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论文范例

审美意识论文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1

1.学生在审美意识形成的最初关键期对相应知识掌握不足。中学是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最初关键期,而现行的高考美术(含设计)类术科的专业测试仅仅考查学生的绘画或设计能力本身,却不关注相关理论的测试。这样的考试形式会对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培养带来负面的反拨效应(Back-wash,指的是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本应对美术及设计类相关知识有全面了解的关键时期走入了轻理论、重实践的误区。他们的审美意识只停留在可观察到的物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上。学生的这种意识在形成的关键期缺少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熏陶,学生在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就会欠缺相应的敏感度和时代性。

2.学生在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心存抵触。大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实践操作类课程中表现积极,而对理论类课程有所抵触。他们因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实践操作类课程也往往后续动力不足。个别学生虽在一开始有较好的设计敏锐度,但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虽有较为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原本不错的想法往往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作品虽有精细的做工,却缺乏应有的内涵,显得匠气满满而创新不足;虽有创新,但没有呈现出应有的设计效果。

3.学生对审美意识有了一定掌握,认知却似是而非。我们发现,学生对某种概念或设计元素常常没有精准的认识,即没有把握住正确的设计点,在应用其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核心设计点不符合设计概念及主题。有时这样的设计会歪打正着,带来“混搭”的“神奇”效果,然而多数却缺少内涵。长此以往,设计出的产品只能让人感觉“西装领带配运动鞋”似的不伦不类。此外,还存在核心设计点过于陈旧甚至落后于当前设计潮流的现象。

4.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受生源地、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如家庭成员中有设计类相关从业人员的学生所具备的现代审美意识较强,来自一线城市的学生由于视野上的优势,其艺术素养也往往强于来自旗县的学生。

二、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改进建议

鉴于审美意识对设计类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重要性,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学校和教师方面:

1.在学生入学后第一时间应当对其在中学阶段欠缺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入学初期,是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从绘画技巧上加以培训,而且要进行相关理论方面的授课,还要开设一些基础性、补偿性课程来弥补学生欠缺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绘画和设计实践中不是仅凭感觉去练习,而是通过提升理论基础,指导动手操作实践。具体而言,在开设史论课之前,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审美知识的课程、欣赏一些现当代优秀的设计作品,并做相应的练习以充实和加深对于现代设计的认识和认知。

2.加大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在史论课教学中,应以学生掌握有关审美理论的系统性知识为核心,将有关现代审美的理论知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通过分阶段学习,让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从理论高度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并指导其今后的设计实践。除进行相关理论本身的讲述外,在教学中还应辅之以欣赏大师作品等优秀设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应该注意的是,欣赏作品不针对某一个专业,而应当是通识性的,要让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理解好的设计元素如何运用,如何在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展示。在专业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应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讲评,给学生讲述更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并穿插讲解设计大家的作品,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产品都有深入了解,从而明白现代审美意识的范式,在元素、色彩等方面的搭配以及给受众带来的感受,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使学生懂得,现代的审美意识是一个大而综合的集合概念,既有当下流行的元素,也不忘对传统的热衷,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3.在重视改进教学本身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考试的改进。现代教育测量理论认为,考试会对日常教学和学习产生影响。鉴于高考美术及设计类术科测试方式短期内不会改变的情况,在大学阶段,应该设置较高的通过门槛,以难度较大的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测试,同时,提高理论类课程的学分设定。通过这一方法,使学生达到重视理论课学习的目的。

4.对现行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使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分组练习,根据人数和学习内容,分成多样式团队组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角色对调,让学生当老师,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练习,通过游戏的形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增加学习乐趣。

5.适时对所教内容“回头看”。相对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理论类课程往往更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也更为困难。因此,教师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学难点所在以及课程将结束等重要事件节点,带领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重点知识,学生的问题,应该补足的地方,并及时答疑解惑,方便学生课下进行复习和总结。

6.重视素材的积累。现代审美意识的提高需要多个过程的洗礼,需要时间的累积,通过长期的学习,才能保证掌握足够的素材性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大量的常识性信息。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欣赏量之后,才能提高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才能理解现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性,进而获得足够的设计敏锐性。

2)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外,也应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1.在史论课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史论课,使之做到以设计史为鉴,面向现代化的设计实践。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审美意识在理论层次上的培养。要让他们懂得,明白原理才能搞好设计,优秀的理论才能指导出优秀的设计实践。

2.在专业实践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接受正确理论指导的同时,从日常设计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审美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动手练习的设计实践不仅是设计作品,更要从中主动去发现美、认识美。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具象事物的美好形式、优美形态、完美形状,培养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认识能力。

3.在团队完成设计作业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其他成员中获得新的信息、新的看法、新的资源,从而增加其知识面,扩充眼界。通过团队协作,不仅使其自身设计的精细化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提升审美趣味、了解更多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4.此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做自我总结。审美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引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交流等过程后,总结感悟到的审美感受,审美经历,审美取向。一方面能够确认自己的审美趣味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不足继续深入学习,培养比较全面的审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比如:比较地看待不同时期的美学流派、设计思潮、思想体系,比较中国传统审美观和现代审美观,使之更明确现代审美观所承担的重要角色,而与之相应的审美意识就有了重要的作用;比较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审美意识,明白现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个人设计作品的创作,比较自己不同时期的作业作品,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努力学习的方向。

三、结语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2

关于广告创意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不同的人观点不一样,但至少有一些是可以明确的,一是出于商家推广自己产品的要求。市场环境下的商品经济讲竞争,要使自己的商品具有竞争力首先就要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商品,因而广告成了最有效的方式。广告创意正是来源于商家希望消费者了解自己产品的目的,重在介绍本产品的优势。二是出于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是商品的某种功用的需求。当前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很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以瘦为美,各种减肥产品充斥着市场,有的打着“健康瘦身”的旗号,有的打着“快速减脂”的噱头,总之,这些创意的出现,是源于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广告策划个人对于产品的理解、厂家对于商品的定位、市场对于产品的评价与反馈,都是广告设计创意的来源。如近来电视上出现的最多的凉茶“加多宝”的广告,便是出于其市场反馈的销量出发的。

2报纸广告设计创意的方法

广告创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创意模式有着一般的方法和规律可循,文章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广告创意方法。

2.1开宗明义式

广告的目的就在于使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并购买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收益。那么,广告必然会致力于产品亮点的开发,所谓亮点就是指产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凭借这个特点产品能够被市场需求[2]。例如药品广告“仁和可立克”,其创意为快速有效治感冒,采用的广告创意为“治感冒,一粒就见效”。无需使用太复杂的药品成分介绍,直接将产品的效果说出,采用开宗明义的方式使消费者了解。

2.2简单明了式

有些广告在创意上显得偏于简单,但仔细体味其中的创意,又可以发现其不凡之处。如在汽车类广告之中,一款汽车为了突出其性能,列出了空间大小、油耗情况、检修率、刹车距离等一系列数据,使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到产品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这些数据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了解更为清晰。

2.3设置悬念式

并非所有的广告都采取比较直白的表现方式,有些广告采用了迂回的方式,通过悬念设置,给受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完成了广告的深度和寓意。如在一则报纸广告中,版面的左侧是一个灯泡,并附上一句话“一度电能够干什么?”,在旁边有一些列举的例子,如“可以看一集电视剧,可以上几个小时的网,可以供洗衣机工作两个小时……”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然而在最后一句却是“可以为山区的孩子带来一个星期的光明”。在下方,还有一句解释性的文字“在山区,平均每个家庭的年用电量不足100度”,这是一则号召人们节约能源,关注山区发展的公益广告,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提升了广告的深度。

