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层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层文化

基层文化范文1

在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基层文化馆就必须要有计划的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所以,各基层文化馆应该从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出发,结合其他地区优秀经验,在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同时,带动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新形势;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群众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在人们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也进一步提升。所以,各基层文化馆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端正工作态度,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模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以及改善。与此同时,还要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进展较为顺利,各级政府以及文化馆也对此十分重视。但是在实际中,仍然有些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文化馆没有对群众文化活动加以重视,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严重不足,甚至于有些极个别地区都没有专门负责群众文化活动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这就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困难重重,就算勉强进行也收效甚微,使得基本群众无法感受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很多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存在内容单一且档次较低等现象,基层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上述种种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进程,有时还可能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相关文化馆及时予以解决。

二、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

基层文化馆作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各基层文化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效率以及质量。

(一)加大对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而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其宗旨就是要对群众进行文化以及艺术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的支持。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处于不断升级过程中,而基层文化馆想要确保其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始终对于人民大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就必须要结合自身职能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来增强文化馆服务项目的益智性以及新颖性,使群众愿意并主动参与到基层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以此来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各基层文化馆还应该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加大对馆内美术书法展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加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人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将直接决定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成败。目前,随着政府管理工作中“服务型”理念的逐渐形成,促使着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也应该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以服务的角度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用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及途径,来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来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各基层文化馆还应该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使其能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开展工作。

(三)提升基层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性部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文化馆想要建设成为既能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又能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基础的一流文化馆,就必须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的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其他文化馆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对管理中的任何细节都应加强重视,做到面面俱到,尽可能的满足各文化阶级、各年龄段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在提高基层文化馆服务水平的同时,让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教化作用。

(四)强调地区特色。各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围绕着当地文化特色或者民俗习惯等进行。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对内保持文化独特性、对外兼收并蓄开拓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能提高本地区群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特有的文化项目对外地游客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对于带动以及繁荣该地文化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各基层文化馆可以结合本地地形地貌、文化名人或者自然景观等,举办一些特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五)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文化的门类繁多,基层文化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中,基层文化馆可以通过开展大众文化交流活动,不拘规模大小、形式,不断吸收新的门类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各基层文化馆应该长期与一些文化组织或者文化活动骨干保持交流合作,鼓励他们以文化馆为载体,开展各项文化艺术知识以及技能的竞赛。举例来说,可以开展书画联谊展览,将文化馆周边有影响力的书画爱好者的优秀作品集中起来,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以供社会爱好者参观。在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的知名度就会大大提升,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进而使基层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各基层文化馆想要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投入力度,强调地区特色,通过各种途径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从而在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带动整个文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苏剑美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徐学富.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视界,2015,(23).

[2]谢国权.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青年时代,2016,(09).

基层文化范文2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人们自动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以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为目的,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拥有参与广泛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人类社会进程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能给社会带来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文化和科学是互补的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文化活动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开拓了文化新领域,同时,文化的繁荣又会给科技的进步带来新的活力,提高人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外,社会文化的大繁荣促进社会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的和谐,刺激文化消费又会刺激经济的增长。最重要的能够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炎黄子孙,在丰富群众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我们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给我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因此,在新形势下的中国,积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障碍

(一)领导班子忽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领导学历普遍不高,据郭梅枝对新乡市农村干部的调查显示,19600人中81%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凭,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基层干部的文化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一方面,有文化素养的基层干部对文化活动更为熟悉,能够更加自如的安排群众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可以在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鼓励大家丰富文化活动。我国发展进程决定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低的实际情况,这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如何提高干部们的积极性成了攻克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乡镇干部学历比农村干部学历高很多,初中以上文凭占70%,近几年来乡镇的文化活动开展明显丰富了很多。

(二)活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泛,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的资助,大型文化活动主采取企业冠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进行的,资金来源范围不广,农村基本没有专门的资金来源。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其次是专业人员的缺乏,尤其是舞蹈、音效、剧本创作、导演之类的,专业组织人员数量不够,各个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总体上来看,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没有形成持久性的文化生活,反而是打牌赌博成了人们休闲时的主要消遣。群众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因素依然存在,农村地区提倡的文化生活未能引起广泛参与,还需要加大对文化生活的扶持与投资。

