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例6篇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1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的教育。朱熹把人的一生,粗略地划分为l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是大学的根基,因此在童蒙时期要及时地施以道德教育。他说:“古之为教育,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f-】(《经筵讲义》)他认为,“圣人”、“醇儒”的培养应从人的童稚时代开始,他指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小学题书》)他把儿童看成是“圣贤坯璞”,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和德育训练就类似于“打坯模”的工作,就是培养“圣贤坯璞”,为国家培养人才打基础。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4,JL子,这里已自是圣贤坯璞了。”[31(卷七)“古者小学已自然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2】(卷七)他强调儿童时期要打好基础,否则长大就会违背伦理纲常,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填补实是难”[2J(卷七)。朱熹把“打坯模”的小学阶段的德育实施规定为“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大学章句•序》)这里提到的“小学”教育内容,无论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还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都是为了教育儿童“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的初步知识,遗传他们的良好道德习惯。朱熹认为,由于儿童的认识、辨别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只是说个义理大概或洒扫应对之类的内容就可以了。朱熹的这类“洒扫应对”的德育内容,实际上意在把封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则贯穿在儿童时代的It常生活中,通过日常教养,以培育对封建德育要求的感性认识。在此“洒扫应对”的基础上,在大学阶段再使他们进行德育观念的理性认识,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

2.教育原则:“禁于未发”

朱熹主张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禁于未发”的原则,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蒙”字本意一是指尚不懂事的孩子,二是指事情的未发状态,对不良的道德行为,要防微杜渐,禁于未发。朱熹提出,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针对幼童及早实施正面教育,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样,往往可使之长而性美,习与德成,否则,一旦恶习染成,再实施道德教育,往往积习难改,收效甚微。他认为,道德教育不外乎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存天理”和“灭人欲”。“存天理”,是指从积极的方面培养优良的品德;“灭人欲”是指从消极的方面纠正不良的品德。就这两方面而言,朱熹继承了前人尤其是二程“禁于未发”的德育思想,认为学生的不良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也就是说,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品德远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要费力得多和困难得多。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朱熹特别重视“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他曾在《中庸章句》中明确地提出:“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3】(《中庸章句•第一章注》)朱熹认为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将发之际”,二是“念虑之始萌”。指出“念虑之萌,固不可以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1](《性理精义》)作为教育者,必须时时提防,时时警惕,将学生一切不合“理”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这里所说的强调“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并不等于说朱熹不重视正面教育,而是强调将德育的着眼点放在防患于未然而已。

3.教育方法:“各因其材”

“各因其材”即依据受教育者资质、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是朱熹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朱熹对于前人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极为赞赏,他曾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他主张在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针对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他提出:“德性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L》、《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因此,朱熹认为,根据道德教育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深切地体会到:“教人之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近思录•教学》)对于如何做到“各因其材”,朱熹提出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儿童资质的高低来实施道德教育。朱熹从他的人性理论出发,认为:“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本同一理,而禀气有异焉。”(《孟子或问》卷一)并指出:“气禀之殊,其类不•今天有聪明,事事晓者,其气清矣。”(《中庸或问》卷三)正是因为每个人“气禀有异”,因而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各因其材”:对于那些具备“圣人”资质的儿童,不必花大力气去教,只要稍微加以指点即可成材;而对于那些具备“贤人”资质的儿童,则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对他们进行分别教育,加强他们的自觉性;对于那些具备中人资质的儿童,则需要加强督促,使他们时时注意用功,令其有所克制。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2

情感,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对事物及社会生活喜、好、厌、恶的情绪体验,它是决定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二卷255页)现代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提示了道德情感在儿童道德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一,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其二,道德情感是产生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观念的重要条件;其四,道德情感的水平制约着道德判断的水平;其五,道德情感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内化”的重要因素和基本前提。不容置疑,道德情感在儿童道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德育中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我认为应当加强下述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从加深儿童的道德认识入手,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是情感的基础,认识的水平影响和制约着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一结论给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一方面,在培养和发展儿童道德情感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准,只有知之愈深,才能爱之弥切。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合儿童道德认识和情感的需要。例如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公物等一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用抽象思维能力做基础,促使他们对“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知识进行积极的迁移和分化。而对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只能用生动、形象、直观的事例着手,从他们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等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开始。这样才能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采用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由浅入深地增强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准。