2.4以情动人式

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有的广告就会考虑到以人的自然感情特点,针对性的做一些广告,以唤起人们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关注度。如曾在一份报纸中看到这样一副画面,南极一块浮冰上,站着一大一小两只企鹅,它们随着浮冰漂移,充满迷茫。没有多余的文字,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一副简单的画面,就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3报纸广告设计中的审美创意

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所谓审美就是指某事物呈现出来的现象带给人的一种良好的精神享受,这种非功利性的感知即称为审美。那么,在报纸广告创意中如何体现审美呢?笔者认为,报纸广告创意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主要以画面、文字、意境等方面让消费者产生良好的精神享受。报纸广告设计中的审美创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宣传的真实性

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东西才具有美的价值,真是美的本质属性之一。在报纸广告中,可能存在一些虚假广告的成分,但能够给受众审美体验的无一不是真实的东西。如在一则反应西部教育的公益广告中,画面主要是采用了摄影师捕捉的一个小女孩的眼神,小女孩的手里拿着破书,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其背后是残破的教师和荒凉的西部。这则广告是摄影师深入西部之后,所拍摄的平常的一幕,它无比真实的反映了西部的真实教育情况,给受众真的审美体验。

3.2寓意的善意性

美学观点认为,善是美的本质属性之一,纵观所有的具有审美功能的东西,没有一例不是劝导人向善的。在报纸广告创意中,善体现在希望人健康快乐,也体现在倡导传统的美德。如一些药品广告,虽然商家有着盈利的目的在其中,但其出发点还是希望产品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因而是善的。

3.3审美的多边性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创新意识;研究

少儿舞蹈教学是音乐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舞蹈的普及率越来越低龄化,少儿舞蹈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现象和形式。在提高儿童审美意识以及审美创造性方面,少儿舞蹈活动的价值已经成为共识,少儿舞蹈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这样的社会,少儿舞蹈教学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作为专业的主体,舞蹈教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如何保持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下文做简要分析。

1少儿舞蹈概念的界定以及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分析

1.1少儿舞蹈概念的界定

老一辈舞蹈学者郭明达认为,不能把少儿舞蹈看作是一种艺术,应该强调它的教育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少儿舞蹈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拓展儿童的素质教学层面出发,需要普及少儿的舞蹈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出艺术性。

1.2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家长对孩子素质教育水平的逐渐重视,少儿舞蹈教学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发展迅速。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舞蹈教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呈现出以下特点:(1)少儿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充裕。这也是少儿舞蹈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师资力量强大,少儿舞蹈教学的种类因此而繁多,各种类型的少儿舞蹈种类出现在各大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中。(2)家长们的逐渐重视。舞蹈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在锻炼身体、塑造儿童身体形态以及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家长们都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舞蹈。(3)少儿舞蹈教学的实践机会增多。如今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家庭层面,儿童们参加舞蹈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少儿舞蹈教学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平台较大,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少儿舞蹈教学的发展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2少儿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

少儿舞蹈教育在发展儿童智力、养成坚毅的意志和品德以及提高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普通课堂书本教育没有办法达到的。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具体有哪些?下文做浅要的介绍。

2.1少儿舞蹈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助其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少儿舞蹈的舞蹈动作简单,易于模仿,儿童在跟随舞蹈老师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调动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能使身体四肢科学合理地展现美感,从而使得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效的活动与锻炼,这对于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少儿舞蹈训练能够纠正儿童不良的身体形态,培养舞蹈表演需要的各种能力。比如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就能够训练腿部肌肉,以及身体各部分,如头部、手、脚等作用的协调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地保持身体的直立性和稳定性,从而加强了身体的自控能力,久而久之,儿童的身体姿态就会慢慢成为一种习惯的动作,进而塑造出优雅的身体形态。

2.2少儿舞蹈能有效的发展儿童的智力

少儿舞蹈一定是符合儿童的性格特点的,要符合儿童通过自己的感知能力认识世界的特点。儿童的特点是好动,善于模仿,儿童舞蹈的教学主要就是以模仿为主。儿童在舞蹈的旋律和动作中一方面提高了模仿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儿童也会在舞蹈老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悟,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内涵,从而激发了儿童丰富的想象能力。另外,少儿舞蹈还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知识,开阔眼界。舞蹈是一门集合了音乐、肢体动作以及文化知识的综合艺术形式,蕴含着比较丰富的指示,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了解音乐、舞蹈动作以及文化知识背景,加深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儿童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很明显的作用。

2.3少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互助合作意识

少儿舞蹈的编排通常是集体的舞蹈形式,对于队形的整齐与否、动作的规范与否都有要求,也是少儿舞蹈整体美感的标准。假如有个别孩子在舞蹈训练和学习中不遵守规范,动作不标准不协调,或者思想开小差,都会影响甚至是破坏舞蹈的整体美。所以,舞蹈老师为了能够保证舞蹈的整体美感,就会要求儿童在学习和训练中态度端正,注意力集中,并且能够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帮助儿童慢慢地养成互助合作的意识。

2.4少儿舞蹈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

舞蹈是艺术,少儿舞蹈也是艺术,艺术是具有审美性的。少儿舞蹈通过人体的各种动作交替,展现人体的美感,用节奏和速度展现情绪的变化。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少儿舞蹈,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强化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儿童长期浸淫在舞蹈训练的氛围中,听着动听的音乐,练习着美妙的舞蹈,想象着音乐和舞蹈背后的知识文化内容,能够为以后的审美意识的构建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

3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意识研究

少儿舞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启迪教学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促进少儿们的身体素质、智力健康以及美学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少儿舞蹈教学的主体,少儿舞蹈教师要能够根据少儿的具体特点,同时结合少儿舞蹈本身,对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改进与创造,从而使得舞蹈与少儿更加契合,在促进少儿身心的全方位发展方面发挥着更有效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少儿舞蹈教学的结构优化入手,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重视少儿舞蹈教学课程中与少儿的情感交流,尽可能使得教师、少儿以及舞蹈三者达成一种和谐交融的状态,从而使少儿舞蹈教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1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和培养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少儿舞蹈教学也不例外。舞蹈一门情感的艺术,幼儿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充分地体验舞蹈美并表现出来。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态度生硬和冷漠,孩子们就会紧张、反应迟钝、无法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美感,最终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关心和尊重幼儿,建立亲切、和谐的感情联系,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进而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同时,舞蹈教师要把舞蹈本身与少儿的身心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和学生的有效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舞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舞蹈的美妙与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舞蹈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吸引学生,并创设有趣新颖的舞蹈形式,激发他们对舞蹈内容的兴趣,启发学生对舞蹈内容进行思考,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舞蹈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进行舞蹈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对该舞蹈的背景进行大胆的想象,给孩子们描述一个富有意境且美丽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该舞蹈的视频短片,给孩子们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让他们感受到舞蹈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进而对舞蹈产生兴趣。

3.2合理的设置舞蹈课程

3.2.1积累素材,选择合适的主题

舞蹈教室要根据想要反映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舞蹈主题,平时可以多多积累参考资料和舞蹈素材,多读多看,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舞蹈动作素材和创作素材,尽快进入角色,编造出学生们感兴趣的风格独特新颖的舞蹈内容。

3.2.2设计符合少儿性格喜好与特点的动作素材

少儿舞蹈选择什么样的动作素材,取决于少儿自身的喜好与性格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能够表现主题。一些夸张和富有情趣的舞蹈的动作,能够吸引少儿们的目光和注意力,比如可以用《三只小猴子》的音乐来模仿跳来跳去的动作,用《蓝精灵》的音乐来表现跳步,在欢快轻松的环境中使得他们接受舞蹈动作的训练。

3.2.3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一格,变化多样

教学方法要杜绝给孩子留下刻板的印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变化多样,有效地激起少儿们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但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模仿各种动作,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好每一个动作。同时,也要注意多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刺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总之,要用多种形式充分地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使舞蹈内容能够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4丰富少儿舞蹈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孩子容易对单一重复的动作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我们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舞蹈不是单纯玩乐,舞蹈教师要通过舞蹈教学帮助少儿塑造自身形体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而且还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在理解和表现少儿舞蹈作品的基础上,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树立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以及审美意识。

4结语

总之,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舞蹈老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和锻炼中来,进而培养他们热爱舞蹈的兴趣,这不仅对于他们自身形体美的塑造,而且对他们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构建,进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少儿舞蹈的教学及创新[J].四川戏剧,2008(5).

