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例6篇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1

论文摘要: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尊重知识产权成果,增强广大师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文章将分析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促使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圮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成五捌墟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力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入教学计划。

4结语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2

关键词:继续教育;阶段性;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46-02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导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思想教育第一线,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及自身素养,始终站在教育和学科领域的前沿。

就高校教师的成长来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处于适应期的新任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技能、钻研教学内容;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因此,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必须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目的,各阶段培训思路如图1所示:

一、岗位进修

处于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师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阶段,也是熟悉教学的阶段。这些年轻教师在大学期间积累了丰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如何把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管理学生以及如何解答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是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师上岗参与教学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我国的教育体制为这些新任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继续教育培训的平台,但同时也伴随着严格的制度和要求。

(一)教师资格培训

由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其专业学科与教育学科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实践的能力、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其中高校教师申请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是高等学校在职人员和高校拟聘任人员;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书》;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等。因此新任高校教师要想申请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的高校教师就必须系统培训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以及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等。培训的形式一般是集中短期培训。

(二)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

年轻教师的成长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加强新任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育、计算机模拟教学实验、自动化实习设备等在高校课堂中都以被广泛使用,其优点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教给学生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改进教学进度,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新任教师要参加计算机应用培训,取得国家教委承认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证书,并能在课堂上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培训的形式是集中短期培训+自学。

(三)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批有思想、有抱负但个性不一的正走向成熟的大学生,要管理好他们,成为他们喜爱的、信任的教师,就应当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首先要认真研读古今中外教育先哲的理论精髓,深入学习研究我国教育前辈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这些知识能让新任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少走弯路,缩短角色转变的过程,及早成为一名胜任的高校教师。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条件的应参与青少年心理学课程的培训。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大学生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和生活。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可参加进修班系统地学习获取单科证书,也可听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讲座,还可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学习。

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阶段也是一个教学经验积累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正处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期,不断接触大量的教育教学问题,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对于一些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但当涉及一些最新的教育热点和争论的教育问题和现象时,仅凭自身的能力很难解决,这就需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答案。不同种类的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为这一阶段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

(一)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训

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训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情境与机会,以利于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其培训的内容灵活多样。一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解决这些问题。二是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培训,这种培训并非针对课堂教学,但却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沟通、配合、方法等问题。三是帮助教师获得学科专业领域发展而进行的培训,有助于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培训的方式有集中培训、分散学习、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优秀课、参加学术交流会、听学术讲座等。

(二)校企结合培训

高校教师自身储备了很丰厚的学科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游刃有余。但要想使所教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被企业聘用并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大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了解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使所教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更新,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走在工作的前面,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各领域的专业教师有面临着定期再培训的必要。培训的形式有到企业调研型、进修型、专题型等。培训的内容涵盖技能技巧、新兴科技等。

三、科研能力

这一阶段也称为学者型阶段。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素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新世纪的教师,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成为科研型或者说是创新型的教师。“科研型”或“创新型”的教师更有助于启发、培养、发展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教学科研,不断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服务于社会

高校是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基地,高校的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企业效益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拓展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参加学术性的研讨会、培训班,申报并研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且能为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课题。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放矢,在制定经济与社区发展目标、协助政府决策、参与经济项目开发、指导企业经营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为职称评定服务

现行的教师职务评聘体制中,科研成果是首要的硬件条件,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学术性的培训,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职务评定服务。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功利性,但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参加学术性培训的积极性。

四、学历补充

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跟上创新教育的步伐。更新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提升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

高校教师在自身的学科领域中具有很高的造诣,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理解透彻,在课堂教学中能思路清晰地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若仅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不能满足一批批、一届届见多识广、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所以高校教师要想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就应该创造机会利用休闲时间重回校园、做回学生,以提升学历为目标,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继续探索和研究本专业对当今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教师提升学历的形式有:在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班、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班、大学教师申请硕士学位班等。

(二)增加知识的广度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都与其他领域的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高校教师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加知识的广度。知识渊博的教师在授课时能思维灵活、触类旁通、思路开阔、富于创新,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很容易博得当今见多识广的大学生们的喜爱。社会和学校为高校教师拓展知识层面提供了极大方便。许多高校都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在保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基础上,还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前沿性,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各高校还组织教师进行外语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开展与国际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者访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先进的思维模式。高校教师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关的专业进行培训,许多高校教师都取得了双学位、双师证书等,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是一种“全程教育”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在工作中不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作为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教育,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实现由只懂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向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学名师的转化。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阶段性的、多层次的。它既可以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向更高一层次提升取得更高学历,又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在同一层次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广泛的、丰富的。既有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又有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既有单项科目、课程和专题的研究,又有多学科系统的学习进修课程,充分满足了各类、各阶段高校教师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3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99-02