第二、尊重儿童的情感,保护儿童的天性。

教育的实践得出,儿童有着快乐和自由的天性。为此尊重儿童的情感,保护儿童的天性,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增强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一环。

儿童这种自尊情感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要有“爱心”,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实践使我们懂得,如果说要求学龄前儿童绝对服从还能赢得儿童尊敬的话,那么对已入学的学生来说,那种命令式的绝对服从;刻板式的空洞说教;简单粗暴的训斥体罚;或者只是我讲你听,把学生当做被动接收容器的教学模式,则只能导致师生间的情感对立。因此,在教育教程中我们应当十分注意把热爱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看得见、摸得着、觉得到的非强制性手段,把思想教育寓各种具体可感的情景之中,使教育者的表情、眼神、手势也会说话,用教师机敏的教学机制别有洞天的营造一种滋味、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使学生觉察到教师爱而不俗、严而不畏,使教师感到学生天真可爱、学有长进。这样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学相长的新型关系。如此办理,我们的德育就能在“无对抗”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合理利用儿童的内疚感,启动儿童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随着儿童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道德评价也逐步由服从外部价值转向服从内心掌握的标准。从而对道德行为的后果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当儿童的助人做事、拾金不昧等正确道德行为受到了老师同学的赞许,家长和学校的表扬后,由此产生了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时,良好的道德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并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过失的行为导致不良的后果则会使顿悟的学生产自责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对于儿童改邪归正具有积极的心理效应。据此,教育者应当及时地利用儿童这种自责的内疚感,启动儿童悔过自新的内驱力,把其作为正确处理学生内因与外因关系的最佳交融点,不失时机地把道德教育交融在学生顿悟觉醒的热点上;交融在他们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结合上。实践使我们得出,在德育中只要合理利用儿童的内疚感,靠“爱心”和积极诱导把学生的内驱力引向良好道德规范的实践中,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儿童就能在学校、教师的鞭策激励下,收到时雨化之的德育效果。

第四、长善救失促使受教育者将社会规范人格化。

儿童道德发展规律表明,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过程就是使学生将社会规范人格化的过程。是儿童的道德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物化(具体形象)到理化(抽象概括)的发展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我们教育者就要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审时度势,抓住火候强化学生对道德认识,培养儿童具体的道德情感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明道德原则,使学生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公告的客观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除了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外,启发诱导学生择善而从,好自为之也很重要。因为实践告诉我们要使抽象的道德观念对儿童产生道德情感的价值,必须有具体的事物作依托。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就是在平常的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故乡、爱工厂……等许多具体的确定性内容上孕育成熟起来的。这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那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儿童爱爸爸、爱妈妈、爱幼儿园的阿姨开始。”这就告诉我们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具体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对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存善为之,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良风气弃而改之,这样长善救失就能促进儿童在明确的德育目标下,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使社会规范人格化。

第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移情性”和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3

了解儿童的真实需求、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是学校有效地实施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品德教育应本着“建构”适应全体儿童需求的德育课程为宗旨,关注“儿童文化”,探究当代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坚持多样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原则,变说教式的德育课堂为挖掘儿童潜能和展示儿童特长的舞台,有效地将学校课程和社会教育资源相整合,以确保德育课程具有正确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德育课程;建构主义;儿童文化;“做中学”;“成长记录评价”

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言传授受的方式,要用参与互动的方式,必须寻求一个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方针服务的“课程”。课程是基础,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要充分理解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新体制的目的和意义,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加大自主参与性课程开发的力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以“做中学”为切入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学力,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育者真正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儿童的真实需求。能否“建构”适合儿童的,快乐、多样而又有意义的德育课程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以“儿童文化”作为建构德育课程的着眼点

