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能力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美能力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审美能力论文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1

声乐教学过程中,歌声的审美和乐感的审美是歌唱审美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范唱的教学方法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歌声审美的形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声音形成,还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声音和运用标准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所产生的声音进行比较,若学生能够正确辨识声音之间的差异,说明学生在声音的美感方面具有了一定程度的鉴赏能力。在音乐中,感觉的审美是歌者对音乐的一种感知和领悟。在歌唱活动中,良好的乐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由于乐感主要是由调式感、节奏感和音乐听觉的表现能力三部分构成,所以有的人天生具备良好的乐感,有的人则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对于声乐学生来说,需要通过强化学习视唱练耳和进行更多的生活体验来加强自身的音乐审美感受。审美情趣的培养包括情感审美的培养和形象审美的培养。艺术的魅力主要在于情感在艺术中的体现。西方音乐文化史上,黑格尔作为感情论音乐美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曾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认为只有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故而,声乐教师在指导学生诠释歌曲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现和处理。意大利歌唱家史开勒斯说:“演唱一首歌时,思想上不能有片刻的静止,真正的艺术家是先在思想上把歌儿唱起来。”阿布梅依也说过:“真实的感情给歌声带来激情和色彩。”人生无外乎喜、怒、哀、乐这四种情感,而声乐作品也无外乎把它们通过词曲来一一展现。每一首歌曲都会有一个艺术形象来诠释,无论这一艺术形象描绘的是景还是人,最终它所要表现的都是创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尽管每个作品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歌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要根据不同的作品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突出歌曲中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二、表演意识的审美培养

歌唱是表演艺术的一种,更是歌者思想情感的流露。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中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贵,这里的真是指真情、真实、真心。”可以说歌唱者在声乐作品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才是声乐情感审美的重要特征。一个声乐作品即使有好的声音,没有歌者真实情感的表达,那歌声也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加强学生表演意识的审美培养,能够使学生习惯于将情感审美融入演唱中,进而树立学生自身演唱歌曲的自信心,做到“以情带声”,用自己最积极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进入歌曲所描写的意境当中,从而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进而使演唱过程中一些比较普遍的不良现象,如目光呆滞、身体僵硬、动作不协调等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因此,作为声乐教师,从歌曲表演的审美方面训练学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如果在平时训练中重视学生表演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或是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歌者在演唱歌曲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歌曲作品中,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自然地表现出来,正如优秀的演员可以将自身融入所演绎的角色一样。这种模拟多种角色的想象力可以丰富歌者自身表演意识的审美培养,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舞台表演模式。

三、演唱实践中的审美培养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乐理论基础和演唱技巧时,其自身对声乐表演的演唱心理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等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此时,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演唱实践的审美能力。声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习者在理论知识、歌唱技术、表演艺术性与演唱的实践性等方面做到互相结合、融会贯通。演唱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文艺演出,即舞台艺术实践,学生要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得到所掌握知识和本领的验证和提高。所以,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舞台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歌唱审美心理素质,这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也是提高歌唱审美表演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舞台艺术实践审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实践中的音乐审美就是要缩小课堂与实践的距离

排除客观环境因素的干扰,克服胆怯腼腆的心理,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基础音乐教育课在课堂安排上课节较多,因此声乐教师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让学生自主选择艺术实践的内容、形式,从而加强学生在各类音乐活动中组织能力的审美培养。从而使学生从策划到最终展现都是自主完成,这样培养学生以系统的、互相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多方位的观点去思考和观察问题。在艺术实践的审美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组织编排节目的能力。在舞台演唱的审美实践中,走上舞台的学生可以通过审美实践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观看演出的学生则可以发现别人表演的长处,从而使自己的歌唱及表演能力在舞台审美实践与审美观察中得到提高。

四、结语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2

高中语文教学最核心、最常用的材料来源是教材,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将审美教育与教材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得一定的启发。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经典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作者通过自身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为后人留下的文学财富。教材中的作品大部分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关怀和强烈的情感元素。通过这些实在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美学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形成,能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例如,教材中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教师在解读过程中,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文章中的言语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通过朱自清在文章描绘的优美的荷塘画面将景色和人文情怀展示出来,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将美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构建,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地融入美景之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交流提升审美能力

