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审美心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审美心理论文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必要性;基本原则;内容;美学体系

幼教期刊是积累、传播幼儿教育知识的物质载体。幼教期刊的编辑工作,作为一种人类自身的意识行为,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幼教期刊的编辑不论是有无意识,也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在按照一定的审美趋向进行期刊的策划、编排。虽然现阶段并没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这一专有名词,但随着我国报刊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研究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迫切。

一、构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必要性

(一)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幼教期刊自身发展的要求

我国古代较早时期的书册大都是以竹简为主要的载体,这种形式是以造纸业没有出现为前提的,主要是出于实用和经济的考虑。东汉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质的书册开始出现,其是以线装书为主要的载体形式,虽然表面看来较竹简的形式美观,但仍旧是以合乎实用为主要的目的,这个时期还不能说就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理论。随着现代期刊编辑事业的产生和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享受美的追求,审美意义对于期刊编辑的影响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期刊整个出版过程的美学追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完善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学是研究人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1]但美学理论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它需要现实的能够具体表现审美标准的客观事物来对美学理论进行阐释,因而出现了涉及各种艺术门类的美学分支。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可以扩展美学的理论体系,对于美学系统的总体建设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读者和作者对于期刊发展的要求

幼教期刊的读者虽然范围较小,主要是幼教工作者、幼儿家长以及一些对此方面感兴趣的读者,但是他们对于幼教期刊的要求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而另一个方面,幼教期刊对读者的美学影响则是深远的,将由读者带给他们的教育对象——幼儿。同时,对于幼教期刊形式美、科学美和装帧美的要求,也会因为其他类型期刊编辑美学的提高而有所要求。因此,构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体系,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

二、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基本原则

幼教期刊的编辑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编辑美学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指导幼教期刊编辑活动审美行为的准则,我们暂且称之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原则。

(一)文字语言的简约明了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同样可作为幼教期刊文章语言的审美特征。通常期刊对所登载的文章有一定的字数要求,这样做是为了较为经济地利用有限的版面,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在期刊编辑的过程中,对于所审查的对象要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尽量删掉多余、重复和无用的内容。当然在运用此项原则进行编辑时,不能因为简约的需要而将稿件内容割裂开来,我们所倡导的简约原则是在保证文章内容的连贯一致基础上的。

(二)总体内容的充实丰富学术期刊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读者展开该学术领域的研究前沿、实践脉络和发展方向,阐明事物、现象或者问题的本质,运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因此,幼教期刊在编辑过程中要做到对于编辑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力求达到深度和广度上的目的。要将这一原则贯彻始终,就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选题,表达的内容要具有说服力,材料具体翔实,文章重点突出,版面优化。

(三)创新发展的个性凸显

幼教期刊的发展,同样需要求变创新,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形势做出一定的变化。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教期刊也应当以正确恰当的变化手段,使期刊在不同时期的局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但又不至于破坏整体上的一致性。创新发展意味着期刊内容和形式上的多种变化,以求版面和整体具有动态的、立体的美感;个性凸显则意味着保持幼教期刊的独特品质,不因多变的形式而丧失其最本质的幼教特征和幼教情怀。

(四)期刊整体的和谐一致

国家一直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将和谐一词用在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当中,能够使得期刊编辑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排列组合或者相互运动,从而产生出较为完美的配合。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活动中所讲的和谐一致原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形式的变化与内容的要求相互协调一致;二是局部与整体之间在表现特点、布局机构和比例关系等方面相互协调一致。[2]和谐一致原则的应用,使得幼教期刊呈现出主次分明、图文相宜的效果,能更好地发挥其传授知识于人的作用。

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内容

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体现了编辑人员对于期刊美的追求,具体表现在版面设计的形式美、期刊内容的科学美、学术论文的结构美和刊物装帧的技术美。[3]幼教期刊要体现幼教事业的特点,与幼教的学术定位、内容和风格相吻合,就要形成刊物独特的、个性化的版式和封面设计风格,让人们在众多学术刊物中能够快速找到,并感染到幼教的气息。版面设计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充满生机和幼教气息的视觉感受,让人一眼就有“想看、喜欢看”的美感享受。期刊内容的科学美,主要体现在所刊登的学术论文蕴含的科学性上。论文内容要求客观、科学和完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学术论文的结构美,则要求所登载的论文要结构合理,内容详尽,格式正确,真正能够体现出学术论文所应具有的外在格式要求。而刊物装帧的技术美,则更多体现了匠心独运的对美的追求,通过一定的装帧技术,使期刊更好地凸显出文章内容和编排上的编辑美感。不论用哪种手段和表现形式装帧期刊,都应以期刊内容为设计的依托和灵感的源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要求在期刊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达到文章内容上的科学美感,还要在形式和装帧技术上力求达到美学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期刊自身继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读者和作者对于现代幼教期刊编辑的更高要求。

四、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研究方法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为基础来认识编辑工作的,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辑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幼教期刊编辑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变为抽象的一般原理,并继续指导着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实际进程。

(二)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要求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揭示某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脱离了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就可能不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前后联系,就会变得孤立,而没有逻辑方法的运用,历史的就只能还是历史的,没有任何的发展变化可言。因此,对于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方法研究,要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结合,从现实和历史两个角度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

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

“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

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美育仍是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识到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甚至是学生辅导员对美育工作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美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最好的载体和最好的方式,更没有将美育放在应有的位臵上来开展工作。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轻素养、重特殊轻全面、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对美育活动常常是应付了之的现象,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美育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3.1教育理念——美育地位有待加强

学校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单调。(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育的笑话:偏远山区小学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座断臂维纳斯的石膏像,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有个来视察的教育局长走进了教室问一个学生:“它怎么没有胳膊?”学生委屈的回答:“不是我弄的。”任课老师赶紧解释:“雕像买回来就没有胳膊,是个残品。”校长不好意思的打圆场说:“学校节约经费就买了个次品。”局长生气地对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下次一定要买好的,有胳膊的。”)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美育的整体情况。高校在审美素养培育中也表现为重技能轻素养、重少数轻多数、重比赛轻普及、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细节的特点。面对美育工作,美育的实施者经常会出现开一个会、办一场演出、做一次展览应付了事。对待大学生美育的重视力度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根本无法与体育相媲美,大学生体育是必修课程,一般大学都要开设至少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而美育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各种校级体育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类活动却是凤毛麟角。一场篮球赛、一次运动会获得重视远远高于一次画展、一次文艺演出。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何谈相“爱”?

3.2教学内容——偏重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内容上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礼仪基本功的训练,这一基本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自身都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吃饭的本事来对待。一般航空公司的招聘需要经过5关的考验:形象面试、英语口语、笔试、综合面试、答疑、体检,由此可以看到面试环节就有两次,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教师及学生都认为礼仪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加大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如为了保持长期微笑,平时会用嘴含着筷子的方式强化训练;为了保持最佳的站姿,平时会头上顶书、双腿夹纸的方式训练站姿。而现实中的美育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美育的真实写照。基本功是能够在教学中被量化,而美育不容易被量化,短期内也看不到它的成效,因此在一些艺术课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加大对基本功的训练,积极训练空乘专业所需的职业标准。空乘专业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而加大对基本功的练习,而将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审美培育内容束之高阁,极少问津或不愿问津。

3.3理论研究——专门研究空乘专业学生美育的成果较少

目前关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论文大约有15篇,这些文献都认为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需要加强,并且对相关教学和实践环节加以了阐释和说明,但对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研究的尚未发现。这些文献资料中能够查到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美育相关的文章仅有常静的《本科空乘方向学生艺术教学的必要性与课程实践》和陈丽梅的《空乘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乘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两者都是从课程实践方面论述了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艺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没有从高校全方位美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在季正茂的《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曾提到:“《美育基础》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编写的一门关于„美学基础知识、审美、评美、创造美‟的适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讲解了艺术审美的内容,使空乘学生学习后,避免今后受一些所谓„印象派艺术‟、„野兽派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学‟观念,使空乘学生心中对„美‟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论文在研究中认识到了美育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编写了相关的美育教材,但在论述中明显对现代艺术有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偏见源于我们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写实”的手法和作品,缺乏对现代派的认识和接触,从内心深处就对现代派带有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3.4美育课外活动——种类多效果不理想

当前美育活动在组织中存在重视活动的数量,轻视活动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冠以“文化艺术节”名号,如:助学的叫“大学生助学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艺术节”等等,但活动内容上缺乏周密安排和规划。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大赛成了精英们的舞台,普通学生参与面小,对活动参与不感兴趣,认为反正参加也不会得奖。另外活动的经费不足,而学校对于学生外出拉赞助搞活动又比较敏感,致使很多课外活动常常是走走过场。本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类课外活动,要么成了美育与活动脱节的鸡肋,要么成了以成绩至上而不择手段的变质。这一过程中美育的缺失导致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单调乏味大学生活淡淡的失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美育类课外活动很难起到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

4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与方式

根据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当前大学生美育缺失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和搭建美育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4.1加快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从思想和行动上要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审美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关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避免把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技能的提高,使美育片面化,也不能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美育表面化。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应围绕空中乘务人员必备的审美心理需求、理想人格养成为根本宗旨,避免陷入过分的灌输知识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美丽心灵的教化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应避免功利性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将来能否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而忽视审美素养的提升,只会带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丧失超功利性品质,出现人格上的危机和精神匮乏,凡事追逐功利。这也同时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修养,帮助学生正确认同空中乘务人员的审美修养标准,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标准。

4.2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

建设一个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创设良好的美育研究环境,注重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共同体中应含有高校各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如: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因为美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任务,美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美育教材、课程、实践、活动、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只有共同体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单一。要调动教学各领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学会将美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者”转变,将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梳理和创新。

4.3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高校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美育类课程应该形成一个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的立体课程体系。当前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臵中,有的高校只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及形体训练》专业课,将其他艺术课程或实践放到了选修或创新实践课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美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培育课程中应根据需要开设《美育基础》通识课,通过艺术知识类传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并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相联系,与日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元素的系列内容,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另外应将美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内容中,发挥美育的功能促进教书并且育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审美,为何要审美,怎样去审美等。

4.4搭建美育载体

美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载体的建设,通过美的事物和无形的文化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不自觉和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首先是加强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空中乘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以审美提升为目标,创造性和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的计划、思路和方法,让整个教学和活动过程充满诗情画意。其次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围绕航空文化在建筑、设施、场所、景观等方面加大投入和规划,随时随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是搭建复合式美育网络平台,优化网络美育课程、网络美育氛围营造、网络美育互动,如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栏目,设计这一栏目应坚持精要的原则,选择最具典型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作为鉴赏内容定期向学生推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在保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数量的同时,加强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如果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并在工作中创新审美素养的培育方式和方法,就能给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健全她们的心理结构,增强她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是今.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81-83

[2]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3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4

