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教育范例6篇

审美与教育

审美与教育范文1

美,能陶冶性情,排除卑琐私欲,经常性体验无私、高尚、博大,逐渐积淀从而使人完成心里塑造,达到树人的目的。另外,美还能开发智力,培养和提高道德境界,坚强意志,增进健美。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始终关注审美教育,要把作品深邃的神韵美,丰富的情感美,崇高的人格美,明丽的文采美传授给学生,启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寻,点燃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灵之花,提高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及文学作品美的感触及鉴赏力!

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应当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

首先,挖掘课本的美学内蕴,引导学生在感悟作品美的内涵基础上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美文。讲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睡梦,像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色,有情,有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去发现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去领悟月光下的荷塘图和荷塘上的月光图两幅画的美,鉴赏整篇文章蕴含其中的动静美、虚实美、浓淡美,疏密美,神韵美和诗意美。我们语文教学正是通过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文学鉴赏力。

其次,教学过程重在点拨学生自己动手发现,自己去感悟、去体会,避免教师越俎代庖。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引导,否则审美教育只能成为空谈。

最后,介绍诱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学多用一些美学方面的书籍,加强美学修养。我把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艺文杂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著作《生活与美学》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去阅读,去感受。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知识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透彻,但随着他们生活中阅历的积累,感悟鉴赏能力的提高,他们会慢慢克服盲目主观,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

审美与教育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 审美认知 音乐思考

音乐教育本身的规律告诉我们,重视音乐的审美特点,有利于提高和培养主体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感性冲动进行引导和规范,并进一步将其引向审美境界,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先哲就充分认识到音乐具有的强大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我国最早典籍之一《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非常重视通过音乐审美来塑造人格,进而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天人和谐。因此,“和”是我国早期音乐审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具体体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生三个层次上。首先,在音声上,“和”表现为人的听觉器官感到舒适;其次,“和”还体现在享受音乐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和”是感受到愉悦感,或者可以说在音乐中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最后,实现天人之间的“和”,通过音乐体验过程中情感与人性均得到享受与升华,通过“八音克谐”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妙境界。

古人很早便形成“以美养善、善美合一”的传统审美观念。例如,先秦典籍《国语・楚语(上)》明确记载楚国大夫伍举对美的看法,他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①从理论认知角度,将“美”与“善”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以善养美,主张美必须是善。

在实践中,早在西周时期,“乐教”(即音乐教育)已是当时宫廷贵族礼教和德教的重要载体,即通过学习“乐语”“乐德”“乐舞”等技能,实现针对人的改造与教化的主要目的。所谓“乐语”,即“兴、道、讽、诵、言、语”;所谓“乐德”,是“中、和、祗、庸、孝、友”;所谓“乐舞”,则主要指朝廷宗庙祭祀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韶》《武》等“六乐”及其他小型乐舞。所以,音乐被视为当时情感和审美教育的最佳手段,其结果便是孔子所无限向往的“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礼乐文化盛况。

孔子非常重视礼乐教化。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②。可见孔子尤其强调音乐与“仁”密不可分,认为“仁”才是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格完善的必然要求。《论语》还记载孔子说:“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音乐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一个人成长要通过学习,从技术、伦理层面最终上升到审美层面,上升到超越世俗功利、尽善尽美的艺术人生境界。《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评价标准,突出“美善合一”的理念和“尽善尽美”的标准,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重大的影响。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主张,同样体现了他对于有分寸的和谐状态的理想追求。

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大音希声”,这是对当时社会只追求感性音乐以满足的否定,将大众对于音乐的追求引向对高远精神意境的审美。后来庄子提出音乐应该“自闻”“自见”“自得其得”,主张解放音乐,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体验,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非常注重音乐教育在审美方面的功能。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礼记・乐记》曾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一方面,说明音乐本身具有美感的品质;另一方面,认为音乐不仅可以使欣赏主体获得审美体验,更可以唤醒人格力量。音乐在使人身心愉悦的同时,还需要深化认识,从“知声”上升到“知音”,再上升到“知乐”,最终实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成为出众的“君子”。可以说,音乐的审美功能和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其魅力的真正所在。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深陷危机。众多学者高举知识救国的旗号,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最早认识到美育对情感、精神的提升作用,认识到美育不仅关乎个体修养,更关乎国风民格,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王国维先生高度肯定审美的独特价值及功能,是近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的重要作用及教育价值,认为美育的精神内涵可以改良国民性,而且运用“由情感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理念,从实践出发,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教育大辞书・美育》中,蔡元培首次对“美育”这一概念进行论述。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④在1917年北京神州学校讲演时,正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还指出:“专尚陶冶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这一观念,蕴含着非常深刻的理论内涵。蔡元培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是因他曾将美育与宗教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宗教的局限性,认为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完人。因为美育不仅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娱乐消遣,还可以培养人们建立一种超时的世界观,勇于创造、勇于进取。1912年,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曾主张把美育列为国家教育方针,后因政治原因未能实行其施政纲领,美育也从当时的教育方针中被取消。

