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网络传播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网络传播技术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1

 

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它构建起来的网络空间消除了传统社会中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将人类带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革之一就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有着与其他传播方式截然不同的新特征,是最便利、快捷、综合的传播方式。   一、传播技术的飞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技术也实现了飞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传播开启了人类传播历史的新篇章。   (一)传播工具的创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传播工具的不断创新,即传播工具从较为原始、简单发展到复杂和尖端。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把传播媒介的作用看成是人体的延伸,他认为人类最初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如耳朵、眼睛、嘴和手等来交流信息,有了文字以后加之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人的感官第一次得到了延伸,可通过书本、信件、报刊来传播和接收信息。在有了电话、广播、电视和通讯卫星等现代传媒以后,人的感官又一次得到延伸。[1]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感官再一次得到提升,而且这一提升是综合、全面的。网络是集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传播媒介之大成,在网络传播中,传递的不是单一的文字、声音、图像信息,也不是它们的简单集成,而是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把原本需要通过不同“通道”传播的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纳入同一通道处理,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原有的不同媒介的技术鸿沟已不存在。   (二)传播性质的综合。根据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按照受众的数量可将传播活动分为个人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不同类型。个人传播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群体传播是点对多的传播;而大众传播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传播成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定向的活动。大众传播的载体是大众传媒,它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舆论工具,大众传媒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同时是信息和舆论的控制者。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面,乃至面对面的传播。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个人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突破了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   传播技术的改进之所以能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和生活方式,其原因在于这种技术或者方式拥有不同于以往技术或方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自身获得了比以往媒介更强大的符号负载力量,能够更有效地击穿时空阻隔,达成更为有效的沟通。[2]   (一)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   从技术层面而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网络信息交流系统中,不同型号、不同厂家、不同系统的计算机能够共存于同一个网络之中,不同网络可以通过网络协议相互传输信息和交流信息,而且,这个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兼容新的技术。“包切换”方式连接的无中心的分布式网络,使互联网避开了中央控制的问题,任何一国的政府都难以将互联网封闭在边界之内,人们总有办法突破限制,连接到外界中去。由于所有分布于不同家庭、单位、地区和国家的计算机被连接起来,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人们使用着同一种语言———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很多人曾设想的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目标成为现实。   (二)海量性。计算机采用了比传统信息处理方式远为先进的记录、处理和传播方式,将所有的声音、文字、图像等都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经过压缩来高密度存储。   网络传播的单位是比特,计算机以及由它组成的互联网系统,其能存贮的信息量几乎是无限的。反观传统的媒体,书籍、报纸因为版面和保存的原因,其承载的文字是有限的;广播、电视限于频率和时段的原因,也不能传播大量内容。而且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因为个体的存贮量大,它更可以将不同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分散地存储在与网络相连的各个节点的客户服务器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存储量是网络传播的一大优势。   (三)迅捷性。网络传播具有快速扩散能力。它消解和降低了传播载体的连接障碍,网络传播所需要的全部配备就是一台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一根连线,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实时地把信息送上网络。与传统媒介不同,互联网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阻碍化。[3]   网络传输中,信息是以光速传播的,世界上的任意一个接入互联网的节点,可以瞬时地交流,几乎是没有“时差”的。近年来手机上网技术的普及,使网民上网更加便利,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播的迅捷性。   (四)综合性。网络传播的一个吸引人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传统媒介所不能提供的表现方式,而且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综合的表现形式。过去,报纸以文字方式传递信息,而广播以声音来传递信息,电视则在广播的基础上,以“音画结合”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而网络是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全部整合为数字信号来传播。互联网技术综合了原来所有的传播媒介,成为了一个集大成的传播系统。   (五)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最基本的特征。   网络传播交互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直观的表现是人与机器的互动,更深层次的看,交互性体现为不同网络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网络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活动,任何一方都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对于传播方式而言是质的飞跃,因而具有革命性。它深刻改造了长期习惯于单向灌输的传统媒体。网络学家尼葛洛庞蒂对这种变化有详细而形象的描述:“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a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4]#p#分页标题#e#   三、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   网络传播正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其特征在于它已经成为“融媒”,不能再以固定空间为衡量标准来看待现在的传播形态,网络融合了原有的各种传播形态和传播渠道,同时且共同发生着作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融合,传播方式和时效也与传统时代完全不同了。[5]   (一)“传”与“受”的辩证统一。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结构基本是稳定的,传者就是传者,受众就是受众,不轻易互换“身份”。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接受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是随时互换的。   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受方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搜索、主动寻觅,传方的主动变为受方的主动,传方的推出变为受方的拉取。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传受主体双方的不平衡关系,它除了保留了传统大众传播中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还运用了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传受关系是交互式的,传播的角色变换是实时的,这进一步形成了“传”与“受”的辩证统一。   (二)全新的“议程设置”环境。“议程设置”是重要的传播权利,它决定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话题。   在现实社会中,个人很难获得“议程设置”的权利,大众传媒几乎垄断了“议程设置”,公民议论的话题都是由传媒经过筛选后提供的,人们不得不接受媒体为他们设置的“议事日程”。由于传媒的报道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这也就影响着民众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控制传媒也就控制了话语权。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网民也能主动参与议题的设置,传媒不再拥有对议程设置功能的垄断权,而且媒体要想在网络空间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主动迎合网民感兴趣的议题,网民成为了议程设置的主体。   (三)小众化与分众化。随着Web2.0概念的兴起,诸如小众、分众、个性化等概念也开始成为网络传播的主流词汇。小众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大众而言的。典型的小众化传播,就是传播对特定的信息针对特定的用户的传播模式。所谓分众化就是根据受众的特点划分受众群体,而后划分不同的媒介组织,定制不同的媒介信息来满足这些不同群体的需要。[6]   分众传播就是指面向一个有清晰特征的受众群所进行的“窄播”。分众传播的思路,就是如何从获取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为目标转向以获取某特定部分人的注意力为目标。因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传播内容要想吸引大多数人的关注是很困难的,只有牢牢抓住小部分网民,才能最终实现“积小成大”。   (四)传播的去中心化。网络传播展现出鲜明的去中心化趋势。网络技术本身经历了一个从大到小、从隔离到兼容、从集中化到分散化的过程,分散多元的网络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呈现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权力思想。[7]   传统媒介的传播结构是:信息传播者在交流中处于决定传播内容的支配地位,实施着以传者为主体的“中心———边缘”的传播结构模式,“把关人”则担负起信息审核的责任,有着最终的决定权。网络传播的互动方式打破了“中心———边缘”传播方式,传播主控权力被削减。网络还颠覆了传统媒体把关人地位,网民通过网络这一新平台新环境可以自主选择、自愿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看法等,网民也可以履行把关人的任务。[8]   当“把关人”的权力瓦解后,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实现了网络传播自由、多元和开放的优势。平民化的网络主体,消解了精英、权威对现存社会的话语主导权。   (五)网民个体力量的凸显。网络传播有许多新型的载体,它们赋予了网民前所未有的传播权力,个体所拥有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超越组织,超越政府,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用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微博加以发挥,融入了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等新的特征,将其打造为一个开放式的个人信息分享平台。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微博话题也从日常琐事转向社会事件,逐渐发展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微博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其涉及领域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微博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使“自媒体”或“个媒体”特征更加突显。   网络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前台,整合了既有的信息系统,动态中平衡着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草根”群体的不断涌现和壮大正体现了网络传播的特点。[9]   网络传播的发展使得话语权回归到民众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表达能力,网民都能够成为网络中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获取者。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基础理论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网络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传播,达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的效果,是学界急需探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主要对2011—2018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110篇核心期刊、C刊论文进行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进行详尽分析和整体研讨,致力于梳理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议题等提供前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深入发展。