(三)群众没能参与其中

群众文化应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等特点,脱离了群众来办群众文化无异于拔苗助长,优秀的群众文化必须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目前不少地方的文化运动办的风风火火,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结果群众图个热闹看,没能实实在在的参与进去。组织活动时党政机关唱主角,活动办的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不怎么好。

三、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学习,夯实文化基础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应扫除思想中落后部分,保证与时俱进,基层干部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看准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才能做好这个领头羊的作用。文化活动中,干部更因该积极带头,将群众文化生活办得丰富多彩。在学习的实际过成中,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自己老了,对加强文化生活方面不上心,对此,因该组织学习文化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让这些干部们信服,同时,让干部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创新。干部的素质是在不断地学习中磨练出来的,培养终生学习的思想十分重要。评价一个干部好不好,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看他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他奋勇争先,勇于创新,能够为群众开创新局面,那么他就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好干部,21世纪世界上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文化软实力对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二)国家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合理调用资源

城镇群众在举行大型文化活动时,采用企业出资、市场运行的方式,虽然资金来源范围不广,但是还是有资金来源。相比较下,农村文化活动基本没有资金支持解决这一矛盾主要得靠政府拿出部分资金来扶持农村的文化活动,实际操作中,政府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奖励,农民自己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运作费用。多方面出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针对农民基层文化生活的自发性、零散性、被动性等特点,动用相关资源促进“三下乡”活动的开展,组织专业文化团体开展巡回演出,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扩大数字化电影,开展电影公益放映活动、延伸图书网点,在乡镇、社区建立流动图书点,并定期配送图书到各基层图书室,几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又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

(三)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培养文化人才

现阶段不少群众活动只是浮光掠影般热闹过了,活动完了后没有什么影响,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政府部门唱主角,群众只远远的看着,精彩处叫声好,回去就什么都是一个样。这不是真正的群众活动,真正的群众活动是群众实实在在参与进去了,这对于群众来说完全是两件事,我参与了与我看了完全不同,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着力帮助和扶持本土文化。培养文化人才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扬,培养文化人才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各地区文化工作者因当以爱心、耐心和紧迫的使命感来培养文化人才,让我国文化事业能够进入更好的一片天地。

四、结语

基层文化范文3

目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基层经济建设的变革,人文地理的差异与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因而导致系统的文化建设体系没有构建起来。再加上文化建设形势比较单一,活动内容匮乏。政府当前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还不够,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中还是比较注重经济建设,文化领域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基层文化的考核力度还是不够硬,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没有建立有效的平台进行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另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机能比较弱,缺乏一只比较有力的文化骨干队伍,大量的文艺人才外流,文化群体不够集中。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办法分析

在现代社会,要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响应当前政策,实现真正的齐抓共管、共建和共享,实现文化软实力的真正效益,将文化建设和基层经济建设共同作为基层建设的规划内容。并逐步建设文化工作制度化和多样化的新格局形式,同时,需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落实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策略和执行策略,同事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将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强:

第一,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时展需要的,也是我国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经济的转型促进了精神文化的进行,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贫乏,建立文化站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引导基层群众加强文化修养的有效形式。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导向,需要促进基层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总体需求。加强乡镇文化的宣传,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第二,要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立足于当前文化工作的基本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文化的建设投入。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让基层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提高,从而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大投入,逐步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为公益事业,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基层文化建设结构,建设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改善当前基层文化状况,并利用远程资源平台强化基层服务。

第三,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形势创新文化形势,建立文化载体,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要强化节日文化的建设,保护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从而吸引大量人群参与,改变各种不良陋习。其次要建设文化体系,保障三下乡机制的长效运行,通过持续的大型活动举行,并运用传媒手段将社会主义的文化输送到基层,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基层文化需求。最后要创新特色文化建设,形成基层文化品牌,从而保障文化产品的持久生命力。所以说,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需要政策的扶持和经济的投入,正确引导基层群众自觉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要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文化共享。(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三、总结

基层文化范文4

1.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基层地区严重缺乏文化娱乐资源和设施,如文化娱乐、群众文化及健身运动等设施,以致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率相对较低。

2.无法实现文化与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属于初级的社会主义时期,为了提高基层文化的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相关文化部门应逐步关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尤其要关注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因为落后地区依然保存着陈旧、腐朽的文化思想,且其文化生活也非常贫乏,以致基层文化得不到发展。另外,由于基层群众文化较为脆弱,且经受不住考验,使得部分基层忽略了文化建设管理,导致基层文化在建设初期就开始衰落。

