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例6篇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2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2011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提出的要求,也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解决30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列入2013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各级水利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关系全局的、长远的民生工程办实办好。

2严格工程规划管理

要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在规划编制中,要统筹协调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实现区域供水的,应优先采用区域供水方式,对暂不能实现区域供水的,要按照区域供水的标准和要求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留好和区域供水工程的接口,为区域供水打好基础;要统筹考虑供水管网布局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村庄建设规划内的供水设施要一次做足标准,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要整镇、整村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一个销号一个;要依据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标准,统筹落实水源地水量、水质和周围环境安全保障措施,推进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3落实财政投资政策

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资金要按照“地方为主,省级以奖代补”的原则,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共同筹集。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社会资本兴办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享受与政府兴办饮水安全工程同等的电价、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市、县人民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和考核奖补办法加强管理。据测算,要全面解决泗洪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投入资金1.6亿元左右,若要3~5年内完成,每年需投入4000万元左右。考虑到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省级财政可参照农村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的省级补助标准,在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级考核后,对重点县和一般县分别补助工程总投资的50%和40%。为推动工程加快实施,省财政可按照各市、县(市)年度建设目标预拨一半奖补资金,年度工程全部完成并考核达标后,再拨付剩余奖补资金。

4严格工程建设管理

为确保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程序规范,管理有序,质量可靠,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立项以县(市)为单位,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按程序履行立项审批手续;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和群众参与机制,要加强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管,严格按工程建设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切实加强建设质量管理。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品质,力争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放心工程和民心工程。

5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泗洪县要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有关管理办法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工程管理、养护维修、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水费计征等规章制度,要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明晰农村饮水工程所有权,明确工程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政府投资建设所形成的固有资产部分,其所有权不得拍卖、转让,要积极探索工程管护模式,因地制宜采用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对个人经营的农村小水厂可由政府回购或者由原经营者继续经营,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技术指导,保障工程安全长效运行,并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县乡财政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以补偿水费不足和降低群众水费负担,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营经费的落实。

6建立水质监测体系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3

一、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人多地少,山大沟深,干旱缺水,是我县的基本县情。长期以来,全县农村40多万群众普遍吃水困难,绝大多数干旱山区群众吃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昼夜等水,人担畜驮找水,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我们从这一基本县情出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作为全县农村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村村通自来水”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精神,全民参与,苦干实干,全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饮工程建设投资801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775万元,借贷1035万元,群众自筹及以劳折资3208万元,先后建成了南部人饮、中部人饮、北部人饮、洛水北调、梁河北调等“五大人饮工程”,今年又新开建了总投资1320万元的店峡南调人饮工程,实现了送水上山、引水入户,从根本上解决了18个乡镇、243个村、3.77万户、20.2万人、4.57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加上2011年以前利用小人饮、水窖等形式解决的8万人,目前全县累计已有28.2万农村饮水困难人口吃上了自来水,占全县34万缺水人口的82.9%。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累计可解决31.2万人的饮水困难,占全县34万缺水人口的92%。事实充分证明,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仅让广大群众吃上了安全的、卫生的、干净的自来水,提高了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还减轻了农民找水、取水负担,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广大群众通过外出务工,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业、种植业,增加了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老百姓说是干了一件“祖祖辈辈想也没有想到的大实事”,省委书记苏荣赞扬“的人畜饮水工程是一件积德行善、造福百姓的事情”。

在人饮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以建带管、以管促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科技为保证,大力度推进工程建设,配套落实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人饮建设与管理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是:

1、顺应民意,超常规谋划农村人饮工程。我县群众饮水相当困难,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是广大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县委、县政府及时顺应群众的愿望,把人饮工程建设作为解决群众急需、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来对待,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县情、水情,果断决策,不失时机地把农业基本建设的重点从“坡改梯”转移到“旱改水”上来,抢抓国家实施人饮解困项目的历史机遇,大胆作出了利用3—5年时间实现全县“村村通自来水”的奋斗目标。一是在普查论证全县水资源及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长远发展,制定了《县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五年规划》,编制了年度实施方案,为彻底解决40.2万农村饮水困难人口的吃水问题绘制了蓝图。二是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依据地理状况,提出了因地制宜,有水源就近解决,无水源异地调水,大规模、跨乡镇、跨流域建设的基本思路,保证了人饮工程建设的正确方向。充分利用我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落差优势和关山林区丰富的涵养水资源优势,建成了中部山区人饮、洛水北调人饮和梁河北调人饮等三个自流式人饮工程;利用水洛河浅层地下水,建成了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两个高扬程电提式人饮工程。三是科学论证,大胆实践,采取“异地调水、自流引水、集中供水、远距离倒虹吸”等多种工程措施,分步实施了一批工程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受益范围广的大型人饮工程。特别是在洛水北调和梁河北调工程建设中,大胆采用倒虹吸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供水工程跨河跨沟、翻山越岭、进村入户的技术难题,降低了运行成本,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水情的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新路子。