美的感受不仅能够在自身的感知中获得,同时也能在相互之间的沟通中提升。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文学作品,使学生从作品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心理认知和体验感受进行交流和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学生对于美的理解深度上的提升,也是审美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材《故都的秋》中,教师首先将秋之美景向学生展示,利用秋的视频使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使学生的身在课堂之内,而心已经飘忽课堂之外,充分地将自身对美的感受延伸拓展,同时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与同学沟通,交流自己感受到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情景,通过对于不同感受的对比,最后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自己对故乡之秋的感受文章。通过交流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将亲情之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亲身感受到的美通过沟通和交流进行传递,在表达过程中提升美的境界,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感受美。

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呈现立体之美

文字对于美感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本身没有其他感受的冲击,高中学生无法从简单的文字中感受美之所在,更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对其进行描绘,这样导致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难度增加,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角度并举的模式来吸引学生的视觉。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美明丽的图片、直接客观的视频、复杂生动的声音来将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画面来感受美,同时也能透过视觉、听觉来感受到美的存在,呈现出一幅图文并茂的景象。例如,在教材《荷塘月色》中,教师可以准备大量的荷花美景的图片,伴着月色淡淡光亮将荷塘映照,似有似无的感觉,月色、荷塘之光和荷花相互作为衬托,学生就能直观感受到美。而通过对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特点的把握也就会越来越接近作者的内心,去感受作者之感。

四、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审美感受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3

一、敏锐的辨别力

学术期刊是传播知识的渠道之一,所以,编辑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个传播命脉,要保证输送正能量。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编辑行业更离不开国家制度和行业制度的规范。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要用期刊质量来证明,要经得起读者群体的检验。因此,编辑应该保证优质稿件的录用与合理修改,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编辑不仅对作者服务,而且还对读者服务,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会造成误导,所以,一定要从点滴做起,从质量抓起。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方针和政策审读稿件,要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坚决杜绝思想政治上的错误和偏差。在思想政治方面,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鉴别力。期刊办刊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促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同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交流,要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服务,要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5]。在职业素养方面,编辑要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尚精神,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在稿件面前一视同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因为作者没有名气就放弃一部分高质量的稿件,也不能因为找关系就刊发低质量稿件,而是要坚持在稿件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另外,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对工作精益求精,时刻维护期刊的形象。

二、编辑基本功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仅要有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而且还要具有精准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编辑加工的能力。虽然不要求编辑是写作高手,但是,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是必备条件之一。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要清楚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放矢地对稿件进行编辑和加工。编辑要练就独具慧眼,才能得到作者的信赖,最终编校出高质量的稿件。编辑应该具有基本的语言规范能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通用规范汉子表》《标点符号用法》等有关语言文字规范文件,必须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做到字斟句酌,以点睛之笔为稿件修缮和添彩。此外,编辑还应该熟练掌握编辑的业务文件,比如,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外审报告;掌握编辑书信,比如,约稿信、退稿信、退修信、日常联系作者信和答读者信等。在处理这些文件的时候,编辑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态度诚恳、语言精练、表述明确。

三、再学习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对于高校学报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言,编辑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再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首先,编辑必须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为了提升编辑技能,编辑每年都应该参加国家出版总署或者期刊学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从中可以熟练地掌握出版知识、法律法规、新国标等;语法修辞、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物理和数学符号、量纲、插图图1期刊编辑基本技能图等。编辑就要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编辑技能。其次,编辑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再学习能力。在高度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特别是网上采编系统的应用,要求不仅要熟练运用word、pdf、adobeacrobat等基本文字处理软件,而且还要学会AutoCAD、Excel等图表处理软件,也应该了解新媒体技术的Flash、Photoshop等音频视频软件。

四、新媒体技术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型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阅读进入了“快读点击阅读”时代。新视域下纸质刊物面临危机。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期刊应该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精准表达等最新的方式,向更多的读者传递学术新进展。因此,期刊的编辑要跟上新媒体的“新”,技术上要革新,形式上要革新,理念上要革新。比如,对于纯文字纸质媒体的处理,编辑可以把和这篇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都进行关联,可以用音频或者视频进行更生动的体现。新媒体的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慧眼识珠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网络应用、电子排版、在线沟通等能力。

