挥临床见习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2

临床护理教学;CDIO模式;培训

护士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其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好的评估与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护士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应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4],因此,提高临床护理培训质量符合护士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se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单词的缩写,这4个过程是系统、过程以及产品整体开发的4个步骤,最初是用于工程教育理论、实践能力平衡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但近年来逐渐在护理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DIO模式护理教学强调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项目模拟教学法,要求学生从实践中领会并运用相关理论,训练系统思维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5-6]。

1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1.1CDIO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CDIO是通过构思、设计1个模拟场景,围绕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教师对模拟场景的设计具有高度自由性,可根据需求设计,扩大了CDIO的适用范围[7-8]。教师在CDIO教学过程中可对各环节进行控制,随时叫停,让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下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各环节均可指导学生操作,如设计1例急腹症发作昏迷病例,在学生实施模拟救护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提示模拟过程中的问题,指导重新操作,这样可避免重复无效的训练,花费最少的时间、精力,尽快帮助学生掌握护理技能。研究[9]显示,CDIO训练比传统护理教学训练的效果更理想,学生对设计病例类似的患者救护质量更高。

1.2CDIO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模拟与临床实践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CDIO教学,教师可根据需求调整具体的教学现场、问题,调整操作难度系数,确保设计的可行性[10-11]。通过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病例,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实战训练,按照自身的真实储备判断,并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进而提升理论水平、实践能力。

1.3CDIO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现实临床护理过程中,1次重大疾病的救护往往是由多个护士共同承担的。在CDIO教学过程中,1个项目设计后,也往往是由带教教师带领的护士组成的多人小组共同完成[12-13]。学生按照CDIO的要求,组建小组负责自己的项目,每个学生都需为项目努力。以1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如近日出现无明显诱因浮肿、乏力入院,护士需结合疾病相关的学科知识,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疾病特征、护理需求,每个学生各司其职。

2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实际运用

2.1构思

带教教师需科学选择病例,设计情境模式,注重培养护生的系统思维、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14-15]。基于CDIO“一体化原则”,护士需在临床见习前了解并夯实疾病相关的学科知识。构思设计模拟项目、问题,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合实际工作,将护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相结合,一般而言疾病案例具有典型性,能代表某个系统疾病的特征,为书本知识的重点[16-17]。其次,案例的难易度需恰当,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能兼顾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度、喜欢程度。最后,项目的构思需广泛结合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总之,理想的项目情境构思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并设计多个学科的交叉概念,包含多个子任务[18-19]。

2.2设计

分析完成项目可能运用到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心理学、护理学等相关知识[13]。以表格形式列出子任务初始方案,并列出实施方案的具体计划,包括病史采集、样本采集、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延续性护理、饮食管理、并发症护理等[20-21],最终汇总,反思方案是否合理,总结优点与不足,重构方案,重复步骤,最终得到合理、可行的方案。

2.3实施

明确实施过程以及需要的子目标,确定需要的护理任务,构建护理计划,按照完整的护理计划描述各护理工作的目的,了解各种护理任务的落实情况、时间安排情况、科室实际情况,并描述整个护理计划落实后能够起到的作用,实现了哪些目的[22-23]。最后,讨论各项护理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达到项目整体目的,描述能够达到的程度。对整个护理计划进行反复设计、优化,最后进行实践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小组内每个护士所扮演的角色,填写扮演角色说明书。教师需在带领学生的间隙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如何做、哪些不能做,并带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计划[24-25]。

2.4运行

各小组完整展示项目的完成情况、设计的护理计划的落实效果,必要时可开展小组竞赛,综合评价整个项目完成情况、实际护理需求满足情况是否符合医院的实际护理管理流程。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小组间相互交流,促进思考,进一步改进。谈论后,由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与效果进行点评,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6-27]。

