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例6篇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1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 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 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误导

1.1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幼化"。

1.2现状略析。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2.1与教的矛盾首先,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一定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依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学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形象、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而前述两种顾此失彼的误导都与此相去甚远。

1.2.2与学的矛盾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的生理基矗两者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2.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 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 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 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 作用。

3.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3.1美术的教育目的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与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赖于过程。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3.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2

关键词:工艺美术;审美素质;培养

1引言

工艺美术教育主要就是通过观察、发现来提高人的沈美琴兴趣和艺术修养。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审美品位得到提高。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养成勤于动脑和动手的习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认识到工艺美术教学目标,实现大众审美教育

2.1明确教育目的

在开展工艺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拓展美术教学的内容,以更加宽泛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让大众学会观察和善于分析,才能够使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生活和享受生活,这样也是帮助其更好的认识美的存在的重要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审美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审美目的的,工艺美术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大众,对其内在的情绪和情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可以使文化的气氛更加活跃,还能够提高大众的精神生活,更好地活跃文化气氛。

2.2落实审美任务

工艺美术教育担负着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开展具体的而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结合审美心理素质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完成美术教育的任务。工艺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展现出创造性和创新行,从而切实发挥出培养大众审美能力的作用。工艺美术教育的任务还在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文知识,从而更好地接受高雅环境的熏陶。这样才会实现提升人格和生活境界的作用,以便实现更好的加深大众文化素养的目标。

3创设美术教育环境,提升大众审美能力

3.1培养大众审美的直觉感受

开展有效的工艺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大众的视觉有着重要的作用。工艺美术教育存在于生活中,让大众感受到了审美的快乐。同时,获得视觉感受是主要的目的,用更好的人心态来观察各种自然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大众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审美感受。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注重改变大众审美的视觉角度,时期审美感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起到很好的美育的效果。

3.2提高大众形式美感

一般来说,大众在进行审美的时候都会比较关注一些外在的形式,对于美的需求的基础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属于一种形式美。这种形式美恰恰是工艺美术教育中所必需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美的事物的表象都会在美术作品中显现出来。例如,美术作品的点、色彩和形体以及线条等,这些内容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色彩感作为美感中重要部分,是大众化的一种形式美,并且真正会欣赏色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艺美术教育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形式美中的因素转化为大众的审美能力。然后引导大众开展形式审美体验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在开展工艺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使用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众体会美术中的美。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从多个角度来启发大众体验美,感受审美情趣。

4优化美术教育方法,培养大众审美素质

4.1激发想象力,培养大众审美情趣

开展有效的工艺美术教育,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给大众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同时,还应该注重使用一些鲜活的案例来感染大众。这样大众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真情实感,能够更加使所学习的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对于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视角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使用的都是抽象的点和线以及条等,给大众一定的审美体验。只有在美术教育的视角下,才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不同形态的点线和面。在工艺美术作品中,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事,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作品中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展现了其真情实感。

4.2创新美术教育观念,培养创造个性

想要更加有效地保证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额培养,还应该注重创新美术教育观念,培养大众的创造个性。只有从新的教育观念出发,才能够有效改变以往的额美术教育方法。同时应该注重结合以往的美术教育的经验,结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经验,从而找到更加有效开展工艺美术教学的方法。从而很好地满足大众学习的要求。工艺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大众的创造力,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使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有效的启发,有利于其开展探究性学习,美术教育和使人对于事物有更好的认识和感受,其对于事物的价值会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美术作品的度创新和鲜明的个性,使其独有的特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模式不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怎样能够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大众更好的接受美术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了工艺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大众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这样导致大众的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众的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大众全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辰.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6(4).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3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

二、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三、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4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摄影、戏剧、电影、曲艺和新兴的电子游戏等。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艺术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的教育。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就是从广义上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推进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为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教育部体卫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2016年4月曾透露,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方案》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艺术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我国已有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增进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了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普通高校应把它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其中,设置有《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4类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限定性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明确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配备及其比例。从此以后,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有关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增加数千所,很多学校开设了很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艺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但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诸如艺术教育管理架构尚未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高素质的艺术师资短缺、教师所涉及的艺术领域也较狭窄,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设置取决于艺术教师的专业兴趣,学生艺术活动参与面小、选修课报不上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独特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所独具的功能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启蒙”、是“基础”的话,那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则是“自觉”、是“升华”,是发挥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具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观念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艺术创作者经过理性选择与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基本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对客观生活图景的随意照搬。在艺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军院校的优良传统中,艰苦奋斗是一面醒目的旗帜。革命战争时期,军校建设环境十分艰苦:经费短缺、物质匮乏、学习环境艰险。军校鼓励学员自力更生,自己建校舍、做教材、开荒种田、粗衣砺食,克服种种困难,以艰苦奋斗为燧石,磨砺学员不惧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品格。抗大时期,许多青年学员来自较为优裕的家庭,初入学时吃不惯杂粮、穿不惯粗布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在克服诸种困难过程中,用汗水和毅力洗刷了骄娇之气,成长为体魄健壮、思想健康、情操高尚、能吃苦耐劳的优秀抗日骨干。民主革命时期我军院校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成为我军院校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作者:李焕焕 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人民军史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233-234.

[2]国防大学编.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76.

