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例6篇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1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高等院校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创新知识、集聚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需要结构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殊的一群,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确立,知识结构基本形成,社会化过程初步实现的关键阶段。人际交往构成了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过程。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共享丰富的信息,提高人际认知能力

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中介媒体,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而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共享所有的信息资源,更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认识的范围和信息量。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不仅能够方便迅捷地了解全球各地的资讯,还能够与网络中多种多样的角色进行紧密的交流和互动。这些可能是完全虚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现实生活反映,可以有力地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实践。

2.网络交往能够使大学生消除直面交往的障碍

网络交往以忽视社会地位、外貌特征为特点,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号、声音等来传播自己,依靠想象来还原对方的思想感情,表现为人际内心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非直接的表达和理解允许人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一旦出现文化冲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形式来适时解释化解,从而避免直面交往产生的交流障碍。

3.拓宽沟通网络,促进社会化多元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中介,它的间接、自由和平等,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可以掩盖自身的缺陷,可以轻松面对交往中出现的尴尬,实现意识与形式上的自由与平等。现实与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交接,让大学生充分地实现并体会更多样的人际关系,获取更多社会适应的有力资源,从而及早完成社会化。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伴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沟通形式,网络还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为发扬自己的优势,尽情地展示自我,并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出现的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也正日益凸显。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网络交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沉迷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这也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这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2.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但频繁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人们无法判断交往对象信息的真实性,这使人们以怀疑心态看待网络中的事物,进而影响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态度,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对象的真诚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最终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

3.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网络的弱监控性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免除了承担责任的重负,人的本我得到肆意张扬。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传播虚假信息、在网上进行情感欺骗、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行为屡有发生,阴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随意释放。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四、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使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此要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学生自身方面

(1)建立合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大学生人际交往必须重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的建立。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规则具有相对强大的约束力。使人际交往行为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以及法律法规等的控制和约束。由于网络人际关系以互联网为中介,交往者的身份往往虚拟化、多样化,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这些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似乎都“失效”了。目前还没有健全的适用于网络的社会规范,建立网络人际交往规则和交往秩序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的当务之急。

(2)加强上网自律能力,对网络树立正确认识。网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来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不能因为人际交往而终日沉迷于网络。上网自律并不是要抵制网络,而是应该清楚认识到我们应用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事应该积极做,什么事不去做。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2.政府方面

(1)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连接、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王国导致的问题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隐患。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健全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2)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网络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必然大量消减。

3.学校方面

(1)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增设网络人际交往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虽然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为真正对学生能起到现实作用的主要还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教育学生进行文明网络交往。为了进一步增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并克服其不良影响,学校还应对自身的网络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过滤不良信息的同时,利用校园网资源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应在大学生上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这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逐步戒除网瘾、降低其攻击性有积极作用。此外,针对一部分因沉迷网络而淡漠亲情的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并加强伦理和自我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指导工作者还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一方面要加强、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社会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丰富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还可以防止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还必须注意充分发挥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展作用,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学到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政府、学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从各方面规避不利因素,保证高校学生健康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春丽.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2]杨雪琴.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路径引导探析[J].江南论坛,2007(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2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分析;引导对策

网络人际交往是指交往主体在互联网络上发生互动并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网络交往主体逐渐结成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虚拟社会。近期,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互联网络在为仍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职学生提供新的人际交往渠道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动机、特点、负面影响,探求对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活动进行健康有效的引导、干预对策已经成为燃眉之急。

一、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形式与特点

1.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形式

网络为高职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提供了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网络聊天,这是网络交往的最基本形式。一般是借助QQ、MSN等IM软件或在网络聊天室中进行,主要是通过寻找线上熟悉或陌生的朋友以符号、音频、视频进行的对话活动。高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定的单个或多个对象交谈。在此种活动中,聊天内容非常广泛,有时甚至表现为通过相互讽刺、嘲笑来寻求上网乐趣。

(2)网页活动,主要通过网络个人空间,如博客、微博,QQ个人空间等,或者网络开放式页面,如论坛、BBS、网络虚拟社区等,来发表个人观点或者评论他人观点,以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志同道合”的网络交往群体。

(3)网络游戏,这是目前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网络游戏又称“在线游戏”,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网络游戏类型多样,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巨大,网络游戏既促成了网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也迫使高职学生对网络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

