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艺术教育范例

学前艺术教育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1

[关键词]农村;学前艺术教育;现状;策略

一、艺术教育概述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是构成教育的关键一环,艺术教育多以艺术常规课程的形式出现。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的存在既能够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升华品行,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爱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艺术教育的内容既包含传统的音乐、绘画、舞蹈、琴棋等方面的内容,也包含新时代许多新型的艺术内容。

(二)农村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竞争愈发激烈,人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教育也越来越高。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雅情趣,而艺术教育又是美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落实美育教育育人功能和价值理念的关键途径。将艺术教育引入农村学前教育,能够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多种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实用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农村学前艺术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获得的资源比城市少,其政策倾斜和资源倾斜都有待加强。现阶段,农村学前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城市相比,其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重视农村学前艺术教育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加快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进程。

二、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一)艺术教育在学校课程设置中被忽视

研究表明,现阶段,农村还有不少学前教育机构将艺术教育当成无关轻重的副课,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拥有的教学时长非常少。部分学校开设了艺术课,但每周的课时低于国家规定的4节或4节以上。有些学校虽然课时达标了,但是其艺术课的内容却非常浅显、非常模糊,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教师更是将系统、科学、有章法套路的艺术课堂变成了随意的唱歌课、画画课、自习课,还有一些艺术课程被英语、语文等文化课占据。很多学校设立的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如同摆设,更有甚者,个别学校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没有设立艺术课程,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孩子根本没有接触艺术的机会。

(二)艺术教育设备及场所短缺

现阶段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在国家政府的推动、帮助下,认识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将艺术教育纳入了系统教育。然而还有不少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对艺术设备和艺术场所使用不当、管护不力的问题,这使部分学校缺少能够开展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关键基础。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学校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师,没有实现网络覆盖,缺乏现代教育设备,常用的鼓、琴等乐器以及多媒体设备都较为匮乏,这些问题都使农村学前艺术教育难以真正落实。

(三)教师艺术课的授课水平不高

除了设备和场地问题外,农村艺术教师的艺术素养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不少艺术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其艺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艺术技能不够丰富,所以不能很好地指导儿童。农村很多教师的艺术教学水平都局限于最基础的识谱、画画以及一些简单的歌唱,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经常将唱歌等同于音乐,将画画视作美术。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学生自然也很难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教师自身的知识不够丰富,便无法让儿童领略到艺术的魅力,自然也无法落实学前艺术教育。

(四)家长忽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

现阶段,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存在艺术教育意识薄弱的问题。他们认为学艺术没有出息,不够踏实,因此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去帮助孩子补习艺术知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依旧认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要比音乐、绘画等学科重要许多。他们希望孩子的空余时间、课后时间能够去认真地学习语、数、外等课程,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上。教师在态度以及行为上对艺术教育的轻视,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学前艺术教育的落实,他们不支持学生参加一些艺术表演或者艺术活动,也使农村艺术教育面临较大的困境。

三、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改进对策

(一)学校的配合

1.开足、开齐、开好艺术课要想切实解决艺术教育中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机构必须实时了解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依托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安排艺术课程的课时、内容,将艺术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学校领导要转变传统的对艺术教育存在的偏见,将艺术课当成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文化课,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在行动上落实艺术教育。学前艺术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要贴合儿童的兴趣,照顾儿童的学习基础。在艺术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情景创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拓展教学方法,多使用高效、便捷的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校和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艺术活动,例如歌唱比赛、画画比赛,六一儿童节活动、元旦活动等。让学生有自我表现、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之间有彼此学习交流、互相合作协作的机会,进而完善农村学前艺术教育。

2.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农村学前艺术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是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例如,唱歌需要音响、麦克风、多媒体电视等设备,高端一点的还需要电子琴、小吉他、贝斯等乐器。美术课程需要颜料、画板、艺术笔等设施,所以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保障这些基础的物质设施的完备齐全,保证各种艺术教学器材数量充足、质量合格,让农村学前艺术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提供财政补助,但学校也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和习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因地制宜,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社会资金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条件。最后,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完善教材内容,开发制作一些有特色,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艺术教学器材。

3.重视师资的选用和培训

学校要为农村学前艺术教育老师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教师的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影响着艺术教育的质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专职培训、自学进修、集中培训、专家讲座、举办艺术交流会等形式来增长教师的见识,开阔教师的视野,强化教师的艺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让教师能够接收到系统性的艺术知识,进而在农村学前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知识、道德素养出众的艺术教师队伍。

