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例6篇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给高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当从培育学生理性思维、抢占舆论先机、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建立网络舆情引导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积极应对,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校园氛围和文化环境。

关键词:

微传播;高校;网络舆情

2013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已成为移动舆论场新重心。[1]微传播随之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中国新媒体进入“微时代”。[2]微传播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门槛低、碎片化、去中心化、移动化等特点,吸引了当代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资讯平台和信息交流场所。微传播使普通用户具有表达权,传播影响力大,很容易掀起舆论风暴。如何在微传播时代下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和应对。

一、微传播的现状及影响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7月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5.94亿,手机上网用户占到88.9%。”[3]《2014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9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已达到1.67亿人,19-35岁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总量的72%,80、90后为微博活跃用户的主体,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4]据腾讯微信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1.5万个。[5]《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微博客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日均发帖2.3亿条,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QQ日均发送60亿条,手机客户端日均启动20亿次。[6]比达(BigData-Re-search)移动用户调查数据发现,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在智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62.02%,用户规模达5.38亿,其中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000万。[7]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3]在新媒体迅速发展过程中,中国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强烈,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网络依赖比例达63.9%。[8]基于当前新传播技术,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的迅速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微时代”景观。90后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群体,手机无线上网的普及和手机客户端使得大学生们接触热点话题的渠道增多,他们一边被动地阅读着大量的信息,一边又在撰写、评论、转发着各种消息,表达着对学校、社会和热点事件的种种看法。在微传播时代下,这种聚焦的看法加快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扩大了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范围,增加了高校舆情处置的难度。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分析

(一)人人都是自媒体在微时代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不论信息的真假,人们都可以用微博、微信将一些未被证实的网络谣言层层传递。有的人把微博、微信称为舆论的搅拌机和谣言的制造机,它们所带来的网络舆情加剧了大学生的情绪化倾向。由于大学生社会经历少,政治经验缺乏,可塑性还很强,在重大问题或谣言前,往往不能正确地辨别事实的真相,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很容易从主观出发,断章取义,或无意识地跟风,在网上传递夹杂情绪化的言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被人煽动利用,成为谣言的“二传手”和扩音器,很容易导致舆情危机,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稳定。2014年5月9日,呼和浩特市一大学生卢某某在其微博信息称:“40余名暴徒到达呼市,大学城防爆已布控,大家结伴而行,珍惜生命。”后经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所述纯属子虚乌有,为造谣信息,但是引发了校园和本地网民及群众的恐慌情绪。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5年6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显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9]

(二)沉默或缺乏有效的互动面对负面舆情时,学校往往害怕网络曝光,校内相关部门更是因为担心自己回应的不当言行引来更为严重的事态,所以就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躲避,对学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缺乏有效的回应和置评,失去了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先机。2014年6月到7月,网名为“汀洋”和“青春大篷车”在微博中披露了厦门大学博导吴春明学生,引起网民热议。当事人吴春明一直未就此事进行回应,厦门大学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结果直到三个月后才对外公布。这三个月中,舆情一直发酵,导致引发舆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你不主动发声,流言、传言乃至谣言就随之而来,这就是厦大“门”不断被推向热点,陷入舆论风口浪尖的原因。