蔡元培、王国维等前辈奠定了中国20世纪美育的发展基础,并最终确立起美育在近代中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给后来学术界传播美育思想的大师朱光潜、蒋孔阳、李泽厚等人带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新中国成立后,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

古往今来众多中西方学者,不仅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也强调美育的功能性。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音乐的目的时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曾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审美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这就是美育的最根本的性质。”⑥

美育当然可以传达更多科学、技术知识之外的有关人文、艺术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美育的最终目的。美的传播、美的熏陶仍然是美育的基础和核心目的。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德国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美育要实现多方面功能,最关键是要使人受到感化。如何把这种“感化”通过教育传达给受教育者,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纪律性、人的精神力量,是历代美育包括音乐教育实践中最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难题之一。

反思我们今日的“美育”研究,仍有很多的教师关起门来,把“美育”往更加抽象、更加思辨的方向引导,往脱离感性、脱离实践的道路上引导。美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有哲学的成分;但是“美育”不能脱离当前具体时空和具体条件的实情,应该应用到社会教育实践中。音乐所传达出的力量和纪律性理应与实践的“审美教育”融为一体,为孩子们追求“完满的人性”“体验有情趣、有意味的人生”创造条件。继承传统美学的资源财富,有利于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高点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学校音乐教育政策文件,集中体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确立了将“美育”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美育在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与任务,确定了将美育设定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2001年7月,作为我国新世纪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它阐明了音乐课程价值、课程理念及课程性质,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1年6月,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的一次次改革,每次改革都加强和规范了音乐教育的实践力度,更加明确了音乐作为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国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美育将进入飞速发展的崭新时期。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注释:

①国语・楚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44.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③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④罗国萍.中国近代美育的发展[J].学术研究,1996(6).

审美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 色彩审美控制消费色彩咨询

在室内家居、室外环境、广告装璜、商品包装、服装等方面色彩审美给企业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美国一家饭店老板为招招揽顾客,将墙壁涂上幽雅舒适的淡绿色,引来很多顾客就餐,但令老板伤脑筋的是,虽然顾客盈门,营业额却不高。后来,他按色彩专家的意见,将餐厅颜色改为粉红色。此举立竿见影,客人不仅食量大增,而且吃完就走,老板大喜。这是巧妙使用色彩产生的奇效。研究表明,红色使人心理活跃,绿色可缓解紧张,黄色使人振奋,紫色使人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淡蓝色使人凉爽……色彩的这些效能,可以用来调节情绪、影响智力、改善沟通环境,从而使其在营销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公司企业就是利用色彩去影响人们的消费,从而获利。色彩审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存,而且色彩审美的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色彩审美领域也是随着自身的进步不断扩展的。同样,色彩审美对于消费,特别是对于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影响更为深远。针对当前大学生高消费、情绪性、先锋性消费严重的现象,本人认为加强色彩审美的应用知识,毫无疑问,是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是引导大学生摆脱盲目消费的有效途径。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但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校园富翁”、“校园贵族”在今天这个消费时代俨然已成为校园生活的最大亮点,一幕幕攀比斗富的闹剧将青春推向深渊。调查显示,不少学生把“追求生活质量”摆在了“勤俭节约”的对立面。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唤醒沉睡的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地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地大学生消费文化与色彩审美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目前色彩审美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以及色彩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目前色彩审美教育的现状

以往仅在纺织服装业涉及最多的色彩话题,如今已拓展延伸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建筑环境、居室装潢装修、个人色彩形象设计等诸多领域,色彩作为一个时尚的产业正逐渐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说,色彩产业是一个能把美的时尚信息注入到产品,使其提高附加值的服务性行业。消费者有色彩的需求,市场急需正确的引导。目前,大众对色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社会整体对色彩认识上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缺乏,导致个人选择色彩的盲目性,不少人还没有认识到好看的色彩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整体的色彩认知能力,审美水平和应用水平,使盲目需求明朗化,形成相应的需求和消费动力。

2005年度的 “色彩中国”系列活动将盛行世界各国先进的色彩应用概念和实用技术引进中国,并广泛应用于个人色彩形象咨询、时尚业、商业、产品制造业、环境景观设计等领域,以提高国内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色彩应用水平,使中国在个人色彩审美及商业营销意识和相关技术上迅速跟上国际水平,提高民族形象,美化整个国家。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对一些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50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500元。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

宫立波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没有高素质的消费者,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而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大学生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开展消费教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消费素质偏低,生活质量不高,更需要进行消费引导。