一、普通本科院校与通识教育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做保证,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高校的重要任务。一流重点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着眼于此,量大面广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应如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2010年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专题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有赖于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专门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相对。在当今大学本科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把低年级的课程定位于通识教育计划而将高年级的课程定位于“主修专业”计划。事实上,通识教育的目标包括有效的思考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作出恰当的判断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最早在1945年的“哈佛红皮书”中就已经奠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理念、目标、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对通识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诠释上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盲目拔高其功能,把解决现行教育偏差与弊端的重任寄托于通识教育,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识教育的层次;第二种倾向是过分降低其作用,把大学低年级基础课等同于通识教育课程。两种诠释都存在偏颇,高难度目标使人力、物力、财力到管理水平等都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望而却步,认为开展通识教育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低位基础型目标,把通识教育目标寄托于大学低年级基础课课程难以引起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视,使得通识教育的地位和“命运”就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德育那样,“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沿袭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长期实践结果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分注重专业化的倾向,很多研究型高校通过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努力扭转这种倾向,其中引进通识教育就是其强有力措施之一。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到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为了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然而普通本科院校从人力、物力、财力到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很难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加之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接受通识教育毕业生优势短时期无法显现,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对普通本科院校的统领示范效应未能出现。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其把较多精力投在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上,冷眼旁观相对远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这个中心的包括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理论。

二、普通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这正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要某一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学科基本理论,获得专业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要实现该目标,强调“做事”的专业教育必须加强,而关注“做人”的通识教育也绝不能忽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盲目拔高或者过低定位都无助于紧扣“应用”的普通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然而,不可否认,“育人”始终都是任何类型高校的第一任务,提高高等学校“育人”质量需要重视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普通本科院校当然不能例外。

普通本科院校为了实现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以致用”避免“眼高手低”是有道理的。但本科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四、五年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高等学校不可能教给或教会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此时,有效思考、有效沟通、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等通识教育目标将起到关键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高专培养面向岗位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而普通本科院校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大学本科四、五年很有限的时光中要完成“做事”教育又不能偏废“做人”教育确实不易,这需要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采取恰当的通识教育策略。

三、普通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策略探讨

虽然普通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困难和制约因素,但“育人”和“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赋予高校的职责。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策略,通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教育,逐步实现补缺、纠偏,摆脱狭隘与浅薄,由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渐及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3]。

(一)明晰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人才素质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促进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的方法开始求新求变,要求更具前瞻性。其主要任务是不以传递固有体育文化知识为目标,而是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挑战性、多样性、新奇性、前瞻性、时效性”为目标的社会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办学效益,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世纪里,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获取先进知识、技术、技能及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我们看到,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为主,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如不改变,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教学方法改革,其目的在于适应时展的潮流,使我国能够永远立于高速发展的世界民族之林。

从当今人才自身来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知识结构的合理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最基本的基础,而真正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还要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获取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快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团结协作和创造思维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以人为本的发展个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抹煞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的社会,知识高速增长、高速传播、高速转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依赖知识的生产、创造、流通、分配及应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更谈不上发明创造了。同时。体育教学手段的改革不能等同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效果、传递教学信息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备。先进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它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扩大了知识容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试图简单地以教学手段的改革代替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不过只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部分,若不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是达不到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的。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在于适应时展的需要。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社会认可程度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对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和体育教学质量最好的衡量标准。

三、高职院校体育传统的教学方法

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了解。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示范法、实验法、讨论法与研究法等。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为主,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和巩固知识、技术、技能为目的。其内容有以下几种:

一是讲解法。讲解法是指体育教师通过语言讲述,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

二是问答法。问答法是指体育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三是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掌握的方法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技术,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四是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法是指在技术动作简单时采用;分解法是指在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时,为了不破坏技术动作的结构,采取将技术动作分解成几个阶段分别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分解之后的连结,再将动作串为一体。