3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实效分析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可改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评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28]。有研究[29]将CDIO模式应用于实验组护生的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以及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有研究[30]将221名专科生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CDIO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测试、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问卷测评显示CDIO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思考、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戴旻晖等[31]基于CDION重复授课法进行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结果显示采用CDIO的教改组考试成绩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疑难问题解决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工作难度认可度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另有作者将CDIO应用于儿童护理教学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2]。研究[33-34]普遍认为,CDIO可明显提升护生的思维批判能力、终末期理论与操作技能测试能力、沟通能力。目前,关于CDIO与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其他方法的对比研究较少,研究的样本多为指标对比研究,文献质量欠佳,缺乏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4CDIO模式在临床护理教育培训中的要点、改进建议

4.1要点CDIO在临床护理教学培训中的要点:

①包含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个情境应来源于或模拟临床实际问题,且为典型、多学科问题,包含1个或多个问题、项目或案例,使学生置身于专家的模拟情境中,激发学习动力;②多学科知识、技能的交叉应用,临床护理问题实际上涵盖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到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不仅包括课堂获得的知识,还包括日常生活的经历;③活动以1个或一系列的成果结束,不仅仅包括最终的护理计划,还应包括学生在计划制定、实施、完成、评估过程中的学习日志;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伙伴,以辅助者的身份参与,而不是时刻督导,应实行开放式教学;④强调合作学习,拒绝搭便车情况,分组后即明确各成员的任务,采用任务书形式确立下来;⑤多方面评价,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整体表现、最终护理计划成绩。

4.2影响因素与改进建议

4.2.1影响因素:

①软硬件条件限制。CDIO模式提倡情景模拟,尽管该学习模式不要求构建专门的教学环境,但考虑到医院教学任务重,实习生、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无法保证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场所的有效建设,故基本是在宿舍进行项目的讨论与分析,且教师也是利用业余时间构思方案,因此若师生之间工作衔接不到位,教师构思、学生准备工作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此外,在实践训练时,可供选择全方位模拟的方案资源非常少,几乎很少有患者接受整个护生团队的全程护理,特别是复杂、危重病例,几乎不接受教学训练,限制了项目的构思设计。②活动时间的把握。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工作任务最繁重的阶段,小组全员团队的共同时间非常短暂,为确保教学活动连贯开展,教师往往将整个活动分割为多个子活动,护理活动操作性强,需花费大量时间模拟,一旦学生无法完成活动,可能无法获得满足感,此外患者对活动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护生的积极性。③教师观念的转变。许多带教教师有繁重的工作任务,无充足时间进行项目的构思、设计,且带教工作对教师而言往往也是一种工作任务,可使其缺乏教学改进的积极性,加上许多教师对CODI教学模式并不熟悉,缺乏经验,无法将自己定位为辅助者角色,影响了CODI的落实[35-36]。④学生观念的转变。许多学生并不适应CDIO教学模式,特别是临近毕业、考研、就业的学生,精力更多集中于个人学习上,对这种需花费大量时间的教学活动兴趣不足[37-38]。

4.2.2改进建议:

临床应构建完善CODI教学支持系统,获得更多支持,争取教学部门、临床相关科室、教学机构的共同配合。如临床教学前,在校内便开始关于CODI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培训,开展环境建设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课堂组织策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逐渐适应无教师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者:李静 陈锐 陈佛 李璇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宋琦,谭洁,王建荣,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现况调查与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58-61.

[2]董凤伟,徐莲英.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的护理临床规范化带教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5(22):67-69.

[3]苏湘芬,刘佩璇,刘荣,等.PBL教学法在护理英语口语临床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8(12):1094-1095.

[4]王芳,周小玲,关风光,等.导师制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在优质护理病房实施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9(2):132-133.

[5]王容.优质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31(4):15-17.

[6]王晓云.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56-1757.

[7]陈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7(2):633-634.

[8]周云辉,周晓艳,文安笑.培训者培训模式培养临床护理单元老年专科护士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4,24(10):72-75.

[9]张爽,马红梅,沈向英.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34-838.

[10]侯秀云,张会敏,李荣.临床护理专家培养模式探索[J].护理研究,2013,16(11):961-963.

[11]康小云,郝楠,乔丽娜,等.PBL与传统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74-76.

[12]孙彩焕,付姝丽,辛丽娜,等.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4):732-734.

