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形成因素探析

网络舆情形成因素探析

摘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必须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因素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主客观分析基本方法,探讨网络舆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加大,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蔓延,网络言论控制的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等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而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和群体认同心理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关键词:网络舆情;形成因素;主观;客观;现实原因;心理动因

“舆情”一词是我国特有的表述,其所注重的是民众对社会上诸多事件持有的态度,反映的是民众的心声,必然包含公众的认知变化过程要素①。网络舆情则是指通过网络途径产生与传播的舆情,是针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公众在网络平台上表达出来的思想、意见以及态度、情绪等②。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必须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因素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一)网络舆情生成的客观条件

1.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化。我们所说的社会环境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诸多领域。中国当前社会环境的新变化表现在多方面,并呈现出社会结构多元化、公民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与社会信息传播网络化三个显著特征③,不确定性增加,对国家治理构成严峻挑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刻地塑造和影响着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在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正如龙永图所说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④。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球化与现代意义的风险社会几乎同步出现,大大增加了风险的来源,放大了风险的影响和潜在后果⑤,加大了国家治理的难度,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⑥。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政治安全等面临潜在风险和严峻挑战,网络社会普遍受到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在偶发的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集聚效应的舆论高地,形成对我国党和政府的国家治理工作非常不利的网络舆情压力。特别是在“网络推手”的作用下,个别问题、局部问题、普通问题极有可能演化为公众问题、全局问题、政治问题⑦,给政府部门舆论引导增加了难度。

2.网络舆情形成的载体发生了转变。网络舆情载体是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各种信息进行了解和参与讨论的平台。在传统社会,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社会舆论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表达,以及报纸、新闻、书籍等传统媒介来传播,传播特点是具有缓慢性和不易扩散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日益加强,应用方式和手段也不断更新,用户数量与日俱增,互联网因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最主要平台,并发展了网络舆情的各种特征。网络平台提供了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的快捷渠道,社会公众利用其便利性,有效、及时地获取信息、参与互动。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终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舆情的形成机理和扩散机制,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信息的方式。当前,多数热点事件的舆情发生都是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交织作用的交融化传播,以知乎、问答为代表的新兴问答平台,秒怕、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亦在移动舆论场叠加共振,并与微博、微信无缝衔接,促使舆情信息极速传播⑧。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观因素。网络舆情主体的交流方式呈现出交错性和共鸣性的特点。由于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信息的沟通、交流和分享是一种基本的生存需要。广大网民在与他人进行信息的表达和交流的时候,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主动传播者,也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一方面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体会别人的情感。作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人需要提供自己关于社会事件的认知信息,也要提供自己对社会事件的主观认识;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人会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和情感表达,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信息和情感表达进行甄别、筛选,再传播给他人。总之,在网络舆情形成的关系网中,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人人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思考者。在这种网络舆情“自由意见市场”中,各种信息、情绪、态度和意见不断地被传播、交流和碰撞,或者消亡,或者出现进一步扩散,最终形成关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急剧转型期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和矛盾,而民众压力宣泄、社会矛盾纾解的有效渠道尚未健全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风险、突发事件频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转型社会风险的变量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贫富差距、阶层流动、国家权威、规范体系、价值理念与信任结构等方面???。这些风险既有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等传统风险,更有日益突出的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公共健康风险等新型风险???。突发事件的背后往往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发生的矛盾,也反映了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的威胁。突出矛盾和突发事件背后都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及工作处置不当的问题???。