[3]:培养干部的摇篮.载中国人民历史资料丛书.院校回忆史料[M].北京:出版社,1995:14.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功能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内容与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其中对内含真善美的艺术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的时尚,艺术教育被广泛地开展起来,艺术类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普通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学院),不少俊男俏女竞相“考艺”。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被高度重视,应该是从1996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开始的。此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2014年教育部又《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普通高校要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可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以求引起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把握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摄影、戏剧、电影、曲艺和新兴的电子游戏等。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艺术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的教育。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就是从广义上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推进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为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教育部体卫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2016年4月曾透露,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方案》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艺术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我国已有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增进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了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普通高校应把它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其中,设置有《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4类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限定性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明确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配备及其比例。从此以后,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有关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增加数千所,很多学校开设了很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艺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但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诸如艺术教育管理架构尚未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高素质的艺术师资短缺、教师所涉及的艺术领域也较狭窄,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设置取决于艺术教师的专业兴趣,学生艺术活动参与面小、选修课报不上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独特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所独具的功能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启蒙”、是“基础”的话,那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则是“自觉”、是“升华”,是发挥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具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观念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艺术创作者经过理性选择与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基本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对客观生活图景的随意照搬。在艺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御各种落后的、腐朽的艺术思潮的影响。第二,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有效地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来源于对“美”的感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渗透着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他的爱憎褒贬与思想情感。在艺术教学中,经过学生审美认知及其复杂的思想活动,作品所体现生活中的美就能被发现、被感悟,从而获得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深切理解,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有效的熏陶。第三,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深厚的民族情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的根本精神纽带。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人。比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干虬枝、凌寒傲霜,横斜逸出、迎春怒放,体现了一种老树新花、青春勃发的审美内涵;我国很多电影电视片和革命歌曲,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与品质。通过教学品味,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想象”和“创新”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主体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合乎自己情感和目的的形象,蕴含着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比如说音乐,贝多芬曾经推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因为音乐是情感物化的形式和传递媒介,能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主体心灵,直接将艺术家的内在思想情感传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通过教学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李焕焕 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R].教体艺[2014]1号.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R].教体艺厅[2006]3号.

[3]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R].教体[1996]5号.

[4]张筱丽,陈尚荣: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海.2005(06).

[5]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

[6]许珍芳: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J].黑河学刊.2009(02).

[7]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7-119.

[8]王宏玲: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理由与策略[J].成人教育.2003(10):30-31.

艺术审美教育的任务范文6

随着近几年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的曝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我国高校目前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的思政工作,将德育仅仅当做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这一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他们大多并没有自觉主动、心甘情愿地以德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似乎距离他们很遥远。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功利,道德观念趋向本位,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信仰与理想观念淡泊。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准降低了,意味着社会公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降低。有些中国公民在国外旅游时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中国公民在国际上已造成素质较低的印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使得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实施和推进大学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发挥其美育功能;要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要体现公共性,惠及全体学生;要把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找准着力点,锐意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国家教育部已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了纲领性的政策颁布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制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多方面的现实原因造成多年的实施情况不佳。如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率、技能比赛获奖、数量等指标,对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关注相对较少,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公共艺术教学论、教育评价还没有被系统科学地研究。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什么是艺术”,即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这是艺术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首先,艺术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其表达的内容都源自社会生活,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审美性。所谓审美性,是指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把社会生活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去发现、把握、发掘,即使现实中丑陋的事物,艺术家也会通过审美理想的烛照,揭示其丑陋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对美的颂扬。艺术是以特定的物质手段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具有审美、认识和教化诸功能的审美创造物。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以人性心理为反映对象;以虚构的假定性的艺术形象为表现形式;不同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作为审美创造物又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与观赏者的情感交流以实现审美教育和净化心灵的功能。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或者说是它的升华和纯化。因此,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活动,就必须要研究艺术。把艺术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认识清楚了,就更容易认清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促使美的事物发展、繁荣,也促使丑的事物衰败、死亡。

(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任何艺术作品都塑造了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具有感性的因素,体现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是形式鲜明、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地表现艺术形象的思想内容。

2.主体性。是艺术家对生活、艺术的感悟,反映生活的同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感受,把情感与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具有创新力。

3.审美性。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集中体现了形态化的审美意识。艺术家将其正面的人生态度、道德评价、渗透到了艺术作品中,赋予艺术形象以真、善、美的精神特质。成功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了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

(二)艺术作为精神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1.体验性、认识性。艺术作品中的真实环境、真实人物、真实情节使得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人生体验产生共鸣,然后在体验中情感得到升华、深化,从而使人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2.倾向性,意志冲动性。即使客观性很强的艺术种类,也都具有激情和热情,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

3.无意识、非自觉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灵感完成创作主题,这种灵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感觉,即创新。

(三)艺术的感染性艺术的感染性是不同于科学的特殊之处,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来感染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艺术对象的情感体验必然进行了理智思考,这种思考凝结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而情感与理智的密切结合,则深刻挖掘了艺术对象的内在本质,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被赋予了强烈的感彩而更加感染人。

三、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实践与学习弥补人素质上的缺陷或不足,促进接受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自古至今,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是欣赏、解读艺术作品,受教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心旷神怡、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审美情感,达到与道德情感的沟通。由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认知,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教者在欣赏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对其爱国主义、秉公守法等高尚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

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教育也可说是审美文化教育,所以,我们借英国教育学教授班托克对审美文化教育的界定,可以理解艺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段。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实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使命在于丰满人性,这是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以及终级祈向。艺术教育包含了潜在的文化、政治、道德教育内容,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等相对于抽象、强制性的说教形式,更容易提高受教者的接受兴趣与主动性。艺术也能成为一种文化植入和精神控制的媒介。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以利玛窦、郎世宁等为代表的依托不同宗教使命和文化策略的几代西方传教士身份的文化群体,借向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油画艺术,实则在中国本土进行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传播,试图把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植入到中国。然而,中国本土画家和学者对西画东渐采取多种评判的态度,并在自身的绘画实践中获得了曲折的显现。与林风眠同一时期的画家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老庄思想和“美与和谐”理念,集传统与创新的中国审美观融入到他们的美术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