2.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特点

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存在极大的不同,总的说来,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的匿名性。在互联网络中,人们处于隐匿状态,其年龄、性别、地位、身份、外貌等特征都隐藏起来,只通过网名、昵称、网络地址等进行联系。在匿名性的保护下,高职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表达任何言论,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约束的,而不怕被谴责。

二是交往过程的虚拟性。互联网络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声音、图像、文字、数字等构成的虚拟世界,使得人们在网络交往中“脸谱化”。在互联网上,高职学生可以在交往中掩饰自己,或任意刻画自己的形象,以更好的方面去吸引交往对象。这有利于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迅速建立,但却不利于人际交往关系的稳定。同时,高职学生也可能会以自己意念中的形象来描绘交往对象,把网络中的虚拟意象错误的投射为现实中的真实形象。

三是交往行为的弱规范性。由于高职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各项活动很少被人监督,也极少为社会准则和规范所约束。现实中的伦理道德对青少年的制约性明显削弱,网络的匿名性也恰恰为个别高职学生在现实中无法表现的念头和不道德行为提供了释放的空间。这种弱规范的虚拟交往方式造就了高职学生的无责任、无社会规范状态,部分高职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活动中身份感和归属感明显丧失,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不受约束地任意展现各种不为社会准则所允许的行为。

四是交往心理的依赖性。网络人际交往的无限空间及形式的多样,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而对他们极具吸引力。不少高职学生由于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留连于网络所制造的虚拟世界及其虚假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其染上网瘾,对现实中的生活环境及人际交往产生抵触情绪,沉溺于网络之中而不愿自拔。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网络活动的更加频繁,这种依赖心理会日趋强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动机及负面影响

1.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扩大了高职学生的交往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并强化了民主、平等和自主的思想意识。一般而言,高职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动机主要有三种:

(1)好奇心理。尽管对于现在的高职学生而言,互联网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家长和学校的多种控制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接触网络,加剧了他们对网络人际交往的好奇心。网络人际交往形式的多样性、虚拟性也对高职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吸引力。因此,许多高职学生因为好奇而热衷于网络人际交往活动。

(2)补偿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种进行人际交往的安全屏障。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缺乏或交往的障碍都会让高职学生产生一种寻找其它途径以弥补现实交往不足的需要。互联网络成为最便捷的首选交往平台。

(3)游戏心理。高职学生不论是在繁忙的学习阶段,处于考工、就业的压力之下,需要放松紧张的心情,还是在节假日,学业轻松、无所事事,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上网都是他们的首选。由于网络交往的弱规范性,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在网络人际交往活动中轻松地宣泄各种情绪,消磨自己的空闲时间。

2.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负面影响

(1)对现实社会规则的漠视和对抗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弱规范性提供了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的可能。网络人际交往中高职学生的主体感减弱,容易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降低了在网络人际交往甚至现实交往过程中的责任感,忽视礼仪和规范,对现实的交往道德规范产生冲击。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心智的不成熟,容易将这种虚拟世界中不良的感受带到现实生活中,出现漠视和对抗现实社会规则的行为。

(2)自我认同混乱、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主体人格多重化,诱发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难以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一些高职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更贴近于本我,放纵自我约束,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判若两人,导致一种自我认同混乱,虚拟的环境导致其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对其进行网瘾戒断或心理疏导都极其困难。甚至,他们只愿意活在不受约束的网络虚拟世界中,对与现实世界进行沟通产生反感,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疏离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最终陷入自闭。

(3)个体发展社会化进程延缓

在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高职学生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中遵循现实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并将其不断地内化到自身的品质和个性特征中,才能形成与现实社会成员大体相一致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而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中各种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造成网络环境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无准则化以及社会规范无标准化,使得个别沉溺于其中的高职学生失去了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造成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失去了坚实基础和正常发展条件,进而导致个体发展无法形成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当这些高职学生真正走上社会,需要和现实中的人们进行交往时,就会表现得迷惘和无所适从。

3.游戏性的实践引发现实中的暴力、自虐

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容往往比较复杂,易受互联网络上各种展示阴暗、丑恶的非主流文化、反文化和消极思想的影响。在一些网络游戏中渗透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经常性地歪曲我国历史、丑化我国形象,严重影响我国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意识。网络交往过程中的、色情、暴力内容,很容易使高职学生产生暴力、自虐等不良倾向,使其行为具有攻击性,并引起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阻碍人格发展,导致交往危险性增加,引发不稳定因素,造成校园甚至是社会的动荡。

