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例6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小学;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小学生教育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但是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多数农村小学年龄段学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其成长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如何更好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在其性格形成以及心理发育方面加深对其关爱以及教育,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其生活环境以及家长的管理关爱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父爱及母爱情感的缺失,使得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及心理存在差异,这也是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存在极大的不安全感,导致学生性格懦弱,内向害怕与人沟通。并且渴望得到关注与关爱,但是不会选择正确的方式获得同学们的关注,更多的学生会产生极端暴躁的心理与同学发生争执引起他人的关注。

2、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更多的是与亲戚或者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由于祖父母与小学生年龄存在差距,教育问题方面祖父母也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使得很多学生出现逃学、打架斗殴、不服管教等问题。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

3、学生教育不重视

小学留守儿童多数由祖父母照顾,但是更多数的农村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学生的学习不重视,并且家中的家务以及农活都需要祖父母负担,无暇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很多祖父母想辅导学生学习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部分留守儿童是由亲戚照顾,亲戚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导致疏忽了对学生的管理,许多孩子产生厌学、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而祖父母以及亲戚等与老师又存在沟通不及时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4、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存在问题

人身安全是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问题。但是农村小学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或亲戚等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照顾不周,首先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受到损害,例如在学校受高年级同学的欺负,但是由于对孩子关心不够,使得此种情况很难被发现以及解决。其次由于留守儿童自身行为产生的安全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对学生的安全方面教育不及时不全面。学生在出行、玩耍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在少数,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为出行、下河游泳等造成安全问题。

二、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策略

1、加强对学生心理发育关注度

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学校必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针对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关爱缺失导致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应充分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增加对学生的关心,加强学生的情感建设,增加父母对学生的关心。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父母情感的缺失,事实上可以由教师的关心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爱可以得到部分的替代。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学生去关心留守儿童情况,与之建立友谊。同时对于留守儿童不敢与人交流等情况鼓励其与人交流,完善学生心理建设。

2、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建设

许多留守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道德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管理机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情况配有专人进行沟通管理,进一步增加寄宿式学校,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入科学化管理中,减少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士的接触,增加学生的道德意识,完善学生的道德精神建设。

3、加强教育力度,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实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产物,但同时又是阻碍我国发展的一类问题。只有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父母虽然不能经常陪在学生的身边,但是也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而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更好的落实。

4、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其教育管理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为改善此种情况,学校应从整体制教师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及时与学生家里进行沟通,充分掌握学生在家的动态。除此之外加强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关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三、总结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群体,并且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改善学生存在的心理、性格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留守儿童更好的发展。

作者:路永把 赵开芳 单位:甘肃省天祝县赛什斯镇马场小学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2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分析;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63-02

