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毕业论文范例6篇

农村毕业论文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村妇女;土地;分析;权益

Abstractofruralwomenistopromoteruraleconomicconstructionandsocialdevelopmentandanimportantforce,inordertomobilizetheirenthusiasm,protect,andtoplaywell,itisnecessarytoguaranteetheeffectiveandequalenjoymentoftheirlandcontractrightsandinterestsofanyorganizationorindividualshallIllegaldeprivation.

Keywordsruralwomen;land;analysis;rights

我国是一个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很难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进行了立法保护,但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一些城郊地区,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本人申报的《保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问题研究》国家课题和石河子大学课题中,对农村妇女侵权问题研究调查的资料分析,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加强保护。农村妇女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把她们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就必须切实保障她们平等地享有土地承包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益是农民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特别对于已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妇女,土地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承包权利已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土地征用补偿利益等财产权益,也是多数刚刚由村民转变为居民的妇女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绝大多数地区在执行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时,能够较好地保障农村妇女获得平等的土地权益,但也有部分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障妇女权益不仅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问题比较突出。失去土地权益的农村妇女将趋于贫困,这些农村妇女成了农村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婚姻自由程度的提高,妇女土地权益被侵害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农业税的逐步取消,直接补贴的兑现,农民在对其所获得土地权益上所承担的义务不断减轻,从而引发农民对土地拥有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在新疆兵团这种情况较好一些,这对于人多地少的农村地区来讲,土地稀缺带来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特别对于农村妇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土地是农村妇女生活收入依赖的源泉,农村妇女获得土地权益又是获得其他权利的基础,如果丧失土地权益,就会使农村妇女自身的生存权、财产权受到侵害,妇女社会权利也很难保障。

一、侵害农村妇女合法土地权益的现象

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的形式,侵害农村妇女享有的土地权益。一是部分“农嫁农”出嫁后,其原居住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强行收回了其土地承包权,而夫家居住地却迟迟没有分给她土地承包,导致一些妇女两头都没有承包到土地,其丧失了土地承包权的同时也丧失了相关权益;二是少数离婚妇女,离婚、丧偶异地再婚妇女,她们在婚嫁之时在夫家所在地分到了承包地,可是在离婚后,如其将户口迁回娘家,夫家所在地即收回土地或被原夫家强行占有,而娘家所在地也拒绝其承包土地;三是因政策原因户口无法迁出的妇女(农嫁居、与军人结婚等),不能享受平等的村民待遇,土地权益被侵害,失去生活来源;四是有的丈夫到女家落户,入赘丈夫及妇女本身不能获得承包土地或获得少量耕地。没有资格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权益;五是农村妇女外出就读中等专业以上学校,户口迁出后,土地即被原村收回,导致毕业后无工作期间成为无业游民。另一方面来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外部:一般发生在地方政府强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过程中,其直接表现就是农民失去土地,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时,侵害妇女应享有的土地权益。当前还有矛盾比较集中的反映在由于城郊土地的增值、征用和村民福利待遇的提高,许多妇女原来一直享有的土地承包权益和村民待遇被限制或剥夺,户口被强行迁出或“空挂”,不能平等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虽然得到明显增强,但是随着土地增值后的可观利益驱动,过去一些隐性的侵犯妇女土地权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从前期调查中得到资料,全国妇联受理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案件的数量来看,已经连续三年上升幅度达到10%左右,占到妇女财产权益类投诉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多为群众集体联名写信和集体上访。2004年全国妇联受理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案件8300余件/次,比上年增加了近18%。从1998年开始的延长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地区坚持在延包过程中不调整土地,使得上述问题中的失地妇女仍然在新一轮承包中得不到土地。有的地区坚持按照男女不平等的政策分配土地。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土地入股,妇女也难以平等取得股份分红等。同时,政策执行不统一,造成新一轮的妇女失地。妇女嫁入地已调整完土地,由于实行“30年不变”的政策,不再分配土地,在娘家的土地又因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被收回,使得更多妇女不能享有自己名下的土地。在我们调研发现的资料显示,2006年没有名下土地的农民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8.3%,其中71%是女性。歧视出嫁妇女,强行剥夺村民待遇。有的地方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出嫁女不能享受与当地农民同等的待遇”,出嫁女不论是否仍然居住在本村,都不得参与集体经济组织效益分配。有的地方要求与外村男子结婚的本村(居)妇女,结婚登记时需交纳一定的押金,限期迁出户口,到期不迁的,扣除押金,本人及子女不再享受村(居)民的一切待遇。多女户与多子户享受的土地承包权益及村民待遇明显不平等,违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婚姻法》等基本法律的精神,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2