三、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引导对策

高职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社会、高职院校、学生家长一起加强引导、趋利避害,使高职学生正常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制定科学的教育方式

高度重视网络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心理、生理的负面影响,这要求高职院校要具有相应的超前教育意识。在教育观念上,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心理和自控能力;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要把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在网络上的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人际交往的规范教育。

2.提高网络辨识能力,引导网上行为的自我管理

对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进行健康有力的维护与引导,首先要使高职学生认识到不良的网络人际交往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从而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使用网络;其次,教育高职学生要学会区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界限,不能用网络人际交往完全替代现实的人际交往;再次,培养高职学生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避免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并防止自身走向犯罪;最后,教育和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合理控制与适度调适,使情感态度朝着积极化、理性化、平稳化方向发展。

3.探索新型干预模式,健全网络交往的心理素质

重视高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咨询工作,不但要重视传统的实体心理咨询机构对其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还应另辟蹊径,开展网络在线心理咨询。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老的高职学生心理教育观念,总结矫治经验和规律,探索新型干预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和引导服务交叉互补的机制,做到不留盲区、连续进行,以确保良好、持续的心理干预效果。

4.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培养在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受挫是高职学生必须经常面临的主要问题,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与不足,是导致一些高职学生迷恋网络人际交往的一大原因。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高职学生人文关怀。要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多陪伴他们,多倾听他们内心的诉求。通过精心设计游戏、组织活动,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现实人际交往训练,帮助他们在真诚和接纳的氛围中放开自我、认识自我,并学会调控自我的情绪体验,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以此使高职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技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http://.2012(8).

[2]陆桂芝,李勇.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9).

[3]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科学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3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适途径

[作者简介]卢桂桃,湖南城市学院党政办公室政工师;王莉,湖南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传播学硕士,湖南 益阳413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67-03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工具逐渐成为了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重要物质力量。然而人们在为它所带来的重大社会进步而欢呼的同时,也逐渐发现被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而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就成了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引发了各界学者的关注与探讨。本文拟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这一角度来进行探讨,略申拙见,以抛砖引玉。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对接受新鲜事物最敏感的人群,受网络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从学习到生活,从内在个体心理到外在人际交往,莫不如此。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从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来看,网络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直面内心的精神交往,消除垂直交往产生的隔阂

在现实的有着垂直层级结构的社会中,人们的交往受社会地位、年龄结构、外在形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要么无法进入某一交际圈,要么交往中必须注重社会规范而不能深入交往。而网络交往却是以忽视社会地位、外貌特征为特点的,表现为直面内心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垂直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中,两个社会地位悬殊、外貌相差很大的素不相识的人可以敞开心扉谈天论地,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知音,甚至导致一种精神上的依赖。这种直面内心的精神交往能消除垂直交往产生的隔阂,使得大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符号化的多媒体传播削减文化冲突导致的交往不适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较大程度依靠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和衣着装扮来表情达意。由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能使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尽收眼底,传播者之间如果存在文化上的隔阂,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其最初的反应必然影响交流的结果。而在网络交往中,人们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号、声音等来传播自己,依靠想象来还原对方的思想感情。这种交往方式有一定的滞后性,非直接的表达和理解允许人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一旦出现文化冲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形式来适时解释化解,从而避免文化冲突导致的交流障碍。大学生年轻气盛,缺少传播技巧,无法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及时消减文化冲突导致的交往不适,而在网络交往中,他们通过符号化的多媒体传播表现出来的淘气与可爱能弥补这一缺陷。

(三)超时空传播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由于地域环境和生活范围的限制,人们的活动往往局限在某一区域,人际交往范围较窄。而网络可使人们与同时在线的世界各地朋友建立和保持联系,可以通过论坛留下自己的意见,可以通过E-mail发送自己的心声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与任一在线朋友建立友谊。这种超时空的传播拓展了现实人际交往范围,扩展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容,知识、文化、信息交流和心理宣泄等都可以包括其中。另外网络还能使人们以极少的经济代价维持这种超时空的人际交往。你只要有一台电脑,有网上冲浪的知识,有电,就能经常经营你的网上家园。这些对于学习时间紧,生活圈子狭窄,同时经济实力又薄弱的大学生有着相当的吸引力,拓展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范围。