(三)“遮丑护短”现象比较明显当舆情发生时,有的学校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极力掩盖事实,或者就学生和公众关心的话题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没有在关键和细节问题上进行有效地答复,或者答复难以服众,这样极容易造成学生负面情绪高涨,呈现一面倒的态势,继而引发其他问题。2014年9月5日,兰州城管殴打“大学生”一事引发媒体关注,兰州文理学院回应称“被打者不是该校学生”,校方的这种回应本意是让学校声誉免受损害,但后续的新闻报道证明,被打者是当年刚从兰州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学生刚出校门就被学校否认是本校学生,这种回应遭致众多网民声讨,兰州文理学院希望通过相关性切割进行危机处置的做法反而引发更大的舆情,让学校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微时代下,高校舆情管理需要构建长效机制。由于历史原因,直到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我国的互联网管理体制的高层设计才搭建完成。目前,大多高校由党委宣传部或者新闻中心负责舆情监管,但是往往机构不健全,人员分散,梯队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合理有序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一旦发生舆情,失去在第一时间控制和利用局势的机会,甚至造成危机失控和扩散,致使其影响范围更广、时间更长,给学校管理和建设带来的冲击更大。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法制网络环境,培育学生理性思维高校一方面要加强阵地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同时,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营造有利于让学生理性参与、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环境。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明确规定在互联网上传播虚假信息将追究刑事责任。[10]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学生更应该要遵守法律,依法上网,理性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二)主动正面发声,抢占舆论先机面对涉及学校的网络舆情,官方微博、微信、校园网要在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阵地,传递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地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师生,因为信息的及时与否决定了舆情的不同走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定律,就是一个突发事件成为舆情热点时,涉事单位应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以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在微时代下,在越短的时间内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成了平息舆情事件的关键。2014年6月初,一则“榆林学院本科降为专科”的消息最早在微信上疯传,接着在微博和互联网上不断扩散,引发广大学生、家长、社会民众的广泛议论和频繁咨询。学校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微信、校园网上声明,明确指出“本科降专科”系误读,是网络谣言。随后又转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澄清声明,进一步证实了此信息的虚假,有效地消除了人们的困惑和紧张情绪,及时地处置了网络谣言。

(三)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在舆情发生后,学校要及时做出合理的反馈,如果有危机,则要在危机中借势宣传,努力维护学校声誉和形象。2014年12月4日,新华教育、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中心联合的《2014年度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显示,受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舆情类型主要集中在考试招生、政策法规、教育管理、师德师风、学生表现、安全事故等方面。高校内部学生舆情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服务、就业、情感等方面。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发泄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学校要容得批评的“杂音”,收集学生反映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有助于让校内职能部门改进不足、矫正偏差,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同样是正能量。榆林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面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专门在全校所有教师加入的QQ群里进行曝光,要求相关部门给予学生答复。这种将问题摆出来、及时给学生答复的形式很受师生的欢迎,因为学校能关注师生心声、直面师生问题、也能切实解决问题,即使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对师生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大家就对学校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了一份抱怨和谩骂。

(四)建立网络舆情引导体系首先,要建立三支队伍,进行网络的监测与引导。一是重视党政干部、宣传思想工作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等宣传思想骨干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同时要对学校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理性解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领航能力。二是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团干部建设,以学生的视角进行发声,发扬学生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组织性,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使之成为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力军,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学生文明上网、理性用网。三是培养校园“意见领袖”。传播学研究表明,一般公众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知所措,这时“意见领袖”就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11]学校也要积极培养具有人格魅力、声望高、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或者是拥有众多粉丝的校园微博、微信达人成为“意见领袖”,用他们的意见和观点来传播真善美,弘扬时代主旋律,进而引导校园网络舆情。其次,要加强平台建设,逐步打造微博、微信、微视、校园网四位一体的全媒体平台,以信息加服务方式来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服务。最后,要构建以学校官方平台为圆点的矩阵宣传模式。比如,在学校的官方微博下,设立各部门、各院系、研究所、学生社团等二级微博,以此类推,根据同样的方法,再次设立教研室微博、院系学生会微博、辅导员微博、教师微博、学生微博,形成若干个小矩阵。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校的宣传力,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也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2

一、公共危机管理:动态危机传播过程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从“9•11”恐怖袭击到“非典”、大肠杆菌疫情蔓延,从全球金融危机到印度洋海啸、佛罗里达飓风、汶川地震,从埃克森公司(ExxonValdez)石油泄漏事故到强生公司泰勒诺(Tylenol)胶囊中毒事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或是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①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免疫于危机”,[1]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危机传播过程”(aprocessofongoingcrisiscommunication),公共危机传播的效果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舆情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2]公共危机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其中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3.03亿。[3]以即时、互动、开放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由此,舆论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聚合化、实时化等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短时间迅速形成,这一点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分析和研判,进而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预防和化解危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这一特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在危机传播方面,目前探讨的重点集中在危机引发的信息流动和系统互动过程,在研究方法上,结构分析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案研究,形成了管理学、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三大主要理论视角。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些自然科学家侧重于对于舆情的产生、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网络信息处理领域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如话题检测与跟踪(DTD)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从传统对于事件的识别跨越到包含突发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国内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最近几年有很大提升,据CNKI(2005-2010)统计,相关论文呈爆发性增长,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机制是一种在稳定和多数情况下存在的工作方式,因此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的建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危机传播生命周期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策略和机制,以期更准确地描述、推论、预测和预控。

