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例6篇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1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基层治理的学术研究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就研究内容而言,多集中在乡村治理的外部条件、内在机制和改革探索这三个方面。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特别是从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角度开展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的研究成果不多。就研究层次而言或开展宏观研究,从以上层制度、政策演变为中心开展宏大叙事式的铺陈论述;或以典型乡村为个案,开展于乡、村微观实证的研究。在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中,综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合、互动研究不多。

一、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的重要特征就是“变革”。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是巨大而影响深远的。以农村土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可以说,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发展是这种转型的最显著、最深刻、最普遍的特征。农村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改变了乡村社会的乡土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治理体系。社会转型使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构建与农村多元、分化、流动和开放相适应的基层管理与组织方式,怎样建构一种制度化、秩序化、不断开放的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据此,社会建设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

要开展社会建设视域中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应该深度分析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原因;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重点分析三个问题。一是农村社会正在经历怎样的社会转型?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到底呈现出何种新的特征?以农村阶层分化为例,在农村中除农业劳动者外,还有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等不同阶层。这些阶层在社会转型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有怎样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

二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流动的趋向、社会组织的构成、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变化等对基层治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传统的农村社会治理比有什么样的异同点?比如随着农村社会流动的加剧,社会分化、就业多样化,农民之间的异质性也逐步增加,农村社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村庄的半熟人化程度加剧。面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传统的治理方式是否适用?社会治安如何保证?村民自治如何有效开展?这对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再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农村社区逐步兼具城市社区的特点而成为过渡性社区。对于过渡性社区如何治理?

三是这些变化给基层政权改革以及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社会转型的加速,必然将乡村社会进入更加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农民接受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视野更加开阔,公民素质得以提升,价值观念更加开放、行为模式更加民主,主体意识更为强烈。社会转型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他们更加要求分享权利,参与治理。“农民对个人利益的认同、维护和追求是乡村社区民主得以内生和发展的基础。毕竟在乡村社区中,所有的群体和社区利益都直接或间接与村民个人利益相联系,最终都可能转化为个人利益,并促成农民采取一定的行动。”[1]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组织也在大量涌现。这些都为多元参与新形势下基层治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社会转型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内在机制、存在问题与原因

重点要考察社会转型中“乡政村治”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需要改革的空间。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乡镇政权的运行机制、乡镇政权与县级政权、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乡村基本秩序状况及其维持机制、乡村干部的角色与动力机制、乡村工作任务的执行机制、乡村政权面临的困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乡村关系紧张化、基层政府的公共管理缺失、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作用有限、个别村庄过度自治化等问题的原因。

以乡村关系为例,目前乡村关系多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乡镇党委统筹乡镇工作,工作机制多为任务分解制。一般由乡镇党委布置中心工作,然后任务和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村,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任务的完成。在压力型政权模式下,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村民委员会在事实上承担了行政和自治双重职能。在发生矛盾时,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多让位于行政职能。这样实际上抑制了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客观上也不利于农民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

3.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重点要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如何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不应仅仅依靠政府进行高度集中的单向行政管理的行动,它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互动的治理过程,通过“协商”合作确立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和总结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比如很多地方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开展试点撤销建制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成立农村社区党委与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日常工作,同时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社区成为农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对于此类农村社区多元参与建设的经验,需要认真总结。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改革方向加以分析。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应该以农村基层政权职能改革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社会建设为抓手,重塑基层治理框架,推动“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的模式转换,构建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体制。这需要重点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乡村共治的模式下国家权力体系在基层如何有效延伸,乡镇政权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有效运行的机制和路径有哪些?如何在实际的治理中以解决好乡镇政权的有限主导性与职能的合理性问题?二是探讨基层自治空间与自治能力,即构建乡村治理的横向网络结构。社会转型背景下,治理主体更为多元,村民委员会、村级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农村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乃至农民个人都可以参与乡村治理。如何把多元主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农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合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规则和方式是什么?三是探索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即如何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农民个人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构建与农村社会转型相适应不断开放的、制度化、秩序化的农民参与基层政治的机制,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概念

要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清晰明了。这些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见于一些学术论文和著作中。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一基本含义。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这本著作中,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历史追溯入手,系统的研究了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的概念内涵、生成根源、历史发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特征、价值表现、要素创新、实现方式等内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导性应包含两个层面的主导性:就其本质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就其功能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作用、价值导向作用、目标激励作用等(1)。李辉在《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内容以及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主要包括思想主导、政治主导、文化主导、价值主导等。在这些概念中,目前石书臣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两个层面的阐述受到广大学者的引用认可。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