一、基础理论研究:层面颇广、角度多维

笔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内涵、特征、成因等基础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一)关于网络与网络媒介的内涵学界尚存分歧

分歧点主要集中于网络媒介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间的关系。郑洁[1]认为,网络媒介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各种优势于一体。刘文佳、杨永志[2]认为,网络媒介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传播载体。可见,学者们主要认为网络媒介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具体表现为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式。王金磊[3]认为,新媒体是通过以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向用户提供海量信息。自媒体主要是指传播主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自我采集或议程设置好的内容传播给受众的媒介形式,又称个人媒体[4]。可见,对于新媒体和自媒体两个概念,其定义具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学界目前尚未给出统一论断。

(二)关于新媒体与自媒体主要特征的区别较为含糊

目前,学界认为其特点主要有交互性、及时性、超时空性、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虚拟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征。王金磊[5]谈到,新媒体的特征主要有传播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共享性以及传播媒介的个性化设置等。唐平秋和卢尚月[6]认为,自媒体的特征主要有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关系的“隐匿性”等。可见,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主要特征,学界主要从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考察,其主要特征的区别仍较为模糊。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成因研究

关于成因,主要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或网络媒介之间的关系。对于在网络空间中有必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议题,学界主要从网络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两方面进行论述。于安龙[7]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复杂化的网络空间中致使大学生出现轻信网络谣言、传播虚假信息等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易鹏和王学友[8]认为,在虚拟复杂的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价值引领、目标凝聚、道德导向和环境净化等作用。对于借助网络媒介有助于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议题,学界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和网络媒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的便利条件两方面进行论述。刘文佳、杨永志[9]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与灌输甚至会引起受众反感,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仍有待优化。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基础上,抓住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借助网络媒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切实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当然,学界也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进行研究。在研究视域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有学者从网络心理学、网络文学等视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综上可知,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系统、深厚,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待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关于该项议题研究,目前学界大多包含借助网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等方面的研究,真正从传播学视角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问题则相对较少,有待于展开系统性的研究。

二、对策研究:路向多元、议题趋近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对策研究,学者们有从整体上提出一般性路径的,也有基于传播学视角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具体举措。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一般性对策研究

关洁[10]认为,要致力于在创作网络文化产品、建设网络传播阵地、营造网络生态环境等方面下功夫。郑萌萌[11]认为,要在占领网络阵地、发挥媒介融合效力、建立完善舆情处理机制等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李勇[12]主要从新媒体的全新传播渠道、传播模式、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角度提出具体对策。郑秀芝、程雪峰[13]从主流媒体、网民、文艺工作者、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新媒体自媒体、监管部门六主体出发,提出构建“六网”网络健康体系,以求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效果。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传播学视角对策研究

郑洁[14]从传播机制的角度对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析,认为要紧密结合传播学的选择、引导、渗透等具体机制来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保障,并进而提出网络媒体可以作为信息载体、政治表达工具、舆论平台、社会组织来全方位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向仲敏、乔真真[16]基于传播学的涵化理论,认为要通过新媒体传播“象征性现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作用;要依托新媒体“关系网络”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综上所述,目前学界主要从网络阵地的建设上、网络文化产品的创造上、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上、网络生态场域的净化上等方面提出一般性对策,而基于传播学领域来展开较为系统的对策则相对较少。因此,基于传播学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进行研究是学界未来需要把握的方向。

三、研究展望:理论导向、协同推进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探索方面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但仍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多加考量。

(一)基于传播学理论,展开多学科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研究还存在泛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等同于借助网络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凸显该项研究的传播学作用,从研究程度上来看,尚未将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充分结合起来。因此,未来要更致力于将交往行动理论、媒介系统理论等传播学基本理论充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研究结合起来。在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技术甚至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综合起来展开研究。

(二)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

对于一项议题的研究,我们要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从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来看,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的情况较多。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研究,我们更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虚拟的网络环境与真实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广大网民谨记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依然要遵守道德规范和相关法规。

(三)致力于创作高水平研究力作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3

 

