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例6篇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引言

“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口号提出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国务院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现代大学生培养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提高现代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大学生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群体,应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发挥自身优势。这一政策对高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在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在开展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注重理论研究,使学生只能学习书本知识而不能结合实际情况。除了专业知识,学生还需要有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创业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大多集中在公共课和选修课上。课程数量少,设置单一,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然后是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核心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转型,是一个客观需要。它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日常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形式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初就没有真正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不能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不可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由于制定人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很难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衔接。只是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少数不太重要的专业课程被创新创业课程所取代,难以突出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联系,培养人才方案缺乏学校教学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凝聚力较弱,因此,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优势。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大学生学完创新创业课程后容易产生困惑:这类课程与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有什么用?老师又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敷衍学习态度。他们只希望能够完成课程学分,学习形式浮在表面,很难达到学校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

(二)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

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和造就学校原有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承担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二是聘请企业导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虽然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快速组建教师队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学校的专职教师虽然接受了培训,但培训时间短,且缺乏创业经验。因此,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无法向学生传授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创业知识。聘用的企业导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教学时间和频次难以保证,企业导师的经验更具实践性,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缺乏创新创业知识储备,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三)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和经费

一些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始终需要在实践中真正磨炼才能提高。作为学生,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创业梦想,需要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条件。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政府、行业缺乏密切联系,无法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因此,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应用于实践。除缺乏必要的实践平台外,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经费方面存在不足。在创新创业的早期阶段,必须有资金支持。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一些较好的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无法实施,或因实施后缺乏后续资金,项目不得不中断,这将使学生逐渐丧失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视野,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几年里,按照其各阶段能力的提高,学习适当的创新创业课程,并注重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磨炼创新创业技能。在创新创业思维课程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要转变传统专业课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主导意识。

(二)营造创业文化和氛围

创业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入学之初的专业介绍和教育中,可以嵌入创业的内容。同时,在专业教育中,可邀请本专业往届创业成功的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和创业过程,确保学生与校友有足够的面对面交流时间,及时解决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疑虑,搭建学生创业交流平台,让学生多学习,对创新创业有初步了解。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让他们将创业想法转化为更系统的商业计划。在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本中所学知识撰写市场研究报告、经济环境研究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将所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所需技能相结合,完成一份具体的、操作性和专业性强的商业计划书。通过学习过程中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能感受到强烈的创新创业氛围,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所需技能的转化。

(三)搭建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平台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许多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平台。然而,这些平台对高校学生的门槛较高。许多高校由于项目质量低,不能参加这样高标准的创新创业竞赛。为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高校可在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如建立系级、院级、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通过总结大赛经验和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筛选培育部分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搭建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在资料搜集、项目方向、市场调研、项目分工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把控和指导。通过教师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避免完全由学生所主导,最终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

四、小结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要采取企业挂职培训、聘请外部创新创业专家到学校带队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流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而且还要探索适合创新创业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业教学和引导能力。其次,创新创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培养打下基础。我国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全面融合,建立健全了创新创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现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最后,要重视社会和企业机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打破学科和产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形成“破壁效应”,实现专业交叉教学的一体化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发展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金伟林,吴画斌,王侦.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升级路径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1(4):137-141.

[2]董丽欣,廖珮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转型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94-97.

[3]敬翠华.浅析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6):3-5.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2

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提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改革之路,高职院校应该将创新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作者结合我国职业院校的创新教育实践,探索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期为职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界定

创新存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件生活用具的改进,一台工作机器的改造都属于创新的范畴,所以时时处处需创新,事事处处可创新。

1.创新劳动的三个层面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创新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源于技术的创新,所以促进国家改革发展,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

2.创新人才的特征创新人才的特征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

二、当前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学校对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不重视大部分学校没有相关文件对学校创新教育行为进行规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原因是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对培养创新人才都有认识上的错误,他们普遍认为创新与创新教育和自己的距离很远,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

2.会计专业学生对创新人才的认识有误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和认识有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高职生的任务。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后没能考进本科院校且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本来在高中就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有自卑心理,在他们的心里创新不是他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所以在学习、实训过程中,他们认为学会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就够了,毕业后能够完成企业财务核算就行了。他们不注重课外的活动与锻炼,更没有参与创新的意识和想法。