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形象学突破了原有的文学阵地,从文学形象转向文化形象的研究,异国形象的文化问题也因此备受关注。如吴鸿志、蔡艳明的《异国形象的文化误读》、姜智芹的《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姜源的《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意义》、杜平的《异国形象创造与文化认同》等文章探寻了异国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认同、误读、过滤等现象,揭示了这些现象形成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动机,阐释了不同文化中异国形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需要指出的是,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一种描述,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成分,形象学的文化转向和异国形象的文化研究只是一种文学的文化审视,二者都不能脱离“文学性”这个根本。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构决定着学科的定位。具体来说,国内的形象学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出三种形态:一是基本沿袭欧洲形象学理论。这是国内早期形象学研究的常见形态,并被大部分比较文学教科书所采纳。二是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一些观点的确为形象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如周宁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也有一些观点表面上充实了形象学理论,但缺乏坚实的个案研究,经不起深入推敲。三是在形象学文本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如孟华等著的《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这种个案研究对形象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形象学对传统理论进行革新,从对形象真伪的辨析转向形象建构者的讨论,从实证主义“是什么”的关系考证转向审美批评“为什么”的本质探求,从注重求同的个体研究转向注重差异的总体研究,这需要我们坚持经验和批判并重的立场,在一种宏观的视域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形象学给予全景式的关照。

二、基本问题探究

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学科基本问题的探究。形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形象学的定义、研究内容、范畴、方法、意义功能、学科归属等问题。

形象学的界定是形象学理论的首要问题,而形象学定义的核心在于对“形象”的理解。国内对形象的定义和理解或者直接沿用法国学者巴柔的形象学定义:“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或者是对此定义的进一步阐释,如李勇的《形象:想象的表意实践》、王瑜嘉的《中国之“形象”与西方形象学之“形象”比较》,褚蓓娟、徐绛雪的《“他者”在注视中变异———论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张月的《观看与想像———关于形象学与异国形象》等论文都对形象有所界定,观点大同小异,大多是对巴柔定义的替换和延伸,形象学的不同定义直接影响着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一些教材有时将研究对象和方法相互包含,有时又将研究范畴和研究对象混为一谈。如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一书认为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他者”形象,“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国别文学范围之内,而是在事实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研究。”实际上,形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交叉渗透的形态,需要我们仔细地辨析。在研究内容上,中国文学中的外国形象、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普遍为人熟知,但一些论述忽视了自塑形象、游记、地域文学形象、少数民族形象等也是形象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文本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是最基本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有待新方法的探寻。在形象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上,学界观点不一,综合起来就是在考察异国形象在异质文化中产生的原因、机制和复杂表现。而目标的实现,则必须审视和辨析形象的功能。

套话、想象、互动理论等形象学基本问题也备受研究者关注。孟华的《试论他者“套话”的时间性》一文对巴柔的套话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套话具有时间性,“套话都只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有效,其使用‘期限’远不像欧洲人彼此使用的套话那样恒久。”孟华以时间和历史为经纬,论述了套话与时间的关系,言他人未言,对于形象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针对当代欧洲学者对形象学研究偏重于“言说自我”功能的弊端,孟华在《言说他者,言说自我———序<中日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一文中强调形象研究不能忽视形象“言说他者”的功能,应该同时注重对形象“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功能的研究。刘雅琼的《形象与文化携手———论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他者与自我关系》一文认为要建构“他者”与“自我”之间的深层对话模式,就要在审视他者的同时也要审视“镜像化自我”,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态势。杨叶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互动性理论》一文主张“注重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若能进一步分析从双方到多边是如何互动的,结论将会更有说服力。颜梅的《当代比较文学中“想象”设定的问题及其解决》一文紧密围绕“想象”的设定,认为想象植根于创造性和虚拟性,但与当前的创作和研究实际产生了裂隙,解决的办法是尝试运用中国古代想象理论。形象具有“想象”和“再现”的认知功能,若以“再现”为参照研究“想象”,或许可将问题谈得更细致。

形象学在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和坐标问题,即形象学的学科归属也是研究者颇有争议的问题。国内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大多数学者沿袭法国学派传统,将形象学归于传统国际文学关系的实证性影响研究。这是将历时性的理论体系相互重叠后的一种归属。二是一些学者则认为形象学“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如何构造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是如何构造他种文化的形象。”由此将形象学归于平行研究。三是曹顺庆教授认为在文学交流过程中,异国形象在由起点经由媒介到终点的流传过程中,在诸如审美、心理等难以确定因素的作用下,必然会发生信息的失落、变形等现象,由此将形象学归为变异学研究。四是王向远教授受形象学概念启发提出了“涉外文学”的概念,他认为涉外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大于形象学,涵盖了异国形象及异国想象,“包含了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的所有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及该作品的所有方面。”还有一些学者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形象学的学科归属。归属研究反映出中国学者对形象学的思考和定位,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形象学归属的难处所在。问题的焦点和原因在于人们对形象学理论研究不深入和没有找到真正合适的归属标准。

世变时移,形象学的定义、性质、特征、理论范畴、研究内容、方法等已经在部分或整体上发生质的变化,这需要我们在反思中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语境,在超越中构建新的形象学范式,使其更加适合当下的形象学研究。

三、学科互涉研究

20世纪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频繁交流和多元对话,学科互涉逐渐成为知识整合和更新的显著方式,形象学也出现了学科互涉的研究趋势,使形象学在历史研究之外又具有了诗学特性。

一是形象学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融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大潮影响着形象学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形象学的当展得益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后现论。后殖民主义对形象学的影响颇大。美籍学者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通过剖析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揭示了形象背后隐藏的帝国意识和种族主义,在方法论上与形象学不谋而合。而“后殖民理论催生的族群研究重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关系、多数民族与少数族裔关系在各种文本中的复杂表现,这些研究和形象学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周宁在八卷本著作《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和传说》中,引入后殖民理论对西方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是形象学领域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同样,女性主义理论对形象学也有所影响。在高旭东主编的《比较文学实用教程》中,编者依据英国比较文学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对旅行者描述异族时的性别隐喻与想象的研究,指出其理论基础是女性主义。“强势的文化和种族总是男性化的、阳刚的,弱势的种族和文化总是女性化的、柔弱的,如此种族歧视和性别优越之间就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这对具体分析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理论的生成来看,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本身就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互涉的特征。而“形象”所蕴含的符号结构、隐喻、套话等特点,又特别适宜于这些理论的阐发和应用。刘洪涛在《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说:“现在的情形是,形象学的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绕过法国学者精心建构的理论规则、术语,直接从各种后现论中寻找武器,展开自己的研究。……‘东方主义’、‘异国情调’、‘西方主义’、‘中心与边缘’、‘族群认同’等等话语方式在逐渐挤占形象学原有的空间。就像比较文学一样,形象学的面目也越来越难以辨认。”目前,研究者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形象学如何受到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而没有在理论和方法上使二者达到真正的有机融合。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寻找理论契合点是关键。同时,也要预防将形象学的一些元素程序化和编码化,忽视形象的情感性和独创性,使形象学研究陷入模式化的弊端。

二是形象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理论关联。从文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来看,文本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学与心理学、传播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研究促使人们在形象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积极地吸取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学科内部之间的关联上,张晓芸的专著《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视角》以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为个案,研究了“他者”形象在文学翻译中的处理及其变异问题,认为“在译介的过程中,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形象,往往取决于作为中介的翻译。对他者的态度,决定了在翻译时所采取的态度,而翻译活动又反过来决定了他者在‘我’处的形象。”该书从形象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阐释了形象翻译与形象建构的关系,以及翻译活动中形象的主体形态。李红、张景华的《在形象学视角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汉译问题》一文以美国华裔文学的汉译为研究对象,认为“汉译者在做好传递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民族形象的同时,应加深了解美国文化,努力减少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论文从翻译研究上升到民族文化交流的高度,重点分析了如何减少翻译中的变异问题,对异国形象的翻译很有参考价值。在学科的外部关联上,李晓娜的《呼唤感性回归,重回审美之维———审美文化学对形象学研究的启发》一文从审美文化学与形象学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审美文化学对比较文学中形象的解读、异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并尝试用审美文化学的方法或理念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形象,以及如何用感性的方法审视艺术作品的问题。石黎华的硕士论文《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立足于跨学科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大胆借鉴传播学理论,借用传播学的“议程设置”、“说服理论”等理论术语,分析了传播视野下形象的传播过程,阐释了形象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形成、传播、接受、改造的,解构了形象的形成、接受和改造,总结出形象传播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传播学理论研究形象学,开拓了形象学的理论视野。

学科互涉为形象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学科互涉大多还停留在观念层面,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层面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运用。因此,形象学如何恰当借鉴和有机融合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会是形象学理论研究大有作为的一个领域。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5

李泽厚在他的《美学论集》中就这样表述,正是儒家倡导的人间情味的美加上道家倡导大自然的美的融合,才使得历来的文人士大夫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受益匪浅。网络交互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特色的精华与理念。民族化的表现方式能形成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原创性和个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特性,同样,设计作品的民族性具有世界性的前提,这也是中国的陶瓷、刺绣等传统艺术能在世界艺术大舞台立足的重要原因。然而要实现网络交互艺术的本土化教学,理解“中国意境”及东西方美学观之对比是前提。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关于“意境”的理论研究,众说纷纭,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篇关于意境研究综合评述的文章概括,将现代有关意境的争议分为四家:“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在本文中则是以“想象联想”说为意境的研究范畴,这种观点认为:“意境不是特定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它是以特定形象与它所触发的全部艺术想象(包括幻想和联想)的总和。当人们从特定的艺术形象想到生活,由静态想到动态,或由动态想到静态,由形体想到丰富的神韵,或由神韵想到不同情境下的形体……就会生发出某种意境。”①

意境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东方品位理论,艺术“意境”或“境界”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美学思想,它涉及中华民族的文艺作品创作的内在规律和历史渊源,反映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深层审美心理。东方美学中的“意境理论”与西方的美学理论中的“典型理论”二者的根基不同。“和谐”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广泛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东方意境理论强调的是“象”、“气”、“道”的融合,“道之认同”、“气之审美”要通过“象”进行,因此东方意境中的“象”不能归结为西方典型形象或典型在某几种艺术中的特定形态,是一种超象审美;西方典型理论则实际上是一种形象审美理论。换句话说,东方意境理论倾向虚指、间接性和模糊性;而西方典型理论倾向实指、直接性和确定性。由此想到网络交互艺术,由于其媒体特性决定了它的融合性和不确定性。这与传统思想所提倡“天人合一”有些相似。中国传统艺术家的“以整体为美”的创作思想,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做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整体,把人的感情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表现在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尤其是网络交互视觉艺术这一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培养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美学观必须大胆改变目前的教学思路,如果在教学实例上习惯用国际著名的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是西方的审美,其视觉冲击力很强,版式精炼,图形抽象。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就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将来在完成作品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兼顾东西方文化使学生对网络视觉艺术风格和境界有更全面的认识,并提倡学生的原创性和个性。以往网络交互课程都是强调作品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作品的意境、文化及艺术风格,这直接导致的教学结果是失去了视觉艺术的本身的鲜活性与原创性,所有的作品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传统的视觉艺术设计领域有许多中国本土元素的运用,很值得网络交互艺术的借鉴。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再加上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在实际初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得高中作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当前形势之下,针对高中英语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高中英语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使用中式英语

使用“中式英语”是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我国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之前接触的语言大多为汉语,这就使得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汉语的影响,致使高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会出现语序的错误或者自创中式英语。这类的错误多与我们自身的语言思维模式有关,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尽可能的去避免,无法完全根除这种现象。