[13]唐袁虹,赵淑敏,吕敏.“院校合作”培养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4(9):1531-1533.

[14]张倩,姜安丽.美国临床型护理博士教育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524-1527.

[15]赵小磊,牟绍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9):9-12.

[16]夏英华.PIVAS服务模式持续改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3.

[17]耿青,邹庆霞,顾巧华,等.临床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4(23):2169-2171.

[18]张娜,刘雨佳,韦旭楠.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8(29):3664-3665.

[19]刘惠勤,魏万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82-284,288.

[20]李红霞,李雁.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1(36):3451-3452.

[21]张雪林,刘俊.虚拟教学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45-145.

[22]曹文斋,张婷,邹金梅.概念图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65-66.

[23]程巧云,章湘兰,周艳华.护士个性化在职培训及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63-266.

[24]商进荣.合作性网络考试在护士在职培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9-11.

[25]高国丽,车光昇,熊瑛,等.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J].护理学杂志,2012,27(14):67-69.

[26]王欣然,张琰,韩斌如,等.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84-285.

[27]汪晓庆,陈命家,张薇.高职高专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90-91.

[28]邱丽颖,金坚,储敏,等.适应CDIO教育理念的《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36-938.

[29]李晓燕,谢仲文,张宏斌,等.基于CDIO理念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9(3):256-259.

[30]宋晓玲,刘全礼,宋淼,等.CDIO教学模式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分析[J].药学教育,2015,31(4):65-67.

[31]戴旻晖,戴雄,谷灿,等.基于CDIO的重复授课法在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4):556-559.

[32]林志萍,郑建盛.OBE模式在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9(8):713-714.

[33]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0):1860-1862.

[34]赵晓辉,徐小飞(综述).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现状及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9(22):3028-3031.

[35]刘金莲,张洪君,张晓静.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3(11):1190-1192.

[36]兰华,桂小华,章志红,等.CDIO模式下立体化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11-14.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临床护理;教育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以培养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才为主,在一般的课程设立中,临床护理教学基本都分为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等主体内容。而在国家明确表明培养综合能力人才后,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模式就面临着改良的必然道路。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切实的工作环境,令学生能够在最贴近也最安全的环境下实践自身所学护理技能,因此对基于情景教学法的临床护理教育模式展开研究,具备实际的研究价值。

一、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在应用情景教学法前,教学人员要明确应用该教育法的最根本目的,即为在限定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应用情景教学法具有下述几个原则:(1)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趣味性的原则开展。(2)情景的创设要以真实为价值性原则,也要充分联系临床护理专业的实质性特征,场景布局应尽量细致和用心。(3)教学方所提供的教学用具要尽量全面专业,为学生营造极为专业的模拟教学环境。(4)不提倡学生单一完成临床任务,教师要尽量铺设组合型的情景状态,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的状态下共同负责,从而实现情景模拟的最根本目标。

二、以情景教学法为主体,分析临床护理教育模式

(一)设置对应环境和教学模块

以提升教学趣味性为原则,在教育模式的对应环境设置中,教师应尽可能布置与当堂所学内容极为符合的情景。例如,在教学输液时,就应布置与输液相关的椅子、吊杆、输液用具、护士用具等。急症抢救室就应设置为具有充分可移动空间的状态。住院病房要尽量模拟现代化病房的基本设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学习的积极性,也要增强学生在参与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趣味性,提前为学生积累参与真实工作的可用经验。教学模块的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并提前对各个教学模块所用时间进行标准化的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时间对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时间进行控制。具体的模块设立可分为护理操作模块、重症监护模块、病患心理调节模块等内容。

(二)病例分析教学

病例分析的教学资源选定中,教育方要尽可能使用真实的病例内容提供给学生。病例方向的选择可分为典型病症和近期内流行病病症。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起到引导的作用,与学生共同研究病例内容中所包含的需介入的护理工作内容。而后教师可脱离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协商和互相辅助的情景下完成对病例内容的护理措施设定。教师在该过程中只起到确认是否可行的简单作用。当学生对具体措施产生原则性疑问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争取在时刻辅助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的敏捷度及广度。