一、电视节目需要建立网络评价体系   目前,在中国的电视调查市场,因AC尼尔森的退出,央视—索福瑞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由于我国没有监管收视率调查的行政机构,由一家公司垄断收视率调研市场,其数据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都让人疑虑。笔者认为,为了获得受众对于影视节目全面客观评价的数据,在推行收视率、满意度等传统的测评方法之外,还需要建立和运用网络测评体系。主要原因是:   1.电视节目网络传播逐渐兴盛,大有燎原之势。通过网络传输视频内容是电视与网络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融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近年来,通过网络传播电视节目和视频的现象越来越多,专业公司正在蓬勃发展,2005年前后,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专业视频网站和传播平台,如新浪宽频(2004)、56.com(2005)、土豆网(2005)、激动网(2005)、酷6网(2006)、优酷网(2006)、PPLive(2008)、新浪视频(2009)等,这些网络视频网站和传播平台一般为网络公司或门户网站开办,主要提供视频新闻、网络电影、草根视频博客、视频互动聊天、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等服务,之后,央视、安徽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湖南广电、浙江广电等国内实力雄厚的电视机构纷纷涉足网络电视领域,自办了网络电视传播平台,这种发展态势正方兴未艾。   2.网络视频内容半数来源于电视资源,受众通过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机会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的网络电视台传播的内容,不仅有视频内容,还有图片、文字、音乐等非视频内容,它们不仅将所属电视台已经播出的主要节目和栏目进行转播,有的还自制和转载了一些资讯和内容,使得网络电视台包容的信息更多、内容更丰富。   在视频内容来源上,网络视频的来源主要分电视资源和非电视资源两种。电视资源就是电视台和电视播出机构通过网络传播的电视节目,占网络视频总量的将近半数(48.7%),其中主要为电视剧、文艺节目、新闻资讯、动漫、体育、广告等视频内容;非电视资源,就是社会上的电视制作机构、网民制作和上传的电视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网民聊天视频、网民自拍视频、音乐电视、网民原创电视作品等。目前,非电视资源占网络视频内容的51.3%,可见网络视频内容已有半数来自于电视资源,受众想看主流电视机构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一般都能在网络电视台和相关平台上点击播放。在网络视频内容中,电视剧所占比重最大,占到整体视频数量的18.7%;其次为音乐MV,所占比例为17.2%。此两类明显高于其他视频类别。电影和动漫所占比例也都超过10%。在网络视频中,新闻资讯和体育节目却比较少,只占4%左右。网络视频的娱乐化特点十分明显。   3.受众通过网络表达的意见更为及时而真切,收集到的收视信息更为可靠。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进行电视节目评价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受众在网络上对于电视节目的评价,因具有及时、匿名和便利等特点,显得更为客观真实和可靠,网络测评体系能够收集到传统方法所无法获得的测评数据和受众评价,受众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并意见和评价。网络测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不仅是对于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也将为影视节目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找到可靠路径,这种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影视节目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   二、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架构   建立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要考虑到评价体系所需要关注的内容问题,又要解决技术支撑和子系统架构问题,既要运用信息搜索和检索技术,又要运用计算语言和语义分析技术。相比传统的电视节目评估方法,网络电视传播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谓门槛高、难度大,当然评估结果也更加贴近事实。   1.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网络内容自动挖掘和搜索技术,采用自动采集和网络内容分析的方法,用全面真实的网络内容分析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这种体系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影视节目和网络视频质量的优劣做出客观评价及分析。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部分功能是电视节目评价。即该体系能够自动分析影视类节目在网络上二次传播情况,包括点击量、评论46数、满意度,并整合专家评价进行分类排行;第二部分功能是网络视频评价,即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网民上传的网络视频传播情况,包括点击量、评论数、满意度,对热点内容专家评价,并进行分类排行;第三部分功能是进行影视视频自动推荐,即根据影视类节目和网络视频在网上的评估表现进行分类排行推荐,并通过针对大众的视频推荐网站向网民推荐热门电影和精彩的电视视频,并让网民能够进行热点视频的互动评价和分享。   2.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的底层技术支撑。影视节目经过网络传播后,通常以被网民点击、下载、转载或评论的方式表现其在网上的影响力。对于影视节目的网络收视表现,可以以点击和转载次数测量收视频率,并可以通过浏览、归纳和分析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收视评价,来评估视频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在网络视频评估系统中,可以采用信息自动采集和网络内容分析的方法,用全面真实的网络内容分析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影视节目和网络视频质量的优劣做出客观评价和分析。   所以,在底层技术支撑方面,影视节目的网络评估系统也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和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影视节目在网络上的点击、下载、转载、归因、搜索、消重、分析、赋值判断和集纳等。具体说,影视视频节目评估系统的底层技术支撑,主要是基于海量信息检索技术、自动采集技术、网络信息过滤技术、网络内容挖掘技术、自动分类技术、语义分析技术、褒贬分析技术、视频信息下载技术、评估报告自动生成技术等。   3.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关键技术。鉴于单纯的收视率、受众满意度和专家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对于电视节目客观测评的需要,这就需要至少从网络点击率、网络受众满意度和专家网络评价三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和评估通过网络传播的影视内容,网络视频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撑,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融合的。其中,在技术方面,网络点击率比较容易进行汇总和统计,但是受众满意度测评和专家网络评价分析和汇总起来比较困难,这不仅需要从上亿张网页中全面查找关键词信息,还需要进行消重和过滤;不仅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还要对搜索到的关键字词句进行语义分析和比对,从中找到有规律和共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和评估。由于汉字语言博大精深,语义变化复杂繁多,一词多义、一字多用的现象比较多,而且词义和语义也经常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给语义分析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小姐”可能是尊称,也可能是贬称,“凤姐”在网络上可能是指“王熙凤”也可能是指“罗玉凤”,“高铁”可能是褒义的,也可能是贬义的,“山寨”可能是指山庄也可能是指冒牌货,其具体意义和赋值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情况而定。所以,建立网络视频评价体系,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是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进行过滤检索和语义的褒贬分析、赋值判断,并自动生成评估结果。在信息检索和分析领域,语义分析和赋值判断是非常前瞻和困难的问题,也是一些中外信息技术公司力求攻克的技术难题,目前在国内外至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发出了这种技术。#p#分页标题#e#   4.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的子系统架构。对照传统的电视节目评价方法,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的子架构可以分为三部分:网络传播收视率分析系统、网民满意度分析系统、专家归因和对策研究系统。其中,收视率分析系统用来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受众关注度和人气指数,通过网络收视率系统的归集,可以判断某电视节目经过网络传播之后,在单位时间内被网民的关注频次和程度;满意度分析系统用来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受众满意度;专家归因系统用来对专家的电视网络传播数据和内容进行归因分析,并提供对策研究。   5.电视节目网络评估体系运行流程。一般来说,要运行电视节目网络评估体系,需要经过这样的一个工作流程:   (1)信息筛选和抓取系统从影视官方网站、网络视频网站、国内外新闻网站和各种影视论坛以及博客、微博等信息平台,针对某一种或某一个电视节目(通过设置关键词而确定),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分类和抓取,往往搜索一个关键词,需要过滤上亿张网页,从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2)数据投送目标信息包括,网络传播的电视节目数、网民点击数、网民评论数、对于电视节目的网络新闻报道、论坛帖子和网民通过博客、微博的评论情况,系统对这些目标信息搜索完并抓取之后,将它们投送到影视节目数据库中,在数据库里面对其重新排列组合,并进行标签和归类。   (3)统计分析针对投送到数据库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将自动进行甄别、分析和归纳,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语义分析技术等,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运算、统计以及褒贬度分析,从而自动生成电视节目的网络收视率和网络满意度报告。   (4)专家分析和应对在电视节目的网络收视率和网络满意度报告生成之后,有关专家可以据此进一步地归纳和分析,结合他们个人的经验、专长和思想认识,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并提出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三、结语   建立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为我国主流电视传播机构及时准确地掌握电视节目在受众中的评价提供了一个良好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准确捕捉和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网上传播的点击率、收视率、满意度,还能够基于语义分析技术判断受众态度的褒贬数值,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以一键式报告方式呈现给用户。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还能够对于优秀的和热点的影视节目进行自动排行,向网民推荐。因此,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进行网络电视舆情的监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4

1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在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和武汉大学版《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中均有所体现。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2个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6]的A刊评价报告中主要从吸引力、管理力与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中,均包含关于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开放获取、下载量、网站建设、线上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网络显示度等三级指标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情况。武汉大学版的《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也已将Web即年下载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见表1。由表1可见,随着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媒介融合发展渐成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已被部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先后采用,作为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2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互联网传播现状

在体育学术期刊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和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体育学术期刊信息化程度加深,作者的投稿方式、体育学术期刊审稿方式、读者检索和阅读文献的方式在转变,体育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出版和网络传播、自主型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实现了纸本期刊出版与网络传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融媒体网络传播模式。

