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6篇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1

同志们:

这次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是近几年我区专门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XX部长全面总结了近几年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阶段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再谈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截至2020年5月,全区民营企业达X家,个体工商户达X户,吸纳就业人员达X万余人。他们都是建设新北、发展新北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实现对非公经济的有效领导,把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性。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非公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成部分,必须要纳入党建工作大局,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村、社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相比,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还不够明晰,党务工作人员专业程度还不够高,党的活动阵地还不够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党的纪律监督保障作用发挥还不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我们统筹谋划、合力推进,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三)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我区而言,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实现利税X亿元,同比增长X%。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规模达X亿元,户均注册资本达到X万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有效优化了经济结构,增加了财政收入,拓宽了就业渠道。我们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更好地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力度,积极探索,以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区委为了加强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门研究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办法,对各级党组织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新时期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强化以下三个重要抓手。

(一)加大组建力度,努力实现“两个覆盖”。抓好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首要任务。要在巩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成果的同时,把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作为组织覆盖重点,集中力量,逐一破解。一是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坚持“造血”和“输血”相结合,采取发展一批、找出一批、输入一批等办法,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坚持单独组建和区域、行业组建相结合,外力推动和企业内动相结合,实体组建和网络组建相结合,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企业内、区域里、行业中、网络上,形成覆盖全面、组织严密的组织网络体系。三是扩大组织工作覆盖。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可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组织开放式活动、先行组建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要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

(二)突出关键环节,全面抓好“两支队伍”。以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为重点,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是多样化选用。党组织书记要注意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人选,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工作人才。加大向非公企业推荐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力度,建立非公企业党务人才信息库。二是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民主评议制度,党组织书记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三是专业化培训。完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分级分类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务知识、群众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四是制度化激励。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保障制度,上级党组织可给予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适当的工作津贴。推荐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三)强化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两个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一要围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融合,引导和监督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帮助支持出资人和经营者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二要围绕服务企业职工群众发挥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化解劳资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要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贴心人。三要围绕深化企业创先争优发挥作用。要在非公企业广泛开展“双为双增”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每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至少要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创先争优制度,使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四要围绕建设企业先进文化发挥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引领企业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积极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更加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不断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开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推进统筹共建,进一步强化整合意识。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在整合上下功夫,着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建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区域统建,形成合力。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党建工作情况,在全区选树培植一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按照“区域党组织+基层单位+党员服务中心”的基本模式,整合协调农村、社区、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等各类基层组织,构筑完善的基层组织工作体系。二是行业带建,协同发展。积极探索“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党建模式,发挥协会党组织孵化器和服务企业的功能,推进区域化党建示范点“块状”创建与行业性社团党建“线型”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三是党群共建,互促共赢。按照“1+3”的模式建立企业党群组织,“1”是指建立企业党组织,全面负责企业党群工作,“3”是指将工、青、妇工作纳入党群工作整体格局,成立企业职工之家、青年中心和巾帼维权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党群工作一体化模式。四是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工作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内现有的党群组织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办公设备、阅览室、档案室、党员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扩大服务功能,积极为党员群众服务。

(二)坚持因企制宜,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非公企业面广量大、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注重分类指导,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在组织设置上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企业规模、地域、行业的差异,根据党员数量、党建工作基础的不同,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等多种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二要在理顺隶属关系上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采取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委托管理三种方式,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促进企业党组织作用更好发挥。三要在党组织活动开展上坚持分类指导。企业党员人数较多的,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党员人数较少的,可以采取小型、灵活的方式开展组织活动;片区综合党组织可以在公共党群活动中心开展活动。提倡开设微党课、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完善党政互动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经营管理和加强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引导企业党组织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企业业主和职工之间协调劳动关系,确保企业业主和党组织始终同心同向,互相支持。二要完善后勤保障机制。要从活动经费、活动阵地、人员经费等方面入手,采取财政拨一点、党组织筹一点、企业出一点的办法,建立党建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三室八有”标准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确保党的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三要完善工作评价机制。前期组织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分类定级,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分类定级情况,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同时要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考核流程。

四、齐抓共管,凝心聚力,以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做到与非公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真正抓在手中,抓出实效。

(一)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核。要进一步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形成责任明晰、措施到位的工作体系。非公企业党建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落实好成员单位抓非公企业党建的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基层党(工)委也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形成相应的目标考核措施,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比表彰先进的一项重要条件。