儿童从出生到长大,家庭是他第一个接触的受教育的环境,在此环境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儿童性格形成、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依赖于家庭教育。现在出现了一些特殊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一些农民工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区打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孩子留在家中(主要在农村),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这里教育服务范围内的留守儿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叔叔等亲戚照顾的留守儿童;第二种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把孩子放在小餐桌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第三种是外地学生,寄宿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近几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品德、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最被社会所关注的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1.剩余家庭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把儿童留给父母另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如爷爷奶奶来监管。然而这部分人除了监管儿童吃饱穿暖外,由于家庭中现在没有其他劳动力,自己又要忙于家务和农事劳动,能教育孩子的时间有限,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养成了他们的一些懒散的坏习惯,脾气也越发古怪,短时间内无法改掉,这就在儿童不知不觉中为今后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2.剩余家庭成员自身知识水平低下,教育方法不当。(1)据调查,我国80%的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看管,而作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他们对孩子首先存在着溺爱现象,娇惯孩子的一切言行,助长孩子一些恶习的肆意发展,如孩子不讲个人卫生,对同学不谦让,多打架骂人撒谎损坏他人物品等现象,长辈们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认为孩子厉害、有本事,明知错也不说错。如刘天杰同学,是家里的独苗,孩子年龄小而且被家里娇惯得一身毛病,在学校不学习爱打架。找来家长,家长当面也指责自己孩子犯了错,背地里却告诉孩子打得好,在学校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以牙还牙这样才不受欺负。(2)剩余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孩子功课。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而这一人群的文化知识水平又相对低下,绝大部分只是初高中水平,极少部分上过大学,上过大学的人又很少留在农村工作,这就造成了对下一代教育的限制,成为了重要的制约条件。而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更加低下,有的甚至是文盲,更没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课本知识根本不理解,自己都不会更不用说辅导孩子,最后只得扔给学校扔给老师,而自己疏于对儿童的管理,促使儿童形成了性情放纵、随意的性格,还养成了马虎、不虚心做事的不良习惯。赵文瑞同学由爷爷看管,爷爷倒是肯管孩子,但他是地道的老农民,认字都有限,对于孩子的管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赵文瑞脑瓜聪明但缺少严格的约束,自制力差,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干扰,一点声音一个小动作或一个小东西甚至是碎纸片都能引起他的兴趣,而回家以后连会做的作业都做得马马虎虎,字也不工整,第二天改错不用老师讲也能做对,所以学习成绩忽上忽下不稳定,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今后的学习质量。(3)家庭环境的不完整给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障碍。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是单亲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面对父母的激烈争吵,情绪脆弱,没安全感,并且不信任他人。父母自身都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何谈教育孩子呢?赵可丽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父母离异,从几个月大就跟着爷爷奶奶过,小时候得过甲亢,语言表达支支吾吾有障碍,吐音不清还易着急。奶奶长期卧病在床,爷爷七八十岁了还要下地干活儿,她只得待在奶奶跟前足不出户,时间长了惧怕和外人交往,看到生人就瞪大眼睛精神紧张,严重时还会哆嗦。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

1.家长要努力改变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分析知道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是何等重要,作为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沟通,比如说,经常给孩子打电话、网上聊天留言、写书信买礼物等方式,无论相隔多远,文字和言语的长短,不论花几块钱或几十块钱,都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精神状态等,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们、关心他们的。

2.家长和老师们保持联系,有效配合学校教育。老师是接触孩子教育孩子最多,也是最了解情况的人。家长们可以从老师那儿清楚地知道孩子每一步的发展状况,如学习、心理健康、参与社会劳动方面等。和老师多沟通多探讨教育方法,细心耐心配合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培育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3.家长外出打工,儿童自制力、约束力差,需要有人管理他的生活、学习等。给孩子选择一个放心稳妥的、有责任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监护人才能正确辅导学生,帮助孩子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4.从学校方角度看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当家庭教育不完善时,学校教育就要补上去,决不能出现缺口,多接近了解留守儿童,以各种形式如联谊会等给他们温暖、轻松的受教育生活环境。

5.老师也要和家长互动,通过现代的信息手段、媒体手段和家长们交流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共同努力教育出优秀人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75-01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亲情关爱

我国农村人口有九亿多人,而农村人口中外出打工的人数也有几亿,在外打工的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他们的子女正值上学年龄,为了生存只能将子女留在老家,交给老人或者亲戚照顾。这样的孩子即使有亲戚照顾,但是毕竟不能替代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是留守儿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2、学习自觉性差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人管束,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差,又得不到父母的督促、辅导和引导,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加之孩子本身自控能力较差,造成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发生。

3、造成性格缺陷

很多的留守儿童的性格都是有缺陷的,有的偏激,有的自私,有的内向不能和人沟通,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探究其中的原因还是由于对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长期的放任自流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他们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比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有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为了补偿子女总是用钱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而这种方式恰恰助长了孩子追求生活享受、不思进取、懒惰散漫的思想倾向。

3、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上的阴影,比如,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内心孤独、怨恨社会等,这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4、没有安全感

很多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这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内心的过于敏感,防范意识过强,而又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很多的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总是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另外,亲情意识淡薄也是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时间长了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淡漠,在孩子心里心情意识也就逐渐淡化了。在实际行为中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缺乏团队意识,不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