2.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舆情形成所依赖的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空间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广大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进行综合研究,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疏导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3.预案平台建设与反馈评价机制。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最终要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因此,设计基于危机事件的舆情分析研判系统、信息库、预案库、专家库,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案进行修正亦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体制建设。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以科学、规范、长效化的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建设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整体而言,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第二,在分析基础上建立包括提前预警、紧急响应、迅速联动、科学疏导、及时反馈等诸多环节的网络舆情研判、应用机制,研究其模型框架和管理机制。舆情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公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4]围绕着不同的危机事件,舆情的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利益的博弈和政治态度的变动,普遍性与群体性、综合性与纷杂性、相对性与可变性等等交杂在一起,加之民众心理、历史性和民族性方面等特点,舆情信息本身很难把握。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分散性、偏差性等特点,这些更为网络舆情的分析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所对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经过分析要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发出预警、提供支持,对于指标的可测性、可靠性、导向性和延续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将危机事件进行分类,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影响网络舆情的各种因素,选择那些对网络舆情影响较大、便于测度的要素作为分析研判指标;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p#分页标题#e#

三、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

从历时态角度分析,任何危机都有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在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其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监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为主导,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视角,其基本体系如下图所示。危机前:做好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工作,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采集、处理、分析和预警,提出针对不同种类危机事件的切实可行的分析研判机制和模式框架,进而实证检验和反馈修正。危机中:结合当下的危机事件,对其进行分类,及时预测和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予以全面挖掘和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置分析(包括数量、内容、倾向性、时间、用户信息、网站类别、IP地址等方面的分析)和专门化、系统化的研判(包括网络舆情本身,及其与外部微观、中观、宏观因素的互动),同时结合社会调查,考察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关系。进而,汇集并建构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响应、疏导、、反馈机制,通过实践检验,建立指标考察其正负效应。危机后:通过反思,对相关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同时探讨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长效机制建设。

四、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流程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3

论文摘要:通过对危机沟通相关研究的梳理.指出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危机沟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归纳了危机沟通视角下网络舆情演变的差异性、时段性、随机性特征。总结了网络舆情演变研究现有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网络舆情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二是利用舆论动力学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当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参与主体互动等特性,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网络舆情表达对组织危机响应的影响力被极大提升。网络舆情在预测危机事件发展趋势、沟通和调整危机利益相关者关系、制定危机响应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危机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演变不仅仅是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现有研究中对网络舆情研究都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危机沟通及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有益思路。