(二)家长的支持

决定农村学前艺术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和家长的思想观点。只有重视艺术教育,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艺术教育,才能集中力量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农村学生的父母必须改变过往对艺术教育的偏见,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格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艺术学习,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艺术学习。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家长要不惜自己的鼓励和赞美;当孩子缺乏兴趣时,家长要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基础、性格特点,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谆谆教诲,告诉孩子艺术学习的重要性、趣味性。总而言之,家长要积极为孩子的艺术学习创造条件,鼓励甚至带领孩子多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农村家长要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不能因为金钱原因而浪费了孩子的艺术天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比老师的鼓励更加重要,家长必须认清这一点。

(三)学生的努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学生的艺术学习条件不如城市的学生,因此农村孩子要尽可能地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来模仿、挖掘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内容。此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对教师的依赖和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寻求自身发展,发挥自身爱好、特长的观念和行为,促进自身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17,142.

[2]康万栋.中小学素质教育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135-136.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2

1.增强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幼儿教师自身修养的完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除了细心、热爱孩子以外,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形成,其中就包括自身的艺术修养。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将艺术修养转变为个人的气质和教学风格,才能更好地影响少年儿童的艺术生活。

2.增强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是与孩子为伴,通过与他们的游戏、教学等互动,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加他们的日常知识。幼儿教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经常会与孩子一起画画、唱歌、跳舞,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带领孩子们进行游戏和生活,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3.增强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增强少年儿童的艺术兴趣在现在的学前教育中,少年儿童接触最多的当属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增强少年儿童的艺术兴趣,促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就要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使孩子们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积极生活。

二、教师培养少年儿童的艺术能力的策略

1.从自身出发,培养教师的个人艺术热情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作为引导少年儿童艺术兴趣的幼儿教师,必须从内心深处热爱艺术,将艺术视为终生爱好,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订阅相关的艺术杂志、报纸,随时关注艺术动态(定期观看歌剧、美术展、艺术报告等),并养成定期欣赏艺术作品的习惯,热情地传递艺术方面的理念,带着感情地去欣赏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发现艺术的美和学习通往艺术的技巧,才能给少年儿童带来潜移默化地引导。

2.寓教于乐,增强学生艺术体验孩子的心是天真的、需要引导的,要想使少年儿童真正愿意去接近艺术、感受艺术,就需要用真实的体验激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渴望,这样才能带动孩子以自己的心去感受艺术之美,对艺术产生求知欲和渴求欲,想要主动地走入艺术的殿堂。当少年儿童本身产生了兴趣和热情,幼儿教师只要多加引导,增加技巧方面的问题,就可以正确指引少年儿童的艺术方向了。教师要增加少年儿童学生对于艺术生活的体验。比如,经常组织小朋友去看电影,组织小朋友进行唱歌跳舞活动,鼓励小朋友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文艺演出,帮助小朋友编排节目以发掘小朋友的艺术潜质。通过多彩的活动和教师的传授,相信每位少年儿童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能力,发掘自身的艺术潜能。

3.以幼儿的需求为引导,增加贴近幼儿需求的艺术内容体验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3

社会的发展定位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时代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建设“德”与“行”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修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作力,加强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锻炼与培养,让大学生的人生有色彩、有品位、有价值。

二、做事:体现人生价值

学校的教育在于全方位的渗透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成长,要求是全方位的,要成为技能型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要放在首位。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工作对象是3—6岁的儿童。快乐、天真、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趣味性、游戏性、艺术性是伴随学前教育工作内容的主线。要寓教于乐,要把阳光和鲜花带给孩子,要有任务、有职责、有担当,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学前教育工作中,实现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培养与塑造,传承文明与知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用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才华和能力的凝聚发展幼教工作,建设国家,那么国家就会更强大。

三、做法:挖掘艺术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我们的教学不仅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手段等。美术教学、舞蹈教学、音乐教学等学科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学科,深受学生喜爱。不同学科体现不同角度,具有不同功能。要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去挖掘其艺术美,发挥每个学科的内在源泉与力量;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如柯达伊、蒙台梭利、铃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大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对毕业实习生跟踪调查,到学校、幼稚园、早教中心等地观摩与走访,通过实地考察做数据分析,写调研报告,提出整改方案,做研究课题等。结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早教等专业的办学经验,更新观念,思考与分析,改革与创新,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来促进教学。实训与调研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避免关门教学,注重社会实践与信息反馈,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对电钢琴教室、蒙台梭利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钢琴琴房教室、手工实训室等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学习、借鉴、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工作就会更有的放矢。