了解并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要改变以往把学科或教材看成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文本或载体。新的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所蕴涵的课程文化,试图尽可能显示的是一种“儿童文化”。而“儿童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则体现在,儿童喜欢在漫画、儿歌、童话、游戏、网络互动和在虚拟世界中遨游;喜欢亲近大自然,与山水嬉戏、花鸟鱼虫对话。这种本性的“纯真”和无意识的“天真”,就是“儿童文化”的基本内涵。构建快乐、多样而又有意义的德育课程,就必须让儿童真实地感受到,“儿童文化”是学校德育课程始终关注的焦点和遵循的准则。儿童富有情感,而且很“直觉”,当他体会到学校和教师是真情地关爱他时,同样会用真情来回报你。故能否切中“儿童文化”的脉搏,是实现德育有效性的基点;能否充分利用教材、课程中富有童心、童趣的素材,儿童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引导儿童走进“知、情、意、行”是关键。

德育应回归儿童的现实生活 品德教育如果远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和真实需求,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习不应当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生机蓬勃的智力生活。”品德教育应力求做到让每一个儿童从自己的、真实的需求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思考行动,追求真正让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许多德育行动研究的实践证明,儿童完全有能力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自己生活的任务。提倡品德教育应当回归儿童的生活,是因为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生活的超越和提升。要关注儿童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生活,使教育生活化,情境化和个性化。要采取“以理想教育着眼,以道德规则入手,化理想为原则,化原则为规范”由近及远地教育方式,从道德教育的“底线”做起,由表及里地渗透到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使品德教育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从而更具实效性。

二、德育课程要指向儿童的真实需求

德育要以尊重儿童为切入点 “儿童文化”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儿童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有着与生俱来的喜好,电子版的儿歌、童话,Q版游戏更能吸引他们眼球的注意力,上网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语言”业已成为儿童之间沟通的纽带。由于儿童的身体、心智、观念等正处在成长期,作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文化的未成年人,他们显得精力过剩、思想活跃,甚至比青年人更加好新求异。儿童具有强烈地创造与使用流行语的兴趣,所使用的语言有许多是为成年人所不知。“如果成年人中有谁认为,像那些年长的教师和自己的父辈那样,他能够反躬自省,用自己的年轻时代去推测、理解他们眼前的年轻人,那他将是可怜的落伍者。”由“代沟”引起的冲突已不是少数人的感受。德育应尊重儿童,尤其应关注当代儿童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实际来施教,对他们表达思想的方式以及“另类”语言、行为表象都要作深入细微地研究,最大限度地排除与他们交流、沟通的障碍,从而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为儿童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建构联系儿童现实生活和真实需求的德育课程,课堂就不应该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也不是静听演出的观众。课堂是学生的特殊生活,应该反映真实生活的场景;课程应该是促进儿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载体,以有效地创设快乐、多样而又有意义的教与学情境。要以“建构”的观点来看待课程的功能,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真实需求和实际生活,要改变以往习惯于苦口婆心“布道式”的教育方法,尊重儿童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为不同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的儿童搭建体验和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和行动反思,挖掘教材背后隐藏着的课程资源;引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儿童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不仅使学校教育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德育功能,并且造就了品德教育快乐、多样而又有意义的文化氛围。

三、建立与德育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评价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并促进儿童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他们成长中的需求,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倡导的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的意义,在于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机会,让儿童在参与课程开发、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学习生活的“记录”中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成长记录袋”能够向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提供丰富的内容,反映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想些什么、做了什么、有那些进步。“成长记录袋”最易反映学习者进步的实况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对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言教固然重要,但行动指导更不可或缺,品德教育尤其需要让儿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应利用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课程资源,把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系列主题活动转化为“生成”性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把“学生成长记录”这一评价方法引入德育课程研究,本着课程要以儿童为中心,评价要以激励儿童积极向上的思想,探索德育课程与评价整合的途径。充分利用各门类课程,运用当前的课程活动达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估的目的,使这些具体而又实在的活动课程赋予评价的意义。具体说来,就是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生成”的结果性产品诸如文艺作品、科技发明、调查报告、问题设计、项目探究等,凡是能够反映有关儿童学习的真实情况,从而也就有了评价的意义。把“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生参与“建构快乐、多样而又有意义的德育课程”相配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评价功能。

四、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品德教育

现在“能够在互联网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也将变成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德育要紧跟时代的节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提供新的信息环境,并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教育服务,作为建构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德育课程有力的支撑。如何“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是“技术”应用于品德教育中的根本性难题。可以说,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如果品德教育不能适应技术的发展,而取排斥杜绝之下策。那么,任凭“信息垃圾”、“网络污染”腐蚀少年儿童而束手无策,则会带来许多难以根治的不良后果。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蒙学;教学思想;价值