1网络舆情研究:危机沟通的新课题

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关系专业人员需要在危机爆发前期、中期和后期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以降低组织包括形象和声誉等方面的损失,从改善公共关系角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策略以及其整个管理过程,被称为危机沟通(crisis communication)。有效的危机沟通致力于促进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际上,评价危机沟通效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对危机响应措施的感知(perception),这从危机沟通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有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危机响应策略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der)的感知的影响上(e. g: Dean, 2004; Arpan&Roskos一Ewoldsen, 2005}2};Coombs& Holladay, 2009 , Jeong, 2009 )。鉴于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广域性,如果将组织的沟通对象从单纯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群体上,则可以将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舆情(public opinion)看做公众对危机响应感知的一种体现。舆情的主体为公众,公众的态度、意见、情绪则构成了舆情内容,其客体为各种危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相关危机信息。国外研究者在突发灾害事件的舆情调查、企业危机事件的舆情研究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从舆情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刘毅,2005;王来华等,2006}6};陈月生等,2006)。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危机事件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管理者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等各个危机管理阶段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信息准确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对于危机管理的效能提升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媒体深度介人危机事件发展的背景下,在危机沟通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相应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有研究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在危机沟通中的所起着作用(e. g. Esrock &Leichty,1999 ;Kent, Taylor& White, 2003),互联网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危机沟通的效果。“在危机中,网络在线群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争论、表达各种情感的机会,也使得组织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Macleod, 2000)。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危机沟通主题的研究多是从危机处理者与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角度出发的,实践操作关注了组织如何将互联网整合于危机沟通之中(Taylor&Kent , 2007 ) ,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修复形象、改善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态度等问题(e. g. Taylor et al, 2001; Jefferson,2006。网络工具可以提供给任何类型的组织以单向及双向的沟通平台,网络这种快速的反应方式,有助于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在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危机传播研究中,Greer&Moreland(2003 )通过对美国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两家公司在恐怖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指出了互联网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使公司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可以同时将组织的危机响应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沟通。sifra & Huertas( 2008 )指出了博客(blog)在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劝诱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危机沟通中获取对舆情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支持。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到,危机沟通研究主要是从危机处置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角度展开,但也不乏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危机沟通中公众的网络舆情表达对危机管理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事件本身以及组织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危机相关事件被媒体挖掘、曝光、沟通措施及新方案实施等刺激性信息,都会激发公众对危机信息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改变,而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又会对危机事态的发展构成影响。网络媒体可以同传统媒体互动,推动和促成舆论的扩大,网民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网络论坛、博客发表意见,交流看法,进行点评和交谈,这也是网络舆情得以形成、传播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强调与危机沟通中在线个体进行双向、对称的交流”( Kirat,2007) 。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今天,受众的意见反馈及这种反馈对危机管理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已经在危机沟通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局面要求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沟通问题。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徐晓日,2007)。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反映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响应感知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可以理解为公众显现于网络媒体且随危机事件发展、危机响应事态变化的危机感知动态变化过程。在本质上,网络舆情则是民众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其演变有其自身的特征。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危机沟通中的网络舆情演变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差异性:从个体角度看,由于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和利益立场不同,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存在差异。从群体角度看,公众针对危机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多元的情绪、态度,随着危机事态发展,这些观点在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变化状态,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极具差异甚至对立的观点;b.时段性:在危机发展不同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危机的研究一般认为,危机可以划分为突发期、扩散期、爆发期及衰退期,一定时间区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在相应的网络舆情上表现出从平静状态到爆发的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事态的发展,形成的网络舆情状态在逐渐平息和消逝,同时也可能存在某种震荡、反复的状态。随机性:网络舆情演变由于危机管理者、媒体、受众等多因素参与,其状态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受关注度,会引发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激烈讨论,使得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网络舆情随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会表现为网络舆情演变的随机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争议性事件爆发时公众表达舆情的重要场所,网民不再是无形的实体(invisible entities),而已成为了危机管理专家需要认真对待的公众群体。在研究危机沟通的传播机制、响应策略以及效果评价时,不能忽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对危机沟通各环节的作用机制。网络舆情演变的行为是危机沟通中政府、媒介和公众为代表的危机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一种动态表征,利用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对危机沟通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研究思路。

2网络舆情演变相关问题的研究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沟通的规律及舆情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类模式:

2. 1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观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对社会中出现的热门话题、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进行的量化或质化分析,此类研究模式通过获取网络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的实际数据,以例证的形式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利用统计方法对舆情演变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秦州(2005)利用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页面数的查询、搜索与统计结果来刻画有关某个新闻事件的网络舆情。谢海光、陈中润(2006)通过对某大学一次校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校园网论坛上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互联网内容与舆情的热点(热度)、重点(重度)、焦点(焦度)、敏点(敏度)、频点(频度)等十个分析模式。Rowe et al. ( 2008 )针对禽流感事件对来自BBC网站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主题帖子的回复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公众对政府危机响应的评价意见。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网络舆情演变,魏玖长((2006 )通过对sina网站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专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危机事件的时间演变模型分为4类:指数型、正态型、泊松型、波动型。吕莎莎(2008 ) 基于网络媒体的角度,选取Inve,逆曲线增长模式和S曲线增长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统计模型以预测危机事件爆发后信息数量的发展趋势,对某大型门户网站的危机信息新闻报道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2.2利用舆论动力学(Opinion dynamics)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舆论动力学学者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探讨舆论形成(public opinion formation)的机制。舆论动力学学者认为舆情演变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无数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事件的意见,总是在环境与他人的互动中改变的。基于这种研究思路,由于个体在发表意见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协同学分析舆论形成的场,Hacken等人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近年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舆论研究中,Sznajd在2000提出了Sznajd舆论模型,其模型演化规则中考虑到了发表言论的个体态度受到临域个体态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者不断对Sznajd模型进行调整,并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演化规则。以Deffuant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舆论观点离散间题进行改进,提出了连续观点有界信任( Continuous Bounded Confidence)模型,关于舆情演变问题,舆论动力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作为在特定传播渠道上表现的一类舆情,也有针对其进行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曾祥平等(2007 )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网络舆情系统中各主体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涌现机制很适合运用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Mufti一Agent Based Modeling),刘常星等(2009)建立了基于Mufti - 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都涉及到了危机沟通与舆情演变的主题,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一,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也为进一步深人探讨危机沟通实践问题和管理理论开启了思路。