[2]王珊珊.少儿舞蹈教学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3]巩静洁.关于少儿舞蹈教学的一点思考[J].兵团工运,2003(11).

[4]赵清霞.少儿舞蹈教学刍议[J].歌海,2009(3).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以上媒体的、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体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娱乐、商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激发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很大的热情。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普遍不受学生的欢迎。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的心思始终留在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过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与特效,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喧宾夺主、折本逐末的现象,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被分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情境创设与限制想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学习责任,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实践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也会反过来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经过多媒体的呈现,往往简化了在大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利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对策

(一)适度使用多媒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多媒体,教师需要有所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变,突出实效性。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来说,诗词、小说、散文,以及一些记人写景的屏幕,文学性较强,比较适合创造情境,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议论文、说明文逻辑性较强,重在说理,使用简单的图表即可。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获取知识的平台,扮演一个促进者、协助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自身的感悟、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多媒体的功能在强大,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侵占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如果整堂课都在播放音乐、视频,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我们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诗词曲赋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但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另外,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数量也要与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匹配,大胆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简洁明晰、重点突出。

(四)重视语文素养与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讲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借鉴优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四、结语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扩大知识容量的同时会增加认知负荷,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主体性、时效性原则,重视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玉寒.网络信息时代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5(09):109~111.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5

 