三、色彩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内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性活动。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色彩审美,使真正科学的个体色彩诊断与形象指导已成为可能,色彩知识普及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教会每个人利用色彩来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潜在的魅力。通过审美找到真正意义上适合自己的色彩,并且让你如何使用“色彩”来达到服饰、化妆与自然条件的和谐统一。 每一个人的肤色、发色、瞳孔色等等都会因身体内血红素、红色素、黑色素比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个体外部色彩特征,在“色彩审美理论”的分析、指导下,找到自己的颜色群就能够准确搭配出具有高品位的服装,以及挑选到合适的彩妆颜色,只有适合自己的颜色才会映衬出容光焕发的你。随着大学生逐渐对他们的品位感到自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衣服。他们的偏好逐渐演变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随意的高消费者。

审美与教育范文4

【关键词】: 高中 美术鉴赏课 审美能力 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对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修养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并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当我们给学生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审美教育时,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已接近成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法。

一、 一、创设美的情境,在启发中实现审美需求

教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谈到的就是引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设美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内容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创设美的情景中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的基本环节。艺术创造需要艺术想象,以对比引导想象,阐明美术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向学生阐明其重要性、社会意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美术鉴赏课中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的面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像展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因此,教师教学中的导课、引课尤为重要,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想像能力得到提高,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通过对生活中艺术的观赏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

二、 二、充分把握作品中的“美”,教师做好引导者

在美术课中,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把美术作品的欣赏,结合作品创作特定的人文背景来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努力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其人文内涵,吸收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不要将注意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而要善于从多个方位去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如听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感受。使学生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造型材料肌理的表现力;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等等。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重点进行分析欣赏。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方法单一,作品分析一定避免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不同作品不同的“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有新鲜感,并有所感想有所收获,这样的欣赏课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三、 三、把握作者的审美意境,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完善学生人格

许多教师看来,美术鉴赏的评论应该是艺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实则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学生在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在以往的审美经验看来不“美”的作品无法理解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准,有时艺术也不一定是大众的也不一定要所有人都理解和接受。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应当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学生们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体验作品的内涵,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我们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充分地了解,然后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生活,审美境界。

审美与教育范文5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文件把“素质教育”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素质是什么?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规范素质的概念,应该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结构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 质、情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自然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性品质、意向性 品质和个性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精神素质、专业素质和自我意识。素质结构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 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 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而审美教育对素质结构的整体形成与提高,对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全面地发展、对抽调国民素质,即对整个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第一、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 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 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用康德的话说,属于“实践理 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则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具有律定个体的理性迫力,就其本质内涵或总体而言 它是一种刚性教育,与它相比,审美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审美作为一种价值事实,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语),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如 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一个审美的人,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面前,是 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的。例如,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我们带领学生登上巍巍长城,或泛舟在 西子湖上,或徜徉于桂林山水间,面对祖国的锦绣大地,面对这令人神往的祖国山河美,那种油然而生爱国之 情还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吗?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 人的种种摧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 说教、强制灌输的。审美教育重在“以情动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 ,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 于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厌恶丑,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人对于美尤如蜜蜂对花一样,天然肯有一种趋美冲动,这种趋美冲动甚至使得审美主体发生爱屋及乌的迁 移效应,即在审美的同时,连带接收与之有关的其他信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息)。刚性教育经过审美媒 介的柔性自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孝籴马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 乐”的审美效应。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 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 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 生观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第二、审美教育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以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 、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的完善,有利于 文化科学的发展。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 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 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 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 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 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 背景。另外,美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 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 ,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 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1〕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 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率的综合概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 、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2〕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 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上前的教育,从小学 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 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 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 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的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 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 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 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3〕学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腾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时说:“美育不应仅仅阗眼于美的领域,它还应对 智力的开发和道德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落实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智力 结构)、伦理结构成人的总体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结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变化 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当然,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不能等同于智力结构的建构,而且,审美教育 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教育为基础为前提的,但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成熟必有利于智力结构的完善、成熟 。审美心理结构,立意地说,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的协调统一。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被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复杂的数学方程式”),首先要使人 们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只有通过对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把握才 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审美教育并不代替智力教育去“越俎代庖”,而是把“外部 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和主体的“内在情感”、想象、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协调统一”,形成一 种整体的东西,即一种结构,一种能力,或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感的两重性的形象思 维》一文中所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 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吸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 能量。〔4〕关于这一点,我国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在1991年10月国家授于他最高荣誉奖时,他所说的 感谢他爱人蒋英同志的一段深情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明:“(蒋英)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 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 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 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 蒋英同志。”〔5〕钱老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说得多么精辟透彻!我们借来说明审美教育 对智力结构的完善、对文化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第三、审美教育与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 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审美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 善着审美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 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 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 ,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 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就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 康。 