五、英文处理能力

当今,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学术交流和传播也离不开英文。一个合格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为了让高校期刊“走出去”,英文处理加工能力是非常必要的[6]。特别是英文摘要和外文参考文献部分,对英文要求比较精确。即使我们请外语系老师来翻译,脱离了具体语境,他们也可能不能精准地把握作者的意图,翻译的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可能会有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和工作外多抽出时间,学习英文,帮助作者精准表达,帮助期刊“走出去”。比如,在处理英文标题的时候,按照英语标题格式的要求,标题不应该过长,而且要突出主题,言简意赅;英文标题最好不要全部大写,实词大写,虚词小写。在编辑英文摘要的时候,也要注意中、英文的特点,中文多侧重词组,英文需要连贯,同时,英文字体要求也比较多。这些都需要编辑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总结,并灵活加以应用。在外文参考文献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规定和习惯,应统一符合由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管理会于2015年5月15日的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格式。

六、精准的预见能力

在保证期刊按时出版的前提下,还应该保证文章的时效性。一些作者所研究和发现的观点或者技术,属于国际或者国内领先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打破一贯的出版规律,加急处理稿件,使其成果优先发表。编辑还要善于把握社会形势,在稿件策划上还要体现对社会热点的密切关注,以便能“预测”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前组稿、发稿,运用智慧和新技术让刊物内容与社会热点同步。

七、沟通协调能力

在编辑日常工作中,交流沟通同样重要。学术期刊的发展是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编辑这份特殊的工作,连接着文化学术事业的入口和出口,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维系着学术事业的薪火相承。只有与作者、读者、学者以及同行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打通文化学术传播的通道。

(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编辑应该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发现合适的作者和有潜质的作者。比如,在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走访相关院系的时候,要细心地收集作者科研信息,并要及时了解作者的专业特长、创作风格、创作计划,以便从中选择适合的作者进行合作。一旦选定目标,编辑就要随时和作者联系,关注论文成果进度,探讨修改意见,请作者处理质疑的问题,甚至可以给作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作者解决写作中的难题,但不能越俎代庖。比如,编辑如何在系统中导出pdf版本的报告,以方便作者和编辑之间的沟通,为作者稿件修改提供依据。另外,为了保证期刊稿源,编辑还应该建立作者群信息库,以保持与作者的联系,既要维持老作者,又要发掘新作者。

(二)编辑与读者的关系

表面上看编辑与读者之间似乎关系不大,如果说广大作者是期刊编辑的衣食父母,因为编辑就是在编辑加工作者的稿件,那么,读者则是期刊前进路上一直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朋友[7]。没有这些读者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期刊的发展之路不会久远;没有广大读者的支持,期刊也就失去了传播知识的意义。在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我们还可以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的层次、读者的类型等重要信息,进而了解到编辑工作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期刊能够为更多的读者服务。

(三)编辑与专家学者的关系

经常和审稿专家交流,请他们帮忙审稿,从中既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又可以效仿专家学者的高度敬业精神。编辑能处理好和专家学者的合作关系,获得学者的信任与支持,将有助于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更上一层楼,影响力更大。

八、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数据统计分析是高校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一个理论来源依据,使用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和结论[8],并能够对论文加以辅助说明。所以,数据统计结论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合适,至关重要。编辑对统计数据、图、表校对也需要掌握,从而指导作者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编辑在加工稿件时要密切关注图表和统计方法,并提醒作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进行标注,以便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信息,能够从图表中读出准确的结果和结论。虽然专家审稿的时候已经对数据进行了考证,但是编辑也应该对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具有清楚的认识,从作者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图表设计、图表标注等各方面都要认真校对,以便让作者对自己所做的统计分析心中有数,促进其对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学习和应用[8](164)。对高校科技期刊而言,数据统计分析度高,论文可读性强,大大提高了期刊的质量。