2.1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建设

在自主型网站建设方面,多数的体育学术期刊经历了从创建链接网页到自主型网站建设的发展过程。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例,2002年该编辑部在中国知网上开设网站,但因是只具有宣传和推介作用的单一功能网页,不具有编辑与作者进行线上互动的功能,因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页浏览量十分有限,被关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当时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不足及部分体育学术期刊沿袭以往的邮箱投稿,许多作者囿于当时的互联网不够便捷及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中国知网上开设的学术期刊网站多处于闲置状态。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鉴于办刊宗旨、期刊发展目标及顺应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与作者的线上交互,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并与专业的信息技术企业合作,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是较早建立门户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也陆续建立了门户网站,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搭建了作者线上投稿、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线上审稿的互动网络平台。网络投稿系统较早显示出来的优势之一便是加快了审稿进度;优势之二是快捷的线上投稿及快速的审稿反馈速度,激发了作者的投稿积极性,进而吸引了更多的自由投稿,从而扩大了稿源;优势之三是网络投稿的无纸化,为体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体育学术期刊互联网传播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的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作者QQ群的运用是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渠道的又一革新[7]。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作者QQ群进行网络传播。在建立作者QQ群方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将作者QQ群作为建设作者队伍的重要方式,有个别体育学术期刊建有1个或多个QQ群与作者建立线上联系。在微博建设方面,单独开通微博的体育学术期刊并不多,大多附属于主办单位的微博页面中,非定期地有关体育学术期刊的组稿方向、所获奖项、召开学术会议等动态信息。例如,2015年7月27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开通新浪微博,成为体育学术期刊中少数开通微博的期刊之一。但目前因无专人管理和运行,信息和受关注度都不足。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体育与科学》是体育学术期刊中开通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各项功能的期刊之一。《体育与科学》微信公众号不仅具有稿件查询、重点文章推介、科研方法等学术信息的功能,且开设了“作者自白”、创刊四十年专号“我和《体育与科学》”等栏目,且从2016年3月起,微信公众号中陆续视频文件,向用户推送期刊组织的学术工作坊和主题沙龙等活动信息,开启了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视频文件的先河。再如《中国学校体育》也通过微信公众号,播放了许多校园体育赛事视频。目前,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多已设置网站链接,读者可在手机上登录所链接的网站;有关学术会议通知、重点推介文章等。从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已实现了媒介融合发展。在互联网出版模式背景下,体育学术期刊还需进一步加强自主型网站信息更新,并要在作者QQ群中建立及时互动,设专人负责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更新,发挥融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3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现状

在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网络传播影响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已越来越引起文献计量学研究者和体育学术期刊相关负责人的关注。目前,体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主要有2个部分:中国知网的引证报告中的数据,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统计数据。前者根据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来源期刊的主题词词频、网站主页及学术期刊的引证报告等的统计数据;后者从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站收集相关数据。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相关数据主要通过期刊网站链接、引用频次统计得出。

3.1基于中国知网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

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的传播趋势分析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情况,评价指标主要有: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浏览量、各地下载量、各单位下载量、各学科下载量、文献访问量分区分布等。

3.1.1web即年下载率与web总下载量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每年的各学科期刊的年度学术影响力指标中,web即年下载率和web总下载量是评价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2个主要指标。web即年下载率是指某个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统计年发文的当年全文下载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发文总数之比,某学术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能够体现该学术期刊发文当年的论文被下载的情况。web总下载量指某个被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在统计年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8]可知,在web即年下载率指标中,《体育科学》居首位;在web总下载量指标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49万3800次、《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23万4800次,分别列于第3位和第4位。

3.1.2浏览量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的传播趋势分析明细表中可知,论文下载日期、下载量(次)、下载比例、浏览量(次)、浏览比例、论文信息。其中,由读者地区分布分析可知文献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论文传播较为充分的地区和欠缺的地区,以及论文在国外传播的情况。例如,从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浏览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2008—2009年间达到一个高峰,之后略有下降,至2016年再次达到新高。2008—2009年论文下载量则相对平衡,保持在15000~25000之间。由读者所属单位分析可知论文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单位的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的目标读者、潜在读者分布情况。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论文下载单位中,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下载量最多,达到9万3422次,占所有下载单位下载论文总数的7.34%;浏览量为6万9236次,占所有浏览单位浏览论文总篇数的6.33%。由《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论文下载单位分布可知,目前,专业性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及其图书馆是体育学术期刊论文主要的阅读单位和下载单位,这与数字文献资源的订阅方式和使用现状息息相关。由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析可知论文按学科归类后的被下载情况和浏览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网络传播中的凸显学科。体育学术期刊可以依托这些学科创新栏目和选题。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被社会科学Ⅱ辑中的学科下载的次数最多,占比为92.44%,可见,这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开设的教育部名栏“体育人文社会学”有关。由文献访问量分布可知论文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发文中最受用户关注的论文情况,此类论文具有较大的被引用可能。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浏览量大于100次的有5211篇,占发文量的68.92%,发文从未被浏览过的有99篇,占发文量1.31%。下载量大于100的文献有5120篇,占所有可下载论文总数的67.72%,但也有99篇论文从未被下载过,其他约30%的论文下载量介于10~100次。由文献海外访问量分区段分析可知论文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发文中最受用户关注的论文情况,此类论文也具有较大的被引用可能。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的海外访问量分布中,下载量大于100次的仅3篇论文,占总发文量的0.04%。而占总发文量29.51%的2231篇论文从未在海外被访问与浏览,大多数论文的下载量介于10~50次。

3.2基于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

3.2.1点击量和下载量

点击量和下载量可体现论文被关注和使用的情况,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建设和学术论文网络传播影响力的主要评价指标。目前,从多数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门户网站可收集到摘要点击排行和全文下载排行2个指标的数据。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站为例,某一年内发文的摘要点击最多为603次,位列前十的论文摘要点击次数介于182~603次,全文下载排行中下载量最多为3509次,位列前十的论文下载次数介于2440~3509次。

3.2.2浏览量

在浏览量方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门户网站可显示总访问量、今日访问量和网络在线人数。截至2019年4月29日下午4点16分,《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站总访问量为266万5257次,4月29日访问177次,由网络投稿系统可知网络在线人数4人。《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2刊网站的总访问量为133万零195次。《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总访问量为181万3976次。《体育学刊》总访问量为1700万2796次。

3.3微信公众号浏览量

由于多数体育学术期刊没有单独开通微博,在此不作分析。在微信公众号使用方面,《体育与科学》浏览量均在1000+,“作者自白”等栏目的篇均浏览量均在2000+。《体育学研究》的“新刊速览”栏目的浏览量均在2000+,《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创刊60载之学术服务”栏目的篇均浏览量均在1000+。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可通过查询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获知:web即年下载率与总下载量、浏览量等指标值。可通过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获知点击量或浏览量、下载量等指标值。可通过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获知浏览量等指标值。但是,因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尚未建立自主型网站,或是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因此,本文基于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仅对建立了自主型网站和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进行评价。

4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提升的主要困境

通过分析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相关指标发现,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还未建立自主型门户网站,并且仍然采用邮箱投稿的方式,因此,本文统计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存在缺失。对于多数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和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的体育学术期刊来说,由于缺乏专职的网络信息人员,网站数字化建设还不充分,微信公众号信息更新间隔时间长,这一状况亟待改善。

4.1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有待完善

笔者从2009年针对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调查中发现,部分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网页打开速度较慢、网站的交互性不强、网站信息更新和建设不够、网站内容单一及缺乏特色,这与体育学术期刊的重视程度有关[9]。时隔十年,即2019年,各体育学术期刊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例如“玛格泰克”“勤云”“三才”开发的网络采编系统,此类网络采编系统运行较为稳定,自主型门户网站主页中内容丰富,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普及,很多体育学术期刊顺势而为,先后开通“两微一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拓展了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途径。笔者经前期的调查发现,目前,在40余种体育学术期刊中,仅有11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而其中大多数为核心期刊[10]。这体现出在发挥新媒体网络传播功能方面,核心体育学术期刊在转变思维,但是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又存在长时间不更新微信公众号信息的状态,一方面说明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受到了微信公众号没有专职信息更新与制作人员的掣肘。