三、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一个培养体系。该体系的建立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重视首先,学校应建立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制定旨在激发教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奖励制度。学校要开设“创新意识”方面的课程,将其作为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课程,利用讲座形式或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利用几周的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的课表之中。

2.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并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学校要定期开展培养教师创新意识的培训,并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的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3.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社团活动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内的技能比赛,组织成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社团,安排相关的老师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语言交流能力,使社团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省级、部级的相关比赛。

4.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创造性实习实训实践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又一个主战场。学校要多和一些会计服务公司、记账公司合作,多为学生安排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凯民.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 高校创新型人才; 培养误区; 关键驱动力; 体系重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2- 02

21世纪是机会与威胁并存,利益与风险共生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多表现为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竞争。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疑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抉择,而该项战略抉择能否顺利贯彻和有效实施又扎根和取决于教育的支撑之上和社会的支持之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

1.1 培养目标错位产生的误区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将会产生以下误区:

(1) 高智力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国一元化教育模式忽视,否定了受教育者其他方面优势能力教育,不能使其充分发展。事实上,创新力与智力二者之间是包含而非等同关系。

(2) 高学历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学历不等于创新力,教育只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3) 高科技素养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科技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问题,人文回答“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问题。创新型人才是科技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统一。

1.2 培养观念偏颇产生的误区

(1) 精英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一定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教育而成为某一方面创新型人才。

(2) 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奠定全面素质基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积淀和升华,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3) 创新教育仅是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目标、观念、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切实而有效的创新。

1.3 培养方法、途径不当产生的误区

(1) 既定计划和方案能训练出创新型人才。训练和创新在本质上是矛盾互不兼容的。训练是规范统一的,其本质是传承与延续,创新是标新立异的,其本质是发展与超越。

(2) 单一开发右脑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差异是相对的,左脑和右脑通过对各种不同信息处理水平相互联系,协同活动才能促进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3) 取消考试能解放出创新型人才。考试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高校教育评价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导向作用。因此,考试必须承担起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重担。

1.4 评价机制不足产生的误区

(1) 评价标准唯一性。评价创新型人才应综合考虑外显因素和内含因素,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性评价。

(2) 评价模式唯一性。创新型人才人才评价模式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和被评价者个性特点对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协同自评模式等进行改造和创新以构建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评价模式。

(3) 评价方法唯一性。对创新型人才评价既要借助统计、测验等手段进行量的测定,也要进行质的分析,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

2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产生原因

2.1 外部原因

(1) 传统文化阻力。一般而言,文化传统中既有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方面,也有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消极方面。消极方面体现在:植根于“尚同”思想贬抑了创新个性的发展;植根于“学而优则仕”思想扭曲了学习目标确立;植根于“中庸之道”思想桎梏了创新行为的产生;大一统思维导致创新批判意识的缺失;经验性思维导致创新思维逻辑体系的不严密;内向型思维导致创新科学理性精神的匮乏。

(2) 传统教育障碍。可归纳为传统教育观念弊端、传统教育内容弊端、传统教育方法弊端等方面。传统教育观念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复制、轻创新;传统教育内容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系统、轻综合,重结论、轻过程;传统教育方法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内容、轻方法,重灌输、轻启发,重主导、轻主体。

2.2 内部原因

(1) 心理定势、浮躁心理障碍。心理定势包括情感定势、思维定势两种情形。情感定势会产生消蚀人理性的潜意识,不能赋予创新以动力;思维定势会使人用自己以往经验设定的模式或标准去观察、评析或处理新近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缺乏求新变异的激情和知性;浮躁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心理严重腐蚀着创新活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激情、灵感和想象力,更需要扎实丰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多样的经验积累及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

(2) 崇尚权威的从众心理障碍。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推动它们创新的是实践需要和时代呼唤,绝不是权威的定论。应当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权威之论。因为前人的成果是创新前进的基础,应当肯定;但前人的言论不能成为创新的包袱。从众心理实质上是缺乏自我。任何创新过程都是对原有思维的突破,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对约定俗成的挑战,对大众趋势的叛逆,这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己有习惯势力的阻挠。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克服从众心理。