3.管理经验欠缺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开始重视和研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现阶段,我国缺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成功策略和经验。此外,群众文化工作者不能全面认识群众文化,且缺少文化监管和建设经验,这都阻碍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观念落伍

由于人们受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使得落后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不能充分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导致基层文化建设脱离了社会活动、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以致得不到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支持和认同。

二、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1.因地制宜,加强管理

一般情况下,各个地区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地理都不相同,因而基层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地区的实际特点,以便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基层文化。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的基础是文化设施,且文化设施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所以,文化设施建设同样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文化特点进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比如,建设乐器配置、文体活动室等设施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民俗及历史特点,不断提高和改进传统的文化活动设施,进而丰富和普及基层群众的知识、教育以及娱乐设施等,以便增加传统文化设施的功能。此外,管理文化设施时,还要采用多种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

2.充分认识与领导群众文化

基层文化建设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晚,以致很多文化工作者、领导以及基层群众都不能全面、充分的了解基层文化知识。所以,我国应加大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及培训教育力度,促使群众深入认识基层文化的内涵,同时还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及领导的思想文化觉悟,促使其从社会政治、建设及经济的角度实施基层文化建设,进而及时、有效的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加大社会主义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深度和力度。

3.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管理

通常来讲,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贯彻落实和宣传文化理念,选择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继承并不断发扬优良的传统,不断提升现代群众的文明素养。如此,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才能具有高档次的知识水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而使其更加繁荣昌盛。

4.整合群众文化中的地区资源

第一,有效整合区域场馆、地方机关单位的设施,以及人才资源,以确保社区文化稳定发展。还应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促使群众文化更好的发展。第二,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工作人员的作用,并组织地方退休干部或文体骨干等建立服务于地方文化的志愿者团队,并利用社会团体或居委会等资源,创建服务于文化的群众基地。然后,将志愿者和服务基地有机结合,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创建基层文化的良好服务体系,以便在精神层面上更好的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5.不断发掘、创新建设制度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乡镇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不足、广播影视部门过于分散、无法充分发挥专业文化职能及村级群众文化管理散漫等问题。我国各级政府若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加强基层文化机构建设,以便活动丰富、机构有效、经费和人员充足的实施基层文化管理,确保农村文化事业稳定、长远的发展。

6.探究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在经济文化逐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慢慢过渡到信息化时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而地方文化部门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和文化,促使文化不断信息化,进而推动着文化产业朝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在培植和保护民间文化建设的活动中,给予奖励和扶持,以形成共享基础文化的局面,促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

7.指引基层群众管理群众文化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是群众,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从群众出发,以群众为建设主体,进而赋予群众文化强劲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此外,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应选用生动灵活的形式和多姿多彩的载体,指引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以提升其精神境界。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群众还能得到娱乐、了解新闻、掌握先进信息、学习相关知识等。另外,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还应着手于群众需求,进而在文化活动中吸纳科技卫生知识及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以便提高和丰富文化的健康格调及内涵,进而大大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因此,保障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才能促使基层群众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与作用,促使基层群众文化绽放光彩。结语

三、结语

基层文化范文5

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文化单位没有经济效益,基础群众文化在国家财政拨款下发挥着社会效益,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财政拨款减少,对基础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又因为这些单位底子薄、硬件差,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使文化工作走向繁荣。只有了解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才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对基层文化工作资料的整理归类要让学有专长的人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对基层文化进行管理、服务,基层文化干部要以服务基层群众为重点进行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有图书馆、社区文化馆、村民活动室等,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增加经费是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国家要大力拨款来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其次,省、县级政府也要加紧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还可以发动当地的私营企业等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部分经费,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

3、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使基层群众大开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力。这样就对群众文化组织形式及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比如,广场舞的兴起让人民群众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技能比赛、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基层文化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创新形式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年龄、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的二人转、湖南的花鼓戏还有广场舞、书法、沙画等,要充分挖掘基层群众中的人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队伍的素质。