(二)齐抓共管,汇聚工作合力。要完善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网络,有效整合劳动、人事、工商、税务、工商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要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经常性地交流经验,研究问题,相互促进。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党总支和村党总支的作用,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指导和联系机制,切实抓好所属企业党建工作。

(三)典型引路,营造浓厚氛围。要坚持“培植典型,示范引路”的方法,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区推广,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影响力,营造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非公企业党建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我区企业党建工作的动态和成效,宣传企业党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企业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2

一、提高产品质量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头,这是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大战略转变。“好”就是讲质量,“又好又快”就是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在“好”的前提下,实现“快”。而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还关系到国家的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有效措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提高产品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民生大事,是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人民群众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涉及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如产品质量不高、不合格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要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必须关注质量、狠抓质量、提升质量,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三、提高产品质量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而提高产品质量就是要通过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工作,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求发展,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3

一充分认识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行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彰显城区魅力。为此,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扣“抓项目兴发展抓质量提形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以“创新发展创特色发展”为抓手,重点抓好项目的建设。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抓典型树榜样是我们工作中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要通过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一流或领先水平的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树立标兵,为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品牌推广作用。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无形的资产。通过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民生工程科教文卫综治维稳园林生态景观党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特色工程”,展现具有特色魅力的发展之路,在推广经济大区生态之都的品牌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功能保障作用。通过实施质量优化工程,使城东功能进一步完善,使我区的环境建设突出可观性,达到点线面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从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七城会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二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各项工作

指导思想: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必须以党的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经济大区生态之都,以“创一流树品牌”为目标,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在认真总结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新亮点,培育新特色,创造新经验,展示新形象,探索科学发展的特色魅力之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目标:

1通过创新和发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同行业中达到一流或领先水平。所取得的成绩创造的经验足以代表和体现我区某一方面工作的特色和水平。

2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全区的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够影响和带动全区同类同行业共同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3重点项目的硬件软件建设要体现高标准高水平,环境建设突出可观性,点线面具有连贯性整体性,沿途环境优美,市容整洁,道路畅通,秩序良好,和谐文明,社会稳定,能够展示我区发展新形象。

方法步骤:在软件建设方面,结合“十大工程”的推进情况,按照“抓特创新”的工作思路,每年年初由各乡镇场街道园区推荐2个以上,区直相关部门和单位推荐1个以上项目,区软件办公室从中筛选一批立意新起点高有潜力可推广的软件提升重点项目。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八个一”标准(详见附件1)和软件建设实施方案(详见附件2)要求,负责实施本地区本单位重点项目的软件建设,年底向软件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区里将组织统一考核验收。在硬件建设方面,重点是对我区建成区主出入口主干道路进行设施整治和景观提升。整治内容主要包括绿化景观道路排水灯光亮化交通设施临时建筑广告店招建筑立面等七个方面,具体由:区城建交通局负责道路的市政设施灯光亮化设施的改造工作,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整治和提升工作;区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对相关道路的临时建筑户外广告的综合整治工作;各乡镇场街道园区负责辖区相关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店招整治及建筑立面综合改造工作。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提供强有力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经研究,区委区政府成立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软件和硬件建设办公室。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也要相应地成立以党委(党组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统一由乡镇场街道园区党委(党组工委)副书记区直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软件办公室设立在乡镇场党委街道和园区工委办公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明确工作责任。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由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软件指挥部负责“点”“线”规划和挑选,负责对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软件提升工作督查和指导,负责与硬件指挥部统筹协调工作;硬件指挥部负责建成区出入口城市主干道道路整修立面改造杆线梳理广告整治景观绿化市容整治秩序整顿工作,负责跨乡镇街道园区及跨部门硬件建设项目督促指导工作;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所属重点提升单位的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工作,并提炼总结特色经验。

建立指导督查制度。要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督查指导。在质量提升过程中,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将派出督导组,深入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督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进展情况,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对实施不到位或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确保质量优化工程取得实效。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考查;指标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04-03

中共十报告对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其中,“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而单纯追求GDP或某些经济指标,漠视对发展质量的系统考查,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要真正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生态、制度、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系统考查。

