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表现评价范例6篇

审美与表现评价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1

一、聋生美术欣赏的特点

对于聋校美术教师而言,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聋生在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只能够欣赏一些具象的图像资料,而对于图像后面深层次的内涵(绘画风格、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起来就很难了。由于学生身体的原因,造成他们接触正常社会较少,与人沟通困难,一时无法超出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经验范围,由于受到自身审美欣赏习惯的局限,进而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准比较低,使美术欣赏课程收效甚微。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再现性)作品,而对于比较抽象(表现性)作品就不知所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聋生的审美与欣赏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视觉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混乱了。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具象或者抽象的艺术作品,体会到自我思维意识中潜在的某种审美能力的存在,并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的交流。

二、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环境、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误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的文章,从中选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功利性。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聋生)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在的相关联分析与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在的判断,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聋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基本的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或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如何评价绘画欣赏

1、作品内容与形式。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比较明显,而表现性内容则比较隐蔽。这些都需要与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进行详尽讲解。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学生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例如,韩混《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在学生的评价之后,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比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的感知,是动态的。尤其是对于聋生,他们在听力损失的同时,身体其他器官比如眼睛就比较灵敏。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聋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2

一、分析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美术教学过程中,艺术实践教学比欣赏教学难,相对来说现代作品的欣赏难度也有所提升。从审美意识角度剖析一个作品形式审美体验的因素,或者把握、评价作品的情感是非常难的。欣赏教学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功能:①认识。②教育。③审美。如果欣赏教学脱离了审美功能,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教育功能及认识功能上,显然与欣赏教学的本质是不相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为了实现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审美体验以及艺术方式直接感知去进一步提高欣赏教学。其中审美体验以及艺术形式的感知就是欣赏教学的两个主要特征。

二、 分析审美评价具备的功利性

首先审美评价拥有社会功利性,其能通过审美帮助判断出潜在的利害判断。例如,对作品中苹果的形状以及色彩产生美感的过程中,也能当做是“望梅止渴”的一种情感体验,也就是单纯几何形状能给人们传达一种情感,从而引起人们无意识的一种利害判断。除此之外,美感评价中也存在有益于社会的一些内容,若将壮观的战争场面作品当做是总体艺术,人们通常不会喜欢这种艺术形式。这是因为审美价值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会受到伦理价值以及人们认识价值的制约作用。

欣赏教学中,学生之间以及师生在经验、知识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审美评价以及判断。所以,美术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拥有良好的修养,掌握普通的审美意义,了解不同作品的形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一颗宽容的心去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意识感知、欣赏每一幅作品,逐渐将日常的情感转变为审美判断能力。

三、 欣赏教学中的绘画欣赏评价

1.绘画作品的形式及内容

通常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是为作品内容提供服务的,作品内容会在作品形式本体中体现。虽然两者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是绘画作品都是拥有再现性内容以及表现性内容的多重性内容。对于具象绘画而言,表现性内容存在阴处,而再现性内容则体现在显处。例如丁托莱托、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作品中展示的再现性内容一致,由于在人物构造、整体构图以及透视等方面的处理形式不同,在隐处就存在另外不同的内容,这就是不同表现性内容给欣赏作品的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差异。如果欣赏人事前不了解此绘画中的圣经故事,在观赏达・芬奇及丁托莱托的作品时,就会发现丁托莱托的作品中透视焦点不是居中而是偏向一边的,并且长形餐桌显示为纵向消失,从而给人一种倾斜的纵深感。另外,画面的不对称,使其缺乏稳定性,并且人物表现为相互重叠、前俯后仰,盘旋在上方的小天使,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受。而达・芬奇的作品中透视焦点位于中间,整体构图表现出对称形式,并且空间给人形成一种稳定、平静的感觉。

2.对形式与作品进行分析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 美术 课堂教学 评价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评价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新的意义,赋予了新的含义。我认为对学生美术学习进行评价应注重两点:1.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它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他人评价,都是老师给学生打分,评价的标准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说好就好,老师说不好就不好。而学生却没有对自己作品发表想法的机会,即便是好的想法也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这样,学生就要按照老师的标准去努力,学生自信的、大胆的表现心理将会受到挫伤。因此,课堂上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2.注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表现的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现在老师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往往还是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评价,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听课效率、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操作技能给予全面及时地评价。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美术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美术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美术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在教材的第十课中设计了“我的新朋友”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美术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美术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美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美术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美术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促进智能的发展