1.2卷面潦草,不重视小细节

高中英语写作中,由于学生单词书写的不规范,卷面比较潦草,导致改卷教师对试卷的印象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此外,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小写错误、标点使用不当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小细节问题往往表明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学习不重视,对英语写作的不熟练。

1.3有限的词汇量

词汇量是影响英语写作的重要因素,有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有自己的思路,但写起来就会困难重重,经常使用重复的英语单词,使文章内容枯燥乏味,这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积累,导致词汇量有限,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失去信心。

2.提高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努力积累英语基础知识,奠定词汇基础

要使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首先就应该把英语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奠定坚实的词汇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加强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多做训练,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熟悉、牢记各种词汇,并且注意所记词汇应用的环境,使其在以后的英语写作中遇到相似环境可以熟练运用。同时,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设计一些扩充词汇量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灵活掌握词汇知识的运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为英语的写作奠定词汇的基础。

2.2提高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对于英语知识的接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灌输,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积极性,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一方面,要从英语文章的阅读着手,通过适量的阅读一些趣味性的英语文章,在培养学生的语感的同时,提升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另外,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英语口语比赛,每节课都让一个学生准备一个趣味英语故事等,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他们喜欢阅读英语文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提升英语写作的能力。

2.3要求学生多注意仿写及素材的积累

要提升高中英语的写作能力,要多注意对优秀英语文章的仿写以及对文章素材的积累。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学生要多注意对其他优秀范文的仿写,可以将其中的优秀短语或者句子引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这种仿写的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还要多注意对英语写作素材的积累。英语的写作素材是英语写作的重要一环,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将很难写出优秀的英语文章。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英语写作素材的时候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其一是,积累高中英语教材课文中的优秀句子及事例,使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其二是,注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无论是乐于助人的事例,还是时政新闻,这些都能够当做英语写作的素材。

2.4教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英语写作方法

除了扩充词汇量,积累英语写作素材之外,还需要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正确的方法,才可以完成一篇优秀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师在教习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对作文的审题,认真的审题,可以在写作开始之前了解作文要求写什么,使学生对作文有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其次要在草稿上把作文的框架列出来,确定好在写作过程中要应用的基本语法,同时,再根据在审题时得到的材料提供的主体思想,写出有关的关键词及中心句;最后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被草稿上的内容所限制,要不断扩展思维,丰富文章内容。另外,在英语写作完成后,还要对文章进行检查,避免因语法、标点等错误,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学生提高高中英语的写作水平,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教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素材积累的能力以及作文写作积极性等方式,促进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英语的作文写作能力。

作者:王桂方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分析

【内容摘要】

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还能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为提高教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保证教学工作达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本文就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高中语文面临的是高考的考验,所以学生要学好有关语文的知识。在语文中,作文占据的比分是最高的,可以说,作文能够决定学生的命运。对于教师而言,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是首要的任务。以下就是对其的具体分析: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创新,要知道,在新时期下,创新是各个领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教师在向学生们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出题目,然后对学生讲解写作的方法和理念,这种通过选择阅读范文的方法训练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任何的发挥,这种教学手法不能够将学生的创意和个性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太过于注重写作结构,对写作内容并不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选择写作题材的时候,偏向散文或是广告等文体,这些文体都无法使学生写作的真实情感得到发挥。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其语言表达能力,要知道,语言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对于语言的使用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这种情况就使得作文的结构极其混乱,意思表达的也非常含糊,进而导致文章的水平很低。

二、加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有满分的作文,这些作文主要的优势就是创新,在每一年的考试中,有些学生都将写作问当成了一种赌博,也就是说,他们写的创新作文的时候,很可能是满分,也可能是零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写出满分作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打破常规,给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那如何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实际上,作文写作的素材都是来自生活的,所以,在语文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多积累素材,还可以通过对自己所经历的、感受的、见到或是听到的事物进行记录,并从中获取写作的材料,从而应用到写作中去。然后,还要培养学生的想①象力,保证思维的创新。高中生面对的压力是很大的,再加上生活方式单一,使得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生活经历,为此,教师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学生营造想象空间。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创作的平台,比如举办作文大赛,并且进行评审,通过奖励机制,对作文写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奖励,以此来使学生的心里得到满足,还可以在平常的练习中,将学生的作品放在展览墙上向同学们展示,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描述,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家乡的景色用优美的词汇将家乡中的情境描绘出来,同时,阐述家乡的特产,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将家乡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们说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一样的方式,将家乡的情况讲解出来。同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我们祖国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图片中的景色,从而将其表达出来。在作文确定题目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从而写出满分作文,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②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加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自身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进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作文得分的亮点,比如,题目的新颖,在第一段落中要将写作文章的主体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然后,写作的最后要将文章进行总结,不能重复使用语句和词语,这样才能为文章划伤圆满的句号。学生在高考的时候,也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这样③才能够使作文脱颖而出。比如,某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父亲的肩膀”为话题开展写作,这样的作文没有局限性,学生的发挥空间也很大,话题作文不仅要将题目具体化,还要将其扩展,在父亲的肩膀上看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家庭的责任,一种为社会贡献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水平,还要让学生将自身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保证语文作文教学达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小军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二中学

【注释】

①石慧.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才智,2013(26):157.

②张燕燕.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8):403.

③叶翔宇.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高考,2015(3):21.

第三篇:高中作文教学模仿与创新

【摘要】

在高中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模仿与创新是很值得采取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从模仿中积累更多好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借鉴来慢慢向文本创新转换。教师可以让学生慢慢展开习作创新,完善写作经验,合理进行写作创新。

【关键词】

高中作文;模仿创新

作文教学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与写作水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模仿与创新都是作文教学中可以灵活选用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对于模仿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觉得学生一味模仿可能难以在文章中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文章需要的创新不够。这种认知其实很有必要做出更新。模仿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个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只有当积累足够丰富后,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进步,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一、从模仿出发,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

在模仿与创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模仿出发,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模仿中积攒更多好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这对于学生的文章创新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都会很有帮助。模仿的范本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渠道。首先,教师要引导大家对于课本内容有很好的挖掘与利用,对于课本中的文章要有深入的理解与剖析,对于这些经典篇章中一些好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要有良好的吸收,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涉猎一些课外读物,从一些优质的读物中也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这也可以成为学生习作模仿的一个对象。只有深化学生前期的语言积累,大家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良好构建。在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作品的结构及句子中的例句进行解析,将作者的写作过程、写作思路、作品特色和词句的运用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作品产生的过程和写作的思路,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模仿,模仿作者的语气、开头、结构、语句等,为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老舍的写作方式来写对自己故乡的思念。有了这篇优质的范本后,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思路会更加清晰,在这篇文章的一些好的写作技巧的指引下,学生在自己的习作展开时也会更为顺畅。这些都是模仿可以带来的好处,也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一点点提升的一种方式。

二、透过合理借鉴,搭建创新的桥梁

当学生的语言积累慢慢深化,对于各种写作技巧也有了较为熟练的应用后,教师可以慢慢从模仿到创新进行一个有效过渡。这个中间阶段教师可以让大家适当对于好的写作素材进行一些借鉴。这首先不同于模仿,这个过程只是有针对性的对于文章中好的地方进行吸收。同时,借鉴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基本的培养过程,学生在思考如何将文章中写的好的地方借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时,必然需要一定的思维创新。正是因为如此,借鉴的过程中很好的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渡,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进一步提升。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刘雯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文章结构的借鉴来完成自己的文章。例如,学生在写一篇描述校园环境的文章时,就可以将鲁迅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作为借鉴,通过对鲁迅文章中的结构、描写方法、抒情方法、斟酌用字进行分析和借鉴,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写作思路以借鉴作为桥梁,从模仿向创新进行转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个过渡桥梁的有效搭建不仅能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语言应用能力,这也是让学生以一种另外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的教学过程,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教学阶段。

三、完善写作经验,合理进行写作创新

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慢慢展开习作创新,可以透过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转变,从模仿到创新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教师可以先从一些学生们熟悉且感兴趣的写作主题入手,这将会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会让学生在习作创新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要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文章形成基本的构思,对于文章的结构、写作思路等都要较为明朗。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习作创新才会进行的更加顺畅,这也会帮助学生们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文章。例如,教师给学生出的作文题目为《平凡的生活》,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模仿经验和自身体会进行写作。在正式作文前首先应当引导大家对题目进行分析,根据题目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可以采用的体裁可以是散文、议论文或者是记叙文。如果作为议论文进行写作,文章的结构就应该是论点、论据、论证,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写作;如果作为散文进行写作,文章的结构就应围绕着题目进行叙事和抒情,以符合文章题目的要求;如果是散文文章的中心则应当落到事件的呈现上,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表达清楚,并且事件描述时最好能够出现亮点。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保证按照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议论和抒情,万不可因为写作而写作,这样文章会十分空洞乏味。在深入指导的前提下才能够帮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自己想要展开的文章撰写的方向,进而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更好的发挥。

四、结语

在高中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模仿与创新是很值得采取的教学模式。从模仿到创新通常需要一个有效的过渡。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从模仿中积累更多好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借鉴来慢慢向文本创新转换。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慢慢展开习作创新,可以透过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教学过程将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构建。

作者:刘雯雯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滕志平.作文的“潜伏”【J】.新课程(上),2014(03)

【2】赵春艳.联系生活写作文【J】.吉林教育,2014(16)

【3】杨云,匡海霞.模仿、深度模仿、反模仿——中学生写作能力有效发展的三阶段【J】.中学语文,2009

第四篇:高中作文教学需要学生的合理想象

如标题所示的观点并不是一个新的观点,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却有必要加以重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想象力要求有了一种分化或者说背离的倾向,合理的想象已经得不到支撑,穿越式的想象倒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的作文教学导向有关,与学生所处的信息社会有关,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对这样的现象进行纠偏,以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想象轨道上来。

一、合理想象的边界浅述

何为合理想象?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所理解的合理想象,是指具有一定年龄(心理)阶段特征的想象。对于高中作文而言,合理的想象肯定不是指将小孩子的脸形容成红朴朴的苹果,也不是将自己的同学想象成穿越到古代某个朝代的风花雪月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不符合高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也不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放飞想象应当是需要边界的,天马行空与胡思乱想看起来泾渭分明,但到了具体的某个事例当中是难以区分的,是需要理性界定的。在一个作文教学的论文当中笔者看到这样的一个实例:某教师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寻找到了一个作文教学的契机,即在诗歌《相信未来》的教学中,利用诗歌中的两句话“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引导学生去思考朗读此诗时,原诗中的“手指(掌)”是读成“手指(掌)”,还是读成“手/指(掌)”。笔者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叫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看起来是语文工具性的问题,实际上演变成了人文性的问题,变成了引导学生领略诗之意境,发挥读诗想象力的教学过程。此时,作文教学不纯粹是作文的教学,而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也不纯粹是作文技术的教学,而是将诗的意境作为想象力培养的契机。笔者以为,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较好地把握了想象力的边界,就让学生围绕诗的意境展开想象,从而去判断原诗如何断句。再仔细分析下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恰恰又是对想象力边界的准确把握。在作文教学中把握想象力的边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高中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作文无病呻吟,不能让学生作文中堆砌毫无内涵的胡思乱想。