五是示范法。示范法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的方法。通过教具、动作示范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为目的。

六是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七是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八是研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四、如何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5

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理论类课程偏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性、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高校招生人数增加过多,好多高校依然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授受。第二,高校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活跃的幼儿园教育改革相比,高校的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有些高校教师不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全貌,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展了解甚少;有不少高校教师没有幼儿园工作经历与体验,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或有限的幼儿园观摩经历。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容易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脱节。第三,高校与幼儿园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有些高校已经认识到,与幼儿园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他们与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幼儿园作为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实习的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高校与幼儿园的关系依然处于松散状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幼儿园的角度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工作中,幼儿园似乎处于“局外人”的地位。作为高校的教育实践基地,幼儿园只负责安排教育见实习活动。幼儿园对自己在职前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有幼儿园教师把指导教育见实习的任务当做额外负担。他们认为,准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有限、专业能力较差,由这些人带班会扰乱正常的班级秩序,会给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带来麻烦。此外,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单向付出的时候居多,高校没有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多少实质性的援助。这种单向合作关系使得幼儿园并未真正参与到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来。在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准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实际状况知之甚少。即使小时候上过幼儿园,但能记住的信息对于他们理解教育理论的作用很小。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经验必须来自幼儿园一线。如果没有机会经常到幼儿园观察,缺少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了解和思考,那么,他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就难以内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准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到幼儿园去,必须将幼儿园作为学习的现场,在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观摩、感受、体验和实践。因此,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幼儿园必须“在场”。高校与幼儿园要突破多年来互相疏离的状态,在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目标引导下携手合作。

二、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

转向自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四大教育支柱之后,“学会做事”、“能力为重”不仅成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且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1年9月开始执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十多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观念与幼儿教育实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推动着我国幼儿园课程发生范式转换,从以‘教’为中心的课程向着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变化”。随着幼儿园课程范式的转换,对幼儿教师能力的要求也从“吃透教材、预成教案、讲授知识”转向“吃透幼儿、创设环境、与幼儿对话”。这种转变要求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做出相应的变革:根据社会和幼儿园教育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处理好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关系,重视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专业人员,准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要获得两类知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属于一般原理,学习者可以通过理论课程学习或自主性阅读获得。“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知识理解和内化后带有个人特色的认知,多是通过长期实践和经验累积而成”,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通过自己对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专业能力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两者具有共同之处:第一,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任务相联系,学习者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教育情境才能领会其实质。第二,都要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对于准幼儿教师来说,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体验式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形成需要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U-K”专业实践共同体可以为准幼儿教师提供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展现真实的幼儿园教育现场,使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为他们习得实践性知识、形成专业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探索

“U-K”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成员有幼儿园教师、高校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每个人都在共同参与的专业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U-K”专业实践共同体把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统一起来,关注共同体成员的心灵世界,以引领准幼儿教师的成长为核心,同时促进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签订共建协议,构建合作保障

“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高校与幼儿园双向互惠、深度合作的产物。他们共同承担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双方可以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职责和义务。高校应当选派本校教师为幼儿园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与幼儿园合作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利用本校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为幼儿园师生和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咨询与心理服务。幼儿园应该接受师范生进行教育见实习活动,为师范生推荐指导教师,确保教育见实习的质量;为高校推荐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与高校共同开发教师教育课程;接受高校教师参加本园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其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为高校提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案例。通过合作协议的规定,对双方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确保双方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研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将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真正统一起来。

(二)协商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当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实践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与共同体中的专家型幼儿教师共同研讨,确立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与幼儿园合作共建的过程中,高校还可以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开发教师教育课程和教材。来自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拥有大量的幼儿园教育经验和鲜活的教育案例,他们的加盟有助于纠正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偏重理论的倾向,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要,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换一个角度看,高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要,能够尽快进入专业的工作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三)改革教学方式,在反思中成长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6

一学科教学: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教育场所。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体现素质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观照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全过程,使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有重点、有侧重地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