美术的学习,除了美术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美术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欣赏美术需要自我身心智能,绘画需要形象智能及空间智能。工艺制作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美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美术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能力很强而美术能力平平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美术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美术,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美术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美术教学通过观看或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美术的特点,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4

1.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崇尚精英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导致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关注,而那些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则长期被忽视。生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让学生的人生有方向,生活有品味,成为有憧憬、有教养、有情趣的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具体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获得知识。小学美术教学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美术学习理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美术课程在小学各科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美术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美术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做到“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二、模式的界定

所谓“开放——审美”教学模式是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以立体开放的资源为源泉,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提高艺术素养为目标,以兴趣为基础,以审美为主线,以情意为纽带,以创造为核心,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欣赏美、体验美、探究美、创造美,将教学活动变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开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学习目标的开放。在美术教学中不以技法的掌握为惟一的学习目标,体现学习目标的多元化。(2)教学内容的开放。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科的整合、资源的挖掘和知识的贯通。(3)教学方式的开放。在美术教学中把多种美术活动形式和多媒体引入课堂,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4)教学时空的开放。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与大自然,使教学的时空不受课堂限制,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5)学习器官的开放。在这里,笔者有必要引用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活动空间和时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解放”学生的学习器官,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索。(6)教学评价的开放。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需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审美”是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穿“审美”这一条主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美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的创美意识。”斯托洛伟奇也说:“艺术的任何一种特殊的功能意义必定以艺术的审美本质为中介,在这种涵义上它是审美的功能意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审美”中唤起情感与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精冲的升华。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从教和学两方面来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构与规律、方法与策略。通过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审美感知与审美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提高。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涵养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为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模式的实施策略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整体上体现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全面性原则。模式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模式的实施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境激趣。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与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德可乐利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本环节的任务是创境激趣、唤起动机、启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的激发策略可用激趣、启趣、诱趣、引趣、导趣、评趣等方式。通过教法的创新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对美术学习能热情投入,做到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乐于创新、乐于评价,获得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第二环节:开放审美。美术教学以审美为主线。本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审美,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是优化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现者[1]。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主动地进入感觉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贮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术、审美评美,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形成独立自主的审美个性。

第三环节:体验理解。学生的体验理解和主体参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的理解。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参与活动来体验艺术、获得知识、变换迁移、促进理解,增强小学生的美感体验。体验理解的策略有教师活动——直观示范——分析讲解,师生活动——谈话释疑;生生活动——合作交流——角色表演;还有网络查询、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和扩大美感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共鸣,也促使学生在体验理解中,思维从闭合转向开放。

第四环节:讨论探究。讨论互动、探究新知、交流信息是讨论探究的主要形式。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形式多样、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学、互助、互促中,体现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探究知识,从知识的灌输、积累,改变为对知识的探索、发现、重组和再创造,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心灵与经验相互作用中重组知识,学会质疑、发散思维,从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转贴于

第五环节:激励创造。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环节的任务是反馈评价、促进交流、外化创新、体验成功、激励创造。通过创意表现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创”,尝试运用创作的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中,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潜能之门,让学生领略艺术作品的魅力,达到对认知,情感、技能、想像、创新意识的顿悟,从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附:个案举例

笔者对人美版教材进行教学模式的实验,认为小学阶段的许多课题均可采用“开放——审美”教学模式,下面以人美版第二册《神气的大公鸡》一课为例进行表述,教学片段如下表:

四、模式的评价

模式的评价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完善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模式的评价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当今德国的美术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对美术课的有意义的评定应该是对将来的美术课有指导意义而不是对过去的美术课的否定。如果对美术课的评定仅仅局限于对过去的美术课的评定,那就很有可能错过将来发展的可能性[2]。因此,模式的评价要关注是否有助于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是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1.教学评价。以教师的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其依据是四个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采用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创意。

2.学习评价。学习评价侧重于学生“会学、乐学、能学”,通过美术作业的评价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状态,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予以关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评价指标。在内容上,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在形式上,可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班级总评等方式;在时间上,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在结果上,以记录为手段,以分析为重点,以反馈为方式,达到评价的多元化。