二、合理想象能力的培养

高中作文教学中,合理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而在想象力方面表现得有些参差不齐,高中作文教学之难,这是重要原因之一。借助一个经典的判断“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那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只可能在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培养。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可以存在两种思路:一是专题的想象力培养;二是将想象力培养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这里笔者想着重阐述的是,在这两种思路当中,如何有效地给想象力培养划出一条合理的界线。先说想象力的专题训练。笔者曾经在作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去感受李白诗中的想象元素,这是一个学生具有丰富认知基础的事情,笔者的努力方向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提取出其中的想象因素,并内化为一种作文的思路,从而为自己在作文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奠定基础。实际教学中,不出笔者的预料,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李白想象力的认知就停留在其夸张的语句上,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写实元素,如桃花潭的客观存在,庐山瀑布的日夜下流等;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去写意,是李白夸张诗句背后的心理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的“写意”最好能够理解为“写出诗意”,“意”是想像的代名词,“写”是想象的外在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知道在现代文的写作当中,想象其实就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详细观察之后去进行合理的发散或夸张。譬如有学生在对“深入灵魂的热爱”进行想象的时候就写出这样的话:桌上笔筒里的一支中秃的毛笔刻画着十三个年轮……五岁时跟着父亲写毛笔字,毛笔上的毛疏了,父亲的头发也疏了……基于写字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我感觉到父亲给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深深的中华文化魂……。这样的描述中,有想象且合理,有感性亦有理性,可以说是一则好文。再说想象力的隐性培养。其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教《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课文时,其实都有想象力培养的因素:基于基因组计划而想象未来的医疗技术;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伤结局而续写二人身后的传奇,这些想象都是基于文本而不逾合理界限。可以说,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力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三、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

教学经验证实:待学生有了合理想象的能力之后,在其它写作能力具备之时,学生的作文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就本文的阐述而言,仍然需要强调的就是以合理想象去支撑所作之文。如文首所说,合理想象是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高中阶段的学生以理性思考奠定人生基础,因此过于侧重稚趣及超越时空的想象均不适合在高中阶段进行强调。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能够达到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创作需要,也适合作为高中学生写作能力评判的依据。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仍然强调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强调思维的翅膀带动的是对实际生活进行体验的血肉之躯。合理想象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需要,作为合理范围内的想象是允许存在的,也是应在作文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鼓励的。

作者:张勇 单位:江苏石庄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作文教学从审美开始

摘要:

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教授了多种方法,但是学生的文章常常千人一面,难以打动人,更难以更上一层楼。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挖掘其产生根源,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渴望从中唤醒学生内心的“美”。

关键词:

审美素养;审美知识;唤醒;高中作文教学

在探讨高中作文教学审美教育时,更多的人提到了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学中,不难发现写作的经验和理论可以让学生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价值观积极向上,结构和技巧上都符合要求,但是文章千人一面,难有更高造诣。

一、舍本逐末,强调“能力”忽视“知识”

想要在作文上有所造诣,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应该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可见审美的基础应该是审美知识的储备。而今每一位教师在提出自己对作文的看法的时候,都会提出以下四点“有思、有料、有序、有文”,议论文渴望它美起来,必谈思维之美,语言的逻辑之美;谈到记叙文一定会提真情实感,会提以小见大。如果一篇作文有一定思考、有较强的层次性,但是拿不到理想的分数,则不难做出以下判断:其一,这个学生积累不够;其二,就是这个学生文采不够,没有学习语文的天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后天“审美知识”的储备出了问题,或者说是基础审美的知识根本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太多人急功近利,忽视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舍本逐末,脱离了基础大谈特谈能力。殊不知,“审美是以感性体验为主要特征,若离开了必要知识的审美活动一定是盲目低水平的”。一篇议论文模式无可挑剔,却拿不到高分。不是这个孩子没有天赋,也不是这一个孩子不够努力,更不是生来蠢笨。这个对语文不够敏感的孩子,实际上是还没有学会甄选出合适的审美知识。记叙文积累了大量议论语言,加以运用,议论文侧重记叙和抒情,如何鞭辟入里,以理服人?

二、立足基础,先扶后放

面对后天积累不足、语文敏感度不够的学生,在教习作文之前,教师不应推责于“先天不足”,应该让学生先明白什么样的词语、句子是美的,怎样的内容不但能打动自己而且能说服他人。例如,在教学议论文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告诉他们好的议论文必须包含深刻的论点、丰富恰切的论据及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教育者更需要立足学情,立足基础,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观点是深刻的,怎样选择典型论据,如何进行合理叙例,什么样的议论文语言是具有哲理性的语言,什么样的名言引用起来是有价值、引人深思的……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学会审美,怎么会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呢?而这些从初中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议论文写作,他们不是天生神力的哪吒,下地就能蹦跳,都需要教师立足基础,像扶一个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耐心,让学生慢慢熟悉如何迈步,如何找到平衡,直到他们找到一定的诀窍,自己能够很好地走,即使跌倒也能爬起来继续前进。所以,在议论文教学之初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初学者做好积累工作。

三、想方设法,潜移默化唤醒内心的美

在积累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与写作的愉悦。教师要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积累的过程不再枯燥,让学习过程在分享中生动且丰富起来。

1.利用好课前三分练

课前三分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平台,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更是一个很好的审美知识积累的渠道。首先,它是需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的演讲,所以演讲者要进行精心的准备,从中,可以发现好词、好句、好事例,从而引导同学们做好积累的工作;其次,这时听到的内容,老师所提醒关注的审美知识,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记忆,积累的工作也将事半功倍;再次,演讲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给予的肯定,会从中获得成就感,享受这一个过程带来的乐趣时,也会更加注重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变得更加爱写;最后,在长期训练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同学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审美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直观反映在作文中。

2.适时分享优秀的文学作品

想要增加学生的审美知识储备,并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接受什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兴趣。现在是一个快餐文化泛滥的年代,更多学生喜欢的是动态的画面和不用自己进行梳理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比如在平时介绍一些有意思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拿出专门的课时满足同学间的阅读分享、交流和讨论的需求,从而激发同学们阅读和交流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8天,若是一曝十寒,若是只有一个人努力,而其他人都在干扰他,则会使所有努力功亏一篑,所以培养共同的兴趣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关键。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未必能走得好,一群人向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前行,必将走得又远又好。当同学们都爱上阅读何愁没有审美能力呢?

3.注重教师的教学语言

“你想要给学生一滴水,你首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是这绝不是废话,特别是对于作文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审美储备来说,你的“一桶水”就至关重要。在看到一段材料的时候你能不能给出严谨的观点,在你对一个问题阐述看法的时候能不能说得有深度,有说服力,都影响学生对于美的体验。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你希望学生带给你美的享受之前,自己先要做好准备。费尔巴哈曾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而鉴赏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之前,应该先让他们有足够的审美知识储备,“一口吃不成胖子”,教育者要有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唤起他们心中对美的感悟。

作者:连贞贞 单位:莆田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2]沈玉荣.高中作文教学审美化思考[N].江苏教育报,2009年10月29日第六版.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第六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和实用性浅议

【摘要】

高中语文知识点繁多复杂,作文应该是令所有年级层次学生头疼的问题,作文教学也是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众所周知,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想要取得高分,作文成绩是一大关键,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是一大制胜法宝。本文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实用性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一个综合部分,它考察了学生对语文学科中所有的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广大语文教师也在绞尽脑汁运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应试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知识点虽然烦琐复杂,但其知识内容的考察模式是固定的,并不能拉近高考语文成绩差距,因此作文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素质的提高。下面我从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目的是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一定的启发指导,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形式轻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多是重视文章的结构与文体,对于作文的考试成绩,面对一个班级年级学生的文章,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浏览方面,如果把每位学生的作文都浏览一遍,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在平时的测验中也只是潦草地大致看一眼,看一下文体和结构,就妄自果断地打分。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只是结合作文题目,讲解文章的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构思,根据题目可以选择什么种类的文体,其实一篇作文的质量好坏取决于内容。而且教师对于写作要求太高,虽然题记、小标题能够使主题更加鲜明,一目了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部分也算入字数之内,可以解决学生词穷写作困难的问题,但是加入这些内容会浪费学生很多时间,所以不一定非要加入这些内容,可偏偏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固定,让学生在作文中必须加入这些内容。教师对于文体的选择上也过于固定,根据作文题目,叮嘱学生就写某个文体,这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不擅长写这类题材的文章,而教师规定写这个文体,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其极为不利[1]。

(二)缺乏创新性的教学能力

创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多数教师通常是为学生进行“一站式服务”,直接讲解写作的要点流程,到头来学生对其讲解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常会为学生形成写作思路,会给学生阅读范文,但只是在几分钟之内一口气读完了,而不对范文加以评析,说明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

二、加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一)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性的要求

高中作文最常见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议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类题材的文章语言朴实,写这种种类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下手难于上青天,真可谓是“写前抓耳挠腮,下笔一筹莫展”,议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番心理痛苦挣扎的过程。许多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看起来好像是俗语中说的流水账,或是高谈阔论地在讲道理,或像是不厌其烦地在谈论人生哲理。议论文确实是在谈论生活中的道理,但是全篇都是哲理的叙述,仿佛给人一种在做哲学方面的研究,就算加入素材,也只是把素材单列一段,感觉是在叙述一段故事。议论文的要点分为论点、论据,为了使文章更具说服性,通常会在文中加入素材,素材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平时的课堂中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设阅读课程,让学生阅读书籍,叮嘱学生做好笔记,记录下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开展素质拓展教学,运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手段,采取播放视频的形式增加对素材提及的人物、事件的理解,观看教育学家对于作文课堂教学的视频,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得到发挥[2]。

(二)高中作文教学实用性的要求

作文不仅是词语句式的罗列叠加,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体会,对生活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这也是作文实用性的体现,我们不应该把浏览作文当作是一种欣赏方式,把写作当成是一种教学任务,而是要把自己对人生、生活的感悟体会跃然纸上,通过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指导生活的纲领[3]。这里以新课标版本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个写作内容为例,可能大多数学生一眼看上去,这篇作文的文体应该是记叙文,其实不然,触动心灵的不一定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事件,也有可能是周围环境的某些事物,所以文体也有可能是散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列举素材,说明写作思路,教师提出建议,为其做必要的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是高考语文这门学科甚至是所有考试学科当中的一个制胜法宝,所以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务必要重视,结合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兴趣,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使学生通过写作,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把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人生、生活的感悟化为一种支撑动力,帮助学生积极向上地面对日常生活与漫长的人生。

作者:章洁 单位:安徽省太湖县牛镇高中

参考文献

[1]刘家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7

学术精神是学术研究工作中的一种诚笃精神,一种批判精神,一种超越精神。它鲜明地体现在学者执著的理论信仰、敏锐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整体的学术思想之中。在中国音乐学术史上,我们或许并不缺乏具备上述特征的学问家,然而,关注世界、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并始终以开放的学术胸襟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蓄,同时在其学术研究中保持着高度学术责任感与学术使命感的学者,恐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于润洋先生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以后的主要学术著述的分析研究,探讨于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重要学说在当代中国的西方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的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以表达笔者对于润洋先生80华诞暨50年学术生涯的诚挚敬意。