文学语言研究中的“三不管”沉寂局面,一时很难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循规蹈矩,踏着前人的脚印,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视野越来越狭窄,范围越来越细小,论题越来越陈旧,好多值得令人思索与玩味的宏观现象•,不少文学爱好者需要学习与借鉴的微观侧面,均被学者研人视而不见,或故意回避,不敢认真去挖掘与研究或老是旧调重弹,不断重复前人已经发现或解决了的问题,不厌其烦地阐发古人早已论实了的结论。死抱现成的知识不放,不想发现新现象,扩大新视野,自己不能独立思考解决新问题,总结新规律,因而论题再也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成为滞销的故旧产品而失去了读者市场,原也是不足为怪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经济发展如此,文论建设也是如此。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跟前人洋人邯郸学步,只能自甘落后,难望世界先进之林的项背。   “创新”往往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导,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驱动力,是沟通人们创造性思维的桥梁。   一个民族突出怎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态势;创新思维发达的国家,往往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先进国家。下面想谈谈新近发现的几个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国人主要的审美意识及其表现方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审美意识的产物,它肩负着表现国人主要审美意识与审美信息的重任,‘反映国人文化生活与社会风尚的神圣职责。所以首先要深悉国人的审美情怀,要熟识他们惯常使用的主要审美观点及其主要的表现方法。   一提到审美观点与表现方法,人们就会想到:“眼见之美与耳听之美”,以为这是最主要的美感。人们喜爱欣赏舞蹈、音乐,就是具体的体现。其实这是从外国来的“舶来”看法,如其真是这样,那么文学作品中应该大量表现这方面的美感了,但经常看中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提出异议,好像并非如此。中国人的最基本“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似乎并不是这样的。   根据传统习惯,中国人处处用“味甘之美”来表达美感。譬如评论文章,美好的文章用“意味深长”、“回味无穷”、“耐人寻味”来赞美;差的文章用“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来批评。   好的文章,还可用“犹食青果,起苦涩而后获清香”来比喻。,如为广大读者欢迎,取得轰动效应的就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例如:“白乐天的《长恨歌》和《琵琶行》之类的诗在中国的旧社会中,一千多年来都脍炙人口,”•…”(郭沫若《关于白乐天)})由此可见,国人是以“味甘之美”作为最基本最主要最权威的美感标准。   也不限于评论文章或文艺作品,其他看到的或作者系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名誉会长。   听到的美好事物,也拿“味美”来评论。譬如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歌唱,也用“听得津津有味”、“歌声甜美”等来表示;最典型的例证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杨伯峻译注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论语译注)})可见音乐“味道”之胜过“肉味”,顿使肉味感觉淡化而消失。又如看到美好的风景与形象,也用“看得津津有味”“秀色可餐”等来表示。例如:“韦小宝侧头看去,见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脸蛋微圆,相貌甚甜,一双大大的眼睛漆黑光亮,嘴角也正自带着笑意。”(金庸《鹿鼎记}))形象美好,被写成“相貌甚甜”。又如:“曾仁祥酷爱山水,寄情自然,认为‘姿三洞之胜闻天下’,因此,在任官期内,特请亲朋好友前来分享饱餐‘三十六洞天’的奇景秀色。”(《金华日报》1998.7.27)对“奇景秀色”也可“分享饱餐”。由此可知,不管“听的”、“看的”,都可用“味觉”来表示美感。   此外,礼仪交际、谈吐对话、鉴赏书画、评论事物等等,不时运用.‘味觉”来表示。因此,“味甘”的美感,不仅是国人主要的审美意识,而且也是表现审美意识与信息的主要方法。例如:善于说动听好话的,称为“嘴巴很甜”;双方同心之言称作“甜言蜜语”;阴谋家表里不一的谈吐,被名为“口蜜腹剑”。听了悦耳舒服的话语,会说“好像吃了一杯冰淇淋”;描写城市的宁静的夜晚却说:“城市的夜,恬静得像一杯冰镇汽酒”(言辉文);“少年冠军”小彬彬,认真地在父亲棋摊上学习,也说“看得津津有味”(《报刊文摘》97.10.23);描写战争也说:“充满着火药味”,甚至有人说:“含着药味的月色”(陈耀炳文);生活过得很美满,也可说:“看到房东老太太一个人过得有滋有味儿”。(同上《文摘》)现代大作家郭沫若、茅盾等都很长寿。他们认为书笔有味,似美撰佳肴,可滋补养生。宋人李淑就有“三味”之论,认为经书味同“太羹”(肉汁),史书味同“折姐”(肉食),子书味同“酶酿”(肉酱);周带堂认为,“三味”是指“经书如米谷,史书如蔬菜,子书如点心”;寿沫邻则把“三味”理解成“读经味如稻粱,谈史味如肴撰,诸子百家味如酪酶”。苏东坡也认为读书既饱“眼福”,又饱“口福”。钟嵘在《诗品》里明确提出“滋味”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钟嵘已经知道美在“滋味”,知道“文已尽而意有余”(即“余味”)更美。因此,羊羔美酒、山珍海味象征着最美好的生活。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以特殊食品宴请家人或客人,作为欢庆方式:如元宵煮汤圆,端午裹粽子,中秋尝月饼,春节吃年饭等等,很少举行“舞会”或组织“家庭音乐会”,由此可见国人的美感倾向所在。#p#分页标题#e#   究其原因,西方在公元前384年,希腊、罗马就有“悲剧”(摹仿好人)、“喜剧”(摹仿坏人或滑稽可笑的人);“酒神颂”利用双管箫乐和竖琴乐摹仿各种声响。因此,柏拉图、亚理斯多德、贺拉斯等美学家,就有条件开始讨论与研究形象之美与声音之美诸问题,从而创导产生了“理念”“摹仿”等的“感性学”,所谓“Aestheties”(美学)。中国在同一时期还没有戏剧,要到元、明以后方慢慢兴盛起来;当时可能大部分人还处在游牧时代,以放牧六畜为最关心的对象。所以认为羊是六畜中最可口的美食,使我联想到《说文解字》中关于“美”的解释:“美”从羊大,羊大则肥美;美,甘也。(见《说文解字》羊部)这也许是中国人“美感”的起源,也反映了传统主要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以后,也可能会向其他方面,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发展,但“味甘之美”(即“味觉之美”),一直“雄居首位”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许就是与西方美学中心不同的根源,也许就是今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论美学”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面相声气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如刘禹锡所说:“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刘祝也说:“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文心雕龙•夸饰)))要深刻全面地塑造人物的思绪、情怀乃至灵魂,还得仰仗其他许多非语言成份的襄助,才能成功地完成。譬如语境、神色声气等的描写,都是不可或缺的。前者是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影响,当另文叙述,暂且勿论;后者却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伴随产物,须臾也不能分离。诸如脸色、神情、声气、身势以及一些姿态与动作,均是人物精神世界的直接表露。西方语言学家把“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来。”①声气息是人的生命意识,刻划描摩声气息是创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个理论与卜商的《诗序》所言,略有相似。他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中“磋叹之”就是与“声气息”有关,“永歌之”是朗颂与歌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是身势动作了。可惜,后来没有人仔细研究下去。   塑造人物形象,单纯描写人物的外表与话语,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往往使人物流于单薄平面,缺乏生气。对声气息等非语言符号的描摩,是协助雕塑人物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不单是语言的一种补充,而且是更加细致真实地刻划人物心态气味的要件,可以多方面帮助作者发掘与表露人物的生命气息。   下面仅就三个方面举例说明:首先,它是参与传达人物内心情慷和意图,显示人物各异的性格的重要侧面: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往往被情绪与意图所组成,语言无法表达的地方,可由声气息态协助透露。例如:①李莫愁举拂尘正要击落,见武三娘持剑在侧,微微一笑,说道:“既有外人插手,就不便在屋中杀人了!”她话声轻柔婉转,神态娇媚,加之明眸皓齿,肤色白腻,实是个出色的美人,也不见她如何提足抬腿,已经飘飘的上了屋顶。   (金庸《神雕侠侣}))李莫愁武功高强,行事毒辣,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但平时态度却温文尔雅,遇险不惊,神态自若,从容不迫,一副“艺高胆大”的武侠气色。这种内心与外表看似不一致实质上一致的性格,通过“微微一笑”、“轻柔婉转”、“神态娇媚”、“飘飘上了屋顶”等表情、声气、神态、动作具体又细致的描写,就逼真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光听她“不便在屋中杀人”等话语,是无法窥见她的性格的。   ②韦小宝虽然油腔滑调,言不由衷,但生性极爱朋友,和人结交,倒是一番真心。这一路和众僧谈谈说说,很是相得,陡然说要分手,心中一酸,不禁掉下泪来。(金庸《鹿鼎记》)韦小宝是一个狡猾机灵、又颇重义气的市井无赖式人物。据作者金庸在后记中介绍,只有他的“重义气”值得学习。此例通过对他脸色面相、语态神情的论述,既“油腔滑调,言不由衷”,又“极爱朋友”,“颇重义气”,陡然分手,居然“掉下泪来”等描写,他的性格的两个方面,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其次,面相声气,还可帮助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秘密,深刻揭示他的真实情感与意图。