4.2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有待加强

如前所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部分评价指标值来自各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在体育学术期刊评价中,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主要由评价单位从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站按年度采集有关评价指标的信息和数据,例如下载量、网站建设程度、网络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网络显示度等,因此,体育学术期刊需加强自主型网站的数字化建设。目前,多数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实现了论文免费下载和阅读,但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过刊回溯还不全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对日均下载篇数有所限制,这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多数建立了自主型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会设置与其他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链接,但有的网站链接无法打开,有的网站链接稳定性不足,因此,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设置的其他体育学术期刊的链接应确保有效。还有一些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的内容建设仍有待加强,除了具有网络投稿与采编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设置点击量、下载量、浏览量等网络显示度的即时数据和年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功能。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方面,有的体育学术期刊虽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但是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处于信息更新间隔时间较长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网络传播方面的优势,定期体育学术期刊载文和投稿有关的信息,吸引读者和作者,扩大体育学术期刊稿源覆盖面,提高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显示度。

4.3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信息更新与制作岗位配置不足

据笔者的调查资料可知,目前,各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多已开通了网络投稿系统,实现了当期和过刊的开放存取。而对“两微一端”的信息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1种是由专职编辑制作,例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研究与教育》《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第2种是由外聘实习生制作,例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第3种是未建立“两微一端”,例如《体育科学研究》等。由此可见,体育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多数没有设置网络信息更新工作岗位,多数编辑在承担审稿、编校等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上,同时承担网络信息更新的工作。笔者认为,设置网络编辑岗位是各体育学术期刊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侧重点。

5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5.1加强网络出版和重点论文的“两微一端”推送

体育学术期刊不仅要重视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的建设,而且要加强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的“两微”化,加强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在“两微一端”的二次创作。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是由中国知网和国家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出具。例如web下载总量和web即年下载率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因此,体育学术期刊要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就要加强数字出版和重点内容的移动互联网传播,例如强化自主型网站主页信息更新和在相关数据库中的优先出版、加强“两微一端”的重点论文推送。

5.2充分发挥融媒体的网络传播作用

体育学术期刊在由传统的纸本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过程中,并不是由新媒介取代传统媒介,而是多媒介融合的长期共存,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状态。目前,体育学术期刊要在自主型门户网站与“两微一端”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体育学术期刊发文内容的网络传播方面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充分发挥融媒体在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提升中的作用。此外,如果能够建立体育学术期刊联盟,建设我国的体育学术期刊联盟门户网站[11],在体育学术期刊网络投稿系统、体育学术期刊发文数据等方面进行整合,对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5.3完善数字文献的开放存取途径

有研究者对5种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从优先出版和印刷后出版的文献计量指标与其他农学期刊作了对比,发现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的web下载总频次、web影响因子、web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6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说明农学期刊的开放存取是提升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12]。目前,采用了网络采编系统的体育学术期刊多已实现了开放存取,例如《体育学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是较早实现期刊全文开放存取的期刊。论文免费下载和阅读实现了体育学术期刊网络资源的共享[13],可提高体育学术期刊发文的网络可见度与可获取性,对于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及对体育科研成果的网络具有重要作用。

5.4借鉴国外体育学术期刊的有益经验

从国外的体育期刊网站来看,国外的部分体育期刊在网站栏目设置、开放存取程度、网站信息更新速度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其中,超过90%的体育期刊建有网站,网站导航界面友好,开放存取程度较高,且单篇论文网络出版成为了一种新的现象[14]。国外的体育期刊普遍以DOI号作为数字学术论文资源的标识符[15]。网络出版是国外体育学术期刊扩大网络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出版方式,也是在国际体育学术交流背景下[16],值得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界思考的一个问题。由国外的体育学术期刊的经验可见,我国的体育学术期刊要顺应网络出版潮流,全面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5

关键词:社交网络;农业科技信息;SWOT分析

0前言

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科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的重要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社交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易用性、实用性强、人使用量大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使其成为当前互联网上最流行、最热门的应用,注册的社交网络用户数以亿计,已然成为人们核心的日常行为。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管理学中应用于企业战略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特定对象所处环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系统分析找出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依据发挥有利因素、制约不利因素的原则,研究制订其科学、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分析其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挑战,构建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矩阵,研究、分析如何利用机会、发挥优势、回避威胁、克服弱点,有助于促使社交网络更好地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1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

1.1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优势

1.1.1农村地区网络及智能手机普及率逐年增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1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稳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14亿户,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1]。农村地区网络及智能手机普及率逐年增高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1.1.2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大、信息资源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83亿,占网民整体的29.4%[1]。使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大等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1.1.3社交网络特征优势利于信息传播。社交网络具有即时性、内容形式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优势。即时性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快速传播。内容形式多样性有助于农民简单、易懂的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信息。交互性有助于传播者和受众间的沟通、互动,拉近双方距离,也有助于农业信息的采集。

1.2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劣势

1.2.1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者年龄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大多数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阻碍他们利用社交网络来检索、获取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低,满足不了人们生活需要,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青壮劳动力长期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农村地区留守的常住人口大多是儿童、妇女和5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口粮自给自足问题,没有兴致为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接受新事物、新信息。1.2.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因地制宜。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虽具有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形式,与纸质农业科技书籍相比更有利于农民学习,但其信息大多由普通民众发布,没有经过严格的采编和制作,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原因,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因地制宜而转化失败现象。1.2.3社交网络信息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性。普遍民众可随意在社交网络发布信息,以及在社交网络对信息进行转发、评论等,在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信息,甚至出现虚假信息,由于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负面的或虚假的农业科技信息一旦形成并开始传播和扩散,传播速度会极快,如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信息辨伪能力,会给他们造成经济损失,打击他们利用社交网络学习新鲜农业技术的兴致,严重威胁农业科技信息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1.3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外部机会

1.3.1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3.2社交网络+电商促进农产品流通。近年来,互联网“下乡”,土产品“上线”为农村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社交网络上微商、直播带货等电商平台让助农手段实现数字化,依靠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为农产品市场带来新商机。农产品的畅销促使农户更有积极性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提供广阔空间。1.3.3农业发展吸引部分人才回乡创业。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国家通过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战略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宜居环境、文化等都发生质的飞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广大青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农业合作社等政策鼓励、引导、吸引部分拥有农业科技背景、又懂得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回乡创业,提升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有利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1.4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外部挑战(威胁)

1.4.1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持续流失。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城市拥有优质的医疗、教育等资源,农村户籍的人纷纷通过学历提升、职业培训、外出打工等途径远离农村,最后发展到城市定居。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素养和接受能力的农村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1.4.2社交网络传播智慧农业科技与众多中、小农业生产经营不匹配。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监测、图像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进入农业领域,我国的农业正迈向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但我国农业生产农户和中、小农业生产经营众多,社交网络上传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由于其技术难度大、硬件成本投入大、精细管理要求高等原因,他们的经营能力还不能与之匹配。1.4.3信息真伪性难于监管。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传播的信息参差不齐、虚假信息混乱,公信力一直是政府和广大网民严重关切的问题。由于农业科技信息专业性特别强、地域性强、极易造成经济损失等,只有具备相关农业知识的专业人士才能辨别监管,尤其社交网络上海量级的信息,更让政府监管难度大增,严重阻碍农业科技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推广。