一、反思探索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史上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期,同时也是于先生学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反思探索期”。“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既是始终贯穿在于先生学术思想中予以强调的两个研究范畴,同时也是于先生构建理论学说的“两大基石”。然而,对于这一学术思想的探究,我们却可以追溯到他70年代末的学术著述之中。《器乐创作中的艺术规律》是于先生70年代末发表的一篇论文。当时,虽然“”已经被粉碎,但在我国音乐创作领域内的极左思潮并未完全消失,器乐创作中的标签化、图解化、概念化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比如,歌颂伟大领袖时采用《东方红》的曲调;寄托对革命者的哀思时采用《国际歌》的动机;表现人民军队时则采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此,于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理论,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器乐的认识作用和社会功能,不在于它是否能为人们提供抽象的理性认识,揭示具体的哲理或观念,而在于从感情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感情的积累和深化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认识能力,进而影响对社会现实的感情态度。这是音乐、特别是器乐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忽视了这个特点,势必造成对器乐的政治内容、器乐为政治服务的狭隘理解。所谓“必须紧密配合政治运动”、“写中心”就是这种狭隘理解的产物……要求器乐直接表现抽象的政治概念,要求器乐必须直接为政治运动服务,这难免要导致器乐创作的概念化,丧失器乐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力量,同时也就丧失了器乐真正应该具有的政治内容。①值得注意的是,于先生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以音乐学家特有的理论敏感和远见卓识特别提到了音乐学学科中的“历史研究”与“美学评论”。并且,他充满理论自信地指出:思想禁锢已经打开,思想的解放必将为艺术的真正繁荣开辟道路。在器乐创作领域中,我们应该在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上拨乱反正,努力探索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为未来器乐创作的繁荣创造条件。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也必将对整个音乐创作、表演、历史研究、美学评论产生有益的、深远的影响。②经过了十年动乱后的中国,一方面出版界在引进与出版外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方面空前繁荣;另一方面,我国的人文科学研究以及人文社会思潮也十分活跃。随着一大批对我国人文学术影响至深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以及其中关于哲学、美学的译著出版(如黑格尔《美学》《/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鲍桑葵《美学史》、科林伍德《艺术原理》、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情感与形式》、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李普曼《当代美学》),以及我国哲学界、美学界一批著作的陆续问世,我国的音乐美学著作出版与学术研究也开始复苏。

1978年,奥地利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名著《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第一版)中译本出版;1981年,英国音乐学家戴里克•柯克的《音乐语言》中译本问世。之后,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率先在音乐学系里成立了音乐美学小组,并着手对一些外文音乐美学文论与著作进行编译,并以此作为我国音乐学院的音乐美学选修课参考教材。③然而,从这一时期开始,作为音乐学的学科任务———“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于先生的研究范畴。虽然,我们可以说于先生强调“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的学术思想与我国当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文社会思潮,以及音乐学界以往的研究状况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看到这一学术思想与于先生一贯坚持的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以及作为音乐学家特有的理论自觉———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直接相关。他博览群书,从不排斥任何不同己见的理论学说,且博采众家之长;他关注世界、关注时代、关注当下,但绝不是关注时髦,而是关注在时髦的当下被抛弃的和被遗忘的学术思想和隐蔽不彰的某些理论渊源。

以1978年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中译本的出版为例。1981年,于先生在题为《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的一篇论文中,对汉斯立克及其“情感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④、“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⑤、“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⑥等学说率先进行了批判。但所有的理论批判却也是通过大量的史学举证和美学剖析后才得出结论:汉斯立克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错误命题,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根本对立的立场。⑦并对这些表面看起来似乎仅只是音乐美学领域中关于他律论与自律论的学术之争,但实际上却是直接挑战甚至动摇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反映论情感美学及其更为深刻的一系列带有原则性和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展开论述。包括于先生在随后几年中发表的《符号、语义理论与现代音乐美学》(1985)和在《罗曼•茵加尔顿现象学音乐美学评述》(1988)等论文中,也同样坚持了“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并重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并分别对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阿达姆•沙夫的“语义学理论”,以及对茵加尔顿“纯意向性对象”以及胡塞尔现象学等理论学说予以了公正客观的史学评价和美学评价。#p#分页标题#e#

如果说,以上所举论文仅是于先生在这个时期对西方各种理论学说进行的剖析性研究的话,那么,1988年他发表的《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一文,在笔者看来,则是于先生经过近十年的反思探索之后,从哲学理论层面上对音乐与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形式、内容、存在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史学、美学、技术理论等学科的一次深刻的学术总结与理论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这篇重要论文基本完善了于先生“理论构建期”与“理论深化期”的学术思想,同时也为他在未来的两个时期中取得更多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若非如此,于先生断不能在这篇论文中,在谈到“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二者在音乐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时,更为明晰地指出:以我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为例,除了史学理论、方法论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音乐美学研究的落后,种种似是而非的音乐美学观念充斥史学工作者们的头脑,这是阻碍音乐史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当我们的音乐哲学观念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对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不甚了了,甚至被许多错误的观念所占据时,我们恐怕是很难去把握和揭示这门艺术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在音乐技术理论领域中,关系相对间接一些,但它的深化无疑也有赖于研究者们基础理论素质的提高,否则这门学科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经验论的、工艺学的水平上面很难使自己站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水平线上。⑧显而易见,这一论断既成为了于先生后来的“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1993)以及《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2000)与《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2008)专著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他所有学术著述中特有的一种理论品格。恰如1982年他在一篇纪念导师卓菲娅•丽萨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除了体系音乐学外)“丽萨在音乐学上做出贡献的另一个领域是历史音乐学。她在体系音乐学领域获得的(诸多)成就,是与她在历史音乐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分不开的。对于她来说,这两者之间很难划出一条严格的界限。她的音乐美学论著总是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而她的音乐史学论著中则总是包含着理论的内容。”⑨毋庸讳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术的发展,作为卓菲娅•丽萨的学生,于先生强调和坚持“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并重的音乐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不仅明显比其师丽萨更为深阔,更重要的是,由他倡导的“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这一研究方法已在中国当下的西方音乐研究领域中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一种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理论与哲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音乐学研究。

二、理论构建期(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是于先生研究著述最为丰硕的学术时期,同时也是他在音乐史学(历史研究)与音乐美学(美学评价)研究领域中提出许多重要理论构建的时期。虽然有人说,“音乐学分析”学说1993年的诞生,得益于1992年于先生卸任了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一职,以致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学术研究。但笔者认为“,音乐学分析”学说的诞生实际上是于先生经过“反思探索期”之后的一种理论必然。

如前所述,《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中对“一部不只满足于史料罗列和堆砌的音乐史该如何写”、史学家究竟该怎样用坚实丰厚的理论根基摆脱“只能永远停留在经验论的、工艺学的水平上”的音乐分析研究的理论思考是“音乐学分析”学说的理论根基一样,1990年,于先生在《释义学与现代音乐美学》中,站在音乐美学的理论高度,再次提出了“音乐美学这门学科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音乐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意义’?进而这‘意义’在音乐作品中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的?应该如何理解和解释这种‘意义’?”的一系列学术追问,同样也是“音乐学分析”学说的理论基础。在这篇论文中,于先生从理论渊源上对近代释义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当时音乐美学的影响、现代哲学释义学的兴起进行了梳理,同时又从当代音乐美学视角对释义学的审视问题进行了辨析。他指出:我们时常感到,对一部作品的理解过程中,似乎存在着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一方面,人们面临的作品大量都是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在理解、解释这些作品时不能完全脱离产生这些作品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但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毕竟是存在于“现时”;理解者是不同于作品产生那个时代的另一时代的人,不能不具有历史的限定性……历史上的艺术作品的作者与现今的理解者各自有各自的对意义的判断,各自有各自的“视界”。历史上的视界已摆在那里,而现今的理解者的视界既受自己的历史性的限制,但又具有一种非封闭的开放性和变动性。⑩其实,熟悉于先生学术著述的学界同行都知道,“社会的”、“历史的”、“音乐本体的”,以及“精神内涵的”等一直是于先生“反思探索期”十分关注,并且频频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学术著述中的关键词。正如于先生早在1985年时发表的论文《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内涵比较》中就闪现过类似“音乐学分析”这样的思想与表述一样———“本文只就最能代表这两位大师的思想感情倾向和艺术风格的这两部作品,从它们各自所蕴藏的社会历史内涵的角度,做一些比较性的考察,以此来揭示他们创作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但重要的是,在1990年的《释义学与现代音乐美学》一文中,所有的这些关键词都被置于音乐哲学的理论层面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比如,对狄尔泰的“重建”与“重新体验”理论;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思想及其关于“存在”(Sein)理论;以及对伽达默的“视界融合”(Holizontverschmerzung)理论的研究和借鉴。正因如此,于先生才能在1993年《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中提出“究竟如何去分析一部音乐作品?这一直是音乐学中的重要课题”,???以及“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对于一般的音乐听众来说,或许不一定要求深入到这个层次,但是,对于音乐学家来说,却是绝对必须的。它应该是音乐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精神内涵,我认为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揭示它的本质。”???并在研究方法上,具体地指出“内部的”音乐本体艺术分析和“外部的”社会、历史、文化分析,以及艺术批评。有关于此,正如于先生后来在另一篇论文中所补充的那样:恩格斯所说的“美学的观点”主要涉及的是构成作品的形式、风格、技法等审美领域里的因素;而“历史的观点”则涉及的主要是构成作品意蕴、内涵领域的因素。???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及其学术史的视角予以审视,“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的诞生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音乐领域复兴了我国学术传统中的社会—历史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抛弃了新时期前二十年的僵化模式和陈旧话语,吸收了释义学、符号学、异质同构心理学、法兰克福学派等新的学术思想,补充了音乐的形式造型和审美维度,通过一个分析范例,使一种曾经一度被歪曲,而后又被遗忘和被忽略的历史研究方法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它宣告了长期以来在我国西方音乐研究以及音乐艺术批评实践中,要么只运用“历史的观点”而忽略“美学的观点”,要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功利原因的干扰只运用“美学的观点”强调形式,而忽略“历史的观点”僵化模式与陈旧话语的终结。并且,“无论在技术分析、史学叙事、人文阐释,还是在哲学、美学思辨等方面都较为集中地展现出了20世纪中国音乐学家在对西方作曲家及其作品音乐分析与研究的学术新高度”。???然而,尽管如此,于先生从未停止过对自己提出的“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的深化。#p#分页标题#e#