例如:③过不多时,澄心、澄观、澄光、澄通四僧齐来求见。韦小宝让四人入房,眼见各人脸有惊惶之色,他伸个懒腰,打个呵欠,懒洋洋的问道:“各位有什么事?”   (金庸《鹿鼎记)))韦小宝见各人“惊惶脸色”,知道事态严重,他们都忧心仲忡,便故意装出“伸懒腰”、“打呵欠”、“懒洋洋”、想去“睡觉”的样子,通过这些面相动作,显示自己束手无策;其实早已“智珠在握”、“成竹在胸”,有意戏弄他们以表示自己的高明。除了玉林微微一笑,略有察觉外,其余众僧无不被他装模作样的表面假象蒙蔽。作者这样写,用以揭露他诡计多端、狡诈多谋的个性的一个方面。   ④玉林接过看了,还给韦小宝,道:“原来是御前侍卫副总管韦大人,多有失敬了。”韦小宝心下得意:“你可不敢再小觑我了罢?”可是见玉林脸上神色,也没甚么恭敬之意,心中得意又淡了下来。(金庸《鹿鼎记)})韦小宝给玉林看御札后,听玉林说“多有失敬”,心中得意非凡;但看了他“脸上神色”,甚是冷淡,就推知“没甚么恭敬之意”,心中得意就淡了下来。玉林早已看破红尘,“高官厚禄”并不当回事情,因而显出“淡漠”的“神色”。韦小宝从神色中已窥知了他内心的真情。#p#分页标题#e#   可见“神色声气”,是一个人‘性命意识”的反映,面相身势也是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同时也都是说话的综合信息的一部分。它们都是人体活动的结果。从生理学讲,与人的肌肉、骨骼、血液、内脏的活动,腺体和内分泌腺的变化,植物性神经的反应,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的指挥有关,是取得协调一致的外部反应。②所以,从脸色、声气、身势中可以窥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的秘密,可以揭示一个人的真情实意;有时“言语”还有“虚假”“伪造”的成份,而“神情声气”无法掩饰内心的真情,可以不听“言语”即可推测内心潜在的奥秘。   再次,从神情脸色、声气身势中还可推导出内心真实的意图,推导出言语的“言外之意”,即潜在的交际隐涵或含义。例如:⑤韦小宝道:“你去拿来!”那喇嘛无奈,走到那胖大喇嘛身前,叽哩咕噜的说了几句藏话。   那胖大喇嘛以藏语回答,他正在杀猪也似的大叫大嚷,再夹入断断续续的几句藏语,更加难听。韦小宝从他的语气与神情之中,料想他定是不许这喇嘛取信,当即走过去在他脑门上狠狠踢了一脚,那胖大喇嘛登时晕去,另一名喇嘛即从他怀中取出油布小包,战战兢兢的双手递过。   (金庸《鹿鼎记》)韦小宝不懂藏语,但从他“语气与神情”中推知他“不许取信”;果为所料,韦小宝把胖大喇嘛踢晕后,另一喇嘛即从他怀中取出油布小包双手递过。⑥洪教主向他微微点了点头,续道:“白龙你到得宫中,这小桂子的事,可得细细查皇帝派他去五台山,到底有什么图谋。”韦小宝已吓出了一身冷汗忙道:“是,是。”心中十分欢喜,听洪教主口气,果然是派自己去皇宫了;向胖头陀瞧了一眼,心道:“你不泄漏我的秘密,算你是好人。”(金庸《鹿鼎记)})韦小宝吓出一身冷汗,是以为洪教主已经知道“自己跟小桂子”的秘密,但听他‘旧气”,又微微点头,还要他到皇宫后把“小桂子”的事查一查,并不知道这个“秘密”,于是“心中十分欢喜”,知道“言外之意”是“派自己去皇宫”了。   由此可见,面相声势、脸色神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与表现方法。虽然,除话剧舞蹈等艺术门类可以直接表现外,小说等文艺作品,仍须用“语言”加以描写,然而一个作家,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注意这方面的精心刻划,势必忽略这方面生命意识的描摩,那就削弱了人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降低人物形象的生气与活力。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虎虎有活气,他对脸色神情、面相身势细致人微的雕塑刻划,实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问题,文学语言不是单纯的客观事理逻辑的反映,它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语言,是一种饱含人物主体情绪的艺术语言,有时甚至是在人物变态心理支配下的一种非理性的语言。   以前,分析文学语言的结构与含义,强调以逻辑为基础;现在看来,这是极不妥当的。这不仅不能对话语含义作出正确完善的解释,有时还会带来困难与偏向。例如,分析“并互气“移就”、“反语”、“隐喻”等文学语言实例,往往会显得自相矛盾,有些甚至反映了个别人怪异逻辑(如“强盗逻辑”等),使解释发生了困难。于是有些修辞学家提出“有理而妙”与“无理而妙”两类的观点,想用来弥补上述分析的缺憾。   无独有偶,欧美语用学家研究语言运用二三十年,目前也碰到困难。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首先发明与倡导的语用学,原想用来弥补逻辑学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解释“交际隐涵”(即含义”)等意义问题,因而称为“逻辑语用学”(logieal一pragmatie)。目前,他们也遇到了困难。如斯波伯与威尔逊(Sporher,D,&Wilson,D)就认为反语(irony)、隐喻(mae-taphor)等用逻辑来解释,也觉得无能为力。他们建议可采用一种修辞语用学(yhetorieal一pragmatie)的方法来解释,也许对上述现象解释更有利。③可见中外学者发现问题有共同性,也可知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呢?我们得从交际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性质谈起。文学语言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理逻辑的反映,它常常伴随着说话人主观的思想与感情,包括说话人的形象思维、情趣爱好、认知方法、语用策略等等非客观成分在内。因此,“客观事理”往往已掺杂着种种“说话人”的主观因素在内,所以单纯从客观的“事理逻辑”上分析,往往只能得到它的近似值;它只反映了“语言内容”的一部分,剩余了一部分,而且有时却是相反或相矛盾的一部分,使言语的真实交际意图走了样。   举个例子来说,《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中有一段。〔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也!〔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按照事理逻辑分析,哥哥妹妹是直系亲属关系,现在老夫人要求女儿称张生为“哥哥”,可见她想建立和确定两人“兄妹”的“亲属关系”。如果单纯作这样的逻辑分析,老夫人言外的“真实意图”就不易察觉。事实上三个听话人,并没有完全按照“事理逻辑”推测,他们都按照自己“经验”推导,张生即从“面相声气”上察觉老夫人“声息不好”,意欲“反脸无情”;莺莺已听出“言外之音”,俺娘变了卦”了,违反先前承诺的“前提”,想“赖婚”了;红娘更已全面觉察老夫人的“真实意图”,因而叫苦使查连天,“这相思又索害也”。从此实例中可以看出,老夫人叫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只是一种“语用策略”,真正的“意图”是想“赖婚”。听话的三人按照“经验”,通过“声气”、“往事前提”、“语境”等非语言符号因素的分析,终于获知了老夫人的“言外之意”。#p#分页标题#e#   第二,交际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是全民性的。交际参与者不可能都是理想的说话者与听话者,都是理性很强的逻辑学家。恰恰相反,其中大部分人是文化水平一般的公民,他们的语言有时很可能是“感情用事”或“一厢情愿”,言语中掺杂着大量不合理的主观想象与愿望,因此言语显得斑驳不纯,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它们的内涵,往往是格格不人的。   举例来说:“他们中最特别的有两位: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鲁迅《且介亭文集•病后杂谈)})这个例子,大家认为用的是修辞中的“并互”辞格,其内容就不能用“事理逻辑”来分析解释。   “天下人都死掉”,显然没有这事实,却又剩下三人,前后自相矛盾。其实鲁迅要说的,正是那种不管客观实际,一味主观想象、一厢情愿的人;他说的当然不合逻辑,更经不起事理逻辑的分析。虽然说的既悖于事理,又前后矛盾,但却符合这位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主观愿望,所以很合乎他的“实情”。   第三,文学语言不能专门“研究人之外的语言”,不能专门研究它的结构与意义。换句话说,不能只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的语法结构规律,或只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语义规律,还应该重点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要研究“人与符号”的关系,因此,情况就显得特别复杂。“人怎样使用这些语言符号”,很难说就是为了“反映客观事理”,有时往往伴随着人的“情绪、愿望、想象、策略、主观意图”等,看来并不是单一的“反映事理”的动机。例如:“辜鸿铭不但纳妾,而且还有一套宣传应该纳妾的理论,他说:男子纳妾是天经地义,只有一个茶壶四只茶杯,没有见过一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   (转引自吴中杰《海上学人漫记》代序)这个比喻,初看是符合事实的,生活中确实只有“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而没有见过“一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但这仅是“喻体”部分,他的目的用来说明“主体”。“主体”是“只可以男人有三妻四妾,却没有女人有三男四夫的”,那是非常荒谬的。   他使用这个比喻完全是一种“语用策略”,想用合理的事实,来证明自己不合理的封建落后的人生观。我们研究“文学语言的修辞”,就是要研究“比喻”(符号)与“使用者”(辜鸿铭)的“关系”,一“本体”与“喻体”是“真一致”,还是“假一致”,不能草率地认为“喻体”符合事理逻辑,“本体”也一定符合事理逻辑,否则就会在交际中“上当受骗”。   此外,在“含义”推导过程中获知,各民族的“客观事理”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这一民族的“事理逻辑”,有时并不完全适用另一民族的“事理逻辑”。   例如中国汽车驾驶员在美国、英国询问“什么地方可以加油?”(Couldyoutellmewhere15thenearestpetr。1station?)“您能告诉我最近的加油站在哪儿吗?”美国人答:“维修站就在拐弯处”。(sor-vieestation15justroundtheeorner.)英国人答:“车库正巧就在我们前面。”(Garage15justbeforeus.)这往往使中国驾驶员莫明其妙,以为答非所问。   其实美国的维修站业务是以加油为主,维修为辅的;而英国的车库(停车场)是可以加油的。忽略这些文化语境的差别,是推导不出他们答话的“含义”的。   由此可见,研究语用现象,特别是文学语言的语用研究,是不能单纯依靠“事理逻辑”的;换句话说,就得同时运用“智力干涉”、“语境干涉”和“非语言符号来参与”等方法,与逻辑结合起来研究,才有可能解决“疑难问题”。因此,迅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语用学》(PragmatiesinChineseRhetoric),很有必要,“文学语言”的研究可以加人《汉语修辞语用学》新学科之内。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必要性;基本原则;内容;美学体系