4、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新时期,受多种价值观、文化观的影响,群众文化建设也会受到一些冲击。为了保证文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地方政府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加强管理监督,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净化文化市场,此外还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层干部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之下发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近几年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导致了群众的价值观出现问题,文化素养也逐渐下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大部分是来自基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基础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条件,通过基层文化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良好的理念,让理念层面逐渐转化为行为层面,从而抑制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结语

基层文化范文6

首先,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帮助群众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其次,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物质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多的人在不断地追求精神文化的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于群众。”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要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乡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文化活动的经费不足,导致文化设施的基础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乡镇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阻碍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二)人民群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作为偏远乡镇的农民,交通条件和信息条件比较闭塞,接收不到城市多元化先进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村民思想保守,不愿意学习一些比较开放性的文化;同时,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在认识层面上不够重视,没有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

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面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政府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

首先,政府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看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当的领导方针和政策,运用战略的眼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思维和领导能力进行考察,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明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建设形式等。同时注意引导群众认识到进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进行文化素质的培训,激发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开拓群众的视野,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进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的建设是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要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对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合理修建体育器材、教育设施、图书馆、老年活动区以及青少年板块等,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进行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强当地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提高群众对基层群众建设的认识,进而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要与政府的其他部门,如文化部门、宣传部门等进行协调,提高办事效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思想上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

(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文化活动,将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做到依靠群众发展文化的同时确保文化建设为群众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累,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场所,同时,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的文化建设活动当中来。比如在元宵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时,在当地的集会上融入一些文化性的内容,将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要丰富文化的形式,开阔群众的文化视野,可以举行一些有奖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对群众进行技术的培训,提高群众的专业技术。

四、结语

基层文化范文7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问题

基层文化馆是服务群众的文化机构,有提升群众文化修养水平等责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舞蹈编排创作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整改,促使舞蹈活动顺利展开。

一、基层群众舞蹈概述

1.内涵

在艺术性方面,群众文化舞蹈无法与专业舞蹈媲美,但群众舞蹈的随意性与娱乐性等特征优势,也是专业舞蹈不能比拟的。群众舞蹈的编排不能主观随意,需本着合理性与人文性等原则进行合理编排,促使舞蹈艺术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任何舞蹈的艺术都是由群众搭建的,虽然群众舞蹈的艺术性不足,但舞蹈的多层次性与多元化的综合艺术体现,在欣赏价值等方面,都是专业舞蹈无法比较的。基层舞蹈分为娱乐型舞蹈与表演型舞蹈,娱乐型舞蹈包括广场舞与交谊舞及集体舞等,舞蹈以健身与娱乐等活动目的为主。表演型舞蹈比娱乐型舞蹈,更具备艺术性与专业性的特征,但比专业舞蹈相对业余。表演型舞蹈主要在舞台表演中娱乐群众的身心,但并不是以自娱自乐为主要活动目的。任何舞蹈形式都是基层群众表达情感的方式。因此,基层群众对舞蹈娱乐活动的认可度与接受度更高。

2.特征

基层群众舞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性。社会基层是基层群众舞蹈发展的根基,促使群众舞蹈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任何行业与经济水平的群众,都能够从基层群众舞蹈中找到乐趣,从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基层群众舞蹈的存在,与专业的艺术舞蹈明显不同,主要是为了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情感需要。二是业余性。基层群众舞蹈的成员,并不是来自专业的舞蹈领域,而是来自社会基层的各行业的群众,促使基层群众舞蹈具备明显的业余性特征。基层群众舞蹈活动的展开,主要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及其业余生活的感情需求,也是基层群众放松身心的业余爱好活动。三是地域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促使文化具备多样性的特征,各地区的基层群众舞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地域性等特征。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不同,导致基础群众舞蹈的风格等方面也多有不同。

二、基层群众舞蹈编排创作中的问题

1.参与者的基本功不高

基层群众是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者与表演者,但表演者的基本功严重不足,尤其是中老年人,尚未接受系统性的表演训练,促使其在掌握与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层次性等特征,直接对群众文化舞蹈的指导与创新带来了难度。

2.对编排创作不重视

舞蹈活动展开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中,需要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塑造舞蹈的形象,从而充分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蹈的编排创作离不开肢体语言与情感表达的支撑。由于舞蹈的编排创作在幕后,群众看不到舞蹈编排创作的全程,导致对舞蹈编排创作的认识片面与关注度低。