总之,我们通过对小学美术“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艺术视野得到开阔,“潜能基因”和“右脑潜能”得到开发,逐渐使学生形成作为一名“社会人”所必备的美术素养。在模式的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美启智、以美助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开发了潜能、完善了人格、促进了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笔者认为,怎样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模式操作中加强学法研究,将有待于我们以后去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5.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5

在服装设计审美的过程中,批评与欣赏是相通的。审美批评与审美欣赏的内容、性质、范围和规律是相通的。欣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家首先是欣赏家,尽管欣赏包含着对服装设计者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但相对而言,批评是带有明确目的的高级形态的欣赏。批评必须是欣赏的深化上升为被强化了的接受意识。如果说,欣赏是穿着者同设计者的对话,那么,批评将使这种对话变得格外理智,更加富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服装设计作品反映着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服装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具有相对稳定性,设计者的创新成果或作品也必然会表现出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这是服装设计创新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现象。服装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和主体意识贯穿于服装设计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仿佛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然而,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只有符合或贴近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时,才能发挥出有效的功能。服装的设计作品作为设计者的高级精神活动的产物,不仅是社会活动的观念形态的对象化,而且是设计者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服装设计作品中包含着设计者个人独特的精神财富,显示着他本身的智慧、力量、技能、追求和理想,从而引起情绪和审美上的愉悦。服装设计者在其设计中物化了他自身的个性特点,看到了他个人的生命历程。而且设计作品作为设计者的劳动成果,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同时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也得到了满足和愉悦。可见设计者实现了他的真正本质,他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使得社会成员共同感受到设计者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他们的作品同样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趋向。在审美欣赏与批评时,批评者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发生对应或反差,但审美都是要通过欣赏与批评活动做出选择,予以肯定或否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着装或设计作品的欣赏,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确认、自我肯定、自我满足,由于客观世界对人来说到处都可以成为人的本性力量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现实和认证人的个性的对象。作为设计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深刻的感受的人。所以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往往能体现人的本性,是人本性的扩大和延伸。设计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同设计者的审美意识交融渗透所形成的作品的审美观念显现着极其复杂的形态。同样,还应从作品中捕捉、开掘超越审美者和设计者所没有达到的思想艺术境界,予以深刻的阐释。只有独具慧眼的批评者才能发现作品藏于更深层次的思想瑰宝。

二、服装设计审美欣赏与批评的发现

欣赏与批评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是正确评价服装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正确的批评原则是坚持从设计作品出发、引深、概括出活生生的结论。这要求批评者以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剖析和揭示作品的底蕴。但有时批评者的审美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违反设计者本意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一种是批评者随意评价设计作品所不曾提供的思想,批评者居然从作品中“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来解释“作品的特色”,或给作品“添上一种比设计者实际所表达的更要生动、阔大的理想”,另一种是歪曲设计作品的思想意义。批评者由于受到社会习惯、个人习惯和审美偏见的影响,用固有的陋习和陈规去肢解、凌迟作品,掩盖、取消作品的社会价值。因此,批评者不应当恪守旧有的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应当着眼于生活和审美的活动变化,通过美学的发展、了解和体会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情感反映。在欣赏和批评的同时,要对设计者有所了解。设计者的素质与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深刻的血与肉的联系。设计者的素质能充分地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这些造型和样式都显示出他的人文艺术修养。所以,我们看到的虽然只是一些熟知的服装设计作品,但它却渗透着服装设计者的灵魂和力量。而且是按照艺术家的观点表现出来的,设计者的服装设计作品的艺术处理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趣味以及过滤和筛选使作品染上浓郁的人格魅力。与此相反,有时作品所显示的思想倾向并不与设计者的性格类型一致,甚至有着与作者的个性和人格相异或相反的倾向。因此设计者的性格和心灵世界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设计者热爱、肯定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憎恶、否定自己的个性。爱和憎、肯定和否定是服装设计者的社会情操和情感态度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方面。欣赏与批评的意义不仅要正确理解设计者的设计作品,而且要能帮助大众正确深刻地了解设计者的内涵、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要从中感受到应有的审美提升和审美教育。而且通过对作品的挖掘,发现设计者所不曾自觉到、意识到的深奥、美妙的新天地。然而有时设计者并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作品,往往需要由睿智的批评者点破、深化和升华。欣赏者或批评者自身应当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修养,他们的审美结构和素养中应拥有审美的时代感受和睿智的理解能力。批评者不可凭空杜撰自己的意念,将批评意图强加于作品,为艺术形象缝制观念的外衣。严肃的批评者只是根据设计作品本身的暗示,提炼成深刻的闪光的思想。从而使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变得更加自觉、鲜明突出。