在1993年《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发表后的若干年中,于先生又分别在《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1994)、《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1996)、《对西方音乐特征的历史透视和反思》(1998)等论文中不断完善“音乐学分析”的学术思想。同时,他通过在对西方一系列新观念、新理论、新学说的潜心研究后(如1997年发表的《阿尔弗莱德•舒茨的音乐现象学观念》、《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学中的音乐哲学问题》,以及1999年发表的《苏姗•朗格艺术符号理论中的音乐哲学问题》等),以中国音乐学家的学术立场不断求证“音乐学分析”在中国语境中研究西方音乐的理论意义。在《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中,于先生曾就“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课题”时重申了他在《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一文中的学术观点:音乐形式问题是音乐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音乐曲式结构的研究,对和声结构的研究,对独立旋律相互结合的规律的研究,对各种乐器声音组合的研究……虽然它们都具有某种音乐技法、音乐工艺学的性质,但从广义上讲,它们都属于音乐形式问题的总的范畴,各自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对音乐形式问题,还有一个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抽象的意义上进行研究的领域,也就是在音乐美学的层次上所进行的探讨。???而在谈到“在探讨这种精神产品的性质时,就不能只就其客体而论客体,而忽视同这个客体发生关系的主体,否则,就难以真正揭示这个客体的本质”,“对音乐形式美的把握既不是最终的目的,更不是唯一的目的。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总是要得到比从形式美中所得到的感性愉悦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在声音形式背后蕴藏着的情感性的内涵”。

尤其是“当我们把对音乐形式的审美把握问题的思考向更深层推进时,在我们面前就会摆着这样一个问题:音乐形式的意义或内涵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着的”时,于先生曾经在《释义学与现代音乐美学》中已经阐明的观点也得到了再次强调:“在探讨对艺术作品、特别是音乐作品的理解这个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要坚持主体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这个理论立场。只强调客体而忽视主体的能动作用,或者一味夸大主体的作用而忽视客体的制约,最终都只能导致主客体之间的机械分割和对立。一部交响曲如果没有领悟它的听者,如果没有二者之间的交融和相互作用,这部交响曲的意义又从何谈起?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部鸣响着的音乐作品,作为理解的根据而客观地存在于这里,听者的审美体验和理解又从哪里来?”???在这篇重要论文中,于先生在谈到关于“音乐中内容—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曾着重指出:“应该承认,过去在我们的音乐美学、音乐历史、音乐批评等领域中,在内容与形式关系这个问题上,比较缺乏辩证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有形而上学的缺点,具体讲,就是常常把这二者机械地分割了,过分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同一的一面。”然而,“就一部音乐作品自身来说,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从更高的层次更宏观的范围来看,社会生活现实是内容,而音乐作品则是以一种独特方式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现实的‘形式’。”???同样地,1996年于先生又在《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中,站在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立场上阐明了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它不仅在为音乐美的本质及其问题的解决方面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途径,同时也为我们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本体分析、音乐史研究、乃至音乐批评的实践提供了一种颇具说服力的理论前提。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都是对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和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中提出“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立论的补充和完善。而再次强调“不仅音乐形式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且,人们对音乐形式的审美把握,对其内涵的理解解释,同样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的论述,则无疑是对“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内涵的丰富与深化。???古往今来,在衡量学者学术价值的天平里,从来都不仅仅只是装着学者的执著和睿知。更重要的,还必须有其对国家、对民族、对当下以及对其从事的事业的学术关怀。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严格地说,“音乐学分析”是一种中国语境中用于专门研究、分析音乐与音乐作品的理论学说。正如有的同行认为在西方音乐术语中根本没有“音乐学分析”这个词一样。然而,如若我们就此判定该学说及其术语是中国音乐学家的多此一举,则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建立在“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基础之上的“音乐学分析”理论学说及其术语的诞生,正是其缔造者基于长期对国家、对民族、对当下,以及对其从事的事业的理论诉求与学术关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学家在西方音乐研究领域中一种难能可贵的作为与贡献。诚然,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或说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研究,素来就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忠实地”尾随西方,亦步亦趋,兴许能触及某些所谓的学术前沿。

然而,缺少了对国家、对民族、对当下,以及对其从事的事业的理论诉求与学术关怀,恐亦难有作为。对于瓦格纳、肖邦甚至更多的西方音乐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音乐学家不同的研究视角,必然存在不同的理论诉求及方式、方法。何况,在西方音乐学家眼中或许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中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更何况,以约瑟夫•科尔曼(JosephKerman,1924—)为代表的英美当代音乐学家80年代中期也已开始对“二战”以来偏重实证主义传统方法的音乐分析(MusicAnalysis)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并且还提出了一系列对历史文本考证应该与美学阐释和音乐批评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的学术主张。???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于先生2009年在一篇重要论文中说过的话,将其摘引于此,与学界诸君共勉:先哲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的序言中曾高屋建瓴地说过一句深刻的话,它始终给我从事自己的工作以精神上的支持和动力:“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发展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由此使我想到,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从长远讲,是否也应该有自己的音乐理论思维来给予支撑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为此尽可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或许正是我们这些从事音乐学事业的人们的一种历史责任。???或许,有人会认为《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主要是于先生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音乐发展回顾与反思”特殊背景下,在中央音乐学院对青年学生的一次关于我国西方音乐研究的回顾总结,以及对该学科建设基本理念的专题学术讲座。但细心研读,笔者却明显感到此文中于先生对“历史与理论”、“音乐学学科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理论立足点与历史—当代的理论资源”、“社会—历史阐释与音乐本体分析”、“音乐文本自身与对它的体验和理解”、“思想与表述”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与他1988年发表的《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有着诸多方面的理论联系。然而,历时廿年,于先生原在《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中的很多学术理论思考,在《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中得到了更加完整、成熟、清晰、明确的理论概括。它构成了于先生学术思想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们研究于先生学术思想和理论构建必须把握的基本前提。看不到这一点,而仅仅只是对“音乐学分析”一词就事论事,则必然难得于先生学术思想之要领。#p#分页标题#e#

三、理论深化期(2000年以后)

大凡精神内涵丰富的人,自然生命都有异于常人之处。但对于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大器晚成的杰出学者来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却正是他们一生持之以恒地在看似“永远不会有什么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更不会有任何经济效益,也命中注定不会有多少人去真正关注它”???的苦涩、孤独、寂寞的学术探究之后“终成正果”的时候———杨荫浏先生毕生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殚精竭虑,其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出版时已八十高龄;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却又令后生望而生畏的老德文版“花体字”《瓦格纳论音乐》译为中文,并交付出版社出版时,廖辅叔先生也已年逾耄耋;缪天瑞先生为《律学》一书的编写、修订整整耗费半个世纪的时光,甚至期颐之年都还在校定着自己的“文存”;钱仁康先生虽然已年逾耄耋,依然笔耕不辍,并且还在涉及面极为宽广的音乐学术领域中发表论著和学说;即便是过早地离开我们的睿知学者黄翔鹏先生,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传统音乐研究虽四十余载,但首次提出先秦“一钟双音”并令海内外为之震服的真知灼见时也已年过半百……“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诚斯言哉!从于先生50年学术生涯的历史发展看,2000年以后的学术著述无疑是他确立学术思想,完善学术体系,深化学术研究的重要时期。但从其学术成就的角度予以观照,此时期何尝不是于先生重要学术成果的收获季?诚然,于先生此时期也有很多重要,如告诫青年学子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塑造学者精神品质的《心境•方法•学风》;强调音乐哲学对于音乐学研究重要性的《关于音乐的特性问题》、《从海德格尔阐释凡•高的〈农鞋〉所想到的》、《西方音乐哲学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重申“扩大学科的学术视野,加强理论与历史的相互融合和渗透,重视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对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意义的《关于中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等等。但在笔者看来,最能代表于先生在这一个时期中厚积薄发,并且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乃至当代国际化的西方音乐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两部重要学术力作则是《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成书于2000年。然而,于先生潜心对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及其形形色色的各种理论学说与主要流派的关注和研究却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而从80年代初对汉斯立克及其音乐美学观的剖析开始,至随后不断发表的一系列关于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的论文便是最好的明证。从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研究而言,《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无疑是一部填补了中国音乐学在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研究领域空白的重要专著。但我们如在世界范围内审视这部专著,则恰如音乐美学家张前教授指出的那样:类似这样的著作,即便是在西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像《导论》这样专门论述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的历史发展,并做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概括的学术著作。”???就算是在西方颇具影响的两部音乐美学史专著———1992年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出版的美国音乐学家李普曼(EdwardLippman,1920—2010)的《西方音乐美学史》(AHistoryofWesternMusicalAesthetics),???以及1991年由英国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Ltd.)出版的意大利音乐学家恩里科•福比尼(EnricoFubini,1935—)的《音乐美学史》(TheHistoryofMusicAes-thetics),???“也只是把20世纪的现代音乐美学作为其中的部分章节,不仅篇幅很少,对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的概括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而且在论述方法上也多是一般性的介绍,缺少有力的学术分析。”???笔者认为,以学科研究进程以及学科学术发展历史为研究支点,对19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音乐哲学家及其思想理论展开深入透彻分析、阐释、论证,同时以中国音乐学家特有的学术立场对其展开论述,即是《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最显著的特征———于先生一贯坚持强调并成为他学术著述中特有的理论品格———“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它总是在“论”中带“史”“,史”中有“论”。既不同于很多看似深奥但却缺少历史感的“导论”,更不像某些罗列史料而理论性和思辨性却极度贫乏的“通史”。

以第一章“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确立和演进”为例,于先生对在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进行论述时,首先把形式—自律论与它的对立面,即以情感论为核心的他律论音乐哲学从它们产生的历史渊源上进行追溯,并且逐一地分析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音乐哲学发展中两种思潮的对立,同时着重论述康德美学中的形式论因素与汉斯立克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渊源关系,并在横向上论述孔德实证主义与自然科学在音乐理论中的应用,以及对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形成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第五章论述“现代西方音乐哲学中的心理学倾向”时,于先生的分析重点虽然是介绍和论述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迈尔及其音乐中的情感与意义的心理学阐释。然而,在此之前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从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赫尔姆霍尔兹音乐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库尔特能量论音乐观、埃伦茨维希精神分析理论,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对音乐哲学渗透的论证。笔者以为,这也正是于先生一贯的学术风格、理论特色,以及学术魅力的所在———即使是在对某一种学说进行理论梳理和阐述,也总是带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论分析和学术评价。一方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观察、分析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但另一方面,却又在指出某些理论学说中立意新颖和具有学术价值的同时,对它们在哲学思想上存在的矛盾与谬误也一并揭示。毋庸讳言,在中国研究西方音乐的学术群体中,或说是在一部以西方或西方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中(尤其是音乐哲学类专著),中国学者一般都很少涉及和联系中国音乐学界的学术现实与思想状况,这一点对于于先生来说却截然不同。从“纯”学术的角度,用法国精神学家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的“镜像”(MirrorImage)理论来看,一些同行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属于“他者”与“自我”的学术现象。但笔者更愿意将于先生的这种理论品质视为对国家、对民族、对当下学术关怀的高度学术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p#分页标题#e#