幼教期刊是积累、传播幼儿教育知识的物质载体。幼教期刊的编辑工作,作为一种人类自身的意识行为,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幼教期刊的编辑不论是有无意识,也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在按照一定的审美趋向进行期刊的策划、编排。虽然现阶段并没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这一专有名词,但随着我国报刊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研究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迫切。

一、构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必要性

(一)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幼教期刊自身发展的要求

我国古代较早时期的书册大都是以竹简为主要的载体,这种形式是以造纸业没有出现为前提的,主要是出于实用和经济的考虑。东汉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质的书册开始出现,其是以线装书为主要的载体形式,虽然表面看来较竹简的形式美观,但仍旧是以合乎实用为主要的目的,这个时期还不能说就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理论。随着现代期刊编辑事业的产生和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享受美的追求,审美意义对于期刊编辑的影响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期刊整个出版过程的美学追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完善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学是研究人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1]但美学理论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它需要现实的能够具体表现审美标准的客观事物来对美学理论进行阐释,因而出现了涉及各种艺术门类的美学分支。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可以扩展美学的理论体系,对于美学系统的总体建设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读者和作者对于期刊发展的要求

幼教期刊的读者虽然范围较小,主要是幼教工作者、幼儿家长以及一些对此方面感兴趣的读者,但是他们对于幼教期刊的要求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而另一个方面,幼教期刊对读者的美学影响则是深远的,将由读者带给他们的教育对象——幼儿。同时,对于幼教期刊形式美、科学美和装帧美的要求,也会因为其他类型期刊编辑美学的提高而有所要求。因此,构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体系,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

二、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基本原则

幼教期刊的编辑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编辑美学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指导幼教期刊编辑活动审美行为的准则,我们暂且称之为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原则。

(一)文字语言的简约明了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同样可作为幼教期刊文章语言的审美特征。通常期刊对所登载的文章有一定的字数要求,这样做是为了较为经济地利用有限的版面,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在期刊编辑的过程中,对于所审查的对象要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尽量删掉多余、重复和无用的内容。当然在运用此项原则进行编辑时,不能因为简约的需要而将稿件内容割裂开来,我们所倡导的简约原则是在保证文章内容的连贯一致基础上的。

(二)总体内容的充实丰富学术期刊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读者展开该学术领域的研究前沿、实践脉络和发展方向,阐明事物、现象或者问题的本质,运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因此,幼教期刊在编辑过程中要做到对于编辑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力求达到深度和广度上的目的。要将这一原则贯彻始终,就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选题,表达的内容要具有说服力,材料具体翔实,文章重点突出,版面优化。

(三)创新发展的个性凸显

幼教期刊的发展,同样需要求变创新,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形势做出一定的变化。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教期刊也应当以正确恰当的变化手段,使期刊在不同时期的局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但又不至于破坏整体上的一致性。创新发展意味着期刊内容和形式上的多种变化,以求版面和整体具有动态的、立体的美感;个性凸显则意味着保持幼教期刊的独特品质,不因多变的形式而丧失其最本质的幼教特征和幼教情怀。

(四)期刊整体的和谐一致

国家一直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将和谐一词用在幼教期刊编辑美学当中,能够使得期刊编辑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排列组合或者相互运动,从而产生出较为完美的配合。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活动中所讲的和谐一致原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形式的变化与内容的要求相互协调一致;二是局部与整体之间在表现特点、布局机构和比例关系等方面相互协调一致。[2]和谐一致原则的应用,使得幼教期刊呈现出主次分明、图文相宜的效果,能更好地发挥其传授知识于人的作用。

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内容

幼教期刊编辑美学体现了编辑人员对于期刊美的追求,具体表现在版面设计的形式美、期刊内容的科学美、学术论文的结构美和刊物装帧的技术美。[3]幼教期刊要体现幼教事业的特点,与幼教的学术定位、内容和风格相吻合,就要形成刊物独特的、个性化的版式和封面设计风格,让人们在众多学术刊物中能够快速找到,并感染到幼教的气息。版面设计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充满生机和幼教气息的视觉感受,让人一眼就有“想看、喜欢看”的美感享受。期刊内容的科学美,主要体现在所刊登的学术论文蕴含的科学性上。论文内容要求客观、科学和完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学术论文的结构美,则要求所登载的论文要结构合理,内容详尽,格式正确,真正能够体现出学术论文所应具有的外在格式要求。而刊物装帧的技术美,则更多体现了匠心独运的对美的追求,通过一定的装帧技术,使期刊更好地凸显出文章内容和编排上的编辑美感。不论用哪种手段和表现形式装帧期刊,都应以期刊内容为设计的依托和灵感的源泉。幼教期刊编辑美学,要求在期刊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达到文章内容上的科学美感,还要在形式和装帧技术上力求达到美学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期刊自身继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读者和作者对于现代幼教期刊编辑的更高要求。

四、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研究方法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幼教期刊编辑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为基础来认识编辑工作的,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辑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幼教期刊编辑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变为抽象的一般原理,并继续指导着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实际进程。

(二)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要求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揭示某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脱离了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就可能不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前后联系,就会变得孤立,而没有逻辑方法的运用,历史的就只能还是历史的,没有任何的发展变化可言。因此,对于幼教期刊编辑美学的方法研究,要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结合,从现实和历史两个角度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研究;述评

一、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背景

我国美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百年中,中国美学研究主要脉络如下:20世纪初,以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用西方美学标准研究中国文学艺术;20世纪30、40年代,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20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美学研究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全面开放,美学研究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以吴冠中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弘扬民族之美的探索,掀起长达数十年的关于什么是美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和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成立。朱光潜教授在首届全国美学学会上做了关于美学和美学史研究问题的讲话。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探讨了审美教育、中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出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2003年,袁济喜在《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一文中指出:“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1]1993年美学与文艺研究丛刊出版;1996年《美学与艺术学研究》创刊;21世纪初,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三大出版工程”。这些文献代表了当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水平,但未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学”“中国经典美学”进行具体、明晰的界定。[2]2013年11月,在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新高潮。

二、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篇名搜索。至2020年12月,共获得文献189篇。其中期刊论文102篇,博硕士论文3篇,报纸文章84篇。期刊论文作者来自高校的文章有72篇,来自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9篇。从基金来源看,国家基金项目14项,部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19项。中华美学精神平台相对较高,主要有《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社会科学辑刊》《艺术评论》《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重要学术期刊,《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汇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此外,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也是近年来中华美学理论成果的重要平台。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体系。已有成果集中在理论来源及特质、理论体系构建及原则、理论研究意义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等方面。

(一)理论来源及特质

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来源及特质。学者从思维、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肖朗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着手,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存在于民族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交合、立象尽意的美学论。[3]仲呈祥从民族思维方式的角度论证了中华美学精神是民族思维和民族学理标识。[4]李怀亮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论证了儒、释、道各自对应的美学精神,认为三者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本源。其中,儒家文化强调秩序,道家文化最富创意,佛教文化最具悲悯意识。[5]张利群认为,中华美学以中华美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风范与美学传统,塑造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魂魄。[6]笠原仲二以人为出发点,论证中国人美、丑意识或者美、丑观念的本质是以人类的生命状态如何为核心的。[7]97祁志祥认为中国人对于美的思考存在于“味、道、心、文、适性”五大范畴中。[8]毛国宣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提出汉字造字充分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中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与意识。[9]上述观点对于学界更加深入探讨中华美学精神这个理论命题具有启示意义。

(二)体系构建及研究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研究的原则。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仲呈祥等认为,应该在发掘、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中华美学;应该从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引领作用。[10]尤西林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对中华美学精神不能囿限于美学史研究,而要在实践领域激活逝去的审美意识。[11]仲呈祥立足于现当代艺术现象,从实践的角度指出,当代艺术包括电影、戏曲出现了很多以丑为美的东西,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必须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当代艺术的实践。[12]高建平从时代性的角度强调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13]中华美学精神提出后,关于其理论构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从研究结构、现代转化、文化意识等方面做了探讨。李若飞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范畴在历时结构上是一个知识积累、意义丰富和创新的谱系;在共时结构上是一个从艺术实践凝练到抽象的哲学范畴的往复系统。[14]彭立勋认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是构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内容,要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古典美学和文论进行挖掘和创造性转化,使之更能体现中华美学精神。[15]潘国好主张通过文化系统意识、文化特征意识、文化演进意识系统地认知中华美学精神。[16]高建平认为要结合当代审美和文学艺术的实际来研究中华美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及现代转化。[13]

(三)指导实践的研究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的研究。学者从价值观、学科建设、美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肖罗从价值观的高度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道”和“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融注在文艺创作中。[17]丁振海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在于强调以艺术的载体和审美的方式彰显思想的、道德的力量。[18]张金尧主张运用中华美学精神内蕴指导学科建设。[2]刘三平立足实践,探讨了戏曲艺术中和之美的审美形态,认为戏曲作为重要的传统艺术应在美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发展。[19]吴爱邦从指导高校美育的角度认为,高校美育应该从教育实践方面入手,在中华美学精神的语境下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20]