3对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展望

对于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互联网危机信息传播的本质,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现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a.国内外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情报学(Infomatics)等领域近年来有多位研究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危机沟通相关舆情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多数成果以实验设计及反思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材 .较少涉及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模型研究。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由于研究跨越的学科较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应开展学科间的融合、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危机沟通的研究视角、方法。

b.舆情演变是个体之间局部交互的复杂过程,舆论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针对个体的行为转变及舆情传播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舆论演化模型。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舆论动力学的研究侧重舆论演化规则的研究,所选取的现实问题大多是常态情形中舆情变化,已有的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实验较少涉及到基于现实危机情形下的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线舆情演变规律,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演变规则更加丰富化,将仿真应用在诸如危机事件热点生成机制、网络危机信息议程设置等现实危机管理问题中。

c.现有的危机管理研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网络舆情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状态,在危机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情绪性舆论。网络空间出现的特有的“极化效应”、“从众效应”等传播特征对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研究可从舆情演变的角度研究危机管理中的网络信息传播问题,找到网络舆情演变与危机管理的结合点,围绕危机事件产生、发展及危机沟通各因素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进行深人研究。

d.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研判方式日益丰富,目前包括舆情危机话题捕捉、舆情热点跟踪、舆情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会为危机沟通中网络舆情演变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信息支持。已有研究文献对网络舆情观测对象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集中在论坛、新闻组、博客、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及留言评论等几种形式上,在下一步中可逐步确立网络舆情信息的观测指标体系,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网络舆情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4

一、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辨析、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形成的特点以及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等方而。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土来华,其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曾润喜则认为网络舆情是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中。笔者认为,曾润喜的观点更广泛地涵盖了网络舆情的普遍特征。

(二)媒介认知能力的要素

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认知首先包括媒介内容认知,即了解媒介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其次,媒介信息认知还包括媒介规则(convention认知,即了解特定媒介的表达规则。媒介社会认知同样包括两方而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媒介信息的政治、经济语境的认知;二是对媒介自身发展与社会进程互动关系的认知。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因特网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娱乐、体育、卫生、科技、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网络舆论最自接、最快速地反映了各个层而的社会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它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幽表,受到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表现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彻底改变了受众的传播与接受信息的方式。受众(网民)小仅从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民小仅可以从国家、政府等权威媒介机构那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民间组织和个体那里获取信息;获取信息之后,经过受众的分析与评价,又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最终形成网络舆情。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成为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又进一步影响着网民对媒介信息的认知。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影响巨大,进而形成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在网络舆情形成中小仅起着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作用。因此,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对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形成、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方向转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除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等传统应用方式外,又出现了博客(Blo乡、维基CWiI}.聚介新闻((RSS)等新形态的信息交互模式。互联网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新闻媒介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从2005年起,国内已经开始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到2010年,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基本上包括了这种研究的四个主要方而,即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研究、网络舆情的主体研究和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从南京大学的《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中所选取的}一大舆情事件来看,网络舆情的热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层面。总的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全民化的舆论工具,网络舆情的兴起为公民实施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成为政府聆听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渠道。但网络舆情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网络舆情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介、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关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非常多,但大多数只是炒作某一概念,尚小具备热点识别、主题跟踪、趋势分析、突发事件分析等功能。市场上比较知名的监控有VSP网络监控系统、TRS网络监控系统、方正监控系统、优捷网络监控系统和谷尼监控系统等。但网络监控系统只是一个软件,而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则是指研究人员利用检测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监测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并提供决策建议的目的。