(三)护患模拟

在人员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行成立身份互换小组。无论是师生结构还是学生互助结构,都要保证人员的均衡性。在护患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起到引导作用,但该教育模式下,起到主体评价作用的应该是扮演“患者”的学生。当课堂模拟实训结束后,学生要对两个角色分别进行评价,即对自我的评价和对组合内“护士”的价值性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观察部分小组的实训效果,当发现某一学生群体的护患模拟质量较高时,可要求其他学生对其模拟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以在过程比对中完成对多方面经验的积累。

(四)临床参观

在情境的设立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在模拟环境下教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真正的临床护理过程进行全面性的参观。例如,教师可联系校内合作医院或其他医护场所,要求学生在绝对安静和安全的自我约束下,对不同病例病患的临床护理进行过程记录和经验总结。在完成临床参观后,教师可根据当即的护理内容和学生整理的印象笔记,重复进行技能和步骤必要性的细致讲解。

三、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育的作用

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授法和“座位模拟法”为学生带来的被动情绪,可充分调动学生在临床护理经验积累中的“立体化程度”,缩减单一理论课的空洞性特征。当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得到锻炼时,其经验的积累和深度印象就会处在完全可用的状态中,基本不会出现需要学生调动经验时反而记忆模糊等现象。综上所述,基于情景教学法的临床护理教育模式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利用真实度较高的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体和立体的经验积累场所。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绝对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4

关键词:儿科护理;带教;问题;对策

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统一划分为儿科范围[1]。儿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患儿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鉴于儿科专业性强,患儿年龄偏小以至于不能准确表述病情,且某些疾病病情变化快、恶化急速并且症状不典型,给儿科护理带来不小的压力[2]。患儿药物用量比成人的剂量更少、更精确,用药一旦不当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3]。儿科护理中,蓝光仪、辐射床等专用仪器较多,要求护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与成人护理差异的专业操作,比如皮肤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安置心电监护、灌肠等[4]。

1护理带教中的难点

1.1护生方面存在的难点

(1)缺乏专业知识:某些护生在校学习时只选择考试的内容,忽略不考试的理论,有些不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属于未知领域。刚接触临床时,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熟悉,不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如不戴口罩、解释不当、不能识别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等,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患儿家属易与儿科医护人员发生误会,出现纠纷。(2)缺乏学习主动性:某些护生还沉浸在学生角色,等待带教老师教授知识,遇到问题过于依赖带教老师,没有养成自主思考和总结问题的习惯,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分析能力。(3)缺乏心理应对能力:某些护生担心发生医疗事故,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突发情况不能冷静分析,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并带给患儿及家属,引起患儿及家属的不满。(4)过分重视实践操作:某些护生对护理工作认识不全面,对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的教学存在排斥心理,认为这些方面的护理不重要,反而愿意学习注射、输液或仪器操作等实践操作,以致护理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5)缺乏沟通技巧:现在护生出生年份集中在1995年左右,多为家中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替患儿及家属换位思考,难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配合,并且儿科陪护家属较多,关系复杂,儿科患儿的家属对护理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患儿的家属便会将不满情绪宣泄在护生身上,增加沟通障碍[5]。

1.2带教老师方面存在的难点

(1)时间和精力不足:儿科患儿年龄很小,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巨大,神经高度紧张,而临床带教老师一般选择的是儿科的骨干力量,在工作强度高的同时,还要教授知识,难以同时兼顾教学和临床工作。某些带教老师对护生有时要求虽然很多,但是在完成自身日常工作之后经常会忽略护生的工作完成情况,缺少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护生的带教效果[6]。(2)不信任护生的实践操作:儿科患儿患病情况复杂,用药必须非常严格,护理必须非常小心,有一些带教老师担心护生出差错,怕影响满意度、考核等,凡事亲自操作,护生没有实际锻炼的机会[4]。(3)带教老师综合素质水平相差大:虽然医院在选择儿科带教老师时往往安排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具有认真负责带教能力的老师,但是这部分老师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然而现在的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目前的技术进行改进。但是某些带教老师的教学大纲陈旧,且教学方法落后,还采用传统的单向教授模式,带教内容不完整不规范,不能与时俱进,这就导致无法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6]。