三、服装设计审美欣赏与批评的超越

服装设计作品所提供或暗示的某种思想,是产生超越的前提。超越的动力和导因是欣赏者或批评者的创造精神,欣赏者或批评者的自觉意识是审美和批评活动中富有自主性和生命力的活跃因素。欣赏者或批评者凭借自己的睿智和独创精神,通过欣赏与批评活动做出新的发现和新的超越。欣赏或批评中的超越表现为:既超越设计者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又超越欣赏者或批评者所固有的审美意识,也超越欣赏者或批评者所包含的本来意义上的审美关系。首先是对设计者所包含的思想意义的超越,服装设计者往往想超越自我,但是“超越”是有规律、有条件的;服装设计活动往往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和牵制,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是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便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形态、内容、性质和发展方向。当服装设计者具有前瞻性思维,成为设计创新的主导意识的时候,设计作品常常出现积极的思想倾向,产生对主体意识中旧的思想成分的“超越”;反之,设计者的落后或消极的思维因素膨胀,作品往往表现出陈旧落后的思想倾向,形成对设计者主体意识中创新设计思维成分的抑制。这就要求欣赏者或批评者通过艺术欣赏和批评活动能够真正理解服装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欣赏和批评的过程中,衡量和把握设计作品。审美尺度非常关键,衡量服装设计作品审美的重要尺度和基本标志是看能否使设计者、审美者、着装者发生情感联系,能够诱发设计者的情感向往,能否使着装者成为美感形象。服装上的审美更能体现一个历史时期和一个阶段的时代美感,是人的自身力量与巨大的自然力量抗争、拼搏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服装美感的出现是人类从思想上获得初步自由和解放的标志。人与人、人与对象的关系开始以狭隘的功利观点转移到审美观点上来,人与人、人与对象之间发生了一定情感联系,于是构建起审美的关系。审美的世界是诗意的世界,它渗透着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对设计者的动机和目的做出鉴赏和检验,对设计者本人和作品的认识进行丰富和补充,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加以提高和升华,从而产生对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超越。其次是对欣赏者或批评者的审美思想的超越,批评者是通过艺术批评活动来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批评者在艺术批评活动中不仅能超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而且能超越自己的审美意识。当批评者评价的作品包含的生活容量、审美价值、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达到了最佳水平,设计者的思想艺术成就便会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力量,暗示和启迪批评者对设计者的审美意识结构做出新的调整和新的建构。设计者的艺术魅力完全可能对批评者的审美意识和心理意向进行冲击和震撼,使批评者为了更准确评价设计者的设计作品,对自己的审美意识结构加以充实、丰富,甚至修正和改变,建立起与设计者新的对应和同构关系。使欣赏和批评活动中设计者的自我意识同欣赏者或批评者的自我意识趋于统一。欣赏者和批评者通过发挥自我的主观体验和创造意识,对作品再进行增补、丰富和充实,这对理解接受活动中的再创造和深刻认识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中的发现和超越,提供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四、总结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化批评;价值取向;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文化批评的崛起和繁荣.是20世纪90年年代以来我国文化领域最令人震惊和引人瞩目的景观。然而.我国的文化批评源自西方,由于对西方理论一时难于吃透,并且西方理论未必适合中国的语境,十多年来文化批评出现了失范的现象。这种失范主要表现为文化批评价值取向出现了种种偏差。

一、关于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的含义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研究,是以人类的全部文化为研究对象;狭义的文化研究,是指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方法研究文学.可视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属于文学批评范围内。为了区别.一般将狭义的文化研究称为“文化批评”或“文学的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内部,目前文化批评比审美批评显得更活跃。实际上,中国目前的文化批评几乎已经取得批评舞台上的垄断地位,并且这种文化批评已发展到泛文化批评,也就是广义的文化研究。也就是说,目前有的批评家的批评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没有超出文学的圈子,而有的批评家则走得太远,其研究完全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成了纯粹的文化学学者。