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3.1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1)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目标。高校教育目标创新是由认知目标、人格目标、群体心理目标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着制约、导向作用。①认知目标创新可简化为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理解指能以等价形式正确解释或转述有关知识,简单应用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综合应用指能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复杂问题;②人格目标创新分为自觉、整合和系统化。自觉指主动激活和组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学生的人格倾向;整合指训练使学生和谐发展并能促进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倾向;系统化指学生创新人格倾向与世界观、人生观等融为一体;③群体心理目标创新分为宽容、认同和协作。宽容指能容忍异见和非常规行为;认同指肯定、鼓励、推崇创新性观念和行为并加以效仿;协作指在思维过程中相互启发和激励以产生众多创新性构想。

(2)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创新是在一种机制和理论指导作用下,通过对每一个教育实践环节的改善来逐渐实现的。这种实践性要求教育观念既要满足时展需要,又要符合人的发展需要,更要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只有这样,教育观念创新才能够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转变与创新。具体可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开发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等方面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观念。

(3)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具有诊断、改进与形成性、区分优良、激励、导向等功能。可从高校教育评价目标创新就是重视发展以突出评价激励与调控功能;高校教育评价重心创新就是注重过程以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高校教育评价方法创新就是倡导质性评价以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重构。

3.2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因素

(1)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形式。教育形式指教育的组织形式。个性化教育形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和必然选择。它认同个体生理基础差异,重视个体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向权威挑战精神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创新能力和展示自己个性,以便为创新素质的生成奠定基础。可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个别教学、课堂教学辅之以现场教学、课程表编制柔性、虚拟教学等方式创新、重构高校教育形式。

(2) 创新、重构高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是要彻底将学生从繁琐练习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在书本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作为教育者的一方要以创新精神、理念、思维和方法去对待受教育者及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从而在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之中不断寻求有利于实现教育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减轻课业负担、解放空间和时间以激发创新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培养创新能力。

(3) 创新、重构高校课程体系。高校教育创新目标、方向最终必须通过课程创新来实现。课程是高等教育核心,是高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媒介和载体。如果没有课程教材创新,教育创新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可从以下方面创新、重构高校课程体系:①改革课程管理体制,真正建立起由中央、地方和高校三极管理的三级课程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高校课程;②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形态;③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政府及包括出版商在内的协同作用,打破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课程设置局面。

3.3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因素

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充分条件。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要产生大批创新型教师并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新模式。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应包括人格心理知识、教育教学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在继续教育模式上,可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做法,构建一种“分层要求、分类推进、多种形式、多方结合”的教师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性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激发教师创新性,在遵循整体系统原则,开放创新原则和民主管理原则前提下,建立教师考评和奖励制度,教学和教科研服务制度,教师进修学习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制度,教师聘用流动制度等一整套有利于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性的制度。

3.4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驱动力

自我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地位,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驱动力。自我教育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自觉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矛盾斗争、思想加工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当受教育者在理论上明确了主体性理论后便会产生一种自主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这就为进行自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自我考评—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推动自我教育主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化。

4 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文化环境变迁都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工程,该体系以教育目标,观念和评价创新为导向,以教育形式,方法和课程创新为必要条件,以教育环境和教师创新为充分条件,以创新型人才自我教育为关键。只有进行培养体系重构才能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切实而有效进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国仁. 挑战与创新:构建新经济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淑英,戴万津. 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研究[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 赵承福,陈泽河. 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创新学分制;实践训练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周家伦2006年提出:重点是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创新条件,通过构建平台、设置项目、组建团队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的活动中来等[1]。朱宏2009年提出: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等[2]。崔智林2009年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 3]。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

就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现状看,尽管许多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训练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受益面很低,完全实施新提出的创新学分制比较困难。因此,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创新学分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及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创新教育取得预期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普遍缺乏。在进入大学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导致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进入大学后,同样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学大部分时间用于低层次知识的教育,而花在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教学上的时间很少。这样导致目前创新教育的现状是:

(1) 低年级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创新训练活动的认识和培训,他们对创新的渴望没有尽早得到激发。而到高年级,往往盲目重视“挑战杯”等竞技类活动优势项目的获奖,对普及类创新教育活动关注度很小,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受益面很小。

(2) 由于受就业、考研等压力的影响,往往有很多高年级大学生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创新性、综合性实践训练不够重视。

(3) 对于高校中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等,往往申请热情较高,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创新,缺乏主动自发的行动、信心和坚持的毅力,没有真正体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半途而废的现象较普遍,真正自己结题的少,指导教师或研究生代为结题的多[5-6]。

