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 要】儿童忽视是指长期严重忽视了儿童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既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包括情感忽视、身体忽视、安全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社会忽视6 各方面。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 儿童;忽视;分类;表现

众所周知,儿童忽视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儿童时期一旦发生,将对儿童的一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下面我就对儿童忽视的定义及分型做简要介绍。

1 儿童忽视的定义

至今为止,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水、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从而导致对儿童忽视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存在着严重差异。研究发现,忽视和落后、贫穷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在情感忽视外、身体、医疗、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忽视与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也有联系。因此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忽视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概念

关于儿童忽视,的定义是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于2002 年提出的,是指由于其监护人的疏忽大意造成未履行对儿童基本需求的满足,从而导致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一定义强调了监护人对儿童身心的损伤是由于疏忽造成的,而并非故意造成,这就将儿童忽视和儿童虐待明确的区分开来了,但同时这个概念还是比较空泛,不容易操作,要想在教学、研究及管理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在实践过程中。

在我国,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潘建平教授是最早关注及研究儿童忽视问题的,对儿童忽视的概念做了综合性的概括,他认为:儿童忽视是指长期严重的忽视了对儿童基本需求的满足,以至于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健康和发展。

2 儿童忽视的分类

包括以下 6 各方面,即情感忽视、身体忽视、社会忽视、安全忽视、教育忽视以及医疗忽视,目前我国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的。

2.1 身体忽视

指监护人对儿童的衣着、食物、卫生条件和住宿环境等身体层面照顾的忽视。或者因为孕妇吸烟、酗酒、吸毒、营养不良等。使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肥胖、先天性缺陷等现象。

2.2 情感忽视

是指没有给予儿童应有的关怀和爱,忽略了和儿童进行情感、精神和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使致儿童情感空虚、精神和心理扭曲。难以和同学朋友交流,性格孤僻,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甚至犯罪现象。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见不上父母亲,主要和爷爷奶奶生活,或者是寄放于亲戚朋友家,得不到父母亲的关心体贴、心理疏导,尤其是留守女童,对于性知识缺乏及保护意识缺失导致被强奸等,从而对其身心产生永久性的伤害。

2.3 医疗忽视

是指拖延或者忽略了儿童对于医疗或者保健卫生的需要,使之没能满足。从而引起儿童的近视、贫血、龋齿、发烧、艾滋病等,或者疫苗注射被拖延,从而导致儿童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严重者危及儿童生命。

2.4 教育忽视

是指没能给儿童提供良好受教育环境和机会,以致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开发被忽略,例如儿童过早的辍学、在校逃学、失学,或者没有按时接受义务教育;父母亲没有为儿童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

2.5 安全忽视

是指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导致儿童发生不安全事故危及生命。例如动物的咬伤、摔伤、烧烫伤、刀割伤、农药中毒、电击、交通事故等等,这些现象目前在我国发生率很高,特别是我国农村地方。

2.6 社会忽视

是由于社会管理部门的法制不健全或者社会发展的限制对儿童的保护关注不足,造成大的社会环境出现一些不利于儿童生长发展的不良现象,比如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大量产生,不健康音像制品、儿童读物、不健康的儿童食品,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等,都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2

关键词:韧性概念;儿科护理;应用;

一、引言

临床护理领域所涉及的韧性主要指的是能够有效抵抗破坏性生活事件并从中自主恢复的能力。伴随着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如何将韧性概念有效引入到儿童临床护理中成为诸多医疗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韧性概念的有效引入,能够大幅度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

二、韧性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第一,韧性概念的阐述。虽然韧性在临床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对于韧性概念的定义,诸多研究者之间却并未达到一致的认可。笔者只能凭借临床相关资料的内容,对韧性概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即能够有效抵抗破坏性生活事件并从中自主恢复的能力,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在临床医疗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具备韧性,这种能力往往与创伤和其他逆境生活有直接联系。所以,加深对韧性概念的理解及其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至关重要,需要医疗工作者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第二,韧性相关因素分析。就目前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与之相关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保护因素、危险因素和资源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临床中主要有以下表现:(1)个体性格,根据患者性格不同,所能承受的韧性也不尽相同;(2)家庭状况,家庭资源和父母的性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韧性;(3)社会环境,该部分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儿童所处的各类生活环境,比如说,学校、社团、同伴和邻居等。目前,对于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的研究,其核心主要是对保护因素进行研究。