(四)理论研究的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有何意义。学者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创作的民族性、对现当代艺术的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金雅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认为,中华美学精神在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涵育人的灵魂境界,挖掘民族美学资源,强化民族美学学理方面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为当下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21]王离湘从艺术的民族性角度探讨了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怎样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理论指南,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健康持续发展。[22]李心峰强调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下创作的作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认为中华美学精神、自成一脉的中国艺术精神,要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让中国精神以充沛的正能量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23]刘成纪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的国家精神,也是认知天下和不断反顾自身的基本起点。[24]金雅从艺术批评的角度认为,中华美学精神为中国艺术的发掘传承、开拓创新,以及在中西化合、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丰富推进当代批评实践,提供了价值向度。[25]

三、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成果较丰硕,发表平台相对较高。整体上看,研究的理论性较强,但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性及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研究不足

1.研究偏理论性、宏观性。个案实践研究相对匮乏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探讨方面,偏理论性,偏宏观,但实践层面的研究不足,缺乏对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具体个案的实践研究。当今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只有在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宏观理论构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详实的指导案例个案的研究,突出个案的特色和重点,才能使研究结果具有针对性,具有时代价值。

2.理论研究体系尚需完善。目前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理论水准。笔者认为,虽然中华审美精神源于历史,但不能局限于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只有把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其在现代研究中的意义。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地结合个案关注审美的现代转化,使理论和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性转化。

3.研究支持平台不足现有研究成果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国家基金项目成果,这表明相关的研究平台严重不足。面对文化全球一体化以及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大量以丑为美、混淆视听的文化现象的现状,国家应提供更多的研究支持平台,把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提到国家的层面,加大对中华美学精神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二)研究展望综合以上研究现状

后续相关研究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开展具体、详实的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个案的研究,使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古为今用,对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具体案例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引导社会发展。建议学界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现象,探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或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方式、方法。第二,深化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体系研究。目前的研究虽涉及理论来源及特质、研究原则、理论体系构建以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理论研究意义等方面,但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解读,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未来的研究可以立足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提出、现有观点以及相关的知识框架所涉及的问题和范畴,对中华美学精神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已有理论,探讨中华美学精神哪些属于传承,哪些是新内容的融入,哪些是全新的观点、理论,以达到对中华美学精神全面、深入的阐释和理解。第三,拓展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多从学者的视角展开,从普通民众或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作为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与传承的主体实施者或受益者,普通民众或传统文化传承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认识和参与意愿,是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保障。

四、结语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经历由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印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转化。只有将其转化成当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华美学精神才能引导社会发展,展现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济喜.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140-146.

[2] 张金尧.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学科建设[J].艺术百家,2015(6):118-122.

[3] 肖朗.从《周易》看中华美学精神的源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5):3-8.

[4]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2.

[5] 李怀亮.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J].人民论坛,2016(24):40.

[6] 张利群.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N].文艺报,2016-07-06(003).

[7]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 祁志祥.中国美学精神及其演变历程[J].文艺争鸣,2020(1):101-103.

[9] 毛国宣.汉字与中华美学精神[J].中国文学批评,2017(3):5-12.

[10] 仲呈祥,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理论与实践[N].中国艺术报,2015-09-09(003).

[11] 尤西林.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J].人民论坛,2017(10):68-72.

[12] 仲呈祥.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5-129.

[13] 高建平.关于中华美学精神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7(2):165-172.

[14] 李若飞.中华美学精神的知识谱系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16(12):181-185.

[15] 彭立勋.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J].艺术百家,2015(3):19-23.

[16] 潘国好.论围绕“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几个文化理论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17(3):170-177.

[17] 肖罗.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N].光明日报,2015-10-20(001).

[18] 丁振海.中华美学精神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N].人民日报,2015-03-24(014).

[19] 刘三平.戏曲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J].民族艺术研究,2016(2):64-71.

[20] 吴爱邦.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1):37-44.

[21] 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意义[N].浙江日报,2015-06-26(014).

[22] 王离湘.中华美学精神是艺术创作基本遵循[N].河北日报,2015-06-12(11).

[23] 李心峰.“中国精神”是篇大文章[N].人民日报,2015-10-30(24).

[24] 刘成纪.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J].文学评论,2016(3):13-18.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8

目的研究封面的造境之美对文学童书装帧设计的意义。方法以阐述造境的内涵为切入点,从文学童书封面的图形、色彩、文字和材料4个方面出发,分析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探讨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结论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要具备文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让封面内容的精神美和艺术的形式美相互渗透实现完美统一,才能使孩子们通过封面艺术准确领会文学书籍的内涵与气质,带领读者进入充满艺术气息的情感世界,感受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

关键词:

封面;文学童书;造境

文学童书是影响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载体,而童书封面则是孩子了解书籍内容的主要渠道,在书籍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人们对书籍封面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优秀的文学童书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分析研究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引领孩子进入一个意想的情感世界,从而极大地满足儿童的“悦读”需要。

1造境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内涵

1.1造境的含义

何为造境?“造境是指人们在审美意识支配下塑造的‘第二自然’。这‘第二自然’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自然,它可以使人暂时超越自我,无所顾忌地追求美、体验美,从中得到一种心灵满足[1]。”具体来说,意境是在具象的基础上,想尽办法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引发人们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造境即为创造意境[2]。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明确提出了自然的美无法自动成为艺术美,要重视主体的抒情表现,让造化与心源高度统一。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意象组合的描绘,诱发人们产生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意境是一种情感体验,是研究和表现中国美学审美意识的重要范畴,是创造、品评作品的标准,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1.2文学童书封面造境的内涵

文学童书作为特定的精神产品,其本身就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它在意境美的表现上与中国传统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文学童书的封面也是如此,除了具有保护书籍的功能之外,还可以让读者通过封面的艺术形象来预测书籍的故事,反映文学童书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艺术家追求的意境美,所以说,封面的设计过程也是造境的过程,“借景造景,以境感人”应伴随始终[4]。由于在儿童欣赏阅读的过程中,不具备正确的评价审美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封面的各种设计,因此文学童书的封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传达出特有的文化意蕴,既要体现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艺术氛围,又要凝练特有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赢得小读者对书籍的认知和赞誉,使孩子从阅读到体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以此来启迪儿童的心智,陶冶儿童美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

2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

创设意境虽然是客观的情景空间,但是其依赖物象而存在,正确运用封面的各种元素,去营造文学童书封面艺术的意境之美,可体现文学童书内在的精神内涵与审美追求。在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造境过程,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书籍本身的主题与内涵出发,通过想象封面中形象化的文字、色彩、图像、材质等元素,营造出特定的意念情景,这种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就是意境美的具体表达。

2.1以形造境

以形造境就是用封面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表达主观情感而营造的艺术境界,也是中国美学特征中“以形写意”的艺术表现[5]。“形”是事物的表象,“意”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形是意存在的依托,意是赋予形的生命,两者之间强调表里相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意形交融合二而一,因此,在书籍设计中“以形表意,以意传情”是创设意境美的主要手法,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美,正是运用图形本身蕴含的特定韵味和情境所营造的。文学童书封面中的插图是儿童获取书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体现书籍内涵的外在展现。图像不但能将书籍中的知识形象传递给孩子,还可以通过自身直观的艺术形象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孩子们,引发孩子们的意境联想,对营造封面的意境美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大自然的声音》封面设计,书中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聆听动物们与大自然的不同声音的故事,因此人物与森林中的动物就成了封面图形的主体,设计师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在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上,所有图形的艺术处理都没有脱离书籍的内涵和气质。如果选择写实的人物和风景来表现,则过于直白,有损文学童书的童趣和意蕴;如果选择太抽象的造型,则又很难传达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思妙想,因此,用插画的艺术形式对封面进行了处理,整体画面在表达儿童活泼趣味性的同时,融入艺术气息,增加文学笔墨的韵味。至此,封面图形通过插画的艺术表达,巧妙地将“意”引入到形式美中,让图形的传情达意得到读者的认可。