《周易・蒙卦》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解云:童蒙之来求我,欲解所惑也。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蒙童,即初入学的儿童。《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蒙学教育,在长期的蒙学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尤为宝贵,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比如: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不管在生活礼节还是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重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对儿童诸多事宜做了详细规定,对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注意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三、百、千”等蒙学教材流传至今。当今社会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不少像古代私塾一样的教育机构重新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他们仍然采用以前的蒙学教材、教学方法,这就显示了古代的蒙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顺应自然,愉快教育

蒙养教育强调必须采取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心志的教育原则与方法,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健康成长。遵循这一教学原则,王守仁论述并为儿童精心选择了“歌诗”的教学内容。他主张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安排,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尽情地表现出来。他认为“歌诗”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儿童的志向,还在于把儿童欢呼跳跃、喜欢歌唱、游戏的特性导向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来,解除他内心的郁闷,释放他多余的精力,从而起到调节儿童情绪情感的作用,使儿童在轻松、愉悦、欢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接受知识教育。

2.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与顺应自然、愉快教育的原则相适应,蒙学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所谓循序渐进是指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顺序组织教育与教学。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顺序组织教育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应该“自浅以至于深,自近以至于远”;所谓量力性原则是指,必须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以施教。传统蒙学教育认识到教育过程必须是渐进性的。对于一个人的教育要根据他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施之有序,行之自远”。王守仁提出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儿童学习应从现有基础出发,逐渐加深,沿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发展,“从本源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3.熟读多练,及时巩固

私塾等蒙学机构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奉行熟读多练、及时巩固的原则。蒙学教师根据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读牢记。宋学家程颐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不能忘。”朱熹也说:“读多自然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与后来的呆读死记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人之所以强调背书,并不完全是因为书本内容有多么重要,而是把背诵当成巩固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精熟不忘。因此,熟读多练,及时巩固一直是私塾教学的重要原则。

4.宽严有节,爱教结合

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性,决定蒙养教育既不能严厉苛责,也不能一味放纵,而必须宽严有节,爱教结合。这是蒙养教育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成功的教学经验。私塾等蒙学教育机构对儿童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都做出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限制,令儿童严格遵守,以此养成儿童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遵纪守时、动静有节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实践证明,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能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制订了严格的学规学则,要求儿童遵守。但人们也认识到,如果一味约束苛责“以威示警,久用不止,则彼习以为常,以致耻心丧尽顽钝不唆亦”。因此,崔学古主张蒙学在对儿童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注意引导、劝喻。崔学古把这种方法概括为“爱养”。蒙学在教育教学中所提倡的“宽”,除包含给儿童提供嬉戏游乐的机会这层意思外,还可以理解为对学生进行多方鼓舞与表彰。有一番成绩,就给一番激励,使孩子意识到日有所进,月有所长。

5. 智德并进,养智举德

私塾等蒙学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把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道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儿童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道德水平获得提高。比如,《三字经》本是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字书,但是在内容的安排上,却加进了大量的道德知识:“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在道德教育的教材中进行知识教育,则是中国传统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传统的以进行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学课本,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告诉学生立身处世的道理,还在于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比如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掌握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常识等。教材是最能反映教育思想的。通过对蒙养教材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更深刻地理解我国传统的蒙养教育中智德并进,养智益德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使我国传统蒙学的伦理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它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道德水平曾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解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应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合理因素。

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丰富独特,特别是一系列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分析传统蒙学的现代价值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糟粕,如对儿童的要求过于苛刻,成人化,高标化,灌输式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需要进行理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呼庆伟.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48.