(一)德育课阵地:着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学应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德育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确立高职院校德育的总体目标,突出和强化高职教育特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此,对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应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入改革,在德育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化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强调当代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文明诚信教育与个人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另一方面,根据高职教育职业指向性强的特点,应进一步加强艰苦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当前我国各行业的特点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敬业精神,养成爱岗敬业品质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文化课阵地:着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职责。这类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富于创新的素质和自我规划能力,对社会职业环境的变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适应性。因而,高职人才的培养不能过分拘泥于狭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素质教育观念淡薄、教学形式单一、专业设置狭窄、人文教育缺乏等问题。[2]因而,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大力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与能力、确保专业教学顺利进行的现实需要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实践抉择。为此,高职院校不应拘囿于狭隘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而应着眼于给学生打造深厚、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基础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辩证统一与互补,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随意降低文化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忽视文化基础教育;二是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比重,削弱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高职院校应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设必要、必需的基础文化课程,特别是适应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价值和普遍性意义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通识课程。在文化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关教育行政与督导部门应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专业指导和质量的监督检查。

(三)专业课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鲜明的职业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较强综合职业能力为特色。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它的办学特色优势,在课程安排上突出专业课程,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准备。学生只有掌握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才能具有走上职业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3]专业课教学应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应保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外,还应着眼于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上从面向单一专业工种扩大到面向行业岗位群,体现宽基础的特点,注意与相邻、相关专业课程的广泛交叉与渗透,以利于超越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诸多特色和本质特征,正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可以说,实践教学不仅是职业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突破口。

(一)连接理论与实践: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并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并行不悖的体系,从其类型与结构上看,包括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劳动、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环节,从其管理与实施上看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技能规范制订、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等层面。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实践教学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和管理与实施的全过程渗透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实践教学具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场所的开放性的特点,形式上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教学参观,也可选择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顶岗劳动等形式,地点可以设在教室、学校实习工厂、农场,也可在农村、厂矿、宾馆等企业单位,时间上可灵活掌握,内容上可适当安排。这一特点说明实践教学处于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特殊位置,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因而它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是普通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二)培养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职能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角色的社会化,促进他们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因而,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

由于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必须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因而在职业素质培养中居于关键地位。使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在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就业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技能等级水平,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全过程中,应密切结合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各实践环节都要明确本环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实施方案、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办法等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规范的要求来制定,对专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地、严格、规范、全面、系统地训练,使学生掌握从业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

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胜任岗位工作,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除了通过日常的教育外,实践教学是实施德育,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例如敬业精神、职业情感、职业纪律、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等,都必须通过实践环节,在现场劳动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实践教学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实践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树立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为祖国经济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责任感。实践教学还有利于认识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三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浸染素质教育的辅佐途径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是高校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还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的根本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是巩固和扩大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影响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在教育内容上融知识、品德、娱乐于一体,在教育形式上汇新颖、灵活、多样为一炉,与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具有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与隐蔽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灵活性、教育方式的的自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活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在活动中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风尚、价值取向,在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与集体观念,并使学生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中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各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客观条件及学生身心特点等,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设计与发展校园文化,使其物化形态、观念体系、规范框架和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均适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和文化层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职业定向教育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与职业情感培养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总之,构建体现特色、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如:开展各类知识和技术培训活动;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如书画社、文学社等;开展专题读书及书评、影评活动;开展各类文化竞赛活动;开展专项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等等。[5]

四职业指导:高职院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桥梁

(一)从学校到社会:职业指导在提升学生素质中的桥梁作用

职业指导是整个职业教育理论和高职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指导学生学用一致、材尽其用,优化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虽然与市场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不等于社会,学生从校园走上社会,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职业指导正是这一过程的桥梁,它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对学生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应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6]

(二)从做事到做人:职业指导贯彻于素质教育的多层面

教学生学会选择。高职院校学生最终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一完全不同的环境,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他们常常会对要做出升学或就业的选择感到无所适从。在职业指导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认识与定位,找出存在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兴趣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特长,完善自己的个性品格和心理素质,增强自身职业规划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调整能力,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为择业决策做好准备,对今后的职业走向做出大致的规划和设计。

教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使学习能力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通过职业指导要使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没有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我们会很快因为知识陈旧、技能老化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被淘汰,面临失业的风险;而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则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扭转在职场竞争和工作环境中遭遇的暂时劣势,走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之本。教育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职业指导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在培养学生个性和社会品质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可通过职业设计、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了解职业,明确社会的职业分工及其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形式,引导学生在面临职业挫折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调适心态,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婷婷.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之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221-222.

[2]李蕴慧.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5):63.

[3]姜国俊.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2下):99-100.

[4]郎群秀.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理论界说与实践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