3.舞蹈表现力不足

群众文化舞蹈能够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可以创造群众的精神共鸣,也是舞蹈受群众喜爱的真正原因。但从实际入手分析,群众文化舞蹈主要以健身娱乐的活动目的为主,将目的转化为习惯,也是群众文化舞蹈的独特魅力。随着群众文化舞蹈的深入发展,粗放混乱问题越发普及,大量的群众文化舞蹈,相对于注入实质性的灵魂,更注重肢体动作的编排,促使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性不足,直接影响中国群众文化舞蹈的现代化发展。

三、完善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的措施

1.合理选择音乐作品

影响群众舞蹈编排创作成效的因素较多,舞蹈与音乐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基层文化馆的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人员,应当加强对群众舞蹈音乐选择的重视,提高音乐作品与舞蹈内涵的匹配度。由于基层群众舞蹈的表演中通常以基层群众为主,舞蹈知识技能的专业水平低,选择简明易懂的音乐作品搭配群众舞蹈,会不断提高大众对群众舞蹈的认可度与接受度。文化馆的群众舞蹈编排创作人员需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合理分析群众的喜好与特长,将基层群众的需求等实际情况融入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中来。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始终不能脱离基层群众,需做到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使其充分保持对群众舞蹈的热爱程度。除此之外,文化馆的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人员需加强对当地文化特色的研究,加强群众舞蹈编排创作工作与当地文化特色的整合,从群众的需求与喜好入手,不断提高群众舞蹈与音乐作品的匹配度,促使群众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使其在参与群众舞蹈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当基层群众在参与舞蹈活动中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兴趣会逐步提高。由此可见,音乐作品对合理展开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工作尤为重要,这也是文化馆的编排创作人员应当重视的问题[1]。

2.合理使用道具

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过程复杂烦琐,直接受舞蹈人员专业素养与音乐作品配合及舞蹈相关道具等要素的影响。合理使用相关道具,利于达到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促使群众舞蹈更加丰富性,从而突出舞蹈表达的主题内涵与思想情感。作为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人员,需加强对相关道具的合理利用,注重道具与舞蹈表演的结合,以达到理想的群众舞蹈表演效果。

3.加强动作设计

群众文化舞蹈是需要依靠肢体动作来完成表演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群众舞蹈活动中,涉及舞蹈动作的编排等艺术活动。肢体动作是表达舞蹈的主题思想与情感的重要载体,要求文化馆的编排创作人员,加强对群众舞蹈动作设计与编排的重视。但舞蹈动作的编排创作不能一蹴而就,需注重与舞蹈表演者功底及舞蹈主题的整合,确保舞蹈表演者能够顺利完成动作的学习,充分了解舞蹈的主题思想,使其在舞蹈排练中,能够始终维持高涨的热情,对群众文化舞蹈的积极推进有着现实意义。

4.丰富创作内容

基层群众舞蹈来源于基层并服务于基层,但基层群众舞蹈创作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不能忽视。在基层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中,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基层群众舞蹈的创作内容创新的关注。利用新颖的舞蹈作品创作内容,激发群众舞蹈表演者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舞蹈活动效果。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中,需紧跟时展步伐,注重文化与地域及时代等特点的整合,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推动基层群众舞蹈创作内容多维度的展开创新。加强实践经验总结,走融合发展之路,借鉴其他优秀舞蹈作品的精华,在取长补短中推动舞蹈作品不断创新。

5.突出文学性

群众舞蹈的表演人员通常为非专业人士,但不代表其可以忽视些舞蹈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同时艺术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化馆工作人员在基层舞蹈的编排创作中,适当加入文学因素,可突出舞蹈作品的文学性,间接带动基层舞蹈表演者的文学素养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

四、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思路

1.选材

群众文化舞蹈的选材不能主观随意,需成分遵循群众文化舞蹈的特征,将与群众生活习惯及审美水平的素材,合理的融入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中。基层群众在闲余时间,对家庭与职场和婚姻等话题的关注度更高,这些题材贴近计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选材工作中,需将能够体现出群众情感与生活的素材当作舞蹈创作的核心,基层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舞蹈的活动中找到共鸣,更能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与表现欲等。群众文化舞蹈的选材方面,需注重舞蹈地域性特征的整合,根据当地的民族风俗与文化特征等,选择适合该地区群众文化舞动的题材,从地域层面构思舞蹈,从而编排出更符合基层群众的舞蹈作品[2]。