一、经济维度:发展健康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梁亚民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四大方面的21项指标所组成。一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的指标,包括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指数等3项指标;二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程度、劳动就业弹性系数、三次产业构成比、产业协调度、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率等6项指标;三是反映经济增长产出结果情况的指标,包括人均GDP、新产品产值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投资效果系数、能源消耗系数等6项指标;四是反映经济增长潜能增强情况的指标,包括研究与发展(R&D)投入比重、生产能力利用率、专利授权指数、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投入比重、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等6项指标[2]。

李变花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八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水平指标,包括绿色GDP和采取以货币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二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包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系数和单位能耗产出率;三是经济结构指标,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和工业产品销售率;四是技术进步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科技直接产出指标;五是环境保护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六是竞争能力指标,包括出口总值占GDP比重、外商投资额比重指标和信息能力指标;七是人民生活指标,包括人均GDP、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八是经济稳定性指标,主要是经济增长波动率 [3]。

冷崇总认为,应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等七个方面出发,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贷款产出率和耕地产出率;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评价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主要有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评价经济发展持续性的主要指数有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和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创新性的主要指标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分享性的主要指标有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4]。

王英娟、李荣平、陈松松等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六大方面31 项指标组成[5]。

上述研究虽然为人们考核和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工具,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其中的许多指标不便于各级决策者和非专业人士掌握,因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主体的决策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同时对形成有效社会监督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的。

经济发展健康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而经济发展健康的标志就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从经济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摸索一套基于公共信息的简洁的经济指标,并通过对这些经济指标的评价促进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大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系统观。在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时,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还要看经济发展是否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是否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是否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因此可以采用经济增长率、人均GDP、CPI指数、居民消费增长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R&D投入比重、专利产出、投资效果系数等基于公共信息的常用经济指标。

二、生态维度:环境良好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2009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6.3%,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9.2%,原油消费量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9.1%,电力消费量增长6.2% [6]。对资源的大量消费引致了一系列严峻问题,造成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使资源环境代价最小化。为此,一定要把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物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但传统生产函数中都只考虑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问题,没有加入资源流和废弃物的概念[7],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将因为要素投入而产出的污染也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考查,便构成了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生态维度。

沈露莹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2010)中使用了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 [8]。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等在《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2010)中使用了GDP能耗、GDP水耗、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GDP 工业废水排放量、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 [9]。孟晓俊、黄弦和、林莎等在《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1)中使用了万元GDP 能耗、万元GDP用水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碳排放强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绿化水平等指标[10]。

不难看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指标已经纳入专家学者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视野,虽然各自有所不同,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否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显著减少已经成为重点。从生态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可以采用万元GDP 能耗、万元GDP用水量、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PM2.5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三、制度维度:公正合理

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首次在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书中提醒世人不要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卡马耶夫还认为,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中,人们常常忽视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之一是“国家治理的质量”[11] 。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家就已提出“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变得更加突出。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今也已有五年多的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任重道远。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其主要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吴敬琏,2008)[12]。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王一鸣,2008)[13]。

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共十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1]

然而,从制度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选择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的增长率每增加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就下降7%,即国有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会导致转变绩效下降15.031%,即进出口总额的大量增加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率每提高1%,会带动转变绩效提高15.339%,即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提高1.355个百分点[14]。这说明,我们仍有可能寻找到一些能够反映体制机制合理程度的具体指标,并借以从制度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外贸依存度、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结构等指标都可以采用。

四、社会维度: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两者不可畸轻畸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没有社会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发展既不可能全面,也不可能协调,更不可能持续。社会发展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部分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必然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1996年,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曾经将经济上过分追求数量的“有增长无发展”归纳为几个特点:无根的增长,即文化多样性消失;无未来的增长,即环境基础被破坏;无情的增长,即发展导致人们感情的淡漠[15]。这种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会,忽视公共事业,引发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最终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社会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应该着眼于和谐稳定,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二是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实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但是这些资源是稀缺性的,因而,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过程中,要坚持代际公平原则,使当代人在使用资源时,要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因为当代人的使用而损害后代经济发展的条件,要给后代留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二是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有限的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保持公平分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的条件。可以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等指标。

五、心理维度:人民满意

经济发展必然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自然演进过程。佩鲁指出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社会各种制度的演变和改进也是为给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各方面的、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必须是系统的、协调的[16]。

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要求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而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则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数量方面来看,通过经济发展要解决物品的短缺,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质量方面而言,通过经济发展要提高人的生活的舒适程度与便利程度,为人们提供无公害、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幸福最大化应当是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经济发展能否增长人们的快乐与幸福,要看经济发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取得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得以增加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会得到较大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会得以增长。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17]。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从心理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就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的口碑或选票应该就是最佳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梁亚民.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2).