以上这些均与创新教育系统性不够有较大关系。大学生创新教育涉及创新意识培养,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创造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掌握,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灌输,专业文献收集综述,分析归纳和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措施制定等创新基本能力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总结,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写作等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以上内容有其本身系统性、完整性,有些内容应该在课堂内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课堂内外均缺乏必要的培养环节,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体系没有形成。此外,高校普遍没有形成统一、长效的课外创新训练机制,导致大量创新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实验条件和教师的指导而难以开展[7]。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需要将创造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教育规律,构建适合多种专业、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二、 大学生“普适型+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愿望的鲜明特征以及创新意识普遍较差,创新素质低,创新实践能力缺乏的特点,按照创新学分制实施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将创造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普适型创新教育与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思想,构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分层次创新教育,确保创新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普适型创新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原始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激发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激情和浓厚的创新兴趣。培养要求是:达到创新基本学分要求。培养形式有:专业(专业基础)课堂内创新素养引导与训练,创造学课程学习训练,科研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学习,课外创新头脑风暴与创新思想交流沙龙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训练等。培养内容包括:创新意识素质形成,创造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掌握,科研学术道德规范了解,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文献综述能力训练培养等。这些需要的资金和条件相对较低,便于实现大众化普适型教育,可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的创新基本学分。在普适型创新教育过程中,注重科学精神的普及与创新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科研创新的尝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入到高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中。

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目标是: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是:达到创新优秀学分要求。培养形式有:结合专业特点申报各类创新实践、竞赛项目,开展创新实践训练、竞赛活动,进行创新成果总结汇报、、申请专利等。培养内容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选题立项论证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科研攻关技巧与能力训练以及科技报告论文和发明专利写作能力训练等。这些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条件支持,需要进行选拔培养,并作为免试推荐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在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中,要注意在普及型创新意识和素质强化培养的基础上,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理,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并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训练。

三、 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建立实施创新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保障机制,如图2所示。

在学校制定本科生创新学分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包括学生、教师、实验室3方面的创新教育激励政策措施,构建有效、完全开放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其次,建立稳定合格的创新教育培养、训练指导教师队伍以及大学生自觉主动参加课外创新实践训练的长效机制。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教育过程有效监督管理,开展包括一般课程创新意识引导、专门创新课程创新技能训练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3方面的创新教育培养工作,达到创新基本学分和创新优秀学分两层次学分要求。这样将使得创新实践项目资金落实、教师指导到位,过程安全有序,成效考核评价、工作量及学分认定科学合理,创新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并能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开展,确保创新学分制全面实施。

(一) 制定完善的创新教育政策措施

一套科学、完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及教师热情的基本保障。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更不例外,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千人一面,很多创造萌芽就在这种氛围中无形萎谢,指导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很好调动,将无法有效促进创新教育和实践训练的开展。

1. 创新教育课程管理与学分认定。一方面对非创新学分一般课程提出创新意识引导培养要求,制定修改教学大纲,规定必要的培养学时、训练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对获得创新基本学分的专门创新课程如创造学讲座、科研学术道德规范讲座、专业文献综述等,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和创新技能实践训练要求,并补充完善教学大纲,规范各部分的培养学时、训练形式、教学内容、考核要求等,规定创新课程总学分和各课程学分。

2. 学生课外创新学分认定政策和激励措施。创新学分制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为了实施创新学分制,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有梯度有层次规定学生创新学分要求。除了区分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差异外,还需要给出创新教育合格和优秀等级,对应达到创新基本学分、创新优秀学分的,分别颁发合格和优秀创新证书,达到一定高的创新优秀学分的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把取得创新优秀学分作为推荐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由此引导和激发广大学生更高的热情,使其自觉主动参加到创新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创新教育实效。

3. 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政策措施。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训练,不管是专门的指导教师,还是实验员,都需要占用大量非工作时间,并投入额外精力。因此,除了合理认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工作量,颁发合格、优秀、大师等一定等级指导证书外,还必须将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所取得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晋升和教师岗位聘用的依据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从而确保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构建基础性工作室与专业辅工作室相结合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经费紧张,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基础性实验室数量上相对能够满足大规模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但是往往设备老化,更新速度慢,不能够满足学生实践训练要求;各专业实验室尽管设备数量少,但相对较新、较先进,而利用率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充分利用基础性实验室和各专业实验室的各自优势,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添置必要数量的基本工具软件、常用器材和设备,构建基础性工作室与专业辅工作室相结合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即在基础性实验室建立起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基础性工作室,在各专业实验室建立起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辅工作室,从而构建起有效的开放性课外创新训练基地,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创新训练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建立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长效机制