2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战略分析

通过对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构建如下表所示的四种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矩阵,全方位推进社交网络更好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2.1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关键力量。利用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加速农业科技产业转化,推动农村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缩短乡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建设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作出积极贡献。2.1.1继续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国家连续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建设基础互联网络后,基本实现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全覆盖,但电话费、上网费、流量费等对收入本身不高的农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信息化技术用于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要提高网络覆盖率、提高网络速率、降低流量费率等,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传播,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动力之源。2.1.2建立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的法规与长效机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的法规与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国家立法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应针对互联网传播信息出现的新技术、新情况等进一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和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长效机制,打击在社交网络上捏造、传播虚假农业科技信息的不良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利益。

2.2劣势—机会战略(W-O战略)

培养提高农民信息服务意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国情,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等。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社交网络在农村地区迅猛发展的势头,向广大农民培训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指导农民如何运用社交网络搜索、查寻、辨别、筛选、获取农业科技知识,如何通过社交网络与农业技术研发人员交流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等。当农民尝到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的甜头后,对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不断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科技。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必须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安全等理念、推动破解农业面临束缚、瓶颈和挑战。推广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生态农村的农业科技,根据当地农村的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乡村产业与建设美丽、生态乡村协同并进。培育公益性“社交网络大V”。从社交网络出现以来,在社交网络宣传各领域活跃着“大V”的身影,“社交网络大V”以其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和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凸显。但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所谓的“社交网络大V”出现一些行为失范,造成人们不再信任社交网络的一些负面情绪。培育公益性“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社交网络大V”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引导他们以身作则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坚持网络宣传的正确导向,占领网络传播阵地,服务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2.3优势—威胁战略(S-T战略)

利用社交网络特征优势发展互联网+农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以发展农村电商为重点拓宽商贸流通渠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抖音、微商直播带货和社区团购等社交网络新业态、新模式正逐步深入农村各地,让农村电商的业态愈加多元化,促进农村和城市的资源互通,为农村注入活力,助使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加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通过社交网络大力推广价廉、实用、省时、省力的农业科技信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走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历提升而留在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边外出务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口逐年减少,因此要通过社交网络大力推广价廉、实用、省时、省力的农业科技信息,特别是推广实用、省力、省工、轻便、维修方便的农机具。树立优质传播平台。由于利益驱使等因素,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只为博眼球、蹭流量、浮夸成效,甚至虚假的信息泛滥,让农业生产经营者防不胜防,不利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探索政府认证的农业科技信息官方社交网络传播平台,有助于增加公信力,更好地服务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2.4劣势—威胁战略(W-T战略)

打造新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通过社交网络搞好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是人力资源,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专业技术过硬、信息检索与甄别能力强的新社交媒体运营队伍,将有力推动信息的传播。新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服务队、农业种植大户、电商网红队伍都可充实进来,通过培训建立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才队伍。与时俱进运用新社交网络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虽用户数据众多,但微信用户会对一些不喜欢的朋友圈采取屏蔽措施,呈现快速浏览、互动下滑趋势,微信的朋友圈相当于商业街里面的很多的广告牌,但逛街的顾客在减少,阻碍了传播效率。随着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社交直播平台的涌现,农业科技推广者与时俱进入驻这些新平台,为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提供新的动力源泉。构建线上线下网络打假维权新模式。社交网络涌现的电商平台,容易出现一些傍名牌、蹭流量、假冒地理商标等侵权行为,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大的经济损失,而这些行为的市场监管难度大,必须构建线上线下网络异地打假维权新模式来维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权利。例如,株洲市市场监管局与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签订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协议,通过“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系统”实现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有效维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张丹荣,梁剑峰,陈锐锋.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农谷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2020(5):95-104.

[3]肖林刚,宋兵伟,曹新伟,等.新疆沙漠地区皮山县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5):139-147.

[4]严春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社交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36):13-14.

[5]安珊珊.2020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J].传媒,2021(14):19-22.

[6]徐运海,李道远,黄昌金,等.基于社交网络关系的行为推理模型构建[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21,16(7):692-697.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6

 

一、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该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1]沉默的螺旋解剖的是人的从众心理对人认知、判断直至行动的影响。   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舆论的现象。简而言之,舆论并不一定是"公众意见",而倾向于是一种"公开的意见",舆论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同时,从传播效果的研究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这种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成"多数意见"来认知,即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二、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被弱化   麦克卢汉(McLuhan,M)指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2]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在网络传播的快速性、跨地域性、匿名性等特征的影响下,互联网媒介承载的意见对个人所产生的压力要大大减少,"沉默的螺旋"作为经典的宏观效果理论,所宣扬的那种个人对陷入孤立状态的恐慌、劣势意见趋于社会压力而对优势意见趋于"沉默"等观点势必将被弱化。   1、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征提供给个人更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3]。甚至而有些不方便用真实身份表达的意见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发表。例如记者戴骁军拒绝封口费事件中,他就是通过匿名发文的形式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网络传播的快速、高效,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   网络传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网络上意见的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很多时候引导了传统媒体进行报道,这就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在网络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博客等许多形式都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信息,所以传统媒体无法完全凭借自身传播目的提供给受众意见,否则媒介的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质疑,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创造社会现实"的能力的确是被削弱了。济南8.17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如果不是网络的强大力量,山东省女子监狱女民警林某也不会因为与修车人这件小事的争执而受到广泛关注。   3、网络传播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许多人不再"沉默"   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鲜明的特性。许多网友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极力提出与主流声音相悖的观点。例如在教育公平呼声愈来愈强烈的今天,"绿领巾"事件无疑激起了公众极大的愤慨,但是,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反思教育失败的时候,有人却提出不要给"绿领巾"上纲上线。   三、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仍有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传播虽然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引起了重大的变革,从而导致其对传播效果有了多元化的影响。但是,"沉默的螺旋"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这与人的心理特点和互联网的缺陷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   1、受众从众心理的个性使然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互联网是"意见的自由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上没有占大多数的"主流观点"。如果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从众行为",即使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有所改观,也不会根本消除。   2、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仍然存在   网络的社区化等特征,使受众即使在拟态环境中仍处在一种"社会圈子"中。这样,受众会继续受到来自群体方面的压力从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网络可以给你匿名发言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免于攻击、不被孤立。2010年,英国肯特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网络空间被孤立,可能造成孩子情绪低落。很多人之所以寄托于网络就是为了逃避现实中受到的孤立,而网络中的孤立虽然可能少了一些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但对个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却并不比现实小多少。   3、受众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   上网浏览信息虽已成为不少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但却并非每个人都经常发表言论。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中国因特网的用户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4]。这样就造成在互联网传播中,爱发表言论的更加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而不爱发表言论或者不屑发表言论者就继续沉默,两方的意见表达仍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中两方实力悬殊的群体。#p#分页标题#e#   4、网络中的个人传播与传统媒体难以抗衡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看似都成了信息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起到监督作用,甚至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渠道。但在传播技术和影响力方面,主流媒体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更多人了解到的信息还是大众媒介筛选后的信息,所以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没有完全消解。   四、结语   沉默的螺旋在20世纪70年代电视作为传播主导力量的情况下提出,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今天网络高速发展,其匿名性、互动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对意见表达的多元化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传播的时代,"沉默的螺旋"是逐步走向弱化的,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可以更自由的进行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进行遏制。但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有着种种关联,其功能绝不能被神化。因此,从多个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消解也是有限度的,它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即网络时代下,"沉默的螺旋"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7