三、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果,而且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相关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来看,却并不深入,而且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这必然会使韧性概念的作用和价值大打折扣。所以,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对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日后此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第一,针对慢性病儿童的干预。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医疗技术水平落后,设备不先进,从而导致很多患有慢性病的儿童都得不到治愈,给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自从在儿科护理中加入韧性概念之后,治疗效果却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韧性概念的指引下,儿童慢性病的临床护理重点逐步由减少危机转向对韧性形成的保护性因素的研究。为了能够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人员必须充分发掘儿童患者的优势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韧性,帮助儿童克服疾病,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儿童韧性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说,家庭凝聚力、同伴的支持、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对患儿韧性程度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患儿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疾病与韧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患儿韧性,帮助患儿战胜疾病。第二,针对家长的干预。之所以将韧性概念引入到儿科护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患儿在高危环境下更好的适应生活,战胜疾病。上文提到,在儿童韧性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个体性格、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状况。所以,为了切实提高对儿童韧性的培养效果,学者们在对培养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对家庭的干预方案,尤其是针对母亲的干预方案。干预方案中针对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选取了最佳的保护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个体的干预方案和社会环境的干预方案作为辅助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方案可以使儿童韧性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制定干预计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干预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儿童韧性的培养效果,所以,在对干预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影响儿童韧性培养效果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系统的、多水平的角度来切实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对早产儿进行临床护理的时候,应该根据早产儿的表现和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实施,同时要帮助父母及时进入角色,建立亲子依恋关系,进而为新生儿韧性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要不断发掘儿童的潜能,尤其是对于身患重病的儿童,更应该提高对其韧性培养的重视程度,医护人员需要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性格等多个方面着手,关注并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予正向支持,提升儿童的韧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引入对诊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医疗单位需要提高对韧性概念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引入机制,将韧性概念的作用在儿科护理中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医疗效果。

作者:桂兰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守静.韧性概念在儿童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4(01).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3

关键词: 罗杰斯 弗洛伊德 自我概念 人格建构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关于幼儿“自我概念”的观点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多年的心理治疗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特色的人格“自我”理论。在“自我”理论中,罗杰斯指出个体在与其主观经验世界不断互动中获得经验,并伴随着经验的分化过程不断进行,被分化出来的“自我经验”伴随着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尤其与“重要的他人”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组织,这一逐渐形成的内在结构就是“自我概念”。[1]

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中,“自我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还会不断接受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冲击、影响与修正,以至于发生各种形式的改变”[2]。“自我概念”在建立过程中,始终经历与“自我”相协调的考验。尤其在建立的初期,若与“自我”矛盾较大,它就必然受到冲击,导致创伤,必须进行修复与重建。

二、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关于幼儿“自我概念”的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本我心理学中阐述了“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所组成。本我包含了人的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超我是人内化的社会道德原则”。[3]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儿童出生后只有本我,当本我和外界环境发生作用时,人的自我才发展起来。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使本我不能随心所欲,以适应现实,并为本我寻找现实可以允许释放的出口。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自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种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超我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

三、对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比较

(一)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不同点。

相比罗杰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的前途非常暗淡。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既有独到之处,又陷入多重矛盾中。他一方面说自我是理性的,有其一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强调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从本我中吸取能量,不仅为本我服务,对本我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本我冲动力量的大小。当本我力量过强时,自我也无能为力,只有乞求超我。

(二)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相同点。

在罗杰斯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是在儿童与环境发生互动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都处于人格的核心地位,是一个类似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的执行机构,都具有人格的意识层面,都对人格起着协调冲突、维持平衡的作用,都把防御机制看成是自我的工具”[4];当自我不够强大或出现异化,并因防御机制失去作用不能维持心理平衡时,就会出现人格的不协调,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对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比较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的积极关注。

1.积极关注的概念

罗杰斯指出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产生一种积极关注的需要,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看重、认可和喜爱,一种无法靠自己来满足的需要。

2.重要他人是否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总是有选择地对待儿童的行为,给一些行为以积极关注,给予另一些行为以忽视,给予另一些行为以惩罚。慢慢地儿童会意识到,或者说儿童会总结出,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而儿童的自我关注实际上是他人关注的反映,最后儿童也会对自己的经验持一种有条件关注的态度,而且采用的是跟成年人一样的判别标准。

当儿童的自我概念中习得了一些有条件的价值观时,他们开始有区别地对待自我经验,认为某一些自我经验值得给予自我关注,从而倾向于追求这些经验;认为另一些经验不值得给予自我关注,从而倾向于回避这些经验时,儿童经常处于焦虑、恐惧、自我怀疑的状态,其人格发展不健全。例如一个自视为勇敢无畏的人,很可能在早年的发展中其勇敢的表现受到过较多的积极关注,而怯惧的表现则受到过成人以剥夺关注相威胁的惩戒。到后来他便只能接受自己勇敢的一面,而很可能不能正视自己怯惧的感受。

(二)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的“超我”。

1.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超我”的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文化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是超我的主要塑造者。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尚行动的主体。父母及其替代者和继任者不断对儿童施加影响,把这些历史的和超个人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代。

2.“超我”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反过来观察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的活动,用处罚来威胁自我,自我如果不服从它,就会产生自卑和罪恶感;反之,如果自我遵循它的话,就会获得自尊感和自豪感。超我通过自我来控制和引导本能的冲动。