2儿科护理临床的管理对策

(1)进行医疗安全培训:护生在进行入科培训之前,需要提前培训医疗法律法规,比如《侵权法》《护理技术操作的言行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重点在护理工作中学会如何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同时避免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提高预见护理风险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预防措施,用法律指导护理行为的合法、合理、合情。此项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入科培训。(2)加强护生入科培训:在护生刚进入儿科科室时,医院统一进行入职培训,大致内容为护生介绍关于医院、科室、药房等地理位置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比如科室常用仪器、消毒要求、管理制度、纪律要求等。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进行礼仪培训,提高沟通效率,帮助护生尽快适应环境,消除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入科后,可以进行具有儿科特色的沟通技巧培训,比如带教老师模拟儿科科室内的常见场景,让护生扮演“患儿家属”,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如问候、查对、介绍、解释等,其他护生观看,模拟情景结束后,未参与的护生指出存在的不足,促进护生们共同进步。带教老师就情境中需注意的细节进行讲解,强调沟通中的法律意识。(3)增加护生实际操作机会:护生进入儿科科室之后,由带教老师对儿科内常见的操作进行集中演示,再让护生集中观看规范化的操作视频,例如吸痰、头皮静脉穿刺术、股静脉注射术等。护生轮流在假体上进行操作,并相互监督指正,掌握操作要领,熟悉临床操作,带教老师应多鼓励护生多问问题,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给护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操作机会,难度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小事开始,再进行难度高的操作。若护生操作不成功,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带教老师及时进行制止,并与家长沟通取得谅解。(4)制定带教计划:带教老师制定每周带教计划,每周结束后进行考核,护生每人每周至少熟练掌握一项必备技能。比如第1周:用药剂量的换算;第二周:雾化吸入;第三周: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值测量;第4周:新生儿护理特点,保温箱的应用等等,考核不合格的护生继续学习。(5)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医院选择的带教老师是护生儿科临床护理实践的标杆,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礼仪和态度直接影响每个护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医院挑选出认真负责的带教老师是直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可以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时刻关注医疗技术新技术、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带教人员[7]。(6)改进教学方法:王小娟等[8]将“微信”引入新生儿科带教,探讨其可行性及效果。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实验组在传统带教方法基础上以微信为工具建立群组,将护理期间需掌握的理论和专项技能等知识点以微信方式群发给护生,让护生自己预习、复习,有问题带教老师在群内答疑;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不建立微信群,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平均成绩与合格率远远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带教质量。(7)双向评价护生与带教老师:医院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或采用网络投票等方式由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双向的教与学评价,以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有任何建议及意见可自行添加,以利于医院进行动态调整与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儿科的护理带教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医院、带教老师、护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医院方面,应挑选合适的带教老师;作为带教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带教能力,重视带教成果,做好护生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领头人,提高护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护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除掌握必备的实际操作技能外,还要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法律意识,为儿科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生.儿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李秀银,杨柳,张春丽.儿科护理带教难点及其对策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5(4):171-173.

[3]杨伶俐,谭君梅,张宗英.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科护理,2012(15):81-82.

[4]张玉玲,张云燕.试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6):250-251.

[5]唐晓燕.儿科护生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24):135-136.

[6]张凤琴,孔竞.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4):117.

[7]杨丹,张德辽,刘成霞.新形势下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192-193.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

心健康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医护人员要提高护理技巧和专业的护理知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水平,使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护理技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加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的护理人员48名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操作技能、个人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成绩分为优秀、达标以及未达标,并统计对比护理人员的自我评价以及临床护士长评价。

1.3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达标情况、自我评价和护士长评价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各个项目达标情况调查统计

理论知识的优秀率为52.1%相对较高,个人素质的优秀率为35.4%相对较低,操作技能以及个人素质均存在未达标的情况。

2.2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情况比较

在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态度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无差异性(P>0.05),但是个人素质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存在差异性(P<0.05)。