2、先干后要,靠项目支撑农村人饮工程。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没有国家、省、市的大力扶持,没有项目上的有力支撑,要想建设大规模人饮工程根本无从谈起。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就是生产力”的思想,本着“有钱要干,没钱也要干,群众急需的事再困难更要干”的决心,敢想敢干,真抓实干,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向上争投资、上项目。201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六大人饮工程,完成国家投资3775万元。在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两点:一是发扬“三干”精神,就是有钱要干、没钱也要干的“敢干”精神,先干后要、干中争取项目扶持的“先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苦干”精神,在全力实施人饮解困项目的同时,对列入国家投资规划的项目,经过科学论证先干起来,然后在干中争取,既为项目立项争取了主动,又加快了发展步伐。去年实施的梁河北调人饮工程,就是在国家投资尚未落实的情况下,采取借、贷、垫等办法,超前建设的人饮工程。今年开建的店峡南调人饮工程,目前国家投资也尚未落实,我们已经全面开建。二是多方筹资。在解决配套资金方面,我们采取了财政挤一点、群众拿一点、投工投劳省一点和占地不征用、青苗不补产、树木不赔偿、入户自己筹等多种办法,有效弥补了资金缺口,保证了项目建设。五年来,仅群众自筹及以劳折资3208万元,占总投资的40%。

3、实干攻坚,大力度建设农村人饮工程。在人饮工程建设中,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上下一心、同台唱戏”的思路,充分发动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攻坚破难,超常规建设,强力度推进。一是每年都把人饮工程项目作为政府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县人代会上明确向人民代表报告当年新建的项目、通水的乡村、解决的人数,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县上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主抓领导、配合部门和乡镇,落实了工作责任,并制定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严格兑现奖罚。设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由水务部门选派3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蹲点抓实施,跟班搞质检。在项目建设中,围绕“建一流工程、建精品工程”的目标,把质量作为人饮工程的根本来抓,自我加压,严格把关,强化监管,全面推行招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四制”管理办法,坚持实行施工单位自检、建设单位复检、上级部门终检的“三检”制度。聘请水利专家现场监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这些措施,为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工程的优良率达到了90%以上。三是发扬“用一分钱办十分事”的作风,采取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利益驱动的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饮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如在洛水北调、梁河北调等工程建设中,在项目投资有限,施工管道穿越森林、岩石等特殊地段,施工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沿途乡村社积极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开挖、填埋管道2183公里,移动土石方143万方,折合资金567万元。

4、创新机制,高标准管理人饮工程。为了保证农村人饮工程能够长期、持久地发挥效益,我们采取边建设边管理、建设与管理同步进行、整体推进的办法,狠抓了以专管机构建设、群管网络建设、制度建设和供水服务为重点的建后管护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人饮工程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一是及时建立了专管机构。按照“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配备了管理人员,从而使工程管理从一开始就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县共建立了8个人饮管理所,配备了近百名专业管理人员。今年我们又从加强统管的需要出发,成立了全县人饮工程管理总站,配备了7名管理人员,促使各个环节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健全群管网络。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让用水户直接参与工程管理。以受益乡村为单位,建立了县、乡、村、社、户“五位一体”的群管网络。选择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管理,共建立群管小组258个,落实群管人员549人,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群众参与式管理的新路子。三是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2012年县上制定了《县人畜饮水工程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去年县上又出台了《县人畜饮水工程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暂行办法》;今年水务部门制订了《县人畜饮水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群众参与式管理办法》,各人饮工程管理单位相应制定了《泵房、蓄水池安全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安全操作制度》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还与群管人员签订了《工程管理合同》,使人饮工程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四是优化了供水服务。坚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在一水多用上求突破。按照工程配套到位、用水计量管理到户的要求,对所有建成运行的人饮进户工程都采取一户一表、当月收费、现场开票、按户计帐的公开水费收缴方式,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水费征收标准,定期上门开展服务,真正使群众吃上了明白水、放心水和满意水;对于富余水量,采取建立“用水示范户”的办法,引导、扶持受益户用自来水发展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了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目的。五是狠抓水利队伍建设。多年来培养出了一支爱水利、懂技术、善管理,爱岗敬业,吃苦能干,以专业人才为主体的领导班子和技术队伍,一年接着一年干,年年都有新发展,为全县水利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内在动力。