关键词:微媒体;网络信息;传播风险;风险防范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较2017年末增加了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由此看出,近年来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微媒体用户,这些独立的用户在信息传播和交互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网络传播结构和规律,网络真假信息相互交织在一起,如果缺乏科学的微媒体网络传播规制思路,信息在高频次、多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容易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传播风险,从而扰乱社会秩序,形成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微媒体用户主要是由不同层级结构的微小个体组成,促使网络信息传播带有极具个人属性的特性,由此形成了网络传播的信息耗散性、集聚性、扭曲性等显著特征。

(一)信息传播耗散性

微媒体的信息传播在不同用户之间快速传播,经历了多主体、多频次的传播环节,网络信息在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内容损耗,致使传播信息存在一定的客观失真。

(二)信息传播集聚性

微媒体用户个体之间本身存在强烈的社会互动关系,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微媒体平台的支持下,信息能够实现病毒式传播,在遇到社会敏感问题时,能够快速实现信息集聚,形成较大的信息流,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态势。

(三)信息传播扭曲性

网络信息在不同微媒体用户间传播的过程中,有些个体基于个人的利益诉求和情感表达,主观篡改原始传播信息内容,扭曲信息的原始初衷,从而在主观层面造成信息传播扭曲。

二、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风险

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具有耗散性、集聚性、扭曲性等特征,致使信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在不同层面及领域形成了一定的风险源,这些风险源在外界环境的变化刺激下,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冲突隐患,对社会治理提出巨大挑战。

(一)微媒体网络传播的经济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的《电信网络诈骗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7年,网络类诈骗从2016年的34.66%大幅上升至2017年的60.89%。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市场交易依托微媒体工具展开,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诈骗,如二维码诈骗、盗号诈骗、代购诈骗、伪装诈骗、点赞诈骗、招聘诈骗等,给微媒体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风险。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化,不法分子的行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花样,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方式隐蔽化、跨区域化等趋势,导致微媒体经济犯罪追讨技术难度大、时间成本高、周期长等,从而给微媒体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二)微媒体网络传播的社会风险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11亿,占整体网民的26.3%,且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分别为37.7%和25.1%,凸显了微媒体用户整体呈现出中等教育及以下学历群体占很大比重的特征,网民媒介整体素养较低。受认知水平和思维定式的限制,大部分微媒体用户难以在海量互联网信息中始终保持科学认知,多有理性不足而激情有余的特征。由于微媒体话语空间具有虚假性、低俗性、私利性、非理性的特性,当这部分群体面临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非常容易通过微媒体发辫言辞激烈的话语,并在短时期内形成话语失序的集聚效应,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并通过舆情的不断发酵,形成一定的社会不稳定风险源,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三)微媒体网络传播的法律风险

由于微媒体的个人特征显著,微媒体用户整体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薄弱,用户和传播信息的感性意识大于理性意识,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传播、信息内容侵权等话语滥用行为,从而对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等造成损害,导致微媒体变成谣言、诽谤、侵权的滋生。尽管我国政府目前对于微媒体等互联网法治建设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已达70多部,但相比微媒体技术、平台、工具等快速更新迭代的速度,有关微媒体法律、法规、条例等文件的出台与均需要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周期,客观上造成了法律滞后、立法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在后期的诉讼环节也存在取证困难、行为界定难、执法责权界定模糊等系列问题,对微媒体的网络传播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又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三、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风险防范策略

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等如果长期存在,并不能妥善科学管控,各风险源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转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容易诱发较大的群体冲突,如不能得到合理的防范,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从多方面提出微媒体事件网络信息传播风险的防范策略,合理形成科学的防范路径,为打造科学的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提供制度保障。

(一)打造以政务微媒体为主体的多维网络传播矩阵

政务微媒体在引导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具有先天的引导优势,如广泛的传播力、官方的权威性、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在舆论传播中发挥较大的传播引导和舆情规避作用。因此,在整个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微媒体用户主体应当功能定位清晰,构建以政务微媒体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核心,各职能部门和主流微媒体为传播引领,发挥准确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作用,科学引导微媒体个体用户的传播导向,降低网络舆情风险,构建层次分明、主体传播边界清晰的立体式传播矩阵,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全过程疏导管控。

(二)构建分散立法与统一立法相互补给的法律保障体系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媒体的工具和平台发展方式多样,导致信息传播的路径和规律变化快,完全的统一立法模式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多样化法律纠纷,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立法对于微媒体网络传播存在周期错位风险。尽管分散立法成本高,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法规之间的相互冲突,但其优势也比较突出,即能够在短时期内为微媒体的网络传播管理提供规范化的指导意见,避免微媒体网络传播的各类风险不断扩大,从而为统一立法规避风险提供了时间保障。

(三)构建多维度立体式的微媒体媒介素养培养机制

微媒体的媒介素养培养体系首先要有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在国家层面要提供充足的政策和财政等公共资源保障投入,在顶层设计层面做好媒介素养培养保障机制。在社会层面,要充分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媒介培养功能,包括媒介机构的自身带头、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协会及行会的引领宣传。在学校层面,要充分重视媒介素养的基础教育工作,做好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工作,加强微媒体媒介素养的基础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做好微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初始培养,实现微媒体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用户的信息甄别、价值观判断等特性,有效降低微媒体信息传播风险。

参考文献:

[1]许高慧.底层青年群体“微传播”的风险[J].青年记者,2018(15):38-39.

[2]刘津池.信息化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践行理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8):1-4.

[3]岳宇君,巩永华,张耀珍.论微媒体的法治化治理[J].科技与法律,2017(3):47-53.

网络传播技术范文8

1国外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维度分析

1.1传播路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受众对网络获取信息手段的掌握和普及,学术期刊网站传播路径已从初期的自办网站单一途径向全口径、多路径、多媒介的方向发展。学术期刊网络的传播方式从自办期刊网站发展为通过专业科技类网站、综合类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等多种网络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果,起到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论文资源共享,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网站的传播路径选择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较好的传播效果,值得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学习借鉴。笔者从路径选择偏好、载体倾向选择、新闻化比较、受众参与度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1.1路径选择偏好

国外科技期刊论文传播更倾向于借助媒体的优势进行内容公开,而学术观点的交流互通主要通过媒体的社交网络工具得以实现。国外学术期刊网站更加注重社交沟通网络平台在传播中的运用,大量的国外学术期刊网站都有Facebook、Blogs等社交网站的链接入口,用户登录社交网站可点击链接进入相关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丰富了学术期刊的受众接触面和传播路径。例如《Nature》网站上有Blogs入口链接,网站用户可点击链接进入Blogs平台中用户关注的相关主题区进行讨论,促进学术交流。