(四)虚拟空间使自由充分交流成为可能

网络社会能提供一个突破和超越现实社会种种局限和束缚的人性化生存空间,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大胆倾吐内心隐秘、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成为可能,它能有效消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害关系和顾虑,实现倾诉、宣泄、被人理解的欲望。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有助于他们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压抑和烦闷等消极心理状态,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灵安慰,同时也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朋友,增长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网络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作为技术的产物,它在给人们以正面影响的时候,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一)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导致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弱化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但过频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有的甚至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特征,从而弱化人际沟通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就曾经指出:国际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也可弱化大学生在有着层级结构的垂直社会里的人际交际沟通能力。现实社会对人们之间的交往有一系列的礼仪要求,但当网上交往的自由随意成为习惯后,网下的交往也会不可避免地打上自由随意的烙印,会产生一系列的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交往行为,导致交往的失范与失败。而且网上结交的虚拟朋友一旦进入现实,其人际关系相当脆弱,所谓网友“见光死”就是这一道理。因此,以亲情疏离、友情冷漠换来的并不是一个能对大学生产生现实作用的友谊王国。相反,自由随意的网络交往容易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因为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人们无法判断交往对象信息的真实性,这使人们以怀疑的心态看待网络中的事物,并进而影响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态度,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对象的真诚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最终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

(二)网络交往的弱监控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失范

网络自身的特点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网络具

有弱监控性。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结构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指从幼年始形成的各种本能欲望的总和,包括压抑的性本能和无意识倾向。它遵循快乐原则,不考虑价值判断,也不考虑现实环境,只一味地追求满足。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以帮助本我获得合乎常规的满足的一个部分,它引导本我趋利避害,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力图使本我得到满足,它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格规范、理想和行为准则,是个体对自我的社会形象的完满设想,它遵循的是道德的至善原则,使个体达到完美。网络的弱监控性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免除了承担责任的重负,人的本我得到肆意张扬。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传播虚假信息、在网上进行情感欺骗、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等行为屡有发生,阴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随意释放。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超地域性使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上汇聚交织,容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另外网络交往是直面内心的精神交往,在网络中人们更为率真,而在现实交往中人们必须使用“面具”伪装,网上网下判若两人,若网上网下人格特征转换过频,则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的出现。这些容易引发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最终将导致其正常人际交往的失范与失败。

网络是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福祉。正如唐・泰普斯科特所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若孩子无法接触与使用新媒体,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势必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既不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国,也无法颠覆和毁灭人类社会,它的‘善’或‘恶’是使用技术的主体选择、控制和导向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视网络,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使网络为我所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政府方面

1.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联结、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王国导致的问题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隐患。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健全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2.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建立一支思想、技术过硬的网络警察队伍,在网络接入处充当把关人角色(网络警察由公安部门归口管理、培训);敦促每台计算机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个地址的户主实行网络实名登记(为了维护网络的自由天性,可以实行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登记接点即时与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系统连网,以验证信息的真伪)。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网络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必然大量消减。

(二)学校方面

1.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学校思想政治课应增设网络人际交往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虽然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教育学生进行文明网络交往。网络只是提供了一个客观环境,能够让网络动起来的是人这种高级动物。要净化网络环境,必须从掌握网络这一工具的人入手。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注重自身形象、尊重他人人格、履行道德规范、厉行诚实守信应成为网络交往的重要准则。学校在普及计算机知识时,除了传授网络使用技术,还要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纳入进去。只有让每个大学生都遵守网络文明,才能建立健康的网络秩序。

3.创造更多人际交往机会。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如组织学生多开展以班级、院系、学校为单位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和认识社会,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师要加强对网络人际交流和人机协作的心理学研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网上网下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做自己的主人,远离网络依赖症。

2.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深刻认识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它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教育自己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3.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总之,需要政府、学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的齐抓共管,才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从各方面规避不利因素,才能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所说,使网络成为人类身体的延伸,真正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

[参考文献]

[1]兰春丽.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2]杨雪琴.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路径引导探析[J].江南论坛,2007,(2).