当然,各门学问都得有人去做,而且这是个人的自由。有心搞文化学的人,不能硬拖到文学的队伍中来。有志于耕耘文学的学者则应遵循文学的价值规则,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分析

人类的一切活动要告别盲目就得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文化研究也不例外。“文学批评作为文学运转和发展的评价机制.其批评价值观的取向对于文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文学活动的方向并有规范内涵的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观的指导,批评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导文学的发展。

十多年来,我国文化批评凸显多元的价值取向,但主要侧重于文化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相对而言,对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则有所忽视。文化批评热衷于解构传统和张扬后现代精神,导致人文价值沦丧,这也是文化批评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

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观.是对“审美价值”一元观的反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对于只重他律因素的文学批评的反拨,文本批评和形式批评一度成为热门,对审美价值的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对于突显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品格,摆脱文学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附庸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但其缺限也很明显。形式化批评把文学当成一个封闭的自足的系统,断绝了它同社会其他学科部门的血肉联系。这种所谓的“独立品质”使文学批评卷入一条狭窄的缝隙,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研究热和文化批评则是对上术情况的一种反拨,是文学为了突围,寻找自己的前途而进发的一股强大张力。于是.多元价值观代替一元价值观就成为必然。在文化批评的视野中,神话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政治学的、人类学的、宗教学的、教育学的内容.无不成为批评的对象.与原来的文学批评相比,无疑大大地开拓了批评的视野和空间.当然也就大大开拓了文学批评的价值空间。

文化批评研究视野开阔、方法新颖,彰显了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传统文学批评以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中心,把目光停留于少数经典和所谓的文学精英,评价视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单一,对文学的历史和全部作品、作家的研究不够全面和完整,评价有失准确和公正、公平。文化研究把目光对准文学经典以外的非经典作品,进而扩展到大众文化、边缘文化的研究.最后把触角伸向人类全部的文化领域,承认它们的存在意义.大大拓展了文学评价的标准。在文化批评的视野里,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政法价值等文化价值熔为一炉,组成一个文学批评的多元价值系统。传统的文学批评更多地关注文学文本本身(如语言、修辞、文体、情节等),注重分析文学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虽然社会学批评也关注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但通过文学面对社会文化,关注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与此不同,文化批评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可以把作品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挖掘作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批评把文学经典、边缘作家、大众文化、生态批评等等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独特的区别于通常文学批评的视角和方法.从中读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化研究还可以在确立文化视野后.再去解读文学作品,常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获得通常文学批评所无法获得的价值感。总之,文化批评遵循后现代去中心、去权威的后现代精神,确立文学批评新视野、新标准.大大开拓了文学的价值内涵,彰显了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取向。

文化批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示了其社会功利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是巾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期,市场化进程加速,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兴盛,广告、影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文化蓬勃发展,文学的商品性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日益明。

新的社会形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出现,使得中围知识分子产生了文化焦虑和“阐释焦虑”。巾国知识分子历来有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七述情况和问题,他们迫切需要解释这些变化和把握自身使命的思想武器和知识资源,而局限于传统文学批评范式,则显然已经很难胜任这项任务。于是他们自觉高举文化批评的旗帜.行使批评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回应上述变革,以文化建构者的身份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彰显文学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社会功能“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批判话语的场,不是或不完全是知识自身发展的纯自律的结果,毋宁悦是知识分子对今社会文化转型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旧应方式。”与传统文学批评比较.文化批评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它对现实作出的价值判断突出了其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

文化批评的“泛审美主义”价值取向导致丈化批评审美价值的虚空。“泛审美主义”的价值取向,“即有意识地强调审美或美学批评的绝对性及对于现实文化实践的精神统摄性,强调文化价值的审美观照立场.由此作为那种以文学阐释为出发点来介入社会——文化批评的价值基础。”表面上看,这似乎突出了审美或美学的主体性.突出了社会——文化建构的审美可能性,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今天的文学批评已从文本转到泛文本,于是乎人文精神、自然生态、地球村、全球化、现代传媒、居家服饰、饮食等都进入文化批评的视野。宽广的审美视野使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表现出鲜明的“泛文化”特征,体现出无边无际的多元价值取向。这样,文学的审美价值圜价值取向空间的无限扩大而趋于虚无。显然.“泛审美主义”在意图和批评实践是互相矛盾的,最终只能以审美价值的缺失为归宿。