3讨论

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市场当中的竞争力降低,学生的考试成绩变得更加重要[1]。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了就业的竞争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理论知识的优秀率52.1%相对较高,个人素质的优秀率35.4%相对较低,操作技能以及个人素质均存在未达标的情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落后于临床教育,所以在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的过程当中要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保证技能方面的考核达标,护理临床需要更多的进行操作,达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要求[2]。研究显示,在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态度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无差异性(P>0.05),个人素质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存在差异性(P<0.05)。而且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态度与个人素质呈负相关,所以医学护理教育当要重视个人素质的教育[4]。原因有很多,比如在问卷调查不够客观,教育培训的内容没有个人素质培养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日后对于自身的素质需要更加的重视[5]。护理人员临床实习需要改进学习目标,旨在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技能,并通过实践训练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融合起来[6]。综上所述,为了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培训以及考核等方面逐渐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并对高等医学教育考试的大纲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的完善,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使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1]陈乾雄,谈益芬.国内护理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9):4167-4169.

[2]杨静,郑宏庭.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6,45(8):1135-1137.

[3]付辉,徐溢明,于少泓.基于问卷调查探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教育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379-382.

[4]赵晓华,陈浪,陈俊香,etal.医学生临床实习前集中强化培训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7):706-709.

[5]严婧,张隽雅,崔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23):3305-3307.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儿童骨折;健康教育;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是临床诊疗中的重点内容,自患者入院起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家属对身患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辅助其树立健康意识并且避免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其他隐患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本文中旨在通过儿童骨折患者的强化健康教育评价其对临床诊疗的相关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60例我院骨伤科就诊并且治疗的儿童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诊断骨折明确,无治疗相关的禁忌症等;排除标准则为病情危重,存在合并脏器损害,发育异常等。男女比例为41∶19,平均年龄(7.5±3.3)岁,上肢骨折32例,下肢骨折28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35例,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内容与相关操作均经患者本人、家属及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疗常规进行护理,无其他主观干预措施。研究组则在相同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①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病情评估。告知患者家长相关的住院注意事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患者的病情以及后续的治疗,使其对此有初步的认识,对于患侧肢体制动的患儿则告知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皮温和皮肤的保护等,对于肿胀较为明显的患者则保持患肢的抬高,减少活动。②骨折相关知识宣教。主要为骨折的手术及保守治疗方法,基本的愈合分期,在不同恢复时期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家属能够协助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适主诉,做到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处理,血肿机化期注意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骨痂形成后逐渐强化功能锻炼,减轻局部肌肉的挛缩和组织粘连等。③心理护理与教育。包括儿童患者本人和家长,前者主要通过诱导、暗示等方法获得其信任和依赖感,通过交流分析其性格特征,使其消除住院时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家长是重点宣教的内容,由于对患者过分的担忧和焦虑心理,部分家长缺乏耐心和临床诊疗操作的理解,在出现并发症或病情波动等情况时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和矛盾,因此护理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使其对患者的病情与康复情况实时了解并且能够良好地予以配合。④生活起居护理。告知患者和家长注意调整饮食,以富含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大便的通畅,出院后一定时间段内避免剧烈的活动等。

1.3评价内容

①临床疗效评价包括骨折的完全愈合,诊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感染、肢端缺血、骨折愈合不佳等不良事件;②诊疗满意度评价由家长对诊疗护理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和相关骨折注意事项等了解程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

1.4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EXCEL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有效的临床诊疗与护理内容后病情均明显好转,骨折相关临床症状均干预后明显减退。整体的临床疗效研究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00.0%vs90.0%(P=0.03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组间分别为3.3%vs20.0%(P=0.018)。研究组整体满意度100%,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86.7%(P=0.022)。