(二)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利益格局发生调整,官员腐败、社会贫富差距、发展不均衡、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保护等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日益侵蚀着政府的公信力??????。加上市场化给传统社会规则带来了不可逆的冲击和影响,古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纽带被打破,社会公共信任支离破碎。在此背景下,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措施容易失当,许多不正确的、虚假的网络信息和言论逐渐蔓延成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一旦负面事件发生,面对公众的质疑、舆论的监督,有些政府部门企图用“捂、赖、藏、封、辩”等传统管理手段应对汹涌的网络民意,最后在互联网舆论的放大器作用下才不得已调查和公布事件真相,结果只会一次又一次损伤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云南“躲猫猫事件”、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西安“宝马”、上海“钓鱼执法”、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等舆情事件都使政府的公信力遭受损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政治认同的集中表现,权力观的畸形裂变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滥作为,政民关系的紧张错位,信息不对称视域下传媒的鼓噪与误导,都有可能令政府深陷“塔西佗陷阱”,或许一个偶然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就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蔓延。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看法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虽说我国网民的价值观主要受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但是在知识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今天,也容易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西方国家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重要原因,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但是过分强调西方价值观的普适性,或者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而忽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也会带来对已有政治秩序的冲击。另一方面,一些境外反华势力和非法组织通过出资在境内外设立反华网站,大肆传播反华言论,招募和利用我国网民传播一些不和谐的言论,给我国网络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言论贬斥攻击我国政治制度、恶搞丑化领导人形象、抹黑唱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却极力美化渲染西方文明和制度???。另外,达赖集团、“”“维权人士”等敌对势力也会以各种理由炒作人权、自由、公民权利等话题,企图将国内一般性问题上升到国际的视角,引发“蝴蝶效应”。网络媒体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价值观输送和渗透的重要通道,或兜售西方的所谓民主政治、人权理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或对我国一些政治事件进行歪曲报道、恶意炒作,甚至煽动、策划群体性事件???。总的来说,这些带有强烈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色彩的价值观在中国网络社会传播之后,就会推动各种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

(四)网络非理性表达。由于网络舆情主体逐渐呈现出碎片化、民粹化的特点,即参与网络舆情讨论的网民个体来源复杂、成分多样,且易于在虚拟网络社会中表现出草根主义、平民至上等倾向,网络非理性表达相对于理性表达而言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网络舆情的非理性表达,常常成为群体性事件恶化的重要推动、刺激因素???。造谣传谣、发泄私愤、仇富仇官仇警、无聊恶搞、人肉搜索是网络非理性表达常见的极端形式??????。这种网络非理性表达盛行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各个阶层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日益凸显,给许多网络舆情主体造成了相对剥夺感,使其与其他富裕阶层相比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些剥夺感???和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通过一些载体井喷式爆发出来。网络言论表达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渠道。从“我爸是李刚”“欺实马事件”等网络舆情事件中可以发现,网民在网上的表达其实折射出的都是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心理和感受,是对公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监管,公民合法权利得不到基本满足境遇下,所累积的仇官仇富心理借助网络进行的自我疏解???。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一)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在网络舆情的表达中,由于网民群体都是“无名氏”,这种匿名的交流气氛加剧了网民交流的冲动感和新鲜感,进一步刺激着网民不自主表达的神经。随着跟帖和围观人群的增多,群体内部不断强化这种心理暗示,无意识状态就像病毒一样在群体中蔓延开来,最终使群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促成针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舆情沿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发生“沉默的螺旋”现象和群体极化效应???。具体来说,网络舆情中的集体无意识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网民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就是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群体内成员的心理活动会跟随大众的意见,摒弃个人的主张,尽量与集体保持一致,俗话说的“人云亦云”就是这么回事。在网络社会,人们会跟随同一舆论群体的意见,逐渐失去自己的个人判断和立场,对网络舆情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民自我把关的缺失,社会高速发展和利益多元化带来的认同危机、信仰迷失,网络推手的策划推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网民的从众行为???。其次是网民的非理性心理。所谓非理性就是感性的心理。随着社会事件成为整个网络舆论的焦点,在其他网民的影响下,个人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的理性思考,情绪化表达和情感宣泄取而代之,最终在波涛汹涌的网络舆情海洋中迷失了自己。总之,作为群体心理的一种表现,集体无意识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2011年席卷全国的“3·16”抢盐事件,公众由于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及危机判断应对能力,个体有限的理性被集体性的盲从所主导,以致爆发抢盐风潮???。

(二)网民的群体认同心理。所谓认同心理,就是在一个群体内容易对其他成员的意见、情感、遭遇产生同情的心理,因而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拥护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发表支持的观点和言论。如2017年11月,上海的携程亲子园被爆出“虐童”的新闻之后,在网上发表严查到底的网民大多数也有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由于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遭受同样的遭遇,就会强烈地表达与当事人相同的意愿和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网民接受的信息是经过某些个人或群体有针对性的筛选后植入的,由于缺少论证和验明真伪的真实材料,这些观点看似更能够产生集体认同感,实际上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另外,对某一个社会事件或现象感兴趣的人群通常属于与之相关的社会群体。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发现,公众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观点和态度一致的立场或视角,对于那些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相反的内容则会忽略。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往往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对自己关心、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社会事件或现象进行关注。在社会事件或现象发生的时候,网络上围观的人群出于同样的处境,就会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发表支持当事人的言论。

作者:孔建华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