[3] 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1).

[4] 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5] 王英娟,李荣平,陈松松.基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企业,2011,(10).

[6] 徐盈之,张全振.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 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9] 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2).

[10] 孟晓俊,黄弦和,林莎.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9).

[11] 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2] 吴敬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消除体制障碍[EB/OL].http://,2008-11-02.

[13] 王一鸣.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14] 马强文,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0,(11).

[15] 赵杰.全球经济漠视质量,中国经济增长严重失衡[EB/OL].http://,2011-09-27.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5

关键词:;质量时代;基本理论

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以来,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围绕治国理政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阐述精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经济社会发展从速度时代推向质量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深刻认识同志质量观的丰富内涵

同志无论是在党的会议上,还是在与党外人士座谈,无论是在国内考察调研,还是出访、参加国际会议,谈发展必谈质量,谈改革必谈质量。“质量”是其重要论述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热词,既涉及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也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科学系统、内涵丰富的质量观思想体系。

把质量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数量型增长经济,资源不可接续、环境不可承载、经济不可持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调整思路、转型发展。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同志精辟阐述了质量与速度、数量、效益等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2013年10月7日,同志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走质量发展新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志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大视角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趋势性特征,强调在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跨越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针对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要素投入基础上的,单纯靠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已难以为继,同志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4年5月10日,同志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同志这些重要论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指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质量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事关企业产业兴衰存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志指出,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同志在2014年3月访问德国时指出,中国持续稳定发展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合作伙伴带来巨大市场和机遇。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提升质量。城镇化是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同志指出,推进城镇化,要把握住发展质量,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突出位置来落实。要注重提高质量,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是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民生连着民心,质量与民生息息相关,同志多次在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住房建设、促进消费等工作时强调质量问题,以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志指出,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要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必须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要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确保质量安全和公平分配。要在继续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能力的同时,大力改善消费环境,通过改善供给质量来激活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稳步增长。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工作要求。同志质量观还贯穿在法制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工作部署和要求之中。同志指出,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竣工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2014年3月18日,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部署和检查工作,不达标准不交账,决不满足于一事一成、一时之效。”

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同志高度重视质量治理能力的提高,强调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质量源头治理、全过程监管、标准制修订、质量追溯、打击假冒伪劣、质量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指出,要抓紧修订一批效能标准,如建筑节能标准、建材标准、车用燃油标准、环保标准、家电能效标准等。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而且要定期更新。标准制定了,就要执行。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古人建长城,每块砖上要留下人名,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和追究责任。这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伟大长城的遗迹”。“对那些偷工减料、以劣充好、权钱交易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同志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质量至上,把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贯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准确把握同志质量观的鲜明特征

同志质量观内涵丰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等鲜明特征。

系统性。质量是渗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因素。质量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标准(ISO9000:2008)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概念不仅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也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在当今社会,质量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同志对质量有深刻的认知,其质量观内涵丰富,范畴广泛,既涵盖日用消费品质量、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筑质量、装备质量、森林质量、城镇化质量等领域,又涉及立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党员质量、改革质量供给体系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是系统的大质量观。同志强调的质量发展,既包括微观层面的质量提升,又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把微观产品质量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融为一体协同推进的科学选择,体现了对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质量认知的显著进步。这为我们以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野,从全局出发、从整体出发,研究质量问题指明了方向。