1.就业方向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职高毕业生就业方向以民营企业为主,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寥寥无几。统计显示,民营企业就业比例占到受调查人员的78.84%,受雇于集体企业的占7.50%,政府机关的占0.48%,事业单位的占0.85%,国有企业的占1.33%,其他(含创业)占11.00%。

2.职业满意度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的占38.46%,基本对口的占19.23%,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职业满意度较低,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率普遍偏高(一些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在40%左右),近半数毕业生有过转岗经历。调查结果显示,愿意继续从事目前职业岗位的员工占40.21%,不愿意但会坚持的占21.56%,有转岗意向的占38.23%。

3.创业情况受调查毕业生中,有过创业经历的有86人,其中创业成功的为32人,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专业。创业成功者大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家庭承包的耕地和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进行创业,资产总额大多在50万元以下。

二、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1.学生就业意识差,对就业市场状况认识不足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反映,毕业前对就业市场认识模糊,不能正确认识所面对的就业形势,步入职场后发现对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一时难以适应。

2.职前准备不够充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间存在较大差距,增加了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难度。一些农村职业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就业前对所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岗位规范了解不够,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等都使得毕业生初入职场时难以适应。

3.市场监管不到位调查中发现,一些民营企业用工不规范,主要表现如下:部分经过简单培训的农民工无证上岗,充当了生产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职生的就业空间。另外,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普遍采取生产车间分层承包的模式,企业只对产品负责,车间包工头成了实际的雇主,存在延长劳动时间、拖欠工资等不合理现象。同时,民营企业大都为家族式管理,对员工事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管理不规范。

4.创业意识与能力不强职高毕业生初入社会既谨小慎微,又雄心勃勃,忽视了家庭环境和本地产业优势为自己创业创造的有利条件。一些毕业生凭着激情盲目闯进一个陌生的领域。例如,一名种植专业毕业的女生开了一家餐馆,从选址、招聘员工到经营均无成熟的计划,开业后勉强维持半年,亏损10多万元,最后只好关门了之。

三、建议

1.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课程改革此次调查表明,农村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和毕业生都认为学校专业课程开设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建议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在学校专业建设、教材的确定、教学过程、专业实习计划制订等环节全面参与,强化实习实训,实训课程要占专业课的30%左右,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其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职业指导,规划职业生涯针对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不顾客观现实,坚持寻求与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相符的工作而遭受挫折的情况,应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路,掌握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及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修正,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实现职业生涯的纵向发展。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3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论文联盟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论文联盟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新农村建设 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目前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显然,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实现双赢的一项战略决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校毕业生

虽然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在随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被边缘化了,广大农村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整体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知识和人才,信息闭塞。据统计,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贫困县。前些年,我们经常听到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说法,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不仅读大学的费用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来说成了天文数字,就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考的资格和能力所必需支付的中小学教育费用,也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在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原始的耕作状态,科技含量极底(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仅为35%,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有2/3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更谈不上农民对市场信息、成本、价格、信贷以及政策的及时把握,导致经营决策盲从,无法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广大农民渴望知识、人才的同时,如果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知识分子愿意为农村建设服务的话,不但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带着知识、技术来到农村的高校毕业生,不可能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回流,只是起一个影响、组织和辐射的作用,是鱼饵,是酵母,真正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自己,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大学生要做的是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去动员、培训、指导农民,使他们成为技术能手,法律政策高手,协助当地能人用知识、技术使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道路,为广大群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也只有有了知识和人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化才有可能在改善投融资体制、清晰产权属性、扩大企业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才有可能把分散的、重复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有组织的规模化、专业化地整合起来,在相关乡镇集约式地布局农产品加工的大工业,就地取材、就地消费,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绿色经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即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精神文明对于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人才匮乏,使得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得以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长期滋生蔓延,科学的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无法尽快在人们的大脑中打上烙印,传统的文化精髓无法得到有效的提炼和继承,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和先进理念的传承,更使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既要靠经济的振兴,又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先进理念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经过国家正规的培养和党的多年教育,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先进的理念,他们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急切需要的人才。

另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政治模式传统,管理体制落后,效率低下。目前,许多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事务多靠经验和关系,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倾轧覆权,搞小圈子。各发各令、争权推事的“内耗”状况怎样消除?农村民主到底怎样抵制家族意识、金钱引诱、恶人威胁?怎样改变农民表达诉求、主张利益的“上访”“聚众”方式,更多地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就需要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队伍。

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该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有机举措,为农村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今天人才匮乏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对于农村来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十分重要。农村管理亟需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具有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传统的简单粗放式的村干部管理方式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走进农村,能够提高农村的干部素质。在管理方式上走出新思路,探索出新方法,有利于更好地为农民谋求福利,维护农民的权益。同时,大学生还能把所掌握的各种高科技推广到农业中,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带领农民走上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