1. 建立合格稳定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立起合格稳定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有效提高课内创新教育效果,推动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往往缺乏科研经验,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薄弱,需要建立引导机制,为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掘、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科研课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创新思路与想法,但自身没有时间去验证与解决,他们将此设置成课题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有参与实际科研的机会。学生承担完成该课题,教师科研指导更有针对性,同时往往也具有一定的设备与经费支持课题开展,将研究结果反馈给老师,也有助于老师自身科研的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互动互益机制。

2. 建立课外创新训练长效机制。在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掌握创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等创新教育基础上,在得到教师有效指导、鼓励下,在政策激励下,在完全开放性的创新训练基地,以较高创新热情、激情和浓厚兴趣自觉主动进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从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文献收集综述技能训练,再到分析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基本能力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总结,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等写作能力训练,进行系统性、完整性训练,不断激发创新热情、激情,提高创新兴趣,不断提高创新活力,从而建立起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外创新训练的长效机制。

(三) 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

在建立健全创新教育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由创新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评审小组和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小组,进行创新教育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在开展一般课程创新意识引导培养、专门创新课程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3方面创新教育培养过程中,创新教育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创新教育的总体协调、日常创新工作室管理、项目资料上报、归档和资金管理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评审小组负责学生科技实践项目立项评审、过程监督检查和结题审查,对完成项目的学生学分认定,并进行奖励,指导教师对奖励认定直接提供评审意见;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小组对学生科技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立项、创新实践训练、定期汇报和结题答辩等各个环节,并对学生创新实践进行个人或者小组指导评定,在学分认定中提供建议。

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缺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不健全,创新教育受益面很低,在此背景下完全实施创新学分制较困难。要实施创新学分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创新教育,结合专业特色,采用普适型创新教育与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有层次创新教育,确保创新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是一项有益的实践探索。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训练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6(5):38-40.

[2]朱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 2008,2(3):6-11.

[3]崔智林.从系统工程视野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9(3、4):66-67.

[4]夏宏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2):84-85.

[5]李娟,金宏星,李成君,等.在高等工科院校中全面推广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训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22-25.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5

【关键词】多主体协同创新才培养体系 现状 方案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是高等院校实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理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高校外,科研所、行业、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有自身的优势与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各系统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及协同效应。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协同创新,建立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促进辽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现在的协同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式的特征。东北大学建立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取特区式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根据研发需要按需单独设立指标,形成良好的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氛围;创新中心覆盖的高校联合招生,单独设置创新课程,共同成立实验班,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实现学分互认。沈阳建筑大学利用同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沈阳水务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的契机,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辽宁省共推动了23所高校的66个科技平台与53个省内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对接合作。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及评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足多元主体需求,而不是单一主体,优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

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类专业探索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例。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该专业形成“3+0.5+0.5” “3+1+X”等校企、校研、国际合作等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现场学习、课题设计、项目研发等,将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直接引入在校学习期间培养,达到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培养对路、企业缩短培养期三方共赢的效果。

打通学科间壁垒,推进跨学科和多样性教学。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与项目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推进“合作性”学习、“项目化”训练、“开放性”实验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教学科研相长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之间打破学科壁垒,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内外相结合,引导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其潜能;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建立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虚实结合,为学生提供主动实践平台。

制定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个性化要求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分组通论、答辩考核等形式对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从企业、研究院所与学校等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多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打破了以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局限在单一高校、单一学科专业的局面,探索了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强调满足多元主体的需求;此外,改变了现有实践环节多为现场实际操作的现状,形成了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模式,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念良,李望国.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76,78.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6