四、拓展提升素养的潜能力量

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使其知识丰富,就要拓宽其能力发展空间,多学、多听、多看、多做。学习贝多芬、肖邦、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辉煌作品;听高雅音乐;看经典电影;做能提高自身潜能的实践活动。例如欣赏美妙的歌声、优雅的古琴、浪漫的六弦琴、悦耳的钢琴、柔美的长笛、流水的古筝、典雅的室内乐、激情的交响乐,做形象的折纸,快速勾画简笔画,剪惟妙惟肖的窗花,制作生动的玩具,练习幽静的瑜伽肢体动作,创编少儿舞蹈,感受豪放的民族风,看各民族富有韵味的舞蹈,享受边弹奏边演唱儿歌的惬意等。在设计健美操的动作和队形等形式中发现艺术美;在欣赏如乐曲《高山流水》,电影《红高粱》《泰坦尼克号》,欧洲古典建筑造型艺术,各地风土人情和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能量;在视、闻、赏、阅中发现美的因素,不断发展与提升人格魅力,加强文化意识,展示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表现独特的艺术品位与风采。

五、结语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4

在领悟完美人生的基础上,还要体现人生的价值。钟启泉说:“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学校的教育在于全方位的渗透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成长,要求是全方位的,要成为技能型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要放在首位。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工作对象是3—6岁的儿童。快乐、天真、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趣味性、游戏性、艺术性是伴随学前教育工作内容的主线。要寓教于乐,要把阳光和鲜花带给孩子,要有任务、有职责、有担当,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学前教育工作中,实现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培养与塑造,传承文明与知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用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才华和能力的凝聚发展幼教工作,建设国家,那么国家就会更强大。

二、做法:挖掘艺术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我们的教学不仅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手段等。美术教学、舞蹈教学、音乐教学等学科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学科,深受学生喜爱。不同学科体现不同角度,具有不同功能。要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去挖掘其艺术美,发挥每个学科的内在源泉与力量;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如柯达伊、蒙台梭利、铃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大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对毕业实习生跟踪调查,到学校、幼稚园、早教中心等地观摩与走访,通过实地考察做数据分析,写调研报告,提出整改方案,做研究课题等。结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早教等专业的办学经验,更新观念,思考与分析,改革与创新,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来促进教学。实训与调研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避免关门教学,注重社会实践与信息反馈,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对电钢琴教室、蒙台梭利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钢琴琴房教室、手工实训室等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学习、借鉴、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工作就会更有的放矢。

三、拓展提升素养的潜能力量

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使其知识丰富,就要拓宽其能力发展空间,多学、多听、多看、多做。学习贝多芬、肖邦、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辉煌作品;听高雅音乐;看经典电影;做能提高自身潜能的实践活动。例如欣赏美妙的歌声、优雅的古琴、浪漫的六弦琴、悦耳的钢琴、柔美的长笛、流水的古筝、典雅的室内乐、激情的交响乐,做形象的折纸,快速勾画简笔画,剪惟妙惟肖的窗花,制作生动的玩具,练习幽静的瑜伽肢体动作,创编少儿舞蹈,感受豪放的民族风,看各民族富有韵味的舞蹈,享受边弹奏边演唱儿歌的惬意等。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5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艺术审美能力的黄金时期,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相应发展。文章通过论述中国、加拿大的学前艺术教育现状,对植根于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两种学前艺术教育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两国学前艺术教育的特点,并提出可以借鉴加拿大一些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解决我国学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

中国;加拿大;艺术教育;跨文化研究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长久以来,基础教育是备受社会和每个家庭关注的话题。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是能够伴随其一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基础教育应该具有启蒙性、多样性和艺术性,它是影响人一生的根基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艺术教育常被解读为单科的技能学习,如音乐、绘画、舞蹈等,而忽略了其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所具有的培养人才、塑造性格、激发创造力的优势。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经历了重大改革,更加适于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能够帮助其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课程设置普遍要求去小学化,即去除以往注重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的特点,而更注重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主体意识、求知兴趣、情感体验等。就艺术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而言,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乐于参加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个人情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艺术活动等。国家就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更适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改革性措施,也明确指出应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以提高其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最终提高全社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梦实现者。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既要保留本国特色,也要积极广泛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学前艺术教育的精华。

一、中国学前艺术教育的特点

(一)指引式的教育方式

对于儿童而言,艺术类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教学氛围轻松愉悦,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放松身心、培养儿童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最佳环境。我国艺术教师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擅长耐心、细致地“把着手教”,运用指引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儿童在教师温暖、温柔的话语和引导中,能够感受轻松、愉悦的氛围,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这正是学前儿童最需要的情感元素;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引下,儿童容易体会成就感,从而培养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艺术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