2.形象塑造

基层群众是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因此,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中,不仅要加强对选材的重视,还需注重舞蹈形象的塑造。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且艺术修养水平相对较低,在群众文化舞动的编排创作中,需遵循通俗易懂等原则,合理塑造群众文化舞蹈中的人物形象。传统的群众文化舞蹈编排,普遍存在忽视舞蹈形象塑造与重视内涵编排等问题,导致基层群众对舞蹈表达的意义理解片面,不利于群众参与活动积极性的激发。而群众文化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需遵循贴近生活与贴近群众等原则。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不仅需从群众关心的选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等题材入手,还需注重贴地气形象的塑造,以创作出受到群众好评的舞蹈作品。

3.结构组织

舞蹈的编排工作复杂烦琐,需注重题材与人物形象及表达结构组织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基层群众舞蹈编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一点就是基层群众自身的文化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由于基层群众其自身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均不同,在进行舞蹈的组织过程,要求所有的舞蹈表达是非常清晰且直观地,能够让群众在看到这一舞蹈时充分的了解到舞蹈文化缩阐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在群众舞蹈文化编排的过程中,确定本次舞蹈编排的主题是什么,依据舞蹈的主题进行人物形象的选择,并且合理的规划出整个舞蹈的大致轮廓,其目的是确保群众文化舞蹈艺术在进行表达过程中,基调更加明确。在组织规划舞蹈的表达结构方面,编排人员需加强对作品表现内容与舞蹈表达方式及表达意义等方面的关注,确保群众文化舞蹈的各艺术构成要素齐全。如《做军鞋》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作品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利用舞蹈动作等要素,生动的塑造出妇女等人物形象,从一人做军鞋,到多人做军鞋的叙述顺序,利用清晰的故事结构,深刻打动着基层群众的内心。

4.动作编排

肢体动作的编排也直接影响到了后续舞蹈进行整体展现时的效果。由于群众文化舞蹈相比于专业舞蹈进行比较时,其差距较大,这是由于基层群众自身存在着艺术功底,相对于薄弱的问题。群众文化舞蹈再进行编排时,其动作形态十分的简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所有的群众接受并且认可、理解以及掌握。群众文化舞蹈动作的编排大多数都是根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动作来反映出舞蹈动作的内涵,并塑造一个独特的舞蹈人物形象。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节奏、力度、幅度的改变,能够将生活动作进行深化,促使舞蹈的思想情感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动作的编排,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动作简单重复。为突出群众文化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还需注重动作与人物外表与表情等元素的整合,更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群众舞蹈编排的创新

1.结合生活实际

展现舞蹈作品中平凡素材的独特之处,是群众文化舞蹈编排创作中的难点。舞蹈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不能忽视生活化特征的呈现,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也同样如此。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者与表演者是基层群众。因此,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也应当遵循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要求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需注重大量生后素材的收集,通过筛选生活素材,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中,实现可利用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3]。

2.结合时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前进,当前群众文化在进行建设时,已经成了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基层文化馆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工作展开,需紧跟时展步伐,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变化,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加强转变,在结构组织与动作编排和选材等方面,积极融入时代精神。

3.创新编排思维

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理念不能固化,需融入国际化等发展理念,推动基层群众的创新意识在舞蹈中发展。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中,引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取其精华与去其糟迫等原则,以不断提升群众舞蹈的表现魅力。

六、总结

群众文化舞蹈是当下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精神需求与娱乐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创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要想推动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基层文化馆在展开群众舞蹈活动时,需舞蹈编排创作思路与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创作出流行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深入发挥舞蹈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艳湖.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中文信息,2019(8):283.

[2]李霞.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6):254.