2.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们-.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并迅速形成危机,让人碎小及防,看小清网络舆论的形势,把小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重点。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热点形成们-.们是速度快、影响而广,如果没有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事件和和会向小可预料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危及国家女全。从我国近几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来看,在事件的发生之初,并没有一个完善的J决速反应机制,致使事件发展到最后而产生小良的社会舆论。

3.网络舆情向正确或错误舆论转化的导向性小强

网络舆情在发生之初,完全是自发性的传播,传播者只是根据事件本身的性质(民众的兴趣点)加以关注并自觉传播信息,而大多数传者并小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更何况网络舆情是自发的流动传播,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4.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舆情引导机制

从CNNIC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来看,青少年网民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到了半数,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受众,又是网络舆情的传者,但他们的媒介认知能力却有待提高。在缺乏专门、有效的舆情引导湘L制及青少年媒介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网络舆情就很难得到良性发展。2009年发生的湖北石首、邓玉娇事件说明,受众很难详细了解事件的细节,大多是凭借从网络获取到的小完整的信息来判断事件的真相,这就很容易夸大事件的小良影响,而小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去完整地看待某一事件。山此造成的网络舆论以及社会舆论,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而影响厂

三、面对网络舆情,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存在的诸多不足

媒介认知能力属于媒介素养的重要方而,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而,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能力模式”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青少年网民山于心理、生理年龄的特征及生活阅历较浅,而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特别是而对经过大量网民集中关注的焦点网络事件,更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很容易自从,甚至形成所谓的“网络暴民”。从根源上来说,还是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一)青少年对媒介内容辫别力不足

1963年,NewsomReport的报告中指出了媒介倡导的价值观与学校小符,建议“训练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媒介,学习辨别媒介传播内容”,即强调提升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认识到,媒介教育者小应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并粗暴地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甚至也小应该仅仅教给青年人一种美学判断,而应与青少年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其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青少年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接受统一的价值观教育,因而跟小上时代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青少年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时候,无法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好坏,小能批判地看待媒介内容。而对媒介内容的认知与辨别,则需要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

(二)青少年对媒介传播规则了解有限

媒介传播规则是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传播原理,从信源、信道到传播效果,都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传播效果则是受众接受信息之后传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以及受众产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子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子各种议题小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青少年没有经过系统的媒介认知能力培养,小了解传播效果理论,所以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小可避免地被动接受自己所接触的媒介讯息。

(三)青少年对网络舆情缺乏对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意义的判断

任何一种媒介信息都是一定政治及经济语境中的产物,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与意识形态及经济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背后,隐藏着媒介信息的真实意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都会在小同程度上对媒介内容构成一种制约因素。正如传播学者威廉·克赖斯特(WilliamChrist)和詹姆士·波特所说:“大多数(关于媒介认知能力的)概念涵盖了以下元素:媒介是在被建构的同时建构现实的;媒介具有商业含义;媒介具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含义;任一媒介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符码和规则。”青少年在而对媒介信息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时候,而是从简单的是与非、真与假中得出最基本的判断,而小能够从中角军读出深层次的含义。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而对网络良荞小齐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形成的网络舆情,青少年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尚小足以使他们应对当下的网络生活,然而网络生活却正在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让我们小得小把提高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提高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但具体措施却鲜有实施。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构建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措施,小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一方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女全,另一方而也自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因此,针对网络舆情,构建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四、针对网络舆情的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路径