我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知识技能的教授,强调从小培养儿童扎实的基本艺术功底。各门艺术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现学科的知识技能特点,教师应按照学科的发展规律耐心引导学生,使其达到培养兴趣、习得技能的双重目标。儿童在艺术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中进行艺术创作,不但能够掌握技能和技巧,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儿童在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成功的次数越多,对自我的正面评价就越高,自信感就更强,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推动力进行更多的知识技能学习和练习,使艺术课程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艺术教师并不是盲目地制定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儿童智力、情感的科学发展规律,并结合自身经验,充分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来安排教学活动,使儿童在艺术领域循序渐进地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创设特定环境培养艺术兴趣

我国学前教育课堂的布置和设计,充分体现出儿童参与的特点。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普遍采用情景教学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我国幼儿园应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儿童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以此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很多幼儿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各班级的“自留地”或“责任区域”,将学校布置得生机盎然、富有童趣。儿童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题材多变、主题丰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比较容易获得,创作过程充满乐趣。儿童可以选择随处可得的石头、纸张、树叶、花朵、泥土,甚至是废旧物品进行各种主题的艺术创作。如“海底世界”“太空旅行”“疯狂动物城”等。儿童在创设环境的同时,能够感受艺术的熏陶、体会艺术为生活带来的乐趣。我国在学前艺术课程设计上,普遍采用情景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大班儿歌《树叶儿飘》时,音乐教师先带领儿童到户外观察秋天树木的变化。儿童在观察树叶颜色以及在秋风中追逐落叶、捡落叶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秋天之美、落叶之美,并了解秋天的自然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由情景引入课题,使儿童在欣赏美的同时学习哼唱歌曲,并随之自然舞动,为课堂营造出愉悦轻松的气氛。

二、加拿大学前艺术教育的特点

作为一个典型移民国家,加拿大被喻为“马赛克之国”,这一比喻形象体现了加拿大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特色。加拿大人认可并尊重多种族、多民族的不同文化,并致力于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在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中,不分国家、民族和地域,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够利用大量文化精华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这种文化的兼容并包、不同领域和民族知识的融合借鉴,给加拿大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也为其他国家基础教育中对儿童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认为艺术素养关系到儿童发展到成人阶段过程中其内在本质的培养。艺术鉴赏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均衡发展。经过多年的践行和改革,加拿大基础教育中的艺术素养教育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培养方式灵活、形式多样

以加拿大的美术教育为例,儿童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现代美术最新的潮流,同时又注重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儿童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国家美术馆、雕像馆、美术沙龙、博物院等。通过与艺术家的直接对话,近距离观摩绘画杰作,儿童能够直接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震撼,受到艺术的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培养艺术鉴赏力。在课程设置上,加拿大基础教育广泛运用情境创意美术课程。该课程以儿童经验和心理特点为切入点,通过设定一些儿童感兴趣或符合其思维特点的情景,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和体验活动,借助适宜的绘画材料用美术语言来表达情感,让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而非千篇一律的定式作品。

(二)重视艺术怡情作用

加拿大音乐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受到个人天赋、生活环境、后天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普通人可能无法成为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但同样有权利并应该从幼年时期就学习如何去享受音乐、感受音乐的快乐,并学会分享这种快乐,这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压力、平复心情,帮助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注重互动与体验

在加拿大基础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阶段,互动和体验是最大特点,贯穿始终。互动参与和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的现代教育理念。加拿大的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善于开发课堂游戏,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游戏既生动有趣,又易于操作。如蜘蛛网游戏、手指训练游戏、倾听游戏等,都能让儿童积极参与、手脑并用,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并学习知识。在艺术教育中,以音乐鉴赏为例,加拿大政府会为所有公立学校分别指派一些社会工作者。这些社会工作者不仅是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市民,更有许多艺术专业人士,他们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及社会帮助的同时,也会参与到艺术素养的教学中。一些演奏家、歌手、舞蹈演员及话剧演员也会参与学校艺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拓宽儿童的艺术视野;另一方面,还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如实际演出或儿童小剧场等,能够让儿童置身其中,欣赏或参与演出。儿童在舞台上自信地演出,能够获得成就感,提升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注重分数的高低。整个教育系统以及各个学校、家长都不会以分数作为衡量儿童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不会急于布置作业,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以及主动探索精神。教师也不会把儿童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维水平、艺术技能等直接转换成分数进行比较,在课堂上制造紧张气氛,因为片面强调教育的可比性价值势必淹没其他价值。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文社会的建设,公民艺术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学前艺术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如何使学前艺术教育更加广泛和深入,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我国在保留学前艺术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可选择性地借鉴加拿大的基础教育经验,更加重视对儿童艺术感知力、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邓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Z].2001-8-1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6