[3]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陈晓开,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4

论文摘要:网络论坛交际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各种论坛的每个领域里都渗透着当代大学生留下的观点和痕迹。其内容小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多内容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借助网络论坛发表着对所在学校、所在社会的消极态度,给自己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3]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5

[论文摘要] 网络交际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其基本特征为主体参与匿名化,关系建立简易化,交往手段数字化,发展方向“熟人”化。实现对网络交际的有效规制,应主要运用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互联网已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如今,结交网上朋友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网络交际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必要关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P5)这是在最广泛也最本质的意义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如果仅立足于这一理解,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无论它在技术上与传统信息媒介有多么大的不同,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不具有拿来研究的价值。但是,如果对人际关系作另一种更为具体的解释——“是指社会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过程”[2](P89)——即社会互动。那么,网络交际①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又确实具有某些独特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本文初步揭示这些特征并对网络交际的规制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

1.主体参与匿名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缔结某种关系,相互交往,都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扮演特定的角色。虽然,人的角色会因场合不同发生变化,但构成其特定身份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确定的。其中,诸如性别、年龄、体貌等自然特征是不允许隐匿不宣或者伪装的,有些被公共规范(法律)所确认的社会特征,如职业、婚姻状况、住所等更是如此,否则他就不能正常地与他人发生某种交互关系。我们不能想象已婚者谎称未婚而不受道德的谴责,也不怀疑一个流浪者硬说自己是警察会十分的荒唐可笑。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人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却还可能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性别和年龄。这是因为,网络交际完全允许参与者随意填写并随时修改“个人信息”,即使有关身份的信息缺失、虚假,也不妨碍其顺利地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实际上,有选择地隐匿或伪造个人信息往往有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不仅如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在登录时倾向于采用匿名方式。总之,匿名参与对网络交际本身来说是完全可能的,对主体而言又十分必要,因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关系建立简易化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由陌生到熟悉直至关系比较密切,需要具备特定的时空条件和经过必要的接触,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如果时空不一致,交往目的不明确,彼此之间没有某种现实的依赖性,这种关系是很难建立的。网络交际则不然,陌生人彼此认可甚至成为朋友,首先几乎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其次,交往目的大体上模糊,而且一些必要程序大大简化。假设一个小伙子走在马路上,发现一位漂亮的姑娘便上前求爱,他是很难成功的。但在网络中,这种情况就并非不可思议。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沟通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一些观念,与谁交往,交往的必要性何在,这些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因而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默认了交际程序简化的合理性,“网上交友”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壁垒被打破,交往目的性弱化,交往程序简化是重要原因。

3.交往手段数字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手段和非语言手段。”[3](P261)其中非言语手段主要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网络交际,实际上也在运用着上述两种手段,但无论是言语手段还是非言语手段,都不是“当面”使用的,而是利用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形式传达给对方。已有文献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日益被高级机器(计算机)所取代,人们更多面对的已不再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度热情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器、键盘、传感器之类的钢和塑料。”[4]但也正是这些看上去“冷冰冰”的工具帮助网友们彼此之间传递着鼓励性、消息性和评价性的信息。非但如此,文字传输、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采用,完全可以做到网上交际的“仿真化”,“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已成为现实。

4.发展方向“熟人”化

周运清先生曾指出:“如果说现实社会是‘熟人’(相互交往的人彼此了解对方的名字、性别、身体特征、身份、地位、社会关系和工作单位等信息)社会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的间接化和符号化的特点,则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非熟人’社会”。[5](P99-101)如果仅据相互对基本信息的了解程度来判断网络社会是否为“熟人”社会,那么,网络交际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熟人”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网络交际的主体匿名参与十分普遍,这决定了其与现实人际关系相反的交往模式,即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是先认识、了解,再建立某种关系。而在网络交际中,匿名参与的陌生人之间先成为“网友”,再以此为条件披露各自真实信息,随着彼此关系的密切,相互披露的真实信息会不断增多,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熟人”。网友见面,从网络走到现实,是网络交际“熟人”化的典型模式。

二、网络交际的规制的必要性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等优点,也会产生某些信息污染、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人际关系也极易因此而异化。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十分必要,根据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这种必要性表现为:

1.主体的匿名参与使网络交际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传统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规则约束力下降,产生大量信息污染。一个人在网上与他人打交道,无论散布怎样庸俗的非法的甚至反动的言论,都似乎与己无关。这使得一些道德素质低下、人格扭曲、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戴着假面具在网上胡作非为,而这些有毒、有害的信息无疑是对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和谐有序的最大破坏。杜绝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迫在眉睫。