二、市人大一届三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情况

今年在市人代会上,我县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议案”,被市人大一届三次会议列为1号议案。今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7县区7.88万人,其中分解给我县2.28万人。为了真正把市人大一届三次会议1号议案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干旱山区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普遍缺水的问题,年初在县人代会上,县政府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自我加压,明确提出要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决定续建梁河北调人畜饮水工程,新开建店峡南调人畜饮水工程,集中解决农村4万人的饮水困难。在上半年开展的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水务部门把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作为“体现先进性、推动大发展”的具体行动,加大工作力度,超前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为促进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开展,除县上统一组织多次督查外,县人大在7月份集中两天时间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府闫市长在5月31日就市人大1号议案办理情况专门来我县进行了检查督办,进一步加快了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梁河北调人畜饮水工程已于6月底全面建成,今年解决了2.6万人的饮水困难,店峡南调人饮目前已经完成进户工程1500户,预计到年底可解决3万人的饮水困难,全年共可解决5.6万人的饮水困难,比市上下达任务超额3.32万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迫切愿望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

一是工程建设任务重,国家投资缺口大。在工程建设方面,近几年我们虽然连续建成和开建了“六大人饮工程”,到今年年底,累计可解决31.2万人的饮水困难,但与40.2万饮水安全人口相比较,任务还很艰巨。在工程投资方面,由于我们工程建设超前,而国家的投资拨款滞后,造成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二是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低。在工程管理方面,尽管我们采取了边建设、边管理和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办法,但这种管理模式仅停留在简单、单一的人工管理水平上,与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要求差距很大。这种落后的管理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工程运行成本,而且在水量调配、隐患排除、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等方面造成被动。

三是“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办法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工程管理的任务主要依靠专业管理单位,群众参与式管理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面对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供水网络,只有十几个管理所和几十名管理人员,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影响着人饮工程的安全运行。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人饮自供化”这个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国家饮水安全项目的投资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一、二年内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使全县40.2万农村人口全部吃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去年底,国家在全面完成三年人饮解困任务之后,整个工作重点已经由人饮解困进入到饮水安全的转折期。这个转折既符合我县农村人饮工作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这个转变的重点是在水质、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三个方面上提出了新的标准。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们按照国家饮水安全项目的规划标准,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报告、“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把全县剩余的25.2万农村安全饮水困难人口全部列入了规划本子,已上报省水利厅,争取进入全省安全饮水规划总盘子。围绕总体方案,我们将认真规划论证阳川人饮、河川人饮、水洛河川人饮和章麻河调水工程等一批骨干人饮工程,为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目标提供项目支撑。同时,在今后的人饮工程建设中,切实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和水质的化验监测工作,确保水源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要求。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49

1 农村饮用水工程供水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井水、泉水、冰雪融水等,很多地区的农民其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据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安全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不到66%,有近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要求。

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农村饮用水源缺乏有效保护,水质无法保障

造成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原因有很多,近年来农村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量的农药、化肥随农田排水或者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源面源污染严重,严重影响水质。

2.2 饮用水工程进展缓慢,饮用水安全无法保障人口依然较多

农村饮水工程是百年大计,是民心工程,是积德工程,过硬的质量是使其为农夫造福,为社会服务的唯一标准。 虽然我国已经建设了许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投入使用,但是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需求相比,我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依然缓慢,并且存在饮水安全工程招标投标市场混乱,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设计不合理等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2.3 工程管理不足,水质监测薄弱

落实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得好、长受益”的更本途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我国各个农村虽然已经实施有了一定的年头,水利部门虽针对一些项目制定了了一些管理办法与准则,但是管理过程中任有许多漏洞。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安全饮水均采用以安全饮水工程所在地行政村的管理为主,以招商引资企业管理为辅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行政村管理的基础之上,工程建立初期的费用由水务部门来负担。由于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部门又很少举行相关培训,导致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提升,无法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 缺乏农村饮水工程及水源保护长效机制

我国每年人均用水量超过500m3,由于地形和气候差异很多偏远山区供水任然没有保障,政府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依然欠缺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现象。在水源保护这块缺乏政策引导和长效机制,无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3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3.1 设立水源保护区,推进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

地方各级、环保等部门等应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同时应强化对农村饮用水的评估力度,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等重污染源企业要加强执法监督力度,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水源安全。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水源保护建设,加强对水源周边生活污水、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治面源污染。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水污染处理工作,做到因地制宜。