[关键词]钢琴教学;融合式教学;参与式教学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美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已逐步凸现。即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外,应增强美感体验,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功能。音乐具有审美的功能,可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音乐将音响作用于人的情感,使听者在音乐中联想、想象、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熏陶。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感,可以触发听者内心积极的情感,好的音乐,使人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汲取强大的精神养料。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种与命运抗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始终感染着听者。音乐具有教育的功能,能健全大脑、健康心理、增强情感传递能力。对于人的认知和行为,对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并且这种教育及影响不是勉强的灌输也不是强迫接受,而是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是一种长期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而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种,又具备以下特点和功能。众所周知,钢琴的弹奏需要双手的协作配合,而双手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不同声部是它的难点也是其价值所在。在钢琴弹奏中需要左右脑的分工,需要听觉的关注,需要内心情感的投入。这是一种脑、手、体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钢琴除了独奏形式,还有齐奏、合奏、协奏、歌曲伴奏等等,这时钢琴弹奏就成为了集体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的配合协作。在一个合奏整体中,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并不是人人都是主角,有主要的声部,也有需要配合的声部,通过这样的音乐上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观念,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而在当前音乐教育中,因材施教是一个最基本的教育原则,但有些家长却忽视了这一基本原则,在选择中并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先天的条件。以近年来大热的钢琴考级来说,考试级别本是为检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而设立的一种制度与标准。但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考级制度,学琴只是以考级为目标,一味追求考级级别,为了追求高级别,以至打破正常的教学进度与计划,拔苗助长,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结果可想而知。另外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培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些老师、家长只重视对学生技术的传授和提高,重点放在技术技巧上,而忽视了对其基本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知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学生从小进行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同时也是提高孩子技术的保证。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的开设不单单作为技能训练而更重要的是素养培养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积极性、挖掘创造性,以学生参与体验创造音乐的实践为主。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怎样使学生在一开始学音乐,在没有掌握技巧时就能体验到学习得愉悦呢。我选择从“听”入手,大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积累、文化积累、生活阅历相对丰富,这使得他们对听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而音乐本身就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前提,这样在一开始排除技术难点,让学生进入音乐形象的审美之中,愉悦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尤其对于大多数没有接触钢琴的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的入门训练先从听觉开始,去感受去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强调从音乐入手,而非从技巧入手。第一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开始。在第一节课中,我不会强调必须掌握的技术,如自由落键、落提、连奏、断奏、及三度、六度、八度、大跳等等技巧,这些专业性理论性太强的阐述会让同学们在一开始望而却步。所以,我会准备三首小曲子,让同学们听。有古典派,有浪漫派,有现代派。通常听到熟悉的乐曲时,同学们会说,啊,这首我知道。对,我们来听听用钢琴弹出来是怎样的声音。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同学们与钢琴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是一种美感享受。在其后的教学活动中,除了音乐知识的教授,我发现选曲的重要性。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选择标题小品,如《布格缪勒》和《儿童古典钢琴小品》。布格缪勒作品100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集趣味性、音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每一首都有一个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标题来启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想象力。在课堂中,我常选用的是《坦诉》、《阿拉伯风格曲》、《天真烂漫》、《行猎》、《牧歌》等。这些标题小曲融合了不同的音乐体裁,夜曲、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交相辉映,打破传统一贯的练习曲称呼,更重要的是加上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坦诉优美流畅、牧歌柔美如歌、行猎进行曲风十足、阿拉伯风格曲则华丽灵巧。同学们在弹奏的过程中会去想如何表达这些情感。作为初级程度学琴者的钢琴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学习钢琴的开始阶段就使学琴者体会到弹琴的乐趣。《儿童古典钢琴小品》的特点在于每首小曲都有一幅插图,让同学们对乐曲内容不觉得太抽象而有直观感受,容易有具体体验。所以对于艺术素养的培养,首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到美、体验到美。