[2] 谈儒强.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111.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5

    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富含深刻的情感内涵,传递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对学前儿童进行相关方面的音乐作品教学,能够让学前儿童深切领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甚至能够促使儿童在行动上进行效仿。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很有寓意的儿歌,歌词很朴实的记叙了小乌鸦照顾年老妈妈的细节,歌词简单易记,同时传达了浓浓的亲情,学前儿童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在生活中会效仿小乌鸦的行为,学会关爱父母。再如《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同样传达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学前儿童会在潜意识中受到歌词的影响,并付诸到实际行为中。如此,这样的学前音乐教育有利于实现品德教育,从而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情趣,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才能学前音乐教育,既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教育,又是一种审美教育。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儿童能够充分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美及音乐所带来的欢乐,教师会选择一些具有审美趣味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并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前儿童与老师一起参与到情境中感受音乐作品中美的意境,实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在哪里》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儿童歌曲,老师在教授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教育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让儿童熟悉歌词内容,然后让儿童动手绘画出歌词中提到的大自然物种,如红太阳、小燕子、小花、小鸟等等,绘画完之后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种并扮演这个角色。教师可以一边教儿童演唱这首歌,一边与儿童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蹈。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就变得丰富多彩,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儿童还能够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中的欢乐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情趣,又在情境活动中挖掘与培养了儿童的其它艺术才能。(三)拓展学前儿童的认知领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虽然通俗简单,但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融入了一些关于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学前儿童可以通过学习儿童歌曲来增加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学校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学前儿童的认知领域,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常识。此外,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创作歌词,这样的儿歌能够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并将这些想象与现实生活相衔接。如在歌曲《飞呀飞》中,歌词的创作就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在歌词中有这样的提问:“小鸟怎样飞?飞机怎样飞?飞船怎样飞?”教师在教儿童唱这首歌前可以先让儿童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且让他们对其进行模仿,以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然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给儿童具体的展示,这样有利于调动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四)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各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音乐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因此在实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作品。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选择那些欢快、抒情、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进行教学,这有利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在教学中也不是纯粹的歌唱教学与理论分析,而是采用教师与儿童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边弹奏歌曲边鼓励儿童跟随音乐随意舞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此外,对儿童进行听歌、唱歌的训练,能够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巧与姿态,能够调整儿童的呼吸节奏,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成长。

    学前音乐教育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应以感性原则为辅助,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来设计教学模式,利用感性的教育方法、手段、活动来进行教学。音乐是一种抽象化与形象化的艺术,学前儿童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应先采用感性的教学方法让儿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循序渐进,也让儿童将音乐放到实际的生活体验中,从而对音乐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最终从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实现理性认识的目的。遵循全面发展原则音乐教育具有多种教学属性,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音乐性与技能性的教学,而且要求与知识性教学相统一,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与表现能力。教师应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儿童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跟随音乐一起律动,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遵循开放式、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阶段,因此需要遵循开放式的教育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的音乐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来开展音乐教学,创建各式各样的集体音乐活动,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还需要教师遵循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在统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以鼓励儿童为主,使儿童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加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力度。同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枢纽,因此需要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学前音乐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规律,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严格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教师应当将音乐性、知识性、技能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儿童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将音乐教学与其它科目的教学相衔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儿童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演唱技巧,而且还能促进对儿童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及课外知识的拓展,这对于儿童的后期发展具有极大的益处。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幼儿;读经运动;教育价值

2004年4月,蒋庆先生为3到12岁儿童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志着中国儿童读经运动的悄然兴起。不久,耶鲁大学史学博士薛涌就发表了旨在批判“儿童诵经”这一现象的《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一文(2004年8月7日《南方周末》)。随后,学界对“儿童读经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本身反映了在文化多元的现代,国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正视,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思索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如何认同、继承和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虽然文化界对儿童该不该读经这一问题的争论还在进行,但由于儿童读经从某种意义上满足了一些人的心理需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正悄然把读经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幼儿读经与中国传统的诵经是不可等同的,而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读经课程更是另一回事了。如果说文化意义上读经仅仅属于个人的阅读喜好的话,那么要求幼儿诵经,开设诵经班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其作为幼儿园、中小学学习的内容,隶属于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范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由于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入的活动,如果把读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就首先必须根据课程编制原则对其合理性进行价值判断,然后才能考虑到底应选择哪些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教学等问题。换言之,我们不能在没有搞清楚“幼儿园为什么要读经”这个问题之前就盲目地把读经搬进幼儿园课程。