3结论

目前,虽然临床上存在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健康宣教,但往往只是护理人员单方面的口头表述,患者与家长的理解程度、存在的疑惑以及心理情绪状态等都不得而知,因此不利于诊疗干预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存在引发纠纷的隐患[2]。通过强化骨折相关的健康教育与护理,能够在治疗前后营造和谐的治疗环境,消除患者本人的恐惧、焦虑心理,调动家长的配合积极性,早期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诊疗体验。总之,在儿童骨折患者诊疗过程中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意识,有助于做到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诊疗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曾玲芳,何凤萍,邓秀娟,等.优质护理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患肢护理观察评分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751~2752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7

循证医学(EBM)就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它是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一经问世,便在医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由3大要素组成即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循证医学所要求的临床证据有3个主要来源,它们分别是: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荟萃分析或汇总分析[1]。循证医学的主题思想根据问题寻找证据,因此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临床医学生,便于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积极有效地运用相应的研究成果,帮助临床医学生改善临床思维固有的习惯,丰富临床经验,积累更新知识。因此,循证医学应用于肿瘤临床教学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新方法。

1肿瘤外科护理临床教学现状

目前,相对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肿瘤外科的发展日益更新,致使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受到挑战。但目前肿瘤学属于二级学科,而我国现行医学本科教育中并没有将其划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并且在全国众多医学院校仅将肿瘤学的部分的分支学科纳入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选修课。也正因此,肿瘤学科的教育通常是以继续教育为主。由于肿瘤科经常成为被忽略的教学内容,学生对肿瘤外科知识的掌握甚少,等到这些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护理阶段时,这些刚刚进入肿瘤科的医师往往对肿瘤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2循证医学的应用

就目前临床医生培养来说,继续教育是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的首要选择。而循证医学时代的来临,对肿瘤学科的教学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结合肿瘤学科的特点,探讨如何将循证医学运用到肿瘤学科临床实践这一问题十分必要[2]。因为正确地引导,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学生初到临床实习,会对所见到的一切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兴趣恰恰是最好的源动力,所以正确地引导这种兴趣对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而循证医学会告诉学生在肿瘤外科护理实习中需要重点观察什么,查找病人身上的哪些护理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快速解决的,又有哪些是新进展、新观点。同时积极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根据所见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护理肿瘤晚期病人疼痛的方法为例,过去的处理观念较为冷漠,而现在的态度则更为积极。而对口服止痛药会引发便秘的处理也出现了很多种解决方法等等,由此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起来是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

近几年,许多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配合新的辅助治疗,不仅会减轻了手术创伤,还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医学观念的改变,并不是医生主观臆断的,都是以循证医学作为基础的。身教胜于言教,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医学生往往会把带教老师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典型例子。而对于医学生而言,由于医学是一门要求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临床实习就变得尤其重要[3]。因此,要让同学明白肿瘤外科护理工作的临床经验是靠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道理,带教老师就必须为人师表,起到典范作用,需时时注意自身的仪表,还有带教期间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带教教师还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技能水平,细心周到的服务,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提升自身的素质。

临床护理教育范文8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新入职的护理实习学员120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所有学员全为女性,且都顺利的完成了专业学校基本临床护理理论的学习,取得了毕业证书。以随机数字法把所有的实习护理学员随机平均分成两组,1号作为对照组,其中所有成员年龄在20~25岁之间,平均年龄21.4±1.2岁,文化程度方面:本科有35人,大有25人。2号作为研究组,其中成员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1±1.4岁,文化程度方面:本科有31人,大有29人。经统计,两组学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资料上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1号对照组学员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指导,根据教学培训大纲里的方法,我们结合自学、多媒体教学和几种现场演示等几种传授方式,由指导老师亲自授课培训。而对于2号研究组则是在传统培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其主要措施有:(1)教学模式设计。对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进行定位,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对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巧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根据其风险点着重讲解,并辅以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2)实施安全教育。这个过程包含了认知阶段和强化阶段。认知阶段主要是对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熟记,同时指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对应的应变措施。而在教育强化阶段,护理学员则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自己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做出评价,自行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会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或者损伤患者,同时检测能否在不同情况下作出最佳的应变处理。

1.3评价方法

在教学培训结束之后,对两组实习护理学员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同时统计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此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选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以P<0.05作为有数理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好,理论考试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统计中,研究组中的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的高达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