九、审美能力

编辑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作者创作的基础上对美的再次塑造。编辑工作实际上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塑造美的实践。学术期刊编辑应当注重期刊的整体效果以及统一性。学术期刊中每一篇稿件的取舍、编辑、加工、排版、出版等实践工作;每期刊物的每个栏目设计,每个栏目中每篇文章之间的关联,都体现着编辑的审美素养。编辑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高低和审美效果。编辑对学术期刊稿件审美能力也是编辑最起码的能力之一,是编辑职业水准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做选题计划时,编辑既要考虑选题的整体性、指导性、稳定性、灵活性,同时也要从审美的角度审视所选取的稿件是否具有艺术性。而选取稿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鉴赏、创造活动,是编辑审美能力与审美对象的结合[9]。一个刊物的外观设计,如封面设计以及期刊装帧;版面与版心设计;稿件内容的稳定性、知识性、完整性、逻辑性;语言文字的通畅和优美;文中公式的编排、转行;文中图片的选取角度、大小;文中表格的排版位置、标注,等等,都体现着编辑的审美能力。编辑的审美能力也是编辑在实践工作中逐渐形成,并逐渐提高的,编辑的审美目的就是创造出更具备完美价值的“学术期刊”。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创新理念

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生学习道路的每个重要阶段,也影响着学生的教学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更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相较于之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然而,对教学现状基础认识更应建立在教学改革上。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在发展道路上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和改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音乐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制订了一系列教导中小学音乐工作的文件和法律,编订了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具和教材。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音乐,获得审美愉悦地体验,让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得更加完善,国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幼儿阶段开设音乐教育课程,可以塑造学生的艺术天赋,增强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课外爱好,使学生更加朝气蓬勃。低年级是学习音乐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大脑可塑性很强,音乐训练的效果也最好,人们要充分认识儿童音乐学习的敏感性。通过学习音乐,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幸福感,还可以缓和对于学习的压力。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优秀作品地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学习音乐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精神,提高其身心健康。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通常在听音乐时,听众可以判断作品的质量,区分哪种音乐更适合自己。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想象力的空间,使他们大胆尝试、创造。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1]。

二、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优质音乐师资相对匮乏

明确指出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审美能力地提高。中国人口基数大,学生多,但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很多学校的最低师生比都低于1:14,许多农村学校都存在音乐专业老师匮乏的情况[2]。同时,青年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教学活力不足,给教学整体发展带来很大阻力。此外,与教师相关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生活紧张、职称晋升要求高,导致高职称教师比例较低;个人发展受限,高素质教师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经济能力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过剩。

(二)国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学习音乐的人数还算比较少,在中小学的教育课程中,音乐只属于概括性部分,广大学生及教育主体都不给予重视。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该课程的可用之处,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起码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能够用正确的审欣赏音乐。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身心放松的良药。有的人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对一些专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而不是对每个人兴趣的培养;有的人把音乐教育看作是教孩子自由歌唱的课外爱好。这样的定义使得很多学校忽视了音乐教育,即使在课表中有音乐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总是被占用。这样上课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受音乐美,独立死板地传输书本知识。以前的老师大多数不是专业院校出身,而是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接受不到专业的音乐教育知识、专业化程度达不到标准。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太过于详细解释基础音乐知识,导致学生的整体音乐基础良好,但实际思考能力差,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群体的合作,让大脑形成了固定的审美。音乐是非常主观的,所以更重要的应该是联想和感觉。所谓世间千百态,各人皆不同,不能用固定思维把学生的想法僵化。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唱歌,教师教学生唱。学生在音乐课上主要学习发声,而对其他的音乐背景知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曲目的了解很匮乏。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也会使学习氛围变差。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局限

中小学音乐教学以教学和歌唱为主。用传统教学方法坐姿比较规范,课堂整体纪律性很好。但这种教学形式不适合音乐课堂,学生缺乏对音乐地兴趣,限制了其对音乐的感悟。不少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一味让学生模仿,应付了事,打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失去耐心、好奇心,导致课堂效率大大下降[4]。相反,国外的音乐课则相对自由、开放,用一些即兴伴奏的乐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音乐设施贫乏

由于学校对音乐教育的忽视、乐器方面的缺失,使一切音乐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学生认识不到音乐的魅力。