1.1.2载体倾向选择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网站的网络传播途径和主要载体已经从笨重的台式电脑转换到了轻便移动设备。由于移动终端的技术革新以及节能环保、经济便捷的特点,得到了大量受众群体的青睐,这种绿色的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地融入学术期刊网站的发展,成为获取科技论文和学术论点的高频次传播途径。国外学术期刊网站对于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阅读传播方式正在逐步引起重视,但目前的占比较低。如《Cell》网站的导航条就设置有Mobile功能,网站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客户端实现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功能。

1.1.3新闻化比较

学术期刊网站论文的新闻化是扩大学术期刊传播范围,提升论文知名度,推进学术期刊网站影响力的有效路径。从国际市场来看,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通过知名论文的新闻化带动了学术期刊网站的发展和美誉度。国外学术期刊网站在论文新闻化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学术期刊网站通过定期不定期向大型门户网站及论文相关科技网站推送基于本学术期刊网站论文编辑成的软文或新闻稿件,推进网站多渠道传播,形成复合型的传播网络。[2]如《Nature》网站不但通过在本网站科技论文相关的新闻增加关注度,同时向Google等搜索引擎、科技网站推送相关的新闻,以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1.1.4受众参与度

网站受众的信息参与度会对学术期刊网站的传播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作为出版的终端消费群体,受众的数量、网站信息反馈量和参与程度直接显示了学术期刊网站的整体传播效果。国外学术期刊网站为达到较高的公众参与度,在网站的主页一般都设有论坛、群组、留言板、邮箱等拥有较强互动功能的选项,读者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也会参与到具体的热点问题中,公众参与度较高。如《Nature》网站中设有用户交流页面,在用户交流页面登录用户可进行互动、咨询、信息交互、论坛发帖等与论文传播相关的交流行为,并且可根据读者需要收藏或添加关注标签,便捷地找到读者感兴趣的交流主题。

1.2可视度

网站的可视效果和版面的亲和力直接关系到受众的阅读感受和网站的传播效果。学术期刊网站随注重学术的传播和交流,但作为文字的载体,网站的可视度也至关重要。

1.2.1版面编排

国外学术期刊网站版面大多简洁明了,整体结构中考虑到了图片面积控制和视觉传导效果,总体采用上、中、下三层,居中分布方式。网站的栏头部分(最上层)一般明显的标识出学术期刊的LOGO、可供选择导航选项以及检索功能,有时网站的拓展功能或重要广告也会出现在栏头部分;栏头下方是网站主体功能区划,一般包括期刊介绍、检索浏览、用户登录、友情链接及其他功能,是网站的主体信息区;网站的最下边是期刊声明、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帮助等。国外学术期刊网站存在统一出版主办、主管单位下不同的学术期刊网站,内容不同,但网站版面编排及设计风格趋同,展现了较强的企业文化和整体网站风格的特点。如《Nature》《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Materials》3个网站同属于一个大的出版机构,其主页布局风格十分相似,在保证企业整体形象的同时,有效降低网站的设计建设成本。

1.2.2展示设计

国外科技期刊网站注重可视化图像在版面中的信息传递作用,通过比较发现图像的传递效果比文字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借助视觉形式动力指引人们目光移动的顺序,最快速、直接地向大众解读所要传达的主题信息。国外科技期刊网站,图片质量较高、占比率高,如《Cell》网站展示各种图片,即便是通俗易懂的内容也倾向于用相应图片展示。某些国外学术期刊网站还将大文件量、高清晰度的学术解析图像存放在特定的链接中,以便读者点击查看研究细节,或用作教学课件及幻灯片使用。除此之外,还有辅助解析的音频和视频内容,《TheLancet》网站专门设有“Multime-dia”项目栏,提供各种视频、音频。

1.3扩展与增值服务

推介本刊刊登的重要科技论文成果,展示科技论文前沿理论是科技期刊网站的主要目的,但在推介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由此衍生出会员制服务,电子订阅派发服务,多语种翻译、学术会议、培训交流、广告刊发等增值服务对网站的传播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1.3.1会员制服务

“会员制”服务模式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扩展增值服务提供模式。国外的科技期刊网站在会员制服务方面从会员的需求出发,通过观察会员对网站信息的关注度推送会员有可能需要的教育、培训、项目基金、行业信息、产业分析、数据支持、就业信息及会员的求职信息等全领域的服务内容。

1.3.2电子订阅派发服务

国外科技期刊网站较为普遍的使用RSSFeeds、E-mailAlert、ProfitService等,订阅内容的分类方式也依据网站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分类。国外学术期刊网站采用E-mailAlert(电子期刊派发)的方式对网站及主要科技论文成果进行营销推荐,电子期刊派发可根据阅读者的需求发送电子期刊,同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支持,分析网站受众及目标读者的需求偏好,提升网站的服务水平。

1.3.3其他网站增值服务

科技期刊网站也需要盈利,也需要良好的运营方式。国外科技期刊网站的盈利能力极强,运营经验丰富,网站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不但提升了网站的传播效果还提升了自身收益。例如,为平台上的作者或读者提供有偿的英语及其他国家语言编辑服务;为网站科技期刊的黑白或彩色抽印本提供网上订购服务;为相关科技企业提供信息和广告服务等。

2我国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效果提升的措施

2.1完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仍建立在传统的纸质出版的基础上,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基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排序的方式主要按照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对科技期刊网站的传播效果和网站的数字化水平并未给予相应的评价标准指标。建议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完善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做关键节点的细化、量化,我国引导科技期刊网站重视传播效果,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网站的展示效果和运营能力,推进“互联网+期刊”建设,科技期刊网站这一载体解决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和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2.2提升网站的整体可视效果

国内科技期刊网站的可视化效果与国外的差距比较明显,从阅读受众的感官体验和传播效果来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内科技期刊网站提升传播效果的前提是具有高质量的图文内容,具有高品质的网站视觉传导效果,使受众能够更便捷、更直观、更具体地体会或阅读到科技论文的精髓和具体的文件,并在网站视觉设计中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引导机制,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网站的整体可视性还要关注同类型或同一个出版集团下的整体网站效果和视觉引导途径,通过借助高质量的、专业的设计团队和编辑队伍的有效沟通,采用图片、影视、音频等多种展示、编辑、诠释手段,提升整体的网站设计和视觉传导效果。

2.3提升网站图文编辑质量

提升科技期刊网站图文编辑质量,科技期刊网络传播需要借助新闻传播、论文交流、社交平台互动、移动终端电子期刊传播等多种途径,每种传播途径都需要专业的编辑团队和管理团队进行深度的维护和扩展,充分挖掘网站传播的有效性和生命力。近年,科协科技期刊符合出版提出“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一次制作、多元”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编辑扎实提升科技期刊内容数字化加工水平,以内容资源数字化为根本,充分发挥编辑在内容结构、文字表述、图片配置方面的控制力。编辑在内容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传统的因数出版需求,同时要兼顾网站互联网传播需要,对网上读者、手机读者和手持阅读器读者相关需求进行关注。编辑在开发增值服务的过程中可考虑多语言互译,多语种匹配等编辑服务,充分运用语义技术等信息手段为智能化出版和网络传播效果提升,网站增值能力提升提供有效途径。在有效多样的传播途径下,科技期刊的编辑更要做好统筹,控制层级关系,编辑能力以及编辑风格的偏好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网站相应版块的设计风格,也会影响整体网站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