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成为一种引导村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的力量。政治层面的村民自治至少让村庄按照民主的程序履行了选举,然而,自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单独村庄的农民历来缺乏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加之现在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所以必须有一个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来舒缓――这种“自下而上”显得非常必要。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也是对农民权利意识和自我实现增强的现状进行的一种适时反映。那么由大学生加入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引导农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当村官不仅提供了提升村庄治理水平的可能,而且,如果发展得当,还可以为基层民主提供丰富、健康的动力支持农民利益表达的良性发展。

二、实现高校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给人感觉是我国现在大学生多了;而另一方面在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又需要大量人才,因此,为了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在农村开辟广阔的就业新天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笔者认为:

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配套措施,并提供资金支持。目前中办、国办已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和八部委启动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这些说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已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认为政策措施应着重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务、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而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

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并筹集一定的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就业基金。全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和在农村就业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贡献,都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没有贵贱之分。同时,可通过接受捐款的方式设立“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基金”,支持在农村就业急需资金支持的高校毕业生。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它的重要意义,要切实转变部分领导干部在人才问题上无所作为的态度,及时解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地农村人才引进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特点,进行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

高校毕业生要着眼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的名牌学校毕业生要是没有进党政机关,没有到大中型企业,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按照这种习惯思维,大学生应该是学而优则仕,先是进机关,苦苦等待机会,然后给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学业有成;或者是到外资企业,挣上一把大钱,然后过一把大款瘾。如果没有按这个“路线图”发展,就是怀才不遇,就是大材小用,就是没有走正路。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封建的就业观,其错误就在于把就业本身当“目的”,殊不知,在哪儿就业,就什么业,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因此,这种落后的观点不仅大学生自己要克服,而且其家长和社会都要摒弃。

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创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面对人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因此,要在国家战略作出历史性调整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参考文献: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由于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加重,大学毕业生在2001年有114万,2015年就增加到749万,增长6.57倍,预计2016年将达到770万,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问题更加的凸显

一、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较差的心理素质。

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大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全面能力较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焦虑的心理问题,导致就业的自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花费较多的集体活动不能参加,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从而无法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产生了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缺乏主动性,不善于表现自己。

2.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向呈现两个极端现象,一部分因为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退缩、自卑、自闭;一部分因为自我的期望、家庭的期望较高,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自己就要找大城市、薪水较高、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困难。

3.较低的自身综合素质。

一方面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来自落后地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落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英语、才艺等综合能力较弱。上大学以后,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较弱,而且很多人产生退缩心理,在大学综合能力没有很好的锻炼,而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很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造成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差,很多人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去打工,而且往往从事的是低端的工作,减少了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因为缺少社会阅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找到较好的工作。

4.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就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就更加的艰难。

5.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论是简历制作费、形象费、交通费,还是在毕业前参加的技能培训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就业更加困难。

二、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打造健康的就业心理。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了解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能独立的面对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作用,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各种就业心理调适的课程、成功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回校交流、辅导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心理介入等形式,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就业信心。

2.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制定符合自己的就业计划。从较高的期望值向适度的期望值转变,认清社会的形式,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就业信息收集方面,不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联系学长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3.高校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途径。

积极促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农村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转变观念,尽可能地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近年来就业形势分析等材料,向农村贫困毕业生讲清今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形势,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择业常识和择业技巧,充分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和供需见面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益纯.大学生就业障碍及其调试[J].社会研究,2005(4):67-68

[2]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村社区;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9-0033-03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社区保障”、“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这一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提出的上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部署。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利于实现社区建设的城乡统筹。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和安置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趋势,在社会针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会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由20世纪末的90%跌落到如今的65%左右,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见表1)。

2008年我国有近100万大学毕业生当年未实现就业,接近毕业生总量的20%,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简单推算,2005年将有120万大学毕业生当年不能实现就业,更保守地即使按10%当年不能实现就业的比例也有60多万大学毕业生当年不能实现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众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是结构性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人数仅占19.2%,大中城市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就业供大于需,从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农村社区建设非常需要大学毕业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存在相当广泛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下面我们简单估算一下我国农村社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假设每1000名农村居民需要一名大学毕业生,根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总人口预测数据可以大致估算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见表2)。根据预测数据,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存量在60万人左右。此外,换一个角度,如果按照国家未来每村配备一名大学毕业生的计划,2009年我国60.6万个建制村中也需要60多万大学毕业生。显然,这个就业需求数据对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相当可观的。

(三)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扩大就业的基础,也是落实就业政策的落脚点。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诸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等农村社区建设也更需要大学毕业生这样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参与建设,因此,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也是农村社区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适应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到2009年《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