在此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主导性,但是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不同的理解。王忠桥、张宏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主体、客体、个体和环体四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基本要素的主导性。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六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此,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五个内部要素。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许多方面,为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很多观点存在争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多元化、后喻文化、信息现代化等这些背景下进行研究,其中信息现代化的著作偏多。李维昌、盛美珍在《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中,从论述利益多元化的内涵入手,认为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就要分别考察利益观念多元化、利益活动多元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精神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范畴实践形态诸变化中的主导性建设问题。陈殿林、吴晓霞在《后喻文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中认为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这一文化信息易得、文化传输渠道庞杂、教育对象主体性意识增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角色定位准确以实现主体主导;增进主文化亲和力以实现内容主导;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实现功能主导,从而总体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2)。张小链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石书臣、唐海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张俊的《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等等,都提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了机遇:开辟了新阵地、提供了新手段、增强了时效性、呈现了新特点。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挑战: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冲击了大学生的控制力和主体性。为此应当积极占领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③。微博作为新起的网络形式,其所具有的新颖性、快捷性、方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也具有重要影响。梁启经在《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中,通过对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困境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应对策略。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置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其它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提出的对策相对比较概括理性,离实践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待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所涉及的其他背景的研究探讨。

三、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研究。杨永清、景志明、唐仕琼在《论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举措》中系统的研究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主渠道的影响,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思想上的一元性、引导方法上的民主性、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性。张国钧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文章作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反思和批判角度出发,得出了如下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开放意识、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为基石的大学文化(4)。吕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王学风《论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这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文化、青年道德观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并提出了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总之,这些理论都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同学者给提出了不同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多样的研究视角。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着重于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忽视了对多元文化的含义,现状的研究探讨;只重视了对受教育者和高校本身的影响,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影响,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3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政治信仰

一、信仰及政治

信仰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需求,最终反映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并且处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信仰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仅是一种精神纽带,而且是一个组织或阶层和一个国家与社会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因此,首先应当明确信仰的内涵。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信仰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著,是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有的学者认为,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同时是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人格结构的深层动因;有的学者认为:信仰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它是人们在对认知对象的认知、相信到确信的过程基础上所表现的精神渴望和向往,以至于会从行为上加以模仿和追求。

二、政治信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政治信仰作为人类意识领域中最高价值的信念,对人类个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群体,其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探析政治信仰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政治信仰的定义,其作用主要有:

(一)导向作用。政治信仰的形成是个体与社会共同作用产生的双向过程,是社会产生的某种思想被个体内化的结果。政治信仰的形成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上达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从而渗透到其意识与行为中。因而,政治信仰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树立一个正确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信仰,其中共产主义学说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产主义理想能指引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因此,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是不容置疑的,其不但能促使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前进方向。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展现大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二)激励作用。政治信仰的激励作用是指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同,在认知上内化为强烈的意志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体为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容易受到其主体需要、客观要求、以及个人理想信念的影响,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其政治信仰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唯物辩证历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因而人们的政治要求不同,其政治信仰也不相同。而基于共同利益或共同政治理想基础上形成的群体通过表达其政治主张,逐渐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进而形成新的文化成果。这种新的文化成果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通过传播而影响更多人的思想,从而对政治信仰的演变产生推动作用。

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是指对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目的是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4

北大和清华,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颗夺目的明珠,犹如并蒂莲花,都位于风景如画的北京西郊。同样坐拥一汪浪漫的名湖——未名湖与月色荷塘。但两校的气质,在近百年来却迥然不同。常说北大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而清华人“埋头苦干,行胜于言”。北大与清华,历来相争,谁是第一?

北大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及周围教学楼,中式白墙灰瓦、檐牙高啄,散发出宫殿般气度,而清华甚至连“图书馆”三个字都被夏天浓绿的常春藤覆盖。因此,在北大人眼中,校园基本上以图书馆为中心,而清华人的校园中心是两条笔直的主干道。两校学生都普遍带有济世的理想主义,但截然不同。历年来,北大多才子,清华多高官。以至于社会上流传出“大清帝国北大荒”的戏言。清华学子不仅在工业界出类拔萃,在解放后的政坛上出现了一批领袖显要人物。相比较,北大学子虽“志向远大”,期待着“铁肩担道义”,但在现实政治官场上却望洋兴叹。

但随着中共十的召开,新当选的205名中央委员中,有一个醒目特征, 9成具有文科背景,北大校友逐步走向政坛高层。 人文社科类背景出身的官员上任和更合理的专业搭配对其所在部门的治理理念将会产生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中生在升学规划方面,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选择北大还是清华?有着重要的启示。

从“大清国”到“北大荒”:从校友从政来看

站在标志性的清华圆顶大礼堂前,你望不到遐迩闻名的图书馆、水木清华、工字厅的身影,也不知道那么多的清华学子都藏身何处。北大的同学习惯“天气好的时候,就去未名湖畔读书背单词”;而清华的学生喜欢“天气好的时候,就去图书馆上自习”。