(六)教研活动的缺失

大部分学校教研室只针对主科老师进行培养,音乐老师几乎没有发展成长的机会。而且音乐教学设计比赛、音乐教学论文比赛等活动太少,想要晋升的音乐老师都选择了主科。

三、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提高整体教师专业素质

第一,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加强与专业院校的沟通,积极争取在校学生在学校实习;其次,可以对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专业性培训,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加强专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学习,发挥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教师提高对课堂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析歌词的意义,感受作者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鼓励、启发学生努力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贯彻终身学习的原则,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积极观察时展方向,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积极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第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最常用的莫过于线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透明化,学生和老师能够取得更好的沟通,学生也能够融入其中,发挥场地优势,制造教学环境,提升学习气氛。还有网络教学,系统能准确地安排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形成辅助性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无限利用了有限的优秀资源。

(二)加大重视力度,提升民族音乐地位

想要加强音乐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教材的改进。改进原有拖拉的教学文章,新的教材要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东西。最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更了解、更有感情,散发出音乐的魅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使其正视美的价值、美的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课堂上展开活动,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第一,借鉴西方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先进理念,开展本土化教学实践。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节奏、音符形成概念。从即兴音乐的角度出发,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堂活动,通过说、唱、舞、玩、演、画等多种方式丰富音乐交流,使之成为欢乐的音乐游戏教学。音乐不仅只是欣赏音乐,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交流形式。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感性反应、理解力、记忆力。第二,充分运用现代开放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如moocchio、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型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还能适应现代教学,跟紧时代步伐。

(五)完善音乐教育设施

学校应完善音乐教育设施,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比如,配备教学钢琴,对提高儿童音准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配备必要的乐器和专业教具;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室等,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专业,使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而又准确的音乐知识。

(六)增加教研比赛等优质活动

增加基本功竞赛、论文比赛等活动。提升在校老师的学习能力,而且安排高质量的教学竞赛,可以对老师的音乐技能实现更高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但要在原有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炼精华,剔除糟粕,使中小学音乐教育真正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作用。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待发展待提升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并重视音乐教育。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专业素养。音乐教育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5]。

参考文献:

[1]邓竹.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J].黄河之声,2017(11):42.

[2]张豫宁,朱申.对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7(9):106-107.

[3]尚晓丹.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北方音乐,2018(7):176.

[4]章庆.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6(6):82-83.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5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阅读作品数量的减少和兴趣的流失,既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借此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路向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法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文教育特色专业”(20101183)阶段性成果;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

一、引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与古代文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现代文学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课程。1929年,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第一次尝试在大学讲坛上建构新文学史的框架。1950年,教育部规定将“中国新文学史”纳入各大学中文系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中。自此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才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中文类学科的情况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文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由此带来了学习热情的迅速消减。而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特性,也使得新世代的年轻人普遍感觉疏远隔膜,难以深入理解,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摸索实验,希望能使现有局面有所改观。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调整方法和思路,重新唤起年轻学子对于文学的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尽量淡化“史”的线索,在教学中尽量把重心放在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分析上。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思潮和论争等方面着墨,对于思想观念的灌输远胜于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应当比梳理历史更为重要。这不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合,而且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尝试,缩减了文学史常识和思潮流变等内容的课时,用更多的课时来讲授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赵树理等。在讲授中,每个作家单成一节,用两个课时。然后,再挑出相对次要但又有特点的一些作家,分别用一个课时讲述。按照这样的总体规划,就突出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诠释,让学生对现代文学的主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激发其对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时,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丈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需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发觉学生不但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总体印象。从教学效果上看,与过去单纯强调史料的分析和梳理相比,更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其二,实现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互补和互动,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一般都是在低年级开设,那时学生或者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这一类课程,或者对于文学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重点放在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但是,现代文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文学爱好者,而且必须承担另一方面的责任:培养现代文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者。而有限的课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部分同学的需要。因此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接到一些学生的意见,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们对现代文学充分了解,他们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愿望。有鉴于此,我在中文系专门开设了选修课,主要面对二、三年级的同学。在专题选修课中,此前在基础课教学中未能讲深、讲透的内容,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加以详细阐释。在基础课的讲授中,囿于课时的限制,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忽略,或是匆匆带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很难充分。经过选修课的详加解读,大多数学生表示很有收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然,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开设专题选修课的工作,还需要现代文学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参与。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在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如主要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思潮流派研究等专题选修课,都应该面对高年级学生常年开设,为现代文学的基础课教学提供有力的补充。