审美与教育范文6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教育性,审美性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这是由于音乐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2](P65) 但是,音乐教育除了应该实现其审美价值、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之外,是否还应该背负其它的什么责任呢?在此,我想说,在音乐教育中,不应只注重音乐,还应注重教育,它是音乐和教育的统一体,既背负着实现音乐本身价值的使命,又承担着实现其教育性的责任。音乐教育从内涵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通过教育学音乐,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2) 通过音乐教育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3]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目前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的现象,有的认为: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就必须舍弃其教育性,认为凡是与德育、智育有关的内容都应回避,绝口不提与此有关的话题,人为之要与德育、智育沾点边就会让音乐变得不纯粹,不够审美。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音乐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一切活动必须围绕音乐本身来开展,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陈伟(1976 - ),男,福建古田人,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音乐教育。

在思想音乐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其他方面的价值,于是一些人就认为音乐教育只要以音乐为本,一些教师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这一理念,甚至是误解了新课改的理念,我认为他们把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看成了两个对立面,因此无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的确,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根本,但是,音乐教育强调其审美本质并不是要将其与英语的教育性分离,哈克博士曾说:“一个仅仅为自身而存在,仅仅为自身而有用的学科,例如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教育,无论从可能性还是从逻辑上将,是不可能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的。”所以我们应不仅仅让音乐教育在满足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所具备的所有合理的潜在好处充分的展示出来,而只一味强调以音乐为本而忽视和轻视音乐教育性的做法,无疑是将音乐教育推到了一个极端,从而使其与整个教育相脱离。

所以,音乐教育应是审美性与教育性相统一,这才是此次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那么我们在真正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呢?又有什么影响了审美性与教育性的有效结合呢?

一、教师自身素质

二十一世纪是普及和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时代,更是强化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合格所包含的内容已不再只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形式及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4](P92)

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中,可以说师德素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师的师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学生成长道路的正常发展。现在有些音乐教师就存在这种现象,认为音乐课无非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没什么事,在意识上并不重视音乐课,也导致了对学生的忽视,忽视自己言谈举止的规范。比如上课随随便便应付了事,对学生上课的情绪感受不闻不问,另外有些教师还会嘲笑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说些尖酸刻薄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你都不知道”等。殊不知这样的话语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让他们从此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如果是这样的音乐教师上课,可以说根本没有审美性可言,更谈不上教育性,所以,在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尤为重要。当然,教师的其他素质培养也同样重要,如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音乐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等。

二、教学理念的单一

现在的音乐教育不再是只唱几首歌曲、听听音乐而已,而是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尚的人,热情的人,一个公正的人。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唱与听,也就是单一的注重音乐的审美性,这样往往导致了学生在上音乐课过程中另一个同样重要环节的缺失,那就是对学生情感、情操、人格教育的缺失,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唱与听的技巧,而且要在音乐艺术非为的熏陶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5](P92)

三、适合于学生作品的匮乏

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2](P65) 然而,现如今适合于学生的校园歌曲实在太少,更多的是时下的流行歌曲充斥校园,虽然在这些歌曲中有好的作品,但也不乏低俗的音乐,而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就将一些低俗的音乐不加选择地搬入音乐课堂,这样不仅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音乐教育,反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当然造成这一现象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流行歌曲充斥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而青少年中也普遍存在追星热和明星梦,但更重要的原因应是缺少好的校园歌曲,因为没有好的校园歌曲,就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那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也就无法实现,而现有的流行歌曲又不一定都具有教育性,有些甚至有负面影响,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有一支好的、专业的青少年儿童歌曲创作队伍。

四、教学形式的单一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能够在一堂课中完全的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学形式单一,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这样学生也就感觉不到音乐的美,也就更没办法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继续延伸,从而达到其教育性了。如果教学过程过于花俏,这样的课看起来好像学生学得很有兴趣,但又往往忽略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我经常在听课的时候看到,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整节课都教学生做这个游戏,音乐还没听半段又要学生做另一个游戏,一节好好的音乐课上到最后让大家觉得是在上表演课,学生是上得很开心,但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很难说能谈得上,也就很难能谈得上其教育性,在这点上,我觉得一些教师应该把新课改理论好好理解一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别忘了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堂的核心和根本不能丢。

所以一切的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各种教学形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偏离了所要教授的内容的话,就会是音乐可变得面目全非。[6](P7)

课改已全面开展,但是还是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会不断显现,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明确应该做什么和不断获取解决的办法,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不仅能体验到音乐的审美性,还能在音乐课堂上得到良好的教育,让我们的音乐教育真正做到其审美性与教育性完美结合,把我们的音乐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曾蓉萍. 音乐教育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J]. 江西教育科研,2007,(2):17-18.

[2] 郭声健,殷瑛. 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现象的批判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65-68.

[3]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 刘冬梅. 深入理解新教育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 [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93.

[5] 耿国栋,耿国梁. 艺术教育的综合化 [J]. 山东教育,20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