在清华的课堂上、报告厅里感受到的是,学生们总是扬着头,一付求知若渴的专注模样。与北大学生比,清华学生活跃不足,提问较少或不很主动。北大的气氛则与清华明显不同,学生颇显自信,常有学生侧坐、斜视,大有挑刺、找毛病的模样。

北大人自觉不自觉就会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清华人嗤之以鼻。他们举出清华的校训之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试图“纠正”邻居的认识。北大崇尚自由,清华恪守务实。这也是清华人从政更有成就的原因。

经过上个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当时已迁至旧燕京大学校址的北大成为了一所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大学,其学术地位和政治地位十分突出。但不知何时,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北大学子的身影渐渐疏远。相比下,一批曾在50、60年代负笈清华的学子大举进入中国的政治及管理高层,水木清华秀于庙堂。原本无可争议的北大学子却相形见绌,于是才有了“大清国”与“北大荒”之叹。

但到了2012年“十”之后北大正在奋力崛起,除了现任国务院总理、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政界后起之秀、陆昊等都是北大校友。有数据表明,1949年之后出生的副部级以上官员中,清华有6位,而北大有63位(其中副部级50位)。

从“重工科”到“需人文”:从专业发展来看

2012年,中共十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实现了新老交替。在这个新领导集体中,205位中央委员尤引人瞩目。在新一届中央委员群体中,一个醒目特征是具有更加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背景,最集中的专业学习背景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学等领域。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全新背景的中央决策群体,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将全面进入一个经济学、法学等具备人文社科知识背景的“精英治理”时代。

一般认为,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在于执行的效率,人文社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则在于注重分析探讨决定的合理性。专家认为,由更多具备人文社科背景的政治精英治国,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趋势。尤其是政法型精英人才的崛起,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的社会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突出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特征。

而此前的几十年发展中,我国的治国之才多来自于工科专业,工科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工科的局限在于知识面窄,对驾驭日益复杂的国家治理事务逐渐力不从心,而受到专业训练,懂得经济、法律、政治、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将变得更有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工科毕业生的比例会逐步降低,工程师治国时代将逐渐远去,文科毕业生行情看涨,像学习法律、经济、管理学、政治学的文科毕业生将逐步走向治理国家的前台。在此背景下,以文科称著的北大等政界校友将会越来越多。相应地,清华的文科相对薄弱,政界校友将会大幅减少。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大部分的总统、首相及内阁成员为文科生,其中尤以法律专业突出。为国家培养政界领袖或领导干部,是所有一流大学都引以为傲的,也是其办学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关键指标之一。我们认同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的世界一流地位,必然少不了哈佛为美国培养了8位总统、牛津为英国培养了29位首相这一关键因素。政治领导人物的决策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乃至影响着全部民众的日常生活,一步对则利千秋,一步错则贻害无穷。

从“基础学”到“高科技”:从学历提升来看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5

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对日益弱化的农村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构成了新的考验。在农村人、财、物长期流出的背景下,今天的基层干部队伍普遍面临着年龄老化、执政能力不强的困境,大量的农民工突然返乡,加大了基层治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返乡,也为加强基层干部培养、从而强化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契机,存在着化危为机的可能性。

过于依靠选举干部而忽视培养干部

村民自治实行二十多年来,民主选举作为一种制度规则已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村委会选举中,能不能当上干部,关键是看票数够不够,村民的选民意识已经形成,村委会选举非常规范。民政部的调查显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十年来取得巨大成效,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已经走向“常态化”,进入“平稳期”,选举模式也正经历从“有候选人选举”到“无候选人选举”的变革。笔者的调查也显示,村委会选举中,“海选”得以普遍推行,村庄治理出现了选举化的逻辑,并且不少地方也正在进行直选乡镇长的试点,社会各界的呼声很高,总之,选举产生干部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规则。

同时,民主选举规则的刚性化也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个别地方选举成为家族势力乃至黑恶势力的盛宴,贿选、暴力参选、拉票现象突出,出现了恶人治村、赖人治村现象。另一方面,在人、财、物持续流出村庄的背景下,选来选去还是那几个人,村干部老龄化现象严重,年富力强的村庄精英分子都流向了城市,他们生活的重心不再放在农村,村级治理陷入半瘫痪状态。当前,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过于依靠选举出干部,而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即培养干部,这一矛盾和问题在农村精英持续流出村庄的背景下,日益凸显和尖锐。