三、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

现代文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文学欣赏及鉴赏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作家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一,在强化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生活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所开列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把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阅读的重点。鉴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具体困难,在作品数量上我已经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然而,从学期末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无法完成书目的阅读,能读完一半作品的都是少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去年开列书目时,特意将阅读量再适当减少,以更进一步地突出重点,并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同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也据此作出了调整,改变了过去习惯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讲、集体讨论和小组发言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阅读主动性。在现代文学的诸位作家中,鲁迅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90后”的学生而言,要理解鲁迅的文学世界实在是一件难事,也就很难避免因此产生畏难、甚至厌烦的情绪。而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读懂鲁迅、理解鲁迅,也是个棘手的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重方法,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讲授中,我就预先布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进行思考,并事先写成发言稿。之后我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会,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引导其他同学参加讨论。在连续几届的教学中,我都采用这种形式,教学效果相当不错。不少同学都反映,虽然此前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过《祝福》,但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并未真正明白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经过这次主动式的阅读,对这篇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有了不一样的了解,也因而更深入、详细地理解了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解读上采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后,我在对曹禺、沈从文、老舍等作家进行讲授时,也布置了学生预先思考“《雷雨》和《日出》的主人公是谁”、“翠翠的悲哀究竟是什么”、“骆驼祥子的毁灭是谁的过错”等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各自的观点加以说明,并进行相应的集体讨论。除此之外,我还试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在一些观点泾渭分明的问题上,要求看法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分队,对不同意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以上这些形式灵活、效果良好的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学生对作品认真研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培养读书的兴趣,才是最终的目的。应当说,教学实践的过程证明,以上方式的采用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阅读作品的情况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其二,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落实在笔头上,以改变文学赏析与作品创作分离的局面。文学作品的赏析不应当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毕竟阅读小说、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文学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而不是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一次小论文,以做到心中有数。此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针对性地将学生那种应试式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文学体验和论文训练等方面。在课程进行中,我还会布置学生写一到两次小论文,并对每篇论文进行认真的评点。在期末考试的题目中,除了1/3的客观题之外,其余题目都是采用类似小论文的论述、简答等题型,以尽可能为大多数学生发挥水平提供空间。总的说来,我试图通过将平时上课的小论文、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以实现将现代文学的讲授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借此训练中文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希望以此证明,中文系虽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应当能培养“写家”,培养真正具备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准的专门人才。另外,将现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也是希望为陷于困境的现代文学教学谋求一条自我更新的道路。其三,适当运用电影资料等其他手段,刺激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从1933年茅盾的小说《春蚕》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开始算起,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包括《祝福》、《阿Q正传》、《家》、《早春二月》、《骆驼祥子》、《边城》和《金锁记》等40余部现代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资料对于现代文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身处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中,电影所具备的直观性对于阅读习惯淡薄的一部分学生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他们的兴致。如果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运用这些影视资料时,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判断与鉴别能力,选取的电影也必须忠实于原著,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电影《阿Q正传》就比《药》和《祝福》更为合适。其原因在于后两部作品受到拍摄时间和理念的影响较大,对于原作的改编不甚成功。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之中,选择20世纪40年代由作者本人编剧、知名导演拍摄的《太太万岁》,比20世纪80年代香港明星版的《倾城之恋》和曾经热映的《色戒》更有教学的针对性。我曾经在中文系的几届学生中都放映过电影《太太万岁》,原本担心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与2l世纪青年人的审美习惯差距太大,学生可能很难融入作品之中。但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反响很好。在电影放映之后,不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因此主动阅读了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由此看来,适当运用电影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现代文学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不无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个人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当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自我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文类专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上拙见,与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同仁商榷。

作者:葛嵩 单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闵建国.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6(1).