目前,国家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通过引入“大学生村官”的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以来,国家推动“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各项政策逐步得以完善。2008年,中组部等部门又出台了有关建立“大学生村官”的长效机制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了配套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了“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使他们面向基层能够“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这些年的实践表明,“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等各项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不仅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渠道,让大学毕业生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为农村带去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科技,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而且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输送来自工农一线充满生机活力的后备人才。

(二)我国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 大学毕业生思想不稳定,存在扎根农村的认识误区。虽然国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但目前多数大学毕业生仍不会因为政策和优惠而首选到农村就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真正动力并没有激活,农村的发展空间、环境、薪水、生活品质等因素,成为左右他们理性选择的关键,也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就业选择的一道深沟。即使有些毕业生去做村官也并非心甘情愿,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只是把去农村社区当村官作为一个跳板。

2 职责定位不明确,缺乏有效管理。就拿“大学生村官”而言,他们通常只担任助理这样的虚职,并没有多少实权,有什么想法,想要开展工作,必须得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才能实施,大学毕业生的才能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挥。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导致部分乡镇经常以种种名义使用“大学生村官”做免费的劳动力或打杂,这严重违背了“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意。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

能培训,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当地的情况、工作、困难等一无所知,导致一些地方的“大学生村官”下去后没人管、没人间,放任自流,有问题也不知道去找谁等情况时有发生。

3 没有归属感,存在后顾之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其身份既不是事业单位职员,也不是公务员,只是财政解决工资和经费的农村干部。任职期满后,由于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安置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使这些到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疑虑。此外,一些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的专项计划,或存在政策待遇不统一、不平衡问题,或多属于过渡性的,尤其是服务期满后的再次就业问题已经凸显。

三、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社区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农村社区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主导,农村社区、高校、家庭以及大学毕业生个人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就业服务网络,以更好地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

(一)政府: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的根本

1 加大政府财政金融支农的力度。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系统工程。在战略上,只有国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在策略上,要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此外,要加大发挥投资、税收以及信贷等支持“三农”工作的力度,建立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弥补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之不足。

2 提供政策倾斜,提高待遇水平。政策支持是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

(五)大学生: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的动力

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面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定位,一味地认为在城市就业才有发展是不客观的,大学生应适时把握国家政策的导向,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树立到农村社区就业创业一样有发展的理念。

2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尤其是到农村实习实践的活动,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大学生自身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基础做起,虚心学习,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敬业精神的同步培养。

3 大学生应适时大胆创业。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利用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地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村加快社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毕业生自己开辟出就业新天地,并能带动农民一部分就业,从而减缓社会总体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条件。国家在组织力量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农村社区工作以后,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扎根农村社区,千方百计提高他们在社区的扎根率、成活率和成功率,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逐步提高其生活待遇和就业期望。建议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如,给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创业和就业的政治待遇,对于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当村官的,优先为服务期满后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解决编制和工作岗位问题,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的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基层接班人。

3 多方位宣传,营造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舆论氛围。政府应加强宣传典型,增强舆论氛围。政府主流新闻媒体应集中挖掘各农村社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典范,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招聘网络等媒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农村社区大学毕业生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更要让已经在农村社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从思想上安心基层,扎根基层。

(二)农村社区: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的载体

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以及良好的硬件支持是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础。当前一个时期,特别要突出整合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进农村社区,使农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改变农村社区服务薄弱的状况。

1 要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外在顾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积极抓好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的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的清洁能源,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在公共事业建设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区疾病预防保健和医疗救治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种保险制度,尽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使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无后顾之忧。

2 农村社区自身的宣传也是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重要途径。农村社区的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各高校密切联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到农村社区实习的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农村社区,另一方面农村社区还可以对实习生进行跟踪管理以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

3 为确保到农村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安心工作、尽快成长、发挥作用,村委会应组织大学毕业生进行农村工作知识、社区工作职责、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的培训服务。此外,村委会还应定期召开座谈交流,听取大学毕业生的意见,及时解决大学毕业生在农村社区工作上的不便和生活困难,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积极条件。

(三)高校: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的基地

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最后出口,特别要做好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

1 高校应建立一个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做好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2 高校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到农村的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尝试根据学校特色,有条件地采用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长期定点的学生实践实习平台。部分高校的实践表明,通过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不仅是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

3 高校也要转变办学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高校也难推其责。为此,高校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切实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设置专业和安排教学。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设置一些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紧密的专业,切实为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人才支持。

(四)家庭: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的基础

1 家庭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家长们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到农村闯出一片天地。对于城市家庭的家长而言,应正确认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发展前景,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转变,帮助其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2 大学生在校期间,家庭也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实践,尤其是城市大学生要积极到农村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城市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性。

3 家庭要为大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和训练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奠定必要的身心基础,并在大学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农村就业时给予精神支持。