如在第二章“现象学原理引入音乐哲学的尝试”第一节“罗曼•茵加尔顿的现象学音乐哲学观”中,于先生首先对茵加尔顿的现象学音乐哲学理论渊源进行了论证———实际上追溯到了茵加尔顿的老师———胡塞尔。然后,才针对茵加尔顿的音乐作品与其演奏、感受、乐谱是不是同一的、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问题、存在方式问题、同一性问题等进行论证和阐释。尽管如此,于先生仍客观地指出“:茵加尔顿的音乐哲学究竟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将认识的对象从客体转为了主体,那么,茵加尔顿的‘音乐是意向性对象’的理论实际上正是将音乐艺术的本质最大限度地从人的意识、意向活动,也就是从人这个主体方面去揭示、去描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多年来,我们一向比较着重从音乐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个一般性出发点来阐释音乐现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音乐毕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直接产品,是人类意识、精神生活最深层的东西通过乐音体系这个独特手段的物化或外化。意识活动这个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它的丰富性、复杂性,它的地位,我们过去认识、研究、阐述得都不够。茵加尔顿的思想可以从这个方面将我们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深化一步。”???茵加尔顿“提出有关音乐作品的单层结构以及它同现实世界实在事物之间的疏远关系等等问题,这对于长期存在于我国音乐创作实践、理论研究、音乐评论等领域中的概念化倾向和模仿论的残余影响的克服不会是没有益处的。茵格尔顿提出的关于音乐作品感情品格这种非声音成分的存在以及它同声音成分的契合为一的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上克服汉斯立克纯形式论的影响,改变忽视思想精神内涵、单纯追求形式上标新立异的风尚;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克服将内容与形式机械割裂、忽略对声音形式的塑造和深入研究而侈谈空洞内容的倾向。茵格尔顿提出的有关人通过自己的意向活动填充和丰富被构造的对象这个原理,对于发挥和调动演奏者和欣赏者在最后完成建构音乐作品这个整个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潜力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第三章对“释义学及其对音乐哲学的影响和启示”论证中,于先生同样坚持了他一贯的学术立场:“我们的结论是,只有在理解对象和理解者、本来视界和理解者视界、对对象的理解和自我理解等等这系列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真正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理论立场,音乐作品意义的理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能有的同行并不留意,在于先生的著述中,“中国”、“我国”、“我们”等字词使用得非常普遍、频繁。在笔者看来,这样鲜明的文化身份与学界常见的某些行文方式和研究诉求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否则,于先生在《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的“后记”中也不会说:该书写作“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对西方学术界对音乐本质问题的各种看法的清理和反思,使得我们能够在一种审慎和批判的前提下,使这些有关的思想资料为我们所借鉴,从而使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走向更高的层次,达到更高的水平。”???与凝聚了于先生二十多年研究心血的《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一样,《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虽然成书于2008年,但于先生对肖邦的研究也一样由来已久。早在1980年,于先生就发表过一篇题为《肖邦音乐中的民族内容》的论文;1985年又委约为《百科知识》期刊撰写过“肖邦”一文,而2002年《从海德格尔阐释凡•高的〈农鞋〉所想到的》一文发表时,于先生已年至古稀。有人说,于先生半个世纪挥之不去的“肖邦情结”源于他早年留学波兰。或许,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悲情肖邦》一书的精髓:“悲情”与“悲情内涵阐释”,却是于先生“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学术思想经过了长时间对肖邦潜心研究后才获得的学术真谛———从1980年的“民族内容”到2002年由海德格尔阐释凡•高的《农鞋》所想到的“意蕴”,最终认识到“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是“肖邦音乐内涵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进而牢牢地抓住了核心问题中的内核所在———“悲剧—戏剧性”。

毋庸置疑,从研究方法上看,《悲情肖邦》是于先生继1993年提出“音乐学分析”学说之后的一次理论深化和学术升华。在《悲情肖邦》中,我们看到了其与《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脉相承的“音乐学分析”思想。而对海德格尔、伽达默、苏珊•朗格等前人理论的批判性借鉴与吸收,则又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学分析”的学说内涵。它除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热爱”,以及在“肖邦的作品里包含着知识分子共同珍视的精神内涵,它能引起人们跨越时空的思想共鸣”,从而“悲情”成为一种“知识分子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时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它由个人的文化情怀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凝聚而成,表达着对祖国、文化和人生最深沉的爱”???以外,更加明确地彰显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基础之上的“音乐学分析”开放性的学术特色与理论品格。同时,它也再次反映出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理论与哲学基础之上,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音乐学研究。

众所周知,肖邦研究是一项国际性的学术研究。在笔者已知的英文文献中,迄今为止的正式出版物就有多种。如对肖邦手稿、书信整理的研究(Voynich,E.L.edited.Chopin’sLetters.DoverPublications,1988);对肖邦生平的研究(OrgaAtes.Chopin:HisLifeandTimes.TunbridgeWellsMidasBooks,1978);对肖邦人格气质及音乐表现的研究(SamsonJin.TheMusicofChopin.LondonBost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85;Weinstock,Herbert.Chopin,theManandHisMusic.NewYorkDaCapoPress,1969);对肖邦某些作品的演奏研究(AiChia-Huei.Chopin’sConcertoinEMinor,Op.11:AnAnalysisforPerformance.AnnArborMich,1986;KiorpesGeorgeAnthony.ThePer-formanceofOrnamentsintheWorksofChopin.AnnAeborMich,1975);等等。况且,在中文出版物中,除了不胜枚举的乐谱类出版物以外,我们最常见到的仍然是译著,其次才是由中国音乐学家自己撰写的专著。比如:苏联A.索洛夫磋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帕斯哈洛夫著、史大正译《肖邦与波兰民间音乐》(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匈牙利李斯特著、张泽民等译《李斯特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廖乃雄著《钢琴诗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波兰雷吉娜•斯门江卡著、梁全炳/姚曼华译《如何演奏肖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美国詹姆斯•胡内克著、王蓓译《肖邦画传———肖邦的生及其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美国塔德肖尔茨著、马永波译《肖邦在巴黎———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生活时代》(新星出版社,2006),美国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著、钱仁康译《肖邦的叙事曲》(《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钱仁康著《肖邦叙事曲解读》(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冯智全著《肖邦大型作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以及严格地说并不属于音乐学学术研究的音乐随笔杂文类出版物(如曹利群著《肖邦不住17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等等。#p#分页标题#e#

显然,运用何种研究方法,如何突破前人已经取得的学术成就,最终揭示连国际上许多肖邦学家都从未涉足的研究领域———悲情与悲情内涵,并非易事!然而于先生却又有独到的见解:就艺术的深刻本质而言,肖邦的音乐同欧洲一切具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一样,包含着一种深层的人性意蕴。但这种意蕴并不是抽象的东西,对于肖邦的音乐来说,这种意蕴正具体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悲情、悲剧性、直至悲剧—戏剧性之中,而它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潜在的社会—心理原因……真正的音乐应该是生命体验的真实袒露,是心灵—情感的一面镜子。我认为,要阐释它的深层内涵,至少要通过两个无法绕开的程序:一是要深入了解作曲家在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处的具体境遇、他的整个心路历程,特别是他的情感体验,而对这一切的确切把握只能建立在相关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二是要深入到音乐文本自身,也即声音层面上的乐音结构体本身,因为任何精神性的内涵只能通过对音乐文本本身的透视才能得以阐释。???历史和美学的结合是最高的批评标准,中国的文艺批评是重视体验的,因此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重视体验的价值,结合历史与审美的维度就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于2008年正式出版后,在中国音乐学界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为此,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于2009年11月中旬在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会上,人们或从多角度表达学习研读《悲情肖邦》的心得;或从多侧面解读“音乐学分析”在此著中的运用与发展。甚至,也有人惊讶地发现,三个月前(即2009年9月)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的德国当代音乐学家赫尔曼-达努泽(HermannDanuser,1946—)的“关联域化理论”竟与于先生一贯坚持强调的研究方法有诸多契合……???诚然,表面看来,《悲情肖邦》中带有史学传记特征的四个篇章———“转折(1831年秋)”、“走向成熟(1832—1838)”、“抵达巅峰(1839—1846)”,以及“黯淡孤寂的晚期(1847—1849)”即是“第一个程序”,而对各时期作品具体的音乐技术分析与音乐表现性分析即是“第二个程序”,它们也确实体现着于先生自8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强调的历史与逻辑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学术思想。

然而,在于先生综合历史的、美学的、分析的、文化的视野“阐释”的字里行间,除了充满海德格尔、伽达默、苏珊•朗格等人的理论意味外,他的一系列独特见解何尝不是对前人研究的超越?!如将肖邦《b小调谐谑曲》视为标志着肖邦一生创作的重要转折,并将其从“突破谐谑曲体裁的传统性质,提升到悲剧—戏剧性境界”、“音乐中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造成音乐整体的巨大内在情感张力”、“将音乐推向悲剧—戏剧性顶峰的尾声处理”予以高度概括;在对夜曲体裁渊源关系进行考察以及对《c小调夜曲》分析之后得出的那些既充满厚重“历史感”,同时又凝练、准确的美学阐释“:一场心灵的风暴终于过去了,超脱了痛苦之后似乎变得明朗了的心境,同朦胧的夜色融合在一起,慢慢地消失在静谧之中……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观念来审视,应该说肖邦的这首夜曲不愧为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西艺术之间在审美理想上毕竟是相通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悲情肖邦》中还有很多中国音乐学家不苟同于西方肖邦学家长期以来固有陈旧话语的精辟论断。如在阐释《f小调幻想曲》第124—135小节的音乐内涵时,于先生指出“:有的肖邦学家以这段称之为‘凯旋’的音乐段落为根据,认定整首幻想曲是一首壮丽、充满乐观、胜利情绪的作品,这种论断难以令人苟同……我认为,作为一首‘幻想曲’,这第二个音乐主题同第一个主题群中的那个充满阳光、明朗、憧憬的第二个主题一样,反映了肖邦心境中的另一面,似乎是一种对奋起、抗争的一种想象,还远不是凯旋的胜利凯歌。”???又如,在论及《b小调奏鸣曲》末乐章时,于先生指出:“在肖邦所处的30—40年代,奏鸣曲套曲的结构原则和整体构思基本上还是遵循着原来的框架,特别是它的末乐章通常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肖邦的这首奏鸣曲的末乐章却令人惊奇地背离了这个原则……肖邦是一位具有坚实、深厚的传统音乐技法素养的作曲家,这里不存在技术层面上的处理失当问题。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源自这部感情‘戏剧’的发展逻辑自身……许多肖邦学家和善于诠释肖邦作品的钢琴演奏大师们,对这个终结乐章的内涵的感悟和理解往往都相当接近……人们在聆听这个乐章时产生的这种视觉想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在探寻作曲家在创作这首奏鸣曲时的情感—心理路程中,来揭示这首终曲的内在意蕴。”???再如,在论及肖邦与乔•治桑的关系破裂时,于先生也没有完全赞同西方大多数肖邦学家以往的观点,而是有理有据地从更深层的音乐内涵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于先生的这些建立在“历史研究”与“美学评价”基础上的见解,无论是在思想性、思辨性,还是基于历史与逻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理论构建,以及在对第一手资料与史料的占有和运用方面,都绝不会比西方音乐学家的研究逊色。甚至,它们还表明了中国音乐学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第一,中国音乐学家突破了在西方音乐研究中总是跟在西方人身后“嚼别人嚼过的馍”的学术历史;第二,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在当代国际性的西方音乐研究中突破性地具有了属于中国音乐学家自己的学术话语;第三,在当代国际性的西方音乐研究中,中国音乐学家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学术贡献。