[3]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6

(一)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力和认知力

我们咿咿呀呀从一首简单的诗句到一首古诗再到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大声朗读和应和的过程中逐渐摇头晃脑。很显然,学生已经对一个陌生的知识由最简单的认知到后来产生了一种审美的体验,这说明认知力的发展对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显著的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中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学习书本获取的。古代文学作品或通过向我们介绍知识,或通过议论文向我们讲述道理,或通过散文带我们感受文字艺术之美,让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美育比其他教育学科更能较好的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手段来塑造文学形象的,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画面,使文中描绘的事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产生共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古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首先是把作品的艺术和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再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欣赏,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再构造,再想象,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气质、爱好等)都可以在审美的过程中留下印记。比如说有人热爱李清照的婉约细致,有人喜欢岳飞的刚直不阿,有的钟情于林黛玉的柔情似水,有的人偏爱李煜的沉郁顿挫,有人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些都是审美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情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情商。因此,注重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

二、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一)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之美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不像现代白话文直观清晰,明白易懂,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从“看不懂”的文学作品中去挖掘隐含的情感和色彩,以此来挑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展开审美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中学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角色中,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精神受到共鸣的同时,自己去挖掘作品中更深刻更能与自己精神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二)展现古文学逻辑形式之美

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片段是很难让人产生美感的。但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雕琢和细心安排的,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中学语文老师更要善于把握古文学的脉络框架,引人入胜,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环环相扣,有松有驰,有扣人心悬,有巅峰高潮,波澜起伏,回味无穷,这样的教学课堂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才能使学生体验文学之美。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古代文学中的逻辑形式,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去感受这种逻辑形式的美感,从而达到美育的升华。

(三)激发中学生的理智满足感

有实验证明,智力的满足感来自于一切发现,这些发现能给发现者带来惊喜,使发现者能够体会到一种智力的升华。中学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老师要在学生苦思却得不到结果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去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而不是一味的向学生提供现有的“正确答案”,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老师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品味作品,让学生在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时去发现作者的文笔之美,情感之美,作品的结构之美。老师要给予学生的发现以肯定,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惊喜、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三、结语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7

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装修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装修市场需要一高多能的人才,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应以此为人才培养目标。一高是指室内设计专业人才需要在掌握计算机、建筑装潢、工艺美学等多方面技能的基础上尤为精通某一项技能;多能是指室内设计专业人才需要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等。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在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把学生、教师、实训、学院、教学质量五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市场需要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适应社会需要,顺利上岗。在教学设施方面,数量上应该满足学生需要,质量上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室内设计专业的最新技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机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供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场所供学生实践操作。另外,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实践的原则,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培养一高多能的专业性人才。由此可知,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设置、改变教学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增添教学设施。

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

1.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进一步确定教学模式,进而确定教学内容。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培养的是一高多能的专业性人才,这一目标指引着后续的教学活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能力、想象力和艺术素养,以适应该行业的需求和发展。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置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时,应多介绍美学、建筑学、力学、民俗学等相关知识,注重突出重点。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达到一高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室内设计专业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室内设计专业注入新的活力,并使之不断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欣赏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充分调动眼、耳、手、脑等器官,加快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观念。

4.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快速手绘、3DMAX软件的操作实施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高职院校还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建筑装潢和室内设计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学习、工作起指导和铺垫的作用。

5.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制作形式多样的网络课件上传至学院网站,供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使用。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给学生提供实践设计的机会。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并对学生的实践设计给予指导和纠正;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设计场地,让学生深入实践,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开展沙龙、设计展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程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

6.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做出相应评价,还能够为学习方式的优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必须对其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应分为三部分,即理论考核、项目设计及设计论文。其一,理论考核。由于学生的实践设计必须依靠设计理论来实现,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室内设计基础理论,这部分的考核比例为40%;其二,项目设计。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后,必须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设计中,并做出完整的项目设计方案,这部分的考核比例为40%;其三,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依据学习情况,撰写一篇有关室内设计的论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这部分的考核比例为20%。

审美能力论文范文8

一、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

在音乐文化信息迅速传播、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今天,一些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音乐不感兴趣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成为顺利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阻碍,许多教师被这个问题困扰。

我认为,学生对课本音乐缺乏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作为理解音乐的基础,他们会感到在欣赏音乐时难以理解而无法获得心灵的共鸣。只有充满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更容易理解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准备”环节里通过收集相关文化资料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感知不同的文化,获得学习经验,这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前提,为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方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分别收集相关历史、地理常识;音乐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礼仪等社会知识,以及音乐相关民族的姊妹艺术知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创作思想和贡献等背景知识,等等。小组成员合作收集并在音乐课上予以展示,如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全班学生播放他们收集的材料。