二、学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法探究

1、教育中要完成规定动作。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加强班里留守儿童和家长的联系,要求每一位家长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至少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通一次电话;每年回家和孩子团圆一次。我称它为四个一工程,在教育留守儿童的问题上效果非常好。

2、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档案

在农村学校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为了更加透彻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以便对他们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我为班里了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建立了教育档案,档案里详细介绍了留守儿童的情况,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探讨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留守儿童的亲人离家远,得到父母的亲情关爱少;留守监护人文化低,对学生关注方法简单。

首先,在20世纪世界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情感饥渴”的问题。

其次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一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低监护方式不科学、有效。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子女,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的监护属于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第三,由于一些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单调,枯燥文化娱乐设施不完善等。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后果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成绩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三)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并制定的管理计划方案等。

建议学校具体的教育方式是:

(一)狠抓亲情教育,教会学生感恩

对于儿童来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关爱,使他们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为了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陷问题,学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做好说客:由于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以为教育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家长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交学费就行。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改变观念,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之责。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多关心孩子生活,多指导孩子学习,更多的倾注爱心,让孩子能享受到浓浓亲情。

2.当好邮差:有些家庭由于受到经济的限制,非得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教师应帮助他们经常与孩子联系。一声问候,一封书信,一个电话,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亲情的存在。

3.倾注师爱: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教师应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身心变化及需求。通过处处关心,时时呵护,对他们的生活及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通过与他们的沟通,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衷,更加的感恩父母。

(二)重抓德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前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很少像抓教学质量那样去关注品德教育。我认为,智育要提高,德育必先行,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祖辈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给孩子灌输的价值标准以及提供的榜样,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品德观的形成。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进行各方面教育;利用媒体资源,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等优秀影片,让他们学习榜样,寓教于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进行文明和道德规范教育。为学生找出身边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学业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较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本人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一、平等对待

根据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专门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表现简单的归于因为留守状态。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只看得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的“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标签”做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自小就会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家庭气氛的和谐与否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积极联合家长互动,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毛病和缺点都感到头疼,但他们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学生在考试后,成绩好,便得到奖励,成绩差,便是训斥和打骂,长此以往学生便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家长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流的机会,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薄”,教师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给外出父母反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计划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时注意在课本内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时,教师的积极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在校内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程,这对学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心理课程,也可以单独谈话、单独诊治,帮助心理情绪起伏不定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健康心理。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规模普及,但学校可以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此外,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媒体,加强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引领“留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使“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审校.《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6

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在教育管理上要体现其特殊性。为了准确掌握这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动态,不妨给这些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最好和学生家长一起建立。记录学生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号码、家长工作地址和电话号码。学生自身情况包括年龄、生日、爱好、特长,甚至饮食习惯和嗜好都可以登记造册。便于教师随时做出针对性施教和管理。如学生生日,如果教师能够亲自为学生过生日,就会让学生感动至极。

2真情关爱,凸显人性教育理念

学校对寄宿生管理应该实行分包制,就是一个教师管理多少个学生。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分管教师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因此,管理教师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管理,不能只是约束和训诫,还要付出足够的热情和爱心才行。学习上细心辅导,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学习就有较大的进步;生活上多多关心,对生病学生悉心照顾;活动上优先照顾,不管是学习活动还是娱乐活动,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给予政策倾斜,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这对培养其自信心很有帮助。

3加强沟通,建设教师家长学生联络网

留守儿童和父母联系的机会很少,联系的渠道也很单一,由于家长比较忙,很少主动给孩子打电话。有些留守儿童因为害怕父母训斥,更不愿意主动给父母打电话。这唯一的亲情热线常常处于冰冷的状态。要建立联络网只能由教师牵线搭桥,教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给家长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要求家长主动跟孩子联系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学生定期给父母汇报学习思想情况。只要亲情热线热起来,教育效果当然水到渠成。

4搞好活动,增强留守儿童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