2.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简易化弱化了一些参与者的戒备防范意识,为网络违法犯罪制造了可乘之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很难分辨真假善恶、黑白美丑,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在网络中交际简便,容易骗取他人信任这一机会,从事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大量网络犯罪案件的发生,告诉我们,网络交际虽然很有魅力,但也不乏可怕的陷阱;既可以丰富人际关系,也容易使人择友不善、上当受骗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预防遏制网络欺诈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亦是当务之急。

三、网络交际的规制方法

对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及对其如何规制,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大多数建议都注重、强调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同时也流露出“什么办法都能用,又都未必管用”的无奈。因此,有人不得不把网络规制问题“国际化”,认为实现对网络的有效规制只靠一国的努力总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得出非全球“共治”不可的结论。[6]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但也不必过于急躁,甚至灰心失望。多种规制措施(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技术的、道德的等等)不分轻重一起用上,虽无不可,但因其可操作性不强,效果未必理想。至于全球“共治”,虽然这可能是网络规制的最佳方案,但至少目前还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并不现实。其实,网络

本身永远不能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任何网上行为,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所有看似不可捉摸的网络问题,都完全可以凭借现有的手段来规制和避免。还是立足于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减少、避免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目前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手段莫过于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1.舆论规制

一些庸俗、、反动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交际中尚有生存空间,并不在于它本身受欢迎,而是缺乏足够的抵制力量。而主体参与的匿名化使网上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正是因此某些人才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制造大量的垃圾信息,污染视听。如果能够动员绝大多数网民积极排斥、谴责垃圾信息的者,发挥网络舆论的道德监督作用,信息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倡文明上网,使正气新风在网络交际中得到弘扬。公共媒体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交际方式的同时,通过对庸俗、低级的行为采取谴责、曝光等手段,充分发挥舆论的强大力量,使主体自觉遵守正确的网络交际规则。

2.道德规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其外在强制性远远比不上法律,但其作用范围广泛,被认可程度高。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主要体现为舆论谴责。除依靠外在的舆论谴责外,道德规范还可通过主体的内在自觉和良心谴责来实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决心要扮演一个无赖、恶棍或骗子,他们都希望能够以良好的形象吸引他人,博得好感,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网络交际“熟人”化趋势下,网络身份真实化可以使主体的自律意识增强。除此之外,还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参与网络交往的人都会对网络自身的虚拟性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并对网络陷阱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一切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主体自律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自我良知为前提,若主体缺乏自律,那么主观自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就必须要有一股促使主体自律的客观力量,那就是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以法治来规范网络规则,以法治来约束主体,使主体内在意识到道德自律是一种必须,以至必然。

3.技术规制

网络交际的出现源于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快捷地传递信息,当然也可以智能化处理信息。充分利用“防火墙”等信息过滤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同时,可以加强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建立网络交际主体的技术跟踪系统,实现网络交际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统一,杜绝某些不法分子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为非作歹。

注:①本文所论及的网络交际不是泛指所有通过网络建立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包括网络论坛(因为论坛更像人人可以兼为作者和读者的杂志),而主要是以网络即时互动(俗称“网上聊天”)为基本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报出版社,1988.

[2]董驹翔.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版社,1990.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赵其庄.网络文化与网络教育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精神文明导刊,2003(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6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際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首先虽然网络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网络却也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更多的人迷恋于网络交际中,每天活在虚拟世界中,远离原有的现实中的朋友,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游走在网络中,作息紊乱,思维变得僵硬,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说话交流极少、手机不离手等情况,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逐步退化,出现很严重的隔阂;其次,网络的发达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系数。大量的网络诈骗充斥其中,借用人际交往中的接触,骗子利用网络套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是假意交友,最终还是要骗取钱财,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再者网络世界中,我们虽然加强了交往的范围,有了新的群体和朋友,但是整体来看每个群之间还是割裂的,不同朋友圈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无法做到更加全面的对接,网络用语也存在着极大的不规范。

总之,网络这面双刃剑,在创新工作模式的同时,通过网络改变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加强交流和沟通,让人际交往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沉浸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要不断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人们意识到网络的危害,恰当并合理使用网络,在加强引导大众将虚拟世界中的交流,不断渗入到实际生活基础上,针对网络中的不可控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这样就不仅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还能保证网络交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从而建立多元化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

[2]党喜灵.网络对现代人际关系影响的心理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3]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试[N].南开学报,2001年(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