关键词: 体育新闻专业 人才培养 系统论

信息环境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信息传播,特别是新闻信息传播,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的建造。随着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和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育新闻的专业性越来越明显,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记者与编辑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技巧、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担负着神圣的使命,需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体育新闻工作者。然而相对于体育学科中的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体育社会学等,体育新闻专业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距社会对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是眼下高等教育界和体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目前的中国,在体育新闻教育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水平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等负面影响开始显现[1]。在新形势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大挑战,为克服体育新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新闻院系有必要改革创新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1.国内外体育新闻专业开展的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设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 writing)、体育传播(sports casting)课程;美国密歇根大学体育与媒体方向则开设了体育评论(sports commend)课程[3]。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专业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1986年上海体育学院最早设立体育新闻专业。2000年以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该专业。截止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的体育与非体育院校合计约30所,在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约有2.8万人[4]。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1+1=2”即“体育+新闻=体育新闻”的粗放式模式[5]。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体育学的相关课程,又要学习新闻学的相关课程。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是研究体育的,而教授新闻课程的老师是研究新闻学的,他们以各自“井水不犯河水的”[6]方式教导学生。在这种课程设置的双重压力下,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疲于应付,他们既要忙于学习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等课程,又要忙于学习体育知识。这样经过大学四年长时间学习,许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只是对名目繁多的体育项目略知皮毛,远不能达到报道体育新闻时全面了解某项体育运动的程度。而另一种后果是许多学生应用新闻理论技术能力的欠缺,这就好比身为一名战士却不会使用武器。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7]。

2.系统论视阈下的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

系统理论是“一种观察世界和思维的方法”,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在拉兹洛看来,“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8]。

所谓系统,就是诸元素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动协调作用所构成的一定有组织的整体[9]。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y)于1947年发表《一般系统论》后,系统理论在拉兹洛(E. Laszlo)等学者的推进下迅速崛起,虽然哲学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该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却是不争的事实[10]。

结构、功能、元素、环境、涨落是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元素的组织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而功能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能力,是从系统外部反映系统的整体。元素和环境建立于信息观点基础上,是系统两个基本的制约方面,亦是具体研究系统的两极。“系统观区别于整体论,就在于它不是用整体论的观点来研究整体,而是用环境和元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整体性质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了解系统的元素和环境的范畴,才能更科学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范畴”[11]。邦格(M. Bunge)认为,系统的元素为自主地进入系统关系的部分的集合,而且是直接构成系统的功能部分。涨落是指系统的动态差异,可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前者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后者则由系统外部因素导致[12]。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计划研究所主任的库姆斯(P. H.Coombs)曾利用系统分析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必然涉及社会系统[13]。从社会系统角度视之,大陆新闻教育系统只不过是一个子系统而已,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因此,探讨体育新闻教育改革的性质、进程和发展趋势,除了检视体育新闻教育内部的演变状况外,也要研究外部环境与体育新闻教育互动的方方面面。

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事实上,体育新闻教育近二十五年来呈现出来的变革,主要是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与个体功能转化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当然,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出现了扩展,必然加强了个体功能的发挥。

从宏观角度考察,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社会大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其改革既涉及子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又涉及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的调查,探索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剖析角度。

3.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在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一类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通用性,认为体育新闻应淡化专业特性,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行通才培养模式。另一类则强调以特色立专业,突出体育新闻的专业特性,重视“专才”与“通才”的结合[14]。在美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就是通才教育课程。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其课程体系中,四分之三的课程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15]。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其含义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大体相当[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的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思想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深厚的传统,直至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其基本要义是做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科、学术视野,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与体育新闻业界对体育新闻人才基本知识结构要求不谋而合。例如,制作体育类节目,就必须懂得体育学知识。

但是,在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高有低,然而普遍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不争之实。通识教育课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但在新闻教育中只强调通识教育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足够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对于体育新闻教育而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媒体越来越需要具备较强应用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因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教育需要越来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的培养,甚至这很可能成为代表未来体育新闻教学改革的方向。

4.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体育新闻专业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针对目前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明确市场需求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体育新闻人才培养切忌闭门造车,体育新闻毕业生只有首先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媒体中发展。[16]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明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有理论的学习,还要将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层面。新闻实践教学是整个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部教学环节的一个链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充分考虑城市区位、媒介环境、赛事资源、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制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方案。最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激励、监督、惩戒“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李志方,谢毓祯,朱晓平.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7).

[2]Huang,E.,Rademakers,L.,Fayemiwo,M.A.,&Dunlap,L.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he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Convergence.,2004.

[3]University of Michigan.省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张德胜.体育媒介通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7]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8]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9][美]布莱恩.S.布鲁克斯,周婵译.媒介转型时期新闻教育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12).

[10]Laszlo,E.System,Structure and Experience.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87.

[11]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12]罗自文.试论数字化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13]United N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 Annual Meeting.

[14]龚放.大学通识教育之由来、使命及形式[J].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资讯,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