文化批评还具有解构传统价值观念的价值取向。这个时期,文化批评高举“泛文化”旗帜.导致文学批评原则和文学批评标准的消解,乃至丧失。一些批评家以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的那套非中心主义、去中心化理论和批评中一些陈腐惯例和观念作为依据,挑战过去文学批评话语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导致批评的共同依据和统一性的丧失,从而消解并颠覆了主流批评的中心和根本”。以前得到肯定的,现在遭到大胆的质疑与否定;而以前被否定的,现在得到了特别的青睐的肯定。于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理想”、“崇高”、“道德”、“衷心”、“责任”等成了丧家之犬,神性和人性都抛在脑后。于是.人们开始感叹人文的堕落和文学批评的失语、缺位。

总之,我国十多年来的文化批评实践可谓是喜忧参半.价值取向上彰显了人文价值和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可又导致了审美价值的缺失和某些人文价值的沦丧。

三、文化批评的价值修复

当前文化批评实践巾表现来的审美价值缺失和人文精神沦丧,导致文化批评在批评语境中的失语,以及批评家、作家、大众之间亲缘关系的解体,预示着文化批评的价值修复势在必行。对于当前文化批评实践中所出现的种种不足,我们应当重视并努力去弥补和纠正。

(一)重建文化批评的审美尺度

审美尺度缺失是近十年来文化批评的通病。审美尺度的重建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文学作品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文学性价值。”“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说就是审美批评。审美批评对于文学的审美价值的揭示以及对于审美价值的衡量和确立是批评最主要的职责。”狭义的文化批评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用文化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无论视野怎样扩大.仍没有超越文学批评的范畴,因而必须坚持文学性原则.遵循审美尺度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质,有不依存于其他外部条件而存在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必须以审美价值为依据,以荚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文化批评虚该寻求文化性和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将文艺作品视为文化的审美凝结.从而“使文学批评摆脱文化哲学的观点与思辩模式,恢复文学性解渎的审美精神和诗性维度”。这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首相百交融,相互催生,共同构成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系统。从理论上说,文化批评最为理想的价值取向应当达到“一三个统一”,即: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审美价篮和文化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的统一。真正的文化批评应当寻求文学性与审美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如果脱离了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成为一种成功的文学批评。

近年来,一些批评家在重建文化批评的价值尺度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曹文轩先生的《小说门》就是一本思想新锐、文笔洁美的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专著。“住大文化批评日趋泛化的时候,《小说门》将学术研究所必需的科学理性与对文学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需的艺术悟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由此产生说理散文式的独特的阅读效果,构成当代大文化主张的小说现代批评的新的增长点”文化批评的实践说明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矛盾的,在高明的批评家那里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一切新事物的发展一样,文化批评也有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e文提倡的“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对文化批评最高的要求,是文化批评昕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是逐步的,是各种批评方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结果。总之.在对待批评标准问题上.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以向低级、媚俗投降、

(二)重建现代人文价值标准

当代文化批评有消解传统文化观念、鄙视文学中的道德意识的倾向,令人感到当今人文传统的消失,人文精神的淡薄,人文责任的丧失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它凝聚着一种特定的人文价值取向。文学的根基和内容应该牢固地扎根于文化的沃土巾.从文化的观念看文学,首先应强调的还是这种特殊的人文立场与态度”。当代文化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着眼于当代文化(包括文学)的建设,特别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弘扬和现代人文价值标准的重建后现代语境下人文的堕落的最早理论根源是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解构主义适合西方语境,未必适应中国的情况。冉说毁树容易栽树难解构之后还得讲重建。我们可以不再制造求之高搁的经典,我们有理由讨厌那些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但我们不能没有精英意识,不能没有精英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道义担当和理想追求的精神,不能没有道德操守和道德追求。我们的文化批评不能在对两方文化潮流的追逐中失去应有的文化方向,不应热衷于解构传统后就弃之不管,而应坚持解构和重建结合的原则,坚守和重建现代性文化精神,重塑现代人文价值标准,并以此引导和促进当代的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精神动力。

上一篇设备点检方法

下一篇泄漏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