基层治理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农村干部培养面临的实质问题是基层治理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即村民具备了什么样的内在素质才能胜任村干部。这不仅仅是一个干部产生的程序问题,更是一个干部培养问题。称职的村干部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好干部不是通过选举就能选出来的,选出好干部的前提是有好干部的人选存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选举就只能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国家总会按照治理目标和治理对象来培养农村干部。封建王朝会根据自己的治理目标和意识形态来培养和选拔地方领导人,传统社会如此,更何况是现在呢。一个现代国家是不会任由这种局势发展下去的。

村民自治推崇“零干预”,让我们对干部培养产生了误会,认为只要选举程序做到位就行了,村民会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其实好的干部是培养出来的。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我们过于重视选举,唯选举为重,忽视了农村干部尤其是后备干部的培养,导致农村干部培养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选的村干部不能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并且不具备市场经济和现代治理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村干部更换频繁,工作开展不力。村民自治的当下任务就是要加强农村干部培养,否则,选举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村庄治理趋于恶化。

尤其是在税费改革以后,各地普遍推行合村并组,并且撤销了村民小组长,致使农村基层岗位减少,后备干部缺乏成长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开始探索新的后备干部培养形式,通过设立村干部助理岗位,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创造平台。笔者在湖北宜昌调查时发现,当地政府的做法是每村选拔一名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青年为后备干部,有计划地集中培训,并设立村书记,主任助理岗位,对后备干部进行锻炼,助理人员协助参与村务管理。通过设立助理岗位,为农村优秀青年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加强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调动了广大农村青年扎根农村、服务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拓宽了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过笔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很多行政村的后备干部都是那些能力比较差的年轻村民,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青壮年村民都在外面打工,合适人选确实不好找,很多人不愿意干,很多行政村的后备干部人选更换频繁,主要是工资低,而且麻烦事多,还得罪人,但上面有任务压着,村里只好随便弄一个人担任主任助理,致使后备干部培养失去了意义。

从总体上来看,分田到户以来,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农村干部培养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投入,效果不理想,对农村干部培养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把干部培养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重视。当前的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也没有把农村干部培养作为重要内容给予考虑,导致农村干部培养工作严重滞后于农村形势的发展,成为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能力的一个瓶颈。基层政权连常规性的治理和政策落实都疲于应付,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时,更是力不从心。

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培养体系

因此,我们应该将村干部的培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时加进相关条款。村干部培养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治理的要求,同时又要适合农村的特点,要突出地方性和乡土性,否则,培养的干部会更快地流出农村。

现在,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干部的培养体系。在我国,乡镇以上各级干部都有自己的培养机构,如党校、行政学院以及社会主义学院等,但长期以来统一的农村干部培养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村干部的,村民自治现在已经面临后备力量匮乏的危机了,这是当前农村基层治理重构中的重要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范文6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油田企业;基层党支部;作用;影响

党要管党,这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而从严治党,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加强拒腐防变、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全面从严治党自2014年被反复强调和重视以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从上至下,从横向到纵向,从国家政府机关到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建设的一个重点即是全面从严治党,其对于凝聚组织团结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综述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经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形势,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从严治党。作为中国执政党,治国就必须必先治党,而治党务必从严。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经历无数年的革命和建设所积累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一切以为核心,一切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党规办事。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其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也数不胜数,从经济的转型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到国家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坚持与放宽,这一切都建立在党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并为人民所信任的基础上。因此,从严治党是任何一级党组织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其也必然对基层党组织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全面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2014年被重点强调和重视的一个词,其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组成,是全面协调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国家政策方针中的重要组成。全面从严治党相比之前的从严治党已添加了更多的内容,一是要求管理内容上无死角,也就意味着对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和从严。二是要求在管理主体上全覆盖,即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等级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要从严治理,从严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特别是一把手的严格把关。三是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全面从严治党对基层党支部的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组织的建设到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加强从严治党十分紧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所导致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动摇和改变。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甚至有少量党员没有坚持住外力的腐蚀,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变得十分重要,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油田企业在当前政治形势背景所必须和必然作出的一个选择,也是其发展和生存的必然要求,也就具有了十分紧迫的意义。

(二)有助于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最明显的意义在于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从思想上和精神面貌上直接对基层党员进行了洗礼和深化,有利于坚定基层党员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信念。当前,我国油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更是需要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坚定信念和信仰,努力成为有高尚政治品格的贡献者和党风建设的带头人,积极带动基层党组织成为油田企业的模范组织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有利于打造强力领导队伍。全面从严治党在当前对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造了强力的领导队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能克服困难,洁身自好,服务于人民,忠诚于党的领导一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可以说,从严治党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工具,把党组织中的骨干磨砺出更耀眼的风采。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全面从严治党对油田基层组织有着十分明显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最终体现的是油田企业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健康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所形成的廉洁氛围影响了企业的所有管理层,为所有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紧跟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身后,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从严治党是当前各层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各层级,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榜样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超.“从严治党”对油田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影响[J].才智,201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