基层文化范文8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探究

基层群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民群众参加各项文化活动,不仅能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已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群众文化遇到了冲击和挑战,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如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发展通俗文化事业,发展城市广场文化等。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农村很多地区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农村面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和进步,在村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大满足的前提下,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就成为了越来越多村民的追求,在这种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层文化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具体途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政治立场的引导有着好的导向作用,物质以及文化精神的同步发展,对我国国家建设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2][3]。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各地的重视。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群众的基本素质,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着重大意义。在新形势下应该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方法开展文化工作,紧跟时事时政,激发群众对文化的热情,创建文化交流平台,使文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基层群众文化现状[4][5]

(一)开展的文化工作,群众参与度较低。随着国家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正逐渐加大,同时政府为使文化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相继出台了各类相应政策,在人力、物力以及政策的加持下,文化工作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工作内容也更为充实,开展活动亦有所增加,文化活动种类也日益丰富。奈何群众积极性始终不高,原因可能存在于活动过多以及内容上不为群众所接受,基层群众对于重复的活动司空见惯,对于活动所带的精神文化内容无法接受。部分基层群众物质生活并未得到满足,只有解决了基层群众物质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文化工作。

(二)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增多。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地政府均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也各有地方特色。各地政府所开展的文化工作种类繁多,例如小品、歌舞等受众面广泛的文化活动。除了政府机构主办的文艺演出活动,各地群众也由城乡街道办组织一并参与其中。艺术与生活往往密不可分,在文化推广上,人民群众更能体现出基层的文化需求。

(三)文化产业未来。文化产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之一,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于国于民都是好的。我国为了发展文化产业,近年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例如2019年出台的《“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计划》以及《文化振兴产业计划》等,均旨在为我国文化发展扩宽道路,加速文化精神的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辅助,基层群众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一类人群,在文化发展中最具代表性。因此群众文化工作一直是我国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只有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国家建设才能稳固进行。企业基层文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加强国民素质以及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从而也能加强我国企业文化水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推动整个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为人民日益丰富的生活增添色彩。信息时代,群众处于网络虚拟生活中的占比逐渐增大。网络文化的繁杂,以及现阶段网民年龄的低龄化,导致网络文化好坏参半,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变得尤为重要。开展有利于群众的文化工作,对于提高我国群众的精神文化层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丰富我国群众的日常生活。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同样也是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一大平台,利用好该平台对于提高群众、企业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多种文化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群众文化建设。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困难

(一)企业对于文化建设的轻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大部分企业家主要重心都投入到生产中,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部分企业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仍处于空白之地,企业管理层一开始就没有设置面向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内容,在该形势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变得尤其困难,同时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二)能够组织好文化活动的人才匮乏,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以及设施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投入,人力物资都有所增强。但由于企业对基层文化的重视不足,以及与政府联动工作不多,许多企业能够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闲置,有些场地因长期无人管理,已经无法使用。各企业的藏书及文献,也随着时代变得老旧,已然无法对员工产生实际的阅读效用。贫困地区人才难得,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人退休,却没有合适的人才来接任主持工作。能担以重任的人才流失,是各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困难点。

(三)基层群众文化的创新性较差。各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没有质的创新,大部分文化活动还是以玩乐为主,寓意不够深刻,有些题材甚至过于老旧,难以激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激情。对于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应有质的创新,艺术源于生活,政府应引导基层群众参与活动策划,以此激发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热情,促进文化活动开展良性发展。

四、新形势下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改进建议

(一)引导企业、群众正确认识文化重要性。政府应起到引导群众以及企业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对群众宣教文化工作重要性,使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固有观念得到转变;对于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在确保企业利益的同时,将企业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对于企业老旧的书籍文献,募集资金予以更换,协助企业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敦促企业完善文化工作制度,增加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修、考核,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又能帮助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打下基础。群众基本素养以及精神物质得到满足后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做到经济文化同步发展。

(二)资源调配、培养文化工作人员。目前国家对于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员以及资金包括政策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工作人员培养是当务之急。及时维修老旧的文化活动室,尽可能创建多种类活动场所,及时更新图书馆藏书等,将对后期开展文化工作打好基础。大型活动资金不足时,及时与地方企业沟通,协商资金以及活动对企业的广告宣传,实现双赢。文化工作开展需要人才,人才关系到文化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取得良好的群众效果。政府可以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同时在社区寻找、选取一批能够从事文化工作的人群,进行系统培养。对于贫困地区,应解决基本的物质需求,只有物质得到保障,文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三)新形势下文化工作内容的创新。信息时代,群众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这对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提出了新难度。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众影响深远,文化工作者应在保证传统文化的寓意以及味道的同时加入新元素,以此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同时,文化工作者还需结合当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观来改进活动。只有紧扣我国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观,适当添加外国优秀元素的活动,群众思想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同时,文化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热情,从而促进文化工作开展。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