(一)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辫别能力

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有介适的信息位置。网络舆情对传播效果的要求就是要引起尽量多的网民关注与参与。而作为传播过程第一步的信息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信息能否引起网民的第一波关注,将自接影响其以后的传播过程,并决定其传播路径。这种介适的信息位置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该位置积聚了大量的受众,即该位置上的信息会被许多人看到;二是这些受众可能会对该话题产生共鸣,并就该话题积极地表态和行动。(2)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有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所谓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是指信息表达应该简明、有趣以及日吻介适。当然,这并非网络舆情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它对促进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3)舆论领袖的传播。在卡茨和拉扎斯非尔德等人所建立的“二级传播论”中,舆论领袖是一个核心概念,他们对舆论领袖所下的定义是:人们所认识和信赖的人,跟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通过舆论领袖对事件的传播,影响力将会呈几何倍数扩大。(4)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更具有权威性,通过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民众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事件的正当性或严重性,从而使事件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因此,应当使青少年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机制,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价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能够理性地看待网络舆情的形成,从网络媒介、传统电视媒介和纸质媒介等多个角度看待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小自目跟进和参与传播,使网络舆情能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了解“把关人”理论,在学习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赋权”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keeper),这一概念最早是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介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小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日,通过这个关日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青少年应该充分了解新闻传播中的“把关”过程模式,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全而、多角度地了解信息,进而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传播有价值的、可信的信息,而小是自目跟il}}、肆意造谣,使网络舆情朝恶性方向发展。

(三)引导青少年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编码解码理论来自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nHa1D霍尔批判了大众传播研究根据信息流通将传播过程概念化为“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特征,并提出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存在“主导的复杂结构”。霍尔还以此为起点,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是“制码”阶段。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个多义的、开放的话语系统。第三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在这个阶段,观众根据自己的地位、角色和生活经验开始对作品进行复杂的多层次的解读。青少年网民在接收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并小了解媒介信息是如何制作和生产出来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于青少年掌握大众传播的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使青少年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甚至“编码”,了解媒介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批判地接收信息。

(四)安排与设置针对网络舆情有关的媒介教育课程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5

摘 要: 探讨了微博在舆情生产中具有的作用与特征

>> 微博舆情:生产、研判与处置研究 基于微博的社会舆情研判与预警体系构建 基于微博的舆情监测与分析的研究 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微博时代:舆情挑战与政府应对 微博舆情地方化的应对与管理 浅谈微博的媒介特性与舆情应对 舆情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共生与变化 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研究 政务微博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中文微博的突发事件舆情监测研究 高校官方微博视阈下的大学生舆情引导路径研究 基于微博的高校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 基于微博平台的舆情分析研究综述 微博集群行为舆情感知大数据挖掘机制研究 基于微博舆情数据的震后有感范围提取研究 浅析微博舆情下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初探 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调查与思考 党政机构微博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 余望. 发展与冲突: 对“微博盛宴”的传播学思考[J]. 现代传播,2010,(5):143.

[11] 袁立庠.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679-680.

[12] 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2011,(5):71.

[13] 王艺.对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学解构——以“温州动车事故”的微博传播为例[J].新闻界,2012,(1):8-9.

[14] 靖鸣,陈阳洋.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基本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1,(11):23-24.

[15] 王晓晴.网友每日1亿条新浪微博[EB/OL].(2012-01-10)[2012-03-23]. http:∥.cn/m/2012-01-10/105523775917.shtml.

[16] Paul André.Who Gives A Tweet?Evaluating Microblog Content Value[C]∥ACM .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2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12:471-474.

[17] 胡泳. 政府反应要提速 [J]. 商周刊,2010,(3):84.

[18] 李鹤. 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N].人民日报,2010-03-30.

[19] 薛国林.国外微博管理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12,(02):36-37.

[20] 彭兰.记者微博院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J].江淮论坛,2012,(2).

[21] 蔡雯.“人人都是记者”——“参与式新闻”的影响与作用[J].对外传播,2010,(3):34.

[22] 金枝.虚拟生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46.

[23] 刘锐.微博意见领袖初探[J].新闻记者,2011,(3):58-59.

网络舆情传播研究范文6

>> 新媒体视野下提高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研究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媒体审视”误区与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舆情传播特点及引导对策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自媒体使用现状下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调查与分析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引导研究 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讨 试论自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优化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 网络媒体监督与舆情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的涉警舆情引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6-11-23〕.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4〕蒲红果.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