超我有两方面内容: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衡量自我为善的标准,它通过奖励的方式逐渐在儿童心目中形成,使儿童逐步产生自豪感和自爱感。良心是衡量自我为恶的标准,体现为,它是父母排斥的东西在儿童心中被同化的结果,是通过惩罚的心理作用而形成的,通过家长的批评与社会的批评使儿童产生内疚感和自恨感”[5]。

在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超我对自我发挥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影响到自己对自我行为的善恶标准的认识,影响到自豪感及自我肯定的建立等,最后影响到幼儿自我概念的建构。

(三)幼儿“重要他人”的积极关注与“超我”的联系。

1.超我与幼儿积极关注是否得到无条件满足对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建构具有相同的制约功能。

2.影响幼儿积极关注是否无条件得到满足与超我如何发挥作用的主体都是幼儿的“重要他人”及幼儿的“重要他人”的文化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

3.幼儿的重要他人满足幼儿“积极关注”的需要时,以及通过超我对自我的监督管理时,往往导致幼儿的自我概念结构中填充着成人的价值观,幼儿不能按自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构建其自我概念,为其以后人格的发展留下隐患。

五、幼儿“自我概念”对幼儿人格建构的意义

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也是个体人格结构的重要基础,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及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都提到自我在维护人格的稳定时,会产生防御机制,自我力量是否强大直接影响到幼儿人格的稳定与否。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1.无价值条件的“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幼儿的“重要他人”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幼儿依赖其自我感受,构建自我概念,成为机能充分发挥的人,自我与自我概念一致,人格结构稳定,人格健康发展。

2.内化了价值条件的“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幼儿的“重要他人”没有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幼儿的自我概念内化了成人的价值条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防御机制产生,如果失败,人格结构就失衡。

(二)弗洛伊德本我心理学中“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在弗洛伊德看来,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心理疾病。超我与本我产生冲突,自我用进行协调,产生防御机制,但如果自我无力协调平衡整个人格结构,会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

六、对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建构幼儿健康人格的讨论

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两者都提到幼儿的“重要他人”在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建构中是否通过奖励或惩罚措施用其内化的价值观念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影响到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健康人格的建构。因此,在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建构中,家长与教师应做到:

(一)家长和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放下权威,给幼儿一个积极的人际环境,以发展幼儿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家长和教师要承认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完全地、无条件地接纳他。家长和教师尽量避免以其已有的价值观、社会标准作为评价幼儿行为的标准,避免幼儿自我概念形成中充斥过多的成人的价值标准。

(二)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幼儿遇到事情时,依据自己真实想法,作出决定。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会接纳他们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并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参考文献:

[1]将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学前教育研究,2000(1):53-54.

[2]朱崇福.积极心理学的使命:自我概念的修复与重建[J].上海教育科研,2011(3):54.

[3]潘丹.西方自我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9.

[4]朱海娟.弗洛伊德与罗杰斯的心理致病机制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7):80.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08-01

一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比较肤浅。有的作者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种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有人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自卑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情绪感受。大多数学者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并指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较少,让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自卑。

2.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3.留守儿童在交际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们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等。多数学者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三 留守儿童的特征

1.放任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较富裕这些孩子的零花钱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一团也是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

2.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当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马上就会有情绪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绪。这类孩子的学多不够稳定,受情绪影响很大。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不算错的收入,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节俭,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四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摆脱留守现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将子女带到身边打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摆脱留守的现状。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更应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激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唤起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增加沟通次数,见面时间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增进感情交流,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也要以身示范。

五 小结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前进,但背后确有很多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及关心。

留守儿童被留守或产生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都需要国家去关注去解决。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 : 29-36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 : 466-467

[4]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5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6

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教育机构及家长的普遍关注。调查分析表明,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儿童的表现为社会退缩,这些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喜欢孤独、畏缩、害羞;而38%的儿童具有攻击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不合作,不会分享,在家不听话、任性、打架或威胁他人;29%的存在忧郁行为,在幼儿园或在家中过度恐惧、焦虑、不活跃、有自卑感。5至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7.3%,其中24%为多动、活动过度,表现为精神涣散,注意力不持久,坐立不安,学习效果差。虽然《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感受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容易,但是如何科学的关注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需要长期探讨,摸索、实践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一、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心理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里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蒙台梭利①有一个精彩论断: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儿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

我们知道,“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

二、干预者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

在开展《3-6岁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干预者的素质、干预能力、干预方式等,都会对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研究实施中,发现部分家长和老师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一边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一边又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不得不反过头来对干预者重新进行培训。

作为干预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朋友关系,帮助幼儿学习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使幼儿感到安全、温馨和愉快。对孩子充满爱心,一视同仁,多鼓励、表扬进步尽可能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干预者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如果干预者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会在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干预者要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干预者应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心理知识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

三、 适当满足幼儿心理需要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条件

坚持正面引导,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干预者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我们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用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环境,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四、 尊重幼儿、重视个体差异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成人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