2.2以色造境

色彩是感情的语言,是“眼睛的诱饵”,是揭示书籍中心思想,点亮书籍灵魂的重要元素[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中的“阴阳五色”学说,将黄、青、赤、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说与土、木、火、水、金的五行说相联系,色彩并非仅仅是物理性、生理性的视觉元素,更多偏向于民族文化观念的表达,使色彩超越了视觉的范畴,拥有了神秘而特殊的隐意[7]。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界的色彩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人们从色彩中获取灵感,营造特有的意境,极具意趣。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而言,色彩对营造意境美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色彩的封面,孩子们就无法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书籍内容,相反,如果有意识地去安排色彩,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色彩感知的能力,勾起孩子们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文学童书封面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用,不仅受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同时也受文学书籍内涵的影响。首先,儿童时期好奇心强,都是凭借自己的内心情感去选择事物,活泼新鲜、简洁明快的颜色,能快速激起孩子们内心的活动并激发愉悦的联想,其中,红、黄、绿、橙、蓝、白、黑、紫色是孩子相对喜欢的颜色。其次,色彩可以通过自身性格来扩充书籍内容,强化文学书籍的内涵和意蕴。封面的色彩要充分表现文学书籍的内涵,设计师要善于用色彩塑造整体文学气氛,依据色彩的性格来抒发特定的文化意境,让孩子仅凭封面就能沉浸在文学童书的意蕴中。红色给人热情活力、黄色给人温暖快乐、绿色给人安全健康……《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封面设计见图2,是一部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封面色调以蓝色为主,蓝色给孩子一种活泼、理性、宽广之感符合孩子的童趣心理,同时,蓝色又充满科幻、智慧的信息,这与书籍的主题和创意相呼应,并用虚虚实实的山峰营造出魔幻般的浩瀚空间,引发小读者无限的想象。

2.3以文造境

文字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抽象但极具内涵的美学符号[8]。它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和空间构造来表现字形,抒发特有的情感,用于表情达意,由此将抽象的线条升华为艺术的高度,使读者在优美的点线之中体味形体姿态、情感意境。正如著名书画篆刻家、装帧艺术大家钱君匋先生所说:“学书法,与装帧更有直接的关系[9]。“由此可见,文字对中国的书籍设计从品格样式到文化理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字的艺术化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赋予书籍特有的情感魅力,从而使书籍焕发出璀璨的生命力。在文学童书的封面中,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表情和美感功能,通过直觉经验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心理,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与主题相符的意境中。封面中的文字包括:书名、编著人、出版社等信息,主要是帮助孩子了解书籍中所传达的主题,然而在审美意识支配下,文字有了更多的内涵,通过对文字设计,能引发诱发孩子们的审美想象空间,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文学意境。如何在封面设计中运用好文字造境,要取决于设计师对文字艺术和文学童书内涵的准确把握。当前,文学童书封面的文字造境主要围绕文学的体裁和儿童的性格展开,由此文字造境可大致分为:书法文字和卡通文字两类。书法文字具有高度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意境,以其古朴清雅的艺术风格,让书籍富有气韵生动的文化气息,在文学书籍中被大量使用。封面中书法文字往往是富有和谐节律的,字形结构、章法的旋律,用笔、用墨、线条的节奏,这些都能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魅力。《小巴掌童话》封面设计见图3,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书籍,封面设计中准确运用书法艺术,用清新多姿的字形结构,健美的笔法变化,搭配沧桑感的淡黄色调烘托出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表现出优美清雅的通篇气象,并给人耐人寻味的文化感悟,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真善美的童话王国。其次,卡通文字的造境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文字能拉近孩子与书籍之间的距离,让封面充满天真浪漫的想象,从而达到引导孩子动手探索书籍内容的目的。《神奇的造字工厂》封面设计,封面采用了幼稚的书写风格,笔画与空间互动,形神合一。整个封面活泼生动,意蕴十足,用独具匠心的文字传达出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孩子们可以产生奇妙的联想,让其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感受封面所带来的神秘意境。

2.4以材造境

材料是设计造物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设计语言[10]。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材料美的观点,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看出材料自身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材料之美直接影响到设计造物的优良。材料具有物质性与精神传递相融合的特点,是艺术家掘美的重点,不同的材料属性能引发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而带来各种联想和精神暗示。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材料对造境的影响是根本的和永久的,关系到书籍的印刷工艺和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在封面的设计过程中,“量体裁衣”不能追求纯粹的形式装饰,忽略根本所在,应以儿童的阅读特点为入手点,把握材料的精神属性,运用特殊的质感肌理去表现特定的文学意境,这一过程就是精神物化的轨迹,即以材造境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中国传统绘画座右铭式的法则,以材料去引发情感是设计中常用手法。材料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物理感受,也能产生心理反应。如:布质的封面能引发朴实怀旧,木质的书籍封面能引发自然和沉稳,金属材质的封面又能带来科技梦幻……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意境。因考虑到成本价格、印刷工艺等问题,书籍封面中运用特殊材料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一般情况下纸张运用最为广泛,而纸张的肌理、厚度就成了营造特定意境的关键因素。周建明设计的《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封面,整个封面除了书籍名称以外,只有简单的花纹元素点缀,设计风格较为简洁,但简洁不代表简单,其关键在于书籍封面选用肌理较强的艺术纸,搭配烫金元素的装饰,瞬间给人经典、宁静、低调、奢华的厚重感,这样材质的选择符合书籍内容的精神气质,能将小读者带进文学的意境中。

3儿童书籍封面的造境感悟

首先,造“整体”之境。《荀子•劝学篇》:“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强调从“全面”和“纯粹”两个方面追求完美的美学原理,从中窥见出整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11],因此,运用封面营造书籍的意境美也要考虑整体,注重封面意境与书籍内涵的完美统一。文学童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书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气质,文学童书的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进行艺术创作,使封面与小读者进行思想交流,体现作品凝练的艺术意境。其次,造“情感”之境。学者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从创作到诞生,整个过程是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实的心理体验,艺术品的各种视觉语言又都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封面的意境实际上是理智和情感复合物,是利用色彩、图像、材质、文字等形象与情感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因此,造境离不开读者的情感交流,只有从情感入手,把握孩子们的视觉心理感受,才能带领孩子进入一种富有童趣的意想世界。

4结语

造境是书籍设计的最高境界,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又是美化书籍的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艺术语言,将书籍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封面中,才能提升文学童书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层次,营造出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之美。

作者:张晓辉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积成.浅谈造境[N].美术报,2013-06-29.

[2]曹辉.色彩的意境与视觉冲击[J].装饰,2003(4):92.

[3]蒋敦明.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J].中国出版,1994,(10):52—53.

[4]阎鹤.书籍设计多维度空间形态的表现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2):38—41.

[5]蔡淑兰.论儿童文学的情感教育意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8.

[6]刘萍,韦照红.瑶族民俗文化书籍设计[J].包装工程,2015,36(2):141.

[7]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2):102—103.

[8]翟建平.市场经济下的书籍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4,35(10):99—102.

[9]应艳.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J].包装工程,2014,35(2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