3.2 健全农村饮水工程,加强雨水集蓄利用

地方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多渠道筹集水源保护资金;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规定,切实加强农村水利资金管理。除此之外,雨水是很重要的资源,在降雨250 mm 以上的季风区,可以采用雨水集蓄的办法解决饮水问题。尤其是在水量不足、取水困难、保证率低的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丘陵区、山区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或水资源缺乏的偏远山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集雨工程,以保证农村饮用水供水安全。

3.3 健全农村饮水工程长效机制,提升水质监测及检测能力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淮南潘集区

目前,淮南市各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全面有序地推进,一大批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投产,一大批尚在建设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巨大投入真正形成巨大的产出,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迫在眉睫。为此,淮南水利局组织了调研,对一些县(区)进行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征求有关县(区)的书面意见,初步了解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现以该市潘集区为例介绍如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和评价

淮南市潘集区从2006年到2009年底,已建成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40处,日供水能力达9 332 t,可解决27 368户104 68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涉及全区11个乡镇(街道)的49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达4 079万元。其中饮水不安全类型主要为水质不达标(包括苦咸水、污染水、氟超标水、砷超标水等)。潘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投入的机遇,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潘集区12项民生工程之一,同时,计划用4年时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解决全区13.4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潘集区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些工程运行以来,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广大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这项工程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文件都对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方面问题不大,但小型供水工程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此外,还普遍缺乏懂技术,会维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当部分水厂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饮水卫生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1-2]。

2.2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问题

根据2008年公布的全国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显示,我国超过4成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卫生指标,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达标。淮南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经卫生部门检测,大部分水厂水质不达标。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一是有的地区水资源紧缺,而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遏止,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成为威胁农村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小型水厂处理设施落后,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施较为简陋,只有2成左右的供水工程有消毒设备,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管网和简单的沉淀过滤设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多为户管和联户管,普遍缺少水处理设施。三是缺少水质监测设备和人员,不能进行经常监测,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除城市管网延伸和规模较大水厂有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不成问题外,广大农村中小水厂由于规模小,管理人员少,没有水质监测设备,更谈不上专职检验人员,目前也没有条件建立水质检验试验室,直接影响了水质的日常监测[3-4]。

2.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的问题

不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水厂规模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和支付意愿不强,水费收交有困难,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按全成本收费,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一般不计折旧费和大修费,使水厂该维修的工程无法维修,该更换的设备无法更换,工程使用寿命到期后也无力更新,难以保证工程持续运行。

在调研中发现,凡是农村原有压水井和靠近河流的村庄,农民用水都用河水和浅层地下水,水厂供水只用来烧饭和烧开水,水厂供水量很小;有个别村因有企业收入,因此实行不收水费,造成用水浪费;在含氟高的地区,农村水压井可以出水,由于祖祖辈辈喝高氟水,看不出什么后果,因此饮水安全意识不高,不愿意接自来水;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些村成空壳村,接用自来水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水厂的效益。

2.4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4年刚开始实施时为一个新的课题,无章可循且当时国家投资较小,造成实施的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多为单村式集中供水;点多面广,粗散式供水,水厂小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为今后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5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2008年省水利厅转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农(下转第278页)

(上接第275页)

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有关收费比照实行扶持政策的通知》,省水利厅与省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价格的通知》,以降低农村水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还惠于民,根据各地落实优惠政策的情况看,总体上是好的,但仍有部分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特别是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由于涉及电力部门,协调难度大,执行效果差[5-6]。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区2007年以来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价格可以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而2007年之前的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乡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则不享受电价优惠政策,加重了水厂的负担。

3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3.1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3.2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

要抓好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生活饮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确保农村饮水安全[7-8]。

3.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融资、企业经营、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4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扶持、服务和监管

3.4.1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2004年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出台《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试行以来,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同时,在试行中,也发现一些不足,有必要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对照省试行办法,结合乡镇的特点,由乡镇完善该《办法》,并由乡镇实施,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

3.4.2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安徽省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到位的,如电价,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3.4.3对困难小水厂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在一段时期内,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小水厂,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包括对大修和折旧经费的补贴,或者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对工程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并在更新改造中引导向规模化供水发展,使水厂走向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解决管网维修和设备更新的资金。

3.4.4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供水工程量大面广,特别是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其专业化管理水平低,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

3.4.5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组织农村水厂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的相关技术,能熟练地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队伍。

3.4.6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应针对我国农村目前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特点,重点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简便、高效、低廉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

4参考文献

[1] 杨鹏远,杨宗贵.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问题的解决办法[j].福建建设科技,2010(3):74-75.

[2] 李玉辉,高俊双.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10(6):30-31.

[3] 王震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5):34,36.

[4] 牛起虎.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山西水利,2010,26(4):6-8.

[5] 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4):23-24.