二、以融合式教学为原则,突出钢琴教学的特点

在钢琴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弹奏,而是歌唱、音乐的基础知识、声势、欣赏、即兴创作等的融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从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入手,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感。如在教授《多年之前》这首小曲时,可以这样进行。全体同学分为三个小组,(1)先从歌唱入手,不用唱名用la开始,同时伴以声势,全体一起打拍子,启发同学们有规律出现的是什么。第一步就是在同学们自己的歌唱中找到这首小曲的拍子是4/4拍。从感性认识到具体概念,节拍就是强拍和弱拍周期性的反复出现。(2)找到拍子以后,开始分工,第一组打拍子,第二组唱旋律,第三组打节奏。通过每小节四拍来具体体会每个音的长短,这就是节奏。这部分需要反复体会,三组同学可以轮换顺序,培养三组同学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3)在节拍节奏的基础上,唱出旋律。这就需要同学们找到唱名了。怎么找,用耳朵听。通过标准音找到每个音具体的音高,这就是练耳。每一步都是同学们的主动参与,每一步的成果都是同学们通过唱、听、打节奏得来,这就养成同学们主动动脑的习惯,而不是一开始就拿起曲谱,开始认识音符,到琴键上找音,然后再一个个去看它们的节奏,这样的支离破碎不是音乐,只有当音乐成为同学们熟悉的语言时,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我用这样的教学设计,颇有效果。唱旋律在钢琴训练中很重要,尤其在入门阶段,需要学生养成唱谱的良好习惯。有些学生很活泼喜欢唱,但是有的学生个性内向就是不开口,这时需要老师的鼓励,带着他们和他们一起唱,并更多的安排节奏性强,旋律性强的小曲,边听边感受,从感受开始,给他们接受新习惯的时间。只有当同学们唱熟再去弹奏,只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表达,在这个表达中,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音符、节拍、节奏概念都在其中。

三、结合钢琴教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音乐的方式

钢琴是表演的艺术,在钢琴教学中,除了前面所说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外,要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参与音乐的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语言、动作、歌唱等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乐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作为未来的教师,同学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学的同时应培养表现能力,在参与音乐的这个部分更应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同学。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接受理解能力,反映能力,表现能力弹奏能力肯定有所不同。尽管能力有大小,但要给予同学们平等的机会参与、表现音乐。先从课堂这个小小的舞台开始,实践的机会贯穿于课堂始终。每一节课的开始,会请不同的学生弹奏上课的内容,面对大家演奏这是不同的体验,不要以是否弹奏流畅弹奏的好与不好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最应关注的是学生的热情。尤其面对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同学更要积极鼓励。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说课堂上的展现,不仅是其个人自信心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对全班同学的促进。除了这一固定表演时间之外,在课堂练习中也要随时随处发现机会,让同学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正式的上台表演也必不可少。每学期期中期末的表演及结业的汇报,对于同学们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从选择曲目、准备曲目、上台表演、相互观摩、整个的过程就是对同学们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引导同学们选择曲目、如何准备、如何自我提高、如何自我检验等等,同时启发运用多种表演形式。如在结业汇报中,同学们除了独奏外,有四首联弹、自弹自唱、歌曲伴唱、配乐朗诵、齐奏合奏等等形式,不仅将所学运用与实践之中更是灵活运用,促进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建立对钢琴这门新学科的认识和信心。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将艺术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晋媛.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儿童钢琴基础教程1[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艺术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尤其重要位,同时其全面性和实用性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把艺术教学实践与教学力量相结合,并对其两者之间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的教学质量,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提高对艺术课程的重视,强化艺术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手段是需要开设艺术课程的。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视程度,培养学前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有关的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出具有较高教育素养、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和艺术教育能力的教师团队。把学前教育理论、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艺术教育特长三者相结合在一起,可以培养出一个多能的人才,同时还应把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减短,同时还应提倡多证制度,结合学前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技能证件,如演奏水平测试,舞蹈和声乐水平测试等,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证等,这对学生未来的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领域的人才素养。为此,应提高对艺术基础技能的培养,改进其结构,凸显出其优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以及对其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相关培养,以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创新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在教学中是以教师宣讲为主要的知识传授的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其教学理念是以“教”为主要手段,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没有以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维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宗旨。虽然学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课程正在进行稳步的发展,但在实现教师将课堂教学转变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地位并没有得到稳固和凸显,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到“学”、从“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创者、教学的研究者。生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应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知识是学习的介质,也是能力的表现,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成注重学生整体发展的培养,使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把“教”为主导转变为一学生“学”为主体,也就是常说的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从注重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逐渐转变成加强学生艺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一个好的教师队伍是开创教学能够如常运行的基本保证。要想成为一个组织和指导教学过程的合格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教学的能力。教师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树立以引导为主、探索和质疑为辅的科学观,树立发展与变革的哲学观,树立平等共享的民主观,树立仁爱、积极、真诚的学生观和灵活包容的教育观。只有这些理念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到实处,教学创新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其次,就是师资的构造不只是只有一种学科背景,特别是那些有海外教学经验的。如以青年教师为例,某个毕业于韩国音乐大学的教学教育职业女性的研究生,在韩国学习学士学位期间,同时也在到巨济大进行学前教育的进修,并且其将两者之间的学前教育中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和研究,同时也与美国等相关国家进行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开发先进的学前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和标准。从而实现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将单一学科的教学方法整合并渗透到多个学科中,从而识别创新教学理念之间的差别。只有拥有一支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才能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影响学生。具有面对统一的课程可以让不同的学科以及学习背景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同一学科之间的差别,同时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系统地开展教学课程。另一个,雇佣一个全职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骨干型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走出课堂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到幼儿园去进行实际的观察并从中有关积累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行知识的更新,以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做”三者之间的相结合。