搜索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中有关读经问题的讨论,可以归纳出推行或支持幼儿读经教育者的主要理由或企图达到的教育目的:(1)提高语文能力。由于经典一般富有节奏和韵律,就容易背诵,儿童在诵读过程中不仅能识字,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2)传递处世规则。“背诵经典就是让儿童在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逐渐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并学会“按照圣贤教诲立身处世”,成为“内外打通的新型君子”。(3)弘扬民族文化。1912年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经典教育,直接导致“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的后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幼儿从背诵经典开始,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4)重树社会道德。近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使中国人集体失去文化教养,从而导致了今天社会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幼儿诵经能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的局面。

这些所谓支持读经的理由虽都自认为是维护了幼儿的利益或社会的利益,可当我们要把经典作为教育内容时,我们就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通过诵经来达成这些教育目的有没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正如桑新民在约翰・怀特的《再论教育目的》一书的中译本序中尖锐地指出的那样,“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之追求仅停留在经验层次的具体目的上而不了解哲学层次教育目的之纷争,就难免会跌入陷阱……一旦发现是陷阱时,对学生来说则青春已逝,对教师来说则已误人子弟。”[1]教育内容和手段的选择皆需要围绕如何合理、健康地培养人的目的来综合考虑,儿童读经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意义上讨论读经的问题,而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诵经是否维护了幼儿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的角度对幼儿该不该诵经进行分析。

一、要求幼儿诵经是否真的维护了幼儿的利益

原本,对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最有发言权的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儿童。然而,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比如教师和家长,会认为幼儿太小没有自己作出选择的能力,因此成人有必要帮助孩子作出选择。如同逼迫幼儿学琴、学英语一样,让幼儿诵经也是成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为幼儿作出的所谓符合儿童利益的选择。我们不禁要问许多自己在儿童时期从来没有读过经文的家长,为幼儿作出这种选择的依据何在?诵经到底是符合幼儿当下的利益还是长远的利益?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接受读经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读经和成人读经是两回事。童年的时光是有限的,出于为儿童当下的利益考虑的话,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而不是从成人的兴趣和偏好出发。对于尚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学前儿童来说,他们是通过动作来获得知识的,因此适宜的教育要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游戏环境来实现。而经文是占代成人用高度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的人生哲学或处世哲学,它既远离了现代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也不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因此对这种不可能为儿童所理解的经文的学习怎么会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呢?正因为如此,陈鹤琴先生早在1935年就指出,“经书含义宏深,文字古奥,即以四子书而论,非对于古文具有根底略具训诂知识的,已属不能卒读。如果一面读经,一面再教古文,不但时间不允许,恐怕生吞活剥,对于真正的经义仍旧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人主张不必问小学生能否了解,只须教他们读经就是,大概是说学生把经书熟读在肚里,将来自然就会应用。这种‘反刍式的教育’我实在不敢苟同。”[2]

台湾王财贵博士提出的“三百读经教学法”,要求儿童读经每天进度平均约100字,每100字至少念100遍。据他本人估计,“一般人正常念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个字,100个字的功课,1分钟可以念两遍,念100遍最大需求是50分钟。加上每天最好把前五天的500个字连起来复习……家长或老师的教学责任,便是想办法让他每天有大约60分钟的读经时间”。[3]如果从教育效率的角度考虑,我们就要权衡这种教育的价值了。与其让儿童把大量时间花在背诵晦涩难懂的经文上,还不如让儿童学习一些对其终身发展有利的东西,发展应该发展的能力。或许有人依然会说,的确有儿童通过读经识了很多字,阅读能力提高了,也更懂礼貌了,这些难道对他们终身发展没有好处吗?然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能学不等于应该学,我们不否认通过诵经能给幼儿带来这些好的变化,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还要考虑幼儿为此付出的代价。无论如何,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通过死记硬背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来识字都是件痛苦的事,因为我们毕竟还有更好的教育途径来让幼儿学会阅读、识字和诗人接物。

那么读经是否维护了幼儿的长远利益呢?也许很多家长和教师选择让幼儿诵经更多的是寄希望于他们以后能理解,从而让那些“金科玉律”变成孩子今后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且不说这种“反刍式的教育”是否真的有效,即便是真的有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们仍然要怀疑抱着这一堆经文果真能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吗?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今天所学的知识到明天可能就过时了。在强调终身学习的社会里让儿童抱着一堆古人的处世原则去解决今天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和观念的碰撞已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于怀疑、批判和不断实践探索的科学精神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过分强调经典的权威和神圣,会使儿童在恪信经文的同时造成批判力、怀疑精神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警惕读经教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或许我们这样的讨论依然是主角缺席和失语的讨论,毕竟我们没有倾听儿童自己的声音。如果儿童真对经典有兴趣就让他们读好了,如果他们不愿意则强迫也没用。但是,如果把诵经变成课程,那就必须认真考虑其合理性了。