这种方法与教师收集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相比,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但体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理念,而且符合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学生收集资料的准备帮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使他们在理解音乐文化时更顺利)。采用分组协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这样,有了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就更容易理解音乐相关文化,从而感受到音乐美,在音乐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开阔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这种音乐文化的特色,不同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首先应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熟悉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语言结构、音调特征,才能进一步开阔音乐文化视野。但是学生对只是传授概念的教学方式常常感到厌倦和缺乏兴趣,更愿意自己探究、解析和了解音乐的真相。《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在体验、比较、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中实现的。我认为可以采取比较法让学生探究音乐的风格特征。这种学习方法满足了学生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体验中,力求探究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例如,我在人教版第七册的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聆听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日本歌曲《樱花》音乐,在音乐体验中感知两国音乐风格的不同,并通过视唱两首歌曲的曲调,在旋律体验中比较,思考其区别,探究两者调式的不同,我加以引导。通过比较,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樱花》使用了Do、Mi、Fa、La、Si,没有Re和Sol。《茉莉花》使用了Do、Re、Mi、Sol、La,Fa和Si没有用。《樱花》的结束音是Mi,《茉莉花》的结束音是Sol……从而逐渐引出日本节调式的特点:各音依音高顺序排列为346713(后面的13是高音)其旋律以级进为主,词乐关系以一字对一音为多。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可以用音乐听辨的方法比较,巩固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知。如上例《樱花》教学中,我在学生了解日本音乐特点后,弹奏或播放三首不同风格旋律,学生欣赏、比较、辨别,指出哪一首是都节调式旋律,加深对其音乐风格的掌握。

比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风格特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语言。

每种文化都有相对应的音乐艺术风格类型,这些音乐艺术风格都以一定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要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情趣,就必须理解相关音乐语言结构、音色、节拍、节奏等基本形态,从而把握风格,正确领会音乐文化。要深入理解音乐文化,就必须熟悉音乐作品的艺术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是音乐实践的过程,要避免片面地仅仅讲解与音乐有关的世界文化与民族音乐知识,忽略在音乐实践中领会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教学采用的音乐知识灌输式教学让很多学生喜爱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有效渗透的关键所在。音乐艺术的独特性要求音乐知识的内化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在音乐体验和音乐实践中获得。我认为,培养学生多元音乐审美能力应与欣赏、歌唱、创作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聆听、演唱、乐器演奏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和声、调式、节奏的特点,进而感悟不同的音乐文化。例如,在日本民歌《索兰调》的鉴赏教学中,我选取部分乐谱作为歌唱及视唱材料,让学生通过歌唱和视唱体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味;又如,在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的鉴赏教学中,我将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抽出作为节奏练习材料,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他们通过律动及演奏打击乐器获得对朝鲜音乐节奏的感性体验,感悟朝鲜音乐风格。另外,通过创作将对音乐语言的领悟用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不失为熟悉不同音乐风格的好办法。如在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我用日本音乐音阶常用音do、mi、fa、la、si进行音乐创作,如自编旋律并进行演唱和演奏等让学生在创作中加深对日本民间音乐文化风格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与创造中提高音乐能力。#p#分页标题#e#

事实表明,贯穿音乐实践的音乐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使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能力,获得多元音乐文化的感悟与理解。

总之,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创造了通过音乐实践感知多民族音乐文化语言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审美情趣,增强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实效性。

四、设置“文化小论文”的学科综合环节,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科综合”理念,并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做出了如下规定:“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学科综合”可以成为真正体现音乐课程作为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人文课程的途径。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德·雷默先生在他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里提出了人文艺术学科综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小论文”环节让学生课下收集与音乐课堂音乐相关的文化资料,并写成小论文。贯穿这些资料的主导明线是文化,各种人文知识穿插其中,相互联系。学生通过相关文化资料的收集,深入各种文化之中,能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以文化为主线的学科综合,进一步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学生在撰写“文化小论文”时需要对收集的材料整理、分析和评价,并研究如何将材料组成一篇小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能引发对不同文化的思考,激发探求不同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