三、拓展课堂教学,创建新型的学前教学模式

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不同的是,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训练周期长,在短时间内其收效甚微等特点。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实践和学生的参与性都比较强。因此,在艺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其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凸显出来,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艺术的实用性,并清楚的指出艺术课程教学的培训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幼儿园学校的需求等,努力改变艺术的技术教育课程和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教师应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艺术专业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学方法是内因的转化;教学环境应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下来进行的。课堂教学应保持民主、公平、平等以及师生相互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为营造这种师生的合作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助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和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学习潜能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素养。艺术教学课程应注意打破其权威性,凸显出其中的个性,全力构建一个在课堂上创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课堂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机体验成功之后的喜悦的一个机会,注意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教学过程去,并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如,绘画、语言表达、创作(儿童歌曲)、制作(工艺品)的课堂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带来了新风格的艺术教学,特别是在学习跳舞的编排,唱歌的训练,演唱的培训,展示雕塑的作品时,可以通过电脑来代替教师的工作,解决了教材出现短缺只能依靠老师通过宣讲的方式来进行授课的情况,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广泛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进创新教学的模式,改善教学方式,完善教师的教学环境。要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团结性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以及艺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提高艺术教学的发展速度,对于钢琴、唱歌、跳舞的教学应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现代的艺术的教育资源,同时使艺术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艺术课程教学中感受学习和创造中的愉悦感。这不仅减少了教师教学演示的数量和强度,而且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效率和水平。将不一样的音乐风格作为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音乐伴奏,有利于将枯燥乏味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变得更加具有音乐活力的特色,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并且还可以诱发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同事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环节。

四、小结

课程是教育学生的主体,也是教育与培养学生目标的体现。同时教师的课程教育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水平,通过艺术课程的创新和实践教学的这个环节,可以彰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多样化、智能化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晨.DIY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中的应用研究——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37-39.

[2]赵宇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8(14):118.

[3]杨红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0):131-132.

[4]陈新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130-132.

学前艺术教育范文8

关键词:艺术教育;学前教育;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二孩政策的试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趋突出。学前教育重在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在学前教育模式下系统科学的对儿童智力进行训练,让其大脑功能不断完善发展。教育系统中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内容,对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智力发展在儿童期非常重要,它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发展最快的时刻,适当的学前教育方式有助于儿童智力顺利发展和成熟。正确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智力超常的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前阶段,儿童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这一阶段是对儿童多方面的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幼师和家长通力合作,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自我意识更强,缺乏关心关爱他人、分享的感情。适当的学前教育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愉快的美好童年。

一、高职学前艺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既要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加强学前教育的基本能力,也应注重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培养。艺术给人带来快乐,陶冶情操,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艺术培养对于学前儿童可以很好的刺激大脑的发育,大脑功能得到发展,思维、想象力变得丰富,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学前艺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情绪态度,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前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内容,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如何培养一个艺术素养、艺术能力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高职学前艺术教育既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更因其艺术本身的特点有着特殊性。

二、高职学前艺术教育技能课程体系板块设置

高职艺术教育专业板块主要从艺术能力方向进行探索,目前主要划分四个技能板块,包括儿童音乐、儿童舞蹈、儿童美术手工、幼儿语言与文学,培养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四方面的技能素养,对应幼儿听觉、视觉、感统、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各艺术技能教育板块教学内容、模板具体如下:

1.儿童音乐

高职学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教学目标:(1)基本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学前艺术教育的专业技能,它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本门课程教授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简谱、五线谱和简单的听音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识谱与视唱的能力,塑造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欣赏能力,为后续的音乐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具体教学目标:①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能识读简谱、五线谱;②经过系统的听音训练,能判断乐音的准确高度、听记简单的自然音程与原位和弦、能够分析音乐结构、能听写歌曲并准确记录;③经过视唱训练,可以理解、表达谱面上的各种表情术语、速度和力度记号,能够分出乐句、乐段之间的对比;④能够用固定唱名法或首调唱名法对单声部音乐进行视谱即唱,且能从音乐理论层面理解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内在关系;⑤通过多声部视唱,了解多声音乐的知识并锻炼学生对多声音乐的感知力。(2)声乐教学目标。《声乐》课教授歌唱的基础原理、技巧和方法,教学生逐渐了解歌唱情感、韵味、风格及肢体表现的技巧,学会帮助儿童完成歌唱活动、音韵和律动活动、歌曲欣赏活动、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综合活动等方面提供声音的技术、技巧的支撑,有助于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具体目标:具备指导声乐基础学习、组织合唱训练活动、指挥小型乐队或合唱队、编配小型乐队谱或合唱谱的基本能力。(3)琴法教学目标:琴法课学前艺术教育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在幼儿教育中使用非常频繁。首先了解键盘弹奏的基本知识,键盘弹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训练,正确掌握键盘弹奏的各种技能和手法、弹奏技巧。(4)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专业的练习,掌握不同风格儿童歌曲的配弹知识,了解儿童发音规律和特点,能准确、优美地进行歌唱及儿歌弹唱,具备一定的儿童歌曲弹唱和配乐能力,能独立组织开展儿童音乐教学活动。

2.儿童舞蹈

高职学前艺术教育儿童舞蹈的教学目标:为了提升学生舞蹈教学的能力,学前艺术教育舞蹈教学课在课程内容结构上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对于高职学前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后将走上幼儿教学的岗位,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是教会学生知道自己如何跳舞,还要学会如何教儿童跳舞。教师在进行学前艺术教育舞蹈教学时应注意,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将来也会走上教学岗位,成为一名专业的学前艺术教育工作者。因此,儿童舞蹈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舞蹈鉴赏、表演的能力,更要使学生学会以后如何教学前儿童学习舞蹈的能力。儿童舞蹈的具体教学内容:(1)形体训练。形体训练是儿童舞蹈的基础内容,由于不是所有的高职学前艺术教育学生都具有舞蹈基础,所以进行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形体、拉伸韧带、掌握基本舞蹈动作等;(2)民族舞学习。学习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了解藏族舞、维族舞、蒙古舞等传统民族舞蹈;(3)儿童舞蹈。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儿童舞蹈的基本舞蹈动作、儿童舞蹈构成要素、儿童舞蹈的种类等;(4)舞蹈编排。舞蹈编排是学前艺术教育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拥有舞蹈基本要素、掌握简单的舞蹈形象,把握舞蹈编排的韵律。儿童舞蹈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幼儿园专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观摩学习,在观察学习中探讨对儿童舞蹈教学的理解、应用,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

3.儿童美术手工

学前艺术教育美术手工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当前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审美、创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绘画基本功扎实,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规律和绘画特点,并能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功能用途进行造型设计、色彩、水粉画景物写生、装饰色彩、色彩肌理运用、国画、趣味美术字、手工制作等的运用和创作。儿童美术手工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理解力、想象力都有重要作用,能帮助更好的开发儿童的智力。

4.幼儿语言与文学

幼儿言语能力发展是学前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言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幼儿文学的赏析、学习来培养锻炼幼儿的言语理解、应用能力。儿童学习幼儿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言语能力,还能为孩子提供许多语言信息,让孩子在故事情景活动中体验文学的美丽。在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孩子言语的发展状况,结合文学作品题材、类型,创设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情景,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帮助孩子学习、理解选择适合的角度,体会幼儿文学的魅力。促进儿童的言语发展能力,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强孩子的审美能力。现代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教育从幼儿抓起”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让学前教育更加的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突出学前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培养艺术幼儿教师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艺术技艺的模仿、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作为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将艺术精髓发扬、传播下去。学前艺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扎实的艺术技能、较高的艺术素养对学前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探索高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对提高高职院校学前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幼儿艺术技艺能力,锻炼学生在幼儿园教学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顺利的走上幼儿教师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戴国忠.略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J].职教论坛,2005,(3).

[2]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M].北京市: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05):75.

[3]李维金.高等职业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