[6] 陈鑫.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2010(11):173.

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6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编制饮水工程规划

应城市地处鄂中丘陵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虽有过境河流4条、湖泊3座、中小型水库88座,但可用的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其中,中部、北部多丘陵岗地,人畜饮水将成问题;南部湖区是血吸虫的疫区,淤泥深广地质复杂;东部是应城市盐化工业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碱生产基地,周边村民饮水安全皆受影响。针对这一特殊的市情,经对全市农村农民饮水作了拉网式的摸底调查,认真编制了《应城市农村饮水调查评估报告》。应城市现有不安全饮水人数29.6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3.99。其中,饮用苦咸水7.99万人,主要分布在东部长江、郎君、东马坊;饮用超IV类地表水6.66万人,饮用细菌学超标水3.15万人,这两项分布广,全市都有;饮用污染严重超标地下水1.01万人,主要分布在东部盐化区;水源保证率达不到标准的有2.57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高岗地;饮用铁、锰超标地下水6.92万人,主要分布在南部湖区;血吸虫疫区1.36万人,主要分布在汉北河沿线。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城市先后完成了《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十五年规划(2006―2020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做到了四点:一是突出重点。严格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统筹安排,讲求实效的原则。应城市的重点是解决盐化工业区,血吸虫疫区和中部、北部多丘陵岗地区的农村饮水问题。二是任务细化。将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年度,乡镇、村组。三是统筹兼顾。即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走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路子。四是因势利导。为节约投资运行成本,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中,充分考虑地形特征、水源条件、人口分布状况、现有工程设施情况。

二、 不断探索,积累经验,认真抓好试点工程建设

在应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选择在基础条件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杨河镇、长江埠进行中心集镇改水试点。杨河镇集镇饮水工程从府河取水,铺设1公里取水管道,新建了取水泵房,改造了供水设施;长江埠白布街完善了取水及供水设施,解决了4000人的饮水问题。2006年,选择了位于城郊的四里棚办事处办试点。在该地区办饮水工程,选择水源,难度比较大。采取城区自来水管网延伸的办法,新建了一处日可供170吨水的加压水厂,铺设主管道3.8公里,支管12公里,解决了大田、张杨、刘杨三个村25个自然湾44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7年,选择位于东西汊湖之滨的郎君镇鸭棚村,进行无塔供水试点。通过运行,效果很好,这一试点成了应城市的一个样板工程。随后,又在义和镇李集村、柴咀村等七个村进一步开展无塔供水试点探索,效果比较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管理成体低)。2008年,东马坊办事处有5个村、长江埠办事处有2个村、郎君镇有2个村、陈河镇有3个村都推广实施了无塔供水工程建设。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试点,在供水形式上初步形成了以集镇为单元集中供水、城区自来水管网辐射、联村(联组)集中供水和联户供水等四种供水模式。

三、 领导重视,社会参与,努力破解自筹资金难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重视,群众期盼,但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难落实。应城市的作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争取到了试点资金166万元(孝感市只有两个县市争取到了试点资金)。二是争取到了市级财政的支持。2005年,市财政投入40万元用于补助杨河、长江埠饮水工程建设。2006年,市财政又投入40万元补助四里棚3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2007年度财政列支150万元,补助东马坊办事处、义和镇、天鹅镇、南垸良种场9个村、场建设饮水工程,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问题。2008年,市财政配套安全饮水资金189万元,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885万元,完成了东马坊办事、长江埠办事处、郎君镇等八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2.2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尚有5个村正在建设中。三是吸纳老板捐资。和镇、村的同志通过多种途径与在外的工作人员和经商的老板联系,让其支持家乡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郎君镇鸭棚村在外工作人员捐款4万元,支持本村饮水工程建设;义和镇李集村饮水工程吸纳在外经商的丁明山老板的资金50万元,解决李集、新集两村3145人的饮水问题。四是寻求新农村工作组的支持。东马坊办事处陈西村争取驻村的孝感市委新农村工作组支持13万元,解决了该村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五是鼓励农民筹资。采取哪个村的自筹资金先到位,就优先安排哪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先开工的激励办法,取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郎君镇鸭鹏村农民筹资30多万元, 解决3015 人饮水问题,率先在全镇办起了饮水安全样板工程。

四、 规范程序,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按照“建得起、管护好、用得起、长受益”的要求,在如何建好、管好上做文章。一是严格项目申报程序。在项目的申报中,严格按照调查摸底、宣传发动、自筹资金到位、逐级申报等程序运行操作。二是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坚持了“公开、透明、节约”的原则,做到了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四是严格项目运行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供水管理、价格管理、责任目标管理等规章制度,使供水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