实践性。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志质量观,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质量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志强调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明确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向,对指导如何推动发展的实践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同志关于产品质量、工程建筑质量、供给质量等方面的论述,也是建立在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实际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质量水平在持续提升,产业素质在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质量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规模增长,制造业大而不强,大多数工业产品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质量可靠性不足、品种适用性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突出,产品领域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建设领域“豆腐渣”工程频现,服务领域欺诈行为多发,特别是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既侵犯消费者权益,损害人身健康安全,也影响百姓生活质量,使人们缺乏足够的消费安全感,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正因为如此,同志反复强调要提高消费品质量、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工程建筑质量、装备质量等,使质量既成为提升供给力的重要因素,又为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科学性。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世界观和政绩观的问题。同志质量观,既涉及宏观经济发展,又涵盖产品质量等具体领域,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同志把质量作为根本、中心和立足点来对待,就是坚持质量为本,质量引领,以质取胜,以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它所摒弃的是以数量和速度为本质特征的GDP崇拜。以质量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又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应有之义。同志把质量升华到价值观、文明和理念来认识,是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这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理念一脉相承,对于塑造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推动我国由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性。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对质量都有重要论述。同志质量观一脉相承,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有理论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同志坚持宏观经济整体质量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双提高”,强调无论是从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讲,还是微观和中观层面的产品,都要追求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经济转型。同志坚持质量效益结构与速度规模总量相统一,强调以质量为本取代以速度为本,推进结构性改革,但不是说因此就可以只要质量不要速度,而是把质量作为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加合理的增速。同志坚持经济发展质量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质量发展相同步,强调五大建设都要讲质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同志坚持质量与创造、品牌相结合,强调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释了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而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大目标和具体要求。

认真贯彻同志质量观的实践要求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同志质量观是做好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和重要遵循,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用以指导质量工作实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质量时代。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国家战略是引领国家发展和国力提升的重要方略。纵观我国发展历程,长期由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同以GDP增长为中心,将工业化等同工业规模扩大,而忽视质量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的转型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质量时代的显著特征。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国家强则质量必须强。质量强国之日,才是中国圆梦之时,质量强国应当成为中国梦的华彩乐章。为了推进国家战略从传统到科学的演变,我们应当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站在创新和发展国家战略体系的高度,把建设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质量强国战略具有全局性、重要性和长远性的国家战略本质属性,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国家战略相得益彰,是国家战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立质量强国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推进实施中形成合力,从而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培育先进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进程基础之上,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文化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及道德等层面的内涵,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或地区借助文化力量振兴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当前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与质量文化落后密切相关。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研究,把同志质量观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切实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加快培育以诚实守信、严谨求实、创新发展、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质量意识、质量情感、质量目标、质量形象和质量行为,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使质量自觉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范式,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完善质量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质量法律法规大都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有的虽然几经修订,但早期的制度设计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法治的需要。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以维护质量安全和促进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质量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发展、质量安全、质量担保、质量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推动将制假售假的后果罪改为行为罪,建立对质量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质量法制监督,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质量法制良好社会氛围。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6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1](P119)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经济价值,实际上要回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表示怀疑,自觉不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而是浪费时间。这正是导致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一手硬”,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认识根源。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从理论上澄清一些模糊的问题,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1.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充分肯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指出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并往往决定着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的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P840、83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即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4](P14)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无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转化,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实践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2.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5]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6]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7](P134)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3.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7](P50)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8]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8](P4)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人们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1](P120)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自立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邓小平一再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也多次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揭示发展经济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图强的信念,振兴和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富而忘本”、“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从“思源”中领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加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作好必要的思想准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经济伦理和经济思想,在全社会倡导进步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过程。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具体地说,它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树立现代经济精神,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从五个方面实现精神转变,即:必须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必须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惠互利观念;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转变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生态伦理精神;在财富面前,必须把安逸、享乐意识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意识。[9]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成、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10](P94)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率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然而,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经济和道德上的两面性。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冲动,而且难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对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政府)的经济活动不仅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换言之,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而且需要伦理规范使经济行为更加合理、更加文明。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行为不正当,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效率,国家经济实力也不能真正增强。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行为主体如果自身缺乏基本的诚信,而彼此之间又没有相互的道德约束,行为必定短期化,导致假冒伪劣、合同欺诈、“三角债”恶性怪圈等现象出现。最终不仅企业会失去市场,行为主体也会因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据200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经济的进步问题,客观地、科学地分析经济形势,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观念,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精诚合作,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同与信心,同时揭示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风险,引导和调整社会心态,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视精神激励和潜能开发,不仅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共识,而且已成为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如果说,在战争年代,面对无数艰难困苦,需要一股决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一种战胜困难的拼命精神;那么,在和平年代,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激发起人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激励。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正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如海尔集团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价值观;日本日立公司的“和、诚及开拓精神”的企业精神;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化学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美好的东西”的企业宗旨等,都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企业道德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等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状态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进取精神、开拓精神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还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融洽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把个人生存劳动的目的同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自觉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