二、要求幼儿诵经是否维护了社会利益

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功能,因此有强烈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和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认同感的儒学家都对幼儿诵经寄予很高的期望:复兴传统文化和改变社会道德沦丧局面的希望在于熟读经文的下一代。那么这种社会取向的教育目标是否能通过幼儿诵经实现呢?

从对祖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来看,我们应该肯定经典教育的价值。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重新找回“文化自我”,做“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会在别人的文化中迷失自己,做一个文化上无根的世界公民,永远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别处”,而不是认同民族文化记忆,继续作它的代言人和记录者。[4]在这个意义上,全体中国人尤其是成人,而不单单是儿童(因为读经运动把对象确定为3到12岁的儿童),应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主动去弥合文化的断层。另外,我们还需要在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中华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圣贤义理之学的诸经典,即六经、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所谓精华,是指诸经典中最能体现圣贤义理的核心价值。”[5]我想这样的定义把传统文化的范围缩小了,其结果会使我们错失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唐诗宋词、老庄哲学等。当然,如果我们怀着更开放的心态看待“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问题的话,或许我们不仅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还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有的学者也尖锐地指出,“读经热出现的根本背景,还是如今中国的国力在强大,在民族自豪感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高涨……如果读经热的背后真有民族主义的阴影,也许,真正让我们要警惕的就绝对不是读经本身了。”而著名作家王蒙在2004年10月22日《文汇报》上发表的《科学人文未来》一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但是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缺少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缺少一套实证的方法,又缺少逻辑的规则,乃是不争的事实。”他认为对中国来说更迫切的是批判蒙昧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而不是盲目地把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时期的批判科学主义的理论搬到中国来。从这个角度说,把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娃娃读经上的确有点过于幼稚。

那么,读经能否实现遏止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净化社会风气的理想呢?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曾说过: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都不是靠经术得天下造国家的。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归结为没有读经。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今天我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转型期制度安排中的许多重大缺失,以及体制、法律等方面的许多根本性的滞后造成的。如果没有一个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制度背景和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读经运动只会沦为一场闹剧。包括道德沦丧、民族自信丧失之类的问题,读经是解决不了的。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有些问题可能是世界性的。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共同面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并由此引发了人文、道德、精神及价值危机。的确,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内尽心性、外穷天道的儒家文化,恰恰与现代社会形成了良性互补,其价值观念、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规范、艺术审美的尺度,对现代社会也的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要根本解决当今世界性危机的关键是依靠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文和科学的和谐发展,而不能寄希望于读经。

也有人出于对当今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的不满,提出要通过读经来实现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出新型君子。我们知道,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构不成品德。与此相对应,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让幼儿背诵经文来进行道德教育,充其量只是给幼儿传授了系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准则,这只涉及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今天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与古代简单的社会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某些经文内容可能已经根本违背了时代精神,是必须抛弃的。即便对于今天仍然适用的那部分道德准则,儿童就是背熟了,依然不能解决实际的道德冲突。由此可见,读经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儿童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抉择能力)以及道德敏感性,而不是传授道德上的金科玉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读经教育并不能达到维护幼儿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目的,读经的作用并没有像某些人鼓吹的那么神奇。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幼儿读经,关键在于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把经典当作文化来读呢,还是当作信仰来读。即便是出于前一个目的,要把读经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也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对教学内容作出选择和改编,使之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精神。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使经典的教育与儿童的兴趣更加契合。如果像某些人提出的那样,把蒙学等同于“背诵教育”,那么,所谓的经典教育只会加重幼儿的负担,这对幼儿来说可能又是一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成人对幼儿权利的侵害。

参考文献:

[1]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鹤琴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陈鹤琴先生的意见.教育杂志,1935,35(5)

[3]王财贵.简易三百读经法.见:人文启蒙网(http://www.renwen.cn)

[4]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