或许是由于笔者研究课题———“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原因使然,每次阅读于先生的《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和《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这两部专著时,脑海里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另一部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巨著。它的出版不仅在西方汉学界引起过轰动,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将其看作是欧洲人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是人类20世纪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该著自1954至200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以来,先后被多国文字转译……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却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花了整整50年时光才完成的外国人———英国汉学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JosephNeedham,1900—1995)。???当然,从研究对象上看,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于先生的“西方音乐哲学”和“悲情肖邦”完全属于两个不能相提并论的学术范畴。但是,如若我们从域外学者做“他国文化”研究这一视角出发,却又不得不承认它们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而且,在笔者看来,这种相同与相通所给予我们的启发和反思也应该是深刻的。一方面,在当代国际化的西方音乐研究领域里,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及其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出版物)亟待翻译成西方文字,并通过国际化的出版物版权贸易早日“走出去”,在宽广的国际学术舞台上与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学同行取长补短、深层交流。#p#分页标题#e#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视觉;秩序感;平面设计

1关于秩序感

1.1秩序感的概念

秩序就是一种理性的状态,是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使设计更加具有指引性,让设计作品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说道:“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1]这段话反映了:一方面,秩序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秩序感的认识是感性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对规律的认知又是抽象的,人类天生具有适应和感知秩序的本能,对事物规律发展的认识是需要深入的观察、判断和思考的。因此,秩序感是客观存在于世间的万物与人们主观视觉经验沉淀的和谐统一。而秩序美感存在于每一项成功的设计作品中,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欧文•琼斯在《原理》一书中说:“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感受到这种平静。”[2]有秩序的设计能让我们的视觉、心理等产生共鸣,使得设计本身更具有共情力,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1.2秩序感的设计规律

在设计中体会到的美与人对秩序的感知是密切相关的。在设计活动中,秩序感不但要符合人类视知觉的一系列规律,还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虽然视觉秩序感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表现方式千变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变,但却有规律可循。

1.2.1形态秩序

自然界中的事物,无论是结构、形态还是运动规律,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有序的形式,这种“秩序”既是静态的也是在不同环境背景中不断变化的。杂糅中国古代的道教与佛教思想,万物形态是一个由阴阳、有无等两个彼此对立的力量和谐共存的统一体。正是这种独特的思想意识,使中国的设计思想观念更加深入植根于自然界、社会与人生的意念中。而儒家文化中的森严等级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的平面以及空间形态上的中心与四方排列秩序,以及严格的等级秩序意识。纵使设计形态和构成组合方式变化万千,但无一不蕴含着固有的形态秩序。就几何形态来说,正方形代表均衡平稳,三角形代表坚实稳固,圆形具有独特视觉集中感和聚焦感,在画面中更加具有向心力,从而引申出的圆满、完美、共融等美好寓意,表达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心理追求。中国传统纹饰中由太极图的形式美演变出的“龙凤呈祥”“比翼双飞”等传统吉祥图案,造型往往流畅协调,成为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经典,这种符合中国人传统思想情感寄托的图形反映了造型设计的秩序与当代人的心理需求休戚相关。几何形态反映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追求,只有更好地利用形态秩序,才能更好地表达设计形态语言。

1.2.2色彩秩序

色彩和形态是当代设计中的根本组成要素。色彩与造型共同作用才能完成传达感情的最终目的,不同色彩传达的思想情感也有差别。例如黑色让人感到神秘、沉稳、庄严,暖橙色调易令人产生食欲,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化色彩视觉语言,这种色彩秩序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色彩审美感知经验的积累。色彩除了发挥协调环境、表达符号性语言的秩序特征外,在具体环境中还应和环境氛围相吻合,体现环境的个性。比如传统节日、庆典等重大活动中,就应该以浓烈、欢乐的暖色调为主,有助于提高人的情绪兴奋程度,表达出一种欢快的喜悦情感。同样的道理,通常冷色系的蓝色、紫色能给人带来沉着、平静甚至忧郁等情感。人们在长期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步加深,逐步形成的色彩秩序表达了色彩独有的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是人类视觉对自然界色彩规律的整合、解读和传达的结果。

1.3秩序感知的形式构成因素

1.3.1均衡感———重复与对称

大自然鬼斧神工,许多有秩序的纹样产生节奏的美,比如动物的皮毛上简单重复的花纹,再如麦穗的对称、云彩的变化、山河湖海的走向,无不存在着秩序的美感。事实上,简单的重复与对称的设计手法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所钟爱的一种设计手法,它符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视觉和心理的平衡能让我们获得舒适的审美感受,这种平衡正是视觉秩序感的体现。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也指出,平衡是人类本身的基本需求之一[3]。当人们在视觉上看到一个强烈不平衡的构图时,心理上也会随之感到不平衡、不舒服甚至没有安全感。因此,具有“平衡特征”的构图已成为获得心理满足的一种情感需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提道:“人们对对称、平衡和比例关系的追求很深刻地表现了人类的天性”[1]。因此,人们在艺术设计中感受到的美感与人对秩序的视觉感受是密不可分的。在平面设计中,对称与重复的构图给人带来一种严肃的仪式感,尤其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最传统的排版方式莫过于对称,与中国古诗词中的对仗一样,如此严谨的排列方式,既是形成文字整齐美的组句手法,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在版式的设计中,板式的主次、大小、聚散、空白与图形共同组成画面的均衡。设计师在设计中通常将对称与均衡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打破视觉均衡的元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的效果,给人造成紧张感,使之留下强烈的感官体验。因此,不同的排版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印象。

1.3.2韵律感———节奏与变化

平面设计中的秩序化,在画面中体现出主次、虚实、大小、节奏、韵律等视觉变化,这些设计元素的构成主要反映在设计和配置的合理性、比例的标准化、节奏的舒适性上,遵循复杂性的简化和复杂性的有序化原理。组织规则具有有序性,构成要素和版面设计富有美感,从而形成赏心悦目的设计效果。人类在实践中适应自然变化规律,善于利用秩序感,研究自然规律与科学秩序也就成为设计创造的理论依据,设计创作也是如此。图形设计中的组合,无论是对比和调和、节奏和变化、放射和漩涡都表示秩序。追随视觉和舒适性的节奏是艺术美学的尺度,也是形式美的体现。

2“秩序感”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2.1自然感知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季节气候的变化,还是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包含着秩序规律,这些都反映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历史上。贡布里希在他的书中写下:人们制作和构筑各种简单结构无论这些简单的结构在自然中是什么,这是人类使用秩序感觉的方法。人们在体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秩序产生了独特认知和理解。康定斯基相信,艺术不仅要模仿客观的世界,而且要用自己的形式语言来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新世界。众所周知的黄金分割比例一直被认为是设计造型中最完美的比例,对黄金比例的肯定不仅是人的审美需要,也是从动物和植物特性的比例关系产生的。自然界中的树叶形态、花瓣形态等所具有的视觉形态正是秩序,向日葵盘、仙人掌刺和松果的外表面都呈螺旋形生长。人们逐渐发现,秩序的组合和几何逻辑以自然的形式广泛存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根据几何原则,可以推演出作品的秩序。这种秩序感通常来自于人对自然的视觉感知,通过阐明几何原理和各种比例关系,人类可以更好地使自然秩序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充分应用。

2.2生理感知

在一个有秩序规律的情境中出现一种意料之外的结构比平淡无奇的画面更引人注目,这是因人的生理感知导致的,人的感官系统具有凝聚注意力的作用,如果将原有的秩序打破,会使人们的视觉感到不平衡。我们的视觉审美经验证明,审美感知来自于对秩序与失衡之间的视觉元素的欣赏。单调的视觉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具有强烈对比度的设计作品,因为视觉负荷很重常常不被人们所理解。从形式美的审美角度看,理性排列的平衡感会带来视觉舒适感,使消费者能够快捷地获取产品信息。靳埭强先生为第三届亚洲艺术节设计的海报(如图1所示)就运用了解构和重组手法,使作品给人以韵律感,构造了与视觉的生理秩序同构的秩序,既不失现代感又满足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因此视觉艺术应该擅长应用变化和统一、对比和协调、节奏和韵律等形式的秩序规律。

2.3心理感知

心理学作为许多设计大师研究平面设计与人类感知关联的有效工具,一般设计心理与其设计学观点休戚相关。“秩序感”在人们的知觉中,甚至存在于大脑的潜意识下,我们的设计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受到秩序感的影响,在设计偏离秩序规律时发挥重要作用。形式美来自于从视觉的建立之初,眼睛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与人类大脑中已存的经验相联系的。双边对称的图形信息使人们的视知觉迅速被吸引,人们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对称的图形当中。但是,通常完美对称的图形很难给人们造成特别大的视觉冲击,甚至过于对称的画面会令人产生不安甚至压抑的感觉,因此图案与心理感知的关系代表的设计秩序其实是难以把握的。或许图案本身是平衡的,但依然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平衡,这种效果取决于视觉感知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总之,视觉传达设计是连接人类心理与设计内容的媒介,秩序感来自于人们对自然感知、生理感知和心理感知的视觉作用。设计者如果能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从而创作出各种形式上的秩序美感,就能够成功地传达出审美舒适的视觉效果。

3视觉“秩序感”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3.1秩序美感既是设计的内容也是设计的目的

秩序美先于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通常是由设计者在大脑中进行视觉化设计、列出设计要素、使用排除方法规划经营画面,再进行反复调整最后逐渐完善的过程。设计者的这种反复完善、逐步改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零散的思绪梳理成型的过程,这就是秩序化的过程。秩序美存在于设计中。世间万物的物质,都会因其内在的规律而存在。设计是作用于物质世界的,是要变杂乱无章为有序化,秩序就是设计的灵魂。欧洲建筑群的规划通常都为井字形道路,空中看起来是一幅秩序感很强的画面。中国故宫的鸟瞰视图以对称性和平衡感为秩序。现代设计的现代感,就是指线的简单流畅,就是指其秩序的美感等等。也就是说,秩序美感是设计的内容也是设计的目的。设计完成后,秩序美也在被理解和欣赏。有时候,设计师的头脑中并不是刻意要表达秩序感,这也不是设计的唯一目的。秩序美似乎是偶然间发生但却是优秀设计作品与生俱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中没有提到的东西逐渐被欣赏者发现,这将使得设计具有无穷的韵味。秩序的美感先于设计,存在于设计中,也在设计完成后被我们认识、理解并运用。它与设计共生共存、和谐统一,是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2不断完善的视觉“秩序感”

就发展的观点来看,秩序感并不是僵化陈旧的,而是不断完善的理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也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从古希腊时期庄重严谨的装饰,到洛可可风格的华丽、繁琐,再到现代主义的实用、理性、极简风格,以及到后现代主义对装饰的再次强化,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路线,似乎是一条从简单到繁琐,再由繁琐到简单的曲线变化规律。但事实上,每一次变革都不是单纯的反复,这种变化是对以往风格的提炼吸收再创作的过程,这种螺旋上升的方式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今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创新成了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人们要求不断的视觉更新来带给他们视觉和心理刺激感。秩序感作为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理论,并不一定是全新的事物,而是对传统理念的改进和完善。没有一个人的设计和概念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并永远适用的设计。秩序感理论也是如此,设计只有随时代的变化而完善的过程,设计从没有因为某个理论的适用性强而停下发展的脚步,只有不断完善的“秩序感”才是能融入时代血液的设计理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